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热力学:第8章例题_第1页
化工热力学:第8章例题_第2页
化工热力学:第8章例题_第3页
化工热力学:第8章例题_第4页
化工热力学:第8章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例题某人称其设计了一台高效率热机,该热机消耗热值为42000kJkg-1的燃料30kgh-1,可以产生的输出功率为210kW。该热机使用的高温与低温热源分别为400和60,试判断此热机是否合理?1某动力循环的蒸汽透平机,进入透平的过热蒸汽为2.0MPa,400,排出的气体为0.035MPa饱和蒸汽,若要求透平机产生3000kW功率,问每小时通过透平机的蒸汽流量是多少?其热力学效率是等熵膨胀效率的多少?假设透平机的热损失相当于轴功的5%。 解:进出透平机的蒸汽状态见下图所示,焓、熵值从附录水蒸汽表中查到,按稳流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对透平机进行能量衡算,H=Q-Ws 则 蒸汽流量 按本题意

2、,等熵膨胀的空气应该是湿蒸汽,即为饱和蒸汽和饱和水的混合物,此时熵值,即为饱和蒸汽和饱和水的熵按比例混合,从附录查得饱和蒸汽的熵,从饱和水性质表查得饱和液体的熵, 设空气中气相重量百分含量为x,则 7.1271=7.7153x+(1-x)0.9875解得 x=0.9126空气的焓值 H=xHg+(1-x)Hl =0.91262631.4+(1-0.9126)304.25=2428.0kJkg-1定熵效率 2某蒸汽动力循环操作条件如下:冷凝器出来的饱和水,由泵从0.035Mpa加压至1.5Mpa进入锅炉,蒸汽离开锅炉时被过热器加热至280。求:(1) 上述循环的最高效率。 (2) 在锅炉和冷凝器

3、的压力的饱和温度之间运行的卡诺循环的效率,以及离开锅炉的过热蒸汽温度和冷凝器饱和温度之间运行的卡诺循环的效率。 (3) 若透平机是不可逆绝热操作,其焓是可逆过程的80%。求此时的循环效率。解: (1) 各状态点的热力学性质,可由附录水蒸汽表查得 (由于液体压力增加其焓增加很少,可以近似) 该循环透平机进行绝热可逆操作,增压泵也进行绝热可逆操作时效率最高。,由0.035Mpa,查得气相,(查饱和蒸汽性质表)液相,(查饱和水性质表内插) 气相含量为x 冷凝器压力0.035Mpa,饱和温度为72.69;锅炉压力1.5Mpa,饱和温度为198.32。卡诺循环运行在此两温度之间,卡诺循环效率 若卡诺循环

4、运行在实际的二个温度之间,其效率为(3)不可逆过程的焓差为0.80(H2-H3),而吸收的热仍为,因此效率3将典型的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T-S图分别在P-H图和H-S图上表示出来。解:压缩机的可逆绝热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常可看作为等焓过程,则循环可用如下P-H和H-S图表示。4 某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制冷量Q0为3104kJh-1,蒸发室温度为-15,冷凝器用水冷却,进口为8。若供给冷凝器的冷却水量无限大时,计算制冷循环消耗的最小功为多少?如果冷凝器用室温(25)空气冷却时,其消耗的最小功又是多少? 解: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所有的制冷循环中,逆卡诺循环的制冷效率最高,即功耗最小。循环效率有如下

5、的关联式: 按照传热原理,如果进出冷却器的冷却水量无限大,则不仅冷却水进出口温度接近相同,而且被冷介质的温度也相同。因此 当冷却水量无限大时,冷凝温度T2=(8+273)K, 所以最少净功 当冷凝器用空气冷却时,冷凝温度近似等于室温25 最小净功 由计算结果可见,冷却温度越低,消耗功越小。但是空气冷却所用设备简单,如家用空调器,冰箱采用散热片空气冷却,不过它们的能耗要比水冷却高许多。5 实际蒸汽压缩制冷装置中的膨胀过程,为何采用节流阀而不用膨胀机?如果用膨胀机,请在TS图上标出哪些面积代表膨胀机回收的功? 解:制冷装置的膨胀过程,采用节流元件(如阀、孔板等)主要考虑到节流设备简单,装置紧凑。对

6、于中小型设备而言,这个膨胀功是不值得回收的,功量不大,但是设备投资要增加许多。因此,大多不采用膨胀机。 在下面的TS图上,节流元件膨胀过程如34,是等焓过程,而膨胀机膨胀过程如34,是等熵过程。膨胀机回收的功量如阴影部分积分。 6某压缩制冷装置,用氨作为制冷剂,氨在蒸发器中的温度为-25,冷却器中的压力为1.0MPa,假定氨进入压缩机时为饱和蒸汽,而离开冷凝器时为饱和液体,每小时制冷量Q0为1.67105 kJh-1。求:(1)所需的氨流率; (2)制冷系数。解:通过NH3的P-H图可查到各状态点焓值。按照题意,氨进入压缩机为饱和状态1,离开冷凝器为饱和状态3。氨在蒸发器中的过程即41 H1=

7、1430KJkg-1 (P2=1.0MPa,S2=S1) H2=1710KJkg-1 氨在冷凝器中的过程即23,H3=H4=320KJkg-1氨流率 制冷系数 注:求解此类题目:关键在于首先确定各过程状态点的位置,然后在P-H图或TS图上查到相应的焓(或温度、压力)值,进行计算。7有一氨压缩制冷机组,制冷能力Q0为4.0104KJh-1,在下列条件工作:蒸发温度为-25,进入压缩机的是干饱和蒸汽,冷凝温度为20,冷凝过冷5。试计算: (1)单位重量制冷剂的制冷能力; (2)每小时制冷剂循环量; (3)冷凝器中制冷剂放出热量; (4)压缩机的理论功率; (5)理论制冷系数。解:首先在PH图(或T

8、S图)上按照已知条件定出各状态点。查得 H1=1430KJkg-1 H2=1680KJkg-1 冷凝出来的过冷液体(过冷度为5)状态3的决定:假设压力对液体的焓值几乎没有影响,从状态3沿着饱和液体线向下过冷5,找到3,用此点的焓值近似代替3的焓值,由于过冷度是有限的,实际上3和3很接近,不会造成太大的偏差。34仍为等焓膨胀过程, H3=H4=270kJkg-1 制冷能力 q0=H1-H4=1430-270=1160KJkg-1 制冷剂循环量 冷凝过程即23,放出热量Q=(H3-H2)G=34.5(270-1690)=-48645KJh-1压缩机功率 制冷系数 8压缩机出口氨的压力为1.0MPa

9、,温度为50,若按下述不同的过程膨胀到0.1MPa,试求经膨胀后氨的温度为多少? (1)绝热节流膨胀; (2)可逆绝热膨胀。解:(1)绝热节流膨胀过程是等焓过程,从P-H图上沿着等焓线可找到终态2为0.1MPa温度为30。 (2)可逆绝热膨胀过程是等熵过程,同样沿着等熵线可找到终态2为0.1MPa时,温度为-33。9.用简单林德循环使空气液化。空气初温为17,节流膨胀前压力P2为10MPa,节流后压力P1为0.1MPa,空气流量为0.9m3h-1(按标准状态计)。求: (1)理想操作条件下空气液化率和每小时液化量; (2)若换热器热端温差为10,由外界传入的热量为3.3KJkg-1,向对液化量

10、的影响如何?空气的比热Cp为1.0 kJkg-1K-1。 解: 简单的林德循环TS图如上表示:对于空气从TS图上可查得各状态点的焓值状态点性状TKPMPa HKJkg-11过热蒸汽2900.14602过热蒸汽290104350饱和液体0.142理论液化量 (kg液体kg空气)空气流量液化量:(2)外界热量传入造成冷量损失Q冷损, Q冷损=3.3KJkg-1 换热器热端温差造成热交换损失Q温损, Q温损=CpT=1.010=10KJkg-1 实际液化量 实际液化量:10.采用简单林德循环液化空气的示意图及各状态点热力学性质如下图和表所示。设环境温度为298K,压缩机功耗为630kJh-1。试计算

11、各状态点的有效能,并分析能量的消耗情况。序号TKPMPamkgh-1HkJkg-1SkJkg-1K-1BkJkg-102980.11510.03.76201298201475.32.195433.32174201277.51.338489.93860.171277.52.195234.54860.170.074102.80.125676.65860.170.926292.62.383193.562950.10.926505.43.7411.7062354 解:由各状态点的温度和压力在空气的TS图上可查得焓和熵值。质量变化m可由焓平衡计算出来。有效能根据如下方程计算,这里设环境温度为298K,0.1MPa,空气的有效能为另。 计算结果列于上表中右栏。 液化空气的有效能为 B4=0.074676.6=50.1kJh-1 损耗功 WL=630-50.1=579.9kJh-1 有效能效率 可见,热力学效率很低。 各单元设备的损耗功可由有效能衡算得到。 01压缩机:630-m1B1=630-1433.3=196.7kJh-1 23节流阀:m2(B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