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摘要(zhiyo)Abstract第一章 绪论(xln)1.1 研究(ynji)背景和意义1.2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第二章 文献综述2.1 巴塞尔协议的研究2.2 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2.3 巴塞尔协议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2.4 文献评述第三章 巴塞尔协议3.1 巴塞尔协议3.1.1 巴塞尔协议的形成背景3.1.2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3.1.3 巴塞尔协议与巴塞尔协议的对比变化3.2 巴塞尔协议对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3.2.1 巴塞尔协议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3.2.2巴塞尔协议对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3.2.3 中国实施巴塞尔协议对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
2、的影响第四章 风险管理模型和工具4.1 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选择4.2 主成分Logistic模型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第五章 基于主成分Logistic模型的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的实证研究5.1指标选择与样本选取5.1.1 指标选择5.1.2 样本选取5.2主成分Logistic违约率度量模型构建 5.2.1主成分分析5.2.2主成分Logistic违约率度量模型5.3结论分析第六章 政策建议6.1 引导改革和建设标准6.2 确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战略6.3强化风险管理体制建设6.4高度关注信贷的信用风险6.5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和改变风险管理理念6.6逐步开发各种风险量化模6.7建立专业化队伍,加强
3、人力资源建设参考文献致谢(zh xi)摘 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信用风险管理逐步成为当今世界金融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也随着(su zhe)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创新。与中国银行业相比较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趋于成熟,已具备自己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并将之形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并建立了一系列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而我国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时间较短,商业银行本身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也不健全,并不能达到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在新巴塞尔协议提出后,由于缺失了大量信贷客户的基础数据,对于协议中的多个条件,我国商业银
4、行在短期内也无法很好的执行。可是,即便如此,我国金融市场也并未停止前进(qinjn)的步伐。如何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与巴塞尔协议的要求相匹配,从而建立起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我国在加入WTO之后的当务之急,也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作了概述。其次,通过对巴塞尔协议的分析,研究巴塞尔协议与旧巴塞尔协议的对比变化,以及巴塞尔协议相对旧巴塞尔协议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变化。同时,通过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证研究提出了可行
5、的改进措施。第三,本文还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计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提出巴塞尔协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在巴塞尔协议下构建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提出应对建议,力求找到一条既能够满足新协议的相关要求,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道路。关键词:巴塞尔协议 信用风险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Abstract第一章 绪 论1.1 研究(ynji)背景和意义(yy)2008年,一场(y chn)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由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发。由此可见,在金融产品的持续创新、金融机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银行的信用风险除了会影响
6、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外,还会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严重的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而在商业银行各种风险管理中,最主要的内容则是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其经营的成功与失败。鉴于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巴塞尔委员会于2013年1月6日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Basel ,下文中出现的新协议均指巴),该协议为银行的资本监管确立了新的标杆和高度。虽然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银行业产生的影响甚微,但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同样也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有着示警的作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与国外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相距甚大,而新协议中提出的一些新条款对中国国
7、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在新协议中要求:商业银行为加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必须上调其资本金比率,到2015年为止,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之前的4%上调至6%,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从之前的2%提升至4.5%。然而,我国的信贷手段主要是以间接融资为主,迅速的信贷扩张必然会增加资本补充的压力。因此,如何适应新协议的变动,相应改进以及调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和资本的配置工作,提高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并进一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2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一是在对新协议的框架(kun ji)和原则
8、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新协议(xiy)和巴塞尔协议的对比(dub)变化,找出适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应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二是通过巴塞尔协议对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分析,运用对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找出适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计量模型以及风险管理对策,使之能与新协议的相关规定迅速适应,以此防范信用风险。三是通过主成分Logistic违约率度量模型对公司财务对应指标数据的分析进行实证研究,该研究对提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具有指导意义。第二章 文献综述 本文题目中涉及两大重要内容:巴塞尔协议和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是
9、在2013年1月6日发布的,距今不过才短短2年时间,然而,国外和国内的众多学者在协议发布之初乃至如今,都一直在对该协议进行着深入的研究。随着旧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级的银行监管规定,它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研究相对于国外学者而言,仍处在起步阶段。如今虽然在国内的一些学术期刊以及杂志上,有很多涉及介绍信用风险的文献,但针对深入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仍然不多。笔者将对这些文章进行梳理,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2.1 巴塞尔协议的研究在对巴塞尔协议的研究方面,钟伟,孙宝沙(2010)指出,巴塞尔协议相比巴塞尔协议有几大亮
10、点: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强调资本的核心地位、建立资本缓冲运行机制、引入杠杆率指标、放宽达标期限,巴塞尔协议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会降低金融危机再次爆发的可能性,纵然金融危机再次爆发,也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金融机构所遭受的损失。郭田勇,钟伟,巴曙松,丁志杰(2010)通过(tnggu)实证证明,因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进行了保护和有效(yuxio)监管,使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wij)中所受到的冲击减至最小,同时也应注意,新协议的实施针对的是单个银行或银行集团,也就是针对于整个银行业务范围,但在当今混业经营模式下,银行、保险与证券之间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关联关系,因此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需要扣除保险和证券的因素,否
11、则,风险可能从银行影响到保险和证券行业。巴曙松(2011)详细归纳了从巴塞尔协议到巴塞尔协议的演变历程,同时还详细比较了巴塞尔协议相比巴塞尔协议的发展变化,对强化资本要求、流动性监管,逆周期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等多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多次通过定量测算结果来校准新规则及其参数的设定,这些重要成果逐步构成了巴塞尔协议的主体框架,他在对新监管框架形成过程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围绕巴塞尔协议中的监管变革,讨论变革的内容、影响及意义,并力图通过理清巴塞尔协议的基本脉络,尝试把握未来金融监管的基本走向。雷雨静(2014)在简要介绍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的基础上,对巴塞尔协议对全球及世
12、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影响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应对巴塞尔协议的建议。 与国内其他学者对巴塞尔协议持有的积极态度相比,有些学者却持有相反的态度。沈联涛(2014)认为,虽说协议能对银行有着监管作用,但首先,战争、病毒等因素与银行没有直接关系,但仍会对银行产生巨大影响,因为他们可以破坏实体经济;其次,全球金融体系严重影响了银行业,这部分要归咎于影子银行;第三,我们生活在多极化和差距日益严重的世界,流动性催生了泡沫市场,虽不缺少信用,但我们缺少资本以缓释99%的未知风险,同时增加系统内的公平性,以上几点都超出了银行监管的范围,因此,巴塞尔协议有着一定的局限性。Stefan Schwerte
13、r(2011)认为,虽然巴塞尔协议比巴塞尔协议提供了更为稳定的激励,但还是有一些因素是巴塞尔协议没能在巴塞尔协议的缺陷基础上考虑到的,比如:风险加权的杠杆率,更加严格的顺周期监管,净稳定资金比率的调整,最为重要的是把金融机构的负外部效应内部化的问题,即定价系统性风险的问题。另外,在国际清算银行和巴塞尔委员会的官网上,还发布(fb)了巴塞尔协议的内容(nirng)以及国外学者(xuzh)对协议的研究成果,同时,在中国银监会的官网上也发布了该协议的相关研究成果、银监会对银行的最新监管要求和国际上执行该协议的最新进展。2.2 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自由化的风潮下, 金融理论
14、体系中的信用风险管理理论显得愈发重要。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巴塞尔协议的要求,直接开启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时代。唐国储,李选举(2003)认为,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银行若要实行内部评级法,则需要先在内部进行由上至下的全面风险管理,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实行统一的风险度量和报告,釆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用以整理风险度量的数据和模型建构等工作。董小君(2004)在使用指标体系的情况下,对当前中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现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还分析了市场指标等用于衡量多种风险的状况,目地是希望构建以及完善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的预警指标体系。朱荣
15、恩,贺欣(2003)认为风险管理不是独立行事的,应在银行内部建立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同时培养中高层管理者树立风险组合的意识,提前识别和防范相关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使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在其风险偏好的范围内,同时将风险管理增加为银行的战略目标之一,为有效实施风险监管提供合理保证。 HYPERLINK /s?sw=author%28%E6%89%88%E5%87%8C%E9%9C%84%29&size=15&isort=0&x=0_224 t _blank 扈凌霄(2014)认为,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行业的基础,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运行稳健与否的关键因素,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信用风
16、险是其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他对现有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了概念性描述,并对历届的巴塞尔协议中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部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通过构建Logistic统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2.3 巴塞尔协议(xiy)对国有(guyu)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根据(gnj)银监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巴塞尔协议作为新的国际监管标准,在短期内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不会太大。郑良芳(2012)认为,从短期看,由于巴塞尔协议的推行更为严格的风险资本监管规定以及杠杆率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国有商业银行
17、的经营模式因信贷扩张受限而被约束,银行为减少信贷业务规模就只能减少贷款,但也许这些贷款刚好是促进经济状况缓解和增长的措施之一;从长期看, 巴塞尔协议有可能会使未来的金融危机降低对商业银行的损害,在此前提下实施巴塞尔协议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正面影响会远远高于负面影响。巴曙松 (2012)认为,中国银行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已经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变化,风险管理能力逐步加强,即使是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损失也是在承受范围内的。从长期的角度出发,巴塞尔协议的实施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多潜在的挑战,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改变了高利差的传统环境,从而使银行难以维持利润的快速增长。其次,与国外的一些大
18、型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经营的业务种类不多样化、盈利模式单一以及金融创新能力不足等,还有,与国外很多商业银行的高杠杆率相比, 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低杠杆率是依靠中国人民银行的管制才能实现的高利差存贷业务。最后,因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种类和经营模式缺乏多样性,这样很容易导致行业内的系统性风险。不过,巴塞尔协议的出台使中国的正好赶上这一次推陈出新的国际监管框架改革,中国银行业也可以趁这次机会在经营模式上进行一次大转型。2.4 文献评述以上文献为本文进行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素材和方法,对研究巴塞尔协议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为(y
19、n wi)金融危机的强大(qingd)冲击,从而(cng r)催生了巴塞尔协议,新协议的内容更加丰富监管思想也在不断深化,这将会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今,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已经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在研究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经营模式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影响,而信用风险管理更是风险管理研究中的核心内容。很多学者认为,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需要有更高的资本充足率,同时还要满足储备资本和逆周期缓冲资本等指标,这些要求都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当今银行业的风险监管体系。短期来看,银监会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要求已经能够满足这些指标因此影响不大
20、,但长期来看,银行还需通过多种渠道的积累,用以建立新的资本补充机制。同时,在巴塞尔协议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应如何使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与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相匹配;其次,应如何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金融机构进行区别化的监督和管理。巴塞尔协议的出台使多数商业银行意识到,未来的竞争是风险管理能力的竞争,不再停留在资产和利润的表面,这是国有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巴塞尔协议的推出就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同时有利于逐步改变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和经营理念。另外,我国的监管当局也要不断的对计量方法和手段以及监管指标进行完善,在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下
21、结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际情况实施协议要求,力求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更加完善。第三章 巴塞尔协议3.1 巴塞尔协议3.1.1 巴塞尔协议的形成背景2008年的 HYPERLINK /view/2110134.htm t _blank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的金融市场,同时,也暴露出金融监管体系的很多不足,使银行在面对危机时显得有心无力,无法阻止影响扩大。各个银行之间的关联性也推动了危机的快速传导,直接导致许多大型跨国集团遭受严重损失,更多的小型企业濒临破产,甚至类似于美国第四大投行之一雷曼兄弟这样的大型银行也直接破产。这些惨痛的教训使全球金融监管制度的有效性面临着重大挑战。在
22、金融危机之后,为构建更加合理及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针对逆周期、宏观审慎、准确计量和风险识别等方面,各方对改革达成了共识,形成了 HYPERLINK /view/197959.htm t _blank 巴塞尔协议监管框架,作为对巴塞尔协议的补充。2009年协议的草案被提出,2010年11月正式在 HYPERLINK /view/2317519.htm t _blank G20峰会上获得批准实施。 HYPERLINK /view/131677.htm t _blank 巴塞尔协议是 HYPERLINK /view/66294.htm t _blank 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23、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HYPERLINK /view/393696.htm t _blank 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在 HYPERLINK /view/2773.htm t _blank 瑞士的巴塞尔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 HYPERLINK /view/55918.htm t _blank 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的简称。协议中建立了一套完整且适用于全球的、用加权方式来衡量表内外风险的 HYPERLINK /view/79846.htm t _blank 资本充足率标准,可以有效扼制与 HYPERLINK /v
24、iew/147360.htm t _blank 债务危机相关的国际风险。3.1.2 巴塞尔协议(xiy)的主要(zhyo)内容以巴塞尔协议(xiy)为基础,巴塞尔协议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新协议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资本的监管、流动性的监管和过渡期安排。而资本监管包含以下几点:强调资本的构成、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而流动性方面主要是提出了一些风险计量指标和监管工具。资本的监管。1. 强调资本的构成。新协议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提高在金融危机中银行系统面对不足的应对能力,其中就包含了资本结构框架,而新协议在这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提升了一级资本尤其是普通股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仅有一套二级资本
25、的合格标准,取消了子类以及用以覆盖市场风险的三级资本。其次,顺周期的资本充足率降低,而逆周期的资本充足率有明显的增长。最后是扣除不合格的资本工具和贷款损失准备金缺口。根据以上所述,新资本结构框架所采取的措施,目的是提高商业银行抵抗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能力,从而使经济能够健康稳健的发展。2.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首先,是建立资本缓冲运行机制。为平缓因经济周期的变动而出现的经济波动,新协议中第一次提出资本缓冲的概念,以备金融危机出现时,资本缓冲能够用来吸收损失。资本缓冲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资本留存缓冲。新协议规定留存资本缓冲应大于或等于2.5%,且由普通股构成。留存资本缓冲可由银行在监管部门的要求
26、下使用,否则监管部门可采取措施来约束银行。第二类是逆周期资本缓冲(Countercyclical Capital Buffer)。为保证银行在经济逆周期时不会承受大规模的违约损失,各个国家的监管当局可以要求银行根据实际情况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巴塞尔委员会给出的范围是在0-2.5之间。二是提高最低资本充足率。本轮改革增加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监管指标,要求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5%,同时,将一级资本充足率提高至6%。总资本充足率保持不变,仍为8%。三是增加了杠杆率。国际监管机构希望使用未调整过风险权重的杠杆率指标,用于防止商业银行的过度放贷情况,并对基于新资本协议的风险资本监管
27、框架进行补充。新协议的资本框架见表1。表1 新协议资本框架 数据来源:BCBS. Basel III: A global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more resilient banks and banking systems R.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2010-12-1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4.50%6.00%8.00%资本留存缓冲2.50%逆周期资本区0-2.5%第二,流动性的监管。巴塞尔委员会早在2008年就已经开始进行流动性风险的改革。在2009年年底发布的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
28、测的国际(guj)框架中,提到了计量流动性风险的两个指标:流动性覆盖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 LCR)、净稳定(wndng)融资(rn z)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NSFR)。该两项指标已于2011年和2012年开始观测,并计划在2015年和2018年引入。1. 流动性覆盖率是为衡量商业银行在今后30天内应对短期流动性短缺的能力。只要达到国际监管部门的要求,商业银行就可以拥有足够的资产质量和流动性,以此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净稳定融资比率是长期结构性的比率,该指标通过建立结构化的融资渠道,防止银行在长期内出现流动性风险,并通过银行
29、的激励机制使银行运行的更为稳定。2.系统性风险(fngxin)。首先,顺周期性扩大了金融危机对银行的危害(wihi),因此,若要使银行能够更佳稳定的发展,就需要降低顺周期性。其次,系统(xtng)重要性银行(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SIFIs)在经济运行中有着重要地位,这些银行之间也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在金融危机中,大型商业银行的破产使人们产生了恐慌,造成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并加快了经济萧条。因此,为避免引发更大的危机,监管部门设定了1%的附加资本要求,从而有效降低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道德风险。第三,过渡期的资本安排。巴塞尔银行委员
30、会通过了新协议的过渡期安排。设立过渡期的主要目的是使商业银行有充足的时间补充资本,最终完成新协议的要求。过渡期安排见表2。表2 过渡期的资本安排 数据来源:BCBS. Basel III: A global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more resilient banks and banking systems R.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2010-12-16年份杠杆率普通股充足率最低要求(%)资本留存缓冲最低要求(%)扣减项的过渡期(%)最低一级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2011监管监测期201220
31、133.54.5820144205.5820154.5406820164.50.63606820174.51.2580682018纳入第一支柱 4.51.881006820194.52.510068(所有年份均指该年度的 1 月 1 日)3.1.3 巴塞尔协议与巴塞尔协议的对比变化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协议的延续和创新。新巴塞尔协议(BASEL )的提案在1999年6月被巴塞尔委员会提出。该协议的主要内容表现为三大支柱:资本充足率、监管当局的监管以及市场约束,比旧巴塞尔协议更加注重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理。其中,针对信用风险,巴塞尔协议规定的两种主要衡量方法是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而内部评级法又包括
32、初级法和高级法两种。巴塞尔协议则沿用了以上几种对信用风险的衡量方法。除此之外,巴塞尔协议还延续使用了巴塞尔协议中大部分已然成熟的指标和标准。和巴塞尔协议(xiy)不同的地方(dfng)主要在于巴塞尔协议在资本(zbn)要求方面的创新。巴塞尔协议提出了资本留存缓冲,以此应对银行在金融危机期间吸收损失困难的情况;提出了逆周期资本缓冲,以此应对经济的顺周期性;提出了系统重要性银行需增加额外资本,以此应对银行之间风险的关联性;同时,还提出了杠杆率以及流动性监管指标。巴塞尔协议和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比较见表3。表3 巴塞尔协议和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比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充足率最低
33、要求24.54688资本留存缓冲2.5最低标准+留存缓冲资本78.510.5逆周期资本区0-2.5单位:百分比3.2巴塞尔协议对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3.2.1 巴塞尔协议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巴塞尔协议沿用了巴塞尔协议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点:1.标准法这是一种简单的信用风险衡量方法,因此被众多金融机构所接受并采用。在上式中,Rwi-资产i的风险(fngxin)权重,Ai-资产(zchn)i,RWA-风险(fngxin)权重资产,RC-资本要求。由此看出,风险资产乘以8%等于最低资本要求。新旧协议的主要区别实际上就是对风险权重的选择。表5 新旧巴塞尔协议的风险权重 数据来源:B
34、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04年)新巴塞尔协议(标准法)旧巴塞尔协议AAA to AA-A+ to A-BBB+ to BBB-BB+ to BB-B+ to B-Below to B-Not ratedOECDNon-OECD资产公司2050100100150150100100100选项1205010010010015010020长期100银行长期20505010010015050选项2短期20202050501502020短期20政府02050100100150100单位:百分比巴塞尔委员会认可的外部评级机构现有三家:穆迪、标普、惠玉
35、。为避免银行降低资本需求,巴塞尔委员会规定,若有两家外部评级机构对风险权重的评估结果不同,则选择较高者;若是三家或三家以上的外部评级机构评估,则在最低的两个中选择较高者。2.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 Based Approaches, 简称IRB)与标准法采用外币评级机构评估相比,内部评级法则是在银行内部进行评级。巴塞尔委员会根据难易程度,将内部评级法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针对巴塞尔委员会关注的六大风险指标:违约损失率、借款人违约概率、违约风险暴露、预期损失、有效期限、未预期损失,通过银行自上而下的数据收集、模型度量以及校验,从而保证银行有充足的资本进行稳定的经营。而在上述六大
36、风险指标中,最重要的则是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值(EAD)、违约概率(PD)和期限(M)。表6 初级法和高级法的风险要素差别数据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期限MIRB初级法银行提供的估计值Basel委员会规定的监管指标Basel委员会规定的监管指标委员会规定的监管指标或部分银行估计值 IRB高级法银行提供的估计值银行提供的估计值银行提供的估计值委员会规定的监管指标或部分银行估计值 在鼓励银行使用内部(nib)评级法的同时,协议中也要求银行必须满足一些最低标准,这些(zhxi)标准具体(jt)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辨别;二是要保证评级工作的完善
37、和完整;三是需要对评级体系以及评级过程的监督;四是要有特定的评级体系;五是PD值测算的方法;六是收集数据和信息技术系统;七是使用内部评级;八是内部验证;九是信息披露。这些标准会保证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和程序,以及衡量风险要素是否正确,我们只有在具备了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才能确保风险要素估值的准确性,才能说银行具有实行内部评级法的资格。3.2.2 巴塞尔协议对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我国银监会于2011年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提出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并在2012年6月公布最终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办法(试行)按照国际可比性的要求,明确了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规则。根据巴塞尔协议关于监管
38、资本定义的新规定,审慎确定监管资本的构成,维护资本工具的质量,提升各类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第一,重新确立了各类资产的信用风险权重体系,既体现审慎监管的内在要求,又兼顾国内银行的风险特征,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资本要求;第二,市场风险方面,办法要求所有国内的商业银行必须计算市场风险资本要求,允许银行采用内部模型法计量;第三,首次明确了操作风险资本要求,并适当提高操作风险资本要求,以此确保巴塞尔协议所要求的审慎性。实施巴塞尔协议,对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针对巴塞尔协议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而言,因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长期坚持“资本质
39、量与资本数量并重”的监管原则,短期内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比对欧美银行的影响较小,但是长远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短期(dun q)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zbn)符合巴塞尔协议的资本要求(yoqi)。在新协议中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而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为止,在银监会的严格监管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已符合该标准。除了资本充足率外,巴塞尔协议中还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5%,而银监会设立的标准则是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不仅如此,针对于大型和中小型商业银行的资本情况不同,银监会对资
40、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也有所不同,但不管是对于大型还是小型商业银行,要求的标准都远远高于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具体数据如表7所示:表7 银监会与巴塞尔协议的指标对比指标体系指标名称银监会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64.5一级资本充足率86总资本充足率108留存缓冲资本0-42.5逆周期缓冲资本0-2.50-2.5流动性指标流动性覆盖率100100净稳定融资比率100100杠杆率核心资本/表内外总资产风险暴露43单位:百分比2.巴塞尔协议中强调了资本的构成标准,要求银行一级资本必须是由普通股和留存收益作为主要组成部分,而普通股就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这
41、方面已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具体数据见表8:表8 2014年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 数据来源:各上市公司2014年半年报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建设银行13.89%11.21%工商银行13.67%11.36%中国银行12.41%10.11%农业银行11.89%8.65%交通银行12.75%10.70%3.在巴塞尔协议(xiy)中提出了降低杠杆率的要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是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种类还是存贷款业务,且根据银监会要求,银行不允许(ynx)进行混业经营,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杠杆率普遍偏低,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另外(ln wi),我国国
42、有商业银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远远小于国外银行所受影响,竞争力有所提升。同时,巴塞尔协议中关于资本的要求也使国外商业银行步履维艰,从而必须加大融资力度和缩减信贷规模,无形中减弱了国际竞争力。此消彼长下,现阶段在我国实施巴塞尔协议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从长期角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资本约束和信贷增长的矛盾。中国现阶段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GDP都将处于快速增长状态。然而,中国也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业务为主的国家,信贷业务的增长速度一般情况下是经济增速的1.5-2倍,在某些时候甚至会更高,例如2009年。因此,若是我国GDP持续保持8%-10%的增长速度
43、,信贷业务的增长速度必然达到15%-20%。在如此快速的信贷扩张状态下,资本补充的压力就会大大增加,而巴塞尔协议中要求的对核心资本的补充对中国银行业而言无疑是不利的。除此之外,根据巴塞尔协议中针对二级资本工具的一系列关于赎回的限制性要求,比如:期限上不能赎回激励、行使赎回权必须得到监管当局的事前批准、银行不得形成赎回期权将被行使的预期等,当前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用于补充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券都附有赎回激励条款,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将给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长期次级债券用于补充附属资本的方式带来较大的冲击,同时,根据巴塞尔协议中关于流动性的相关要求,预计长期次级债券的需求量将会下降,这也会导致长期次级债
44、券发行的困难度增加。 2. 估值偏低和资本补充的矛盾。我国整个银行业的A股估值都偏低,相比H股的估值而言,A股平均有10%-20%左右的折价,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投资者的预期。大多数投资者认为,最近几年银行业的再融资规模都比较大,例如2010年银行业A股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从而极大影响了银行股A股的估值。因此,一方面因为业务发展需要,银行需要通过发行股份补充核心资本;另一方面,因为再融资又会进一步降低银行业的估值,增加融资成本,从而使中国银行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3. 盈利(yn l)能力增长和满足监管要求的矛盾。巴塞尔协议重视流动性管理。为满足流动性覆盖比率的要求,商业银行应持有更
45、多的现金和超额准备金等流动性高的资产,如风险加权系数为零的证券,包括主权国家发行或担保的证券、央行发行或担保的证券、政策性银行、中央政府投资的公用企业发行或担保的证券以及多边(dubin)开发银行发行或担保的证券。但从盈利的角度,公司证券和资产担保证券显然比风险加权系数为零的证券收益要高出不少。因此,与未实行流动性监管标准相比,实行巴塞尔协议III后,银行会选择会倾向于风险加权系数为零的证券,从而导致银行收益下降。然而,为了实现通过再融资补充核心资本,降低融资成本,银行业又不得不尽可能提升盈利能力,从而使银行陷入两难的境地。 4. 网点数量(shling)不足和负债结构调整的矛盾。巴塞尔协议I
46、II中净稳定资金比率计算的分母为资金流出与资金流入的差额,在资金流出中,存款流出为重要的一部分。由于零售存款、中小企业存款、一般企业存款、同业存款的计入资金流出比例依次增大,分别为15%、15%、25%、100%。另一方面,在净稳定资金比率计算的分子中,一年以内的零售存款、中小企业的存款计入可用稳定融资资金来源的比例为70%,而一般企业存款、同业存款的存款计入可用稳定融资资金来源的比例为50%。 因此,为满足监管要求,银行显然愿意持有更多的零售存款、中小企业存款和一般企业存款,而不愿意持有过多的同业存款。然而,对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是一些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因为网点数量不足,其吸收零售存款
47、和中小企业存款能力不足,同业存款是其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无疑会加剧其经营压力。 5. 业务(yw)结构调整和表外业务(yw)发展的矛盾。巴塞尔协议III的实施将弱化贸易融资类表外业务(yw)、承诺类表外业务的相对优势。从净稳定资金比率来看,零售、一般公司信用承诺计入资金流出比例为10%,保函业务计入资金流出比例为50%,信用证业务计入资金流出比例为20%,保函和信用证在内的或有融资负债占用稳定融资资金的比例为100%,这将使相关贸易融资表外业务的资金流出数值非常大。因而为满足监管要求,银行可能会选择减少贸易融资类表外业务和承诺类表外业务。然而,近几年,为了加快业务结构转型和避免同质化竞争
48、,我国很多商业银行,尤其是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均提出要加快贸易融资等业务的发展步伐和结构转型步伐,但巴塞尔协议III的实施无疑会加剧银行的转型压力。第四章 风险管理模型和工具4.1 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选择国有商业银行所需承担的最主要的风险是信用风险。因此,对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和研究,可以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的发展能力,有利于对金融风险进行规避,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已指日可待,以往较为传统的度量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社会的需要。所以,最近几年在信用风险管理的领域中,不断有新的现代度量方法和技术出现,并且这些
49、方法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本文将在对单笔贷款违约率参数的度量方法进行详细讨论基础上,选择基于公司财务数据的主成分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违约率度量模型,用于商业银行对其公司贷款的违约率进行度量。4.2 主成分Logistic模型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4.2.1主成分分析法模型(mxng)基本思想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为 PCA)最早由K.Pearson 针对非随机变量计算提出的,后由美国的数理统计学家霍特林将此方法进行推广,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就是进行变量降维。其通过研究多个变量之间
50、的内部相互关系,探求数据的基本结构,提出少数几个变量来代表原来(yunli)多个的数据构成,这几个少数的变量能够对多个的原始变量的主要信息进行反映。因此,主成分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力保数据丢失尽量少的原则下,对多维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其特点是可以通过降维的方法消除指标间的信息(xnx)重叠,将错综复杂的变量综合递减为数量较少的几个主成分因子,但是又很好的表现各主成分因子与原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配合指标所提供的原始信息确定的权重系数。由于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由少数几个综合正交的指标进行描述,有助于从不同侧面对事物进行结果分析。4.2.2主成分分析法数学模型(1)主成分分析法概念设p多元样本表示为:
51、X=(X1,X2,Xp)多元线型回归模型形式:Fi=u1iX1+u2iX2+upiXp=uiX, i=1,2,p其中:ui=(u1i,u2i,upi)为p多维向量如果Fi满足:Fi与Fj不相关(正交)(ij),而且D(F1)D(F2)D(Fp)则称Fi为总体X=(X1,X2,Xp)的第i个主成分。(2)主成分分析法原理设X=(X1,X2,Xp)的协方差矩阵(j zhn)为,其中(qzhng):的特征(tzhng)根值为i,i=1,2,p,且设12p,i所对应单位的正交特征向量表示为ui=(u1i,u2i,upi),则D(Fi)=i。那么第i个主成分表达式为:Fi=u1iX1+u2iX2+upi
52、Xp=uiX(3)确定主成分贡献率和分类个数第i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ii=1pi,该贡献率反映了第i个主成分所把包含原始指标X1,X2,Xp的信息量,前 r 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i=1rii=1pi,累积贡献率反映了前r 个主成分包含原始指标X1,X2,Xp的累积信息量。(4)主成分分析模型建立设有n个样本,每个样本有p项指标变量,则样本可以表示为:X1,X2,Xp,矩阵形式为:X=x11x1pxn1xnp设样本协差阵矩阵为,的特征根值为i,i=1,2,p,且12p,其中: i所对应的单位的正交特征向量值为ui=(u1i,u2i,upi)则主成分分析法的模型为:F1=u11X1+u21X2+u
53、p1XpF2=u12X1+u22X2+up2XpFr=u1rX1+u2rX2+uprXp若记为Fr1=F1,F2,Fr,Arp=(u1,u2,ur),则主成分分析法的模型向量形式为:Fr1=ArpX4.2.3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实现主成分分析法的实现主要由一下6个步骤:(1)搜集样本,表示为P维向量形式为:X=(X1,X2,Xp)(2)对原始数据进行(jnxng)标准化处理:,其中(qzhng):和分别(fnbi)是第 j 个变量的标准差和平均值。(3)采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后,得到标准化矩阵:Z=z11z1pzn1znp(4)计算样本矩阵的相关系数:(5)对样本相关系数阵R的特征方程求解,得
54、到P个特征值:(6)最终得主成分分析公式结果:其中:是最终选取的k个主成分函数,是系数。4.2.4 Logistic模型基本思想首先引入一个二分(r fn)变量Y表示公司是否违约,其中:0表示公司没有违约,1表示公司违约。X=(X1,X2,Xp)表示(biosh)对违约有影响的p维变量。在传统多元回归方程中因变量Y为连续变量时:EYx=0+i=1miXi其中(qzhng):EYx表示条件期望均值,其是m个自变量变量的线性方程式。当因变量是二分变量时,EYx表示在给定x的情况下,Y会发生(即Y=l)的条件概率,而且EYx的期望值必定会落在O到1之间,即0EYx1。若根据自变量x的样本测量值,可以
55、计算出EYx,将EYx的值绘制在坐标上,则此概率分布将不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S型曲线。用此曲线的函数形式为:fzj=11+e-zj其中:zj=0+i=1miXij=0+1jX1j+2jX2j+mjXmj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从函数形式可以看出,当z值趋于-时,f(z)则趋于0;当z趋于+时,f(z)趋于1。称二分变量条件平均数的期望值EYx所构成的函数f(z)为Logistic函数,用Pj表示为:Pj=11+e-zj=11+e-(0+i=1miXij)1-Pj=1-11+e-(0+i=1miXij)由于Logistic函数不是一般的线性回归函数,那么在进行回归分析时,不能用通常的最小二乘方法,可
56、以通过计算胜算比(odds),即发生概率相对于不发生概率的强度,或者说违约概率相对于没有违约概率的强度。胜算比的计算公式为:odds=Pj1-Pj=e-(0+i=1miXij)对胜算比取对数,转换成线性函数:ln(odd)=ln(Pj1-Pj)=0+1X1j+2X2j+mXmj将上述转换过程称为Logitic转换,进行Logistic转换后,利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并进行预测。4.2.5参数估计方法(fngf)为了使模型达到最佳,需要找出的估计函数模型和实际观察获得的违约事件(shjin)达致最佳拟合,即:如果公司出现了违约,其函数值应接近于100%,否则接近于0。通常使用极大似然估计(ML
57、E)进行参数估计,构造似然函数:L=j=1n(pjyj(1-pj)1-yj)其中(qzhng):j表示第j个公司,n表示每个公司的样本量。对似然函数L取对数得:lnL=j=1n(yjlnpj+(1-yj)ln1-pj)通过求一阶偏导数寻求上式函数的最大值,得到的是使违约公司的违约概率最大化而非违约公司的违约概率最小化的参数值,函数的具体形式就得以表示。第五章 基于主成分Logistic模型的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的实证研究5.1指标选择与样本选取5.1.1指标选择本文指标体系的选取主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全面反映样本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等资本结构状况特征。二是指标中不仅要
58、反映企业当前状况的静态指标,同时还要有反映财务状况变化的动态指标。三是应该引入企业资本市场数据和现金流量指标。在考虑上述几个方面的同时,本文参阅大量的参考文献以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最终选取了包括资产总额、每股收益、营业利润率、留存收益、每股净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净利润增长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资产负债率、营运资金、总资产现金回收率、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等在内的18个变量作为(zuwi)主成分Logistic建模最终使用的财务指标。表5-1财务指标(ci w zh bio)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财务指标体系企业盈利能力X1:资产总额X2:营业利润率X3:每股收
59、益X4:留存收益X5:净资产收益率X6:每股净资产增长率X7:净利润增长率偿债能力X8:权益乘数X9:产权比率X10:有形净值债务率X11:资产负债率流动性X12:利息保障倍数X13:超速动比率金流入能力X14:总资产现金回收率X15:销售毛利率X16: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本结构X17: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X18:营运资金5.1.2样本(yngbn)选取以2013年披露的(即2012年报)52家ST上市公司组成ST公司样本组,其中深市30家,沪市22家。再从沪深两市随机选取52家从未被ST的上市公司组成对照样本组,总分析样本合计104家。选取104家样本公司2013、2012、2011年公布的
60、(即2012、2011、2010年年报)连续三年的财务指标数据作为分析指标。下面是以2012年财务指标数据为例基于主成分Logistic模型的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的实证研究,其他两年数据结果在附录中。5.2主成分Logistic违约(wi yu)率度量模型构建指标的高维性及可能存在的高度相关性特点使得如果直接利用这些指标进行违约率建模,不仅复杂,还可能因为多重共线性而无法得出(d ch)正确结论因此,本节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违约率建模之前,首先对财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从18个财务指标中,提取主成分,找到合理的经济解释,然后再将主成分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违约率度量模型。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企业经营周转贷款抵押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生态农业项目合同书4篇
- 2025年度个人抵押车借款数据安全保密合同
- 2025年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服务合同8篇
- 2025年度喷砂机销售与产业升级合作合同4篇
- 课题申报参考:面向深度学习双向调节学习困惑:聚焦多模态诊断与调节支架设计的研究
- 2025年度家庭影院定制装修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智能爬架租赁与维护一体化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建筑工程流动资金借款合同终止条款3篇
- 2025年度新型断桥门窗安装与节能改造合同4篇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五年级上册计算题大全1000题带答案
-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规程
-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件
- 2024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录2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频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过滤吸收器制造与验收规范(暂行)
- 盆腔炎教学查房课件
- 新概念英语课件NCE3-lesson15(共34张)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电视剧《琅琊榜》特色分析
- 5A+Chapter+1+Changes+at+home+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