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3 工程设计常用(chn yn)标准规范和有关资料3.1绪言(x yn)化学工业是生产各种物质的重要工业之一,但也是最危险的部门,整个生产过程及所用(su yn)的原料是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高毒腐蚀的环境中进行的;化工设计工作技术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化工设计人员要求具备全面的技能知识、丰富的实际经验,对于工艺专业是化工设计的龙头专业,需要向各专业提供正确的设计条件,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还需了解其他各专业的相关知识,还需要了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知识及资料。 正确执行标准规范是搞好化工设计工作的关键,技术标准是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是配套,是确保技术标准的实施
2、。3.2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爆炸及卫生分类3.2.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各种生产的火灾危险程度的分类(fn li)是综合生产过程中所使用、产生及存储的原料、中间品和成品的物理化学性质(xngzh)、数量及其火灾爆炸危险程度和生产过程的性质等情况(qngkung)来确定的。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见表3.1)表3.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类别火灾危险性特征项别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甲 1234567闪点小于28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撞击、摩
3、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乙123456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助燃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丙12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可燃固体丁123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4、戊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注: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符合(fh)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1 火灾危险性较大(jio d)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chngfng)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
5、小于等于20%。物质分类说明: “甲类”第4 项:生产中的物质遇水或空气中的水蒸汽会发生剧烈的反应,产生氢气或其它可燃气体,同时(tngsh)产生热量引起燃烧或爆炸。该类物质遇酸或氧化剂也能发生剧烈反应,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性比遇水或水蒸汽时更大。如金属钾、钠、氧化钠、氢化钙、碳化钙、磷化钙等的生产。 “甲类”第5 项:生产中的物质有较强的夺取电子的能力,即强氧化(ynghu)性。有些过氧化物中含有过氧基(-O-O-),性质极不稳定,易放出氧原子,具有强烈的氧化性,促使其它物质(wzh)迅速氧化,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发生燃烧爆炸。该类物质对于酸、碱、热,撞击、摩擦、催化或与易燃品、还原剂等接触后能发
6、生迅速分解,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如氯酸钠、氯酸钾、过氧化氢、过氧化钠等的生产。 “甲类”第6 项:生产中的物质燃点较低、易燃烧,受热、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剧烈燃烧或爆炸,燃烧速度快,燃烧产物毒性大,如赤磷、三硫化磷等的生产。 “甲类”第7 项:生产中操作温度较高,物质被加热到自燃温度以上。此类生产必须是在密闭设备内进行,因设备内没有助燃气体,所以设备内的物质不能燃烧。但是,一旦设备或管道泄漏,即使没有其它火源(hu yun),该类物质也会在空气中立即起火燃烧。这类生产在化工、炼油、生物制药等企业中常见,火灾的事故也不少,应引起重视 甲类储存物品的划分,主要依据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级易燃
7、固体、级易燃液体、级氧化剂、级自燃物品、级遇水燃烧物品和可燃气体的特性确定。这类物品易燃、易爆,燃烧时还放出大量有害气体。有的遇水发生剧烈(jli)反应,产生氢气或其它可燃气体,遇火燃烧爆炸;有的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遇有机物或无机物极易燃烧爆炸;有的因受热、撞击、催化或气体膨胀而可能发生爆炸,或与空气混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遇火而发生爆炸。 乙类储存物品的划分,主要依据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级易燃固体、级易燃烧体、级氧化剂、助燃(zhrn)气体、级自燃物品的特性确定。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仅次于甲类。 丙、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划分,主要依据实际(shj)仓库调查和储存管理情况确定。 丙类储存物品包括(b
8、oku)可燃固体物质和闪点大于等于60的可燃液体,其特性是液体闪点较高、不易挥发,火灾危险性比甲、乙类液体要小些。可燃固体在空气中受到火焰和高温作用时能发生燃烧,即使火源拿走,仍能继续燃烧。 丁类储存物品指难燃烧物品,其特性是在空气中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燃或微燃,将火源拿走,燃烧即可停止。 戊类储存物品指不燃烧(rnsho)物品,其特性是在空气中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碳化。 2)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fn li)举例(见表3.2)表3.2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fn li)举例生产类别举例甲1.闪点小于28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或洗涤部位及其泵房,橡胶制品的涂
9、胶和胶浆部位,二硫化碳的粗馏、精馏工段及其应用部位,青霉素提炼部位,原料药厂的非纳西汀车间的烃化、回收及电感精馏部位,皂素车间的抽提、结晶及过滤部位,冰片精制部位,农药厂乐果厂房,敌敌畏的合成厂房、磺化法糖精厂房,氯乙醇厂房,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工段,苯酚厂房的磺化、蒸馏部位,焦化厂吡啶工段,胶片厂片基厂房,汽油加铅室,甲醇、乙醇、丙酮、丁酮异丙醇、醋酸乙脂、苯等的合成或精制厂房,集成电路工厂的化学清洗间(使用闪点小于28的液体),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厂房2.乙炔站,氢气站,石油气体分馏(或分离)厂房,氯乙烯厂房,乙烯聚合厂房,天然气、石油伴生气、矿井气、水煤气或焦炉煤气的净化(如脱硫)厂房压缩机
10、室及鼓风机室,液化石油气灌瓶间,丁二烯及其聚合厂房,醋酸乙烯厂房,电解水或电解食盐厂房,环己酮厂房,乙基苯和苯乙烯厂房,化肥厂的氢氮气压缩厂房,半导体材料厂使用氢气的拉晶间,硅烷热分解室3.硝化棉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赛璐珞厂房,黄磷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三乙基铝厂房,染化厂某些能自行分解的重氮化合物生产,甲胺厂房,丙烯腈厂房4.金属钠、钾加工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聚乙烯厂房的一氧二乙基铝部位,三氯化磷厂房,多晶硅车间三氯氢硅部位,五氧化磷厂房5.氯酸钠、氯酸钾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过氧化氢厂房,过氧化钠、过氧化钾厂房,次氯酸钙厂房6.赤磷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五硫化二磷厂房及其应用部位7.洗涤剂厂房石蜡
11、裂解部位,冰醋酸裂解厂房乙1.闪点大于等于28至小于60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洗涤部位及其泵房,松节油或松香蒸馏厂房及其应用部位,醋酸酐精馏厂房,己内酰胺厂房,甲酚厂房,氯丙醇厂房,樟脑油提取部位,环氧氯丙烷厂房,松针油精制部位,煤油灌桶间2.一氧化碳压缩机室及净化部位,发生炉煤气或鼓风炉煤气净化部位,氨压缩机房3.发烟硫酸或发烟硝酸浓缩部位,高锰酸钾厂房,重铬酸钠(红钒钠)厂房4.樟脑或松香提炼厂房,硫磺回收厂房,焦化厂精萘厂房5.氧气站,空分厂房6.铝粉或镁粉厂房,金属制品抛光部位,煤粉厂房、面粉厂的碾磨部位、活性炭制造及再生厂房,谷物筒仓的工作塔,亚麻厂的除尘器和过滤器室丙1.闪
12、点大于等于60的油品和有机液体的提炼、回收工段及其抽送泵房,香料厂的松油醇部位和乙酸松油脂部位,苯甲酸厂房,苯乙酮厂房,焦化厂焦油厂房,甘油、桐油的制备厂房,油浸变压器室,机器油或变压油灌桶间,润滑油再生部位,配电室(每台装油量大于60kg的设备),沥青加工厂房,植物油加工厂的精练部位2.煤、焦炭、油母页岩的筛分、转运工段和栈桥或储仓,木工厂房,竹、藤加工厂房,橡胶制品的压延、成型和硫化厂房,针织品厂房,纺织、印染、化纤生产的干燥部位,服装加工厂房,棉花加工和打包厂房,造纸厂备料、干燥厂房,印染厂成品厂房,麻纺厂粗加工厂房,谷物加工房,卷烟厂的切丝、卷制、包装厂房,印刷厂的印刷厂房,毛涤厂选毛
13、厂房,电视机、收音机装配厂房,显像管厂装配工段烧枪间,磁带装配厂房,集成电路工厂的氧化扩散间、光刻间,泡沫塑料厂的发泡、成型、印片压花部位,饲料加工厂房丁1.金属冶炼、锻造、铆焊、热轧、铸造、热处理厂房2.锅炉房,玻璃原料熔化厂房,灯丝烧拉部位,保温瓶胆厂房,陶瓷制品的烘干、烧成厂房,蒸汽机车库,石灰焙烧厂房,电石炉部位,耐火材料烧成部位,转炉厂房,硫酸车间焙烧部位,电极煅烧工段配电室(每台装油量小于等于60kg的设备)3.铝塑料材料的加工厂房,酚醛泡沫塑料的加工厂房,印染厂的漂炼部位,化纤厂后加工润湿部位戊 制砖车间,石棉加工车间,卷扬机室,不燃液体的泵房和阀门室,不燃液体的净化处理工段,除
14、镁合金外的金属冷加工车间,电动车库,钙镁磷肥车间(焙烧炉除外),造纸厂或化学纤维厂的浆粕蒸煮工段,仪表、器械或车辆装配车间,氟里昂厂房,水泥厂的轮窑厂房,加气混凝土厂的材料准备、构件制作厂房3.2.2储存物品的火灾(huzi)危险性分类1)储存(chcn)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见表3.3,)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gnj)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3 的规定。表3.3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类别项别火灾危险性特征甲123456闪点小于28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10%气体的固体
15、物质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乙123456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助燃气体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丙12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可燃固体丁难燃烧物品戊不燃烧物品注:1,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chcn)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
16、分区的火灾,险性应按其中(qzhng)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2,储存物品(wpn)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 的仓库,其火灾(huzi)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表3.4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fn li)举例生产类别举例甲1.己烷,戊烷,环戊烷,石脑油,二硫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蚁酸甲脂、醋酸甲脂、硝酸乙脂,汽油,丙酮,丙烯,60度及以上的白酒2.乙炔,氢,甲烷,环氧乙烷,水煤气,液化石油气,乙烯、丙烯、丁二烯,硫化氢,氯乙烯,电石,碳化铝3.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黄磷4.金属钾、钠、锂、钙、锶,氢化锂、氢化钠,四氢化锂铝5.氯酸钾、氯酸钠,
17、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硝酸铵6.赤磷,五硫化磷,三硫化磷乙1.煤油,松节油,丁烯醇、异戊醇,丁醚,醋酸丁脂、硝酸戊脂,乙酰丙酮,环己胺,溶剂油,冰醋酸,樟脑油,蚁酸2.氨气、液氯3.硝酸铜,铬酸,亚硝酸钾,重铬酸钠,铬酸钾,硝酸,硝酸汞、硝酸钴,发烟硫酸,漂白粉4.硫磺,镁粉,铝粉,赛璐珞板(片),樟脑,萘,生松香,硝化纤维漆布,硝化纤维色片5.氧气,氟气6.漆布及其制品,油布及其制品,油纸及其制品,油绸及其制品丙1.动物油、植物油,沥青,蜡,润滑油、机油、重油,闪点大于等于60的柴油,糖醛,大于50度至小于60度的白酒2.化学、人造纤维及其织物,纸张,棉、毛、丝、麻及其织物,谷物,面粉,天然橡
18、胶及其制品,竹、木及其制品,中药材,电视机、收录机等电子产品,计算机房已录数据的磁盘储存间,冷库中的鱼、肉间丁1.动物油、植物油,沥青,蜡,润滑油、机油、重油,闪点大于等于60的柴油,糖醛,大于50度至小于60度的白酒2.化学、人造纤维及其织物,纸张,棉、毛、丝、麻及其织物,谷物,面粉,天然橡胶及其制品,竹、木及其制品,中药材,电视机、收录机等电子产品,计算机房已录数据的磁盘储存间,冷库中的鱼、肉间戊钢材、铝材、玻璃及其制品,搪瓷制品、陶瓷制品,不燃气体,玻璃棉、岩棉、陶瓷棉、硅酸铝纤维、矿棉,石膏及其无纸制品,水泥、石、膨胀珍珠岩3.2.3电力(dinl)设计安全规程3.2.3.1防爆(fn
19、 bo)规范1)爆炸性气体(qt)环境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根据国家标准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第2.2.1条规定爆炸性气体环境应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分区: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注: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物质产品的装卸,密闭容器盖的开闭,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工厂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释放(shfng)源的分级释
20、放源应按易燃物质的释放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分级并应符合下列(xili)规定:A 连续(linx)级释放源, 预计长期释放或短时频繁释放的释放源类似下列情况的可划为连续级释放源:没有用惰性气体覆盖的固定顶盖贮罐中的易燃液体的表面油水分离器等直接与空间接触的易燃液体的表面经常或长期向空间释放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蒸气的自由排气孔和其它孔口B 第一级释放源 预计正常运行时周期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类似下列情况的可划为第一级释放源:在正常运行时会释放易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等的密封处在正常(zhngchng)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安装在贮有易燃液体的容器上的排水系统正常(zhngchng)运行时会向空
21、间释放易燃物质的取样点C 第二级释放(shfng)源 预计在正常运行下不会释放即使释放也仅是偶尔短时释放的释放源类似下列情况的可划为第二级释放源正常运行时不能出现释放易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处正常运行时不能释放易燃物质的法兰连接件和管道接头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的安全阀排气孔和其它孔口处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易燃物质的取样点D 多级释放源 由上述两种或三种级别释放源组成的释放源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 应按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 首先(shuxin)应按下列释放源的级别划分区域存在(cnzi)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存在(cnzi)第一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
22、为1区存在第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2区B 其次应根据通风条件调整区域划分当通风良好时应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当通风不良时应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局部机械通风在降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浓度方面比自然通风和一般机械通风更为有效时可采用局部机械通风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在障碍物凹坑和死角处应局部提高爆炸危险区域等级利用堤或墙等障碍物限制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扩散可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分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应按其最大试验安全(nqun)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din rn)电流(MIC)分级(fn j),并应符合表3.5的规定。表3.5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
23、电流(MIC)分级注:分级的级别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为各种易燃物质按照它们最小点燃电流值与实验室的甲烷的最小电流值之比。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在标准规定试验条件下,壳内所有浓度的被试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25mm长的接合面均不能点燃壳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隙。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两个容器由长为25mm、宽(即间隙)为某值的接合面连通,在规定试验条件下,一个容器内燃爆时,不致使另一个容器内燃爆的最大连通间隙。此参数是衡量爆炸性物品传爆能力的性能参数。 最小点燃(din rn)电流比(MICR)在温
24、度(wnd)为2040,1atm,电压(diny)为24V,电感为95mH的试验条件下,采用IEC标准火花发生器对空心电感组成的直流电路进行3000次的火花试验,能够点燃最易点燃混合物的最小电流,此电流降低5%即不能点燃。 此最小点燃电流与甲烷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之比即最小点燃电流比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应按引燃温度分组,并应符合表3.6的规定。表3.6 引燃温度分组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根据爆炸(bozh)危险区域的分区、电气设备的种类和防爆结构的要求,应选择相应的电气设备。二、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该爆炸性气体环境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
25、。当存在(cnzi)有两种以上易燃物质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时,应按危险程序较高的级别和组别选用防爆电气设备。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周围环境内化学的、机械的、热的、霉菌以及风沙等到不同(b tn)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电气设备结构应满足电气设备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不降低防爆性能的要求。 四、防爆电气结构型式防爆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按GB38361-2000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防爆型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隔爆型“d”;增安型“e”;本质安全型“i”;正压型“P”;无火花型“n”等。其特点和基本要求见表: 结构类型及英文名称 标志 防爆措施 隔爆型 d 隔离存在的点火源 增安
26、型 e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本质安全型 i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正压型 P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无火花型n设法防止产生火花 五 各种( zhn)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旋转电机防爆结构(jigu)的选型应符合表.3.7的规定(gudng);二、低压变压器防爆结构(jigu)的选型应符合表3.8的规定表3.7旋转电气(dinq)防爆结构的选型注:表中符号:为适用(shyng);为慎用;为不适用(下同)。绕线型感应电动机及同步电动机采用增安型时,其主体是增安型防爆结构(jigu),发生电火花的部分是隔爆或正压型防爆结构。无火花型电动机在通风不良及户内具有(jyu)比空气重的易燃物质区
27、域内慎用。表3.8 低压(dy)变压器类防爆结构的选型三、低压开关(kigun)和控制器类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表3.9的规定(gudng);四、灯具类防爆结构(jigu)的选型应符合表3.10的规定;五、信号报警装置等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选型应符合表3.11的规定。表3.9低压开关和控制器类防爆(fn bo)结构的选型注:电抗(dinkng)起动器和起动补偿器采用增安型时,是指将隔爆结构的起动运转开关操作部件与增安型防爆结构的电抗线圈或单绕组变压器组成一体的结构。电磁摩擦制动器采用隔爆型时,是指将制动片、滚筒等机械(jxi)部分也装入隔爆壳体内者。在2区内电气设备采用隔爆型时,是指除隔爆型外,也
28、包括主要(zhyo)有火花部分为隔爆结构而其外壳为增安型的混合结构。表3.10 灯具类防爆(fn bo)结构的选型 表3.11 信号(xnho)、报警装置等电气设备防爆结构的选型2) 爆炸性粉尘(fnchn)环境 对用于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贮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knng)出现爆炸性粉尘、可燃性导电粉尘、可燃性非导电粉尘和可燃纤维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环境时,应进行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电力设计。在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粉尘应分为(fn wi)下列四种。一、爆炸性粉尘:这种粉尘即使在空气中氧气很少的环境中也能着火,呈悬浮状态时能产生剧烈的爆炸,如镁、铝、铝青铜等粉尘。二、可燃性导电粉尘:与空气中的
29、氧起发热反应而燃烧的导电性粉尘,如石墨、炭黑、焦炭、煤、铁、锌、钛等粉尘。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与空中的氧起发热反应而燃烧的非导电性粉尘,如聚乙烯、苯酚树酯、小麦、玉米、砂糖(shtng)、染料、可可、木质、米糠、硫磺等粉尘。四、可燃纤维:与空气中的氧起发热反应(fnyng)而燃烧的纤维,如棉花纤维、麻纤维、丝纤维、毛纤维、木质纤维、人造纤维等。 在爆炸性粉尘(fnchn)环境中出现粉尘应按引燃温度分组,并应符合表3.12的规定。表3.12 引燃温度分组注:确定粉尘温度组别时,应取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和粉尘层的引燃温度两者中的低值。 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qy)划分爆炸性粉尘(fnchn)环境应
30、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分区。一、10区:连续出现(chxin)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环境;二、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爆炸性粉尘的量、爆炸极限和通风条件确定。防爆电气设备选型。除可燃性非导电粉尘和可燃纤维的11区环境采用防尘结构(标志为DP)的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外,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及其它爆炸性粉尘环境11区均采用尘密结构(标志为DT)的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并按照粉尘的不同引燃温度选择不同引燃温度组别的电气设备。4) 火灾危险环境对于生产、加工、处理、转运(zhun yn)和贮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
31、现下列火灾危险物质之一时,应进行火灾危险环境的电力设计。一、闪点(shn din)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物料操作温度高于可燃液体闪点的情况下,有可能泄漏但不能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可燃液体。二、不可能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悬浮状、堆积状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以及(yj)其它固体状可燃物质。 在火灾危险环境中能引起火灾危险的可燃物质为下列四种:一、可燃液体:如柴油、润滑油、变压器油等。二、可燃粉尘:如铝粉、焦炭粉、煤矿粉、面粉(minfn)、合成树脂粉等。三、固体(gt)状可燃物质:如煤、焦炭、木等。四、可燃纤维:如棉花(min hua)纤维、麻纤维、丝纤维、毛纤维、木质纤维、合成纤维等。火灾危
32、险区域划分 火灾危险环境应根据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以及危险程度及物质状态的不同,按下列规定进行分区。一、21区: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环境。二、22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三、23区:具有固定状可燃物质,在数量(shling)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火灾(huzi)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的选型应符合表3.13的规定(gudng)表3.13电气设备防护结构的选型注:在火灾危险环境21区内固定安装的正常运行时有滑环等火花部件的电机,不宜采用IP44结构。在火灾(huzi)
33、危险环境23区内(q ni)固定安装的正常运行有滑环等火花部件的电机,不应采用IP21型结构(jigu),而应采用IP44型。在火灾危险环境21区内固定安装的正常运行时有火花部件的电器和仪表,不宜采用IP44型。移动式和携带式照明灯具的玻璃罩,应有金属网保护。表中防护等级的标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规定。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示例图及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条件表A-正压控制室 H-泵(正常(zhngchng)运行时不可能释放的密封)B-正压配电室 J-泵(正常运行(ynxng)时有可能释放的密封)C-车间(chjin) K-泵(正常运行时有可能释放的密封)E-容器 L-往复式压缩机F-蒸 馏
34、 塔 M-压缩机房(开敞式建筑)G-分析室(正压或吹净) L-放空口(高处或低处)平面图3.1.3.2 防静电规定(gudng) (1)化工企业的防静电设计(shj)静电是对观测者处于相对静止的电荷。由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jli)起来的静电。静电(jngdin)故障由于某种静电现象的作用,导致生产系统、设备、工艺过程、材料、产品等发生故障、损害(如生产率下降、产品质量不良(bling),以致失效、破坏等)的现象或事件。静电
35、(jngdin)灾害由于静电放电而导致发生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危害、损害的现象或意外事件(如火灾、爆炸、静电电击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二次事故等)。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在石油化工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2)静电接地范围对火灾、爆炸危险场地内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物体,应采取工业静电接地措施;对无爆炸(bozh)和无火灾危险环境内的物体,如因其带静电会妨碍生产操作、影响产品质量或使人体受到静电电击时,应采取静电接地;在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器件或物料,彼此紧密接触后又立即分离,而可能产生静电积聚(jj),或可能产生静电危害,应
36、采取静电接地。3.2.3.3防雷规定(gudng)1)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建筑物防雷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a、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b、具有(jyu)0区或10区爆炸危险(wixin)环境的建筑物。c、具有(jyu)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a、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b、国家级的会堂
37、、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c、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d、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e、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f、具有(jyu)2区或11区爆炸(bozh)危险环境的建筑物。g、工业企业内有爆炸(bozh)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h、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i、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38、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是0.3次/年的意思。也就是一个雷击概率。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b、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c、预计雷击次数(csh)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dngy)0.3次/a的住宅(zhzhi)、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d、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e、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
39、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f、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2)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防直击雷的措施 闪击直接打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外部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a、应装设独立(dl)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wmin)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架空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6m4m。b、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
40、尘的放散(fngsn)管、呼吸阀、排风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间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当有管帽时应按表3.14确定;当无管帽时,应为管口上方半径5m的半球体。接闪器与雷闪的接触点应设在上述空间之外。有管帽的管口外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空间隔表3.14装置内的压力与同围空气压力的压力差(kpa)排放物的比重管帽以上的垂直高度(m)距管口处的水平距离(m)25重或轻于空气55c、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当其排放物达不到爆炸浓度、长期点火燃烧、一排放就点火燃烧时,及发生事故时排放物才达到爆炸浓度的通风管、安全阀,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可仅保护到管帽,无管帽时可仅保护到管口。
41、d、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网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对用金属(jnsh)制成或有焊接、绑扎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e、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chngj)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在土壤(trng)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大冲击接地电阻。防雷电感应的措施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雷电静电感应和雷电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放电。a、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金属屋面(wmin)周边每
42、隔1824m应采用(ciyng)引下线接地一次。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b h)回路,并应每隔1824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b、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对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c、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与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
43、架空避雷网的接地装置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3.2.1条五款的要求。屋内接地干线(gnxin)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防止(fngzh)雷电波侵人的措施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即闪电电涌,可能沿着这些(zhxi)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a、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b、架空金属管造,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并宜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
44、下线,其钢筋混凝土基础宜作为接地装置。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亦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z chn)的接闪器。并网格应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所有(suyu)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排放爆炸危险(wixin)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管道应按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对应项的措施进行,但当其装有阻火器时,可按下面的项进行。、排放无爆炸危险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烟囱,1区、11区和2区爆炸危险环境的自然通风管,其防雷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金属物体
45、可不装接闪器,但应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2.在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防雷电感应的措施(cush)、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gundo)、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至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可不另设接地装置。、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dinln)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 其净距小于100但长金属物连接处可不跨接。、建筑物内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干线
46、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当低压线路全长采用埋地电缆或敷设在架空金属线槽内的电缆引入时,在入户端应将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接地;上述金属物尚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 、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cush)防直击雷的揩施宜采用(ciyng)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hnh)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l6m的网格。 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但周长不超过25m且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25m。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绕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人股份车合同协议书
- 因为遇见你离婚协议书
- 自行处理协议书
- 船舶改装协议书
- 机械产品oem协议书
- 纸品经销协议书
- 联营合伙协议书
- 男女买房协议书
- 护理劳务合同和协议书
- 整形赔偿及修复协议书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与惠东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联考(三模)物理试卷
- 2025年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附答案(二)
-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普通高校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浙江卷)(考试版)-20250416-113627
- 烟草专卖合同协议书
- 车辆终止挂靠协议合同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管理指南(2025版)》解读
-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社会公开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4月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解析
- 小学生科普天文知识课件
- 胃癌手术预康复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