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传媒终结版(共17页)_第1页
大众文化传媒终结版(共17页)_第2页
大众文化传媒终结版(共17页)_第3页
大众文化传媒终结版(共17页)_第4页
大众文化传媒终结版(共1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章 大众文化(d zhn wn hu)的特征一、大众(dzhng)媒介性1、以规模化、广泛、迅速、连续传播信息的大众媒介,催生了许多大众文化热门(rmn)事件:“芙蓉姐姐”、“犀利哥”、“超级女声”、百家讲坛、“小月月”2、新媒介技术的应用,对大众文化的内容和形态产生影响: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的罗拉快跑 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的特点,掀起大众文化创新高潮“罗拉快跑就是一部有关一名女子奔跑的电影。我认为影片具有动感对电影制作者来说是最重要的。动作片之所以很受欢迎,就是 因为它能让人获得一种速度感我希望罗拉快跑能够抓住观众,带着观众一起跑,让观众有一种如同坐在游乐场的滑行铁轨车上的感觉。我想

2、制造一种源于速度的纯粹愉悦感,在一场疯狂的追逐中传达一种因果关系。”二、商业性1、历史并不悠久、文化积累并不丰厚的美国创造出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集群? 2、大众文化的商业性造就了无数的“快餐文化”产品;张艺谋英雄、十面埋伏:国人讽刺为“是摄影而不是电影,是技术而不是艺术”,但却有不差的票房成绩。3、商业性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美国好莱坞电影:1967年邦尼和克莱德为标志的新类型影片金庸的武侠小说:香港左派报纸新晚报连载作品1959年独立创办明报1962年,“难民潮”报道文革时期开辟“北望神州”版强化小说的精英意味。邦妮与克莱德上映预示着新好莱坞时代的开始 三、流行性与时尚性1、流行性70

3、年代末和八九十年代,邓丽君风行中国内地新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异教、基督教异端、魔法故事等得以流行大众文化作品得以流行的根源:触及社会心理、社会思潮,满足精神与心灵的需要。2、时尚性时尚是一种先锋的、消费的理念与行为,与青少年群体、与学历和收入较高的中产阶级更为密切。对迪斯尼、哈利波特进行的价值产业链开发。思考:为什么在中国还未能实现本土的文化产业?四、类型性1、类型性是指大众文化是根据细分受众群制作的,其产品的内容和形式有着较为稳定的模式。2、类型性是大众文化运营过程中市场博弈反复进行的结果。3、大众文化的类型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中西方小说的类型差异西方侦探推理小说:科学理性思维、法制传统

4、为背景;中国武侠小说:政治上的人治传统,文化上的崇尚诗性浪漫五、娱乐性阿道司赫胥黎 18941962 一位多产的英国作家,共写作50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yn u)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一九八四美丽(mil)新世界描述(mio sh)了一个“安定“社会的种种。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人们将毁于热爱的东西 揭示极权主义下的种种。人们受制于痛苦,憎恨的东西会毁掉人们两本书关于“压迫”、“读书”、“信息”、“真理”、“文化”等截然相反的论述五、娱乐性“娱乐”赢取时代“元媒介”的地位 “娱乐”的泛化乃至深入人心 电视的诞生将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场喧哗缤纷

5、的“杂耍” “媒介即隐喻”:媒介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尼尔.波兹曼六、世俗性大众文化作品总是鲜明的表现普通百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旨趣。(1)香港古惑仔系列电影(2)金庸武侠小说古惑仔系列其典型世俗思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韦小宝(1969年鹿鼎记)小奸巨滑:狡猾,活泼,好动,好胜,懒惰,忠义,圆滑 世俗化陈家洛(1955年书剑恩仇录)白马王子牺牲小我,完

6、成大我反清复明、抗争到底乔峰(1963年天龙八部)顶天立地、大英雄完美、高尚精英文化的痕迹精英思想退出舞台七、后现代性1、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世界本无终极价值与意义,也没什么中心,没有绝对的权威;2、基本导向:碎片化、平面化、消解权威、倡导感官愉悦、强调消费鹿鼎记中民族观念成为一种调侃、戏耍的对象:陈近南的形象、韦小宝与岳飞武林外传对社会现象、文化热点的讽刺网络文化第三章 大众文化(d zhn wn hu)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其社会文化影响一、大众文化(d zhn wn hu)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一)民国时期我国现代大众文化(d zhn wn hu)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晚清时期。1、小说(1)言情小

7、说鸳鸯蝴蝶派:以文学的娱乐性、消遣性、趣味性为旨趣,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阴花下,像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代表人物:张恨水、严独鹤、周瘦鹃、包天笑等(2)武侠、侦探小说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等;写实与神怪相结合,善于编故事,奠定现代武侠小说基础地位;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等;代表了民国武侠荒诞怪异一派;融合神话、志怪、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宫白羽:十二金钱镖、武林争雄记、偷拳、血涤寒光剑、联镖记等;王度庐:河岳游侠传等;推动了通俗文学的“雅”化和“现代化”进程 (3)侦探小说程小青:中国现代侦探

8、小说“第一人” 、“东方的柯南道尔” 灯光人影、霍桑探案、 白衣怪、催命符、活尸、血手印、无头案等着重描写旧中国社会弊病引发的凶杀案,把凶杀与现实生活的投影结合起来。2、流行音乐(1)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可怜的秋香等;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用音乐推广国语; (2)陈歌辛:玫瑰玫瑰我爱你、恭喜恭喜、夜上海等;(3)黎锦光:夜来香、采槟榔、送我一支玫瑰花等;写曲速度快,质量高;夜来香流行日本(4)姚敏:被誉为“歌坛不倒翁”、“歌坛巨无霸” 站在高岗上、加多一点点、我爱恰恰、知道不知道、采红菱、卖汤圆等;与世界潮流并接,创作出跨时代作品3、著名电影人:(1)夏衍:改编创作野草、烈火中永生、祝福、林家

9、铺子等电影剧本;所著话剧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心防、法西斯细菌、复活、方草天涯;(2)蔡楚生: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新女性;(3)孙瑜:故都春梦、野草闲花、野玫瑰、火山情血、天明、小玩意、体育皇后、大路;(4)袁牧之: “舞台千面人” 桃李劫、都市风光、马路天使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奖的故事片(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1、内地:严格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在内地渐次消歇(1)报刊、小说、电影、电视(dinsh)、音乐等以服务政治为宗旨;(2)大众文化的商业(shngy)机制被彻底消除;(3)娱乐功能只在一些通俗(tn s)以为浓厚的小说、电影中零星出现。2、港台地区:将民国时期的大众文化传统以各自的地方

10、特色加以继承、发展。(1)武侠小说20世纪50年代,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继承民国时期武侠小说传统,吸收中国古代文学精华,融入西方文化元素。20世纪60年代,形成港台武侠小说金庸、梁羽生、古龙三足鼎立的格局。(2)历史小说高阳:慈禧全传、胡雪岩(3)言情小说琼瑶:“爱情教母”亦舒:与倪匡、金庸称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 ”李碧华:霸王别姬、青蛇、胭脂扣、秦俑、饺子、潘金莲之前世今生、诱僧;被称为“天下言情第一人”(4)流行音乐、电影、电视也有长足的发展(三)改革开放以来1、港台的大众文化进入内地:20世纪70年代末,邓丽君、刘文正、谭咏麟等港台流行歌曲进入内地,经历了从“靡靡之音、庸

11、俗文化”到“接受”的过程2、内地大众文化的原创:90年代,内地大众文化的商业机制开始形成3、国家不断出台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二、大众文化在我国发展的意义(一)文化意义满足普通民众的情感、精神需求;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社会思潮、稳定社会秩序1、大众文化是一种民主的、多方博弈的、反复磨合的文化形态。正如电影公民凯恩的情节2、娱乐层次的高低与社会发展程度、文明程度、民众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赵本山的作品3、为普通民众造梦的大众文化要体察民众心理,摸准民众脉搏;达拉斯4、大众文化整体水平和格调的提高是必然趋势;李碧华小说、“discovery”频道节目、宫崎骏作品5、对于国家形象、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意义

12、。美国和法国电影达拉斯1978年1991年,播出357集讲述了石油及畜牧业“王朝”-Ewing家族中令人欲罢不能的苦涩挣扎以及权利争夺的故事,开创了家族剧的流行。(二)经济意义1、人的物质消费是有限的,精神性消费空间却很大;2、人类将进入“梦幻社会”:文化资源成为重要商品特征:文化资源作为一种重要资源,经过整理、加工后成为重要商品,成为人们消费对象,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在思想、文化上产生强烈影响。3、如何开启中国的创意之门,打造中国自主品牌,将是中国经济(jngj)未来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三、大众文化(d zhn wn hu)的负面影响和应对1、负面影响:过度(gud)商业性、娱乐性、世俗性

13、必然带来人文价值的失落、社会文化导向的失误、格调的降低2、应对:舆论导向文化批评法律制约行政管理第四章 几种主要的研究范式一、文化主义范式(一)利维斯主义传统1、马修.阿诺德(英)1869年出版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Culture and Anarchy)(1)文化精英主义立场将“文化”看成世界上最优秀的思想和言论的汇集:“文化即对完美的追寻”,“追求完美就是追求美好与光明”文化不是所有人所拥有和享有的,只集中在少数有教养的知识分子中。(2)英国社会分为三个阶级贵族阶级:“野蛮人”中产阶级:“非利士人”(市侩之人)工人阶级:大众(群氓)总结:大众文化处在文化的对立面,是无政府状态的同义语,文化的

14、重要功能是消除这种无政府状态,使人人都能追求完美和光明。2、利维斯:提出“大众的文明”和“少数人的文化”对立说。3、利维斯主义传统的主要观点(1)文化是少数人的文化,是少数人所拥有和享用的文化;(2)大众文化是与之相对立的,并且是造成文化困境的罪魁祸首,是需要改造和教育的对象。(二)伯明翰文化主义1、理查德.霍加特:识字的用途(1)旧秩序:指20世纪30年代所体验到的童年时代的工人阶级文化;“活生生的”文化,关注生活细节,享受日常生活而不是逃避,公众自娱自乐,基本上由人们自己创造(2)新秩序:20世纪50年代所兴起的大众娱乐形式的文化,即大众文化。认为大众文化刺激着大众品味,钝化欣赏趣味,扼杀

15、审美能力美国式征服:“文化征服的枷锁更容易套上,也更难砸碎。”理查德.霍加特的“新秩序”(3)创新(chungxn)之处对工人阶级(gngrnjij)文化的关注和赞扬,其理想文化是传统的工人阶级文化;认为文化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文化,而非抽象(chuxing)的精英文化。2、汤普森(1)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自身的经验证明了理想的合法性。(2)文化存在于冲突和斗争之中,且在冲突和斗争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主动性。一、文化主义范式(三)文化主义的特点和局限1、特点(1)文化由少数人的精英文化走向了广阔的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文化内涵的扩展给大众文化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理论空间。(2)文化走向日常生活,强调

16、了文化经验的重要性,突出了大众文化活生生的特性。(3)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强调他们创造自身文化的主动性和能动性。2、局限(1)过分强调人的能动性而忽视人的被限定性。“英雄主义”到“知识上的悲观主义,意志上的乐观主义”(2)强调作为整体的生活方式的文化观念,带有“某种复杂的简单性”;(3)过分注重经验,形成一种“经验的拔高”。二、批判理论范式(一)大众文化与工业文化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cultural industry)理论,用文化工业取代大众文化。(二)大众文化的特征1、商品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文化艺术已同商业紧密融合,有共同的商品形式和特点。2、“商品拜物教”(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7、异化为商品关系;(2)颠倒了人与商品的关系,使人成为商品的奴隶导致的两种结果(1)艺术生产失去了其本有的独特性,成为商品消费。这归结于技术的发展。(2)导致欣赏着欣赏水平的降低,被文化工业所欺骗和操控(三)大众文化的功能1、大众文化的欺骗性(1)大众文化在个人享乐中逃避和放弃了对现实的反抗,从而认同了社会现实。(2)分析了电影的欺骗性:抑制观众的判断能力,消解对现实的不满。人们认为“电影就是外面大街上发生的情况的继续”,或认为“外面的结果是人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情况的不断的延长”;“电影总是用它的内容教育观众,促进观众直接用它去衡量现实。”2、大众文化的操控性(1)与标准化生产、欺骗性紧密相连;(

18、2)传播的单向性与受众的无法选择性;(3)大众文化对大众的操控(co kn)无所不在。(4)有预谋、有计划、隐蔽的、微妙的方式(fngsh)进行,大众在享乐中“主动(zhdng)”接受操控。 总之,大众文化是一种“反启蒙”,在算计大众,妨碍自主的、独立得到个人发展,使大众失去对社会的反抗。三、文化领导权理论范式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众文化研究开始“转向葛兰西”所谓文化领导权:指一种社会统治方式,社会统治集团通过“精神和道德领导”的手段来赢得社会被统治群体的赞同,以此来达到对大众的统治和领导,而不是通过武力或强制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一)托尼.本内特托尼.本内特在大众文化与“转向葛兰西”一

19、文中,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大众文化研究的领导权理论范式:1、大众文化是霸权与反霸权的力量斗争的场所。2、资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是因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能够调节、适应对立阶级的文化与价值。3、突出统治阶级寻求与被统治阶级的文化妥协、谈判,并使自己占据领导地位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二)约翰.斯道雷1、大众文化是“霸权产生和再生产的主要场所”,是“统治集团的利益和被统治集团的利益相互斗争和妥协的场所。”2、对大众文化概念重新思考:认为大众文化是来自上层和底层的力量的混合体,既有“商业”色彩又“纯真”,既“抵抗”又“妥协”。3、文化的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文化意义不是文化商品所能控制的消费产生

20、文化四、能动受众理论范式从消费者角度研究消费文化,侧重消费者在消费中的行为以及消费中的心理感受。代表人物:德赛都约翰.费斯克(一)德赛都日常生活实践1、弱势者用“权且利用的艺术”来抵制强势者,是一种“夹缝中求生存的艺术”,如:(1)大众利用抑制性空间与语言秩序生活对抗当权者制造城市空间 “在他们的场所内部,凭借他们的场所,构建我们的空间,并用他们的语言,言传我们的意义。”(2)雇员的“假发”战术(3)消费者的“拼贴”战术:2、对德赛都理论的评价正面:看到了日常消费中的主动性,有助于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解放的力量。反面:存在“民粹主义”倾向,把大众的日常生活理想化与本质化,过分强调消费者的能动

21、性。(二)约翰.费斯克1、理论焦点从生产转向(zhunxing)消费、从文本结构转向阅读实践大众文化(d zhn wn hu)“只存在(cnzi)于其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中,只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中,而并不存在于稳定、自足的文本里面。”2、强调了大众在阅读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众可以灵活的使用文化资源的方式与策略:查尔斯的天使的文本分析3、控制与反抗是大众文化的矛盾本质工装服的“改形”第五章 通俗小说通俗小说是由文人创作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按商业机制运作的、旨在满足读者娱乐需要的小说。唐代中期的“说话”:“又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唐传奇:白行简的李娃传元明清:“三言

22、二拍”一、通俗小说的特征(一)商业化1、通俗小说从开始酝酿、写作到最终的出版、发行、推广,都受到商业机制的精心组织与控制。张恨水啼笑因缘中江湖侠女秀姑的形象;澳大利亚麦卡路荆棘鸟中男女主人公的情爱描写2、高盈利性的商业项目1968年,教父以41万美元卖给出版公司;福赛斯魔鬼的选择,内容提要获版税25万英镑;朱迪.克兰兹黛西公主故事梗概320万美元3、形成通俗小说产业(1)美国19世纪90年“畅销书”;1979年7月,设立“美国书奖”,为商业性平装书提供获奖机会;“兰登”编辑在纽豪斯公司的游行(2)欧洲西德:1961年畅销书排行榜;1978年,德国明镜周刊刊登畅销书排行榜,怒斥其“美国化”;英国

23、:20世纪70年代星期日泰晤士报刊登畅销书排行榜(二)类型化类型化的好处?作者提高写作效率;读者可方便快捷找到读物;出版社可分类集聚读者群。如何实现类型化?1、小说题材类型化2、人物性格和故事(gsh)模式化3、情节(qngji)离奇化等1、小说(xioshu)题材类型化(1)与民族文化背景有关:西方的侦探小说与我国的武侠小说;金庸、古龙小说对西方小说类型元素的吸收,丰富本土小说类型内涵。(2)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思潮变化的深刻影响现代武侠小说:民国兴盛一时20世纪50年代“新派武侠小说”海岩小说: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与五星大饭店舞者等作品受欢迎程度的差异(3)读者的阅读需求使题材类型

24、依据创作规律发生变异美国言情小说:诱惑小说(1790-1820)妇女小说(1820-1870)蜜糖言情小说(1870-1920)女工小说(20世纪20年代末-1930)历史言情小说(1950-1960)哥特言情小说(1960-1970)甜蜜野蛮言情小说、新女性女性言情小说(1970)幻灯片72、人物形象、故事模式化:与社会变动、社会思潮有密切关系,以想象的方式象征性解决现实困境。(1)中国古代言情小说模式:“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通过想象解决民众对于自由爱情的追求与主导伦理价值之间的矛盾(2)美国诱惑小说模式:诱惑失身自杀。强调传统道德的不可逾越性(3)金庸小说人物形象

25、、故事模式的基本因素:民族纷争、多民族杂处、身份认同困境、孤儿准孤儿陈家洛与陷于民族认同困境的乾隆,传递了身处殖民地香港民众对现实困境的认知、民族认同上的困惑3、情节离奇化以中国现代通俗小说为例:(1)“志怪”情节: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2)“传奇”:陈家洛与乾隆;郭靖与铁木真;韦小宝与康熙蕴含着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变迁、现实困境、复杂人性的深刻思考。作者“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讽喻世人。(三)通俗性顺应、贴近普通民众的思想情感要求,适应审美水平和情趣。1、人物塑造、故事讲述形式:一般不追求过度超前,人物形象鲜明,思想脉络清晰,故事完整曲折,语言生动流畅2、思想情感的表达:将

26、普通民众的潜意识欲望和情感表达与主流价值规范进行微妙平衡如:一帘幽梦(四)娱乐性通俗小说的娱乐功能通过读者的隐秘欲望获得宣泄和象征性实现来达成。资料:2003年美国出售的小说:34%情爱小说,6%科幻小说,19%惊悚小说,纯文学类25%加拿大禾林图书出版(chbn)对言情小说的细分化经营武侠小说的跨类型使娱乐(yl)更加综合性(五)流行性还珠(hi zh)楼主的蜀山剑侠传金庸的射雕英雄传20世纪70年代美国畅销书榜单部分小说发行量数据二、通俗小说的媒体形式(一)报纸连载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1842-1843年报纸连载;大仲马基督山伯爵1844-1866的报纸刊载;我国:从清末民初延续到金庸、梁

27、羽生时期;香港:黄维梁1982年抽样调查了13份晚报,发现有400个专栏,其中90个是小说,大多是长篇小说连载,余下310个是框框杂文。(二)杂志刊载柯南道尔的血字的研究发表于康希尔杂志;1907年,法国出版商推出杂志我通晓一切,每月刊载侦探小说;香港期刊业发达,专门武侠小说杂志:武侠世界、武侠与历史(三)图书出版通俗小说大量发行的原因:前期的调研、策划、编辑、出版环节,后期的广告宣传、推广活动,畅通的销售网络建设。如:禾林公司(四)数字出版2000年,美国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在网上发行骑弹飞行,当天下载40万份。开创了只发行电子版、不发行印刷版的先河。1、电子书出版三种销售平台:(1)传统图

28、书销售商:亚马逊等(2)电子阅读器厂商自行建立销售平台:索尼、方正、汉王等(3)网络运营商建立的销售平台:盛大网络、谷歌等目前在我国主要是高端人群使用,以礼品销售为主。畅销的通俗小说是电子书的重要内容。2、手机出版2001年,全世界第一部手机小说阿由的故事在日本问世;2004年11月16日,台湾作家黄玄的“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手机小说”距离上线;2005年1月17日,世界首部华文手机短信小说城外发布,创下80万的手机阅读记录。如何创作适合手机传播形式的小说文本需要作者和出版商进一步探究。3、互联网在线出版起点中文网:玄幻小说,总体访问量居世界前100位的国内第一原创文学门户网站。2005年,有

29、4万部原创作品,1000部付费阅读的作品(2分/千字),300万注册用户,2005年收入1200万元。2008年发展为日PV访问量1亿3千万以上,注册用户超过1千万,总体访问量居世界前100位的国内第一原创文学门户网站。拥有超过6万名原创作者和8万余本原创小说,发表文学作品总字数超过60亿字。盛大(shngd)公司的收购7家国内领先的原创文学网站,占市场份额80%以上: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网、晋江原创文学网、小说阅读网、榕树下、潇湘书院、言情小说吧通过免费(min fi)与付费的同时运作的方式,实现通俗小说市场化过程(五)全媒体出版(chbn)2008年底,中文在线与长江文艺出版社合作进行非诚

30、勿扰全媒体出版三、通俗小说在大众文化产业链中的地位 原创基础作用好莱坞电影相当大一部分改编自原创小说:乱世佳人、教父、爱情故事、指环王、哈利.波特等迪斯尼动画的产业链:1931年,纽约商人300美元购买米老鼠形象专利权生产玩具,从此迪斯尼开始了动画片后续产业运营1976年星球大战的同名小说,3个月内销售300万册四、武侠小说(一)民族文化根源1、人治传统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严格的社会,民众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被压抑的情绪(1)文人的怀才不遇,以此抒发“抑郁之气,寄托悲愤之心”:司马迁游侠列传(2)民众通过阅读获得情绪缓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了奴隶的时代” 鲁迅灯下漫笔2、流

31、民文化传统(1)土地买卖使一部分人失去土地,成为流民;(2)东周时期,破落民众向两个方向发展:墨子集团有道德感、正义感的武装集团;刺客不分善恶是非,只问私人情感,如专诸、聂政、荆轲、豫让等(3)东周灭亡,两种群体合流,演变为“侠”文化司马迁阐述了侠存在的心理原因:世事变幻,祸福旦夕“侠,是中国下层社会的产物。是流民阶级的英雄。其基础是流民。” 何新3、暴力浪漫化传统暴力浪漫化表现了文人对流民文化的审美改造。中国文化对暴力的特殊情感:爱恨交加,欲罢不能(1)中国文人歌颂游侠、刺客,与司马迁文学影响有着深刻联系(2)游侠、刺客成为士大夫建功立业、理想追求的浪漫象征。“侠”更多地成为一种文学想象的结

32、果,寄托着中国士大夫以及普通民众的崇高理想及心理渴求,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武侠小说呼之欲出(3)表现A、武侠之武,不是现实中的技艺之武,而是被神化、美化了的武B、不崇尚赤裸裸的蛮力、外力,而是崇尚“虚”、“无为无不为”的境界C、打斗场景堪称艺术表演D、暴力描写受道德制约,既维护人民道德感的稳定和对于安全感的需求,又在道德许可的范围内得到观赏武力的快感。如:郭靖、谢逊A、神化(shn hu)、美化之武具有超凡(cho fn)能量,带有神秘色彩;武功(wgng)给人美的享受: 玉女剑法:花前月下、清饮小酌、浪迹天涯、抚琴按萧、扫雪烹茶、松下对弈、池边调鹤 黯然销魂掌:心惊肉跳、杞人忧天、无中生有、拖

33、泥带水、面无人色、行尸走肉、穷途末路C、神化、美化之武“肥胖的身子突然旋陀般的溜溜一转,那阁里突然又闪耀出一片辉煌的珠光。珠光辉映,几十缕锐风突然暴雨般射了出来,分别击向西门吹雪、花满楼和陆小凤。就在这时,珠光中又闪出了一阵剑气。剑气森寒,剑风如吹竹,刷、刷、刷、刷一阵急响,剑气与珠光全都消失不见,却有几十粒珍珠从半空中落下来,每一粒都被削成了两半” 古龙陆小凤四、武侠小说(二)文化精神实质和基本主题1、文化精神实质(1)表层含义:侠独掌正义,替天行道(2)深层含义:侠义小说是披着道德外衣的暴力小说,侠借助于道德名义实施暴力,以满足读者抒发郁闷的心理需求四、武侠小说(二)文化精神实质和基本主题

34、2、基本主题:复仇、行侠、学艺、成长、爱情、寻宝等,其中复仇主题、行侠主题是武侠小说最核心的主题。第六章 影视文化一、作为大众文化形态的电影的特征(一)运营商业化1、从世界各国电影产业的发轫期来看,电影是典型的文化产业(1)20世纪初,法国百代公司投入巨资进行产业化经营:国际化、纵向一体化;(2)1902年,梅里爱花费1500金路易制作月球旅行记,为此出售数百部电影拷贝,在纽约设立分公司(3)美国导演格里菲斯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获得2.45亿美元;1916年拍党同伐异,耗资200万美元却惨遭失败(4)欧洲先锋电影的失败20世纪10年代末至20年代,形成的抽象电影、超现实主义等表现精英文化的

35、电影(5)美国1909年组成了以爱迪生为首的电影专利公司,于1910-1913年,发生了“专利战争” “托拉斯争夺战给电影带来了三个新的标志质量、好莱坞和明星制度”2、好莱坞电影在早期商业化探索中脱颖而出(1)1919年以后(yhu),华尔街金融资本开始进入好莱坞电影业,促进其商业化(2)1929年,世界性经济(jngj)大萧条,电影业的“口红(kuhng)效应”,形成了八大电影公司(3)规范、科学的商业规则,竞争激烈、冷酷的市场竞争,促进了商业电影的新陈代谢。1963年,福克斯公司投资4千万制作埃及艳后,票房惨淡1995年,2亿美元制作未来水世界,遭遇失败(二)制作类型化1、1903年,美国

36、导演鲍特制作火车大劫案,无意之中开启了类型化商业电影的先河,成为镍币电影院最受欢迎的影片。2、明星成为影像经济的重要元素。观众欲望的投射好莱坞的明星制度3、商业电影叙事模式上的一波三折,制片厂与观众反复磨合中形成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的电影预演会好莱坞的明星制明星制造的四个程序:(1)明星形象的创设;(2)宣传、鼓吹、出风头;(3)电影作品中的角色确定(4)对于其扮演角色和演技的吹捧明星形象确立后,稳定形象的三种方式:(1)改变其以往扮演的角色,并有选择的利用(2)如果成功,在选择其最为合适的角色,使之完美无缺;(3)有意让其演不适合的角色4、商业电影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类型化影像语言、听觉语言体

37、系如:西部片;惊悚片5、优秀类型电影能够带着脚镣跳舞:在符合某一类型电影基本要求的同时,能有所创新,让观众获得鲜活独特的审美体验如泰坦尼克号6、商业电影类型是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的。香港:黑帮片、喜剧片、武侠片美国:强盗片、歌舞片、西部片、科幻片总结:类型片随大众欣赏趣味的变化而变化; 多种类型掺杂以获取最大利润。(三)内容娱乐化1、运营商业化、制作类型化最终一定要落实到娱乐大众、满足观众观影需求上(1)变脸结尾问题上的争执(2)香港影人黄志强:“曾在午夜场亲眼看到观众很光火,站起来大喊:“到底谁是导演?给我站出来!”或者“到底是谁写的剧本?把那饭桶揪出来!”但他们看到好戏,也欢呼鼓掌,像暴

38、动一样,因此,你一做导演,便得捱过这关。嘿,你会变得战战兢兢,知道自己迟早要面对那些人。”2、为争取各国观众,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影片的亲和力表现在场景及演员等的选择上3、根据各地政策法规及观众(gunzhng)需求,提供不同的放映版本。香港武打片(四)风格(fngg)时尚化1、电影明星对观众(gunzhng)和社会风尚的全方位影响:社会思潮、生活方式2、“高概念影片”:影片与时尚的共谋关系 高概念影片:电影公司在进行电影投资时,认为某个电影选题在商业上具有深度发掘的潜力,于是高额投入,集中著名导演、影星打造大片,在票房获得成功后,继续再衍生产业链上进行拓展经营。一部耗资700万美元、没有商品搭配

39、一部预算资金1亿美元、具有很大商品搭卖实力中国内地电影开始意识到电影与时尚的关系:杜拉拉升职记奥黛丽.赫本小黑裙、墨镜、童花式发型、黑色高领毛衣、平底浅口鞋 花样年华的中式旗袍律政俏佳人带动粉红狂潮 史密斯夫妇硬朗的性感;黑白灰三色搭配二、作为大众文化形态的电影功能1、造梦机器 美国导演伍迪.艾伦的开罗紫玫瑰对商业电影的造梦功能进行展示和嘲讽,对痴迷于电影梦境的观众们做了善意的调侃。电影作为造梦机器,使人们在观影过程中释放自己被压抑的情感与欲望。2、主流价值观与商业电影的博弈结果:双方各让一步,观众在电影部分地满足潜意识情感、欲望的宣泄,而主流价值观必须在电影的基调上占据上风。3、20世纪50

40、年代后,电影越发突出自身造梦优势利用高概念影片的奇观效果来达成三、肥皂剧的大众意识形态(一)何谓肥皂剧(Soap Opera)?1、最初指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由日用清洁剂商人所赞助的广播剧栏目2、20世纪50年代,移植到电视上:1952年指路明灯成为第一部移入电视中播出的肥皂剧3、日间肥皂剧:上午11点-下午2点 晚间肥皂剧:一周一次,时间长度相对固定,定点播放,成为一个固定栏目总结:肥皂剧是一种在广播或电视台连续播出的戏剧类型,每周安排为多集连续播出,有着错综复杂的叙事情节线索,开放式的结尾,往往表现某个特定社群(一般以家庭为中心)中多个角色间的关系,具有真切的现实性,从而吸引

41、女性为主体的观众观看。(二)肥皂剧的文本特点1、没有正式的结尾:情节上最突出的特点经典故事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肥皂剧结构(jigu):平衡打破(d p)平衡恢复平衡(pnghng),再一次循环转折或平衡的打破往往是戏剧性的,大多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动因,由此成为成为观众的看点。2、情节线索上,多线索并进3、主题选择:以家庭和家庭中的女人为中心,形成复杂的日常生活关系网美国:夫权制英国:妇权制(三)肥皂剧与大众意识形态1、贴近日常生活(1)带有很强的现实性,容易引起认同(2)紧跟时代,反映社会问题,甚至敏感话题综合医院:早期剧情:重婚、私通、背叛、私生子、吸毒、妓女、酗酒、犯罪等;后期的肥胖、

42、堕胎、家庭暴力、强奸、艾滋病等问题(3)谈论肥皂剧成为享受,并以此对照生活注意:应看到肥皂剧“贴近”的虚幻性,在看似贴近生活的同时却忽视甚至遮蔽了生活的真实本质。(1)反映或观看的视角是狭窄的;(2)严肃的政治问题被私人化、家庭化,解决方式虚幻、扭曲。2、女权主义与父权制意识形态(1)肥皂剧中大量隐私被曝光,使得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线不断被冲破全知视角迎合了观众的某种“偷窥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女性倾向;私人话题引入公开谈论,使得肥皂剧社群中不存在政治,因而也不存在女性主义 肥皂剧在展现女性,但这种展现直接导致政治的丧失,体现了一种父权制对女性的漠视。(2)结局体现了父权意识形态“结局里的事件

43、强调了剧情在道德规范、意识形态规范上根本的正确性。”而这种正确性往往就体现在对传统家庭的肯定和男性的主导地位的回归上。 如:提倡回归一夫一妻制婚姻,父系家庭代表对抗孤独与混沌的壁垒;秘密、激情导致灾难,波及成员生活每个侧面;友谊与家庭和爱情相比,永远第二位;女性的工作与爱情“情节本身有时也会破坏或者威胁到男性的主宰地位,但其解决几乎永远站在资本主义父权制意识形态的一边”(3)寻找生父情节明显的体现了父权制意识形态女性虽有指认生父的权利,但这一过程最终重建了父权秩序。生父情节结果永远是家庭秩序的恢复和回归,体现了传统家庭的力量,被肥皂剧表现为一种能经受任何侵袭、战胜最大威胁的结构,此结构就是父权

44、制结构3、肥皂剧的接受心理洪美恩观看中的观点:(1)“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把大众文化看成坏的、不好的或消极的东西。观看目的是嘲讽、调侃达拉斯,而不是欣赏(2)“平民主义意识形态”:是从自身出发,而不是从“他者”出发开放式问题:1、会不会(b hu)娱乐至死?终将娱乐(yl)至死。如今,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jngshn)。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无声无息,甚至是乐在其中,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大众文化具有强烈的感官娱乐性。“大众文化“不断地表现并再造“自我”以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作为大众文化特征之一的娱乐元素已经几乎渗透进我们生

45、活的方方面面,从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到奥巴马拍死只苍蝇都能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噱头,恰如尼尔波兹曼所说的”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大众文化摒弃“严肃”“深刻”,消解重大价值和意义,追逐享乐等通过大众传媒得以传播和不断完形放大,人世间众生百态 通过大众传媒传播和放大,芙蓉姐姐,郭美美,肆意的享受着大众文化娱乐性所带来的个体精神满足。传媒对重大问题的不严肃炒作、新闻制作方式的煽情化和娱乐功能淋漓尽致的发挥,缺少个性意识和创新意识,淡化媒介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大众在消费大众文化的娱乐中丧失崇高感,放弃理想和道德追求,甚至丧失现实的责任感和道义感。如“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

46、娱乐节目就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甚至带有妄想企图的价值观,诱使很多青少年放弃艰苦努力而痴迷于一夜成名的捷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这场“娱乐起义”运动的吊诡之处就在于此,娱乐踏着印刷术时代的尸体借助电视媒介这把充满隐喻力量的利器,轻而易举地刺破了人类脆弱的思考防线,兵不血刃地攻占了人类苦苦经营几个世纪的启蒙圣殿,但娱乐的政变并没有为自己赢得合法性,它在消解严肃话语体系的同时,始终无法建构起一套新的有价值的认识论,因而,莺歌燕舞中的芸芸众生只是为了娱乐而娱乐,而对于如何生成一套解释和认知世界的理论,娱乐无能为力,早已缴械的人们更是无所适从,当世界在黑暗的语境中难得地安静下来时,焦虑和无力感将如鼠疫一样蔓延,只有当下一次娱乐狂欢降临,人群才会告别墓地般的安静,这种恶性循环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机制,也是我们时代病灶所在。法兰克福学派将文化工业所呈现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