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蹙金结绣 浑然天成 议论文常见论证结构并 列 式 结 构层 进 式 结 构对 比 式 结 构引议联结式结构创 生 与 实 践01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内容 一般来讲,议论文的结构形式主要有总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引议联结式和对比式等,但许多情况下,总分总式的结构几乎适用于所有议论文,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三段论”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引论本论结论”式。而并列式,递进式,引议联结式和对比式的结构一般出现在文章的“本论”部分,也就是“分析问题”这一部分里。 “并列式”议论结构也就是在分析问题或者说论证中心论点的过程中一般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论点(在考场作文中一般以三个最佳),这些论
2、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这些分论点之间处于平等的分析地位,存在着并列关系。其结构形式一般为: 模板图解 注意事项温馨提示213分论点要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每个分论点都应隶属于这一中心论点。在段落安排上一般以独句段或概括语句的形式出现,位置要放在论据前面或论述段落之首;要从不同的角度确定分论点,然后根据分论点选择恰当的论据;特别提醒:各分论点最好都出现话题或中心论点的关键字。 实例赏析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
3、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分例文 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叶扁舟,来到历史的彼岸:与苏轼探讨人的渺茫与伟大,与陶潜共享带月荷锄归的美好,与李煜分担愁如东流水的感伤用一指墨香,看尽文化之深邃与灵动。化用古典诗词名句开篇,概括列举苏轼、陶潜、李煜的例子,提出论述的话题:看尽文化之深邃与灵动。享文化之繁华 文化从那翻滚激荡的黄河开始,便扎植于我们的心田,镌刻于基因。那寓意吉祥的中国结,那元宵佳节的灯谜,那雄伟的华夏庭院,无一不是珍贵的传统元素。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也正因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发绚烂壮美。 把文化作为生命的行囊,便让灵魂与文
4、化一道,穿行在历史的音符与文字墨香之间。对中国文化进行概括阐释,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把文化作为生命的行囊”,切中作文试题材料的关键词语“行囊”,同时也照应标题。以上两段属于文章总起部分,并与题目一道提出文章中心论点。 高分例文 文化,流淌在悠远的箫声中,诉说着哀怨与愁绪。文化,弥漫在阿炳的二胡中,叹尽人生的跌宕起伏;文化,亦可以流转于锦瑟之间,轻拢慢捻之间净化内心的污秽。本无生命的乐器与乐曲结合在一起,便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寄予着心灵的世界,承载厚重的文化。段首用概括的语言交代文化在音乐艺术方面的表现,是为分论点,然后通过二胡与锦瑟的例子,分析论证分论点。享文化之繁华 不仅仅在丝竹间,文化也在素
5、净的宣纸上蔓延而来。张大千伏在洞底绘出的梦幻敦煌,诉说着那千百年前人们的信仰;齐白石着手画出的自然风物,亦传达着生命的灵动;壮观的清明上河图,也刺激着美的神经。中国画中的水淡云轻,妙手丹青的一点一描,拓开的不仅仅是墨,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之魂由笔底传承。段首用概括的语言交代文化在绘画艺术方面的表现,是为分论点,然后通过张大千的梦幻敦煌、齐白石的自然风物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例子,分析论证分论点。 高分例文 同样,龙飞凤舞的字亦为文化之腑脏。颜真卿规正而又洒脱的笔锋,王羲之隽秀玲珑的字体,张风子如带般拂过的清新之风,无一不是文化的符号。那挥洒自如之间掩盖不了中华文化之含蓄内敛,那笔锋回转之间
6、亦彰显着文化之典雅深厚。亦深潭微澜,亦雪底苍松。段首用概括的语言交代文化在书法艺术方面的表现,是为分论点,然后通过颜真卿、王羲之、张风子等例子,分析论证分论点。享文化之繁华 文化如辽远的江海,包容着一切。既有张翰的“江月年年初照人”的美好幽深,又有李白的“起舞弄清影”的飘渺烂漫。那篇篇诗词,字字珠玑,诗人惜字如金,落笔生花,留给世人一片芳华。文化之美常浮荡于我心间。那里有轩榭廊道,那里有至臻服饰的绣扣,那里更有吟唱千年的戏曲,那是中华之精髓,炎黄子孙之傲骨。它如枝头的梅花,傲吐芬芳。段首用概括的语言交代文化在其他艺术方面的表现,是为分论点),然后通过引用张翰、李白的诗词名句以及文化在建筑、服饰
7、、戏曲等方面的表现,分析论证分论点。 高分例文 愿乘文化之舟,度文化之沧海,享那份美好与挚真,低吟文化之妙语,歌呤一生,幸福一生。 这样的行囊,希望我们共同拥有,共同打造,共享文化盛宴。结尾:最后两段,作者饱蘸情感的笔墨,高歌中国传统文化,并以一个简短的结尾段,再扣材料关键词“行囊”,照应文章标题,收束全文。享文化之繁华 评 析引论 本论结论总评从享受“文化盛宴”的角度,设置“音乐”“绘画”“书法”“诗词及其他”四个层次,从不同角度分析论证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与作用。层次鲜明,分析严密。开篇以我国传统文化中富有代表性的诗词名句入手,通过几个典型实例引出论述的中心,表明自己的观点,照应命题材料中的
8、关键词汇,言简意赅而不失生动。对我国传统文化高歌赞美,并提出殷切希望,升华中心,令人感奋。 本文作者将命题材料中的“行囊”解读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富有新意且切中时代发展的脉搏,迎合中国社会现实,立意角度非常好。 文章立足“共享文化盛宴”这一中心,从音乐、绘画、书法、诗歌以及建筑、服饰、戏曲等方面论述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材料丰富、恰当,论述逻辑严密,语言情感丰富,文质兼美。02层进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内容 议论文层进式结构与并列式结构基本相同,在分析问题或者说论证中心论点的过程中一般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论点(在考场作文中一般以三个最佳),这些论点虽然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
9、中心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但这些分论点之间在逻辑关系上为依次递进的关系,层层深入,逐步剖析,使论述的深度逐步增加,说服力逐步加强。其结构形式一般为: 模板图解 注意事项温馨提示213各个分论点尽管有一定的层次性,但均为全文中心论点的一个分支,不能脱离中心论点为求层次而顾此失彼。要从不同的角度确定分论点,且分论点之间有有一定的逻辑层级;选取的论据材料应根据分论点的层次关系进行适当选择,论据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一般是按照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等顺序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特别提醒:各分论点最好都出现话题或中心论点的关键字。 实例赏析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
10、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教学、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分例文 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要求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以谋求发展,同时也要求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以提升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如何提升语文素养呢?我认为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并且要三管齐下,不可偏废。开头:从现实社
11、会要求出发,引出论述的话题如何提升语文素养,通过设问的形式巧妙列出分论点也就是命题材料提出的三种途径,最后亮出观点,照应标题。三管齐下,不可偏废 首先,我们正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学校教育,因此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成为我们提升语文素养最直接、最便利的途径。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优秀教材,阅读了大量的优秀篇章,它们让我们完成了认字写字的巨大工程,让我们学会了阅读和写作,培养了我们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我们在课堂上认识了冰心、鲁迅、巴金、老舍等著名作家,阅读了散文、小说、戏剧、科普等各色作品,欣赏了唐诗、宋词、元曲等优秀篇章。在系统的学校教育中,在课堂教学的培育和滋养下,我们
12、的语文素养得到了稳步和较全面的提高。论述分论点通过课堂有效教学提升语文素养。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论述课堂有效教学在我们提升语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排比句式的运用,不经增加了语言的气势,同时也在高度概括中丰富了文章内容。 高分例文 如果说课堂有效教学是我们放眼社会,扩展视野,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的话,那么课外的大量阅读,就是对于语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提升你们素养的重要途径。徜徉古典名著的海洋,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红楼梦让我们体味了红楼儿女的悲欢离合,三国演义让我们领略了历史的风云际会,西游记让我们见识了取经路上的患难与共。畅游外国名著的花园,体会异国文化的风情,大卫科波菲尔让我们感知人间冷暖,巴
13、黎圣母院让我们感受人情善恶,高老头让我们觉察社会变迁。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可见,通过课外的大量阅读提升语文素养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论述分论点通过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这一论点从“课内”走向“课外”,逻辑上进了一步。在论述的过程中,分别从阅读中外名著的角度阐述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并引用吕叔湘先生的名言进行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三管齐下,不可偏废 高分例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阅读,所接触的都是书本知识,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那么社会生活实践作为检验知识的手段和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读过了拿来
14、主义,我们在面对传统文化时就懂得取舍。读过了中国建筑的特征,我们在游览古建筑时就懂得欣赏。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说明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论述分论点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提升语文素养。这一论点从“书本”走向“生活”,逻辑上更进一步。在论述的过程中,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两种方法加以论述,逻辑严密,说服力强。三管齐下,不可偏废 总之,作为中学生而言,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三者互相辅助,互相补充,都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需三管齐下,不可偏废。结尾:最后,对全文的分析论述加一概括总结,鲜明提出全文观点三者互相辅助,互相补充,都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需三管齐下,不
15、可偏废。照应标题,收束全文。 评 析引论 本论结论总评三个不同的角度层层深入地依次论述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层次鲜明,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开篇从社会现实出发,概述语文素养对于人们谋求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后通过设问回答了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并综合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从中学生的角度再度论述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回扣论点,照应开头,收束全文。本文从立意构思的角度说,作者是很聪明的,试题的原材料恰恰成为作者立意构思切分分论点打开了一扇明亮的天窗。文章将试题中提供的语文素养的提升三个主要方面作为论述的三个分论点,将这三个分论点加以综合,即成为全文的中心。然后通过自己的认识体会加入学习和阅读中的相关材
16、料进行分析,既使得全文层次清晰,又让人感觉有亲切之感。03对比式结构 对比式结构内容议论文对比式结构一般来说是文章在总分结构的大框架下,小分论点或论证过程内部采用正反对比的方式。多数情况下是两个角度为正面,一个角度为反面;也有的情况是两个角度为反面,一个角度为正面;也有整个论述过程就是一正一反两个角度的。其结构形式一般为: 模板图解 注意事项温馨提示213每个角度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都要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选取的论据材料一定要符合论述的角度,切不可正面角度却用反面材料,反之亦然;要确保文章的论点明确,立场坚定,不能左顾右摆或观点模糊;特别提醒:各分论点最好都出现话题或中心论点的关键字。实例赏析
17、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高分例文 一个人的生命,从来都不是一所孤岛。我们都是茫茫生命之海中的浪花,时时刻刻被一旁的生命拍打,也无可避免地拍打着其他生命。开头: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环境时时刻刻与其他人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简练的开头,不但吸引读者,照应标题,也为下文论述对“评价”认识张本。评价的巨浪 对他人的评价,自古以来就是与人类群体的生命共同存在。人类之所以靠芦苇般脆弱的皮囊却仍然顽强的活着,
18、只因思想的存在。思想则汇聚成力量,使人具有发声的欲望,不断发声乃构成评价,评价也就成了人类思想的有形产物。反向论点:分析论述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人们对于被“评价”和评价他人的的渴望,从反向角度论述当前“评价”的产生的根源和负面影响,表明作者反对“没有经过思想加工的评价”的态度。 高分例文 评价他人的生活,也许正是人们表达发言欲望的一种方式。自己的价值观得到聆听,从而获得存在感。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个人生活愈发容易存在于公众视野中,同样地更多人渴望通过评价他人的生活,以加入这场互联网大狂欢。这种迫不及待的心情,也许就造就了没有经过思想加工的评价。没有经过思想加工的评价的泛滥,这是有些许责任感的人都
19、不愿看到的现象。反向论点:分析论述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人们对于被“评价”和评价他人的的渴望,从反向角度论述当前“评价”的产生的根源和负面影响,表明作者反对“没有经过思想加工的评价”的态度。评价的巨浪 不经思想加工的评价往往会引起一些低级追求的风行。冯友兰曾将人的境界分为四等,前两等皆是人天生能得到的。不经思想加工的评价,往往来自于第二等“功利境界”,由于这些评价来得快没有经过思想加工的过程,一有发言欲望便直接抒发,因而就显得粗鄙而幼稚。网络世界的开放平等,更是这种廉价的评价有了滋生的土壤。于是一定程度上这种评价形成一股巨浪,掀起了人们追求物欲的浮躁之风。反向论点:承接上段进一步出对“不经思想加
20、工的评价”的不良后果进行深入分析;引用冯友兰对人生境界的划分,对这种“评价”进行定位;严密的分析、合理的论证,有很强的说服力。 高分例文 然而对他人生活的评价并非一切浮躁追求的根本来源。如今,人们广泛遵守着道德和法律准绳,这些何不是依据前人无数评价渐渐形成的呢!现代科技也许使得廉价的评价更易附于人世间,但仍旧有些富有思维价值的评价需我们珍重。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与他人的评价不无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评价他人生活来反省自己,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正向论点:从正面评述在浮躁的年代,也仍有许多“富有思维价值的评价需我们珍重”的观点,引用古代名句说明这类“评价”的重要作用。评价的巨浪
21、正确的评价有益于人的健康成长,我们每个人也需要评价的滋养。自己要怎样的生活不在于别人怎样评价。真正重要的是,个人心里有怎样的种子,并选择怎样的评价来浇灌它。我们的人生确实需要评价的滋养,而选择权在我们手中。正向论点:正面提出分论点,并分析论述人生需要“评价的滋养”的观点。 而当我们选择以正确的评价滋养心中的种子,自然我们才有能力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评价。评价不是任何生命依赖的全部,但任何生命也不应离开评价的价值。结尾:承接上文,从正面概括“评价”的正面意义和作用,收束全文。 评 析引论 本论结论总评主体论述部分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在总分结构的大框架下采用正反对比的结构形式,从“两反”“两正”4个
22、角度分析论述,而“两反”和“两正”的分析中又均采取了递进关系的形式。这样的构思技巧,足见作者的文章写作功底。开头一段形象生动的比喻中蕴含着论述的话题,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既承接“正向”论述的内容,又对全文进行总结式论述,概括阐发对“评价”积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本文作者对“评价”有着独到的认识,首先标题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评价”在现实生活中的声势或影响,为全文的论述奠定基础。这一比喻显然受到了当今网络术语“好评如潮”之类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然后在正反对比论证中通过精彩而富含深意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恰到好处的引用以及严密而富有论及的论证,使得全文结构严谨、辩证有力,
23、具有很强的说服力。04引议联结式结构 引议联结式结构内容一般地说,材料作文大多比较适合写议论文,它除了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外,在结构模式上,还有其自己特点,通常采用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引”(含“提”)、“议”(或“评”)、“联”、“结”四个字。引提就是引述材料作话题,揭示论点或提出问题。它属于“引论”的部分。最好从提出论点的需要出发,抓住材料要旨,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引述。一般说来,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异:文字多的叙述性材料应概述,精辟的名言警句要复述,寓意深刻内蕴丰富的文字要阐述,漫画型材料要对画面作简洁介绍和扼要阐述。提,即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引提,一般写在第一自然段,要求从材料中引出恰
24、当的中心论点。 引议联结式结构内容议针对材料和中心论点,作出必要的分析。既要简要地分析上文引用的材料,又要由此稍作生发,拓宽思路,为下文展开议论联系实际张本。这是由“引论”到“本论”的过渡性文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联即联系实际,展开分析论证,这是文章成败的关键之所在。联,或个人,或集体,或社会;或中国,或外国;或自然,或人类社会。反反正正,多角度,多侧面地阐述。还可指出论点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结即对全文的论证作总结,解决问题,总结全文。 其结构形式一般为: 模板图解 注意事项温馨提示213结尾要深化论点,或发出号召,或提出办法,把论证推向高潮,结尾部分切不可故意拔高作惊人之语,要精练有
25、力,反对尾大不掉,罗索冗长。 一定要对原材料进行重新整合,分析材料一定要立足论点,不能东拉西扯,选取的古今材料一定要恰当准确;要照应材料,与文题或开头呼应,选取材料立意时,观点一定要明确,不能“论”无方向;实例赏析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高分例文 语文,这个贯穿于中华儿女的求学生涯,关系到每个人的素养与发展的
26、科目,如今却困扰着无数人。“如何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语文水平?”这一问题着实让无数人头疼不已。开头“引”,根据立意角度“实践,方得真知”取舍并引用材料,提出论述的话题如何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语文水平?引发读者思考。实践,方得真知 语文,归根结底是古代读书人对生活实践的总结。他们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字,也由此延续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因此,要想真正懂得语文,实践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只有看过庐山瀑布,你才能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之气;只有到过西域边塞,你才能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远意境;只有走进杭州西湖,你才能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灵动秀丽
27、。“议”,根据论述角度,提出“语文,归根结底是古代读书人对生活实践的总结”的中心论点,并通过引用诗词名句,印证自己的观点。 高分例文 只有真正实践过,才懂的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喜怒哀乐。正如刘向曾经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古时候的游学,为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真正体会过人生百态,才能在笔下流露出万般风情。当今社会,因为有网络存在,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观赏天下奇观。然而不登顶泰山,你永远无法真正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美,不亲历蜀道,如何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艰险。没有领略过自然的美,自然也不明白作者在文章中发出的慨叹。连作者写文章的意境都无法体会,又谈
28、何提高语文素养?联,通过引用刘向的名言点出实践对于提升玉琴素养的重要性,进一步说明实践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实践,方得真知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阅读他的作品,但读完后没有赞叹,没有欣赏,有的却是无数的吐槽。在有些人看来,莫言的文章 平实无华,毫无亮点。然而中国终究只有一个莫言,他儿时的经历,已成为他最宝贵的财富,无人可以替代。联,联系莫言的例子说明虽然有人觉得他的作品毫无亮点,但他源于实践而写出的作品是无人可以替代的,进一步论证实践对于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高分例文 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披星戴月、风餐露宿,遍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后完成的杰作,他的文采来自于他在生活中的实践。
29、只有领略过,实践过,方能知书中百味。 我们只有走出家门,走进社会,才能明白语文的魅力所在,才能真正将其中的营养为自己所有,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联,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说明实践之于认识和真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孩提不理解红楼梦内涵的例子加以印证。实践,方得真知联,通过徐霞客游历无数山河后写作徐霞客游记和读者阅读着一本书的事例,进一步说明实践对于写作和阅读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源于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源于一个人的生活阅历。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孩童无法感悟到红楼梦的真谛。即使这个孩子认识红楼梦中所有的字,他也依旧不懂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更不
30、懂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因为他的年龄限制和他的生活阅历,还不足以让他积淀深厚的语文素养,去了解其中的内涵。结:紧紧扣住文章观点,点出实践才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回答开头的提问,总结全文。 评 析引论 本论结论总评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议”的部分,结合相关材料阐述对原材料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分析中提出“实践是提升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一环”的中心论点。第二“联”的部分,通过列举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实践对于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选取命题材料中与作者观点相关的内容开篇,用问句引出论述的话题,引人思考。回应材料,照应开头,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文章紧紧扣住命题材料中提升语文素养的第三条
31、途径社会生活实践加以论述,采用“引议联结”的结构形式,通过大量事例和名言名句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缜密而富有文采,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05创生与实践 创设生成“点”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或论题); 略写(简洁,醒目,可用两段开头法)“正”正面举例论述; 较详(排比列举事例,段的首尾要勾联论点)“反”反面举例论述;较略(举例有三种形式:举实例,概括举例,假设举例)“深”对中心和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开掘; 最详(方法:辨是非,挖原因,引哲理,换论证,提办法,用驳论等)“联”紧密联系现实,展开议论;较略(一般联系青年与改革)“总”总收全文,呼应中心; 略写(或重申论点,或发
32、出号召)以上四种结构方式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可以把不同的结构方式结合起来,比如把对比式和引议联结式结合起来,运用“点正反深联总”结构全文。点 正 反 深 联 总 例文欣赏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并不一定都能创造机遇,但当机遇来临时,我们都可要尽自己所能去把握机遇。(亮出观点)抓住机遇 纵观历史的长河,有不少人因抓住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而造就了辉煌的一生。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因一个掉落到他头上的苹果,终于发现影响深远的万有引力定律,引起了物理学界的革命,或许在牛顿以前,也有人被掉落的苹果砸到,但只会抱怨,没有抓住深入思考的机遇。而善于思考的牛顿却抓住了这个降落到自己头上的“机遇”,为力学
33、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机遇是公平的,当机遇摆在人面前时,有人抓住了,有人却失之交臂。 同样是物理学家,科拉顿却不如牛顿那般的幸运,在研究磁生电的实验中,他因为“跑”而失去了发现“磁生电”的机遇。 例文欣赏 是的,上面的事例令人深思,其实机遇存在上的每个角落,所不同的是,有人抓住了它,而人却遗憾地放走了它。抓住了机遇的人,也因此抓住了人生;放走机遇的人,也因此只能平平庸庸地过完一生。(正反对照) 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是如此,中国于二千年加入世贸组织,这可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一大机遇,中国抓住了它,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开展国际贸易,因此近几年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工业以及教育科研事业呈
34、现出蓬勃的生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深入分析) 中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就在于能够把握机遇,利用机遇来发展本国经济。世博会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呈现于我们面前,我们一定要世界惊诧和见证中国的快速发展。(联系现实) 其实,不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应该善于把握机遇,只有把握机遇,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一个会把握机遇的人,注定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会把握机遇的国家,注定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家。(呼应开头)拟写提纲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中国古语活着就是一场修行,急不得。释迦牟尼两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急”为题目,运用某种结构方式,拟写议论文的提纲。温馨提示第一分论点:(15-25字,2-
35、3句话)+事例概括(人名)第二分论点:(15-25字,2-3句话)+事例概括(人名)第三分论点:(15-25字,2-3句话)+事例概括(人名)三个分论点最好是排比句。拟写提纲引论:世上重重叠叠山,人生弯弯曲曲水。穿越短暂的人生旅程,就是在万千山水中努力跋涉,急不得,躁难行。本论: 1.为什么急不得,躁难行? 有一种“急”叫灾难。(摆事实A、做分析) 有一种“急”叫失败。(摆事实B、做分析) 有一种急叫死亡。(联系生活、做分析) 2.既然“急不得”,那么生活中我们怎么办? 首先,不急于求成。 其次,心态要正。 3.我们这样做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结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事只能慢出来。(呼应开头
36、)拟写提纲引论:急,已成为社会的主旋律。活在当今,需要“急”。本论: 1.急,能够挖潜(举例) “急”的本质 “急”的好处及原因 2.缓,可以生堕(举例) “缓”的本质 “缓”的危害及表现 3.当今国际国内重大现实问题、当代青年特别是高中学生学 习生活。结论:热豆腐冷久了,失去鲜味;好事磨多了,徒增痛苦。占鳌头,必急流勇进;建功业,需快马加鞭。效疾风扫落叶,用快刀斩乱麻。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劲舞的青春,将魅力四射。拟写提纲引论:拒绝急躁(是什么)本论:(为什么) 1.在学校,急躁是我们求学道路上的绊脚石 2.在家庭,急躁是我们幸福轨迹里的腐蚀剂 3.在社会,急躁是我们和谐进程中的拦路虎本论:(怎么样) 1.庄子以“持竿不顾”的淡薄拒绝急躁 2.陶潜以“种豆南山”的理想排斥急躁 3.牛玉儒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战胜急躁结论:慢慢呼吸,慢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开发内部承包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企业员工劳动合同示范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机构人员派遣及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模具修复与性能提升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校园食堂特色美食开发与承包经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市中心区域照明系统智能化升级合同4篇
- 2025版农业种养殖质量安全追溯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山林租赁合同样本:森林资源租赁与生态保护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模板脚手架安全防护设施供应合同规范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天津二手房交易合同范本(专业版)
- 蛋糕店服务员劳动合同
- 土地买卖合同参考模板
-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微专题10-同构函数问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 新能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
- 60岁以上务工免责协议书
- 康复医院患者隐私保护管理制度
- 2022年7月2日江苏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
- 沈阳理工大学《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初一英语语法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