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期末)生物试题_第1页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期末)生物试题_第2页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期末)生物试题_第3页
2020-2021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期末)生物试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期末)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表示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为父本,b为母本B和是在开花之后进行的C操作后要对b套上纸袋D先进行操作,后进行操作2某二倍体植物中紫花和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杂交组合一定能确定这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A紫花白花B纯合紫花纯合白花C紫花紫花或白花白花D紫花紫花和白花白花3孟德尔在对两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几组比例中,能直接说明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A测

2、交后代的性状表现比例为1:1:1:1B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1:1CF2的性状表现比例为9:3:3:1DF2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为1:1:1:1:2:2:2:2:44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5下图为人体半乳糖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任何一种酶的缺乏均可导致半乳糖代谢障碍,出现半乳糖血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_B_C_

3、,共有8种可能的基因型B若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BbCc,则子女的基因型有27种,表型有8种C若父亲基因型为AaBbCc,母亲基因型为AaBbCC,则子女患病概率为7/16D人体半乳糖血症的发病机理说明一种性状可以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6在显微镜下观察某植物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观察到以下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依据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来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B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A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全过程C上述图像按减数分裂的顺序依次为ACDEBFDDB的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7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直毛与分叉毛为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只果蝇杂交产生的子

4、代表型和比例如下表: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蝇3/401/40雄蝇3/83/81/8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控制灰身、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子代中灰身直毛雌果蝇有4种基因型D子代中黑身直毛比例为3/88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II-7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男性与女性相等B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CI-1与II-8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00%DII-6与II-7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9火鸡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5、,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胚胎不能成活。雌性火鸡有时可单独完成生殖,可能的方式有以下三种:原始生殖细胞未进行减数分裂;卵细胞与来自同一卵母细胞的一个极体融合;卵细胞中染色体加倍。请预期上述三种方式所产生的子代性别及比例()A雌:雄=1:1;雌:雄=1:1;雌:雄=1:1B全为雌性;雌:雄=4:1;全为雄性C雌:雄=1:1;雌:雄=2:1;全为雌性D全为雌性;雌:雄=4:1;雌:雄=1:110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和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转录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翻译以氨基酸为原料C基因转录时以D

6、NA双链为模板,翻译时以mRNA单链为模板D在真核细胞中,染色体上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是在细胞内的不同区室中进行的11刑侦人员将获得的DNA样品用合适的酶切成片段,然后用电泳的方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形成DNA指纹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的遗传信息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的DNA中B依据图中的结果,怀疑对象1最可能是罪犯CDNA指纹技术依据的是DNA分子具有多样性DDNA指纹技术还可用于亲子鉴定和死者遗骸的鉴定12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探索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艾弗里与赫尔希、蔡斯设计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将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RNA涂抹在烟草植株叶片可使其感染病毒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

7、验中,35S标记的一组检测到沉淀物放射性偏高,这是培养时间过长导致的D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可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13在含有4种碱基的DNA双链区段中,胞嘧啶有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Ab05B胸腺嘧啶为a(1/2b-1)个Cb值越小该DNA区段越稳定D该区段转录产生的RNA中胞嘧啶比例也为b14下图为mRNA分子指导合成肽链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别为核糖体、mRNA、肽链B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为baC图中所示过程有助于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D图中翻译结束后所形成的多条肽链氨基酸序列不同15柳穿鱼花的形态结构与Lcyc基

8、因的表达直接相关。柳穿鱼植株A和植株B的花型不同,但它们体内的Lcyc基因序列相同,只是植株B体内的Lcyc基因被高度甲基化(如下图所示),抑制了该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花型产生了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胞嘧啶甲基化抑制DNA聚合酶与该基因结合B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表型也可能会发生变化C若将植株A和植株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的花型与植株A的相似D植株B的花型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16在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的实验中,某同学使用青霉素对大肠杆菌进行连续筛选,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第三代中抑菌圈的直径最大B大肠杆菌抗性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应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

9、继续培养D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使抗性基因频率提高17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如右图所示,叙述错误的是()A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三倍体西瓜不能产生种子,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三倍体植株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难以形成正常的配子18生物都有共同的租先,下对各项不能作为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的是()A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B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C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都是蛋白质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19某种群在T0时A的基因频率为05,由于外界因素的改变,该种群被分割成两个种群甲和乙,如图表示分割后的两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下列叙述

10、正确的是()A在T0到T1时间段内,种群乙中隐性纯合子的频率逐渐升高BT1之后种群甲、乙的基因频率保持恒定,说明已经形成生殖隔离C环境因素直接对种群甲、乙中个体的基因型进行选择从而改变基因频率D若在T1时将种群甲、乙进行混合,则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与T0时的相等20榕小蜂是榕树唯一的传粉昆虫,榕小蜂也必须在榕果内才能繁衍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榕小蜂和榕树间的协作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B若榕小蜂灭绝,则榕树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会逐渐下降C榕小蜂适应为榕树传粉的独特形态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榕小蜂和榕树所产生的可遗传变异决定了两种生物的进化方向二、综合题21研究发现,35岁以上女性的卵母细胞老化是生

11、殖衰老的主要原因。下图表示某高龄备孕女性体内某些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其中A表示体细胞,E表示该女性某次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请回答:(1)A图中染色体I与II的关系是_。C图所示细胞处于_分裂_期,该细胞内有_个染色体组。(2)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_(填字母编号)细胞发生_,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使得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3)随着年龄的增长,育龄女性形成E图所示的异常卵细胞的几率增大,请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解释该异常卵细胞形成的原因_。若该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则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量为_条。(4)为响应我国人口政策,实现优生优育,请结合题意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22科学家曾

12、对DNA复制的方式揭出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分散复制是指复制后的DNA的两条链都包含亲代的片段与新合成的片段)三种假说,如下图所示。研究人员应用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进行了以下研究。(1)实验一:提取15N/15N-DNA与14N/14N-DNA,混合后在100条件下进行热变性处理,使DNA分子_之间的氢键断裂,形成DNA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并测定离心管中DNA单链含量,实验结果如下图中a、b所示。(2)实验二:将含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F1DNA),热变性后按与实验一相同的方法处理,得到的

13、两个条带对应的峰值如图中c所示。根据图中信息,能否判断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若对F1DNA不做热变性处理,直接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则离心管中只出现一个条带,据此结果可排除_复制。图中b、c的14N-DNA、15N-DNA单链含量峰值对应离心管中的位置相同,据此结果可排除_复制。(3)实验三:将含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培养60min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热变性后按与实验一相同的方法处理,14N-DNA、15N-DNA单链含量峰值之比约为7:1,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约为_min。23某植物

14、茎的紫色对绿色为显性,由基因A/a控制;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基因B/b控制。以紫色高茎植株为亲木,自交产生的F1中紫色高茎:绿色高茎:紫色矮茎:绿色矮茎=5:3:3:1。请回答:(1)以上两对基因的遗传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F1表型比例异常的原因,某同学提出三种假设:假设一:基因型为_和_的受精卵或个体致死;假设二:亲本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致死;假设三:_。请设计杂交实验对假设二、假设三进行探究:实验思路:选择亲本紫色高茎植株与F1中的_进行正交、反交实验,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实验结果分析:若以亲本紫色高茎植株为父本,子代中绿色高茎:紫色矮茎:绿色矮茎

15、=_,反交子代中出现_种表型,则假设二正确。II若以亲本紫色高茎植株为_,子代中绿色高茎:紫色矮茎:绿色矮茎=1:1:1,反交子代中出现4种表型,则假设三正确。24囊性纤维病(CF)是一种严重的人类呼吸道疾病,与编码CFTR蛋白(一种转运蛋白)的基因异常有关。图1为某CF家系图,图2为CF致病机理示意图。请回答:(1)研究表明,CF为单基因遗传病。据图1分析,CF的遗传方式为_,8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2)图2中过程的产物为_,表示_过程。科研人员对患者的CFTR基因进行测序,发现CF的根本病因是基因突变,即CFTR基因中发生_,而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3)从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16、分析,以上实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三、实验题25茶尺蠖作为茶园害虫,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近年来,科研人员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对甲、乙地区的茶尺蠖进行生物防治,防治效果如下图所示。注:“饲毒”表示茶尺蠖幼虫取食用EoNPV处理的茶叶嫩梢。请回答:(1)甲地区全部茶尺蠖个体的集合叫作_。分析上图可知,甲地的茶尺蠖对EoNPV的抗性比乙地更_(填“强”或“弱”),判断依据是_。(2)针对两地生物防治效果的差异,为了明确甲,乙两地的茶尺蠖是否为同一个物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亲本交配组合F1的发育情况孵化率(%)蛹羽化率(%)雌雄性别比例A组

17、:甲()乙()4793341:01B组:乙()甲()7721511:525C组:甲()甲()9645491:09D组:乙()乙()1005281:09表中F1发育情况存在差异,是由于甲、乙两地的茶尺蠖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从而阻断了种群间的_,在_作用下,种群的_发生定向改变,导致基因库差异增大,F1出现不同的发育情况,两地的茶尺蠖种群各自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根据表中F1的发育情况,科研人员认为甲、乙两地茶尺蠖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若要验证这一结论,请设计简要的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_。答案第 = page 1 1页,共 = sectionpages 2 2页参考答案:1D【解析】【分析】1、人

18、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2、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操作过程,其中表示去雄,表示传粉。【详解】A、a进行了去雄处理,应该为母本,b提供花粉,应该为父本,A错误;B、为去雄,应该在开花前(花蕾期)进行,为传粉,应该在开花后进行,B错误;C、操作后要对a套上纸袋,C错误;D、为去雄,应该在开花前(花蕾期)进行,为传粉,应该在开花后进行,D正确。故选D。2B【解析】【分析】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

19、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详解】A、紫花白花,若显性个体是杂合子,后代紫花:白花=1:1,不能确定显隐关系,A错误;B、纯合紫花纯合白花,后代出现的那一种性状即为显性性状,B正确;C、紫花紫花或白花白花,若选取的亲本都是纯合子,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确定显隐关系,C错误;紫花紫花和白花白花,若选取的亲本都是纯合子,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确定显隐关系,D错误。故选B。3B【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

20、离时。【详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所以F1经过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的比例为1:1:1:1,直接体现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故选B。4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亲本为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_R_和yyrr。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所以黄色绿色=(9+3)(15+5)=35,圆粒皱粒=(9+15)(3+5)=31。【详解】由于圆粒皱粒=31,所以F1基因型是Rr,亲本圆粒和皱粒的基因型分别是RR和rr;

21、黄色绿色=35,拆成(31)+(04),即F1中存在两种基因型,一种自交黄色绿色=31,基因型是Yy,另一种自交子代全为绿色,基因型是yy,因此亲代基因型是Yy和yy;综上所述,结合亲代表现型,亲代基因型是YyRR和yyrr。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5B【解析】【分析】1、从代谢途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半乳糖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由酶、酶、酶催化完成,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半乳糖)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且是多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2、控制三种酶的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正常个体是能够将半乳糖转化为葡萄糖的个体,其酶、酶、酶均表达,

22、即存在A、B、C基因的个体是正常个体,其基因组成为A_B_C_,共有8种可能的基因型,A正确;B、若父母亲的基因型均为 AaBbCc,则子女的基因型有333=27 种,表现型有2种,即正常和半乳糖血症,B错误;C、任何一种酶的缺乏均可导致半乳糖代谢障碍,出现半乳糖血症,也就是说A_B_C_表现为正常。若父亲的基因型为AaBbCc,母亲的基因型为AaBbCC,正常子女为3/43/419/16,子女患病的概率为19/167/16,C正确;D、从代谢途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半乳糖转化为葡萄糖是由A、B、C基因控制的三种酶共同来完成的,一种性状可能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D正确。故选B。6A【解析】【分析】

23、分析题图:图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某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其中A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D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E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F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详解】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可以此作为判断该细胞所处分裂时期的依据,A正确;B、细胞在制成装片的过程中已经死亡,不可观察到A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全过程,B错误;C、结合分析可知,上述图像按减数分裂的顺序依次为ACEDBF,C错误;D、DB的过程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不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

24、错误。故选A。7D【解析】【分析】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中:雌果蝇的灰身:黑身=3:1,雄果蝇中灰身:黑身=3:1,说明控制果蝇的灰身和身上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身对黑身是显性,亲本基因型为AaAa;雌果蝇中只有直毛,没有分叉毛,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说明控制果蝇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直毛对分叉毛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所以对于两对性状来说,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详解】A、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中:雌果蝇的灰身:黑身=3:1,雄果蝇中灰身:黑身=3:1,说明控制果蝇的灰身和身上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5、,A正确;B、据分析可知,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子代中灰身直毛雌果蝇为A_XBX-,有4种基因型,C正确;D、子代中黑身直毛aaXBY和aaXBX-,其比例为1/41/4+1/41/2=3/16,D错误。故选D。8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由于-6为两病男患者,II-7不携带致病基因,他们的儿子-9和-10的甲病致病基因均来自-6,可排除伴X染色体遗传,且-2患甲病,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可推出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题干信息可知,其中一种病的

26、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1和-2均不患乙病,-6患乙病,可推出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男性与女性相等,A正确;B、由分析可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B正确;C、I-1与II-8均为正常男性,基因型都为aaXBY,C正确;D、II-6的基因型为AaXbY,II-7的基因型为aaXBXB,他们生出正常孩子(aaXB_)的概率为1/21=1/2,D错误。故选D。9B【解析】【分析】题意分析:火鸡为ZW型性别决定方式,ZZ为雄性,ZW为雌性,WW胚胎不能存活,根据子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类

27、型即可判断子代的性别。【详解】原始生殖细胞未进行减数分裂,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则子代的性染色体组成仍为ZW,所以子代全为雌性个体;ZW的雌性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Z、Z、W、W;卵细胞与来自同一卵母细胞的一个极体受精,若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Z,则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Z:W=1:2,后代ZZ:ZW=1:2;若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W,则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W:Z=1:2,后代WW:ZW=1:2;所以子代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ZZ:ZW:WW=1:4:1,由于WW胚胎不能存活,所以子代的雌:雄=4:1;卵细胞染色体加倍,由于卵细胞的染色体为Z或W,所以加倍后为ZZ或WW,而WW胚胎不能

28、存活,因此子代全为雄性个体。故选B。10C【解析】【分析】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是指在细胞核中以解开的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而翻译是指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多肽链的过程。【详解】A、转录时DNA模板链与RNA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翻译时mRNA和tRNA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B、转录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翻译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B正确;C、基因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时以mRNA单链为模板,C错误;D、在真核细胞中,由于核膜的存在,染色体上基因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翻译发生在

29、细胞质的核糖体中,D正确。故选C。11C【解析】【分析】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详解】A、人属于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A正确;B、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怀疑对象1的DNA指纹图与从受害者体内分离的精液样品最相似,所以最可能是罪犯,B正确;C、DNA指纹技术依据的是DNA分子具有特异性,C错误;D、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DNA指纹技术可用于亲子鉴定和死者遗骸的鉴定,D正确。故选C。12C【解析】【分

30、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进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与赫尔希、蔡斯设计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B、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将烟草花叶病毒

31、中提取的RNA涂抹在烟草植株叶片可使其感染病毒,但由于烟草花叶病毒裸露的RNA没有蛋白质衣壳的保护,感染的频率比较低,B正确;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5S标记的一组检测到沉淀物放射性偏高,这是搅拌不充分(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与细菌没有分离)导致的,C错误;D、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存在转化因子,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R型活细菌能转化成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可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D正确。故选C。13B【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

32、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DNA分子含有4种碱基,胞嘧啶的比例是b,则鸟嘌呤的比例也是b,b0.5,但b0.5,A错误;B、由题意可知,胞嘧啶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

33、比例为b,所以该DNA分子的碱基总数是a/b,因此胸腺嘧啶=(a/b-2a)1/2=a(1/2b-1),B正确;C、GC碱基对有三个氢键,AT碱基对有两个氢键,所以GC含量多DNA稳定,所以b值越小该DNA区段越不稳定,C错误;D、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且DNA中的鸟嘌呤与RNA中的胞嘧啶配对,虽然已知双链DNA分子中胞嘧啶=鸟嘌呤,所占的比例均为b,但无法得知DNA单链中胞嘧啶所占的比例,所以mRNA中胞嘧啶的比例也无法确定,D错误。故选B。14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mRNA分子指导合成肽链的翻译过程,其中为核糖体,为mRNA,为肽链,a、b为mRNA的两端。【详解】A、由

34、分析可知,为核糖体,为mRNA,为肽链,A正确;B、由图可知,靠近a端的核糖体上肽链较长,说明是最先与mRNA结合的,故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为ba,B正确;C、图中所示过程一条mRNA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多条肽链,有助于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C正确;D、图中翻译的模板相同,结束后所形成的多条肽链氨基酸序列也相同,D错误。故选D。15A【解析】【分析】甲基化的Leyc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合成Leyc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详解】A、植株B的Lcyc基因不表达的原因可能是甲基化的Leyc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

35、转录产生mRNA,A错误;B、由题可知,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是Lcyc基因的DNA甲基化修饰可能阻碍了基因的转录过程,其表型也可能发生变化,B正确;C、甲基化的基因被抑制了表达,可看作隐性基因,则A、B两植株的基因型为AA和aa,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为Aa,花型与未甲基化的植株A相似,C正确;D、植株B的花型性状是由于DNA的甲基化,可以遗传给后代,D正确。故选A。16A【解析】【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

36、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图中青霉素对细菌起选择作用。【详解】A、如图所示,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抑菌圈直径越小,所以第三代的抑菌圈的直径最小,A错误;B、细菌耐药性状的出现是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而细菌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B正确;C、抑菌圈边缘的菌落对该抗生素不敏感,所以应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继续培养,C正确;D、由于在培养过程中,都加入了青霉素,所以具有抗性的个体就存活下来,不具有抗性的被淘汰,素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使抗性基因频率提高,D正确。故选A。17C【解析】【分析】无子西瓜的培育的具体方法:(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期的普通二倍体西瓜,得到

37、四倍体西瓜。(2)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得到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西瓜种子。(3)种植三倍体西瓜的种子,这样的三倍体西瓜是开花后是不会立即结果的,还需要授给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以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为果实,这样就会得到三倍体西瓜。【详解】A、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B、无子西瓜培育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正确;C、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育种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C错误;D、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D正确。故选C。18D【解析】【分析】生物有共同

38、祖先的证据:(1)化石证据: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2)比较解刨学证据: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这些具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形态上的差异。(3)胚胎学证据: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人和其它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4)细胞水平的证据: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5)分子水平的证据:不同生物

39、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详解】A、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这一论点,A正确;B、所有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这一论点,B正确;C、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都是蛋白质,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这一论点,C正确;D、非生物的运动也需要能量供应,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不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这一论点,D错误。故选D。19A【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甲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逐渐升高,乙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逐渐降低。【详解】A、种群乙在T0时a=0.5,隐性纯合子频率为1/4,到T1时a=0.8,隐

40、性纯合子频率为16/25,隐性纯合子的频率逐渐升高,A正确;B、T1之后种群甲、乙的基因频率保持恒定,但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B错误;C、环境因素直接对种群甲、乙中个体的表现型进行选择从而改变基因频率,C错误;D、由于种群甲、乙的大小未知,所以若在T1时将种群甲、乙进行混合,则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与T0时的不一定相等,D错误。故选A。20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榕树依靠传粉榕小蜂为之传粉,传粉榕小蜂在榕树榕果中产卵,为其幼体唯一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说明二者是互利共生关系。【详解】A、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榕小蜂和榕树

41、间协作关系的形成是它们在长期自然选择中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B、榕小蜂是榕树唯一的传粉昆虫,若榕小蜂灭绝,则榕树种群的数量会减少,遗传多样性会逐渐下降,B正确;C、榕小蜂为榕树传粉的适应性特征是它们在长期自然选择中共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D、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两种生物的进化方向,D错误。故选D。21 非同源染色体 有丝 后 4 B 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移向了卵细胞 47 提倡适龄生育【解析】【分析】1、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加倍,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2、,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2、图A含有同源染色体,是体细胞;图B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图C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图D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图E表示该女性某次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详解】(1)A图中色体I与II形态不同,I与II的关系属于非同源染色体。C图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此时期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2)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导致子细胞的染

43、色体数目减半,B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此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使得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3)E图中大细胞为卵细胞,卵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其中一个极体少了一条染色体,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移向了卵细胞。正常人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46条,因为该异常卵细胞多了一条染色体,若该异常的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则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量为47条;(4)分析题意可知,35岁以上女性的卵母细胞老化是生殖衰老的主要原因,高龄备孕女性产生异常卵细胞的概率较大,所以为响应我国人口政策,实现优生优育我们应该提倡适龄生育。【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

44、中染色体变化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 碱基对 不能 无论是DNA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经热变性处理后都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全保留复制 分散复制 2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如果DNA的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则一个亲代15N-15N的DNA分子复制后,两个子代DNA分子是:一个15N-15N,一个14N-14N,在离心管中分布的位置是一半在轻带、一半在重带;如果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一个亲代15N-15N的DNA分子复制后,两个子代DNA分子都是15N-14N,在离心管中分布的位置全

45、部在中带;如果DNA的复制方式为分散复制,则一个亲代15N-15N的DNA分子复制后,在离心管中分布的位置全部在中带,这样就不能区分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再继续做子代DNA密度鉴定:如果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一个亲代15N-15N的DNA分子复制2次后,得到的4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是15N-14N,另外3个DNA分子是14N-14N,在离心管中分布的位置1/4在中带,3/4在轻带;DNA的复制方式为分散复制,则一个亲代15N-15N的DNA分子复制2次后,得到的4个DNA分子,在离心管中分布的位置全部在中带。【详解】(1)热变性处理会使得DNA双链解开,因此热变性处理,使DN

46、A分子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形成DNA单链。(2)若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含15N/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假设亲本为1个DNA),繁殖一代后,得到两个子代DNA分子是:一个15N-15N,一个14N-14N,与实验一相同的方法处理后,得到的单链15N:14N=1:1,得到的两个条带对应的峰值与c图相同,若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到两个子代DNA分子都是15N-14N,其得到的单链15N:14N=1:1,得到的两个条带对应的峰值与c图相同,由于两种情况下实验结果相同,因此无法判断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假设亲本为1个DNA,

47、若双链的F1DNA不做热变性处理,将其直接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若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则得到两个子代DNA分子是:一个15N-15N,一个14N-14N,离心结果有两个条带;若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得到两个子代DNA分子都是15N-14N,离心结果只有1个条带;若DNA的复制方式为分散复制,得到两个子代DNA分子都是15N-14N,离心结果只有1个条带,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排除全保留复制。图中b、c的14N-DNA、15N-DNA单链含量峰值对应离心管中的位置相同,说明单链中只含有14N或15N,可以排除分散复制。(3)假设亲本为1个DNA,14N-DNA、15N-DNA单链含量

48、峰值之比约为7:1=14:2,无论是半保留复制还是全保留复制,15N-DNA单链只有2条,因此共含有16条DNA链,共8个DNA分子,60min内共复制了3次,因此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为60 3=20min。【点睛】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23 遵循 AABb AaBB 亲本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致死 绿色矮茎 1:1:1 4 母本【解析】【分析】已知该植物紫茎对绿茎为显性,由基因A/a控制;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基因B/b控制。让紫色高茎植株自交,F1中紫色高茎:绿色高茎:紫色矮茎:绿色矮茎=5:3

49、:3:1,由于F1中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且推测亲本紫色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A_B_紫色高茎:aaB_绿色高茎:A_bb紫色矮茎:aabb绿色矮茎=5:3:3:1。【详解】(1)由分析可知,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F1表型为5:3:3:1,说明A_B_紫色高茎中减少了4,推测其比例异常的原因可能有:假设一: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受精卵或个体致死,F1的A_B_紫色高茎中只有AABB和AaBb存活,导致F1的表型为5:3:3:1。假设二:亲本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致死;假设三:亲本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致死。设计杂交实验对假设二、假设三进行探究,两种假设的区别在于致死的AB配子是雄性还是雌性,故可以设计正反交进行探究。实验思路:选择亲本紫色高茎植株(AaBb)与F1中的绿色矮茎(aabb)进行正交、反交实验,统计子代表型及比例。实验结果分析:若假设二正确,以亲本紫色高茎植株(AaBb)为父本,产生的正常雄配子为Ab:aB:ab=1:1:1,绿色矮茎(aabb)为母本,雌配子为ab,子代中绿色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