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章:诗经》PPT 课件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章:诗经》PPT 课件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章:诗经》PPT 课件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章:诗经》PPT 课件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章:诗经》PPT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从诗到诗经引子:成语,活着的诗经语言第一节:诗经概述第二节:诗经的七大主题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成语:活着的诗经语言国风周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逃之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国风召南鹊巢鸠占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忧心忡忡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国风邶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新婚燕尔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国风鄘风胡天胡帝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国风卫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螓首蛾眉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信誓旦旦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国风王风遇人不淑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彼采萧兮,

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国风郑风人言可畏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国风曹风衣冠楚楚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万寿无疆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大雅文王之什自求多福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小心翼翼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天作之合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大雅生民之什不可救药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大雅荡之什投桃报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进退维谷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兢兢业业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明哲保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爱莫能助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长舌之妇妇有长舌,维厉之阶。小雅鹿鸣之什兄弟阋墙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寿比南山南山之寿,不骞不崩。乔迁之喜出

3、于幽谷,迁于乔木。小雅白华之什不醉无归厌厌夜饮,不醉无归。小雅彤弓之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小旻之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巧言如簧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小雅桑扈之什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之。绰绰有裕此令兄弟,绰绰有裕。第一节:诗经概述 戴维诗经研究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洪湛侯诗经学史(上、下)中华书局2002 孔颖达毛诗正义(包括了毛传、郑笺及孔疏),十三经注疏;朱熹诗经集传;余冠英诗经选;高亨诗经今注;王力诗经韵读。陆玑毛诗草木虫鱼疏、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潘富俊等诗经植物图鉴、高明乾等诗经植物释诂、 诗经动物释诂一、诗经简述1、 篇数305篇

4、(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乃所谓“笙诗”,有目无辞)。墨子公孟:“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可以配乐演唱的乐歌总集。2、编者(1) 孔子(2) 乐官3、作者极少可确定作者名字,多为无名作者,来源广泛。鄘风载驰:许穆夫人 小雅巷伯: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大雅嵩高: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4、风、雅、颂的含义“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风诗共有15国风,160篇

5、。“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西周王畿的音乐。雅诗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31和小雅74,大多是宫廷宴享乐歌,多属西周晚期的作品,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颂诗分为周颂31、鲁颂4和商颂5,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5、诗经授受先秦:国语楚语上: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周礼春官:大师掌六律六同教六诗论语季氏孔子授伯鱼诗:“不学诗,无以言。”汉代四家诗:齐(齐人辕固生)、鲁(鲁人申培公)、韩(燕人韩婴)、毛(大毛公鲁人毛亨和小毛公赵人毛苌)四家传授诗经。齐、鲁、韩“三家诗”当时并列于官学,书写用汉代通行的隶书,称为“今文诗”;毛诗晚出,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称为“古文诗”。东汉经学家

6、郑玄为毛诗作毛诗传笺,是毛诗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助力。“三家诗”东汉时趋于衰微,先后失传,存者唯毛诗,即今之诗经。第二节:诗经的七大主题一、婚恋诗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毛诗序: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毛诗大序: 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明人戴君恩

7、读诗臆评:诗之妙全在翻空见奇。此诗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尽了,却翻出未得时一段,写个牢骚忧愁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时一段,写个欢欣鼓舞的光景,无非描写“君子好逑”一句耳,若认作实境,便是梦中说梦。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毛诗序:“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8、。”这里涉及到西周败亡、东周建立的史事。犬戎之乱中,秦襄公救周,并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立誓:若赶走犬戎,歧山以西之地就归秦所有。自秦襄公始,到秦文公时才赶走了占据其地的犬戎,“收周余遗民以有之”。秦国崇尚武功、民风彪悍,与周王朝礼义治国、文质兼重很不相同,所以毛诗序认为此诗是讽刺襄公不能任用周地遗民中的贤人,以周礼治国。可备一说,而不能以此赏诗之妙。牛运震诗志云:“国风第一篇飘缈文字。极缠绵,极惝恍;纯是情,不是景;纯是窈远,不是悲壮。” 逾墙而会: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

9、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郑风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弃妇诗:卫风氓(教程p16)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郑玄笺注:士有百行,可以功过抵除。至于妇人,无外事,唯以贞信为节。钱钟书管锥编引申之:男多借口,女难饰非,恶名之被,苛恕不齐。 宽解摆脱,又一意也:纽

10、情缠爱,能自拯拔,犹鱼鸟之出网罗。夫情之所钟,古之“士”则登山临水,恣其汗漫,争利求名,得以排遣;乱思移爱,事尚匪艰。古之“女”闺房窈窕,不能游目骋怀,薪米从脞,未足忘情摄志;心乎爱矣,独是深念,思蹇产而勿释,魂凭营若有亡,理丝愈纷,解带反结,耽不可说,殆亦此之谓与?(p94)二、征役诗1、正面(肯定战争的正义价值):大雅常武、秦风无衣(教程亦列入“爱国诗”)特点:写虚和写实之关系,强调道德仁义和不战而胜的最高理想。与史书中舟可掬指等描写相参照。2、反面(厌战思乡):(1)战士角度:小雅采薇(教程p18)、豳风东山(2)思妇角度:王风君子于役、卫风伯兮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

11、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萱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三、怨刺诗毛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汉书礼乐志: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大雅:民劳、板、荡;小雅:节南山、十月之交、雨无正、巷伯;国风: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鄘风 相鼠、邶风新台。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

12、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毛诗序说:“北山,大夫刺幽王也。役使不均,己劳于从事而不得养其父母焉。”在作者身份认定上,朱熹诗集传也认为此诗是“大夫行役而作此诗”,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指出作诗者当为士子,方玉润诗经原始亦持此观点。至于此诗是否具体讽刺周幽王,可置而不论,不过,对大夫的怨言背后,连带对宠任大夫的君主的无言讽刺,虽属推测,尚在情理之中。北山留下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名言,虽然打上了专制时代土地公有、王权至上观念的烙印,却也透露了诗人要求以王权制约臣权,要求臣子公务相对公平分配的粗糙愿望。四、周民族史诗左

13、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诵丰年周诵噫嘻诗经大雅中五首古老的周民族史诗:生民(后稷)、公刘(公刘)、绵(古公亶父)、皇矣(太王、王季、文王)、大明(王季、文、武),记述了从周世祖后稷诞生到武王灭商的一些传说和英雄事迹。生民:后稷降生,农业之祖;公刘:公刘迁徙族人,由邰(陕西武功)到豳(陕西彬县),定居;绵:古公亶父迁徙族人,由豳到岐(陕西岐山),创立周王国;皇矣:太王、王季之德,文王伐密须氏、崇侯虎之战;大明:武王牧野之战(灭商之战)。五、爱国诗注意先秦“家”(大夫)、“国”(诸侯)、“天下”(天子)与后代不同,不应泛化。(教程p14载驰)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

14、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毛诗序: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陈震读诗识小录:起笔奇崛,意在笔先,二句只如一句。收笔雄劲,辞以气行,三句只如一句。实则上呼下应,五句一气卷舒也。三百篇中仅见。左传定公四年: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埸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

15、,君之土也。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六、农事诗1、统治者角度:周颂丰年周颂噫嘻(农事、祭祀合一)2、农夫角度:豳风七月,风诗中最长诗,八章、八十八句、三百八十字。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

16、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

17、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于右任夜读豳风诗:陨箨惊心未有期,烹葵剥枣复何为?艰难父子勤家业,栗烈农夫祝岁时。南亩于茅犹惴惴,东山零雨自迟迟。无衣无褐思终日,苦读周人救乱诗。毛诗序云:“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致艰难也。” 此诗虽涉及豳公及其治下农夫,客观上可窥见西周农业社会政治格局之一隅

18、,但主要还是以农夫生活劳作为中心,“劳者歌其事”,展现了一副生动的社会生活长卷图。姚际恒诗经通论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评论:“鸟语虫鸣,草荣木实,似月令。妇子入室,茅綯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织,狩猎藏冰,祭献执功,似国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天下之至文也。”方玉润诗经原始评七月语言风格兼备各体,称誉极高:“今玩其辞,有朴拙处,有疏落处,有风华处,有典核处,有萧散处,有精致处,有凄婉处,有山野处,有真诚处,有华贵处,有悠扬处,有庄重处,无体不备,有美必臻。晋、唐后,陶、谢、王、孟、韦、柳田家诸诗,从未见

19、臻此境界。”七、礼俗诗天子宴群臣,群臣宴宾客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曹操短歌行引用)兄弟之会:小雅常棣: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醉酒乱仪:小雅宾之初筵“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是曰既醉,不知其秩。”“彼醉不臧,不醉反耻。”礼俗诗的特有功能:亲亲之道,宗法之仪。统治阶层的内部人际关系协调。八、其他送别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

20、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宋代许顗彦周诗话论“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真可以泣鬼神矣!张子野长短句云:“眼力不如人,远上溪桥去”,东坡与子由诗云:“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皆远绍其意。钱钟书管锥编p78发挥之 悼亡诗: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毛诗序:“葛生,刺晋献公也。好攻战,则国人多丧矣。”解释此诗的背景历史,可参考。郑玄笺具

21、体指此诗为女子思念战死在外的征夫。方玉润认为是“征妇怨”,丈夫在外服役,音信难通,生死均不可知,只是睹物思人,发为浩叹。以唐人诗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参证,亦有助于领悟诗意。今人如高亨先生认为此诗是男子追悼亡妻之作,作者性别解释歧异的关键在于对“予美”的身份认定。陈继揆读诗臆补引陈仅语评此诗结构之特别:“此诗五章,前二章为一调,后二章为一调,中一章承上章而变之,以作转纽。独旦二字,为下日、夜、百岁之引端。篇法于诸诗中别出一格。”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

22、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榖,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榖,我独不卒。 毛诗序云:“蓼莪,刺幽王也。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抛开“刺幽王”附会之说,“孝子不得终养”的概括是对的。中国人极重视“孝”的传统,“孝”应当是从理智到情感,从外到内,知行合一的真诚感念,因此,千古而下,蓼莪不能尽孝的悲苦绝望犹令人潸然。方玉润诗经原始对此诗极为推崇:“几于一字一泪,可抵一部孝经读。固不必问其所作何人,所处何世,人人心中皆有此一段至性至情文字在,特其人以妙笔出之,斯成为一代至文耳!又何暇指其为刺王

23、作哉?” 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一、赋、比、兴的手法一般认为,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历来异说纷纭(如六体说)。朱熹诗经集传序:“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1)赋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法。明代谢榛:“予尝考之三百篇,赋七百二十,兴三百七十,比一百二十”(四溟诗话卷二)可见用赋之广。而且诗经中的赋,灵活多变,包括写境、抒情、对话、形态描绘等等,值得注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管锥编p137:远树依依如送客;李商隐赠柳:堤远意相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旌旆。管锥编p137引申发挥陆象山全集卷三十四语录:“萧萧马鸣”,静中有动;“悠悠旌旆”,动中有静。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