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偏科的原因及解决策略-教育论_第1页
浅谈中学生偏科的原因及解决策略-教育论_第2页
浅谈中学生偏科的原因及解决策略-教育论_第3页
浅谈中学生偏科的原因及解决策略-教育论_第4页
浅谈中学生偏科的原因及解决策略-教育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1815 摘 要 PAGEREF _Toc31815 HYPERLINK l _Toc1428 关键词 PAGEREF _Toc1428 HYPERLINK l _Toc21410 1 中学生偏科的调查与分析 PAGEREF _Toc21410 HYPERLINK l _Toc905 1.1 调查方式和内容 PAGEREF _Toc905 HYPERLINK l _Toc24019 1.2 调查结果 PAGEREF _Toc24019 HYPERLINK l _Toc10342 2 中学生偏科的分析 PAGEREF _T

2、oc10342 HYPERLINK l _Toc13829 2 .1 中学生偏科分析 PAGEREF _Toc13829 HYPERLINK l _Toc6161 2.2 中学生偏科的原因 PAGEREF _Toc6161 HYPERLINK l _Toc6245 2.3重视中学生偏科的原因 PAGEREF _Toc6245 HYPERLINK l _Toc3699 3 教师应对中学生偏科的对策 PAGEREF _Toc3699 HYPERLINK l _Toc18399 3.1解决思想问题 PAGEREF _Toc18399 HYPERLINK l _Toc1734 3.2 激发学习兴趣 P

3、AGEREF _Toc1734 HYPERLINK l _Toc3774 3.3 解决心理的问题 PAGEREF _Toc3774 HYPERLINK l _Toc22079 3.4 从零做起 PAGEREF _Toc22079 HYPERLINK l _Toc6447 3.5“有效”偏科法 PAGEREF _Toc6447 HYPERLINK l _Toc7417 致谢 PAGEREF _Toc7417 HYPERLINK l _Toc8440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8440 HYPERLINK l _Toc18259 Abstract PAGEREF _Toc18259 HYP

4、ERLINK l _Toc23531 Key words PAGEREF _Toc23531 本文共 6页 4474 字浅谈中学生偏科的原因及解决策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08级生科汉班 施平 20081118131 指导教师 高雪峰摘 要:本文对中学生偏科的原因作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偏科的现象日益严重,且偏科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都有着不利的影响;从而针对中学生偏科问题提出了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应对和解决中学生偏科问题的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根据偏科的普遍现象从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提出纠正学生偏科的策略。关键词:中学生;偏科;策略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学校、家

5、庭、个人等也随着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学生偏科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和谐发展都产生着不利的影响。有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在某些课上表现非常好,而在有些课上显得特别差,甚至出现不及格现象,这种现象即为偏科。偏科存在着假性偏科和真性偏科。所谓假性偏科就是无论成绩突出还是成绩特别差都是暂时性的;而长期以来都是偏科状态,并投入很大的精力用尽在落后的课程上如补课、强化做题等方法,可是成绩依然甚微则就有可能是真性偏科1。社会不断发展,学校、家庭、个人等也随之不断发展和变化,如一些学校过早文理分班、家长对不同文化喜好的差异、个人受到周围坏境的影响等使得中学生偏科的现

6、象日益严重;偏科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应对和解决中学生偏科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呢?1 中学生偏科的调查与分析1.1 调查方式和内容 为了能正确把握我班学生偏科的主要原因,我在教育实习期间,对呼市三十六中初一年级63人以每人一表发放操作进行了关于中学生偏科的问卷。希望能为中学生的学习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促使个人及社会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了使问卷调查科学全面具有操作性,调查前还进行了细致系统的指导,同学们的配合很协调,调查是真实可信的。对我设计出问卷调查表进行分类归纳具体为:一、偏科的含义,自己有无偏科现象;二、对待偏科的态度;三、家长及教师对学生偏科

7、关注程度;四、应该从那些方面来扭转偏科的局面。1.2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中,有96.8%的同学都认为自己有偏科现象,且38.1%学生认为自己在理科方面占优势,而只有18.4%的学生在文理科是均等的。调查结果还可以得到,喜欢科目人数最多的是微机占78.72%,然后是音乐70.71%,再次就是语文,英语,数学分别为27.66%、30.80%、25.61%,其中语文的厌恶率最低为13.83%,次之为微机14.89%,厌恶率在20%以上的有:数学21%,化学25%,美术22%,体育29%,政治30.85%,物理40.1%。而且74.6%的学生都知道偏科是不合理但有普遍的现象,认为所有科目同等重要;55

8、.6%学生自己偏科而感到烦扰但害怕面对,无从解决。可见学生是能正确认识偏科这一普遍的问题,71.4%的学生认为偏科与学习兴趣有关,个人兴趣是造成偏科的主要原因,但是找不到正确的应对方法。42.3%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关注程度会影响他们偏科,主要体现在会影响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从统计结果还能得知76.2%的家长会关心学生的问题,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能全面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操作性强和娱乐性的科目比较感兴趣,此外对三门主科也具有较大兴趣,对美、体、政厌恶率也较高。2 中学生偏科的分析2 .1 中学生偏科分析 在此调查中发现形成偏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先说喜欢的原因,在众多调查对象

9、中,有的认为“从小就喜欢文科,基础一直也很好,没有掉队,所以喜欢文科”;而有的“出于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的却是认为“由于班主任、家长或其它课老师、同学、朋友的影响”。且造成偏科的原因还和社会时代的发展有关系。譬如,有的同学认为“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希望通过学习这些科目进而了解现实生活”;有些学生则由于媒体的影响或是看书籍等影响,比如因爱着历史性的电视剧而喜欢学历史;再就是和自身的认识有关,如有的说“因为自制力薄弱而投入不进去。”,学起来心情舒畅,有种美的享受,可以增强兴趣、自信心。形成厌恶的原因,有的同学认为“天赋较差”、“从小不感兴趣”、“基础一直很差”、“讨厌背诵和记忆而不愿学文科”等。有

10、的则是因为“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感到乏味、难学”,由于一项成绩不理想就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周围的环境也是有影响的,如因为班主任、科任教师、同学、朋友影响等,觉得所学科目在实际生活中用处不大,所以不想学。还有人说“自身性格,爱好有关,自身性格缺陷或意志力薄弱,不愿下苦工。”在面对中、高考和人才成长的问题上,同学们的认识和评价也是复杂多样的,有的同学已有所认识,如在最后两道主观题上他们说:“偏科是普遍现象,有些科很不喜欢可是每科都要考,为了中考和今后高考,不得不学。”那么教师应该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学习不单是为了考试,认真思考从中可以体会到无穷乐趣。要尽力学习较差的科目,理解到学习是为

11、以后的生活打基础、是我们将来立足于社会的必要途径。学生对于自己擅长的学科或特长要再接再厉,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不管哪一科对自己都有益处,我已认识到偏科的严重性并努力改正,争取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将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偏科不利于我们将来的事业的发展。就算自己学不好,也要为关心自己的父母、亲人努力去拼搏、奋斗。为自己的前途、父母、国家而学习,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特长。2.2 中学生偏科的原因偏科现象普遍存在于学生阶段,特别是在中学中。那么到底什么原因致使偏科现象如此普遍呢?造成偏科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教师问题,学生偏科学习,受教师影响较大。学生偏爱某一学科,能

12、提高该科学习成绩,而好的学习成绩又强化了对该科的喜爱,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也往往不喜欢某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对这一科学好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2。第二,家庭影响,家庭特殊文化氛围和家长的某些爱好,以及家长职业差异,也会诱发学生偏科。第三,学生原因,(1)学生偏重什么学科学习,与不同智力发展有一定关系;(2)学生偏科往往也是由“兴趣差异”造成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重视感兴趣的学科,轻视或不学讨厌的学科,学生对某门学科兴趣较强,就产生了学习动力,便能主动积极的专学这门课,反之,对某门学科兴趣弱或没兴趣,学生自然不愿把工夫下在这门课上3。(3)中考和高考的指

13、挥棒对学习科目的导向作用,对很多同学造成有意偏科,或是主动偏科。这次研究性学习的调查活动,我有以下一些体会和认识,中学生的偏科现象,是人才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似乎个别人的偏科并没有影响到他以后的发展和成长,我估计这应该是一种特殊现象。从问卷调查访问的过程中,不少同学认为为了中、高考,主观上希望纠正自己的偏科现象,可见考试“指挥棒”对偏科是有导向作用的。从调查了解到,偏科现象出现的高峰期是在初中,这恐怕与初中生特定的心理,生理以及课程的加重有关。比如说他们会因为同学的一句话,社会思潮等等的因素而形成偏科,也就是易受外因的影响。从成功人士的调查来看,偏科还是应纠正的,坚持全面发展,会使人终生

14、受益,可见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以及培养坚强的意志,尤其要加强对中学时期预防偏科的教育。如果我们能对偏科现象予以正确的,适时的引导培训,开办各种特长班、兴趣班、文学班。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引导它,那么即使偏科的同学也会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2.3重视中学生偏科的原因实践证明,中学生偏科的现象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中学生的偏科现象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才能,为以后的生活打基础。反之偏科也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其他学科。学习上的弱势科目往往会导致整体成绩下降。学生一旦出现偏科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往往会造成烦躁和厌倦,进而产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很可能波及其他学

15、科。由于各学科都是相互联系,融汇贯通的,学习上出现“瘸腿”现象也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并给学习带来困难4。给今后的发展也带来影响,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和谐发展都产生着不利的影响。3 教师应对中学生偏科的对策3.1解决思想问题心理学家指出,厌学往往只是孩子心理问题的表面现象,其背后隐藏的原因不尽相同,而有些教师和多数家长们却往往只看成绩单,缺乏对孩子真正的关注5。而且多数学生也认为老师对他们的关注程度会影响他们偏科,主要会影响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所以作为中学教师应该从帮助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出发,给予学生更多学习关注。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学生纠正学生的偏科现

16、象。3.2 激发学习兴趣偏科往往是学习没有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是纠正偏科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这几个方面:(1)用目标激发兴趣;(2)用兴奋形成兴趣;(3)用优势引导兴趣;(4)用意志强化兴趣;(5)用成功来激发兴趣。3.3 解决心理的问题偏科是指在学习学校文化课程中,某一门或者几门功课成绩特别好或一般,同时剩下的功课成绩特别差或较差,我们称之为偏科。这些现象有些可以纳入学习心理范畴,有些学生的学习心理有问题,或者说,在某学科的学习上,这些学生的学习心理是不健康的。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指导从而帮助解决问题。3.4 从零做起学习偏科现象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17、每当学生的学科出现“瘸腿”时,不仅学生自己着急,家长和老师更是甚为头疼。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正确的去看待和应对这个问题,不应该存有焦虑的心情,要敢于从零做起。3.5“有效”偏科法所谓“有效偏科”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去克服困难,越是感觉困难大的科目就越是要努力拿下它,“啃的就是硬骨头”。这与一般的“偏科”的意思截然相反。总之,中学生偏科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造成偏科的原因也多种多样。而偏科也造成多种影响。所以作为教师、家长应该多加以关注中学生偏科问题,帮助学生或孩子正确纠正偏科现象。致谢:本文是在高雪峰老师悉心指导和耐心帮助下完成的。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导师不仅教会我如何进行教育

18、科学研究,而且还在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加以指导,精心批阅和认真修改,不辞辛苦,使我在研究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我的导师表示真诚的谢意!参考文献: 1 胡立钲.克服中学生群体偏科现象深浅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31(2):262-268.2 林崇德.中学生心理与教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74-83.3 黄伟伟.中学生自我效能感迁移作用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2(4):35-37.4 鲁洁.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31(8):13-15.5 郑和均.学科心育初探J.教育研究,1999,15(9):53-57.Discussing the causes and solved strategies of students leaning branch Life sciences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shiping 20081118131Instructor: Gao XuefengAbstract:The article investigate and analyse the cause of students pa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