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種律文的頒行年代談《二年律令》的“二年”問題_第1页
從三種律文的頒行年代談《二年律令》的“二年”問題_第2页
從三種律文的頒行年代談《二年律令》的“二年”問題_第3页
從三種律文的頒行年代談《二年律令》的“二年”問題_第4页
從三種律文的頒行年代談《二年律令》的“二年”問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從三種律文的頒行年代談?二年律令?的“二年問題1983年底至1984年初,湖北江陵張家山247號漢初墓葬裏,發現了1000多枚竹簡,其中包括亡佚已久的漢律。由於首簡反面有“二年律令四字,因以名篇。但是有關?二年律令?的頒行年代,即“二年問題,學術界還存有爭議。一種意見認為是指呂后二年。李學勤先生,原整理者主此說。其證據主要有三:一、與?二年律令?共存的曆譜所記最後年號是呂后二年1。二、?二年律令具律?有優待呂宣王及其親屬的法律條文,而呂宣王是呂后於呂后元年贈與其父的諡號,這種律文到諸呂被誅,文帝即位後一定要被廢除2。三、?二年律令津關令?有優待“魯侯的規定。魯侯為呂后外孫魯王張偃。魯國置於呂后

2、元年3,文帝元年廢為侯。魯王享受的種種特權只有在呂后執政時期才有可能4。由於同出曆譜只能用於判斷?二年律令?的年代下限,有“呂宣王和“魯侯字樣的律文也有可能是呂后時所追加5,所以“呂后二年說引起部分學者的懷疑。張建國先生根據?史記蕭相國世家?“漢二年,漢王與諸侯擊楚,何守關中,侍太子,治櫟陽。為法令約束,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漢書高帝紀?“漢二年春正月赦罪人。二月癸未,令民除秦社稷,立漢社稷。施恩德,賜民爵。蜀漢民給軍事勞苦,複勿租稅二歲。關中卒從軍者,複家一歲。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與縣令、丞、尉以事相教,複勿徭戍,“六月壬午,立

3、太子,赦罪人。興關中卒乘邊塞等文獻記載,認為漢王二年蕭何曾經制定漢律,?二年律令?之“二年當指漢高祖二年6。曹旅寧先生在張文基礎上,進一步指出,張家山漢墓竹簡共有二十九條有“盈字,不避漢惠帝劉盈之諱,?二年律令秩律?不見“安陵惠帝陵假设干石等記載,認為制定的時代一定是在漢惠帝元年之前7。因此要廓清?二年律令?的“二年問題,必須從律文的內在邏輯聯繫中,尋找新的年代证据。我們通過對?錢律?,?捕律?,?秩律?三种律文頒行年代的分析,認為此“二年只能是呂后二年。一、?錢律?的頒行年代在高后二年七月以後8?二年律令錢律?:錢徑非常寸八以上,雖缺鑠,文章頗可智知,而非殊折及鉛錢也,皆為行錢。金不青赤者,

4、為行金。敢擇不取行錢、金者,罰金四兩。简197198“錢徑非常寸八以上,整理者注:“非常寸八,即非常之八寸。說可從。秦漢衡制非常為一寸,“錢徑非常寸八以上指錢的直徑在八分以上,此即是呂后二年七月幣制改革所行用之“八銖錢。?史記平准書?:“漢興,接秦之弊,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餉,作業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於是為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錢,一黃金一斤,約法省禁。注引?索隱?顧氏按:“?古今注?云秦錢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又“?集解?漢書食貨志?曰:鑄榆莢錢。?索隱?食貨志?云鑄莢錢。按:?古今注?云榆莢錢重三銖,?錢譜?云文為漢興也。高帝时由於物質匱乏,供幣量缺乏

5、,允許民間私鑄錢。輕錢通行的結果,見?史記平准書?:“而不軌逐利之民,蓄積餘業以稽市物,物踴騰糶,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可見通貨膨脹嚴重影響了漢初政權。高后時先後對幣制進行了兩次改革。第一次在高后二年七月,廢“莢錢,改行“八銖錢,並制止民間私鑄9。?漢書高后紀?:“高后二年秋七月行八銖錢。注引應劭曰:“本秦錢,質如周錢,文曰半兩,重如其文,即八銖也。漢以其太重,更鑄莢錢,今民間名榆莢錢是也。民患其太輕,至此複行八銖錢。此實重八銖,錢文仍作“半兩。與?古今注?“秦錢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比較,“錢徑非常寸八正重八銖。這說明?二年律令錢律?所指的“錢就是“八銖錢,?二年律令錢律?的頒行年代

6、當在高后二年七月或稍後,但不得超过高后二年。高后六年又進行了一次改革,這次改革減輕了鑄幣重量,仍由政府掌控鑄幣權10。?漢書高后紀?:“高后六年六月行五分錢。五分錢即指錢徑非常寸五,重五銖。這顯然不符合?二年律令錢律?的規定。所以我們認為?二年律令錢律?的適用時間當為高后二年七月至高后六年六月。?二年律令錢律?的完全廢除在文帝五年11。?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載文帝五年“除?錢律?,民得鑄錢。?汉书文帝纪?:“五年夏四月,除盗铸钱令。更造四铢钱。注引應劭曰:“聽民放鑄也。又“文帝以五分錢太輕小,更作四銖錢,文亦曰半兩,今民間半兩錢最輕小者也。?漢書食貨志?有一大段同?二年律令錢律?相關的文

7、字,現摘抄如下:文帝五年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贾谊谏曰:“法使天下公得顾租铸铜锡为钱,敢杂以铅铁为它巧者,其罪黥。然鑄錢之情非殽雜為巧,那么不可得贏;而殽之甚微,為利甚厚。夫事有召禍而法有起姦,今令細民人操造幣之势,各隱屏而鑄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姦,雖黥罪日報,其势不止。乃者,民人抵罪,多者一縣百數,及吏之所疑,榜笞奔波者甚衆。夫縣法以誘民,使入陷阱,孰積於此!曩禁鑄錢,死罪積下;今公鑄錢,黥罪積下。為法假设此,上何賴焉?又民用錢,郡縣不同:或用輕錢,百加假设干;或用重錢,平稱不受。法錢不立,吏急而壹之虖,則大為煩苛,而力不能勝;縱而弗呵虖,則市肆異用,錢文大亂。茍非其術,何鄉而可哉!今农事弃捐

8、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冶鎔炊炭,姦钱日多,五穀不為多。善人怵而為姦邪,愿民陷而之刑戮,刑戮將甚不詳,奈何而忽!國知患此,吏議必曰禁之。禁之不得其術,其傷必大。令禁铸钱,那么钱必重;重那么其利深,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罪又缺乏以禁矣。姦數不勝而法禁數潰,銅使之然也。故銅布於天下,其為禍博矣。今博禍可除,而七福可致也。何謂七福?上收銅勿令布,則民不鑄錢,黥罪不積,一矣。偽錢不蕃,民不相疑,二矣。采銅鑄作者反於耕田,三矣。銅畢歸於上,上挾銅積以御輕重,錢輕則以術敛之,重則以術散之,貨物必平,四矣。以作兵器,以假貴臣,多少有制,用别貴賤,五矣。以臨萬貨,以調盈虛,以收竒羡,則官富實而末民困,六矣。制吾

9、棄財,以與匈奴逐爭其民,則敵必懐,七矣。故善為天下者,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今久退七福而行博禍,臣誠傷之。相似的內容又可見賈誼?新書鑄錢?。我們再將?二年律令錢律?的相關規定與上引文字作一比較:?二年律令錢律?漢書食貨志?盜鑄錢及佐者,棄市。同居不告,贖耐。正典、田典、伍人不告,罰金四兩。或頗告,皆相除。尉、尉史、鄉部、官嗇夫、士吏、部主者弗得,罰金四兩。簡201202文帝五年除盜鑄錢令,使民放鑄。令禁鑄錢,則錢必重;重則其利深,盜鑄如雲而起,棄市之罪又缺乏以禁矣。乃者,民人抵罪,多者一縣百數,及吏之所疑,榜笞奔波者甚衆。為偽金者,黥為城旦舂。簡200諸謀盜鑄錢,頗有其器具未鑄者,皆黥以為城

10、旦舂。智知為及買鑄錢具者,與同罪。簡208法使天下公得顧租鑄銅錫為錢,敢雜以鉛鐵為它巧者,其罪黥。盜鑄錢及佐者,智知人盜鑄錢,為買銅、炭,及為行其新錢,假设為通之,而能頗相捕,假设先自告、告其與,吏捕,頗得之,除捕告者罪12。簡206207今農事棄捐而采銅者日蕃,釋其耒耨,冶鎔炊炭,姦錢日多,五穀不為多。由以上比較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文帝五年所除?錢律?顯然就是高后二年所頒行的?二年律令錢律?。?漢書景帝紀?:“中元六年十二月定鑄錢偽黃金棄市律。注引應劭曰:“文帝五年,聽民放鑄,律尚未除。先時多作偽金,偽金終不可成,而徒損費,轉相誑耀,窮則起為盜賊,故定其律也。景帝中元六年的改革從一定程度上又

11、恢復了?二年律令錢律?的相關規定。張建國先生以“蕭規曹隨的典故為據,認為“蕭何制定律令之後,孝惠呂后時期承平無事,制定個別令的情況會有,而對律令作大規模的整理修訂恐怕不太可能13。根據我們的分析,事實並非如此。高后之所以改變高祖時的貨幣政策,是由當時的政治形勢和治國方針決定的。此時雖說還在推行黃老之治,但也在進行加強中央集權的嘗試。翦伯贊先生云:“呂后執政凡八年,在這八年中,她的政治方向,完全集中于對諸侯王的打擊,企圖以使西漢的政權走向中央集權制。14由國家掌控鑄幣權正是這一體現15。二、?捕律?的頒行年代也在高后二年七月以後?張家山漢墓竹簡?一書所收?捕律?內容包括簡138155。王偉先生根

12、據竹簡出土位置所提供的線索,認為原?錢律?的簡204、205應當歸入?捕律?16,結論可信。彭浩先生在王說基礎上進一步指出,簡206、207也應當從?錢律?改歸?捕律?。彭浩先生云:“律文是有關犯有盜鑄錢及佐者等罪的人假设捕得同案或因其自首、舉告而吏捕頗得之便可獲免罪的規定,並非對盜鑄錢等罪的量刑、處罰。?錢律?簡201203則是專門對盜鑄錢及佐者、智知人盜鑄錢,為買銅炭,及為行其新錢,假设為通之,及知情不舉告者的處罪規定,與簡206、207的內容並不一样,故後者應歸入?捕律?17。彭說可從。以上四條律文都有“盜鑄錢及佐者字樣。上文已經說道,高帝時允許民間私鑄錢,因此是不可能有“盜鑄錢及佐者的

13、相關法律規定的,作出此規定應當是高后二年七月幣制改革的體現。這說明?捕律?的頒佈年代應當也在高后二年七月或稍後,不得超過高后二年。转贴于论文联盟.ll.三、?秩律?的頒行年代在高后元年四月以後關於?秩律?的頒行年代,高敏先生云:“應制定于惠帝即位的五月詔時。其證據是律文中有高祖“長陵,秩八百石。?漢書高后紀?六年條云:夏四月秩長陵令二千石。又因?秩律?有“衛將軍之名,而?漢書文帝紀?前元二年十一月詔曰“其罷衛將軍軍,認為文帝之初是改易?秩律?之始18。我們不同意其看法。其實?秩律?律文中隱含著相當多的年代信息,有些更是相當精確的傳達出了?秩律?的頒行年代。我們來看以下律文:櫟陽、長安、頻陽、臨

14、晉、成都、,雒、雒陽、酆、雲中、新豐、槐里、雍、好畤、沛、郃陽、郎中司馬,衛尉司馬,秩各千石,丞四百石。简443444長子、江州、上邽、陽翟、西成、江陵、高奴、平陽、降(絳)、酇、贊、城父秩各八百石,有丞、尉者半之,司空、田、鄉部二百石。简449450“沛,“酇“城父,整理者注均“屬沛郡。周振鶴先生云:“外表上屬於?漢志?沛郡的縣有四個,即豐酆、沛、酂、城父,似其時已置有沛郡,並為中央所屬,實恐不然。既漢初侯國屬中央直轄,不歸所在郡領屬。酂其時為蕭何夫人之封國,不應屬郡或諸侯王國所有。豐、沛則漢高帝故鄉,亦有特殊地位,恐怕不是所在地之楚國所能管轄。且沛先為吳濞封國,後濞為吳王,呂后元年又以之封

15、兄子,故應為楚國境內屬中央的一個侯國19。汉初无沛郡。沛郡当是景帝三年復置楚國時分彭城郡所置,其地漢初屬楚元王之楚國20。這從?秩律?可以得到證明。“沛,侯国名,故城在今江蘇沛縣,时在楚国境内而属汉朝廷。高帝十一年十二月封兄子劉濞為沛侯,十二年十月國除為縣。高后元年四月又封呂種為沛侯,七年遷為不其侯,国除為縣21。“贊,?漢志?作“酂。侯國名,故城在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西汉屬南陽郡。高帝六年封蕭何為酂侯,食邑于此。律文“酇,侯國名,故城在今河南永城縣西北酇城。相家巷秦封泥有“酇丞之颖22。知秦已置縣,屬碭郡。呂后二年封蕭何夫人同為酇侯,孝文元年罢,更封蕭何少子延为酂侯23。“城父,整理者認為“

16、屬沛郡。周振鶴先生云:“此縣?志?在沛郡,時屬楚國,又非侯國,不應屬漢,也許是父城之倒?父城屬潁川郡。24按此“城父即?漢志?沛郡下之“城父。侯國名,故城在今安徽亳州市東南城父集。時在楚國境內而屬漢朝廷。高帝六年封尹恢為城父侯,食邑于此,高后三年,奪爵為關內侯,國除為縣25。至於“酆,即?漢志?沛郡之豐縣,故城在今江蘇豐縣。原為秦四川郡沛縣之豐邑26,高帝劉邦即豐邑人。?史記高祖本紀?:“十二年且朕自沛公以誅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為朕湯沐邑,複其民,世世無有所與。又“乃並複豐,比沛。可見高帝十二年將豐升為縣。?秩律?“酆豐,“沛出現在同一條律文中,秩皆為千石,也證實了?史記高祖本紀?“比沛的說

17、法。“酆豐不為侯國,時又在楚國境內,其出現只能說明漢初一直是作為高祖或呂后的湯沐邑存在的,因此歸屬於漢朝廷。?漢志?屬“沛郡的縣名,?秩律?僅見豐酆、沛、酂、城父四個地名。而這幾個地名不是具有特殊地位就是侯國名,得以在楚境內而屬漢朝廷,這也正從一側面說明沛郡在漢初其實並不存在。從以上侯國的廢置可知,?秩律?的頒佈年代當在高后元年四月以後。因從高帝十二年十月至高后元年四月之前,“沛為縣名,屬楚國,只到高后元年四月以後複為侯國才得以屬漢朝廷。而到高后三年,就有不符合?秩律?律文規定的情況出現了。因为高后三年“城父國除為縣,就要属楚国,不得属漢朝廷,这也与律文名“二年律令是相合的,所以?秩律?頒佈年

18、代的下限不得超过吕后二年。曹建國先生云:“假设張家山247號漢墓竹簡真是呂后二年律令,那麼何以不見安陵令假设干石的記載。實際上?秩律?簡452有“安陵。原注釋云:“安陵,屬平原郡。?地理志?記平原郡為高帝時設。周振鶴先生則謂此安陵當屬內史27。?漢志?“平原郡有“安,故城在今河北省吳橋縣東北,與“安陵非一地。此“安陵即惠帝陵,汉初当属奉常28。?漢書惠帝紀?:“惠帝七年秋八月戊寅,帝崩于未央宫。九月辛丑,葬安陵。宋敏求?長安志?引?關中記?云:“徙關東倡優樂人五千户以為陵邑。除去上述幾個特定的時間區限,?秩律?律文還傳達有另外一些年代證據。“長安簡443,?漢志?:“高帝五年置。惠帝元年初城,

19、六年成。?史記高祖本紀?:“七年長樂宮成,丞相已下徙治長安。?索隱?:“?漢儀注?高祖六年,更名咸陽曰長安。“新豐簡443,?史記高祖本紀?:“十年七月更命酈邑曰新豐。?漢志?:“京兆尹,故秦內史新豐,驪山在南,故驪戎國。秦曰驪邑。高祖七年置。“長陵簡450,高帝陵,漢初屬奉常。?漢書高帝紀?:“十二年五月丙寅,葬長陵。“萬年邑簡46529,劉邦為其父所立之陵邑,漢初屬奉常。?漢書高帝紀?:“十年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萬年。注:“十年太上皇崩,葬其北原,起萬年邑,置長丞也。?史記秦本紀?:“城櫟陽,?正義?引?括地志?云:“漢七年,分櫟陽城內為萬年縣。以上是高祖六年至十二年的年代證據。“宜成

20、簡448,即“宜城30,屬南郡。?漢志?:“宜城,故鄢,惠帝三年更名。“池陽簡450,?漢志?:“惠帝四年置。“長安西市簡458,?漢書惠帝紀?:“惠帝六年,起長安西市。“靈州簡463,?漢志?:“惠帝四年置。“圜陰簡463,?漢志?:“惠帝五年置。以上是惠帝三年至六年的年代證據。由此可見“漢王二年說或“惠帝即位的五月詔時說對於?秩律?顯然都是不能成立的。曹旅寧先生將張家山漢墓竹簡有“盈字,不避漢惠帝劉盈之諱,作為主要的年代判斷標準,看來失之武斷。從我們分析得出的結論,至少在高后二年以前所頒行的法律律文中,是不避惠帝之諱的,其原因我們不敢妄論。結論以上?錢律?、?捕律?、?秩律?三种律文,根据

21、我们的分析,应当都是吕后时期所制定,颁行的年代均不得晚于二年。再聯繫曆譜,?具律?,?津關令?所傳達的“二年信息,我們只能將?二年律令?之“二年理解為是“呂后二年。?二年律令?中其它部分律令,其主體部分可能并非都是吕后时期所定31,但?錢律?、?捕律?、?秩律?与其他律令都属?二年律令?,彼此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整个?二年律令?应当也是吕后二年所颁行的。转贴于论文联盟.ll.1參?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年律令?整理者“說明。2李學勤:?論張家山247號墓漢律竹簡?,?簡帛佚籍與學術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3陳偉先生云:“頗疑高后元年魯元公主張偃母卒,偃封魯侯或在二年。高后六年張敖張偃父卒

22、,偃晉封魯王。陳偉:?張家山漢簡津關令中的涉馬諸令研究?,?考古學報?2022年第1期。4彭浩:?津關令的頒行年代文書格式?,?鄭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5參張建國:?試析漢初“約法三章的法律效力兼談“二年律令與蕭何的關係?,?法學研究?,1996年第1期。又王樹金:?二年律令法律內容制定年代考兼談“二年的時間問題?,簡帛研究網站,2022年4月24日。6參張建國:?試析漢初“約法三章的法律效力兼談“二年律令與蕭何的關係?,?法學研究?,1996年第1期。王樹金先生認為更準確的定義當作“漢王二年?二年律令法律內容制定年代考兼談“二年的時間問題?。7曹旅寧:?張家山247號墓漢律製作時代

23、新考?,載?出土文獻研究?第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8我們所指的“以後將前面的時間包括在內,下同。9參高良荃、趙光懷:?漢初貨幣政策與漢初政治?,?管子學刊?,2002年第2期。10參高良荃、趙光懷:?漢初貨幣政策與漢初政治?,?管子學刊?,2002年第2期。11參高敏:?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年律令中諸律的製作年代試探?,?史學月刊?2022年第9期。12簡206207實歸?捕律?,此為說明方便,暫置此。13張建國:?試析漢初“約法三章的法律效力兼談“二年律令與蕭何的關係?,?法學研究?,1996年第1期。14翦伯贊:?秦漢史?第277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15參高良荃、趙光懷:?漢初貨幣政策與漢初政治?,?管子學刊?,2002年第2期。16王偉:?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編聯初探以竹簡出土位置為線索?,簡帛研究網站,2022年12月22日。17彭浩:?談二年律令中幾種律的分類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