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设计与评析_第1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设计与评析_第2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设计与评析_第3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设计与评析_第4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设计与评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坚强成为我们的信念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思路及评析华宁县青龙镇海镜小学李兴达【教材简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0课。文章叙述了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编写国榷所付出的努力,可在付印之前却被偷走了,谈迁并没有被厄运打垮,而是坚定信念,重新奋斗最终写成国榷的事。本文意在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在人生的旅途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平实的语言背后,人物的精神却熠熠生辉,指引着我们的人生方向。课文最后一句“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是文章的点睛之

2、笔,揭示了信念的力量。本文有两大特色:运用数据和大量的四字词语来表现人物对信念的执著。【设计理念】:针对现在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学生较多,随便遭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灰心丧气,缺少的正是谈迁这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毅力。通过学习,应该会对学生有所启迪。在设计本课时,主要体现了以下二方面理念:1、促进学生形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本篇课文,意在让学生感受谈迁动人的事迹的同时,从谈迁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促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角,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品读

3、、讨论、合作、交流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认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技能:通过重点句子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及谈迁的精神品质.情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学重、难点】: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教学时间】: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认识谈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段落结构;第二课时即本课时。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再识谈迁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谁来把这些四个字的词读一读出示:家境贫寒博览群书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年老体弱奋笔

4、疾书(生读)这些词都可以形容谁?谁能选用几个词语来说说你所了解的谈迁吗?(交流汇报)再看这组词,又是描写什么的呢?出示:翔实可信鸿篇巨制下落不明化为乌有翔实精彩明史巨著(指名读)谁能同样选用这些词来说一说谈迁第一次编写的国榷。(交流汇报)小结:刚才这两位同学用得很恰当。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的时候,都会遇到很多好的词语,对于这些词语我们不仅要善于积累,还要学会运用,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设计意图:通过积累并运用本文的词语来说一说谈迁,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而且为后文的学铺路搭桥,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的再认识。)二、树立信念,体会“编史”艰难。同学们,你知道谈迁的志愿是什么吗?(学生

5、交流)他是怎样做的?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一一国榷。师:读读这句话你能发现什么?(数字比较多)老师觉得这么多数字不容易记,就擅自把它们改动了一下,大家商量商量帮老师拿拿主意哪个好。为什么?出示:经过奋斗,谈迁终于完成了一部明朝编年史-国榷。(小组内比较讨论、交流。)(感受到20多年中,谈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20多年-时间长,6次-反复地查证、修改,内容在不断地充实,50多岁-从30岁的青年写到了老年,500多万-书稿的工程浩大。)指名读。带着感受,读出有生命的数字。(生再读)出示:“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

6、里路。”自由读这段话,比较,联系这两句画线的句子,读出了什么呢?(指名读说感受)。(板书:艰难著书)当这洋洋洒洒五百万字的史书终于完成的时候,你能想象一下此时此刻的心情吗?(引导学生用成语或比喻句练习说话)是啊,付出总有回报,我们也为他感到由衷地喜悦。用你的朗读告诉谈迁先生。(设计意图:这一部分虽然不是文章的重点,但它是本文的要领所在,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要抓住文本的“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教学时,抓住本文的“领”一一“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切入,引导学生品读比较这一部分文字中的数字,让同学们真切感受谈迁著书之艰难,从而感受谈迁为实现自己的信念坚强不移的精神。)三、

7、感悟所遭厄运,坚定信念过渡: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是谈迁从小立下的志愿。这就是他的信念。在完成这个志愿过程时,谈迁的心情如何?他遭受了什么样厄运呢?他又是如何面对厄运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看一看又有哪些内容触动了你的心灵,圈画出打动你的文字。交流阅读所得。明确谈迁的感情是由欣喜万分痛不欲生一坚定信念。结合学生回答,相机出示重点句子解读。(1)、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的流淌。这种打击,这种灾难对谈迁来说真是(引导学生说痛不欲生、灭顶之灾、晴天霹雳、飞灾横祸

8、、祸从天降等)如今书稿被偷,20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他怎能不伤心?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谈迁?你要对他说什么?说出来,读出来。过渡:谈迁的坚定的信念,你读出来了吗?(2)、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是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抓住关键词语品出决心(突出很快”回到”下决心”等词。)师:可谈迁毕竟是谈迁。在许多人以为谈迁再也站不起来时,深埋在谈迁心中26年的信念“立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已像种子一样在谈迁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师: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抹去眼角的泪水,开始了新一轮的撰写。读到这里,你品出

9、了谈迁怎样的信念?(学生回答并板书)过渡:正是谈迁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才有了名垂青史的国榷(3)、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相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师:为了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谈迁付出了怎样的艰辛?(4)、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出示,想象说话: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

10、他一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他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他一袭破衫,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学生练习想象说话)最后引读: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他都在奔走、忙碌,一句话一一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是啊,他在和时间赛跑,他在和命运抗争!出示:四处寻访搜集考察一袭破衫终日奔波面对孤灯奋笔疾书同学们,读到这几组词,你眼前仿佛又浮现一位怎样的谈迁?(生谈自己眼中的谈迁)面对着这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你有什么话要对谈迁说吗?(指名说,引导评价)小结

11、:从同学们的话中,我感受到你们对谈迁的敬慕之情,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意志,他才从厄运中走出来而名垂青史。【设计意图:本教学片段中,教师紧扣文本中的关键字句进行教学,巧妙地、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了多层次、多样式的想像说话训练,让学生在读、思、说中尽显其悟,在自悟自得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学生读得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同时感悟到谈迁的坚强,进而体会到信念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弥足珍贵的,从而品出“信念是人生的支撑”。】四、升华情感,让坚强成为我们的信念作者蒋光宇读了这个故事后,写下了这样的感叹:出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蒋

12、光宇师:让我们牢记这句朴素的真理,让他成为我们人生的座右铭,也许有一天,我们在生活中真的遇到崎岖,碰到坎坷,请记住:只要有(指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你能举出像谈迁那样没有被厄运击垮的事例吗?(学生举例:如史学家司马迁,张海迪等名人,也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举身边的例子。)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假如哪一天这样的“厄运”或者说是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降临到了你的头上,你准备如何去面对呢?生交流。(设计意图:在漫漫人生之路上,难免会遭遇挫折和艰辛,怎么去面对?此环节的设计是要让学生认识到面对“厄运”,要像谈迁一样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一一让坚强成为我们的信念。明确这样的人生才会有希望。)五、作业设计互赠名言:将课前搜集到有关顽强意志方面的名言设计并互相赠送。写读后感:我们与谈迁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交流,在心灵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一个50多岁的垂暮老人,面对厄运,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我们的身边、我们学习过的人物中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