发展农村民族教育 培育民族实用人才_第1页
发展农村民族教育 培育民族实用人才_第2页
发展农村民族教育 培育民族实用人才_第3页
发展农村民族教育 培育民族实用人才_第4页
发展农村民族教育 培育民族实用人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展农村民族教育 培育民族实用人才伴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开放与开展创新的步伐,民族教育也适时进展开放创新,它从观念、思想、体制、形式以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在进展创新,使它更好地去适应21世纪时代社会开展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农村的民族教育如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开展的实际需要,面向“三农培育少数民族实用技术人才,也是我们值得考虑和不断探究理论的一个新课题。几年来,辽宁阜蒙县哈达户稍乡蒙古族初级中学始终坚持面向“三农抓质量,效劳“三农创效益,不断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在抓好根底教育的同时,又突出抓好民族教育、职业教育,使三种教育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开展;各有侧重,稳中求新;突出特色,整体优化。国务院总

2、理温家宝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教育改革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思想,坚持为三农效劳的方向,拓宽教育效劳领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满足农村人口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我校作为一个农村民族中学,几年来在为上级学校培养选送优秀学生的同时,对于未升入上级学校的占50%左右的学生进展职业教育,突出职教因素,对于这局部学生进展了职业技术培训和“9+1实用技术培训,使得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真正培养学生求生存、求开展的才能,学会并纯熟掌握13项合适当地、立足社会的实用技术。一、从人才培养上看,近几年来培养420名蒙古族初级实用技术人才,80%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致富工程,有的承包荒山、建

3、造果园,有的开服装门点搞服装生意,有的搞蔬菜消费,年收入在8000元10000元以上。如:我校九五届毕业生梁海宾同学毕业后,利用自己在校学到的农业消费技术,在父母的支持下,承包120亩耕地进展科学种田,搞生态农业形式试验研究,即果树牧草牧草养殖粪肥回田消费无公害农副产品,现已形成规模效益,年创收达8万元以上。2022年在全乡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做了经历介绍。我校九八届服装专业毕业生张红珍同学毕业后,先在市童乐服装厂打工,后来专业学习儿童服装设计,现自己在阜新市创办一家服装厂主要是搞童装,形成了集服装设计、制作、销售一体的一家民营企业,年纯收入达40万元。如今沈阳又创办一个服装销售门市部,扩大经

4、营规模。也有的同学在家承包荒山,也有的扣大棚搞蔬菜果品消费等。这些毕业生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开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是农村改革开放、经济振兴中开展消费的新生力量。阜新民族教育施行“三语教学改革与信息技术教育实验研究以来,农村民族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展机遇,蒙古族学生在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又学到了英语、日语、汉语加信息技术教育,通过101网校,宽带网使这些孩子理解到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这无疑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展示才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因为我们深化认识到今后社会开展所需的劳动者不单纯是有毕业证、有体力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有一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农村教育

5、,必需要转变观念,在体制机制上创新,要在培养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既要为当地培养实用型人才,又要为劳务输出、面向全国培养多才多技的适用型人才。根据学校特点,扎实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创立学农基地,进步劳动者素质。学校现有学农基地54亩,其中有4栋无支架自动卷帘式大棚,面积1080平方米。棚内主要搞葡萄、草莓以及各种蔬菜反季节消费与销售。30亩生态农业示范区主要有大扁杏、梨、李子,果树空闲地种紫花苜蓿草,养殖场有杜洛克瘦肉型猪、瑞系长白猪、美利奴羊、澳赛羊。农业新品种试验基地20亩,主要繁育大豆、花生、谷子、大葱、黄瓜、种子。大田每年进展试验的

6、品种有35个,试验过程中测定产量,收入测算,成功的工程在全乡进展大面积推广。学校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又把学生带到实验基地,手把手教给学生消费技术。如:果树修剪技术、烤烟消费技术、生猪育肥技术、讲解各种农作物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技术、施肥技术等等,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真正学到35项实用技术,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矗2、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步劳动者素质。以往培养当地初级实用人才只提到如何为本乡培养新型农民,而今天学校培养的初级人才不能是停靠在简单意义上的背、扛、装、缷干苦大力活,而是在培养目的上要根据社会开展、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来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使农村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效劳。因此,在学生升

7、入初中后经过三年的学习,重点学好蒙语、汉语、外语三语,同时学电脑、学好农业技术课,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使我们的学生既是本乡经济的效劳的实用人才,又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矗近几年,农村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建起了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开通101网校、上宽带网,使农村学生的智力因素、文化基储社交才能等方面在走出校门之后,社会反映比拟好,尤其是近两年我校毕业外出打工在深圳、沈阳、大连等地的人,年收入都已到达35万元,有的在外面当上前台经理,年收入达10万元左右。3、施行全员全程“绿色证书、“9+1培训,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全员全程绿色证书培训主要是从初中一年开场进展。初一阶段学习?农业根

8、底知识?,初二阶段学习?农户经营与管理?,初三阶段学习?蔬菜栽培技术?、?畜禽饲养?、?果树修剪技术?。在理论教学进展的同时,把学生带到学农基地实地学习技术,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农村初中“9+1培训,主要是对未升入上级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实行“不落地教育或培训,使其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新型劳动者。近两年,在“9+1培训过程中,一是老师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讲授农村实用技术,二是利用电教室观看科教片,三是带着学生到本乡典型毕业生家中去参观学习等,四是让学生在学习完毕后写调查报告,结合家庭、本村实际,探寻致富经、

9、致富路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理论才能。二、从走向社会的实效上看,近几年毕业生80%以上都找到了适应自己开展的工程和社会所需的工作。一局部学生回到农业消费第一线,成为农村经济开展的带头人。全乡八个村每村装备一名科技副村长,都是我校初职教毕业生。如:我校九二届毕业生包建锁毕业后承包村果园,年收入达3万元,他把在学校学到的果树管理技术真正用在实处,还帮助周围百姓搞果树消费。在他的带着下,他所在屯的百姓近几年积极栽植大扁杏、大枣、苹果梨,并带动了这个村的百姓开展果树消费的积极性。我校九四届毕业生包福全毕业后在父母的支持下,承包荒山300亩,栽植了大扁杏、李子、速生杨等树种,在树空种植牧草搞养殖,现荒山价值

10、20万元。我校对近两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说明,50%的未升入上级学校的初中毕业生都有了自己的致富工程,这些学生走向社会活泼在农业消费第一线,成为农村经济开展的带头人,有的成为养殖大户、产粮大户、蔬菜消费大户,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势必会形成燎原之势,把本地区经济拉动起来,带动一方百姓致富奔小康。面对农村教育改革实际,从办学理论中我们将认识到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农村学校不光是为少数升学的学生效劳,更重要的一方面还要把精力侧重点放在未升入上级学校回乡务农的初中毕业生身上,培养当地实用技术人才。为此,我校作为一个农村蒙古族初级中学,几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上,不断拓宽思路,更新观念,主动适应,加速

11、开展,走出了一条比拟合适地区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办学新路。主抓的几项工作是:1、抓老师队伍建立。一是在全乡老师中优中选优,担任初职教专业课老师。如我校蔬菜专业老师尹其和老师是市级骨干老师,从教近三十年,钻研农业科技理论,在自家30亩地搞庭院经济试验,他在种植、养殖、果树消费等方面是全乡唯一的一位农业技术员,百姓称他为尹专家。他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实用技术。每周都找些时间深化村屯为农户学生解答一些农业消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校成立的科技效劳小分队经常深化农户的田间地头。与此同时,我校每年为当地农户推广优良的大田种子,深受广阔农户的欢送。二是抓专业课老师的继续教育。舍得投入,让专业课老师走出去

12、学习外地先进经历,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让老师向科研型、创造型方向开展。“九五期间、“十五期间每个专业老师都集中进展了在岗离岗培训。与此同时,组织全体老师参加阜新市初职教专业课老师根本功大赛和骨干老师、绿色证书老师培训。专业老师整体素质得到了相应的进步,这是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关键。三是结实树立老师终身学习的生存理念。老师要始终站在经济开展、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必需要有知识储藏,提升本专业业务程度和才能,特别是农村专业课老师要更多的理解市场,理解农村产业构造调整,理解农村经济开展,以便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才能。2、根据市场需求导向,及时捕捉市场开设专业。专业设置要与当地经济和

13、社会开展、农业产业构造调整相结合。如:98年乡里搞果树、烤烟消费,我校就及时开设果树、烤烟课,从教材、老师到基地都进展方案落实。我校98届毕业生鲁中宝同学家植烟10亩,获纯利1.2万元。他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用于指导自家的烤烟消费,到达了学以致用的效果。3、创立学农基地,培养学生理论才能。学校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校学到一技之长,必需要走出课堂到学农基地实习。在老师指导下动手学,这样才能学到技术。我校专业课老师指导学生实习一直做到老师示范,学生动手跟着学,最后教会学生为目的。因此,在学习方法上做到了课堂讲理论、基地搞实验、家庭搞应用、社会搞推广。仅以1996年我校推广的铁谷“8683谷子为例,九

14、五年我校从阜新市科委引进铁谷“8683谷子,在校实验基地进展3亩地的试验,亩产到达740斤,籽草比为1:1.5,产量是老品种的1倍多,按当时的市场价谷子是每市斤0.60元,亩收入是440元,谷草100元,合计540元除去投资140元,获纯利近400元,亩收入进步近200元。全乡种的谷子都是学校推广的谷子,全乡农户有3200户,每户种1亩,全乡农户收入就可增加64万元。这个品种的推广过程就是首先从学校的课堂开场的,学生亲眼看到学校基地的谷子长势、产量,回家后及时向父母做宣传,与此同时,我们要求学生每生必保一亩家庭学农基地,与学校同步搞实验,同在一块地,垅挨垅,我们学生的试验田其产量收入就比农户的

15、高出近一倍。因此,每一个品种在当地农户中推广是有说服力的,其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几年来,累计向全乡推广高产、优质大田良种工程32个,在带动地区经济开展,增加农民收入上做出一定的奉献,也可以说,学校的示范基地在当地真正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三、从获得的经济收入上看,根据我们的调查,毕业生外出打工平均年收入均在万元以上。由于他们在校学会了蒙古语、学会了日语、英语,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原理,因此,无论走到哪里都深受欢送,特别是到内蒙古、大连等地打工都是非常受欢送的。因为这是三语兼通、会用电脑的初级人才。为使学生外出打工练就一身本领,学会并纯熟掌握一技之长,近两年学校电教室加大投入,从全国各地邮寄各种农业消费技术光盘、录像带。在“9+1培训期间给学生观看,专业老师详细讲解,涉及的范围主要有果树、牧草、畜禽、食用菌、汽车维修与保养、花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