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象怎样?17 长城R 四年级上册 长城: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均有修筑,秦始皇时期加以修缮。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明代曾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明长城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课文中描写的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山海关嘉峪关字词积累chn jnlip崇 山 峻 岭嘉 峪 关瞭望屯兵堡垒气魄蜿蜒盘旋yliotn城砖每隔凝结智慧ji【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气魄】气势。【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蜿蜒盘旋】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盘旋:环绕着飞或走。文中指长城在崇山峻岭之中弯曲延伸。【凝结】由气体

2、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文中是形成、建成的意思。【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高大坚固】又高又大,牢固结实。【堡垒】在重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也用来比喻难于攻破的事物或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人。用所学词语填空。 我站在( )的长城上向远处眺望,只见长城像一条长龙在( )间( )。近处,( )的山峰处处可见。我不由得心生感慨,这( )雄伟的长城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高大坚固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气魄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观察下列图片,找出对应的自然段。12 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图片,说说长城有什么特点?长高大坚固长城之旅第一站“远看长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

3、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长”课文解读东起山海关(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西到嘉峪关(甘肃)思考:作者是怎样表现长城“长”的特点的? 作者通过打比方(把长城比作长龙)和列数字(一万三千多里)的方法突出了长城长的特点。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高大坚固”长城之旅第二站“近看长城”八达岭巨大的条石和城砖地理位置建筑材料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像很宽的马路打比方:作者先把长城比作马路,形象地写出了城墙顶上平整宽阔。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列数字:具体说明长城很宽。 城墙外沿有两米

4、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瞭望口射口城台(供瞭望用)(供射击用)(屯兵的堡垒)垛子思考:这个自然段中,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长城的构造的? 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介绍的,即先从整体写长城的高大坚固,然后介绍局部城墙、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长城之旅的终点站“遥想当年”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用“站”“踏”“扶”三个动词说明了作者已经身临其境,不由自主地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

5、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标红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修筑长城的艰难。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思考:标红的词语分别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一个“才”字说明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你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

6、的哪些情景?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在那炎炎烈日下,他们_;在那雷电交加的风雨中,他们_;在那天寒地冻的雪地上,他们_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一方面因为长城“长”“一万三千多里”;另一方面,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在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工具非常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简直就是一个奇迹。长城板书设计概述像条长龙、蜿蜒盘旋具体气势雄伟中华骄傲整体部分高大坚固城墙、垛子、城台远看近看联想过渡联想站、踏、扶肩扛、手搬抒情总结气魄雄伟、伟

7、大奇迹议论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游人介绍万里长城呢?我是小导游拓展延伸和长城有关的楹联:玉门关联: 无边晴雪天山出 不断风云地极来嘉峪关联: 二崤(xio)虎口夸天险 九折羊肠确地雄居庸关联: 辽海吞边月 长城锁乱山课后作业1.我们游完了长城,面对如此气魄雄伟、高大坚固的长城,你想写些什么呢?2.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崇嘉砖崇高盘旋嘉峪关方砖旋我会写堡仗扶城堡堡垒打仗扶着垒隔间隔智慧机智智慧屯屯兵魄气魄 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了吗?现在大家来检验一下,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听写吧!18 颐和园R 四年级上册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其前

8、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约290公顷。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万寿山十七孔桥石舫谐趣园字词积累颐和园 耸立 佛香阁画舫 远眺 堤岸 姿态ysntiodtifn【耸立】高高地直立。【葱郁】葱茏。【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远眺】向远处看。【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

9、明显。【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姿态不一】样子各不相同。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记叙了颐和园哪几个景点?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整体感知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顺序记叙。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课文解读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该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句,开门见山,写出了颐和园给人的总体印象美、大。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

10、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颐和园大门大殿长廊画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表现了长廊什么特点? 长举例子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介绍顺序:内部外部画着( )画着( )画着( )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人物花草风景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

11、爽。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介绍长廊的?从总体上介绍:长廊“长”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外部环境介绍: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抬头一看仰视下面自上而下万寿山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

12、塔。向下望俯视 思考: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的观察角度是怎样的?介绍了哪些景物?树丛琉璃瓦屋顶宫墙思考:作者为什么用“滑”而不用“划”? 一个“滑”字,颇具情趣,与前面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映衬,一动一静,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如果用“划”字,船过去以后,湖面上就会出现痕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驶过以后,“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所以用“滑”字比用“划”字好。1、昆明湖是那么静,是那么绿。比较句子2、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第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昆明湖比喻成“一面镜子”“一块碧玉”,突出了昆明湖静、绿的特点。补充句子,再试着写一句这样的话。(1)昆明湖静得像_,绿得像_

13、。(2)看到这个情形,同学们急得像_。(3)_一面镜子一块碧玉热锅上的蚂蚁那溅起的水花,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石桥:式样不同垂柳:数不清的湖心小岛:一片葱绿十七孔桥:桥洞多、石柱多、石狮子多石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

14、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与开头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赞美之情。 颐和园那么美丽,可还有许多中外朋友不知道,我们国家在开拓旅游产业,旅游局希望能在电视上做这方面的广告,请你们帮忙设计个广告词,能吸引广大游客,说出颐和园的特点。创意空间板书设计总体印象美丽的大公园具体描写皇家园林博物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绿柱子 红栏杆 五彩画山下仰望:佛香阁 排云殿山上俯视:屋顶宫墙 游船画舫 城楼白塔堤岸 湖心岛 十七孔桥赞美美景说不尽拓展延伸颐和园内景点楹联:绣漪桥: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 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知春堂:七宝栏杆千岁石 十洲烟景四时花课后作业

15、 仿照颐和园介绍景观的写作手法,你能用上一定的表达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你曾经去过的一处景观吗?殿柱栽宫殿长廊柱子栽树廊我会写阁堤雕佛香阁朱红堤岸雕刻朱筑建筑狮态狮子姿态 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了吗?现在大家来检验一下,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听写吧!19* 秦兵马俑R 四年级上册一号坑秦兵马俑新课导入栩栩如生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势险峻,环境优美。秦兵马俑坑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坑内发掘出大量陶俑、战车、陶马、兵器,出土的剑、矛、戟、弯弓等青铜兵器,虽然埋在土里已有两千多年,但依然很锋利,

16、闪闪发光,可谓是冶金史上的奇迹。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知识备查兵马俑坑跪射俑骑兵俑铜车马字词积累誉瞰统率ykntnshui征靡魁搏zhnmkub【魁梧】(身材)强壮高大。【鸟瞰】从高处往下看。【绝无仅有】世界罕见,在全世界没有第二处。【久经沙场】沙场:战场。形容经历了许多战斗,作战经验丰富。【南征北战】到处出征作战,形容经历的战斗很多。【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昂首挺胸】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转战各地

17、,经历了许多战斗。( )2)形容经历了许多战斗,作战经验丰富。( )3)形容军队力量强大,征战所到之处,十分顺利,战绩辉煌。( )南征北战久经沙场所向披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课文解读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军队。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

18、马俑近八千个。总写秦兵马俑的规模。列数字作比较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作者用列数字的方法,具体详实地介绍了一号坑,并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方法突出了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列数字 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联想 这里描写了作者站在高处所看到的一号坑的景象。“一行行”“一列列”“巨大”等词语突出了一号坑的规模,也进一步突出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作者进而联

19、想到了秦朝军队的强大、无敌。这种“强大、无敌”为秦始皇建造兵马俑提供了可能。 思考:本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俑坑的面积兵马俑的数量兵马俑的排列 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 昂首挺胸,神态自若。武士俑:体格健壮,体形匀称,身穿战袍, 披挂铠甲,手持兵器,整装待发。骑兵俑:身着短甲,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 左手持弓箭。陶 马: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将军俑外貌、神态描写 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

20、战袍,披挂铠甲,脚蹬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武士俑外貌、动作描写 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骑兵俑 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陶 马 兵 马 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体格健壮,整装待发骑兵俑手持弓箭,准备冲杀陶马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 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 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 走近

21、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 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这一自然段围绕“神态各异”,采用描述与想象相结合的方式,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式列举了四种兵马俑的神态,全面而生动地展示了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说明兵马俑的神态还有很多种,无法一一列举,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它们神态各异:有的 ,好像在 ;有的 ,好像在 ;有的 ,好像在 。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思考

22、: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赞颂之情。 文章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同时也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主旨归纳结构梳理享誉世界类型众多总起秦兵马俑分述举世无双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总结个性鲜明绝无仅有规模宏大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兵马俑近八千个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资料袋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是举世闻名的大型遗址性博物馆。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

23、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也有许多话要说,那就快动笔写一写吧!课后作业语文园地五R 四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截至2015年,我国共有48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同学们的导游词一起畅游世界文化遗产吧!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莫高窟布达拉宫武当山云冈石窟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由于种种原因,有

24、些文化古迹遭到了破坏。下面是一则关于长城的报道。 有些地段的长城状况令人担忧。大量游人涌入,给长城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破坏。塑料袋、矿泉水瓶、废纸、果皮等垃圾随处可见,城墙被乱涂乱画。当地村民“靠山吃山”,在垛口处和通往长城的小路上私自搭设梯子,设点收费。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保护区内建起了许多与长城很不协调的建筑物,加速了长城周围自然景观的破坏。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谈读了课本中关于长城的报道的感受,重点是商量怎样保护,提出保护的建议。还可以交流了解到的其他文物古迹的情况,说说我们能为保护文物做些什么。交际内容 小组商议保护长城的建议,或就“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游客”展开讨论。在讨论时,要给小组内每个成

25、员展示自我的机会,小组内评一评谁说得好,并说一说好在哪里。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把话说清楚,说具体,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交际指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说说你有哪些感受? 我对那些破坏长城周围环境的人的行为感到气愤;我仿佛听到了长城在哭泣;我感到很痛心,如果秦始皇看到这情景,他一定会大发雷霆的。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1)加强环保宣传,如在适当的位置张贴一些制作精美的宣传语。(2)通过媒体,大力宣传长城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用动画、公益广告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放长城的现状,让更多人关注长城,加入到保护长城的行列中来!(3)在游览过程中,向游人建议不要乱丢垃圾,不乱涂乱画

26、。(4)适当增加垃圾箱。(5)向附近村民宣传保护长城的重要性和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我搜集到一些在长城上刻字的图片。我感到很气愤,痛心于“到此一游”等各种刻字给长城留下的累累伤痕。城墙上的这些刻字不仅破坏了长城的历史面貌,还伤及墙体。这种乱刻乱画的行为真是太可恶了,应坚决予以制止。交际示范 我替那些在长城上乱扔塑料袋、矿泉水瓶、废纸、果皮等垃圾,以及在城墙上乱涂乱画的人感到羞愧,他们的觉悟太低,素质太差了。长城是我国在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我们应该保护、珍惜它,而不是破坏它。 读完这则报道后,我感到很气愤。那些“靠山吃山”的人们在垛口处和通往长城的小路上私自搭设梯子,设点收费,实在是太

27、自私了;还有那些在长城保护区违章建房、开发旅游项目的人,更让人痛恨。 我觉得应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做文明游客。可成立保护长城宣传队,在旅游点向游人宣传保护长城的相关知识。有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对破坏长城的行为进行罚款或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认识世界遗产标志 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进行保护。世界遗产标志的含义 什么是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文化景观4类。 习 作习作内容 写一篇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28、体现导游词的特点。根据游人所需,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可以介绍景点风光,也可以介绍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第一步:审题 写一篇“世界遗产”导游词,要选取最具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法指导第二步:立意 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表达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第三步:选材 长城、颐和园、苏州园林、九寨沟、泰山等“世界遗产”都可以。第四步:思路(以范文为例)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结尾:对游览内容作一个小结,对大家表示感谢中间:用总分的方式介绍景点的特点开头: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并作自我介绍第五步:方

29、法 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解说,对景点解说要详略得当。八达岭长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八达岭长城。今天由我为大家做导游,希望大家玩得开心。 八达岭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建于明代弘治十八年。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范文欣赏开头语言亲切自然。总述八达岭长城的特点,让游客对这段长城有了大体印象。 请各位游客往远处看。八达岭长城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绵延。八达岭位于居庸关外口,有东、西两座关门,东叫“居庸外镇”,西称“北门锁钥”。我们看看脚下的这段长城,东窄西宽,城墙高低不一,平均高约7.5米,顶宽6米

30、,可容五马并驰,或者十人并行。这一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墙内填满泥土和石块,墙顶地面铺满方砖,十分平整。墙顶外侧筑有高约1.7米的垛口,上有瞭望口,下有射击洞,内侧建有墙台,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垒式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叫炮楼,是守望军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在制高点上还设有烟墩,即烽火台,是古代传递警讯的设施。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来详细介绍八达岭长城的具体特点和构造,让游客能更直观地了解长城。 从1995年10月1日起,每个周末,八达岭长城从南至北四个烽火台的1200米距离内,650盏彩色镁光灯同时亮起迷人的灯光。还希望大家记住,不要错过观赏的最佳时机哟!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朋友:长城距今已有上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