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文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文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文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文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文学原理一、填空题:1、文学理论具有历史性、 、民族性和普遍性。2、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的 。3、审美意识的内容是意识到了的 ,其形式则是主观的。4、 是艺术的基本特征。5、文学创作中情感的挪移或换位,称为 。6、我们把主张文学是现实的复制的文学本质观称为 。7、侧重于从作家心灵出发解释文学本质的观点,称为 。8、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是 。9、 是艺术形象与非艺术形象的本质区别。10、国画大师齐白石说过:“作画妙在 之间。”11、情感是艺术形象的 。12、别林斯基说:“没有 ,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13、 是文学创作的动因。 14、文学的真实属于 真

2、实。15、刘禹锡说:“境生于 ”。16、文学是作家按照 来创造的。17、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 四个大类。18、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 。”19、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的”卓越的 的历史”。20、贺拉斯把文学艺术的功能归纳为 。21、狭义的题材是经过作家内心体验然后写进作品中的 。22、一般地说,情节包括开端、发展、 、结局等四个部分。23、常用的文学表现手法有 、 、 、 。24、别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典型人物都是 的陌生人。25、按照四分法,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 和戏剧文学。26、戏剧台词要求做到个性化、 、口语化。27、小说常见的类型有长

3、篇、中篇、短篇和 小说,28、散文可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 。29、报告文学的特点有新闻性、真实性和 。30、戏剧是一种 的艺术。31、没有 就没有戏剧。32、艺术构思的核心是 。33、 是文学中最小的意象单位。34、别林斯基说:“诗歌是 的思维。”35、创作中,抽象思维可以成为艺术思维的 。36、文学创作是作家生活感受的 。37、艺术想象可以突破作家 的局限。38、灵感来自于长期的 和艰苦的探索追求。39、周恩来指出,灵感是 的。40、现实主义作品应当塑造 中的典型人物。41、现实主义主张作家按照 描写生活。42、浪漫主义主张作家按照 描写生活。43、诗经属于古代朴素的 。44、浪漫主义创

4、作原则的基本精神是 。45、李白的诗作属于 主义。46、浪漫主义强调艺术形象塑造的 。47、现代主义追求 真实。48、现代主义作品大多塑造 的艺术形象。49、 是浪漫主义的灵魂。50、文学欣赏是一种 活动。51、文学欣赏对文学创作具有 作用。52、文学欣赏需要读者由日常态度进入 。53、文学欣赏是文学批评的 。54、贺拉斯曾经把文学批评比作 。 55、 的“百家争鸣”与文学创作的“百花齐放”是相辅相成的。56、丹纳艺术哲学主张 批评。57、王国维主张的文学批评方法属于 批评。58、柏拉图认为,文艺起源于 。59、弗雷泽提出,文艺起源于 。60、普列汉诺夫主张,艺术起源于 。二、判断题:1、文学

5、反映社会生活不是照镜子式的直观投射或复制。()2、语言是抽象的符号,不能构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3、寻求消遣是艺术活动中审美娱乐的一个层次。()4、文学审美认识功能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认识社会、认识人生。()5、审美娱乐功能既是文学的目的,又是实现文学目的的手段。()6、文学的功能是无限的。()7、文学形象是形与神的统一。()8、文学创作要实现“化丑为美”的审美转换。()9、文学虚拟追求的是艺术真实。()10、虚拟而不真实,或者真实而不虚拟,都不是艺术。()11、文学应当以娱乐为中心,与教育无关。()12、文学题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13、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是由题材决定的。()14、文

6、学的主题就是主要题材。()15、题材无差别。()16、文学作品的情节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故事。()17、人物是情节的推动力。()18、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和构成的历史。()19、文学表现手法要遵循情感的逻辑。()20、文学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21、文学意象就是文学的艺术形象。()22、文学意境应当做到情与景合、意与境浑。()23、文学体裁就是文学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具体样式。()24、把短篇小说拉长到10万字以上,就是长篇小说。()25、把短篇小说压缩到千字以内,就是微型小说。()26、报告文学的艺术价值体现在文学性上。()27、散文的根本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28、诗歌乃文学之母。()29、

7、素材就是原始生活材料。()30、艺术构思是文学作品的内在生成过程。()31、艺术创作中绝对排斥抽象思维。()32、艺术创作中,抽象思维损害艺术形象的创造。()33、抽象思维能够使人物塑造符合其自身的性格逻辑。()34、直觉是对事物外部形象的直接感觉,属于感性认识。()35、艺术灵感是艺术天才的创造能力。()36、现实主义没有思想倾向。() 37、现实主义不允许想象和虚构。()38、浪漫主义要求在创作中排斥生活的描写。()39、高尔基的母亲属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40、杜甫的诗作属于成熟的现实主义。()41、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灵魂。()42、浪漫主义强调抒发主观,表达理想。()43、现代主

8、义认为客观的生活真实才是“最高的真实”。()44、每一个作家的风格都是固定不变的。()45、“风格即人”说明文学风格等于作家的人格。()46、风格是作家成熟的标志。()47、文学欣赏是对文学创作的还原。()48、文学欣赏是实现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中介。()49、文学欣赏有助于读者的自我塑造和完善。()50、艺术偏爱是文学欣赏中的普遍现象。()51、在文学欣赏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52、文学欣赏有差异性,所以“趣味无争辩”。 ()53、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是“绳子和马”的关系。()54、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是“木耳和树”的关系。()55、作家死在批评家手里。()56、文艺起源

9、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生存活动。()57、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成正比列发展。()58、经济的繁荣必然伴随着艺术的繁荣。()59、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出现了“边缘化”趋势。()60、网络文学带来文学存在方式的改变。()三、名词解释:1、语符化2、文学3、再现论4、表现论5、形式论6、典型环境 7、主题8、艺术形象9、文学虚拟10、综合艺术11、语言艺术12、文本13、陌生化14、文学题材15、叙述16、文学主题17、情节18、艺术构思19、文学形象20、文学意象21、象外22、意境 23、典型24、散文25、悲剧 26、喜剧27、电影文学28、电视文学29、议论散文30、艺术感受力31、艺术直觉32

10、、灵感33、浪漫主义34、现代主义35、文学风格36、文学流派37、文学欣赏38、艺术标准39、文学意蕴40、召唤结构四、简述题:1、简要评述“文学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2、文学为何具有审美性?3、作家如何实现生活感受的审美化?4、简析“形象是文学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5、简要分析文学形象是具体性与概括性的统一6、如何理解文学形象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7、结合实际,简析文学功能的整体性8、与日常情感相比,文学情感有那些特征?9、情感在文学中有何重要作用?10、如何理解文学的虚拟性?11、如何理解文学艺术形象的间接性?12、简要说明语言艺术的优越性13、简述语言艺术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灵活性14、

11、请简要说明文学的审美娱乐功能15、简述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16、什么是戏剧文学?17、试说明文学题材18、简述文学作品结构的一般原则19、何谓文学体裁?20、什么是诗歌?21、何谓小说?22、简述艺术想象在形象思维中的重要作用23、简要分析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倾向24、如何理解“风格即人”? 25、简述客观因素对形成文学风格的影响26、简要分析文学欣赏再创造形成的客观原因27、试简述联想和想象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28、简要分析文学欣赏中的情感活动29、何谓审美批评?30、简述文学批评的意义31、简述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32、如何看待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现象?五、论述题:1、如何理解文学的语符

12、化?2、怎样理解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文学审美性的理解。4、试论述文学形象的特点。5、试阐述语言艺术的特殊性。6、文学为什么具有审美功能?7、你认为实现文学审美娱乐功能需要具备怎样的主观条件?8、文学性质为什么会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9、试析文学内容和文学形式的关系10、试举例说明文学的意象11、试述文学欣赏中的共鸣现象12、联系具体作品,说明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13、试联系实际,说明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14、你以为抽象思维在文学创作中具有怎样的意义?15、如何理解现实主义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描写生活?16、怎样理解浪漫主义按照理想的样式描写生活?17、联系实际,

13、分析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18、试申述文学欣赏的意义19、试论述文艺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生存活动20、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新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倾向性2、语符化显现。3、客观存在4、审美5、移情6、再现论7、表现论8、审美价值9、具有整体的审美价值10、似与不似11、内核、血液和生命。12、情感13、情感 14、虚拟的15、象外16、美的规律17、语言艺术18、语言19、现实主义20、寓教于乐21、社会生活现象22、高潮23、叙述、描写、抒情、议论24、熟悉25、散文26、动作化27、微型28、议论散文29、文学性。30、综合性31、矛盾冲突32、孕育艺术意象。33、单纯

14、意象34、寓于形象35、先导36、审美化37、直接经验38、生活实践39、长期积累,偶然得之40、典型环境41、生活的本来面貌42、理想的方式43、现实主义44、理想主义45、积极浪漫46、理想化47、心理48、怪诞49、理想50、再创造51、辅助和推动52、审美态度53、基础和前提54、磨刀石55、文学批评56、社会历史57、审美58、摹仿59、巫术60、劳动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31.

15、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三、名词解释:1、化的意思是改造变化。语符化就是语言符号化。文学的语符化亦即将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通过语言符号的转换,使之成为语言艺术作品的过程和结果。从动态上看,整个文学活动过程就是一个主体审美意识的语言符号化过程。从静态上看,一个文学作品就是一个语言符号化了的对象性存在,语言符号成为文学作品的唯一存在方式。语符化是文学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和物化形式。2、文学是主体审美意的语

16、符化显现,即文学主体把自己在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获得的审美意识,经过语言符号化的艺术形式转换,凝聚于语言艺术作品之中,从而形成文学审美的价值载体。其中,文学主体是人本条件,审美意识是核心内容,语符化是形式转换,而语言显现则是这种转换的结果。3、再现论文学观认为,文学的本质是真实地再现客观存在的生活,切实地呈现、复制或摹仿某种生活原型及其背景。再现论文学观建立在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它的长处是强调了文学对生活的依赖关系,缺陷在于忽略了文学创造的心理机制,低估了作家的主观能动性,把文学看成是某种与生活同质的东西。4、表现论文学观认为,文学是作家心灵表现,是创作者抒情言志的产物。创作活动是主体的

17、对象化、情思的形象化、意象的造型化、审美意识媒介化的过程,文学作品就是创作主体对象化表现的结果。表现论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弥补了再现论的不足,但把人的情感看作纯粹主观的东西,过分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又有明显的片面性。5、形式论文学观认为,文学的本质主要在它的艺术形式,在于作品媒介形式的结构组合。它赋予了文学形式以本体论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以艺术形式的眼光把握文学的新视角。把现代语言学引入文学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文学审美的特殊性,但对于艺术形式的过分倚重和强调,容易导致对文学内容的轻视,对社会、文化、历史联系的否定,不可能真正揭示文学的本质属性。6、典型环境是指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所生

18、活的、促使其行动并形成其独特个性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包括时代社会背景、作品描写的总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典型环境影响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人物能动地影响环境变化。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相互作用往复发展,协同推进。7、文学作品的主题就是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所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整个文学作品的语符所包蕴的主体的审美情思。文学作品主题的形成首先离不开作家的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其次离不开对素材的选择和提炼。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多义性、时代性、倾向性。因为文学作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的,所表现的思想是复杂的,所以它的主题是有着多义性的。另外,主题总是有着作家所属时代和阶级的特点,具有时代性和倾向

19、性。8、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完整的人生图画。艺术形象与非艺术形象的质的区别在于:艺术形象具有作品整体的审美价值,而非艺术形象则不具整体的审美价值,它们不为塑造艺术形象服务。9、文学是在人们的经验世界以外创造的幻象世界,它基于现实世界又超越现实世界,是作家想象和虚构的产物,因而具有虚拟性。虚拟,也叫虚构,即艺术的假定性。虚拟就是用虚设物象的方法在想象中模拟对象,以创造艺术形象,也就是作家通过想象、联想、推理等心理机制,构想出现实生活中本来没有的事物。文学的虚拟是基于现实的虚拟,文学的真实是虚拟的真实,10、综合艺术是综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和材料来塑造形象的艺术。广义的综合艺术通常指由几种

20、艺术成分综合而成的艺术,如综合诗歌与音乐成分的歌曲,综合绘画与雕塑的建筑,综合造型与表演的时装艺术等。狭义的综合艺术通常指同时兼用造型、表演和语言艺术的各种艺术手段的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等。11、语言艺术专指文学。文学与其他艺术的根本差异就在于:其塑造形象的手段与材料是语言文字符号。具体说来,(1)艺术形象的间接性,语言艺术所塑造的形象不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而要经由读者的想象和联想间接地体味和把握,需要通过理解语言进行经验还原,作品中的形象才能转化为读者心目中的形象。(2)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语言艺术反映生活能打破时空的局限性,具有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优越性。(3)表达思想的明确性和深刻性

21、,语言是形、音、义同一的意义符号,它拥有直接传情达意的机缘,能够明确而深刻地表达思想。12、文本(text)一词即作品本身。中国古代通常把作品(文本)划分为言、象、意,或者物、意、文三个层次。西方现象学把文本层次划分为语言现象层、意义单元层、再现客体层、观点层、形而上性质层。13、“陌生化”观点认为,人们对已经熟悉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在心理上有一种“常规的反应”,要么对老一套的表达方式视而不见,或见而不以为意;要么产生排斥心理,不愿再读下去,这些都将导致审美弱化。而文学的职能就是更新人们对生活和经验的感觉,使那些变得惯常的或无意识的东西“陌生化”。从而消除语言表达的惯性而产生的“阻拒性”,更新人们

22、的语言感受,延长感受的时间,增强感受的难度和强度,使读者获得文学阅读的新鲜感。14、题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题材泛指文学作品描写的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狭义的题材是经过作家体验然后写进作品中的社会生活现象。题材来源于素材。题材就是在素材的基础上经过作家反复挑选提练、加工改造而成的心灵化的社会人生情景,是素材的浓缩和升华,它既包含了生活的客观因素,又包含了主体的审美意识,是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与素材有着质的区别。15、叙述是作家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所作的具体介绍和说明。叙述能使作品所表达的各种要素联结成一个整体,是叙事性作品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其种类包括:按叙述的先后次序,有顺叙、

23、倒叙、插叙等;从叙述的详细程度说,有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从叙述的角度说,有直叙和合叙等。16、文学作品的主题就是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所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整个文学作品的语符所包蕴的主体的审美情思。文学作品主题的形成首先离不开作家的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其次离不开对素材的选择和提炼。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多义性,同时,主题总是有着作家所属时代和阶级的特点,具有时代性和倾向性。17、情节是叙事类文学作品中由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所构成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与人物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在叙事类作品中,一方面人物性格决定着情节的发展,情节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有力手段。另一方面,情

24、节也影响着性格的发展。情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的发展过程,因而情节的发展过程就是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一般来说,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这样几个部分。18、艺术构思是作家在艺术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想象,将已获得的感性印象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整理、提炼、凝聚,从而形成审美意象体系的心理过程。艺术构思是文学创作的关键性阶段,是对未来作品的全面设计,其核心是孕育艺术意象。艺术构思的主要任务是:作品的整体设计、人物与人物关系的建立、事件与矛盾冲突的展开、环境与故事背景的设置。19、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它是作家根据创作规律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真实、可感而具有审

25、美意义的生活图画或生活情境。文学形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形象指文学作品描写人物、景物、场面、环境等一切有形物体构成的艺术画面,狭义的文学形象则专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20、文学意象是具有深刻内涵和意蕴的形象。意象是客观具象性与主观喻象性统一;假定性与真实性统一;自足性与开放性统一,即一经语符化就实现了对象主体的存在,构成了一幅具有审美意蕴的完整的图画,并且总是给读者的想象力留出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文学意象还是历史继承性与个体独创性统一,一经生成,能被不同时期,不同作者所沿用。21、象外包括象外之象和象外之味。象外之象是指以感性的方式体现出来的主体情感与象内之象的结合。象外之味是指由意境的

26、前两个层次升华出来的,也是读者所体验到的作品的无穷意蕴和深层价值。具有象外之象和象外之味,是意境的基本特征。22、文学意境是创作主体以内心营造的情景交融的意象为基础,既能表征作家对宇宙人生万物的体验,又能唤起读者无限情思和丰富想象的艺术审美世界。其基本特征是用主客一体、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无相成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宇宙人生的丰富。它同文学典型一样,是文学作品的高级审美形态之一。23、文学典型是指优秀的文学作品创造的、具有独特的性格而又包含了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内容的人物形象。它与一般人物形象相比,有如下几个美学特征: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性格;包含了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内容,包括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对历史本质的

27、独到揭示,对人生境界的锐意开拓,对生活真理的发现;典型具有隽永而持久的艺术魅力,包括感性激活功能,道德感化功能,理发认知功能。24、广义的散文是相对韵文而言的一种散行文体,我国古代将韵文以外的文章统称为散文,包括序跋、碑铭、颂奏、札记,游记、传记等等。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随笔、游记等等。散文的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 、抒写真实感受 。25、描写主人公“苦难”或“不幸”事件而引发同情和悲悯的戏剧样式。其基本特征有:第一,悲剧主人公应是正面人物,具有的思想,优良的品德,是具有某种人格精神力量的英雄

28、或者是体现着正义和进步力量的代表。第二,悲剧冲突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必须反映具有时代特色的矛盾,深刻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第三,悲剧给人的审美感受应是悲痛或悲愤的情结体验和情感刺激。26、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社会生活中的喜剧性事件和人物的戏剧样式。分为讽刺喜剧和幽默喜剧两种。讽刺喜剧的主角一般是被否定的对象,写他们可笑的言行和可耻的下场。幽默喜剧的主角一般为普通百姓,有言行上的缺点,不一定是本质上有毛病的坏人。这类喜剧往往用夸张和幽默的手法批评可以原谅的缺点和毛病,或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善意的规劝与挖苦。27、电影文学即电影剧本,也就是供摄制电影时使用的文学底本。电影剧本的要求

29、有:第一,要有具体生动的视觉形象;第二,要明快有力地表现人物行动;第三,要有深刻简练的人物对话与独白。28、电视文学即电视剧的脚本,它是电视技术产生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电视剧本的写作要求与电影剧本基本一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小见大,以长补短;第二,眼光向下,关注民生;第三,结构紧凑,情节曲折。29、议论散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的散文样式,主要包括杂文和小品文,突出特点是关注现实,敢于批判和否定现实生活的不良现象,文笔自由灵活,幽默诙谐,嘻笑怒骂皆成文章30、艺术感受力是创作主体对审美对象感性形式的直观反映能力,也是创作主体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它一方面指创作主体

30、对创作对象或信息的敏感度和领悟力,另一方面指创作主体的感官或心灵从一般的外界事物或信息中识见出具有艺术价值的素材的能力。31、艺术直觉是指主体在审美创造活动中直接、敏锐、迅速地感受、捕捉和透视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的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心理能力。直觉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直觉具有越过逻辑径直进入形象创造的敏捷快速性。第二,直觉具有对事理的直接领悟性。32、灵感是指人们在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因偶然机遇所引起的思路豁然贯通、文思泉涌,使创造获得意外成功的一种心理现象。灵感的特征是偶然突发性、强烈的亢奋性、超常的创造性。灵感产生的基础在于:丰厚坚实的生活功底;卓越精深的艺术造诣;艰苦勤奋的精神劳动。

31、33、浪漫主义是指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采用大胆的想象、夸张和变形等手法来塑造理想化的形象,通过直接抒发内心的激情来表达对理想世界热切追求的一种创作原则。 浪漫主义的源头是古代神话 ,形成于中世纪浪漫传奇,在欧洲18世纪末19世纪初走向成熟。浪漫主义创作原则的基本精神就是理想主义,理想是浪漫主义的灵魂。34、现代主义是对现代西方一切反传统文学流派的总称,它的特征是1、表现主观,追求心理真实,主张把人的心灵、自我的非理性活动,尤其是人的本能冲动、潜意识活动、变态心理等作为文学的表现对象;2、塑造怪诞的艺术形象;3、追求形式创新,否定艺术传统。对待现代主义的正确态度是拿来占有、研究分析、洋为中用。3

32、5、文学风格是指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以倾向性为基调的比较稳定的创作个性。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的独特标志,它从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的统一中显现出来并贯穿在一系列作品中。由于作家之间存在主体差异性,不同作家创作的作品是不会相同的,呈现出个人不同的风格.文学风格可以大到一个时代的文学,小到一个作家或是一部作品。36、文学流派指在一定历史阶段,由一批创作倾向相同、艺术见解相近、文学风格相似的作家自觉不自觉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文学派别。文学流派的出现,是文学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文学从自发走向自觉,才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产生;同时也是某一历史阶段某些作家的自觉意识而形成的。37、文学是主体审

33、美意识的语符化,文学欣赏就是对作品语言符号的解读。它是读者透过语言符号去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意识,从而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的一种审美心理活动。文学欣赏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再创造活动。38、艺术标准用来评价作品的艺术性。运用艺术标准来评价作品也应把握三点:一是文体的评价,要看由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要素构成的文体是否符合艺术的形式美法则;二是艺术形象的评价,要看艺术形象是否具有生动性、独特性、鲜明性和概括性;三是意蕴的评价,要看作品的意蕴是否深刻、丰富。艺术标准与思想标准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在批评实践中二者往往很难分开,因而文学批评的标准是具有整体性的。39、文学意蕴是指作

34、品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哲理等内容,属于文本的纵深层次。由于形象具有指向性和包孕性,使得意蕴层面呈现出多层次的丰富性;同时,由于文学作品的倾向性要求愈隐蔽愈好,因而许多作品都具有意蕴的潜在性。文学意蕴包括生命价值意蕴、 历史意蕴、 哲学意蕴 、审美意蕴等等。四、简述题:1、这种认为,从本质上说,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一般社会意识形态的普遍性质,而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又具自身的特殊性,即审美属性。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存在是由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特定地位决定的。评价:可以揭示文学的社会作用,却不能揭示文学的审美性能;区分精神与物质,却不能区分精神生

35、产中的文艺与其它意识形态。2、审美是艺术的基本特征。所谓审美,就是对美的事物的感知、体验、欣赏、领悟和认识。文学的审美性可以从作家、作品、读者三个方面来领会。 (1)作家用艺术审美的眼光来感受和理解生活,让生活体验诗意化,并按照美的规律,赋予表现对象以美的特征。在感受和理解生活的过程中,作家要有审美动机和崇高的审美理想,要善于发现美、发掘对象的审美价值,要实现“化丑为美”的审美转换。(2)从作品方面说,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在内容上表现为立意正确,思想健康,情趣高尚,精神境界崇高;在形式上表现为美的艺术形式,即内在形式美和外在形式美。(3)从读者方面说,文学能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使他们在欣赏中获

36、得审美愉悦。3、文学创作是生活感受的审美化。生活感受的审美化,就是用艺术审美的眼光来感理解生活,让生活体验诗意化,并按照美的规律,赋予表现对象以美的特征。从作家方面来说,作家实现生活感受审美化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有审美动机和崇高的审美理想,二是要善于发现美、发掘对象的审美价值,三是要实现“化丑为美”的审美转换:即通过表现丑的或恶的事物,来达到艺术目的的美,在艺术表现上要体现美的规律,达到高超的艺术性。从作品方面说,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在内容上表现为立意正确,思想健康,情趣高尚,精神境界崇高;在形式上表现为美的艺术形式,即内在形式美和外在形式美。从读者方面说,文学能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使他们在欣赏

37、中获得审美愉悦。4、文学与其它社会科学相比有两点显著不同:一是反映生活的具体对象不同,其它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等,它们要以特定的生活领域为研究对象,对生活作分门别类的研究;而文学要反映的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整体。二是反映生活的形式不同:哲学、社会科学以抽象的概念、严格的逻辑论证来反映社会生活本质,揭示生活的真理;文学则是以生活具体的感性形象来再现生活面貌,显示生活本质。5、所谓具体性与概括性的统一,就是形与神的统一。形是感性具体的形式和形象,神是内在的精神普遍性,文学形象的普遍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形象的特征性是具体个别的特征性与同类共通性的统一,二是形象所体现的思想可

38、以超越形象本身,具有普遍性。在文学形象中,形与神是统一的。6、所谓客观性,是指作家所体验的、被意识到的生活现象;所谓主观性,则是指创作者的审美意识、思想感情、认识评价、艺术观念等。任何艺术形象都是主观情思与客观对象的融合,是对象主体化与主体对象化的统一。7、(答案要点)文学功能是整体性的,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它;文学功能的整体性有三层含义:第一,文学审美价值的功能整体性。第二,文学作品功能形式的整体性。第三,文学功能效果的整体性。8、(答案要点)文学情感是一种审美情感,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首先是经过主体体验和理性沉淀后的情感;其次是感物吟志、情景交融的情感;再次是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情感。9、

39、(答案要点)情感在文学中的作用是:第一,情感是文学创作的动因。第二,情感是文学形象的内核,体现着作品的审美价值。第三,情感是动人、感人、化人的力量。10、文学是在人们的经验世界以外创造的幻象世界,它基于现实世界又超越现实世界,是作家想象和虚构的产物,因而具有虚拟性。虚拟,也叫虚构,即艺术的假定性。虚拟就是用虚设物象的方法在想象中模拟对象,以创造艺术形象,也就是作家通过想象、联想、推理等心理机制,构想出现实生活中本来没有的事物。文学的真实是虚拟的真实,又是艺术的真实,它们之间并不矛盾。艺术真实不要求与现实生活完全相符,或者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文学中所描写的人和事。文学虚拟性是指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它

40、强调的是文学的想象虚构性以及与生活的非重合性,意在说明文学的世界不是现实的世界,它只是现实的虚构形态。我们在理解文学的虚拟性,需要把握这样几个方面的对立统一:首先,文学虚拟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其次,文学虚拟是可能与现实的统一;最后,文学虚拟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虚拟而不真实,或真实而不虚拟,都不是艺术。11、所谓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就是指语言艺术所塑造的形象不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而要经由读者的想象和联想间接地体味和把握,需要通过理解语言进行经验还原,作品中的形象才能转化为读者心目中的形象。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具有为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优势。首先,语言艺术形象更富于想象的张力。其次,语

41、言艺术形象更富有模糊性和多义性。12、(1)艺术形象的间接性,语言艺术所塑造的形象不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而要经由读者的想象和联想间接地体味和把握,需要通过理解语言进行经验还原,作品中的形象才能转化为读者心目中的形象。语言艺术形象更富于想象的张力。语言艺术形象更富有模糊性和多义性。(2)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凡是思想所及的地方,文学均可借助语言把它们表现出来,因而语言艺术拥有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灵活性。语言艺术能打破时空的局限性,更灵活地刻画人物内心世界。(3)表达思想的明确性和深刻性语言是传达思想感情的物质外壳,又是形、音、义同一的意义符号,它拥有直接传情达意的机缘,能

42、够明确而深刻地表达思想,这一点又为其他艺术所莫及。13、较之其他艺术,语言艺术形象更具有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凡是思想所及的地方,文学均可借助语言把它们表现出来。语言艺术反映生活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打破时空的局限性。二是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优越性。14、所谓审美娱乐功能,是指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的趣味,使人产生感受的快适和情绪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从而陶冶性情,提高精神境界的那种作用。 审美娱乐功能表现为情绪的激动、 感觉的快适、 精神的满足、 美的享受。 实现审美娱乐功能的条件:第一,作品必须具备审美的魅力。第

43、二,读者须有审美的心境和欣赏艺术的主体条件。15、审美教育功能是指文学通过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及其所渗透于其中的是非判断和爱憎倾向,对人们的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精神性格等所产生的影响。 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体现为:激励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净化人的灵魂其作用方式不是赤裸裸的说教而是形象的感染;不是耳提面命而是点滴渗透;不是立竿见影而是耳濡目染;不是急功近利而是渐进熏陶。16、戏剧文学即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它是戏剧艺术的基础,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第二、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第三、讲究的人物台词,要求个性、动作化、口语化。戏剧文学包括三

44、类。一类是描写主人公“苦难”或“不幸”事件而引发同情和悲悯的悲剧;一类是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社会生活中的喜剧性事件和人物的喜剧;另一类是正剧,又叫悲喜剧或严肃剧,主人公不受限制,矛盾错综复杂,悲喜交集。17、题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题材泛指文学作品描写的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如工业题材、农村题材、知识分子题材、军事题材、爱情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是经过作家体验然后写进作品中的社会生活现象。题材来源于素材。素材指的是作家在生活中逐渐积累的心理经验,在头脑中留下的生活印象,也称生活材料。素材有直接素材和间接素材之分。直接素材为作家直接亲历的,间接素材为作家间接了解到的。题材就是在素材的基础上经过作家反复

45、挑选提练、加工改造而成的心灵化的社会人生情景,是素材的浓缩和升华,它既包含了生活的客观因素,又包含了主体的审美意识,是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与素材有着质的区别。 文学题材的形成:第一,题材是从作家积累的创作素材中提炼加工而成的;第二,题材的形成受作家生活实践和世界观的制约;第三,作家艺术能力也是题材形成的重要条件。18、作品结构是指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亦即作品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安排。文学结构的一般原则是:结构具有整体性、节奏性、独创性;结构安排服从主题表现的需要;结构服从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19、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具体样式,是读者认识和把握作品的依据

46、。它是文学作品通过语符化结构表现社会生活与审美意识的独特载体,是文学形式的要素之一。文学体裁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文学发展的产物。文学体裁划分的原则有三个方面:第一看文学语言运用的特点,第二看艺术形象塑造方式,第三看结构、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20、广义的诗是文学、艺术的通称,如西方的诗学,就不仅指诗歌理论,而是包含有美学、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的理论体系。狭义的诗是指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样式。诗歌的基本特征是:高度的概括性 、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性、独特的音乐性。2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

47、生活的叙事性文学样式。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形象塑造、完整复杂的情节结构、具体生动的环境描写。22、想象可以说是艺术思维的特定内涵,中外文论家都把想象视为文学创作的核心。想象对于艺术思维的意义非比寻常,它的突出作用表现在:第一,想象的自由性可以突破作家直接经验的局限,弥补创作材料的不足。第二,想象的情感体验性能强化形象的审美意蕴。第三,想象对形象的虚构整合作用23、现实主义是作家在一定世界观与文艺观的指导下,按照实际生活存在的样子,通过艺术概括和典型创造,真实具体地认识和反映生活,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创作原则。因此现实主义作品的思想倾向常常具

48、有隐蔽性,它一般不是由作者公开表露、直接点明的,而是通过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客观而具体的艺术描写,从作品的形象体系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此即所谓“皮里阳秋”。24、“人”在这里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创作个性即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并表现于其作品中的性格特征。一是以个人气质为基础的个性心理,二是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独特情感体验,三是以思想影响为基础的创作个性,四是以艺术熏陶为基础的艺术实践。一般说来,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具有一致性。法国作家布封说过:“风格即人”,歌德也认为人格是风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曹丕的“文气说”也强调了作家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的一致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又有矛盾的一面,巴

49、尔扎克就谈到过作家个性、人格与其作品风格不一致的现象。这是因为:一)文学的形象大于作家的思想观念,二)文学的理想性质高于作家的现实人格,三)文学的典型性格大于作家的个性心理。因此,我们在研究文学风格问题时,要有辩证的风格观,既要看到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相一致的一面,也要看到它们相矛盾的一面,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历史上的文学现象,才能有利于文学实践。25、影响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主要有二:一是时代因素,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作品都必然要包含时代内容,体现时代精神,打上时代的烙印,胡适曾说过,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二是民族因素,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心理特色,不同民族作家的创作都会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

50、。此外,阶级因素对文学风格的形成也有明显影响,不同阶级的文学风格会有不同。26、文学欣赏不是读者对作品中艺术形象和作家审美意识的刻板、消极的摹写,而是包含了读者能动的再创造。文学欣赏再创造形成的客观原因有三:首先,作者通过解读语言符号,在自己的头脑中创造出艺术形象,这个形象与作品中的形象相比,既是还原,同时又有所补充、丰富、扩大和改造。再者,文学作品的形象体系中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审美意义和信息,有待于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去发掘,领会和探索作品的深层内涵和意义。文学欣赏的再创造,并不是一种绝对自由的活动,而是自由性与确定性的结合。读者只能在忠实作品原文、还原作品形象的前提下去再创造。27、联想是由一事

51、物到另一事物的记忆唤起的心理过程。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已有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综合从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和想象是文学欣赏获得审美愉悦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语言符号转化为活生生的形象,二是达到对作品整体艺术形象的直观把握,三是获得主客融合、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四是领悟作品的弦外之音,诸如人生哲理、深层意义等。28、情感活动是文学欣赏过程中十分活跃的一种心理机能,没有情感的参与和移入,文学活动就难以展开。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作家情感和生命的物态化显现,艺术形象体系渗透了作家的情感体验和评价。只有充溢着情感的作品才能激荡读者的心灵,读者也必须具有敏锐的情感体验能力才能进入作品所规定

52、的情境,达到对作品形象和意蕴的感知、体味和领悟。文学欣赏中的情感活动可分为情感体验和情感评价。情感体验表现为作品给予读者的情感触动,更表现为读者充分能动地调动自己在其生活经历中积累起来的、曾经体验过的情感,去与作家所抒发的情感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相融汇、应和,从而达到物我一体的感应与共鸣。读者在欣赏中强烈的情感体验离不开移情的作用。情感评价是读者欣赏作品时所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倾向性,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产生或爱或恨、或褒或贬等情感反应。情感不仅是文学欣赏的动力因素,而且伴随着文学欣赏的全过程,读者所获得的审美愉悦主要也就是情感的愉悦。29、审美批评着眼于文学作品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强调作品的“畅

53、神”、“移情”效果和娱乐、愉悦作用,它往往把文学作品看作是立足真善同时又超越真善的审美对象,把美看成是文学的本质特性之一。审美批评要联系作品对读者产生的美感程度的强弱和久暂来品评其高下得失,具有赏析式评价的性质。审美批评的特点是:第一,它是一种情感批评,它着眼于作品以什么样的情感并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成功的表现和引起了读者的心灵震荡与情感激动;第二,它是一种体验与超越统一的批评,它立足于文学的虚构性,追求“超功利”的“感悟”和“静观”;第三,它是一种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它注重对象的特殊形式表现和形象构成,强调通过五官感觉去品评形式是否完美、和谐,形象是否鲜明、独特。30、(1)引导读者阅读首先

54、是帮助读者选择阅读优秀作品;其次是发掘作品的审美价值,指导审美鉴赏;再者是防范有害作品。(2)启迪作家创作批评家要与作家坦诚对话,指出作家创作的成就和不足,给作家指明前进的方向,使作家受到启迪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3)促进理论建设文学理论指导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的成果又为文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不断提供新情况、新经验。文学批评越加强,文学理论就越发展。31、思想标准用来评价作品的思想性。思想性指从作品题材、主题或形象、意蕴中所显示出来的关于社会、政治、道德、宗教等方面的思想观点。运用思想标准来评价作品应把握三点:一是作品是否具有高度真实性,能否真实反映出社会风貌和时代特点;二是作品是否具有进步

55、倾向性,能否反映历史发展的趋向,表达人民大众的思想、要求和愿望;三是作品是否具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性,能否表现对人的心灵有积极影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情感。五、论述题:1、化的意思是改造变化。语符化就是语言符号化。文学的语符化亦即将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通过语言符号的转换,使之成为语言艺术作品的过程和结果。从动态上看,整个文学活动过程就是一个主体审美意识的语言符号化过程。一方面,文学创作过程就是运用语言符号显现审美意识内容的过程。另一方面,在文学欣赏阶段,如果不认识语言符号,不能洞悉这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内容,不能把语符化作品还原为主体的审美意识,就没法欣赏这个作品。整个文学活动就是创作者与欣赏

56、者之间通过设置和破译语言符号而进行沟通的过程。从静态上看,一个文学作品就是一个语言符号化了的对象性存在,语言符号成为文学作品的唯一存在方式。如果没有了语言,文学就失去了符号载体,主体的审美意识就失去了凭附的媒介和传达的形式,文学也就失去了物化文本的可能。所以说,语符化是文学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和物化形式。2、所谓主体审美意识的语符化显现,就是指文学创作者通过审美化的语言符号形式,来传达和体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审美意识,以便把意识到的审美内容进行语言符号化形式转换,从而形成语言艺术的过程。“主体”是指人,人是一切价值活动的主体,当然也是文学审美活动的主体。在文学创作阶段,文学主体是指文学创作者;

57、而在文学欣赏活动中,文学主体则是指的欣赏主体,即文学作品的读者。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认识和评价,作家自身的思想和感情等,都必须经由主体心灵的加工创造才能转化为艺术作品。文学反映生活不是静观摹写,不是照镜子式的直观投影或复制,而是主体的一种能动创造,而审美意识正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和能动体验的产物。文学主体性就是这样形成的。审美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在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所形成的关于美与艺术的思想和观念,是具有一定审美素养的主体,在接受美的事物的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着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等因素的复杂的心理现象。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意识是主体从事文学创作的

58、一种主体条件和能力,即以艺术审美对象为内容,以文学主体敏感、健全的感官、神经系统为生理基础,以艺术审美的感觉、知觉、表象、判断、思维、想象、情感等相互作用的活动为心理基础,在文学审美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艺术地把握现实的主体条件和能力。文学主体的审美意识蕴含着人类整个文化历史积淀的成果,又凝聚着文学主体丰厚的人生经验和生命体验。审美意识构成了文学活动的主体条件,也是文学活动的起点和动力。文学的语符化亦即将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通过语言符号的转换,使之成为语言艺术作品的过程和结果。“显现”就是指语言的外化、物化,亦即主体审美意识的对象化。它既包括语言外化的过程,也包括语言符号化的过程。物化了的文学作品就是

59、以语言符号方式显现出来的主体审美意识。语言显现是文学有别于其它艺术的特殊存在方式。3、审美是艺术的基本特征。所谓审美,就是对美的事物的感知、体验、欣赏、领悟和认识。文学的审美性可以从作家、作品、读者三个方面来领会。从作家方面说,文学创作是生活感受的审美化生活感受的审美化,就是用艺术审美的眼光来感受和理解生活,让生活体验诗意化,并按照美的规律,赋予表现对象以美的特征。作家实现生活感受审美化要做到三点:(1)要有审美动机和崇高的审美理想;(2) 要善于发现美、发掘对象的审美价值;(3)要实现“化丑为美”的审美转换:第一,要通过表现丑的或恶的事物,来达到艺术目的的美。第二,在艺术表现上要体现美的规律

60、,达到高超的艺术性。从作品方面说,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在内容上表现为立意正确,思想健康,情趣高尚,精神境界崇高;在形式上表现为美的艺术形式,即内在形式美和外在形式美。从读者方面说,文学能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使他们在欣赏中获得审美愉悦。4、(1)间接性与可感性的统一,即语意统一。语言艺术形象是间接的形象,它要借助读者的想象在头脑中的“意会”才能被感知。 (2)具体性与概括性的统一,即形神统一。文学形象的普遍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形象的特征性是具体个别的特征性与同类共通性的统一。二是形象所体现的思想可以超越形象本身,具有普遍性。(3)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即物我统一。所谓客观性,是指作家所体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