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容1怎样才能更省力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设计3种以上省力的方法。2能说明一种简单工具是如何省力的。3能通过对图片或实物的观察,发现在动物的行为中,哪些属于省力行为,并对自己的观察结果说明理由。4能在生活环境中找到动物省力的行为。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探讨生活中所见到的省力的方法。三、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简单机械。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对简单机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综合实验现象和生活经验,对简单机械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学环节及策略一导课:1由教材的单元页人类使用工具的历史过程导入。2提问:单元页的内容说明了什么?人类在生产生活
2、过程中创造的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我们要学会怎样才能省力。xKb1 二新课教学活动1:拔图钉比赛谈话:同学们,相信大家都拔过图钉,但是怎样拔更省力呢?现在就让我们亲身体验一下吧。1提问:你能用几种方法拔出钉在木板上的图钉?体验使用机械和不使用机械的区别?2组织学生小组活动提示:在此活动中要注意平安。要求学生活动时不能猛然用力撬图钉,防止图钉飞起刺伤眼睛。活动:小组中确定一种最好的方法参加小组间的比赛。3讨论与交流谈活动中的体会。活动2:简单机械的应用1读图答复下列问题。教师:大家翻开书P2,看活动2的插图,我们怎样才能轻松省力的完成下面的任务?学生活动。教师提示:可以用连线的方法将用什么工
3、具去完成图上的哪项任务连起来。2教师总结。撬油桶盖的钢板工作时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杠杆。w W w .x K b 1.c o M木棍和磨盘相结合的简单机械叫轮轴。架在台阶上的木板所形成的简单机械叫斜面。绳子与树干组合的简单机械叫滑轮。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3讨论教师:根据老师刚刚讲的知识,请大家找一找P3插图中人们在生活中利用了哪些简单机械?4交流将自己找到的简单机械与同学交流。拓展活动:动物的省力“工具1观察课本插图答复下列问题。教师:请同学们看书上P3拓展活动插图,说说动物身体上的哪些器官或结构具有省力的作用?2教师举例总结。啄木鸟的喙相当于镊子和凿,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
4、和斜面,在取食等活动中更省力,提高工作效率。虎的齿和爪相当于凿,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斜面,在捕食、切断食物等活动中很省力,也可提高工作效率。板书设计第一课 怎样才更省力1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撬油桶盖杠杆。木棍和磨盘相结合轮轴。木板叫斜面。X k B 1 . c o m绳子与树干组合叫滑轮。2动物的省力“工具课后小记:本课的教学思想是先组织学生动手体验使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然后联系日常生活中使用工具的事例来认识简单机械;最后寻找生物器官与简单机械结构的联系。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最终到达教学目标。内 容2撬棍的学问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常见物体设计简单机械。2能用实验
5、研究的方法找出使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3能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了杠杆原理的工具。4能从应用了杠杆原理的工具中找出组成杠杆的三个要素点的具体位置。5能够应用所学的杠杆原理制作一个小模型。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w W w .x K b 1.c o M1在研究问题时能主动地与其他同学讨论和交流。2能大胆想像并设计抬起地球的装置。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杠杆由哪三局部构成。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杠杆的含义。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杠杆尺的平衡规律。4能解释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还要应用“费力杠杆。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研究杠杆的作用。教学环节及策略一导课谈话:杠杆是一个具有一个支点并在两点受力的刚性杆,中国古
6、代的?墨经?上就有记载,说明在古代就已经普遍利用杠杆,那杠杆究竟有哪些具体的用途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二课撬棍的学问。二新课教学1提问:阿基米德真的能把地球抬起来吗?2活动:把重物抬起来。1谈话:大家翻开书P4看上边的插图,我们的任务是想方法利用绳子和长木棍制作一种简单机械,将重物抬到岸边的汽车上。2学生思考提出解决方法。3根据自己的想法利用手中的材料设计简单机械并思考问题。认识杠杆上的三个点动力点、阻力点、支点。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时最省力?如果物体很轻,怎样才能很容易地将它抬高?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3记录结果。省力的杠杆能用较小的力把较重的物体抬高省距离的杠杆能拉动很短的一段绳子,把重
7、物抬得很高4小结实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而单放在地上的木棍就是一根木棍,不能说它是杠杆。杠杆具备三个点:动力点、阻力点、支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X|k |B | 1 . c|O |m一导课提问: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三个点?举例。二新课教学活动2: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1认识杠杆尺见书上P6上方图片。2实验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记录结果。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3记录阻力点动力点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个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个方法1方法2方法3方法4方法5方法64
8、交流。分析自己小组的记录表,能发现杠杆平衡的规律吗?板书设计一、三种杠杆结构1跷跷板支点在中间,动力点、阻力点在两边。2蒜夹压汁器X k B 1 . c o m阻力点在中间,支点、动力点在两边。3夹子动力点在中间,支点、阻力点在两边。二、应用:剪刀和划桨属于支点在中间的杠杆。高尔夫球杆属于动力点在中间的杠杆。课后小记:本课从古代传说阿基米德抬地球的假说开始,对学生提出问题,阿基米德可以抬动地球吗?在学生的心目中阿基米德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因此,他说的话应该是科学的、可信的。但是抬地球的举动又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这种矛盾的心理,形成了学生急迫地要探求结果的驱动力,激发学生研究撬棍学问的兴趣,经
9、过活动1、2、3的实验探究学习后,教材又设计了帮阿基米德抬起地球的拓展活动,组织学生答复“阿基米德可以抬动地球吗?这个从理论上可以成立但实际上却无法实施的问题,为学生展开想像创造了较大的空间。为了降低难度,学生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内 容3轮子的妙用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比拟、分析说出应用轮轴简单机械工作时省力的原因。2能通过观察发现吊车上使用了几种轮子。3能通过观察找出变形的轮轴。4能独立设计一个应用轮轴原理的简单机械,帮助自己完成一项特殊任务。5能通过实验找出各种轮子的优点与缺乏。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变形轮轴的认识。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各
10、种轮子的作用。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轮轴的根本组成。2能说出齿轮与轮轴有什么关系。3能说出轮轴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4能用类比的方法解释螺丝刀的工作原理。5能准确地说出齿轮的作用。教学重、难点认识各种各样的轮子及其工作原理,并会运用其原理制作简单机械。教学环节及策略一导课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杠杆的工作原理?2语言过渡引出下文教师:简单机械有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轮轴和滑轮。二新课教学活动1:杠杆和轮轴1观察书上P9两幅图,分析以下问题。分析石磨上杠杆木棍的工作原理。比拟汽车方向盘与石磨工作原理的相同点;分析汽车方向盘工作时的优点,
11、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2阐述原理。工作时轮轴上有一个支点、一个动力点、一个阻力点,根据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决定轮轴的作用。3试着将石磨上杠杆的三个点标在P9左图中,将方向盘上杠杆的三个点标在P9右图上。4小结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轮轴。5交流把自己小组的分析与其他组交流,并听取他们的意见。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活动2:巧用“轮子新|课 |标 |第 |一| 网1提问:如何改造一下轮子,使它变成另一种简单机械,帮助我们完成一些特殊的工作呢?2观察书上P10插图,轮子变成了哪种机械?左图一个学生在升旗,轮子变成了滑轮。右图中的轮子变成了齿轮。齿轮属于传动机械,
12、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动力机的动力传递给工作机。3交流我们用“轮子改造的简单机械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活动3:研究吊车上的“轮子1认识吊车上的轮子。教师:看书上P11插图,答复吊车上使用了几种“轮子?它们有什么作用?定滑轮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动滑轮省力但不改变用力的方向。实验验证选择吊车上的一种轮子进行研究,根据实验来验证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优点与缺乏。2拔河比赛根据书上P12的插图样式,选择不同的滑轮进行一场拔河比赛,亲身体验滑轮的作用。讨论:分析滑轮在比赛中的作用。3结论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改变力的方向;缺点是不省力。使用动滑轮的优点是省力;缺点是不改变力的方向。把定
13、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形成了滑轮组,滑轮组合理的利用了两种滑轮的优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4思考:除了滑轮以外,你们小组还想研究吊车上的哪种“轮子?板书设计第三课 轮子的妙用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改变力的方向;缺点是不省力。使用动滑轮的优点是省力;缺点是不改变力的方向。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形成了滑轮组,滑轮组合理的利用了两种滑轮的优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课后小记:本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轮子出发,在学生研究了杠杆的根底上,指导学生探究轮轴、滑轮及齿轮的作用。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1帮助学生利用杠杆工作时省力的原理去分析轮轴工作时的省力原理;活动2在认识轮轴的根底上,
14、认识各种“变形的轮子;活动3组织学生研究滑轮的种类和作用;活动4为学生提供了细致的研究齿轮的方案,学生那么可以在方案的提示下独立进行研究。通过四个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轮轴、滑轮及齿轮等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利用简单机械能提高工作效率。内 容4斜坡的科学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对斜面的作用所做的多种假设中,确定一种进行研究。2能用比照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斜面的省力情况。3能够举例说出哪些物体是变形的斜面。4能制作不同坡度斜面的螺旋模型,并能找出两种模型的差异。5能通过比拟发现斜面与螺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与同学交流使用斜面的好处和缺乏
15、。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斜面的组成。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斜面能省力的道理。3能说出科学实验的作用。4能用斜面的原理解释密螺纹的螺丝钉比疏螺纹的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的原因。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研究斜面的作用。教学环节及策略一导课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轮子分几种?各有哪些作用?2语言过渡引出下文。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种简单机械,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简单机械斜面。二新课教学活动1:研究斜面的作用1识图思考。看P14上面插图:工人们在做什么?他们用了什么工具?2假设。提问:把一个物体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体验利用斜面和不利用斜面有什么不同?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斜面的工作图,提出自己的猜测。重物被抬
16、高的高度是否相同?重物被抬高时所走的距离是否相同?重物被抬高时是否有其他物体帮助托住了该物体?3验证假设。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提示:实验因素的控制:物体被抬升的高度始终不能变,被抬升物体的重量不能变,斜面外表的光滑程度不能变。只能改变斜面的坡度,即斜面的长度。实验记录表是帮助学生从实验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重要材料,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填好、用好记录表。4记录。5分析分析以上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这些研究结论和自己的假设一致吗?6结论在不考虑摩擦阻力的情况下,要把物体匀速推上斜面,那么作用在斜面上的动力等于物体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这就是斜面原理。板书设计1螺旋是斜面的一个变形。2斜面的省力原理课
17、后小记: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指导学生探究斜面的作用,认识斜面类的简单机械。斜面类的简单机械包括斜面、尖劈、螺旋几类,都是学生日常所见的机械中常用到的简单机械。本课教材出示了斜面和螺旋的内容。教材由四局部内容组成:认识斜面、研究斜面的作用、研究螺旋的作用、斜面类机械的应用。内 容5自行车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按照图纸说明、制作齿轮装置。2能设计各种实验方式发现齿轮传动的情况,并准确记录在记录表中。3能通过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推测出齿轮传动的规律。4能从模型中指出机器的“动力、传动、工作、控制等四局部。5能独立分析出自行车的某一局部由哪些简单机械构成。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够比拟
18、默契地与其他同学完成研究齿轮传动原理的研究。2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对自行车各局部的分析。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描述齿轮传动的规律。2能举例说出传动的类型。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机器的含义。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认识机器是由动力局部、传动局部、工作局部、控制局部四局部组成的,并能初步分析各种机器的组成局部。教学环节及策略一导课前面我们分别研究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和齿轮等简单机械,今天我们在此根底上认识机器的组成。二新课教学活动1:分析自行车的结构1分析玩具机器的组成局部谈话: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比拟复杂的工具都属于机器,这些机器综合利用了多种简单机械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让我们以玩具车为例,研究
19、机器的组成局部。控制局部开关是玩具车的控制局部。动力局部电动机是玩具车的动力局部。传动局部齿轮箱是玩具车的传动局部。工作局部轮子是玩具车的工作局部。2教师讲解四局部的工作原理。3分析自行车的结构。谈话:自行车是一种设计合理、广泛应用的机器,它的工作原理和玩具车十分相似,请大家找出自行车的四个组成局部。讨论:小组间讨论自行车是由哪些简单机械组成的?汇报: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总结动力局部脚踏板传动局部车链工作局部车轮控制局部车把1制定研究方案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自行车是由动力局部、传动局部、工作局部、控制局部四局部以及每局部包括的部件组成,下面让我们选择其中一局部进行研究,首先,小组内讨论
20、研究方案,并将方案写成书面形式。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2研究报告的内容3交流。小组间相互交流研究结果。活动2:找出拖拉机的主要组成局部1谈话:我们研究了自行车的组成局部,那拖拉机的主要组成局部使用了哪些简单机械?2分析拖拉机是怎样工作的拖拉机的组成局部是如何配合工作的?小组讨论交流并将结果写出来。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前触闸:前触闸是靠杠杆原理制动的。当手握紧闸把时,闸把的另一头将接头、拉杆、拉管向下压,使闸皮向下压至与轮胎接触,产生摩擦制动力。其缺点是刹车效果与轮胎充气程度有关。充气缺乏时,会使摩擦力减小,影响刹车效果。脚蹬是轮轴,但是轮轴也用了杠杆的原理。自行车是一种机械,它由许多的简单机
21、械构成:执行局部的车把,控制局部中的车闸把,后闸部件中的前曲拐,后曲拐及支架,货架上的弹簧夹,车铃的按钮等部件都属于杠杆。课后小记:本课以学生常见的自行车为研究对象,指导学生认识机器是由动力局部、传动局部、工作局部、控制局部四局部以及每局部包括的部件组成。同时本课也是本单元的综合课,进一步培养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有关简单机械的认知,认识到简单机械可以组合成各种复杂的机器,这些机器应用在生产生活中,有助于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内 容6小鸟和小猫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收集描述各种动物除人类以外在生殖季节所表现出的各种生殖行为,并将这些行为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2能将动物的不同生殖方
22、式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并说出自己分类理由的合理性。3能通过比拟找出各种动物的生殖方式的不同点。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体验到小动物生存的艰难,强化珍爱生命的意识。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殖的概念以及生殖的两种主要方式。2能说出不同类型动物是怎样进行生殖的。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用自己话解释什么是“试管婴儿技术,尝试讨论这一技术带来的利弊。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大量具体动物生殖方式、生殖行为的观察、比拟和分类等探究活动,进一步明确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教学环节及策略一导课谈话:动物的种类繁多,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不同种类的动物是怎样产生后代,让生命得以延续,使
23、人类拥有更多朋友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动物的生殖方式。二新课教学活动1:新生命的诞生1设疑:我们每个人都有爸爸和妈妈,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生活的动物是否有爸爸和妈妈?2充分介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生殖方式。3讲解动物的生殖方式1水螅的生殖。看书上P24插图,说说水螅的生殖方式。2昆虫是怎样产生下一代的?看书上P24插图,说说昆虫的生殖方式。3鱼是怎样产生下一代的?看书上P24插图,说说鱼的生殖方式。4青蛙等两栖动物是怎样产生下一代的?看书上P24插图,说说青蛙的生殖方式。5爬行动物、鸟类是怎样产生下一代的?看书上P25插图,说说海龟、鸟的生殖方式。6猫、牛等哺乳动物是怎样产生下一代的?小结:1出芽
24、生殖水螅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即母体上长出一个个“芽,这些芽都能长成一个新的水螅,这种方式叫做出芽生殖。2卵生卵生是指受精卵在动物体外直接发育成新个体。鱼类、青蛙的生殖方式都为卵生,体外受精;鸟类、爬行类的生殖方式也为卵生,体内受精。3胎生胎生是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利用胎盘吸收母亲的养分,待发育成幼体后再娩出。一般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都是胎生。板书设计:第六课 小鸟和小猫活动1:新生命的诞生1生殖的方式出芽生殖:例水螅。卵生:例鱼、蛙、龟、鸟。胎生:例猫、牛、人。2生殖方式的介绍水螅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即母体上长出一个个“芽,这些芽都能长成一个新的水螅,这种方式叫做出芽生殖。卵生是指受精卵在动
25、物体外直接发育成新个体。鱼类、青蛙的生殖方式都为卵生,体外受精;鸟类、爬行类的生殖方式也为卵生,体内受精。胎生是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利用胎盘吸收母亲的养分,待发育成幼体后再娩出。一般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都是胎生。新-课 -标- 第-一-网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提问:生殖的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生殖方式,以及了解了哪种动物采取什么样的生殖方式,这节课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它们的生殖方式有什么不同?二新课教学1分析动物生殖方式的异同教师:大家翻开书P26,按照表格的内容分析前面图中动物的生殖方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分析讨论:1四种动物各代表哪一类,有什么变化规律?2表中四种动
26、物的产卵环境、卵的数量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规律吗?3表中每种动物一次产卵数量有什么差异?所产卵都能成活吗?为什么?4鸟和猫在产生下一代的过程中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相比,表中四种动物产生下一代的方式各有什么特点?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由低等向高等的开展过程中,其生殖的特点和生殖方式也在发生变化。3小结:1鲤鱼、青蛙在水中产卵,海龟在海滩上挖坑产卵,麻雀在陆地上筑巢产卵。鲤鱼、青蛙的卵没有硬壳保护,海龟、麻雀的卵有硬壳保护。2鸟和猫在产生下一代过程中的相同之处是:都需要靠“父亲和“母亲的共同参与,产生受精卵,形成新个体。不同之处是鸟类动物是卵生,而猫这类哺乳动物是胎生。3几种动物的
27、产卵数量逐渐减少,但成活率高。活动2:特殊的“本领1看图答复下列问题。新|课 | 标|第 | 一| 网教师:当生殖季节到来时,动物为了吸引对方,常常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本能,有些动物在孵化和哺育下一代时,也会采用一些独特的方式,请大家翻开书P27,看动物有哪些特殊的表现方式?2教师讲述一些有趣的关于动物特殊本领的故事,激发学生积极性。3教师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特殊本领的故事。板书设计新生命的诞生1生殖的方式出芽生殖:例水螅。卵生:例鱼、蛙、龟、鸟。胎生:例猫、牛、人。课后小记:“新生命的诞生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首先,用图画的方式列举了各类常见动物如昆虫、水螅、脊椎动物(包
28、括人)的生殖方式,意在说明动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同时为学生自主地收集资料活动提供范例;第二,小鼠标简要介绍了生殖的概念和生殖的根本方式后,请学生以此为知识根底对教材所列举的动物生殖方式用比拟、分类等方法进行分析;第三,由小鼠标进一步提出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式对同属于卵生的四种动物的具体生殖过程做进一步的比拟,找出差异;第四,组织学生在观察、比拟的根底上进行讨论。内 容7落地生根X|k |B| 1 . c|O |m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收集植物生殖方式的资料。2能用多种方式记录扦插或嫁接后植物生长的现象。3能通过比拟发现各种植物生殖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能将植物的不同生殖方式按照
29、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并说出自己分类理由的合理性。5能选择一种方法帮助一种植物进行生殖。二、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列表等方式发现动植物生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能说出人类帮助植物生殖的各种方法。三、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通过讨论发现人类帮助植物生殖有什么好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搜集整理有关植物各种生殖方式的资料,能发现不同生殖方式的异同点,通过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感悟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教学环节及策略一导课谈话:我们知道,植物大多是用种子来繁殖的,那么不用种子,植物也能繁殖吗?学生讨论二新课教学活动1:各有各的“高招1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1观察:书上P29几幅图中,新的植物体分别
30、是从哪儿长出来的?2提问:这些植物的繁殖方法与种子繁殖有什么不同?3小组讨论。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5小结: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等过程,形成果实和种子。植物的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像甘薯的根、马铃薯的块茎、芦苇的茎、落地生根的叶等都能发芽、生根,长出新的植物体,我们把植物的这种繁殖方法叫做营养繁殖。2讨论。新 课 标 第 一 网动物的生殖方式与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活动2:帮助植物生殖1指导学生认识人工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扦插法、压条法、嫁接法。1谈话:人们利用有些植物的根、茎、叶在自然条件下就能够进行繁殖的特性,在农业生产和园艺上,创造了
31、一些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扦插、压条和嫁接等。2提问:你们想知道这些方法吗? 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0页有关内容。4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教师介绍相关方法及用以上方法进行植物繁殖的实例。5学生汇报自己对人工营养繁殖的想法。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用扦插法繁殖月季。1讲解:用人工营养繁殖植物的方法,在农业生产、花卉栽培中应用很广,你们想学会其中的一些方法吗?下面我们就学习用扦插法繁殖月季,让大家亲自做一做。2提问:用扦插法繁殖月季包括哪些步骤?3学生讨论。4教师讲解并演示用扦插法繁殖月季的操作过程。从株月季植株上剪下一根枝条,剪掉枝条下部的叶,只留上部的两片叶和顶芽,用刀在节下削平,不要剥掉茎上
32、的刺。在花盆里放好土,适量浇水,在土中挖一个洞,把经过修剪的月季枝条的下部插进土里。用手指轻轻按实插条的基部,用细孔喷壶喷洒足够的水,使土保持湿润。23天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适时、适量浇水。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5学生分组扦插月季。6小结并评价学生操作情况。3指导学生认识植物营养繁殖的优缺点。1讨论:在周围的植物中,还有哪些是可以进行营养繁殖的? w.xkb 1 与植物的种子繁殖相比,你认为植物的营养繁殖有哪些优缺点?2汇报讨论结果。3小结:与种子繁殖比拟,植物营养繁殖的优点是所育成的新个体能保持母本特性;开花结实较早,对于果树生殖用途很大;单性结实,花器退化而无种子的植物均可使用。缺点是不易大
33、量生殖,浪费人力。4阅读科学在线,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板书设计1扦插2压条3嫁接课后小记:学生了解了植物自身有着多种生殖方式后,活动2首先介绍了人们在园艺和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产生新植株的性质帮助植物生殖。然后用图示和文字简要介绍了扦插、压条、嫁接等生殖方法供学生选择学习。接着,以扦插为例较为具体地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并提供了简要的记录表和后续的活动建议。内 容8相似与差异 kb1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找出自己与父母及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相似之处,并分门别类地列在表中。2能通过比拟的方法找出同种动物的相似点。3能设计一种可以快速分别找出全班同学中与自己一种、
34、两种、三种、四种特征都一样的人数的方法。4能找出某种动物或植物上一代和下一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或相同及差异之处。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到在研究过程中一些事情只有在其他人的配合之下才能完成。2能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实例或自己的话说明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理解。2能举例说明遗传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3能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特点的意义。4能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举例说明科学家利用哪些技术使生物发生变异,从而选出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大量事实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帮助
35、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 :/ xkb1 教学环节及策略一导课教师:同学们和爸妈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人说你长得像爸或妈。学生答复。教师:你觉得你哪些地方长的像你的爸爸,哪些地方长的像你的妈妈?学生答复。教师:大家答复得很好,仔细观察自己和父母的体形、举止、音容笑貌,我们会惊奇的发现一些相似之处,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相似与差异。二新课教学活动1:仔细观察找相似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教材上P33表格中的内容,并补充一些内容。新课 标第 一 网如:是否有双眼皮?头发是否卷曲?大拇指是否向背侧弯曲?2课上教师让学生将调查结果填入到P33表中。提问:根据表中所
36、填写的内容,请大家说说在这些特征中,自己与父亲相似的有哪些?与母亲相似的有哪些?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相似的有哪些?3学生交流。4除外形上的相似,教师还要让学生思考自己在为人处事等方面是否有和长辈相似的地方。5讨论:世界上有没有长的一模一样的人?谈话:大家想不想知道自己在舌、额头、耳垂、手指四方面特征上与咱们班同学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呀?今天我们就在班上做个调查?二新课教学活动2:找“朋友1设计记录表,从舌、额头、耳垂、手指四方面特征上在全班展开调查。2展示汇总各组的调查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填写教材中的表格。3组织学生交流活动,看谁找到了最相似的朋友。讨论:从统计结果中发现什么规律?有没有与自己的各个特
37、征完全一样的同学?4教师总结规律。特征的比拟工程越多,相似的人数越少。柱状图中由A到D高度递减。5搜集资料,说说某类动物或植物的下一代与其自身相比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课后小记:引领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遗传和变异现象,活动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设计图表,统计全班同学在舌、额头、耳垂、手指等4个方面的特征;第二层,用统计图表分别统计与自己有1项或几项相似特征的同学数量;第三层,交流统计结果,初步发现规律;第四层,研究同种动植物的个体之间是否也存在着相似和差异的现象,在本环节中重点是寻找两代动物植物间的相似现象或特征。内 容9克隆羊多莉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讨论等方
38、式探究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2能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设计成有条理的讲演稿向其他人介绍。3能有一定根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含义。三、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2能举出3个实例说明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重、难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科学讨论会、制作展板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关注生物技术开展的新成果,初步认识克隆技术和基因工程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教学环节及策略一导课讲述:1997年2月,英国
39、胚胎学家伊思威尔莫特和他的同事们向世人宣布,世界上第一只通过无性生殖获得的“克隆羊诞生了。这只小绵羊的出现,不亚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带给全世界的震撼。大家了解什么是克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克隆。二新课教学活动:走进“克隆1提问:什么是克隆?关于克隆你知道些什么?2将搜集的有关克隆的资料进行整理。提示:参照书上P40资料卡片的格式进行整理。3交流。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克隆的资料与同学和老师交流。4开一个讨论会。主题: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让学生畅所欲言,比一比谁的观点鲜明、独特?谁的理由合理、充足?拓展活动:基因工程1阅读科学在线。讨论: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2搜集有关
40、基因工程的资料。讨论:基因技术的应用给人类社会和生活带来的影响?3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观点和理由,并填写到P42横线上。4拓展讨论1无性生殖就是克隆吗?2可以克隆人吗?克隆人的利与弊?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九课 克隆羊多莉1克隆克隆的定义是独立的细胞繁殖系,指后代完全由一个细胞复制,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它是特指一种生物学操作。2克隆人的利与弊支持的理由:1为不育夫妇提供后代创造了条件。2可防止遗传疾病的危险。3为了进行研究。4可生产每个人的胚胎复制品,并且冷冻起来,需要是作为备用器官的来源。反对的理由:1潜伏着巨大的生物风险。2有一局部人群会被消灭。3会降低人的价值尊严。4人将物化。5根本人权
41、将不复存在。课后小记:教材从学生了解的克隆羊入手,通过活动“走近克隆及拓展活动“基因工程来引领学生探讨与克隆有关的问题。“走近克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收集、阅读并交流有关克隆的信息资料,二是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召开“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的讨论会,启发学生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授课内 容10生命从哪里来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关于生命起源的各种资料。2能有根据地判断哪一种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最有说服力。3能通过比拟发现各种观点的有理之处和荒唐之处。4能用科学短文的形式描述自己对外星是否有人存在问题的看法。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够正确看待有关
42、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2能将自己的短文与其他同学交流。三、科学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关于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有效地促进科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阅读、整理、分析资料等方法探究生命起源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在探究人类未解之谜的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教学环节及策略一导课讲述:地球上每个角落几乎都有生命的踪迹。长期以来,人类探索生命起源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然而,生命的起源至今仍然是一个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二新课教学活动1: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1阅读教材P44提供的有关生命起源观点的资料,谈谈读后的想法。材料1:女娲造人
43、。材料2:腐肉生蛆。材料3:米勒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生命体有可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化而来的。2指导学生理解表格的设计意图。1序号1的内容是在“教学生如何概括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及相关依据。2序号2的内容是扶学生一把,让学生半独立的概括此种观点的依据,即腐肉生蛆。3序号3的内容可以放开完全由学生独立填写,即米勒的模拟实验。4序号4的内容由学生将搜集的资料概括后填写。交流汇报。3整理资料中有关生命起源的主要观点及依据,填入到P45表中。4讨论:分析以上各种观点及依据,你认为哪种观点有道理?为什么?汇报。活动2:地球以外有生命吗?1关于地球以外有生命吗?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看哪些是类似文学
44、作品的虚构,哪些是有科学依据的?2阅读教材P45的资料,并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写成科学短文。4阅读科学在线。课后小记:首先向学生询问是否想过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此有哪些想,然后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有代表性的有关生命起源观点的资料,请学生谈谈阅读后的想法,是否有不清楚的地方,利用教材中的表格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时,指导学生填写表格,理解表格的设计意图,最后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授课内 容11寻找进化的证据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提出多种关于生物进化的假设。2能根据自己设计制定的分类标准对各种化石进行分类。3能根据模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推
45、测化石的形成过程。4能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建立档案水平的整理。5能对恐龙灭绝的原因做出自己的假设,并能对假设说出几条理由。6能举例说明科学家是怎样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的。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将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2能够做到不迷信书本,敢于提出自己认为有道理的观点。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实例说明“化石的含义。2能举例说明化石对研究生物进化问题的作用。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举例说明在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制作、解释和推测等开放性较强的活动,更加关注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教学环节及策略一导课讲述:生命在地球上
46、出现后,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开展出形态各异的生物,并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样子。科学家是如何知道生物进化过程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研究吧!二新课教学活动1:模拟化石的形成1认识化石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1三叶虫化石2贝壳化石3恐龙化石4植物化石5足印化石6鱼化石2化石的分类1遗体化石由生物的遗体形成,保存了生物体原有的形状和结构。2遗迹化石如:动物的足印、虫子爬过的痕迹、生物皮肤和外壳形成的印模。3遗物化石如:动物的粪便、生物的卵化石、原始人制作使用的石器。3说一说“化石能告诉我们古生物的哪些信息?4模拟化石形成。根据书上P48的步骤模拟化石的形成。板书设计:第十一课 寻找进
47、化的证据1化石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2化石的分类1遗体化石由生物的遗体形成,保存了生物体原有的形状和结构。2遗迹化石如:动物的足印、虫子爬过的痕迹、生物皮肤和外壳形成的印模。3遗物化石如:动物的粪便、生物的卵化石、原始人制作使用的石器。3模拟化石形成。活动2:恐龙的灭绝1阅读科学在线,了解恐龙化石。2交流。交流自己掌握的恐龙的信息。3把收集到的关于恐龙的资料设计制作成恐龙档案卡。4填写书本上关于恐龙灭绝的推测。推测依据的事实恐龙可能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灭绝的。在6500万年前世界各地的地层中铱的元素含量过高。铱在地壳中本来含量很少,却大量地存在于某些天体里。恐龙可
48、能是因为气候异常变化导致灭绝的。在6500万年前的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异常的变化,温度突然升高另据研究,恐龙恰恰是散热能力较弱的动物。恐龙可能是因为疾病导致灭绝的。出土不同地质时期的恐龙蛋在形状、重量、蛋壳厚度、内部物质等方面逐渐向不利于孵化的方向开展,到6500万年前问题已相当严重。板书设计1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科学家根据化石推测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环境和气候变化等。2恐龙灭绝的原因课后小记:模拟化石的形成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由教材中戴博士帽的小鼠标直接告诉学生“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第二层,观察几种化石,尝试给化石分类,并将分类的结果与同学交流,思考化石能
49、告诉我们古生物的哪些信息。第三层,做模拟化石形成的实验。第四层,尝试让学生用模拟实验解释自然界中化石形成的过程。活动后的科学在线有助于学生理解化石的作用。内 容12生物进化的秘密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资料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平衡的关系。2能够应用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和桦尺蠖等生物的进化原因做简单的解释。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树立生物是一直在进化的观点。2能举例说明达尔文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表达在什么地方。3敢于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明确说出达尔文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方法。2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四、科学、技术、社会、
50、环境目标能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通过一系列具体事实,体会到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简要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教学环节及策略一导课讲述:在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成千上万种生物,目前已经命名的有150多万种。我们现在看到的生物与远古时期的生物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吧!二新课教学活动1:达尔文的故事1阅读课本上P51关于达尔文的故事。1谈感想。2讲述有关生物进化的例子。教师简介达尔文不怕困难,跋山涉水、采集标本、挖掘化石的故事。2讨论。学生将自己搜集和整理的有关达尔文的其它资料相互交流、讨论。
51、3说一说我们应该向达尔文学习什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怕困难、敢于开拓的精神。4小结。板书设计:第十二课 生物进化的秘密1阅读达尔文的故事谈感想。2我们应该向达尔文学习什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怕困难、敢于开拓的精神。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自然选择,今天我们以长颈鹿进化过程为例,认识“自然选择物种的含义。二新课教学活动2:长颈鹿的进化过程1猜测长颈鹿为什么现在脖子很长?学生讨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2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观点进行解释。选择一类其他的动物,试着解释他们是怎样进化的。3理解环境变化给长颈鹿带来的影响。4小结:生物的进化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
52、程是一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过程。拓展:探究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1看书中插图,了解桦尺蠖的生活环境。2介绍一下工业革命,了解工业革命的前后环境的变化。3生说一说桦尺蠖数量变化的原因。4说一说保护环境的重要性。5阅读科学在线。6找出人工选择的例子。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十二课 生物进化的秘密1阅读达尔文的故事谈感想。2我们应该向达尔文学习什么?课后小记:教师首先提问学生是否见过长颈鹿,古代的长颈鹿脖子并不是那么长,为什么现在的长颈鹿脖子很长。学生谈过自己的初步想法后,再让他们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观点进行解释。教材中间的一段话是对自然选择的简要解释,教师可以此为根底,适当联系上一单元学习的遗传和
53、变异的知识,鼓励学生分析环境的变化给长颈鹿带来的影响,明确长颈鹿进化到现在的样子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内 容13山脉的变化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有根据地推测“老年山脉初期的形态特点。2能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3能通过分析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4能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各种风蚀地貌的现象产生的原因。5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证实自己的假设。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开展的观点看待地球外表岩石的变化。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解释“老年山脉和“幼年山脉的含义。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造成地球外表的岩石不断破碎的原因。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风化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
54、、想像、假设,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初步认识风化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教学环节及策略一导课谈话:山脉占地球陆地面积缺乏五分之一,它们是地壳板块大规模运动的结果。在这些山脉中,有些是3亿年前形成的,被称为“老年山脉;有些那么是在6000多万年前才形成的,被称为“幼年山脉。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山脉。二新课教学活动1:探究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1看一些不同形态的山脉图片,讨论。1说一说“老年山脉与“幼年山脉有何不同。2想一想“老年山脉形成初期是什么样的。3为什么“老年山脉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2推测:山脉的变化受到哪些自然力量的作用?学生讨论汇报。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有可能影响到山脉变化的自然力量。3根据假设,
55、设计模拟实验来研究一种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实验一: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影响步骤:1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边缘2给玻璃片加热时,旁边的同学不要靠近,小心伤着。 3加热到一定程度,迅速放入冷水中。4仔细观察,记下实验现象。5正确熄灭酒精灯。学生实验。板书设计:第十三课 山脉的变化1山脉的划分。在3亿年前形成的,被称为“老年山脉;在6000多万年前才形成的,被称为“幼年山脉。2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影响。步骤:1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边缘2给玻璃片加热时,旁边的同学不要靠近,小心伤着。 3加热到一定程度,迅速放入冷水中。4仔细观察,记下实验现象。5正确熄灭酒精灯。1实验二:模拟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步骤:1
56、用水填充一个小气球,直到像乒乓球一样大,扎紧后,把它放在纸盒中。2往纸盒里倒一些糊状的熟石膏熟石膏与水的混合物,用小木棒把充满水的气球推倒熟石膏下面1厘米处,取出木棒。3放置一段时间,待熟石膏变硬时,从盒中取出,观察熟石膏的变化。4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24小时后取出,仔细观察其变化。5待冷冻的熟石膏恢复到室温时,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2总结实验结果。将实验证明了的使岩石发生变化的自然力量记录下来。3阅读科学在线。拓展活动:认识蘑菇石1观察蘑菇石图片。2学生对其形成原因提出自己的解释。3总结蘑菇石形成原因。板书设计1山脉的划分。在3亿年前形成的,被称为“老年山脉;在6000多万年前才
57、形成的,被称为“幼年山脉。2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影响。课后小记:教材首先概括地介绍了占陆地面积缺乏15的山脉是地壳板块大规模运动的结果,它们形成的时间各不相同。接着,从观察老年山脉和幼年山脉在外形上的区别人手,开始“探究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这一核心活动。该活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直接提出明确的探究任务,即观察比拟老年山脉和幼年山脉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第二,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相关的想像和假设,将各种假设记录下来,在交流的根底上使自己的假设趋于合理。第三,根据假设,进行模拟实验、研究某种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明确探究的方向,教材提示学生,山脉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破碎是造
58、成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岩石破碎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以此为根底,又为学生提供了两例比拟完整的研究方案,一是温度变化对岩石的作用,一是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当然学生可以根据假设设计其他的研究方案,如酸对岩石的侵蚀作用,植物对岩石的作用等,在与教师商量后,完善研究方案,开展实验,并记录研究的结果。第四,用“科学在线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有关风化作用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探究活动结果进行比拟科学的验证。授课内 容沙洲的形成新 课 标 第 一 网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对河流上游和下游实景图的观察,提出上游的石子和沙是靠什么动力从上游被搬到下游的假设。2能用模拟实验证明水和风对土壤、沙有搬运作用以及对石
59、子的搬运和磨圆作用。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大自然的力量以及陆地变迁的壮观过程。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解释平原、沙洲的形成过程和原因。2能解释沙尘暴的成因。X|k |B| 1 . c|O |m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有针对性地提出3条以上预防和治理沙尘暴的措施。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像、假设、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初步认识冲刷、搬运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教学环节及策略一导课谈话: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可以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沙洲。你知道沙洲是怎样形成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二新课教学活动1:沙洲的形成1认识沙洲。出示图片看书上P61插图2
60、探究沙洲是怎样形成的。1沙洲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会从哪里来?2在教材示意图上画出水流流动方向。3想一想洪水中是否含有大量泥沙。4河流上、中、下游不同河段的石块有什么不同。5沙洲形成需什么样的条件?3做沙洲形成的模拟实验。1比拟喷水前后的“景观。X|k |B| 1 . c|O |m2讨论:如果注入更多水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3小结沙洲的形成。感受流水的冲刷和搬运作用。4自己提出沙洲形成的解释。5鼓励学生用其它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测。6与现实联系,进一步推测出连续一周的大暴雨会使地表发生什么变化的符合实际的推测。活动2:光滑的鹅卵石1让学生展示鹅卵石实物或图片。描述它的形状和颜色。2提出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防踩踏安全宣传教育
- 云南大学《藏文文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国际金融学(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悬索架施工方案
- 农行规范化导入
- 压力管理员工培训课程
- 心肺复苏培训知识
- 心电监测操作流程
-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初中
- 护理动态相册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申请表
- DB32∕T 3916-2020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 山东义能煤矿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本质安全体系管理手册
- 《对话大千世界-绘画创意与实践》 第1课时 定格青春-向艺术家学创作
- 2021南充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及听力
- 《刘姥姥人物形象分析》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异丁烷安全标签
- 2009-2022历年江苏省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知识和能力测验(法律类岗位)》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5
- 年产万吨丁二烯毕业设计
- 光学(全套课件426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