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大埔村村庄规划(2014-2030) 规划说明书PAGE PAGE 18第一章 概述(i sh)一、规划(guhu)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在党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的战略任务(rn wu),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村庄整治既是实现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目标要求的基本途径,也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搞好村庄整治,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焕发农村生产活力,提升农村社会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05174号)要求,在整治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量力而
2、行,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最直接的生产生活条件,有重点,有步骤的逐步推进,将整治重点放在设施配套和人居环境改善上。有效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覆盖,提高村民的居住生活质量,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塑造宜人的农村人居环境。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的开展,为改善农村环境,更好地指导村庄建设,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促进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促进城市化加快推进,撤村并点进行居民点建设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
3、标准(建设部,1994)(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建设部,2002)(4)村庄整治技术规范(住建部,2008)(5)福建省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福建省住建厅,2012)(6)福建省村庄规划导则(试行)(福建省住建厅,2011)(7)莆田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福建省委、省政府,2012)(8)东海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东海镇人民政府,2006)(9)1:1000地形图及其他相关资料三、规划期限村庄规划期限:2014年2030年近期:2014年2019年远期:2020年2030年四、规划层次和范围本次村庄规划范围参考大埔村行政管辖范围及相关周边道路
4、为界,包含大埔、磨顶、海头角、山兜共4个自然村,规划依托村庄现有建设区,与上位相关规划对接,优化道路结构,促进城镇化建设,适当扩大村庄规模,整合利用土地,规划范围北至沈海高速公路,南达滨海大道,西至东沙村范围,东至金桥路,总规划面积约111.75公顷。第二章 村庄现状概况一、区位概况区位一:东海镇位于莆田市城厢区西南角,东西分别与枫亭镇、灵川镇相邻,北靠壶公山支脉,南临湄洲湾内湾,依山面海,海岸线长16公里。全镇辖有13个村(居),有1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4.8万人。 区位二:大埔村位于东海镇西南部,是东海镇南部沿海重点村庄,距镇区420米,北侧与上图村、海头村相邻,西侧与东沙村相邻,东侧
5、与东海村及浮山地块相邻,南侧临湄洲湾,辖4个自然村,村域面积3.2平方公里,笏枫公路、沈海高速公路及正在建设的滨海大道,从片区内穿越,区域交通条件较优越,现状人口4100人。二、自然环境 东海(dn hi)镇属湿润(shrn)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8.60,年均(nin jn)最高气温22,年均最低气温15,夏季长且炎热,冬季短而温和。年平均无霜期355天,年平均降雨量1288mm,最大降雨量1894.4mm,最小降雨量941.9mm,由于年降水不均,常出现春旱和秋旱现象。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600小时,日照率36左右,不同季节日照时数变化幅度小,利于农作物及果树的生长。常年主导
6、风向为东南风,次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境内四季分明。三、村庄人口分布大埔村辖大埔、磨顶、海头角、山兜共4个自然村,现状村部位于北侧旧笏枫公路旁,2013年底总人口4100人,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务工、在外经商等。现状各居民点现状人口概况自然村名称现状人口(人)大埔1980磨顶800海头角420山兜900总计4100四、现状用地情况(一)居住用地现状现状居住建筑很大程度上是沿旧埭平公路及内部村道发展的,朝向、建筑质量、风格各异,部分住宅间距不足。同时村庄居住环境质量一般,自然环境较好但缺乏人工环境、绿地等公共开敞空间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等。(二)公共设施现状村内现有大埔小学、幼儿园、东沙中学等教育设施
7、,大埔小学建筑质量较好,学生数共300多人,教师共40多人,东沙中学为镇级中学,教育设施建议保留。大埔村委会位于旧笏枫公路南侧,建筑质量一般。另有镇级公共设施东沙边防派出所及东沙消防支队,考虑保留。村庄内有多处宫庙祠堂等,老人活动场所多设置于宫庙祠堂处。村庄的商业目前多沿村道及笏枫公路沿线零散分布,且为多村民住宅底层设置,尚未形成规模。(三)道路交通现状1、过境道路笏枫公路东西方向贯通整个村域,是村庄与周边集镇的主要交通联系。同时通过村道与相邻村庄均有联系,交通条件一般。2、村域内联系各自然村的村间道路基本都已经实现道路硬化。3、村庄部分干路路幅宽度不够,无法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考虑拓宽。村庄支
8、路较少,多为尽端路,或紧贴建筑间隙的宅间道路,走向线型曲折,机动车行驶较为困难。(四)市政设施现状1、电力条件:接自东海变电站。2、通信条件:开通国际、国内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电脑网络,全村电视覆盖率100%。3、供水条件:现状多数村民生活饮用水由金钟饮水管供给,水质有一定的保证。(五)绿化现状村域南部金沙亭、东雁塔处有块公共绿地,可考虑设置村级广场绿地。五、文化和旅游资源现状村域内有金沙亭、东雁塔等文保单位,北侧有蔡氏文化公园,同时拥有良好的滨海景观优势,蔡襄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点较丰富,具旅游价值。六、存在的主要问题1、现状村民住宅质量差异较大,各个居民点都有新建、陈旧住宅穿插着不规则分布
9、,这对村庄整体面貌的统一不利。2、公建配套设施相对薄弱,有待完善。3、道路市政设施配套尚需扩宽修缮、建设。4、村庄各居民点内部缺乏开敞的休闲活动空间。七、村庄(cnzhung)发展条件综合(zngh)分析(一)发展优势(yush)条件1、良好的区位优势, 大埔村紧邻东海集镇区,是东海镇区向西发展的重要部分,接受镇区的产业辐射,同时许多公共服务设施可以与镇区共享,集镇区的发展建设将直接带动大埔村的城镇化进程。同时南部的鞋服辅料产业的发展将对促进带动村庄经济的发展、人气的集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丰富的人文景观 蔡氏宗族文化:蔡襄主题文化是东海镇对外展示人文特色的重要窗口,也将作为大埔村发展旅
10、游产业的亮丽名片,这为大埔村未来旅游业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埔村依托笏枫公路将东海镇区与枫亭镇区相连通,随着金桥路的建设,笏枫公路将与建设中的滨海大道直接联系,路网通达,运输顺畅。(二)发展制约因素1、村庄长期以来住房建设缺乏规划指导,风格杂乱,村庄发展没有引导,环境设施等缺乏,没有形成统一的沿海新村风貌,村庄文脉面临断层危险。2、笏枫公路既是经过大埔村的过境交通,也是城市的一条运输干线,过往车辆多为大型集装运输车辆,车速很快,村民建筑较多又是沿路建设的,日常生活多需穿越笏枫公路,交通危险大,现状建筑与规划道路控制带的冲突非常明显,未来道路的扩宽改造将涉及大面积村民住宅的
11、征迁,这也对村庄未来的发展形成了制约。3、现状村庄的农业生产基本还是以农户个体生产为主,未有大型公司或企业产业化经营,这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整体水平较为不利。第三章 相关规划分析一、东海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规划充分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本着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进行村庄建设。本次规划建设用地选址位置基本为原村庄建设用地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可调整为建设用地的用地。第四章 村庄发展目标与定位一、总体发展目标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土地资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
12、施集约配置,促进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促进城市化加快推进。2、以人为本,满足农民(nngmn)实际生活生产的需要新农村规划始终把尊重农民的生活、生产需求放在首位,满足人们在居住、休闲、交往、运动、文化及景观方面的要求(yoqi),全力创造富有归属感、领域感和安全感以及健康祥和、人际和谐的居住生活环境。同时,在原有村庄的基础上创造自然和人文景观,将建筑、道路、绿化等设计要素有机结合,进行一体化设计,使之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景观均衡、优美的整体环境。3、充分尊重(znzhng)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创造优美的居住景观新农村规划应充分尊重现状条件和周边的自然环境,确定新农村规划的总体规划结构。在适应
13、建设开发、满足住宅良好居住条件的前提下,力求形成富有特色的景观。4、符合农民动迁的要求,注重综合开发效益通过规划设计,集约化地利用土地、水体、绿化等要素,达到土地资源有效配置,功能布局合理,路网清晰便利,设施配套齐全,自然生态优良,环境特色鲜明,充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同时应具有较好的开发效益。5、完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创造方便的居住环境按照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经济配置规模以及村庄布局规划要求进行公共设施布局和市政设施配置;建设公共活动场所,为民风民俗活动的开展提供空间,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二、规划定位大埔村的发展定位为:以宜居村庄建设为主导,通过村庄南部五金鞋服制造加工业的发展促进
14、村庄劳动力就业及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接东海集镇区向西发展态势,依托村庄的用地布局调整,对村庄进行改造扩建,完善服务片区的相应公共设施配套、公园绿地等,增加未来居住人口规模,同时逐步优化旧村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村庄内的绿化和环境建设,提升村庄人居环境。第五章 产业及人口一、产业布局规划1、产业发展战略通过对村域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总结大埔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城镇化发展为导向,以滨海大道建设为契机,加大力度发展第二、三产业,调整用地布局,优化路网结构,改善建设环境,尽快将大埔村建设成为交通便捷、居住舒适、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东海镇区西南部相对独立的新型乡村。2、产业发展导
15、向现状大埔村辖有大埔、磨顶、海头角、山兜共4个自然村,根据现状村域发展格局,大埔将形成 “城乡统筹新布局,配套商住促发展”的产业发展导向。(一)第一产业:提升农业种植技术,发展高产特色优质农业村庄南部农业发展应充分结合大埔村的土壤气候及沿海地理特点,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种植蔬菜及其它特色经济作物,积极向上争取技术、资金,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并加大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二)第二产业:五金加工及制造业是东海几大工业园区的支柱,随着园区内工业的稳步发展和新建滨海工业区的开发,有利于促进村内人口就业和周边商业配套的发展,对村庄吸引外面人口有着积极的意义。(二)第三产业:中部综合发展居住配套服务业,
16、西南部以发展专类市场为主作为东海集镇区向西发展的主导力量,大埔村远期承载着分担工业配套人口与开发新工业园的作用,这就使村庄人口会在未来大量增长,也就需要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的跟进,村庄的服务业将随着人口的增加得到发展,而村域西南片将作为主要的二类居住片区,是整个南部工业基地的主要居住片区,因此有必要在南部配套居住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也将对村庄城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二、耕地、林地保护(一)耕地(gngd)保护大埔村耕地保护(boh)的目标,是要实现(shxin)耕地的总量动态平衡。需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环境的因素,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预防和治理
17、耕地的环境污染,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耕地的数量、质量保护并注重耕地环境质量的提高。1、数量保护(1)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2)实行 HYPERLINK /view/36285.htm t _blank 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3)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4)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2、质量保护 (1)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防止 HYPERLINK /view/150970.htm t _blank 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 (2)实现耕地环境保护。(二)林地保护大埔村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需要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切实保护
18、现有森林,有效补充林地数量,引导节约使用林地,确保林地资源稳定增长。1、严格用途管制 严格限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林地必须用于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不得擅自改变用途;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审核手续。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禁止毁林开垦、毁林挖塘等将林地转化为其他农用土地。在 HYPERLINK /view/2160324.htm t _blank 农业综合开发、 HYPERLINK /view/811871.htm t _blank 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理过程中,不得挤占林地。对国有林业局、国有林场已经开垦种植、破坏的林地要
19、逐步还林。 加大对临时占用林地和灾毁林地修复力度。临时占用林地期满后必须按要求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及时植树造林,恢复乔灌植被。加强林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建设,减少自然灾害损毁林地数量,对灾毁林地应及时进行修复治理。2、加强森林保护 严格保护森林。围绕不同时期森林覆盖率奋斗目标,设定森林保有量目标,切实加强对有林地和生态脆弱地区灌木林地的保护,提高林地利用率,确保森林面积总量逐步增加。 实行森林面积 HYPERLINK /view/1014309.htm t _blank 占补平衡。强化对征占用林地的控制和引导,实行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内的森林占补平衡。征占用林地收缴的森林植被恢复费
20、,必须优先用于统一安排植树造林,恢复的森林植被不得少于因征占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面积,并且不降低林地生产力。 遏制林地退化。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防止并减少森林土地退化;对已经退化为疏林地、灌丛和荒山荒地的有林地,有针对性地规划和实施退化林地修复工程。3、积极补充林地 增加林地资源。切实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对于生态重要区域的陡坡耕地和生态脆弱区域的沙化耕地,在与耕地保护、农业发展协调的基础上,按照国家部署逐步实行退耕还林。对于石漠化严重地区、退化土地等,符合植被恢复条件的,应积极封育恢复、造林绿化、修复生态,多种途径增加林地资源。推行森林省、 HYPERLINK /view/3452
21、594.htm t _blank 森林城市、森林社区、森林乡村建设,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 加强宜林闲置地整治。对政府收回的闲置土地,原属于林地的,应当优先用于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废弃工矿、废弃山区村庄及村中空闲地的整治,对其中坡度25度以上的,应按照宜林则林的原则,优先用于植树造林。 4、引导节约用地 控制村庄建设使用林地。加强配套绿化林、游憩林等 HYPERLINK /view/381510.htm t _blank 城市森林建设。对 HYPERLINK /view/822908.htm t _blank 农村人口转移后的废弃坡地实施植被恢复治理,保持城镇建设使用林地与生态恢复新增林地的
22、动态平衡。 限制工矿开发占用林地。限制独立选址的工业、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使用公益林地、天然林地和重点商品林地。矿山用地实行生态优先、缴费使用、保障恢复、占补平衡政策,禁止私挖滥采,无序开发。建立矿山开发配套实施生态工程制度,对生态状况严格监控。 规范商业性经营使用林地。规范旅游经营设施等用地,适度保障符合(fh)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规划的 HYPERLINK /view/46782.htm t _blank 生态旅游用地。严格控制其他旅游开发项目使用(shyng)公益林地和重点商品林地。三、人口(rnku)规模预测村域2013年现状总人口4100人。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村庄生活
23、品质的提高,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及交通的便捷都将刺激村庄人口总量的增加,同时承载着临港产业服务人口与周边村庄的搬迁,外来人口的迁入及在外务工人员的回归必将带动人口的机械增长,取人口自然增长率8,机械增长数量按照每年增加人数30人计。远期大埔家园收储用地可迁入的外来人口约1800人。本规划采用综合分析法,其计算公式为Q=Q0(1+K)n+P;据此来预测村域的近、远期人口规模: 近期: Q1 =Q0 (1+K)2+P =4100(1+8)2 +302 =4200人 远期: Q2 =Q0 (1+K)17+P =8800(1+8)17+3017+1800 =6525人Q1、Q2分别为201
24、5、2030年底村域总人口数;K为规划期内人口的综合增长率(%);P为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n为规划年限(年)。综合上述预测结果,本规划确定村庄总人口为:近期(2015年末)村庄人口规模达到4200人;远期(2030年末)村庄人口规模达到6525人。规划人口分布状况地 域规划人口大埔2400人磨顶1425人海头角1500人山兜1200人服务于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主要集中于大埔中心村,规划中对现状村部改址东移,与卫生站等其它设施结合成为村庄的行政、医疗卫生等综合服务中心。同时在其它居民点也分别安排了为村民服务的便利设施。具体布局要求如下表:地 域职能规划人口配套内容大埔村庄居住24
25、00人宫庙:振海宫、社区活动场地、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避灾场地、老人活动中心、停车场地、大埔小学、幼儿园磨顶居住、安置1425人宫庙宗祠、社区活动场地、公共停车场、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避灾场地、大埔村部、卫生站、广播室海头角居住、商住公共服务配套1500人金沙亭、东雁塔、文化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活动场地、公共停车场、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避灾场地、滨水休闲商业街山兜居住、备用地1200人旧村改造片区配套、社区活动场地、公共停车场、垃圾收集点、避灾场地、公共厕所第六章 居民点建设(jinsh)规划(guhu)一、规划范围(fnwi)、人口与用地规模(一)规划范围居民点规划范围为村内大埔、
26、磨顶、海头角、山兜4个居民点所在区域,规划范围以现有已测地形、村民住宅区、学校、河沟水系为基础,以规划道路为依托,规划范围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950米,规划区总面积约111.75公顷(二)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用地名称面积(ha)占村庄建设用地(%)现状规划现状规划村庄住宅用地36.543.462.6464.08二类居住用地4.827.12商住用地2.1813.343.22公共设施用地0.961.980.792.92交通设施用地4.39.584.9414.14工程设施用地0.250.37绿地5.528.15区域公共设施用地(不计村庄建设用地)0.360.2615.820.38区域工程设施用
27、地(不计村庄建设用地)1.871.872.76区域交通设施用地(不计村庄建设用地)9.009.462.4713.97工业用地(不计村庄建设用地)015.0022.15村庄建设用地52.9967.73100.00100.00注: 2013年现状村庄总常住人口4100 人。2030年规划村庄总常住人口6525人。二、用地发展方向发展用地选择从布局合理出发,以集中发展有利建设以及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综合上位相关规划定位、交通区位条件、用地条件、现状等因素,合理选择建设用地。结合现状道路和用地现状,考虑规划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适当增设道路完善路网结构,并以规划路网为载体合理布局用地,
28、逐步形成功能明确、结构完善、环境优美的整体面貌,使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更好地发挥各项用地综合效益。规划以原有总体规划的主要道路网为骨架,以中部大埔路为主要发展轴,两边发展商住综合用地,同时配套有公共服务设施:如综合服务中心、老人活动中心、农贸市场、医疗站、客车停靠点等,规划考虑现状英前小学地块作为近期集中建设的居住区,用以土地整合中的有改造意向的村民安置居住,以此为基础滚动式逐步改造周边居民点,各个居民点通过各自内部充实完善和自身扩展,形成相互间有村道联系且功能相对独立的居住组团。三、规划结构本次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一轴、两节点、多居住片区”1、一心指以大埔村部、卫生站
29、、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集中的地块作为村庄的行政服务中心。2、一轴依托村庄内南北纵向的主要村干道(n do)作为联系村庄内各片区的主要发展轴。3、两节点(ji din)以大埔小学(xioxu)、幼儿园及相关教育配套用地作为村内的教育服务节点;以东雁塔、金沙亭及周边公园广场等配套用地作为村内的文化广场节点;4、多居住片区基于村庄原有的民居分布肌理,最大程度地保护整合后形成的分布于村内的各块居住片区四、用地布局(一)居住用地规划规划欲改变现状居住建筑建设疏密不均,朝向不一,风格材质各异,新旧建筑穿插建设,布局混合的局面,在梳理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填空补实发展;对各个居民点的建筑按建筑质量逐步进行翻新
30、、改造或拆除,建设风格统一、排列整齐、布局合理的新型农村,规划把山兜近期旧村改造地块作为近期集中建设的村民住宅用地。按照村民的居住生活习惯,新建住宅安排以三、四户拼联为主,辅以少数双拼住宅,。村民每户建住宅用地面积限额为80至120平方米,但三口以下的每户不得超过80平方米,六口以上的每户不得超过120平方米。在满足日照、通风、消防等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村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采取集中布置方式,以节约用地,同时方便村民的使用,形成全村的公共服务中心。1、在大埔村南北方向村庄主干路与东西方向的交通联系道路结点结合滨水空间设置一定的商住混合建筑,结合村庄公共服
31、务设施布置,并配套公共停车场、广场绿地、公厕等,方便外来人员停车及村民的娱乐休闲。2、把大埔村委会迁至东侧原东沙边防派出所地块,与综合服务中心结合设置,和周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共同发展成为未来该片区域的公共服务中心。3、考虑到集镇片区未来往西沿笏枫公路发展是未来重点发展的区域,也是各类商业金融、旅游度假、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集散地,规划在浮山天誉首府旁设置一处客车停靠站,方便居民出行与商贸旅游车辆停靠。4、结合村道路、考虑服务半径,共设置5处公厕,多个垃圾收集池,作为本村环境卫生治理的重点内容。(三)道路交通规划规划优先考虑如何更合理地组织各居民点间的交通,改善交通冲突点,降低成本,基本结合现状村
32、庄道路走向及建筑质量,整理取直后与新开的规划道路联通形成村庄主要的道路构架,在完善道路系统结构时,综合考虑各建用地的功能布局,使各类配套设施发挥最大的作用,并解决现状道路通达性差、断头、曲折等问题。村庄主干路次干路巷路的分级系统,其中村内主干路宽40M,主干路宽9M,次干路宽6M,巷路宽4M。结合村庄空地设置户外小广场,供游客及村民临时停车使用,并可利用公建的硬质场地作为临时停车场地。(四)绿地景观规划1、居住绿地新区建设及旧区改建应严格按规范配建绿化设施,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等,满足居民日常休憩及健身需求。2、公共绿地在村部、综合服务中心及文化中心等公共活动场所
33、周边布置一定面积的绿地,同时结合村庄小广场景观种植绿化景观,形成较大面积公共绿地,起到美化环境,丰富绿化空间的效果。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及指标居民点布局规划应在确定各类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其土地使用强度,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要求和指标,主要为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及建筑间距、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等要求。村主要居民点建设应本着适度超前、不降低标准的原则,积极引导村民按规划改善居住环境。 1、农村(nngcn)低层住宅小区建筑密度宜控制在2635%,容积率宜控制在0.71.0间,建筑高度不宜超过12米,绿地率不低于30%。农村多层单元式住宅小区建筑密度宜控制在30%左右
34、,容积率宜控制在1.41.8,建筑高度不宜超过24米,绿地率不低于30%。2、新建建筑后退过境公路距离应遵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要求,宜后退村庄(cnzhung)干路红线3米以上(yshng)、支路1米以上。 六、市政工程规划大埔村村庄规划的市政工程规划内容包括给水工程规划、排水工程规划、电力工程规划和通信工程规划等。(一)给排水工程规划1、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2014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委托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及其它相关设计规范。2、设计
35、内容给水系统,雨水、污水排水系统。3、给水系统(1)水源:现状及近期给水自东海镇自来水厂(位于利角村,日规模8000吨),主管沿笏枫公路敷设DN200,居民用水由该市政给水管接出,现状给水管管径小且为枝状,供水不稳定。部分居民打井供水,使用不便,水质尚可。(2)用水量计算根据村庄发展需要以及相关规范的指标控制,居住人均用水量标准为200L/人d;公共建筑给水标准为10L/d;交通、市政设施用地用水取3L/d;管网损失与未预见用水量按前四项的15%计,具体用水量指标如下表:序号用地性质面积(ha)用水指标(m3/dha)需水量(m3/d)备注1村庄居住用地43.4703038按用地计2二类居住用
36、地4.8280385.6按用地计3商住用地2.18100218按用地计4公共设施用地1.9860118.8按用地计5交通设施用地9.5860574.8按用地计6工程设施用地0.25307.5按用地计7绿化用地5.52316.56按用地30%计8区域工程设施用地0.26307.8按用地计9区域公共设施用地1.873056.110区域交通设施用地9.4620189.211工业用地15.003045012不可预见用水759按1-11之和15%13合计5822该村村庄用地67.73ha,用水量为以上表1至7的用水量总和,为4360吨,人口6525人,人均综合用水量为668L/S。(3)给水管网规划最高
37、日时变化系数取1.4,日变化系数取1.3.笏枫公路主干管于南侧设计D400,北侧D300,结合道路路网管网布置成环状。(4)消防系统消防用水按消防规范(gufn)同一时间发生火灾次数为一次。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间距(jin j)控制为120m以内,且应靠近较宽道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保护半径150米。4、排水系统(1)排水体制(tzh):排水体制为雨污水完全分流制。(2)污水量预算:污水量预测表用地名称最高日用水量(m3/d)平均日用水量(m3/d)排放系数平均日污水量(m3/d)村庄建设用地3768(除去交通及绿化用水)26920.882368区域工程设施用地7.85.60.854.76区
38、域公共设施用地56.1400.8835工业用地4503210.88282.5不可预见用水7595420.88477地下水渗入量按5%按5%计158合计3325(3)污水管道系统规划村庄污水汇集后排入金埔路污水干管D600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后接入枫亭污水处理厂。为方便管理,污水管原则上布置在道路东北侧的车道下。凡管道接入点、连接处、转折点、变坡点及直线段每隔2030米均设置检查井。(4)雨水管道系统规划雨水就近汇集后排水沟。雨水管网原则上布置在道路的中心线底下。管道接入点、连接处、转折点、变坡点及直线段每隔2540米均应设置检查井。雨水量根据各管段所服务的面积,按最大流量逐段计算,管段雨水流量
39、计算采用下列公式:Q=qF式中: 径流系数,按照地块性质,取0.30.6;q暴雨强度,采用莆田市的暴雨强度公式;F集水面积(hm2)暴雨强度公式为:Q=1950.22(1+0.629LgTe)/(t+6.756)0.697 (L/s.ha)其中2年,tt1+t2,t1为地面径流时间,取8分钟; t2为雨水在管内径流时间。(二)电力通信规划1、电力工程规划(1)规划依据福建省农村配电网规划设计原则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莆田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9)莆田35KV及以上电力专项规划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相关专业(zhuny)提供的有关数
40、据。(2)现状(xinzhung)概况目前大埔村现有的10KV的架空线路引自东海镇110kV变电所,整个村庄主要以生活用电及公共设施用电为主。目前整个村庄电网电压分两级:10KV/0.4KV。村庄内10KV配电网跟不上用户(yngh)要求,一定程度影响了村庄电源的质量。同时村现有电力线走向较杂乱,变压器多为杆上安装,有碍观瞻,而且普遍存在线路老化严重、供电迂回多、供电半径大、线损高、电压低、供电灵活性差、网线抗意外事故能力弱等缺点,严重影响地区的供用电的安全。(3)负荷预测1)预测方法:本规划区采用规划单位建筑面积指标法进行电力负荷预测。单位建筑面积指标如下: 单位建筑面积电力负荷指标表 建筑
41、用电类别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kw/ha)R1村庄居住用地150kw/haR2二类居住用地250kw/haBR商住用地300kw/haC 公共设施用地400kw/haM2二类工业用地400kw/haU市政设施用地250kw/haS道路与广场用地20kw/haG绿化用地10kw/ha注:上述指标参照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镇规划导则(2010年)选取。2)负荷预测:依据上述所选取的用电指标对各地块逐一进行计算,各类建筑用电容量为:16470KW,综合同时系数取:0.7,规划区各类建筑预测负荷共:11529.0KW。建设用地为94.32ha,则电力负荷密度为122.2KW/ha (4)供电电源规划根据本
42、规划区用电量的预测,并结合供电部门的意见。规划区电源近期引自东海镇110KV变电所。(5)电力设施规划1)10kV开闭所(开关站)解决110KV变电站10Kv侧出线过多的问题,同时满足转供负荷的需要,规划根据需要在本区内设置10KV开闭所,每座开闭所转供容量不应超过8000KVA。10KV开闭所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及靠近路口。根据电力负荷预测,区内需设10KV开闭所(开关站)2座,供电能力为50008000KW,出线电缆不宜跨越城市主要干道,其供电半径宜控制在600m以内。单做开闭所时预留建筑用地80-120,开闭所兼做10KV变配电室时预留建筑用地200-400,建设时应充分留足面积和高度。开
43、闭所进线采用双回路。同一座开闭所(开关站)其双回路应引自220KV变电站或110KV变电站10Kv侧的不同母线。规划范围内开闭所10Kv电源,近期由东海镇110kV变电所引来。2)10Kv/0.4Kv低压变电所规划区内(q ni)现状10KV/0.4KV低压变多为杆上变,远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应按规划(guhu)逐步取消杆上变改造为户内式,规划区内所有规划新建10KV/0.4KV变电所均设为户内式。 居住区主变及公共建筑的配电站,其变压器容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shzh)。每座配电站需建筑面积200300 ,配电站设置在建筑的底层,可和开闭所(开关站)合并建设。(6)10KV配电网规划配电线
44、路:本规划区内,根据开发时序,逐步改造穿过规划区内的10Kv电力架空线,近期10KV配电线路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架空或埋地敷设,架设在城市道路人行道或绿化带的两侧,远期随着本规划区的建设逐步由架空线路过渡到全缆化,电力电缆沿电力排管敷设,规格有16孔150、12孔150、9孔150、6孔150等规格改性聚丙烯HFB电力电缆排管。并沿规划区主要道路的西侧或南侧的人行道下敷设。本设计为电力线路为规划终期电力排管管线埋地敷设。2、通信工程规划(1)规划依据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CECS165:200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
45、289-98)莆田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9)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数据。(2)通信现状目前规划区内无电信模块局,现状规划区内电信网络用户引自规划区外的东海镇电信端局。(3)规划原则1)结合农村规划,对通信发展进行科学分析、预测,使通信设施和管网能够满足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要求。2)固定电话、数据通信、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线路统一规划设计,同路径敷设,全部管孔应一次建成。3)建立完善畅通的电信管网,坚持管道成网互连的原则,增加线路的灵活性和安全性。(4)通信工程用户预测1)预测方法参考国内相关规划提出用户预测指标,并结合本规划区的特点,采用单位建筑面积指标法和通信用户普及率指标法进行各类通信用
46、户预测。a.固话用户、有线电视用户采用单位建筑面积指标法进行预测,其指标如下:单位建筑面积预测指标表 建筑类别电话指标(线/百平方米)电视指标(终端/百平方米)R1村庄居住用地0.80.8R2二类居住用地1.51.0BR商住用地1.01.0C 公共设施用地1.00.5M2二类工业用地0.40.3U市政设施用地0.50.3S道路与广场用地10线/ha10线/haG绿化用地10线/ha10线/ha注:上述(shngsh)指标参照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镇规划导则(2010年)选取(xunq)。b数据(shj)用户、移动用户采用普及率指标法进行预测,其指标如下:用户普及率预测指标表 通信用户分类普及率数据
47、用户30线/百人移动用户70部/百人2)用户预测规划区内主要居民点总规划人口约6525人,依据上述所选取的单位建筑面积指标和普及率指标对各类通信用户逐一进行计算。计算如下:a规划区内远期固定电话用户数为5668线。b规划区内远期有线电视用户数为5074个c. 规划区内远期数据用户数为1958线。d. 规划区内远期移动用户数为4568部。(5)通信网络、局址规划1)此次规划本着大容量、少局所的原则,将不再增设新的电信端局, 2)规划区内电信网采用光缆网。并每6012400户设电信电缆接入网机房1处,每处光电接点所配置的电话为301600部左右,区内约设置电信接入网机房3处(JK1JK3),光电节
48、点12处(具体位置在修建性详细规划落实)。接入网机房所需建筑面积宜为4050,光电节点所需建筑面积宜为20,一个接入网机房覆盖46个光电节点。由接入网机房至光电节点采用光缆,由光电节点至各用户配线采用HYA市话电缆。3)有线电视分中心、管理站及片区机房宜结合居住配套设施设置,不宜单独占地。根据规划区通信用户预测量,规划区内不在增设有线电视分中心,有线电视节目统一由莆田电视台提供。4)通信接入网机房内通信设施工程要求满足至少3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住宅建筑通信设施要求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6)通信管网规划1)通信管网规划规划区内通信管网主要采用光缆传输,穿塑料
49、管加水泥包封敷设,水泥包封管块规格有12XPC110、9XPC110、6XPC110、4XPC110等形式,布置在道路的东侧或北侧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下敷设。沿通信管道每隔5080m左右设一个电信人孔井,以便布放和检查线路。覆土深度要求:道路上不小于0.7m,小区内不小于0.5m 。2)有线电视管网规划有线电视管网采用SYWV759同轴射频电缆穿PVC波纹管与通信管块一并建设,按分别设井、分别管理的方式运作。(三)管线综合规划1 、管线敷设方式规划区近期给水、污水等管线采用直埋敷设,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管线采用架空布置。规划区远期给水、污水等管线采用直埋敷设,10kV电缆采用管沟敷设,低压电缆采
50、用直埋敷设,通信管线采用混凝土管块暗埋敷设。2、管线(gunxin)综合布置给水、污水等管线一般布置(bzh)在道路路面下;电信、煤气等管线一般布置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其中电信管线原则上布置在道路的北侧和西侧;电力等管线原则上布置在道路的南侧和东侧。各种( zhn)管线均平行道路中心线平行敷设,各种管线与建筑物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为:电力给水电信有线电视污水。地下管线相互交叉时,各种管线垂直方向的相互关系从浅到深一般次序为:电信有线电视电力给水污水。七、综合防灾规划(一)抗震规划大埔村村庄建设须执行国家规定按六度地震基本烈度标准设防,具体要求如下:1、村庄旧建筑均为石结构房屋,抗震性差,且建筑间
51、距较小。规划改建、新建建筑严格控制建筑物的间距,建筑物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0.9,建筑结构宜采用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土石结构房屋,建筑基础均应进行地质钻探再设计。2、公共绿地,道路广场作为灾害避难及疏散场所,规划布点应结合防灾避难要求,疏散半径控制在300米以内。3、道路规划以通畅干道及环路组织交通,避免尽端路,以利于灾害发生时的交通疏散及救护。(二)消防规划大埔村现状没有消防设施,规划加强消防设施建设。1、消防栓的间隔不大于120米,服务半径不大于150米,并尽可能设置在路口;消防栓供水管径不小于100mm。并设置消防取水口,确保消防用水安全。2、结合村庄综合服务中心设置消防警务室,村民自发形成
52、义务消防队,确保接警后尽快到达责任区边缘。结合村庄公共活动场地设置防灾宣传栏,提高村民防灾意识。3、在旧村改造和新建中,必须提高建筑防火性能,控制防火间距,留足消防通道,改善防火安全条件。4、村庄各类建筑物均应充分考虑消防要求,各类建筑的布置和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三)地质灾害防护规划1、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2、要求村庄任何建设项目在建设之前,都必须进行地质勘探,所有设计必须依据地质勘探报告书,所有建设须采用经会审通过的图纸进行施工。(四)防洪规划本规定采用设计洪水标准为二十年一遇,在规划范围内同意设置防洪沟、防
53、洪堤。(五)生命线工程规划供电、供水、通信等生命线工程以及人员救护纳入东海镇的统一规划之中。八、近期综合整治规划(一)近期整治原则村庄整治应通过政府帮扶和农民自主参与相结合的形式,以人为本、以居当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综合治理、群防群治,延续特色、改善环境,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村委主导、村民参与。 1、疏通道路网络,在有交通需要的地段,在建筑允许的情况下打通车行通道,建筑不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打通人行通道。2、二类建筑质量中等以上的建筑,除非为了特殊的交通需要,原则上予以保留;3、三类建筑质量较差及以下的建筑,原则上应予以拆除;但当此类建筑不影响交通且对居住室内外空间不造成影
54、响的情况下,近期可以予以保留,远期逐步拆除。4、改善人居环境,对现状公共地段进行环境改造,创造优美的绿色空间。5、改善居住建筑外部空间,尽量保证户与户之间的建筑间距。 6、积极引导有需要、有条件的住宅建筑进行功能置换,尽量减少拆迁量,避免重复建设。(二)近期综合整治规划 1、旧村改造(gizo) 整理村庄内废弃宅基地、闲置宅基地、低效利用宅基地、闲置地等,拆除私搭乱盖的违章建(构)筑物,集约调配、复垦村庄用地。对原有建筑物合理增加道路和配置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 充分利用现有房屋、设施及自然和人工环境,通过政府帮扶和农民自主参与相结合的形式,分期分批改造农民最急需、最基本的配套
55、设施,防止大拆大建、破坏原有肌理(jl)和景观风貌。 2、环境卫生 村庄整治应实现垃圾及时收集、清运及粪便无害化处理(chl),保持村庄环境卫生、整洁。 结合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村庄应建设足够的垃圾收集池,配备足够的清扫、清运工具,并应规范卫生保护措施,防止二次污染;农户应配置垃圾收集容器,以保证垃圾不乱倒;村庄按人口的12配备卫生保洁员。做到垃圾集中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科学处理。 居民生活垃圾垃圾收集点道路清扫垃圾垃圾转运站无害化处理场乡镇生活垃圾居民就近投放环卫工人清扫收集转运车运输环卫工人定期收集垃圾处理采用如下收运模式: 结合本村实际,近期可设置砖砌垃圾池(远期逐步采用密闭垃圾桶)
56、,其服务半径120150米。全村共设置10处垃圾收集池。 (2)村庄生活垃圾宜就地分类回收利用,减少集中处理垃圾量。可回收的废品类垃圾由住户暂存在自家宅基地内,定期出售。厨余垃圾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或家庭或村庄堆肥处理。有害垃圾需单独收集、进行特殊安全处理。暂时不能纳入集中处理的其他垃圾,可采用简易填埋处理。 (3)鼓励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砖、瓦、石块、渣土等无机垃圾宜作为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未能回收利用的可在土地整理时回填使用。 (4)户厕改造实现一户一厕,宜把厕所合并到住宅内部,结合农村改水改厕,逐步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推广水冲式卫生公厕。同时把化粪池的出水与村庄污水处理设施连接起来,
57、逐步实现厕所内部设施的城市户厕标准模式。拆除公共场所的所有茅厕和粪坑。 全村共设置5处公共厕所。3、给水和排水设施 村庄给水设施整治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改造完善现有设施,保障饮水安全,逐步实现村庄集中供水,供水到户,满足农村地区人畜安全、方便饮用。排水设施整治包括确定排放标准,整治排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 通过村庄排水工程整治,应逐步实现“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沟渠或农业灌溉,应确保雨水及时排放,防止内涝。 应加强村内沟渠、水系的日常清理维护,防止生活垃圾、淤泥淤积堵塞,保证排水畅通,可结合排水沟渠砌筑形式进行沿沟绿化。 4、道路桥梁及交通安全设施 道路桥梁及交通安全
58、设施整治应遵循安全、适用、环保、耐久和经济的原则,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通过整治,恢复或改善道路的交通功能,合理布局村庄道路。 (1)村内干路网应通达顺畅,通过整治改造打通主要道路的尽端路、死胡同。 (2)村庄道路路面必须硬化。硬化路面一般按每车道3.5米考虑。巷路宽度按2米左右硬化,也可用当地特有的石材、砖材铺设。 (3)村庄应避免沿过境公路两侧发展,当过境公路穿越村庄时,两侧建筑物、构筑物必须根据相关规范满足安全要求,并设置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及标志。邻近交通线路的村庄建设港湾式客车停靠站。 5、 公共环境和村貌整治 村庄公共环境和村貌整治应遵循适用、经济、安全和环保的原则,恢复和改善村庄公共
59、服务功能,美化自然和人工环境,保护村庄历史文化风貌,并应结合地域、气候、民俗营造村庄个性。 村庄公共环境和村貌整治应根据村民需要,并考虑老年人、残疾人和少年儿童活动的特殊要求进行,包括:河道水塘、水系整治;晾晒场地等设施整治;建设用地整治;景观环境整治;公共活动场所整治及公共服务设施整治;村庄主要街道两侧建筑外立面整治等内容。 (1)拆除严重影响村庄规划(guhu)和村容村貌、压占道路红线、地下管线、高压走廊、河道控制线、地下文物古迹或压占法律规定不得侵占设施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 (2)疏理现有(xin yu)的供电、电话、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管线,规范线路设置,确保线路安全、有
60、序。 (3)村庄主要街道两侧可采用绿化等手法(shuf)适当美化,提倡采用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结合的路旁绿化方式。对非干路的绿化,可动员各家各户共同参与,使用灌木和藤类植物,绿化道路和院墙。 (4)公共场所的沟渠、池塘、人行便道的铺装宜采用当地砖、石、木、草等材料,手法提倡自然,岸线应避免简单的直锐线条,人行便道避免过度铺装。 (5)村庄重要场所(如村庄出入口、公共服务建筑、村民公共活动场所)可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连锁化“农家店”、万村农民健身工程结合建设整治。场所布置及建筑设计宜具乡土特色,简朴亲切。 (6)根据村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确定建筑外观整治的风格和基调,引导村民逐步整合现有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高一语文初升高衔接《念奴娇赤壁怀古》含答案解析
- 《继电保护常识》课件
- 医用苦木药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电线接线器电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合成宝石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肠胃清洁剂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球形灯罩市场洞察报告
- 《掘进工培训教案》课件
- 电和非电的熏香炉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立体声耳机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小学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猜猜我有多爱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表胡唯意
- 雪球结构定价与风险深度分析
- 中国惯性导航行业概览
-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卷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
-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教案
- 医院乳腺科重点学科-PPT课件(PPT 40页)
-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 琵琶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 脚手架计算书-
- 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上册国学经典教育传统文化经典诵读ppt课件
- 抛石护岸工程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 完整解读(劳动课新课标)详解《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文内容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