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乐乎忧乎苏轼节序词解读 张玉华(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摘 要:从宴游、娱乐的角度看,因欢度佳节而产生的节序词,本应是欢乐的协奏曲,但到了命运多舛的苏轼笔下,便产生了多种情感意蕴:或抒发良朋佳会之欢,或描摹伉俪绸缪之乐,或表现手足离散之苦,或抒发壮志难酬之懑,或感叹人生如梦之幻。Keys:苏轼;节序词;多重情感I207 :A :1673-2596( 2012 )05-0128-03苏轼现存词300多首,其中有一类比较特殊,即节序词。所谓节序词,是以时令节日、民俗风景为表现对象的一类词作。全宋词中共收录了苏轼的节序词28首,其中重阳词10首,七夕词6首,中秋词3首,端午
2、词3首,上元词3首,立春词和腊八词各1首。此外,苏轼本集中还有寒食词,加上全宋词收录的28首,苏轼节序词的数量应不少于30首。其实,不独苏轼,宋代其他词人亦有大量节序词传世,如欧阳修的元宵词生查子(去年元夜时)、秦观的七夕词鹊桥仙(纤云弄巧)、张先的寒食词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皆为其中翘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化现象呢?首先,宋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岁时节令活动,这在宋史中有体现:“天祺、天贶节、人日、中和、二社、上巳、端午、三伏、七夕、授衣、重九、四立、春秋分及每旬假各一日。”如此多的法定节日,使得宋代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庶民百姓,都可以充分享受节日带来的欢乐。其次,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鼓励大
3、臣宴游、享乐,以终天年,这就为节序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内容。加之宋代文人待遇优厚,无后顾之忧,故能扬鞭策马、登高泛湖,行曲水流觞之乐。故此,一般意义上的节序词应是表现节日游乐之盛,描写士人流连风物、酬唱欢歌、赋诗作对的雅行,抒发文士的独特情怀。但就苏轼而言,在享受节日带来的欢愉之时,内心却蕴含着难以言表的苦涩。苏轼少时聪慧,又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熟读经史,纵论古今,文如泉涌,胸怀壮志,倾慕范仲淹、欧阳修等人中豪杰。他22岁即高中进士,名震京师。然此后仕途举步维艰,动辄得罪,以致半生飘零,客死他乡。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令他时时感到痛楚惆怅。加之弟弟苏辙也奔波无所,想念之甚却终难相见,故此每
4、逢佳节他人团聚欢笑时,苏轼内心便会涌起几分寂寞感。从宴游、娱乐的角度看,因欢度佳节而产生的节序词,本来应是欢乐的协奏曲,但到了命运多舛的苏轼笔下,便产生了多种情感意蕴。时而兴起而长歌,时而寂寥而寡合,时而壮志而难酬,时而叹人生之多艰。大致看来,苏轼节序词着重表现以下几种感情。一、良朋佳会之欢节序的起源不一,或为宗教仪式,如春节、重阳;或为怀人,如寒食、端午;或为祈求美好生活,如七夕、中秋。后世渐渐消解其宗教神秘意义,使之向礼仪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把它演变成全民参与的良辰佳节。苏轼的鹊桥仙就反映了七夕节和友人泛舟畅游的高情逸致: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驗女。凤箭声断月明,举手谢,时人欲去。
5、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此词的小序为“七夕送陈令举”,是首送别词。据东坡记游松江(东坡志林卷一)说:“吾昔自杭移高密,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这则小序交代了词的写作背景。上阙借王子乔成仙的神话故事,赞扬这种超尘脱俗、不为柔情牵绊的豁达情怀,以劝慰友人的离别之苦。下阙写自己和友人虽情感深厚,然分离事仿佛前缘已定,因此不必过于感伤,颇有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旷达气度。“风雨散,飘然何处”又蕴含无限感慨。这首词不但摆脱了“词为艳科”的旧规,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巧用典故,给
6、人以神奇廓落之感。另一首游赏词南歌子,描写端午节和友人观赏杭州名胜十三楼的情景: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歇,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此词描写了又一次良朋聚会。作者虽为观景而来,但并没有对十三楼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赞叹远山如歌姬的秀眉一样,水波如同佳人的眸子般流光溢彩,点出十三楼的山水绝佳。接着与竹西亭作对比,进一步烘托十三楼景色之盛。在这么一个山水奇佳的地方听歌、饮酒,岂不快哉!最后以“声遏行云”的典故作结,韵味悠长,使人心向往之。二、伉俪绸缪之乐苏轼的内心世界单纯而丰富,不善掩饰对人和事的喜好,对于美好的东西,他都大胆地
7、表露无疑。尤其是苏轼的爱情佳话,历来令人艳羡。苏轼一生共有三位妻子,分别是王弗、王润之和朝云。第一任妻子王弗年轻貌美,知书达理,不幸早逝,后来苏轼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词深切悼念;第二任妻子王润之温柔可人,持家有方,苏轼也有词赞美;第三任妻子朝云善解人意,忠贞不渝,在苏轼贬谪岭南时不离不弃,生死相随,谱写了动人的爱情篇章。谪居惠州时所作的嫦人娇就展示了二人相濡以沫的伉俪深情: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端午佳节又至,白发苍颜的词人幽居在贬谪地,家在万
8、里之外,兄弟儿孙亦不能会面,幸有解语花朝云陪伴左右,才有了词中温馨的一幕。上阙写白发苍颜的自己,和敛云凝黛的朝云,确实和维摩天女那样相得益彰,“闲窗下”,点出二人平静怡然的生活,给人以温馨之感。“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朝云在苏轼笔下,是如此的光彩照人,美丽异常。因此词人一时兴起,答应要送她一首好诗。此情此景,令人忆起柳耆卿那句极其香软的词句“彩线闲拈伴伊坐”,二者都表现夫妻间的无限绸缪之情,但此词不像柳词那般轻浮,而多了一层似淡实浓的深情。另一首浣溪沙即是苏轼答应送给朝云的别一首词: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词中描写了端午
9、沐浴的场景,彩线缠臂,可以不病湿;小符配身,可以辟五兵。“流香涨腻满晴川”,脂香粉腻顺水流淌,反用杜牧阿房宫赋中“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的典故,点出朝云的美丽华贵,令人向往。而“佳人相见一千年”,则表现了夫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孤寂无聊的端午节,因有了朝云的点染而显得那么浪漫多情,苏轼也在这种浪漫氛围中慢慢陶醉。三、手足离散之苦苏轼和其弟辙感情至深,苏辙在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有详细描述:“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后来二人共同求学,同榜高中,同朝为官,同以诗文名扬天下。二人在仕途上均坎坷异常,经常奔赴不同的地方任职,相见之日
10、甚少。“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同上)对于这对感情深厚的兄弟来说,生生分离是件多么可悲的事。于是,诗词成为他们互相宽慰、传递相思的唯一寄托。下面这首阳关曲就是兄弟俩七年来首次重逢,苏轼感慨而成的佳作: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词作于熙宁十年( 1077),当时词人刚由密州调知徐州,他的弟弟苏辙由齐州与他一道来到徐州,兄弟欢聚百余日,分别的前一天,恰值中秋节,兄弟二人饮酒赏月。“暮云”、“转玉盘”谓自然界朝暮的变化不可阻挡,人间的聚散也并非人力所能为。相聚的时光固然美好,却又那么短暂,今后又面临无尽的别离,因此词的基
11、调甚为悲凉。作于同时的水调歌头也表达了手足深情。小序云: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此词作于熙宁十年( 1077)八月十五日,又是一个中秋之夜。苏辙将赴南都留守签判任,中秋节写词作别,苏轼以词和之。上片以东晋谢安的实际来比况兄弟俩。谢安不慕富贵仕途,始
12、终有归隐之志,打算功成名就之后,挂病退隐西州。由此,词人想象兄弟俩归隐的情景,“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然而,兄弟“风雨对床”的约定始终没有实现,可谓憾事。四、壮志难酬之懑苏轼自恃“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厉奋有当世志”,理想抱负颇为远大。但生不逢时,政治理想处处受挫。因此,壮志难酬的情绪时时流露于笔端。最负盛名的当为这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所作。这一时期,苏轼政治失意,抱负不能实现,心中常常苦闷。恰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酒兴正浓,理想受挫之感,思乡怀人之叹,种种情绪,一时涌上心头,于是词人提笔写下这首流传千古的中秋名作。小序交代了作词的缘由:“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佳节必然饮酒,饮酒必然壮怀激烈,想起自己年已不惑,还屈居下官,理想抱负无从施展,一种壮志难酬的悲壮之情油然而生。手足情深,却无由见面,怎不令人悲伤。因此,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是复杂而又矛盾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体现了词人极其矛盾的心态:既然壮志难酬,不如驾一叶扁
14、舟,弃世而去,然而又怕“高处不胜寒”,最终放弃幻想,选择留在人间。在出世与人世的激烈斗争中,人世思想占了上风,体现了苏轼在困境中自我激励、乐观旷达的性格特征。五、人生如梦之幻被贬黄州之前,苏轼虽然官微人轻,但一直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充满信心。然而1079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以苏轼诗文罗织罪名,形成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几乎置苏轼于死地。自此以后,苏轼对人生的感叹又多了一层况味。看这首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呜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 1080),刚刚经历了“乌台诗案”,对之前的信念和抱负产生了怀疑,生出“世事一场大梦”的感慨。“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寥寥几句,道出自然环境的寂寥和作者心境的凄凉。秋风萧瑟,风叶鸣廊,顿觉凉意阵阵。回首镜中,繁霜侵鬓,又增人生短暂之感。此情此景,词人不禁发出浮生若梦的感叹。过片两句,更可见词人的牢骚,“酒贱”句暗指身遭贬斥,受人冷遇;“月明”句隐喻小人当道,君子遭谗。于是,“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破灭了,词人只能在“谁与共孤光”的无奈询问中“把盏凄然北望”而已。总之,苏轼的节序词在风格、题材、情感表达方面都有创新,对后世节序词的发展影响很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沂大学《工程制图(Ⅱ)》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临沂大学《当代社会思潮》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临沂大学《材料加工概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题(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纪录片艺术与创作》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聊城大学《证据法学》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4年学生贷款计划:教育资金借款合同
- 2024年企业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制度设计合同
- 2024年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合同
- 2024年广告发布代理合同范本
- 氟化氢物性数据
- 实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课件
- 高一上学期英语期中考试总结发言稿整理
-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6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说课稿
- 检验检测服务项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管理
- 胃癌病人的护理ppt
- 6.2 做负责任的人
- 设备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知识讲解
- 化工系统工程:第4章 换热网络综合
- 广东开放大学风险投资(本2022春)-形成性考核2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