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年风险报告(共31页)_第1页
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年风险报告(共31页)_第2页
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年风险报告(共31页)_第3页
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年风险报告(共31页)_第4页
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年风险报告(共3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33海拉尔热电厂2014年全面(qunmin)风险管理报告为全面(qunmin)落实(lush)华能呼伦贝尔公司公司关于做好2014年风险评估和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海拉尔热电厂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全面提升企业风险应对能力,海拉尔热电厂在总结2013年风险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加强内部控制的工作目标要求,认真总结当前安全生产、生产经营等各项重要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风险,制定了应对方法和应对措施,现将主要工作报告如下:一、2013年度海拉尔热电厂风险管理工作情况(一)重大及重要风险状况的回顾:海拉尔热电厂2013年经过评定的重大风险共计5项,分别为供热发生大面积冻害风

2、险、人身伤害风险、火灾风险、电量风险和200MW机组运行风险。重要风险共计5项,分别为交通事故风险、热网发生大量失水风险、设备损坏事故风险、资金风险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符合性有效性风险。1、风险实际发生情况:供热发生大面积冻害风险,没有发生有较大影响的热网大面积冻害风险。人身(rnshn)伤害风险(fngxin)方面,共有(n yu)1项风险有所体现,给海拉尔热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为:2013年10月 11日人身轻伤事件:风险经过及产生的原因:2013年10月11日,烟囱改造施工结束后,切换主烟囱工作期间脱硫系统全停检修。16时06分,燃脱部“吸收塔检修”工作票开工。经内部检查

3、发现,除雾器冲洗水管部分弯曲。18时10分,工作负责人张学勇安排崔某某、李某某、祝某某(李某某和祝某某为劳务派遣工)三位整理冲洗水管,并作现场安全交底。18时25分,上述三位同志进入吸收塔工作。18时50分,祝某某因移动工作点需要,在摘下安全带更换悬挂点期间,由下除雾器层失足跌落至托盘层(落差为5.7米)。造成右小腿骨骨折,拨打120,随即送至海拉尔区农垦医院治疗。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移动作业地点时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导致其失足跌落,是造成此次事件的直接原因;施工现场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安全绳未做到正确设置,是此次事件间接原因。风险造成的影响:2013年10月 11日人身轻伤事件,造成了一定的

4、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针对风险发生采取的控制措施:(1)增强班前会实效性,对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进行细致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安全交底。(2)开工前针对危险点全面分析,安全(nqun)交底时针对安全防护用具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点强调,对类似高空作业要求使用双背式安全带。(3)根据工作现场随时出现的危险点,及时补充现场危险点分析(fnx)并增加安全防范措施。(4)加强现场安全防护措施(cush)的执行,所有措施细化,符合现场实际,具有可执行性。(5)加强临时用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各级人员加强现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监督。(6)加强临时工使用流程管理,人资部负责考察人员素质,将所有临时

5、工人员名单报至安生部。安生部、各临时用工管理部门负责对临时工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和培训,限期对我厂所有临时工进行安规考试,不符合现场安全要求的一律清退。火灾风险方面,没有发生有较大影响的火灾风险。电量风险方面,没有发生有较大影响的电量风险200MW机组运行风险方面,没有发生有较大影响的运行风险法律风险方面,没有发生有较大影响的法律风险。 市场风险方面,没有发生有较大影响的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方面,没有发生有较大影响的财务风险。战略风险方面,没有发生有较大影响的战略风险。2、2013年重大风险控制(kngzh)情况:(1)火灾(huzi)风险分析(fnx):2013年海拉尔热电厂对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和消

6、防器械及设备管理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并发布,先后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管理标准宣贯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管理标准运行有效性检查活动的通知等文件,通过对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和消防器械及设备管理标准的宣传、贯彻、落实、检查、验证、考核等一系列有针对性活动的开展,使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和消防器械及设备管理标准的符合性和运行有效性得到很大提高。海拉尔热电厂加大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防灭火措施的管理、检查力度,及时消灭火灾事故隐患。同时,加强了火灾监测监控系统的在线监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中。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了海拉尔热电厂安全生产,没有发生火灾事故。(2)

7、供热发生大面积冻害风险分析:自2013年9月20日开始供热以来,截至11月末,海拉尔热电厂没有发生供热发生大面积冻害风险。为确保热网安全稳定运行,海拉尔热电厂于2013年8月制定并实施了供热技术监督管理标准,并成立了热网故障抢修领导小组,加强了热网调整、检查工作,营销部坚持24小时热网巡线制度,海拉尔热电厂克服机组多、管线长、地域广阔、投运年限长、设备设施老化严重、网架结构形式落后、三级网系统存在年久失修现象、地区气温低等不利因素,加强设备维护,完善并积极开展热网应急预案演练,确保了供热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有效预防了供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3、2013年重要风险(fngxin)控制情况:(1)交通

8、事故风险(fngxin)分析(fnx):2012年加强驾驶人员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完善驾驶人员和车辆使用、管理制度;落实车辆定期检查和维护责任,杜绝车辆带病上路和行驶;加强行车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并落实好特殊天气、路况下的安全行车等措施,没有发生负主要责任的人身伤亡交通事故。(2)热网冻害风险分析:截至11月末,该风险没有发生。公司进一步强化了供热精细化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公司供热技术监督规程,各供热单位克服机组多、管线长、地域广阔、投运年限较长、设备设施老化严重、网架结构形式落后、用户系统存在失修现象严重、地区气温低等不利因素,加强设备维护,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了供热设备安全经济

9、运行,有效预防了供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3)设备损坏事故风险分析:2012年,完善规程制度,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严肃规章制度的执行;加大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治理(zhl)力度,努力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保证了设备(shbi)的完好性,没有发生设备损坏的恶性事故。(4)资金(zjn)风险分析:2012年,不断完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规范风险管理流程,加强资金风险监控,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财务风险管理系统进一步充实和稳固。资金风险管理按照分级管理与重点管理、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定期分析与日常监控相结合的原则,对存在的风险隐患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和化解的措施,资金风险管理总体上安

10、全稳定。(5)法律风险分析:一是依法认真处理企业所遇到的任何纠纷;二是在处理法律纠纷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千方百计地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的发生;三是企业领导高度重视法律纠纷处理工作,为法律纠纷得到公平合理的处理提供条件;四是注重法律人才的培养,为处理法律纠纷提供人才保障。(二)对本单位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完善情况进行自评打分。见附件。(三)呼伦贝尔公司(n s)风险分类子表制订和运用(ynyng)情况(qngkung)。根据集团公司风险分类总表所列的16大类48项风险,进行认真梳理,共制订出13大类25项风险分类子表。分别如下:1、外部环境类:(1)行业和竞争风险。2、战略管理类:(2)资源配置风险,

11、(3)结构调整风险,(4)战略执行风险.3、投资与前期类:(5)项目前期工作风险,(6)投资风险。4、生产经营类:(7)电量风险,(8)电价风险,(9)电费回收风险,(10)生产经营成本风险。5、法律事务类:(11)合同管理风险,(12)诉讼风险。6、财务管理类:(13)资金风险。7、资本运营类:(14)资本运作风险。8、安全保障类:(15)煤矿安全风险,(16)电力安全风险,(17)形象安全风险,(18)自然灾害风险,(19)稳定风险。9、节能环保类:(20)节能环保风险。10、基建工程类:(21)工程工期风险,(22)工程质量风险。11、人力资源类:(23)人才(rnci)不足和流失风险。

12、12、合规遵从(zncng)类:(24)社会(shhu)责任履行风险。13、信息统计类:(25)信息网络安全风险。(四)呼伦贝尔公司建立完善风险损失事件库的情况公司一直注重对风险事件案例的收集和对事件库的完善工作,加强对案例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时通报电力系统、集团公司及企业内外部事故案例,汲取教训,总结经验,研究防范措施。公司先后组织制订了事故案例汇编、典型违章事故案例汇编,各部门、各单位通过对各类风险事件的分析、总结并结合华能集团公司风险分类总表,对公司风险事件库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五)呼伦贝尔公司开展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有关培训的情况。2012年,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加强风险管理的一

13、系列重要措施,在发展、营销、财务、安全、技术、工程、法律等方面通过外请专家讲座、参加培训、座谈、会议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共培训1054人,累计培训2418小时。序号时间培训内容对象人次师资12012年2月安泰公司机组热工主保护系统配置与完善专题会公司各发电、供热单位17公司生技部22012年3、6月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公司本部及涉电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3集团、安监总局讲师32012年3月环评报告培训全体前期工作人员42国家能源局42012年3月审计业务培训公司系统审计人员10福州大学教授52012年4月劳动人事争议培训人资部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人员62012年4月项目前期工作程

14、序培训汇流河热电厂相关人员6东北设计院72012年4月审计业务培训公司系统审计人员10福州大学教授82012年4月集团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员培训班生产安全管理人员1集团92012年4月17日-19日公司2012年电气高压试验培训班公司各发电、供热单位(12家)24西安院专家102012年4月19日-20日公司2012年度金属技术监督会议公司各发电、供热单位(8家)12公司生技部112012.4.20-4.262012.5.14-5.20国际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人资部2国资委和国家外专局122012年4月22日-25日全国开发区供热企业节能与信息化管理先进经验交流会供热管理人员2

15、中国城镇供热协会132012年5月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优化专题会公司各发电、供热单位(5家)22西安院专家142012年5月31日公司汽轮机冷端综合治理专题会议公司各发电、供热单位15西安院专家、公司生技部152012年6月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内审员、标准化达标内审员培训公司本部及所属单位安监人员103集团、东北电监局讲师162012年6月煤制天然气工艺培训伊敏煤电公司相关人员10煤化工天辰院172012年6月5日-7日公司继电保护定值整定计算培训班公司各发电单位(11家)41公司生技部182012年6月5日-8日集团2012年环保技术培训会议生技部领导、生产管理人员2集团192102年7月水土

16、保持培训班全体前期人员50国家环保部202012年7月HR系统持证上岗培训人资部3IBM项目组212012年7月2012年度全区电力行业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认定培训班统计人员1自治区电力行业协会222012年7月20日-24日2012年西安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班生产管理人员1集团232012年8月标准化达标内审员培训公司本部及所属单位安监人员8集团、安监总局讲师242012年8月17日-19日国家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供热系统能效管理培训班供热管理人员2中国城镇供热发展研究会252012年8月28日-29日交流采样装置校验培训班公司各发电、供热单位(9家)13厂家技术人员262012年9月注册安全工

17、程师认证培训公司本部及所属单位安监人员27国家讲师272012年9月环评、水保、水资源论证等培训伊敏、扎煤等前期工作人员14内蒙水利厅282012年9月纪检监察业务培训公司系统纪检监察人员16中纪委监察部杭州培训中心聘请有关领导专家292012年9月24日-28日国家电监会电力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班电气主管、信息管理3国家电监会电力行业302012年10月班组安全建设培训公司本部及所属单位安监人员11国家电监会讲师312012年11月电力应急管理培训公司本部及所属单位安监人员4国家电监会讲师322012年11月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公司本部及所属单位相关人员7集团、安监总局讲师3320

18、12年11月“十二五”规划培训班公司部分前期人员7煤炭发展研究中心342012年11月电监会可靠性岗位持证上岗培训班公司及各发电单位可靠性管理人员7电监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六)其他(qt)有关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1、加强风险控制和应急(yng j)管理,增强抗风险能力。根据(gnj)国家、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分析、查找生产过程、作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详细制定应对措施和方案;2012年修订完善包括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在内的19项预案,并做好预案的评审、备案工作,使公司的预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合法化。同时,结合季节特点、行业生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

19、防洪、防火、防生产事故演练,提高了应急水平,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扎实开展安全性评价、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风险。公司坚持以安全性评价为抓手,结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安全管理、系统设备、人员思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细致的排查、评价,及时发现并消除了一些影响安全稳定的隐患和问题,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2012年1-10月份隐患排查发现问题464项(其中:电热力单位437项,煤炭企业27项),治理完成464项;查处各类违章554起,其中,管理性违章123起,作业性违章253起,装置性违章178起,各单位均对发现的违章现象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和有效的整改。3、加强制度建设,规

20、范企业管理。2012年,公司(n s)在综合管理、项目发展、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安全生产(shngchn)、工程管理、党群政工等方面新增27项管理(gunl)和业务流程;制订制度22项,修订制度5项,废止制度5项,基本建立了涵盖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基本建设、人力资源、党建及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工作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形成了依法治企、按制度办事的良好工作秩序。公司抵御风险和决策执行的能力进一步增强。4、加强监督检查,消除管理漏洞。为强化监督检查职能,公司针对不同专业适时组织各类专项、综合检查,及时堵塞了管理漏洞和各类隐患的发生。截至目前,公司组织各类安全大检查共计发现并消除问题958项,及时

21、消除了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类隐患及问题。二、2013年风险评估工作情况(一)呼伦贝尔公司2013年风险评估的组织和工作程序:公司结合日常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外部初始信息,包括历史数据、未来预测以及本企业和国内外相关企业发生的风险损失事件案例等,建立和完善风险信息库,对风险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内部信息收集主要为各类工作简报、内部刊物、动态信息和办公网络等。外部信息收集主要包括行业协会、业务往来单位、网络媒体和有关监管部门,以及市场调查、来信来访等方面的资料等。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公司对当前经营形势和发展环境进行认真分析,并结合公司的各项管理与业务流程,有效开展了2013

22、年的风险识别,确定了风险来源和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根据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和对完成年度生产任务目标的影响程度大小,明确具体风险,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二)呼伦贝尔公司(n s)风险(fngxin)识别和评估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呼伦贝尔公司(n s)在2013年企业风险识别和评估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集体讨论、流程分析、趋势分析、概率统计等方法。三、2013年风险评估结果(一)风险清单:见下表序号风险类别风险名称风险定义发生可能性(0-5分)影响程度(0-5分)综合评分与上年比变化趋势(上升/持平/下降)1生产经营类电量风险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压力大,致使设备利用小时下降,影响公司发电量目标,进而影响收

23、入、利润以及整个考核目标的顺利实现。4.2521上升2煤炭销售市场风险铁路运力不足,影响煤炭外运量,煤炭市场竞争压力大,煤炭销售量增速减慢,公司利润减少。4.1520.5上升3供热安全风险供热机组多、管线长、地域广阔、投运年限较长、设备设施老化严重、网架结构形式落后、用户系统存在失修现象严重、地区气温低等,供热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几率较高。4520上升4安全保障类人身伤害事故风险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对公司实现绩效目标形成影响。3.6518下降5火灾风险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火灾事故对公司实现绩效目标形成影响。44.518下降6交通事故风险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对公司实现绩效目标形成

24、影响。3.9415.6下降7人力资源类人才不足和流失风险管理、技术和技能人才不足的问题不能有效改善或发生人才流失,影响企业经营发展3515上升8生产经营类设备损坏风险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设备损坏事故对公司实现绩效目标形成影响。34.513.5下降9财务管理类资金风险资金市场供需不平衡、企业负债率高等因素导致资金筹集困难加大,资金保障出现缺口,甚至发生资金断链等问题,影响企业正常经营。34.513.5上升10法律事务类法律风险因纠纷及案件等发生,给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影响。3412持平(二)风险(fngxin)坐标图请按下图要求(yoqi)绘制风险坐标图(风险分级按上文风险清单中的综合评分

25、确定)6、7、8、9、101、2、3、4、5(三)重大风险(fngxin)分析与应对(yngdu)措施公司(n s)2013年经过评定的重大风险共计5项,分别为电量风险、煤炭销售风险、供热安全风险、人身伤害风险和火灾风险。现描述如下:1、电量风险(1)风险定义:由于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压力增大,设备利用小时下降,影响公司发电量目标,进而影响收入、利润以及公司考核目标的顺利实现。(2)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是预测2013年呼伦贝尔地区用电负荷增长约为10%,用电量增长有限;二是达赉湖热电公司2200MW机组正式运行后,呼伦贝尔电网火电装机总体供大于求;三是风电装机容量迅速增加(至2012年末风电装机6

26、1.25万千瓦、预计2013年10月份还将增加约30万千瓦,预计2013年风力发电量为12.7亿KWH左右),风电、火电之间抢负荷情况将更加严重,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下降,特别是纯凝期发电量将受到影响;四是据目前了解到的东北电网信息,2013年全网利用小时在33003400小时之间。考虑风电装机大幅增加、水电机组小时数偏低,供热机组小时数偏高,全网火电机组小时数高于全网小时数因素,全网火电机组小时数维持在4150时左右。(3)风险预警指标:发电量警戒线低于219亿千瓦时;设备利用小时风险警戒线为4690小时。(4)风险发生(fshng)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由于地区电网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将直接

27、影响公司的设备利用小时,电量任务难以完成,经济效益受到影响。(5)风险(fngxin)级别:风险(fngxin)发生的可能性“较高”,风险发生后对实现既定目标影响程度“高”,对应A区,风险定级为“重大”风险。(6)应对措施:协调电网公司,增加海北变送出电量;提高设备可靠性,减少机组非停导致的电量损失;优化机组检修工期,避免因检修影响机组发电量;依靠煤电一体化的整体优势,在启动区域电力市场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家推行大用户直接供电交易和发电权交易的有利时机,争取多发电量。(7)牵头部门:营销部。(8)配合部门及单位:生技部、伊敏煤电公司、海拉尔热电厂、达赉湖热电公司及安泰热电公司。2、煤炭销售市场风险

28、(1)风险定义: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影响公司煤炭销售。(2)风险产生的原因:在铁路运力方面:煤炭企业不能均衡生产与铁路运力的不匹配,导致煤炭销售不能稳定发运。因运力是不可储存的,一旦煤源供给不足,导致运力丢失,便很难弥补。在价格方面:一是进口煤炭价格低位运行对国内煤炭市场产生较大冲击;二是本地同类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压价销售。在市场方面:受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发电企业对国内煤炭需求不旺,加之进口煤炭价格走低,国内煤炭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导致吉林、辽宁地区由沈局所辖的霍林河、锡盟、白音华等地的煤炭转港下水煤大幅度减少,从而转入吉辽地区当地市场销售,由于呼伦贝尔公司运距远,相比之下,到厂(港)价格

29、没有优势,致使我公司跨局销售的市场份额下降,被挤出吉辽市场的风险加大。 (3)风险(fngxin)预警指标:煤炭(mitn)销量警戒线为2335万吨;煤炭价格警戒线为伊敏低于115元/吨,扎煤低于185元/吨。 (4)风险发生后可能(knng)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为:煤炭销售量下降,固定成本相应增加,经济效益下滑甚至亏损。(5)风险级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高”,风险发生后对实现既定目标影响程度“高”,对应A区,风险定级为“重大”风险。(6)风险应对措施:一是协调煤炭生产单位,做好煤炭生产组织工作,保质、保量稳定煤源供应;二是协调哈尔滨铁路局、沈阳铁路局,必要的时候通过集团公司协调铁道部,保证跨局

30、煤炭销售流向对铁路运力的需求;三是积极协调煤炭用户,建立供需磋商机制,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稳定并扩大市场份额;四是发挥集团内部产业协同作用,稳定煤炭内部供应量和价格,抵消市场竞争风险。(7)牵头单位(dnwi):煤炭销售分公司。(8)配合单位(dnwi):伊敏煤电公司、扎煤公司。3、供热安全(nqun)风险(1)风险定义:供热机组多、管线长、地域广阔、投运年限较长、设备设施老化严重、网架结构形式落后、用户系统存在失修现象严重、地区气温低等,供热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几率较高。(2)风险产生的原因:公司承担着全市九个中心城市、区(旗)的集中供热任务,负责热源和热网的运营管理。截止2012年10月底公司供

31、热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1214MW ,区域锅炉房热水炉29台,容量648MW ,在建区域锅炉房热水炉3台,容量145MW。供热一二级管网管道长度917.29千米,换热站98座,热力站532座,供热面积2910万平方米。机组多、管线长、地域广阔、投运年限较长、设备设施老化严重、网架结构形式落后、用户系统存在失修现象严重、地区气温低等,供热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几率较高,安全管理难度较大。突出表现在:2010年2012年采暖期期间,供热主管网发生腐蚀漏泄共计28起,用户系统发生腐蚀漏泄191起,用户系统其他原因造成供热质量较差共计132起;冬季气温低,极寒气温持续时间长。(3)风险预警(y jn)指标

32、:公司(n s)2013年的供热安全(nqun)风险承受度最高为一般事故;不可承受的风险预警线为较大及以上供热事故。(4)风险发生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5)风险级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高”,风险发生后对实现既定目标影响程度“高”,对应A区,风险定级为“重大”风险。(6)应对措施:一是安排资金进行管网改造更换,加强供热安全技术监督管理和安全评估工作,加大供热管网的监督检查力度,逐年更换管壁减薄超标的供热管道、腐蚀漏泄的补偿器和锈蚀严重的管网主要关断门,不断提高供热管网的健康水平。二是逐步优化管网结构形式,提高供热管网安全性、可靠性和可调性,保证管网在安全稳定经济状态下运行。三是加强用户系统

33、管理,改善供热环境,依靠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进行实施和监管,供热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逐步消除问题用户,改善供热条件和环境,为规范供热奠定基础。四是扎实做好不安全事件预防预控和应急管理工作,始终把供热安全放在第一位,扎实做好供热应急管理工作,从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队伍的管理、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预案的演练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各级人员应急能力和水平,同时,落实好确保安全供热的各项措施,提高不安全事件预防预控能力,确保安全供热。(7)牵头(qin tu)部门:生技部(8)配合(pih)部门及单位(dnwi):营销部、安监部、各供热单位。4、人身伤害风险(1)风

34、险定义: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对公司绩效目标形成影响。(2)风险产生的原因:公司生产经营涉及的行业广、生产工艺复杂,且电力生产、煤炭生产等高危行业所占比重大、从业人数较多,部分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素质不高,加之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或接触到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电压等危险和危害因素,各种危险和危害因素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人身事故的发生。(3)风险预警指标:公司2013年人身伤害的风险承受度最高为一般及以下人身伤害;不可承受的风险预警线为较大及以上人身伤害风险。(4)风险发生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风险发生后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还将给职工家庭造成较大的伤

35、害,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5)风险(fngxin)级别:风险(fngxin)发生的可能性“较高”,风险(fngxin)发生后对实现既定安全目标影响程度“高”,对应A区,风险定级为“重大”。(6)风险应对措施:一是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二是进一步完善各项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确保有章可循;三是切实加强生产及外来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各级人员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四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的生产和作业环境;五是加大设备设施的治理力度,努力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7)牵头部门:安监部。(8)配合部门及单位:各部门、各单位。5、火灾风

36、险(1)风险定义: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影响公司生产经营。(2)风险产生的原因:公司所属各单位存在大量的易燃物质(包括氢、油、煤炭等)、场所,如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个别职工不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能严格遵守安全标准和规定,或者出现了发现不及时的火灾隐患,便可引发火灾事故。(3)风险预警指标:公司2013年的火灾事故风险承受度最高为一般火灾事故;不可承受的风险预警线为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4)风险(fngxin)发生后可能给企业(qy)带来的影响:烧毁(shohu)资源,损坏设备、设施,危及厂房和人身安全,造成伤亡或停产。(5)风险级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高”,风险发生后对实现既

37、定安全目标影响程度“高”, 对应A区,风险定级为“重大”。(6)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对易燃物质和场所的管理;二是严格执行国家的法规和标准,落实各级安全防火责任;三是提高人员操作水平和技术素质,营造安全环境;四是加强培训,使职工了解和掌握易燃物质特性、管理方法和手段;五是严格执行相关规章、规定,确保做到精心作业、严细操作;六是进一步落实防灭火责任制,全面加强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作,特别是要加大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防灭火措施的管理、检查力度,及时消灭火灾事故隐患;七是加强火灾监测监控系统的在线监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八是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及防灭火教育和防灭火系统

38、管理,消除火灾隐患。(7)牵头部门:安监部。(8)配合部门及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四)重要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公司(n s)2012年经过(jnggu)评定的重要风险共计5项,分别(fnbi)为交通事故风险、人才不足和流失风险、设备损坏事故风险、资金风险、法律风险。现描述如下:1、交通事故风险(1)风险定义:发生车辆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2)风险产生的原因:公司及所属企业各种车辆多,日常联系密切,加之地处高寒地区,冬季雪大、路滑及夏季接待和检查任务重等特点,稍有不慎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3)风险预警指标:公司2013年交通事故的风险承受度为非责任一般及以下事故;不可承受的风险预警线为责任性

39、重大及以上交通事故。(4)风险发生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人员伤亡,车辆损坏、报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5)风险级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中”,风险发生后对实现既定安全目标影响程度“高”, 对应B区,风险定级为“重要”。(6)应对措施:一是不断提高驾驶人员安全行车的意识和安全驾驶的技术水平。二是完善和落实交通安全相关规章制度。三是加强车辆保养,提高车辆健康水平。四是加强驾驶人员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五是完善驾驶人员和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六是落实车辆定期检查和维护责任,杜绝车辆带病上路行驶。七是加强行车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杜绝违章行车和违规用车现象的发生。八是落实好

40、特殊天气、路况下的安全行车措施。(7)牵头(qin tu)部门:安监部。(8)配合(pih)部门及单位(dnwi):各部门、各单位。2、人才不足和流失风险(1)风险定义:管理、技术和技能人才不足的问题不能有效改善或发生人才流失,影响企业经营发展。(2)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是人才的年龄、学历结构不合理,即人才队伍年龄偏大(40岁以上人才占人才总数的60%以上),大专以上学历、尤其是本科、研究生人才比例偏低,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人才不足;二是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短缺,电力、煤炭等核心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抗御重要岗位人才风险的能力较弱;三是地区偏远、经济欠发达,环境条件恶劣,员工工资水平偏低,人才流失现象时

41、有发生,人才引进有局限性;四是人才评价体系不尽完善,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有待提高,激励机制有待健全。(3)风险预警指标:人才外部流动率=人才流向外部的人数/员工总数100%。(4)风险发生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人才不足或人才流失,致使正在执行中的任务被迫中断,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经营效率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发展。另外,人才不足或人才流失,需要花费一大笔招聘或培养费用,导致经营成本增加。人才流失对在职员工的心理和企业整体工作氛围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人才流失会影响员工的情绪,极大挫伤团队的整体士气,致使工作效率下降。(5)风险(fngxin)级别:风险(fngxin)发生的

42、可能性“中”,风险发生后对实现安全目标(mbio)影响程度“高”, 对应B区,风险定级为“重要”。(6)应对措施:一是加强管理人才、党群人才、专业人才、技能人才“四支”人才队伍建设。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培育复合型管理人才、党群人才,开展继续教育、专业职称和技术等级评定工作,提高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比例,提高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比例,加强人才储备,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二是完善五项管理机制,为人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规范的人才引入机制、科学实用的人才培训机制、公平公正的人才竞争选拔机制、人性有效考核评价机制、全面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从而减少人才流失,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三是实施六项人

43、才培养专项工程,促进人才成长、成才、成功。抓好挂职锻炼工程、人才引进工程、“双十”人才工程、“两高”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师徒传带工程以及内部培训师工程的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公司人才素质。(7)牵头部门:人力资源部。(8)配合单位:各部门、各单位。3、设备损坏风险(1)风险(fngxin)定义(dngy):电力(dinl)、煤炭生产设备系统发生损坏事件,造成生产系统瘫痪,影响公司安全生产。(2)风险产生的原因:由于公司所属企业设备多、系统庞大,部分电力、煤炭生产设备已到报废期或大修期、操作和管理设备的人员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实际工作中执行规章制度会有偏差,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3)

44、风险预警指标:公司2013年设备损坏事故的风险承受度为一般及以下等级的事故;不可承受的风险预警线为较大及以上设备损坏事故。(4)风险发生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系统瘫痪、停产,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5)风险级别: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中”,风险发生后对实现既定安全目标影响程度“较高”, 对应B区,风险定级为“重要”。(6)应对措施:一是加强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设备运行水平和检修维护质量。二是完善规程制度,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严肃规章制度的执行。三是加大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治理力度,努力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四是充分利用安全性评价、隐患排查治理、技术监督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强对设备隐患

45、的诊断、治理,努力使设备隐患、风险可控、在控。五是严把设备进货质量关,保证设备的本质安全水平。六是加强对运行操作及检修维护现场的监督管理。(7)牵头(qin tu)部门:生技部、煤管部、安监部。(8)配合(pih)部门及单位(dnwi):各单位。4、资金风险(1)风险定义:资金市场供需不平衡、企业负债率高等原因导致资金保障出现缺口,影响企业正常经营。(2)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2013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下降,造成企业自有资金短缺,公司更新改造及专项投资增加需增加外部融资额度;二是由于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致使融资能力下降,或至个别月份资金链断裂,企业持续经营无法保障;三是公司偿债能力和借款的安全系数超出债权人的实际承受程度,可能影响公司以后年度融资能力及公司信誉。(3)风险预警指标:资产负债率警戒线为89%,红线为90%。(4)风险发生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公司偿债能力和借款的安全系数超出债权人的实际承受程度,影响公司融资能力及信誉,由于无法融入资金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