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大一轮滚动复习课件: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共31张PPT)_第1页
中考物理大一轮滚动复习课件: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共31张PPT)_第2页
中考物理大一轮滚动复习课件: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共31张PPT)_第3页
中考物理大一轮滚动复习课件: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共31张PPT)_第4页
中考物理大一轮滚动复习课件: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共31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中考课标导航中考考点突破考点1 透镜对光的作用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_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_作用。会聚发散注意:会聚和发散不是简单地看经过透镜后光线的发散和会聚情况,而是和经过透镜前的光线进行比较,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解题思路过透镜的光线中有三条特殊光线。(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 ,经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 线经过虚焦点;(3)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 射出,射向另一侧 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例1】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不变焦点反向延长FFFFFFFF平行于主光轴虚

2、焦点OOFFFF参考答案:A1A1A2A2FFO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随着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变大中考考点突破考点2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FFOu=f,不成像B1B1B2B2F2FF2FOf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随着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规律总结:一倍焦距分虚实,内虚外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远小近大;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解题思路凸透镜成实像时:(1)物距 一倍焦距;(2)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 物距,成倒立、 的实像;(3)物近像远像变 ,物远像近像变 ;(4)光路是可逆的;(5)照相机的成像特点是像距 物距,成

3、的实像,投影仪的成像特点是像距 物距,成 的实像,由像距与物距大小关系判断成像特点,得出实际应用。A. 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图中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C. 凸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 渐变小D. 凸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大于 等于 等于大小小于缩小大于放大D中考考点突破考点3 眼睛和眼镜近视眼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 。

4、 戴一副合适的 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凹成因:矫正:近视眼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 。 凸成因:矫正: 戴一副合适的 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前方后方解题思路【例3】如图所示是常见的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 )A. 甲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戴凹透镜矫正B. 乙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戴凸透镜矫正C. 甲是远视眼的示意图,需戴凸透镜矫正D. 乙是近视眼的示意图,需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 ,应利用 对光线的 作用,使成像点向 移动到视网膜上;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 ,应利用 对光线的 作用,使成像

5、点向 移动到视网膜上。会聚前A 凸透镜前方凹透镜发散后方后实验能力提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核心素养强化活动建议制作类:自制望远镜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知识以后,想亲自动手制作一个简易望远镜请你帮他设计并完成制作。(1)所选物品:(2)制作过程:(3)所应用的原理:(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长纸筒两个、已知焦距为acm的凸透镜甲、已知焦距为bcm的凸透镜乙、剪刀、胶水将凸透镜甲和乙用胶水分别固定在两个纸筒的一端;用剪刀将固定凸透镜甲的纸筒剪成acm长,用剪刀将固定凸透镜乙的纸筒剪成bcm长,然后将两纸筒套在一起;将凸透镜甲靠近物体,来回调节纸筒,直到眼睛通过凸透镜乙能看到较清晰的像

6、为止凸透镜成像规律 核心素养强化原始物理和理性思维原始物理及建模小明在装水的玻璃缸中放了两条金鱼,发现金鱼变大了,请你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答:装有水的鱼缸,其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而且透明,可将其看作凸透镜,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核心素养强化原始物理和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及评价1.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肇事司机说他当时正在靠近摄像头行驶,请你用所学知识判断肇事司机是否在说谎。答: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u

7、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 “物远像近像变小”,图中汽车的像逐渐减小,说明汽车在远离摄像机镜头,故肇事司机在说谎。核心素养强化原始物理和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及评价2. 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通过学习,他知道凸透镜只要调节物距就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于是他将他的猜想画了出来(如图乙所示),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小林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吗?答:小林的猜想不正确。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时,上下左右都颠倒,图中所观察的“学”和“物”两个字应看作一个整体来颠倒,而不是各自翻转,所以在成倒立的像时,图乙中的“学”和“物”应该左右互换位置。权威试题再现

8、山西真题1. (2017山西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 )A. 倒立、放大的像B. 倒立、缩小的像C. 正立、放大的像 D. 正立、缩小的像核心素养解读及命题导向:本题不仅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还要根据光的可逆性推断出像与物互换位置后的关系,实现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转变。A权威试题再现山西真题2. (2018山西) 如图甲所示,在圆柱形水杯后面放一张画有箭头的纸条。往杯中倒入适量水,透过水杯,看到一个箭头改变了方向(如图乙)。这是为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

9、先应抓住影响这个问题的主要因素:圆柱形水杯装有水的部分具有 ,忽略掉影响这个问题的次要因素:物体的材质等,构建凸透镜模型进行研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判定,看到这个方向改变的箭头是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凸透镜的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中间厚边缘薄、透光 的特征 实像投影仪核心素养解读及命题导向:本题以课外小实验为情境,通过观察现象构建凸透镜模型。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成像性质及应用。权威试题再现山西真题3.(2019山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小明将LED灯、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三者中

10、心在 。接着,小明调节LED灯、凸透镜至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把焦距10cm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你采取的具体办法是 。(3)小明选择LED灯替代平时常用的蜡烛做实验,优点是 ( 写出一条即可)。 同一高度 缩小把LED灯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成像稳定核心素养解读及命题导向: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部分的重点实验之一,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实验过程、总结实验规律,具备对实验方案评价和优化的能力。

11、权威试题再现权威模拟数据再现1.(2019百校一 ) 用一个焦距为2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 )A. 大于40cm B. 在20cm与40cm之间C. 等于20cm D. 小于20cm考情解读本题情境很简单,难度中等,区分功能很强。选项B的干扰作用非常明显,说明学生知道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在1倍焦距以内和1、2倍焦距之间都成放大的像,但这两种情况下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及对应的应用区分不清。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教学或生活中缺乏使用凸透镜的实践体验及缺乏将凸透镜的应用和与之关联的凸透镜成像规律联系起来的经验。D权威试题再现权威模拟数据再现2.(2019百校四 ) 交警部门利用

12、“电子警察” 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通过人像识别软件确定当事人,下面对该装置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 该摄像镜头对光具有会聚作用C. 近视眼镜和该镜头有相同的结构特征D. 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考情解读明确摄像镜头就是凸透镜,A、B、D选项干扰程度不平衡,凸透镜的结构特点、对光的会聚作用及应用掌握情况还可以,凸透镜成像规律掌握情况不好。C权威试题再现权威模拟3.(2019适应性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测得的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如图所示的成像特点与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成像的原理相同;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像,像将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照相机 10.0 右 变大权威试题再现权威模拟数据再现透镜实验涉及的因素和现象很多,常考常难。可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