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三宋明理学(人民版必修3)课件1_第1页
【历史】三宋明理学(人民版必修3)课件1_第2页
【历史】三宋明理学(人民版必修3)课件1_第3页
【历史】三宋明理学(人民版必修3)课件1_第4页
【历史】三宋明理学(人民版必修3)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 宋明理学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学 习 要 求1.列举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2.以程朱理学和王守仁的主要观点为例,简要说明儒学在宋明时期的发展。3.认识理学修养论中的积极意义。 4.结合时代背景,说明理学产生原因、核心内容及它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此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佛教盛行。一、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P.13 1、儒学的困境汉末、魏晋、唐五代正统地位削弱表现:原因:道教、佛教兴起传播 2、儒学复兴运动为理学产生奠基唐中后期、北宋时期:理学(

2、程朱理学):宋代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宋明理学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产生发展创立:北宋五子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背景:周敦颐二、寻孔颜之乐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分析概括二程观点。“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2)人伦即天理万物本原是天理(仁、人伦)。理学最高范畴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能化物于无形,能获得 “孔颜之乐” 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获得仁者境界的方法涵养、穷理。“二程”的

3、理学主张P.14三、朱熹与理学的成熟 朱熹,南宋人理学集大成者,建立了庞大严密的理学体系1.理气关系论 P.15理(天理)是万物本原,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万物各有其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中的阴阳变化。 “理直气壮” 学生:“昨谓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如何?” 朱熹:“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此天地” 学生:“理在先,气在后?” 朱熹:“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 学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 朱熹:“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

4、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塔处” 朱熹:朱子语类2.修养论求理方法 P.15理之源在于天理(三纲五常),它是人性最高境界。“仁”是爱心、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慎思明辩,格物致知:仁区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朱熹“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探个究竟,做个真正的明白人。2.修养论 P.1

5、5朱熹所说的“物”,指天理、人伦、圣言。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天理,并非求科学之真。观书有感 (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修养论 P.15 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就是说,格就是深刻探究、穷尽,物就是万物的本原。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就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功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 请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方法有什么

6、启发?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说话:凡为人子弟必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读书:要端正身体面对书册,祥缓看字;饮食:在长辈面前,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朱熹:童蒙须知 2.修养论 P.153.治国论 P.15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达到仁者境界,才算得道。秦汉以来的所有帝王都是无道之君,所以导致了政治的长期黑暗。道握于儒家,儒家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关键要 “正君心”。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朱熹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朱熹 上述两则材料

7、反映出朱熹在治国问题上有着怎样的主张?天理即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道德观理的本质: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理”是世界的本原 宇宙观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方法论适应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成为官方正统哲学、维护专制制度的工具。 程朱理学地位:鹅湖之会 1175年,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 “鹅湖之会”。 陆九渊,南宋人,心学开创者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重建儒

8、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P.16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本心即天理、人的意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吾心即真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求理方法是内心反省,于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物欲、意见是人心之弊,应扫除。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陆九渊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 心即理也。王守仁(王阳明,阳明先生),明代人,心学集大成者,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人是天地的心,灵明”(天理、本心、良知、善性)是人的心。理在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致良知。人人有良知,通过内心反省加强道德修养去掉

9、人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人。知行合一。知、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并非认识和实践相统一。)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P.16材料二 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材料一 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它并不存在);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它才存在),这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而在你的心中。 此材料可概括为什么观点。理在心中。思想文化的影响巨大。宋明理

10、学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发展创立:北宋五子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背景: 知识梳理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朱熹、陆九渊、王守仁都曾在此讲学。白鹿洞书院五、对宋明理学的认识(评价)郭巨,晋代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

11、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后成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 郭巨埋儿“贞节牌坊”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 “美丽”的三寸金莲“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 (清) 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消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林则徐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崇尚道德、气节;强调自我约束,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积

12、极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异认识“理”(世界本原)实现“理”(方法)哲学范畴同学派内容影响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理是内在的“本心”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义儒学的表现形式理或天理为本原;仁、礼;三纲五常利塑造中华民族良好性格遏制人欲,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小结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天理是万物本原纲常伦理是天理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心(理)是万物本原心即理,心外无理灭人欲,致良知 审视宋明理学,历经了数百年的沧桑,我们看到在礼教压制下哭泣的生命,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变得挺拔高大的灵魂。面对理学,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13、,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 探讨宋明理学的现代价值在今天的国家大政、社会习俗方面是如何体现的?忧患意识、和谐意识、自律意识、自强意识、奋斗意识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DA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认识论、成贤

14、成圣的境界论、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B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C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D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DC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A、统治者反对儒学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A、禅宗 B、理学 C、心学 D、道学“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BBA在唐代的皇室公主中,有22位再婚,4位结了3次婚。而贞洁守寡的教条成了官方的一项制度却开始于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相同点是A.理气一体

15、,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下列引文,符合程朱理学思想的是 A、“夫盈宇宙者,无非物” B、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C、气者,理之所依也,无其器则无其道 D、良知既是天理AcB下列关于理学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北宋五子开创立了理学 B、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C、陆王心学推动了理学新发展D、王守仁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创立心学的主要目的是A对抗程朱理学 B加强内心修养C维护封建统治 D上升为统治思想DC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是A理学大儒的传播 B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C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D是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下列关于春秋到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A自孔孟以来,其内容和地位未发生大的变化B其压制人民反抗,维护统治的作用不断增强C后代儒学的发展是以继承前代为前提D是对中国政治伦理道德影响最大的传统文化BA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完成了理论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