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工艺学》课件02_第1页
《生物制药工艺学》课件02_第2页
《生物制药工艺学》课件02_第3页
《生物制药工艺学》课件02_第4页
《生物制药工艺学》课件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Basis of bio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一、生物材料的选择:1生物活性物质存在部位:胞内、胞外、胞浆、质膜、器膜、周质2生物材料的采集与质控 (1)品种鉴定;(2)防止污染与感染; (3)选择富集目的物材料;(4)冷冻保存第一节生物药物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基础二、生物活性物质物质常用的提取方法与优化(一)几种常用提取方法 1酸、碱、盐水溶液提取方法 2表面活性剂提取方法与反胶束提取方法 3有机溶剂提取 4. 双水相萃取法 5超临界萃取法(二)提取方法与优化1.溶剂选择2.选择添加剂 保护剂; 酶抑制剂3.提取条件 温度; pH;

2、盐; 表面活性剂三浓缩与干燥 1.浓缩方法: 盐析; 有机溶剂沉淀; 高分子脱水 超滤; 真空浓缩或薄膜浓缩; (书P45页)2.干燥:低温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书P47页)四、分离纯化1.生化制药工艺中分离纯化特点: (1) 生物材料组成复杂 (2) 目的物含量低 (3) 易变性、失活 (4) 分离方法有很大经验成分 (5) 步骤多,逐级分离 (6) 产品验证与化学上纯度概念不完全相同(书P49页)2. 分离纯化原理 P49页 (1)根据分子形状与分子大小 (2)根据电荷差异 (3)根据分子极性与溶解度大小 (4) 根据吸附特性 (5) 根据生物配基特性3. 选择原则(1)粗品分离:

3、大处理量,相对低分辨率 盐析,分级沉淀,萃取,超滤(2)精制:高分辨率 多种色谱层析法,亲和层析,HPLC,FPLC,电泳或等电聚焦 第二节 微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一、菌种的选育与保藏1自然选育 依据自发突变原理,通过不断分离筛选,除去衰变菌落,选择高产菌,达到强化、复壮、稳定生产目的。 方法:(1)平板划线法 (2)稀释平板法2诱变育种(1)出发菌株的选择 :稳定性; :具备某种优良性状的菌株 :对诱变剂敏感; :生理状态及生长时间(2)诱变处理: 化学诱变;物理诱变;生物诱变(3)筛选: 随机筛选;半理性化筛选突变株筛选一般进程如图所示 第三第四轮同第二轮第三第四轮同第二轮3、现代菌种选育

4、技术 :杂交育种 :原生质体融合 :基因工程技术 (P55页)3菌种保存(1)保存目的:防止退化(2)菌种退化检查方法(3)菌种退化防止方法 防止基因突变:如低温保藏 采用双重缺陷型 制作平行的菌种斜面,少传代 分离单菌落,自然筛选 选择培养条件(4)菌种保藏方法: 斜面低温保存 液体石蜡封藏法 甘油冷冻法 冷冻干燥法 液氮保藏法二、发酵工程技术基础发酵工程:单细胞纯培养工业化过程,以产生大量目的物。1液体培养深层发酵2固体培养浅盘培养发酵设备:空压机、种子罐、发酵罐,蒸汽发生器、空气过滤器、离心机及多种参数控制与检测设备,以L-Lys生产设备为例,见图1所示。图1 L-Lys生产过程工艺设备

5、图 第三节 生物技术药物制造技术基础一、重组DNA技术原理1基因工程操作过程:(1)获得目的基因;(2)构建DNA重组体;(3)将重组体导入宿主细胞;(4)工程菌的克隆与鉴定;(5)目的基因扩增与蛋白表达。2基因工程药物制造过程二、基因工程主要操作技术1目的基因的获得(1)cDNA文库 纯化目的mRNA,逆转录成cDNA mRNA的分离 cDNA第一链的合成 cDNA第二链的合成 cDNA与载体连接 转染或转化 筛选目的克隆目的基因的获得:cDNA文库(2)PCR法或逆转录PCR(RT-PCR) 典型PCR反应包括 模板变性 94以上(12) 退火 5055(12) 延伸 72(12) 在高温

6、聚合酶作用下, 以DNA单链为模板, 由引物起始从53 延伸。(3)化学合成法 在已知DNA序列或多肽的一般结构时,如链长在 60bp100bp可用化学合成法直接合成DNA。2DNA重组体的构建 根据宿主菌不同,选择基因载体(Vector)(1)E.coli质粒非表达型 pBR322,表达型pUC,实用型pBV220,PET系统,噬菌体DNA作为载体,非表达型gt10,表达型gt11。(2)芽孢杆菌 pUB110 pE194和pC194(3)链霉菌 pIJ101 pSG5 cDNA与载体连接方法 同聚尾连接法 人工接头连接法3重组体的表达系统(1)原核表达系统 E.coli;芽孢杆菌Bacil

7、lus;链霉菌Streptomyces 优点:易大量生产,成本低,周期短 缺点:多为胞内表达、提取困难,易生成包含体、含起始密码Met(AUG),有内毒素毒性(2)真核表达系统 酵母表达 毕赤酵母(pichia psatoris)受甲醇诱导 优点:易培养无毒性,易高密度发酵(100g/L),高表达,成本低,产物可糖基化,有分泌表达。 动物细胞 哺乳动物细胞CHO(仓鼠细胞) 昆虫细胞家蚕细胞4表达产物的纯化包含体 inclusion bodies: 大部分是表达产物,(还有细胞蛋白和膜蛋白)一级结构正确、无活性,不溶于水,可用变溶剂SDS尿素,盐酸胍溶解,再稀释透析除去变性剂,使其复性。 为防

8、止或减少包含体的形成常用方法: (1)降低培养温度 从37降到30可显著降低包含体形成率。 (2)以硫氧还原蛋白为载体进行融合表达。 硫氧还原蛋白是E.coil的一种同源蛋白,定位于粘附区,富含-SH,可保目的蛋白不发生分子错误折叠,是一种热稳定蛋白,表达产物聚集于粘附区,通过振扰提取使产物进入介质中,再酶解就得到目的蛋白。三、酶工程制药技术基础1、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 研究内容(1)酶的发现、分离纯化与生产应用。(2)酶与细胞的固定化技术与酶反应器。(3)生物酶工程:以基因工程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研究酶工程。(4)抗体酶、模拟酶 合成酶及酶的人工设计。(书P102)

9、2、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1)固定化稳定性提高(2)可重复使用、提高使用效率、降低成本(3)提高强度,便于连续、自动、规模化生产(4)便于产物的分离、纯化共价键结合酶固定化间歇可溶交联包埋吸附间歇连续酶的固定化技术和固定化酶3、制备方法:(1)吸附法:分为物理吸附法和离子交换吸附法(2)包埋法:将酶或细胞定位于凝胶高聚物网络中,如卡拉胶,海藻胶,聚丙烯酰胺(3)共价键结合法:酶分子与载体分子,通过化学偶联使酶与载体共价结合。(4)交联法:用双功能试剂 将酶与载体交联固定化 图: 酶固定化方法示意1. 离子结合 2.共价结合 3.交联4. 聚合物包埋 5. 疏水作用6

10、. 脂质体包埋 7. 微胶囊第四节 生物制药工艺中试放大设计一、中试放大目的与规模1目的:(1)建立稳定工艺、大批量制备足量合格产品,供应临床前与临床研究;(2)研究工艺参数制定工艺规程和检定规程,为正式生产提供工艺参数,保证能在以后生产中应用。2规模: 中试是由小试转入工业化生产的过渡性研究,是取得成功产业化的关键。3、中试放大时应具备的条件 (1)有稳定的工艺:收率,质量可靠 (2)操作条件基本确立 (3)已建立中间品和成品分析方法 (4)生物材料已鉴定 (5)物料平衡、三废处理已基本解决 (6)中试规模、产品产量,规模已确定 (7)安全生产已有方案4中试放大要解决的问题(1)原辅材料规格

11、 (2)设备选型与材质选用 (3)反应条件(4)原辅料中间品、产品质控标准与检定方法(5)下游工艺优化与稳定制造规程的制定二中试放大方法与总结内容1、放大方法 (1)经验放大 (2)相似放大 (3)数学模型放大2、总结内容:(1)确定工艺路线,优化工艺条件,制定制造规程。(2)制定岗位操作、投产(3)进行材料衡算(4)安全生产与处理(5)原辅料及产品质控方法与标准测定。(6)产品规格标准制定(7)消耗定额,成本核算,工时,生产周期计算。 第五节 生物制药工艺技术若干进展一、21世纪的热门生物技术 1组合生物合成 组合生物合成(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或组合生物学(

12、combinatorial biology)是指应用基因重组技术重新组合微生物药物的基因簇,产生一些新的非天然的基因簇,从而合成许多新的非天然的化合物,为生物药物的筛选提供丰富的化合物资源 微生物药物通常是由非常简单的化学物质, 如小分子羧酸或某些氨基酸作为合成起始单位和延伸单位合成的, 参与合成的酶为一系列基因编码的多酶体系 (构成一个合成途径) 。研究表明, 参与这类小分子生物合成的基因通常是连锁或邻接而构成一个基因簇(cluster) , 这为基因的克隆和操作提供了方便, 同时由于参与次级代谢生物合成酶系对底物的特异性, 专一性要求不是很严格的, 对结构相类似的底物均可识别, 这一特点为

13、不同基因组合产生新的化合物创造了条件。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酮基合成酶(KS)、酰基转移酶(AT)、脱氢酶(DH)、烯醇还原酶(ER)、酮基还原酶(KR)和酰基载体蛋白(ACP)等功能域组合生物合成技术示意图酶 1酶 2酶 3化合物 A B C D酶1 基因酶2 基因酶3 基因基因克隆AD质粒转移至宿主菌酶或蛋白质 2药物基因组学 是一门研究个人的基因遗传如何影响身体对药物的反应的一门科学。由对基因的研究发现带有某种特定基因的人,会对某种特定的药物成份,产生某种特定的反应。将这个基因、药物成份与服用后反应的一连串关联,运用在用药之上,就可以知道带有某特定基因之人,不适合服用含有某特

14、定成份的药物,进而降低药物副作用产生的风险;反之,也可以知道带有某特定基因之人,特别适合服用含有某特定成份的药物,进而提升治愈疾病的机率 3药物蛋白质组学 4蛋白质工程 5基因治疗与基因疫苗 6糖基化工程 7先导物高通量筛选与药物合理设计(rational drug design) 8核酶、抗体酶、干扰RNA 9药物生物信息学 10功能抗体与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人技术二、蛋白质工程与蛋白质的分子设计蛋白质工程: 在基因水平上设计表达新的功能蛋白 1产品的特点 (1)改善稳定性 (2)提高生物活性 (3)延长体内半衰期 (4)降低免疫原性2蛋白质工程研究基本程序3基因改造技术(1)基因定点突变技术 (2)DNA改造技术(DNA Shuffling)(3)定向进化技术(directed evolution)(4)融合蛋白表达(5)改变糖基化位点三、蛋白组学1蛋白质组学:研究细胞、组织或个体全部蛋白质的表达状态与功能状态是后基因组时代的重要研究方向,我国已承担肝脏蛋白质组学的10%研究工作。2其研究平台,包括四大部分(1)样品制备;(2)双向电泳;(3)成象分析;(4)自动切取蛋白及微量质谱分析,信息处理。 双向电泳工作流程如下: 3应用:(1)鉴定与疾病相关的专一性蛋白(2)候选靶点的鉴定与确立(3)药物作用靶点与药物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