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总结提升《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教案_第1页
技术支持总结提升《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教案_第2页
技术支持总结提升《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教案_第3页
技术支持总结提升《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教案_第4页
技术支持总结提升《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教案 【设计思想】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的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教学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

3、讨论法【实验准备】橡皮筋、音叉、小乒乓球、小锤、尺子、小鼓、土电话、筷子、桌子、装水的烧杯、装在塑料袋中的音乐手机、铃铛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电影蓝精灵片段,把声音去掉。让学生搞不懂蓝精灵在说什么。问:你们能知道蓝精灵要表达什么意思吗?学生一定不知道。再问:为什么?学生:没声音。导入课题:可见声音是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二、进行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水流声、公鸡叫声、火车声、雷声等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

4、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动手实验: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5敲响音叉,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师生总结: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一切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出示各种乐器图片,并说明乐器分别是靠什么部位发出声音。说到古筝,就让我们来听听古筝演奏的音乐吧。媒体播放古筝演奏,教师问:你们听到的古筝乐曲是通过什么传递到你们的耳朵呢?学生答:空气教师:除了空气还有什么可

5、以传播声音呢?问题二: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探究问题:1、固体能不能传播声音?2、液体能不能传播声音?3、气体能不能传播声音?教师提供器材,学生讨论,并设计方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实验器材:土电话、筷子、桌子、装水的烧杯、装在塑料袋中的音乐手机、铃铛学生选择器材,并设计实验,进行说明学生设计的实验:两个学生用土电话完成打电话过程用牙齿咬住筷子,并两手捂耳,另一同学敲响筷子一同学耳朵贴在桌面上,手捂住另一只耳朵,另一同学敲响桌面,听声音。把用塑料袋装好的发声的音乐手机放入水中,能听到声音吗?两个同频音叉,两音叉间只有空气,敲响左边音叉,右边音叉旁边的小球会不会被弹起?说明什么摇响铃铛,

6、通过空气可以传播声音吗?通过实验学生自己总结: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媒体播放: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对比。真空铃实验:1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2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学生观察实验:随着空气的抽出,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消失,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总结:3.真空不能传声问题三: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播放视频,电影赤壁片段,诸葛亮趴在地上听敌人的声音。为什么要趴在地上听,而不是站立听声?学生讨论后会知道,因为大地传播声音比空气快。从而引出声速。出示声速表常温(1

7、5 )下一些物质中的声速/(m/s)空气(15)340空气(25)346水1500软木500松木3320花岗岩3800玻璃5000铜 3750 铝5000 铁、钢5200学生分组分析讨论,总结规律三.声速1.声速(1)一般情况下:固体和液体中的声速大于气体中的声速(2)受温度影响2.常温:V空=340 m/s问题四:回声是怎么产生的?播放动画片节选,小兔子在山里喊,有回声把小兔子吓到了。学生在开心中自己提出回声现象,教师追问:回声是怎样产生的?四.回声1.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为什么在教室里听不到回声,而在山谷里能听得到呢?不是教室里没有回声,是没有听到,因为人耳听到回声需要条件。2.听到回声的

8、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计算:要能区别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至少要离高墙多远?解:s=vt=340 m/s0.1s=34ms1=1/2s=1/2 34m=17m答:至少要离高墙17米我们能利用回声做些什么?出示图片回声定位,回声测距离3.利用:测量距离回声定位 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播放动画说明。板书设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一切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振动发声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3.真空不能传声三.声速1.声速(1)一般情况下:固体和液

9、体中的声速大于气体中的声速(2)受温度影响2.常温:V空=340 m/s四.回声1.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2.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3.利用:测量距离回声定位课后练习:1、声音是由物体的_而产生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_、_、_。2、声音的传播需要,声音 (“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人们平时交谈时声音靠传播;水中的鱼听到岸上人的脚步声被吓跑,鱼听到声音是依靠传播;屋外的人把耳朵贴在门上可以听到屋里人说话的声音是依靠传播的4、北宋时期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们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可以及时听到敌

10、人的马蹄声。对此以下解释错误的( )A马蹄踏在地面上,土地振动发声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土地传声比空气快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中 5、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正确的是:( ) A、要想听到声音,除了有声源外,还必须有传播声音的介质。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且传播速度相同。C、声音的传播只需要空气。 D、声音的传播在任何物质中速度都一样6、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等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们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巧妙利用()A、回声的缘故B、建筑材料的缘故C、人的听觉的缘故D、城墙的高矮的缘故讨论: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足够长的盛水的钢管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听到几次敲击声?如果把此实验移到月球上,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