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05∕T 011-2021 春玉米种植技术规程_第1页
DB1405∕T 011-2021 春玉米种植技术规程_第2页
DB1405∕T 011-2021 春玉米种植技术规程_第3页
DB1405∕T 011-2021 春玉米种植技术规程_第4页
DB1405∕T 011-2021 春玉米种植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ICS 65.020.20CCS B 051405晋 城 市 地 方 标 准DB1405/T 0112021春玉米种植技术规程2021-11-25发布2022-02-25实施 DB 1405/T 0112021目次前言. II12345678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 1播前准备 . 1播种. 2田间管理 . 2适时收获 . 3病虫草害防治 . 3生产档案记录 . 4附录A(资料性)地膜覆盖技术. 5附录B(资料性)秸秆覆盖技术. 6附录C(资料性)春玉米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7I DB 1405/T 011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

2、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II DB 1405/T 0112021春玉米种植技术规程12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春玉米的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病虫草害防治和生产记录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晋城市辖区范围内春玉米种植。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53玉米GB 4404.1GB/T 8321NY/T 496NY/T 1276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播前准

3、备选地3.1宜选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层80cm以上,熟土层24cm以上),土壤结构良好;通透性好,松紧度适宜;耕层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耕层有机质含量 1.1 %以上,全氮含量0.07%以上,水解氮45mg/kg55mg/kg,速效磷含量15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100 mg/kg以上);土壤保水排水性能好。3.2施肥、整地3.2.1秋季施肥深耕3.2.1.1肥料的选择应符合NY/T 496规定。3.2.1.2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秸秆还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2002500kg,然后进行深秋耕或深松,深耕深度25cm以上或深松深度40cm以上,耕后及时耙耱,合口越冬。3.2.2春季

4、浅耕耙耱施肥3.2.2.1早春顶凌耙耱,遇雨即耙。采用种肥一体播种技术地块,结合播种施肥;未采用此技术地块,播前浅耕,耕深15cm,结合浅耕施肥。3.2.2.2以地定产,以产定肥。每生产100kg子粒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2.5kg、五氧化二磷1.2kg、氧化钾2.0kg,按需肥水平施入化肥。在高产地块和缺锌地块,亩增施锌肥12kg。3.2.2.3耕后即耙,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碎,无根茬,无杂草,上虚下实,明暗无坷垃。1 DB 1405/T 01120213.2.3地膜覆盖选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可参考附录A。3.3选种3.3.1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相关要求。3.3.2应选择优质、高

5、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如适宜本地种植的、增产潜力大的春播品种先玉 335、先玉696、先得利998、珏玉198、太育9号、大丰30、大丰1407等杂交包衣种子。选用包衣种子,要求种衣剂不含高毒物质。4播种4.1适播期当土壤表层510cm深处温度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播种期为4月下旬5月上中旬,提倡适期晚播。4.2用种量肥旱地每亩用种量5000粒左右,一般旱地每亩用种量4400粒左右,旱薄地用种量3500粒左右。4.3方式适合大型机械播种的大地块,采用抗旱探墒沟播或机播。建议采用抗旱探墒沟播技术(灭茬、开沟、起垄、施肥、播种一体)。机械化程度低的小地块,采用人工点播。4.4深度一般情况下播种深

6、度为46cm。土壤粘重、墒情好的地块宜浅45cm;沙壤土、墒情差的地块宜深68cm。5田间管理5.1苗期管理(出苗期拔节期)查苗、补苗5.1.1对缺苗行长1m以上的地块,及时催芽补种或移栽。在幼苗23片叶时,选择壮苗,在雨天或阴天午后带土移栽,移栽后加强管理,防止田间出现大小苗。5.1.2合理密度肥旱地每亩留苗48005000株;一般旱地每亩留苗38004400株;旱薄地每亩留苗33003500株。5.1.3中耕除草在出苗后现垄时结合间苗除草,进行一次浅中耕,深度34cm。2 DB 1405/T 01120215.1.4蹲苗促壮拔节前,在底墒充足、地肥苗壮的情况下,利用控水和深中耕进行蹲苗,掌

7、握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原则。5.2穗期管理(拔节期大喇叭口期)5.2.1追肥、浇水拔节后(当玉米长到9片叶时)每亩追尿素1020kg;提倡重追拔节肥。进入大喇叭口期根据地力、苗情每亩追施尿素510kg。有条件的地块遇旱应及时浇水。5.2.2中耕培土拔节后结合追肥深中耕,耕深78cm;大喇叭口期结合施追肥进行中耕培土。5.3花粒期管理(抽雄期成熟期)5.3.1人工隔行去雄和辅助授粉当雄穗刚抽出尚未散粉时,每隔12行去掉雄穗。结合去雄进行人工辅助授粉。5.3.2补施粒肥叶片发黄、植株出现脱肥现象的地块,每亩追施尿素58kg,或在授粉后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6适时收获当玉米苞叶干枯松散,子粒

8、变硬发亮为完熟期,可进行收获。玉米收获后秸秆的处理方法可参考附录B。7病虫草害防治7.1种类7.1.1主要病害种类玉米茎基腐病、病毒病(包括矮花叶病、粗缩病)、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穗腐病。7.1.2主要虫害种类地下害虫(小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粘虫等。7.1.3主要草害种类藜、马齿苋、苍耳、刺儿菜等。防治措施7.27.2.1农业防治3 DB 1405/T 01120217.2.1.17.2.1.27.2.1.3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晚播,平衡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追肥浇水培育壮苗,增强抗病虫能力。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秸秆根茬,清除田边杂草,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深

9、埋或焚烧。秋季深耕消灭病源和虫源。7.2.1.4实行轮作倒茬。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不施带病源、虫源的厩肥。7.2.2生物防治采用赤眼蜂等天敌和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农药进行生物防治。7.2.3化学防治7.2.3.17.2.3.2采用化学防治前应根据当地相关部门的预测预报确定防治对象。药剂的选择与使用应符合GB/T8321、NY/T1276的规定。具体病虫草害的防治可参考附录C。8生产档案记录建立春玉米种植记录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个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同时加强关于投入品的使用情况记录。生产档案至少保存3年。4 DB 1405/T 0112021AA附录 A(资

10、料性)地膜覆盖技术A.1覆盖播种方式覆盖穴播技术A.1.1132cm一带,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距80cm,窄行距52cm,起垄覆盖,垄高1015cm,垄底宽60cm,用幅宽80cm、厚度0.01mm的地膜覆盖,膜上打孔穴播2行玉米。在春季降雨后先覆膜保墒,到适宜播种期在膜上打孔点播,播种后及时用湿土封严膜孔。A.1.2垄盖膜侧播种技术用覆膜播种机起垄、覆膜、播种一次完成。垄宽3035cm,垄间距100cm,用幅宽40cm、厚度0.01mm的地膜覆盖垄面,膜侧各种1行玉米。A.1.3田间管理技术要点覆盖田播期比露地提早57d,增施20%的肥料,留苗密度增加500株左右。化学除草播种后先喷药后覆盖

11、,其余措施与露地栽培相同。5 DB 1405/T 0112021BB附录 B(资料性)秸秆覆盖技术B.1秸秆粉碎覆盖麦秸覆盖B.1.1将麦秸粉碎1520cm,在春玉米间苗中耕后均匀撒在玉米行间,用量以0.5kg/m2秸秆为宜。B.1.2玉米秸秆覆盖将玉米秸秆粉碎610cm,当春玉米生长到78片叶时,均匀撒在玉米行间,每亩用量600900kg。B.2秸秆整秆覆盖B.2.1玉米半耕整秆半覆盖玉米收获后,将秸秆顺垄隔行铺于地表,铺时下排根压住上排梢,铺67cm,空67cm,每铺用1015株秸秆,秆上压少量土,来年春天在空档内施肥整地,播种两行玉米(小行距50cm),秋季继续按上年方式倒行覆盖秸秆。B

12、.2.2玉米全耕整秆半覆盖玉米成熟后割秆收穗,清理根茬、秸秆。然后普耕,耙耱平整,再隔行覆盖整玉米秆,盖67cm,空67cm,来年春天在空档中施肥整地播种两行玉米,小行距50cm。B.2.3玉米免耕整秆半覆盖玉米收穗后,硬茬隔行覆盖整玉米秆。来年在空档内种两行玉米,小行距50cm。B.3秸秆地膜二元覆盖B.3.1玉米秸秆地膜二元单覆盖所谓二元单覆盖就是秸秆和地膜在地表交错覆盖,即:春季在上年玉米整秆覆盖田的空档内(67cm)施肥起垄后,覆盖80cm宽的地膜,在膜两边打孔种植两行玉米。B.3.2玉米秸秆地膜二元双覆盖所谓二元双覆盖就是地膜秸秆上下双重覆盖,即:玉米收获后割秆收穗,按134cm一带

13、划行。用犁在一边的67cm中间来回开出一条深23cm、宽40cm的沟,将玉米整秆按10株左右量梢根相接铺于沟底,覆土起垄过冬。来年早春在垄两侧施肥、浅刨、平整,覆盖80cm宽0.01mm地膜,在膜两侧打孔种植两行玉米。6 DB 1405/T 0112021CC附录 C(资料性)春玉米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病虫草害名称防治方法茎基腐病、黑穗病菌腈精甲霜悬浮种衣剂或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在玉米心叶末期,喷施苯醚甲环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井冈霉素A等药剂,视发病情况隔710天再喷一次,与芸苔素内酯等混用可提高防效。大斑病、小斑病病毒病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治苗期蚜虫、蓟马、飞虱;发现中心蚜株可喷施抗蚜威。(矮花叶病、粗缩病)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与甲维盐复配喷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蚜虫和红蜘蛛等害虫。玉米螟蚜虫玉米抽雄期,蚜虫盛发初期喷施噻虫嗪、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药剂。点片发生时,选用哒螨灵、噻螨酮、克螨特、阿维菌素等喷雾或合理混配喷施,重点喷洒田块周边玉米植株中下部叶片背面,田边地头的杂草也要一同喷洒;加入尿素水、粘着剂等可起到恢复叶片、提高防效的作用。红蜘蛛粘虫建议幼虫3龄之前施药防治。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喷雾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