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导入情景的对比与反思_第1页
《圆的认识》导入情景的对比与反思_第2页
《圆的认识》导入情景的对比与反思_第3页
《圆的认识》导入情景的对比与反思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 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 变的生动、形象。笔者在参加杭州市优质课评比上执教了圆的认识,为在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中寻 求平衡,所以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多次改造,经历了这个过程,对于课程标准的落实有了些新的体验,尤其 是在导入环节的情境处理上,收获较大。现摘录三个片段加以分析比较。片段A:师:套圈游戏,我们玩过吗?现在我们班级50人要玩套圈游戏,该怎样安排?生1:我们应该先把桌子拉开,腾出空地,排成一队,开始比赛。生2:不对,那么多人不方便?

2、师:(比较高兴)那你说说怎样比较快呢?生2:我们可以分成5个小组,再排成5队,同时开始。师:(期待学生说圆形,可惜不出现)还有其他办法吗?生3:我们还可以到操场上进行套圈比赛。(对于学生的意外,我还是不想自己说出“圆形方案”,所以我继续引导。)师:还有其他方法吗?再想一想?学生的方法还是大同小异,基本上还是排成一队,按顺序来做游戏。最后,还是我提出“站成圆形,可 以吗? ”.思考:原本想通过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圆的奥秘。可惜学生们 的思维却总在原地左右纠缠,迟迟进不了数学问题的本质思考。对于这个问题,我课后找了几个学生进行 了沟通,和学生的谈话中我找到了问

3、题所在,一是学生生活中玩的套圈游戏,都是站在一条警戒线后排成 一队,再开始游戏的,确实没有排成圆形玩耍的。怪不得学生迟迟想不到“圆形方案”原来是我只关注了自 己想象中的生活化,并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所以无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二是自己的问题不 能明确的指向于数学的本质问题,宽泛的提了“现在我们班级50人要玩套圈游戏,该怎样安排?”,学生对 于这样一个泛泛而谈的问题,所以有些漫无边际。找到了问题所在,我对教学情境进行了改造,重新进行 了教学。片段B:课前学生玩一玩套圈游戏。媒体出示:50个小朋友作套圈游戏,比一比谁先套进,在下面这几种站法中,你会选择那种方法?并 说明理由。生1:我们喜欢

4、在这条线上一个一个轮流套圈。师:要是全部站上去排成一排再套圈,这样可以吗?生2:这样的话,有远有近,好象不公平?师:大家同意吗?那么,怎样才是公平的呢?生2:我们还是站成圆形比较公平。师:(追问)为什么呢?生3:这样站的话,我们大家不仅轮流可以套圈,而且我们每个人到靶子的距离是一样的,比较公平。师:那么大家认为,套圈的靶子应该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呢?生3:圆形的中心思考: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情境中,针对设定的几个方案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激活了学生原本已有的生活经 验,在孰是孰非的判断中,还算比较集中的形成共识圆形站法比较公平。基本达到了创设情境的目的, 只是感觉这个情境的创设,仅仅激活了学生对圆的一种

5、原有认知体验,但是,由于这个情境反映的不是学 生自己在参与的场景,他们只是参与了评价情境。所以对于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体现不是很好。 我们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体验活动的愉快、数学的乐趣。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尝试创设一个学生能参与的情 境,在参与中自然激活原有认识。片段C:想象力小游戏:三角形,梯形,正方形,圆形在某一天早上在路上见面了,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什么 话呢?(学生侃侃而谈,有部分学生已把有关图形的特征,编入了想象故事。)师:非常佩服你们的想象力,老师这里有一本非常富有想象力的书一数学西游记,这里面描写的 是猪八戒,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的一些很滑稽的数学故事,想看吗?全班同学都高举着

6、手师:那么多人要看,怎么办?这样吧,老师站在这里,同学们在座位上,听到我说开始,大家都上来 拿,谁先拿到,我就送给谁,这样可以吗?稍稍等了片刻,很多学生显得很焦急,口里直说“不公平”生1:(没等教师叫他,他自己站了起来)不行的,我们吃亏的,第一排到老师的距离很近,我们太 远。每个同学到老师的距离不相等,这样不公平的。这么一说,大家更不同意师:不公平,那你们有好办法吗?生2:我们可以围成一个圈(圆),老师站在中间,这样就可以了。师:这样为什么就公平了呢?生2:这样每个人到老师的距离都一样的。师: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吗?(同学们,都表示同意)一个圆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看样子,圆太神 奇了。今天我们就

7、一起走进圆的世界,探究圆的奥秘。回顾与反思:经历了数次改造,对于情境创设我有了些较深的认识。在情境创设上,我们不能只把新理念当作标签、 只浮于形式,必须将其细化、应用于课堂。首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建构主义 认为,学习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也包括背景经验。其实我们的学生来课堂学习,他们本身就已经具备了 一定的知识和和一些生活经验,教师要善于创设现实性的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 验,沟通与研究内容之间的联系。其次,要突出情境中数学本质问题。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情境本身是为 探究服务的,所以创设情境不能高投入、低产出,教师必须在要创设一个能提炼出数学本质问题的情境, 已促进探究向深层次推进。最后,情境要促进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