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化经典复习PPT课件(35页PPT)_第1页
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化经典复习PPT课件(35页PPT)_第2页
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化经典复习PPT课件(35页PPT)_第3页
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化经典复习PPT课件(35页PPT)_第4页
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化经典复习PPT课件(35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考经典文化阅读复习 第1页,共35页。解题方略1.读懂材料是基础,要提高古文阅读的翻译能力。2.开拓视野,注重课外经典文化的积累。特别是要注意整理诸子百家不同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观点。3.抓训练,摸索答题规律和规范答题格式。特别是第二问的阐述看法题,一般可以按照“阐明观点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的思路来答题。需要注意的是,观点往往是比较明确的,拓展也要结合所给材料,而不可随意发挥。第2页,共35页。文化经典主要有哪些?1、孔子及论语 儒家2、孟子及孟子 儒家3、荀子及荀子 儒家4、老子及道德经 道家5、庄子及庄子(南华经) 道家6、韩非子及韩非子 法家7、墨子及墨子 墨家第3页,共35页

2、。复习建议1、把握主要思想家的政治思想观点;2、精选各大思想家的论著片段进行阅读训练;3、能够联系实际指出其对我们的启发思考;4、重视比较阅读,比较各个思想家思想观点 的异同。第4页,共35页。省高考考试说明样卷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故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故学也者,礼法也。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荀子修身) 23.这段话中“礼”和“师”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24.根据这段话,简析

3、“修身”的方法。(3分)第5页,共35页。参考答案23.(2分) “礼”是用以规范人行为的规则法度。 “师”是能端正礼法并身为表率的人。 (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24.(3分)向老师学习礼法,不师心自用、自行其是。将学到的礼法体现于自身的言行举止中,避免非礼妄为。行动上合于礼法,情感上安于礼法,以达到圣人的境界。(每点1分。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第6页,共35页。个人分析1、不只考论语,经典文化考查范围扩大了。2、文化经典的学习有三个层面:文字文章文化,那么侧重考查的是文化层面。3、样卷非常具有样板作用,材料取自荀子,这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因为孔子孟子荀子是儒家学说一脉相承的,课文涉

4、及到,应该是复习重点。第7页,共35页。荀子的思想1、在天人关系上,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2、他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3、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4、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第8页,共35页。相关资料学过的课文:劝学第9页,共35页。相关资料1、学过的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名言名句: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

5、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第10页,共35页。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

6、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第11页,共35页。主要思想:仁政、民本、性善1、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2、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君主应以保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3、性善说。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十分重视道德修养,认为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 第12页,共35页。高考真题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孟子集注)23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_”一句的注释。(2分)24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3分)第13页,共35页。参考答案23.浩然之气(2分)24.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 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3分)第14

8、页,共35页。高考真题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论语公冶长)注 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 醯(x):醋。23.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 观。(1分)24.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4分)第15页,共35页。参考答案23.择友。24.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没有就说没有,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是教诲弟子养

9、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第16页,共35页。高考真题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者。(宋 真德秀西山读书记)23.补出上面的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24.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3分)第17页,共35页。参考答案23.颜子 恶衣恶食24.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横是容易的,故处贫难,处富易,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有时不仅

10、要不骄横,更要谦逊好礼。 第18页,共35页。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礼1、 仁是礼的内核;2、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3、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第19页,共35页。(一)政治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第20页,共35页。(二)经济思想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

11、“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第21页,共35页。(三)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目的:安邦治国,学而优则仕。教育内容:六经(六艺)、以“文行忠信”作文施教的主要内容,排斥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把思想品德的教育放在首位,重视体育教育,讲美育;学习规律:要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理解“学”与“思”的关系。教

12、学方法:注重启发诱导,强调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注意切磋讨论,教学相长。“当仁,不让于师”。第22页,共35页。(四)哲学思想:中庸之道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1、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2、执两用中,实行稳健的主张3、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4、宽容包纳,和而不同第23页,共35页。(五)修身养性:君子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2、安贫乐道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直道而行 5、与人为善6、文质彬彬 第24页,共35页。模拟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万民也。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粱以时禁发而不税。相地而袭政,理道

13、之远近而致贡。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故近者不隐其能,远者不疾其劳,无幽闲隐僻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夹是之谓人师,是王者之法也。 节选自荀子王制1.请写出寡人之于国也中和选文中画线句意思相近的两句话。(2分)2荀子又认为秦国“威动海内,强殆中国。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勰勰(xI,担心害怕貌)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荀子强国)。结合选文有关内容,请简要评析苟子的国家“统一观”。 (3分)第25页,共35页。参考译文 奉行王道的君主的法度:规定好赋税等级,管理好民众事务,管理好万物,这是用来养育亿万民众的。对于农田,按收入的十分之一征税;对于关卡和集市,进行检查而

14、不征税;对于山林湖堤,按时封闭和开放而不收税。考察土地的肥瘠来分别征税,区别道路的远近来收取贡品。使财物、粮米流通,没有滞留积压;使各地互通有无来供给对方,四海之内就像一家人一样。所以近处的人不隐藏自己的才能,远处的人不厌恶奔走的劳苦,即使是幽远偏僻的国家,也无不乐于前来归附听从役使。这种君主叫做人民的师表。这就是奉行王道的君主所实行的法度。第26页,共35页。参考答案 1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子河内。 2荀子认为,秦国即使能够即使赢得全国统一,也很难持久,因为国家的统一不应单纯建立在武力征服下,而应建立在诸侯国的共同利益和共识上,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

15、个稳固而强大的 国家。另外,经济的统一是国家统一的基础。但是,这种统一不是靠强力剥夺,而是建立在互惠、 互利基础上,建立在一种道义的力量上。第27页,共35页。模拟训练2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完成7-8题。(10分) 子路日:“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日:“必也正名乎!”子路日:“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日:“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阚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 必可行也。”(选自论语子路) 彼国者,亦有砥厉,札义节奏是也。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

16、,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 (选自荀子强国) 7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要_ ,而葡予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_。(4分) 8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分析,从治理国家角度来看,荀子与孔子观点有无不同之处? (6分)第28页,共35页。参考答案7正名 隆礼(或:礼)8有不同之处。孔子的“正名”也就是为了“复礼”(“兴礼乐”)。从“国之命在礼,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中可以看出,荀子在强调“礼”同时,也重视“法”。在荀子看来推礼治,固然是儒家思想的治道,但是如果纯粹的王道无法在现实中推行,那么退一步实行以法强国的霸术也是可以的。第29页,共35页。模拟试题3:王何

17、必曰利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第30页,共35页。1.根据文意,请分别解释“仁”、“义”的含义。(2分)2.孟子认为“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所以,“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韩非子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 六反)。请你对此二人的观点作分析和评论。(3分)第31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