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作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_第1页
初中学生作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_第2页
初中学生作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_第3页
初中学生作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_第4页
初中学生作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淄博十四中孙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鲁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属第五单元(先秦史传散文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孟子两章。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本单元编写了公输、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庄子故事两则、扁鹊见蔡桓公等古典散文的名篇。这些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精辟而富有特色,故事情节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与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记叙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

2、子的“仁政”思想。文章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诊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由战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明确了是否“人和”决定战争的胜败;能否施行“仁政”,决定君主能否得到天下,进而启发学生懂得“人和”对于普通人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认读、译读、思读、悟读四种方式,把握文章的内容。(2)积累重要文言词语,把握词义,特别是一个通假字,四个实词天时、地利、人和、道。(3)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2

3、、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2)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3、德育目标(1)认识“人和”的历史意义和今天借鉴的现实意义。(2)引导学生由“人和”学习做人的道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把握说理特点和论证结构。、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层层说理,运用排比,双重否定句进行说理的技巧(五)教学方法: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二说教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我采用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的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方法:、朗读法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并学习课文的语言艺术。、讨论点拨法

4、从不同角度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涵。、情景激励法、比较法、分析法、诠释法、循序渐进法针对重、难点,把课文分为四部分,逐个层次分析,使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四、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处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2、板书课题,强化“寡”字的书写。(二)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学习指导。通过朗读,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基础

5、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文章的论述特点。3、指导朗读。多诵读,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朗读节奏举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4、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自由读、齐读、推荐读、自告奋勇读。5、明确重点词语的意思:一个通假字,四个实词(天时、地利、人和、道)中的前三个词(“道”留在最后一层讲)。6、翻译课文:请大家进入境界,全身心地扎在书里,一块练口头翻译。(三)问题探究1、这篇文章一共可以分为几层?第二、三层与第一层的关系是什么?第一层是提出问题,第二、第三层是分析问题。这篇文章有2

6、000多岁了,但至今读来仍很明白。请问:句子好懂不?哪一层不好懂?3、七嘴八舌地翻译第二段。译时,要全身心投入。如遇到不会的,就提出。4、师生互动,检查重点词句的翻译,如:委而去之。特别注意“去”字。5、找出最后一段中没有加注解的句子,齐读。6、师生互动:(1)这句话中,我们要重点解决“多助”和“寡助”,“得道”和“失道”的问题。什么是“多助”和“寡助”?(2)道”是文眼。什么是“道”?(3)关于这个“道”字,意思最复杂。辞海有15种解释;语言大典有46种。在这篇课文中,应准确译成“仁政”。“得道”就是“施仁政”;那么“失道”呢?(4)“道”与前面提到的“人和”有什么联系?在结构上,这一层与前

7、面几层又有什么关系?7、总结文章的结构: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四)拓展提高1、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例子印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古训?跟同学们介绍一下。2、“道”对百姓、对国君而言,它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假如你们长大后要办公司、当老板,这“道”实用吗?怎么理解它的意思?3、当一个老百姓,这个“道”又怎么解释?怎样做才能帮助他的人多?4、总结:多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通过帮助别人的方式,获得别人的帮助。这是个处世的道理。(五)当堂训练朗读及背诵课文:练习喊着背,严肃地背,低沉地背,悲哀地背,快乐地背,兴奋地背,自豪地背。来检验一下吧!、读准下列字的音。夫()粟()畔()、解释下列词语的

8、古今义。A池古义:今义:B兵古义:今义:C亲戚古义:今义:、翻译句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填空练习。孟子,名,字,是时代人,他是孔子以后的孟子是一部记录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得出的著名论断是、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做练习 TOC o 1-5 h z 下列朗读节奏正确的一组是()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对“得道者多助”的理解正确的是()A.能搞好内部团结的君主,他帮助支持的人就多。B.能讲明正确道理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C.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文中的“道”与下面哪个词中的“道”意思相近?A.道德B.道歉C.道路D.王道“战必胜”的根本原因是(原文)这篇文章论述的中心意思是()A.民心所向,上下团结,则战无不胜。B.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