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峰会】高考化学讲座:合力精耕-·-守正创新--213页PPT课件_第1页
【卓越峰会】高考化学讲座:合力精耕-·-守正创新--213页PPT课件_第2页
【卓越峰会】高考化学讲座:合力精耕-·-守正创新--213页PPT课件_第3页
【卓越峰会】高考化学讲座:合力精耕-·-守正创新--213页PPT课件_第4页
【卓越峰会】高考化学讲座:合力精耕-·-守正创新--213页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衡水中学化学中心教研室合力精耕 守正创新第二部分:守正创新铸辉煌第一部分:合力精耕明方向第一部分:合力精耕明方向第一部分:合力精耕明方向二、课标教材学理念一、评价体系定方向三、高考真题找规律2019年1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是指导我们高考备考的纲领性文件,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一、评价体系定方向“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评价体系定方向一核:核心功能四层:考查内容四翼:考查要求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 “一核”,即核心功能,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立德树人一堂课,着力凸显价值引

2、领;服务选材一把尺,全面提升选拔效能; 引导教学一面旗,大力助推素质教育。“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一核:核心功能四层:考查内容四翼:考查要求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 “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化学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教育部考试中心 单旭峰 2019.12期文章摘要1、考查内容:(1)要展示化学科学的根本特征是合成新分子和创造新物 质,是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生命科学 等密切交叉和相互渗透的核心科学;(2)要展现化学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体现化 学对人类的经济发展、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进 步做出的巨大贡献。2、考查要求: (1)体现化

3、学科学对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研究; (2)更体现在化学科学对新物质的创造及在解决关系人类 福祉的关键问题上发挥的巨大作用,如解决全球变暖、 资源开发和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人类健康等。2020年高考体现(1)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山东新高考卷-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020全国卷-13】(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2020年高考体现(2)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学习型情境:以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实践型情境:强调真实性与简洁性。探索型情境:强调前沿性与挑战性。【2020全国卷8】【山东新高考卷-17】【山东新高考-16】2020年高考体现(3)科学设计关键能力的考查【山东新

4、高考卷-19】(学科关键能力进阶考查)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与推测能力探究与创新能力一核:核心功能四层:考查内容四翼:考查要求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基础性: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操作综合性: 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方法综合、形式综合应用性:解释生活中现象、解决生产中问题阐释社会中热点、解答实验中疑问创新性: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创新1342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考查要求“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1、一轮复习通过高中知识的整合模块学习,构建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促进学生从整体认识化学学科,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科知识体系; 2、在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更要培养

5、学生对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升和对学科价值的体现。 3、关注真实情境,关注试题的核心价值,并且上升到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备考启示:课标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评价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2017版2017版2020年修订课标变化 之 重视实验体现一 必修课程的第一个主题简单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重视实验体现二不同类型的实验和拓展实验附录3 学生必做实验索引涵盖操作技能、物质制备、性质、检验、转化、分离,以及反应规律和

6、理论、有机结构等实验探究。必修课程 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5.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6.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7.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8.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选择性必修课程1. 简单的电镀实验2. 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3.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4. 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5. 盐类水解的应用6. 简单配合物的制备7.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8. 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 9. 糖类的性质 重视实验体现三 18个必做实验国家层

7、面的引导2019年全国1卷选择题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必修:9个必做实验考查到了5个;选必:9个必做实验考查到了4个,其中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简单配合物的制备重复考查。18个必做实验在高考题中的体现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还原能力,利用下列电池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由FeSO47H2 O固体配制0.10molL-1 FeSO4 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 (2020全国

8、卷T27)必修7.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必修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6)实验前需要对铁电极表面活化。在FeSO4溶液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将铁电极浸泡一段时间,铁电极表面被刻蚀活化。检验活化反应完成的方法是 。必修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8个必做实验在高考题中的体现劳:在化学上的体现首先就是化学实验。1、高考对于实验专题考查力度加大是一个导向。2、2021年高考题会侧重考查新课标选取的18个必做实验,个别实验会从不同的角度重复进行考查。3、一轮复习应该是全方位无死角的,18个必做实验重要,所有实验都应该高度重视,充分挖掘,重点讲解。备考启示:课标变化 之 元素化合物知

9、识减少对铝、铜、硅及其化合物的系统认识。突出铝、硅在元素性质中的递变性的作用。课标变化 之 化学反应原理的变化AC反应历程在高考题中体现(2019全国I卷28题)(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知水煤气变换的H小于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2.02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COOH*+H*+H2O*COOH*+2H*+OH* 或 H2O*H*+OH*。反应历程在高考题中体现能垒图鲁科版新教材选必1 P73链接新教材(2019全国I卷28题)(3)我国学

10、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可知水煤气变换的H小于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2.02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COOH*+H*+H2O*COOH*+2H*+OH* 或 H2O*H*+OH*。反应历程在高考题中体现能垒图(2020全国I卷)循环图反应历程在高考题中体现1、有催化剂参与的反应历程题是近几年高考题的新宠,仍然是2021年的考查热点。很有可能会是一道4分的选择题,单双选不定难度较大。2、关于催化剂要整合各种版本教材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以微专题的形式分类

11、整理高考真题和经典习题让学生练习强化。备考启示:课标变化 之 物质结构与性质【2019全国卷-36】(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写出B的结构简式,用星号(*)标出B中的手性碳。【2020全国卷-36】(6)化合物C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有其中,含有手性碳(注: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2020全国卷-36】(4)E中手性碳(注: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的个数为_。【山东新高考模拟卷-5】【山东新高考卷-4】【山东新高考模拟卷-4】有机化学基础的变化(2020年山东新高考)1、新课标是备课组题研究的根本,领悟新课标

12、的核心思想,时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进行教学;2、全面细致的利用好教材夯基、提能、增效,一定是一轮备考的最大增分点。3、不同版本新旧教材的使用要取并集,不仅要整合不同版本教材对同一块知识的解读,还要引领学生全面学习挖掘新教材(比如微项目、研究与实践栏目)。启示:三、高考真题找规律 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题,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 教育部考试中心刘芃考试文集2020年高考卷:全国、 、 卷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新高考卷。江苏省、浙江省自主命题卷。(共9套)新高

13、考推进表:三、高考真题找规律新高考怎么考?考生总成绩满分为750分。“3+1+2”模式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即通常所说的“3+1+2”模式。“3”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1”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2”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山东高考题

14、试卷结构启示: 化学由原来的理综变成单科;选择题增加了不定项选择;二卷结构、有机都成为必做题。 VS选择:共40分,10个单选,5个不定项15道选择题中有4道涉及选三内容,考查比重大。必修选修融合考查,选3选5融合考查。题号分值考查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点1612化工流程:粉碎目的,方程式书写,解释投料比与产率的关系,循环使用,除杂氧化剂选择,Ksp计算1712物质结构:空间构型,晶体类型,氢化物沸点、还原性强弱、键角排序,配位键,杂化,原子坐标及配位数1812原理:盖斯定律,混合体系浓度、平衡常数的计算,转化率及产率随温度变化图像的分析,条件选择1912有机:提高酯化反应产率的方法,化学方程式,结

15、构简式,反应类型,官能团名称,同分异构体,合成路线2012实验:恒压管作用,装置缺陷,方程式,滴定管选择及结构,滴定法测纯度的计算及误差分析二卷:每题12分,共60分考试内容基本不变聚焦山东新高考专题考查分值重视化学实验的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并重;强化化学反应原理的考查;工艺流程题稳定。题型一:化学实验1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冷水贮存白磷 B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考查化学药品贮存、除杂、仪器使用、活泼金属等基础化学知识。一共包括5道题,4个选择题,1个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大题,共22分。5.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

16、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2 气体收集!B. 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 溴蒸汽干扰!C. 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2D. 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 活性电极!装置型实验题,特点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启示:关注教材重点实验。题型一:化学实验-无机基础实验8.实验室分离Fe3+和Al3+的流程如下:已知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4-,该配离子在乙醚(Et2O,沸点34.6)中生成缔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 B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

17、离目的 D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A题型一:化学实验-物质分离提纯以流程题为载体分离Fe3+和Al3+。流程中涉及萃取、反萃取、蒸馏等实验操作,考查分液漏斗使用如振荡、分液。冷凝管的选择。淡化流程题实验题的题型边界。11.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表格型实验,将实验操作和实验目的融合,考查实验操作能力、仪器使用、溶液配制。启示:深入挖掘教材实验,涉及到的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及时复习拓展延伸。目 的操作A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B证明酸性碳酸苯酚将盐酸与NaHCO3混合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C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的气泡将尖嘴垂直向下,挤压胶管内玻璃球将气泡

18、排出D配制用于检验醛基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向试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再滴加数滴2%CuSO4溶液,振荡题型一:化学实验-有机基础实验20.某同学利用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已知:锰酸钾(K2MnO4)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a的作用是_;装置C中的试剂为_;装置A中制备Cl2的化学方程为_。平衡气压NaOH溶液题型一:化学实验-实验综合大题以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的装置为载体考查装置作用、试剂及仪器使用、方程式书写、实验评价、滴定计算及误差分析,其中滴定计算及误差分析难度较大。

19、(4)某FeC2O42H2O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Fe2(C2O4)3、H2C2O42H2O,采用KMnO4滴定法测定该样品的组成,实验步骤如下:.取m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稀H2SO4溶解,水浴加热至75。用 c molL-1的KMnO4溶液趁热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消耗KMnO4溶液V1mL。.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还原剂将Fe3+完全还原为Fe2+,加入稀H2SO4酸化后,在75继续用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s内不褪色,又消耗KMnO4溶液V2mL。样品中所含H2C2O4 2H2O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滴定二价铁、草酸根和草酸滴定二价铁【解析】设FeC2O

20、42H2O为xmol,Fe2(C2O4)3为ymol,H2C2O42H2O为zmol,则有两式联立解得z=2.5c (V1-3V2)10-3强调通性通法,熟题按照生题做,生题按照套路做。下列关于样品组成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标号)。A.V1:V2=3时,样品中一定不含杂质B. V1:V2越大,样品中H2C2O4 2H2O含量一定越高C.若步骤I中滴入KMnO4溶液不足,则测得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低D.若所用KMnO4溶液实际浓度偏低,则测得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高计算和误差分析考的难?敢挑战、肯埋头、耐住性、去劳动、入佳境、终成功。【2018新课标2卷】K3Fe(C2O4)33H2O(三草酸

21、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回答下列问题:(3)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称量m 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 mL。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传承经典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滴定可分为: 酸碱中和滴定(利用中和反应) 氧化还原滴定(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沉淀滴定(利用生成沉淀的反应) 络合滴定(利用络合反应)根据滴定方式的不同

22、,滴定又可分为: 直接滴定、 间接滴定(2017年卷26题)、 反滴定(2018年天津卷)、 列举考查到的详细 学科知识列举测评的能力素养 厘清质量标准的 水平分析试题标准答案揣摩试题评分方式 发现导向性问题 所在预测考查方向研究高考题的常规方法 1、在化学实验复习过程中,应强化仪器的辨析和使用,实验的基本操作,化学反应原理,药品的变质与保存,气体的制备,物质的分离、除杂、鉴别、检验、推断。 2、一轮结束的时候,可以按照实验题的类型如定量实验、陌生无机物的制备和性质检验、实验探究题、有机物制备等做一些小专题复习,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备考启示一:9.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SiO

23、2,Fe2O3和A12O3)为原料制备高纯镁砂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浸出时产生的废渣中有SO2,Fe(OH)3和Al(O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浸出镁的反应为 B. 浸出和沉镁的操作均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C. 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NH3、NH4ClD. 分离Mg2+与Al3+、Fe3+是利用了它们氢氧化物Ksp的不同以菱镁矿为原料制备高纯镁砂为载体,考查方程式、反应条件、循环理念、Ksp题型二:化工流程题-大题小做共2道:一个选择题,一化化工流程综合题,共14分。(3)滤液I可循环使用,应当将其导入到_操作中(填操作单元的名称)。(4)净化时需先加入的试剂X为_(填化学式)。再使用氨水调

24、溶液的pH,则pH的理论最小值为_(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时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蒸发H2O24.9滤液I-饱和氢氧化钡溶液题型二:化工流程题-综合大题以软锰矿和BaS制备高纯MnCO3为载体考查原料预处理、方程式书写、物质循环利用、试剂、pH的理论最小值。1、工艺流程题,以工业生产为背景,取其中与教材知识相联系部分为情境。2、给予信息时以文字、图形、图像、表格多种形式呈现、逻辑性和综合性强,区分度大,工艺流程是比较成熟且备受青睐的题型。3、工业流程题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迁移类比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最大化的考察了知识、能力和学科素养。备考启示二:10.微生物脱盐电

25、池是一种高效、经济的能源装置,利用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获得电能,同时可实现海水淡化。现以NaCl溶液模拟海水,采用惰性电极,用下图装置处理有机废水(以含 CH3COO-的溶液为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负极反应为 B. 隔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隔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C. 当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时,模拟海水理论上除盐58.5gD.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以微生物脱盐电池处理有机废水为载体考查电极反应、交换膜、计算-原电池!题型三:电化学电化学是选择题中的必考题型,2个电化学选择题,一个原电池一个电解池,共6分。13.采用惰性电极,以去离子水和氧气为原料通过

26、电解法制备双氧水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阳极反应为 B. 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室的pH未变C. 电解过程中,H+由a极区向b极区迁移D. 电解一段时间后,a极生成的O2与b极反应的O2等量以电解法制备双氧水装置为载体,考查电极反应、溶液pH、离子移动、电子守恒-电解池!总反应为:O2+2H2O=2H2O2题型三:电化学 68模型构建:电化学考查模型 电化学多以新型电池材料为背景,从电池原理着手分析,起点高,落点低。考查(1)正负极和阴阳极的判断(2)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3)电极反应、总反应、电极现象、电极产物判断(4)电化学计算(电子守恒)(5)盐桥

27、和离子交换膜的相关问题。69模型构建:原电池理论模型70模型构建:电解池理论模型 1、建立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理论模型,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遇到新型电池时,迅速找到得失电子的电极正负极阴阳极。 2、在电极的判断基础之上,明确阴膜、阳膜的作用,电子、离子的移动方向,主动书写电极反应式。 3、关注教材中电化学与金属防腐的模块间的联系,深挖教材,拓展延伸。 4、关注我国科学家在新型电池方面的研究。备考启示三:题型四: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分析水溶液中离子平衡 4分(2020I卷13)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 L1 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

28、、分布系数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比如A2的分布系数:(A2)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代表(H2A),曲线代表(HA)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0 mol L1 CHA的电离常数Ka=1.0102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Na)2 c(A2)c(HA)链接高考真题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必备知识反应变化与规律首先要看清横纵坐标的物理意义、数量级、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关注特殊点:起点、终点、交点、转折点、中和点、中性点、中和一半点,过量一半点结合三大守恒关系和Kw Ka Kb Kh Ksp进行分析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解题模型2CO2+6H2 =

29、 C2H4+4H2O1:4变大d c 小于2CO2+6H2 = C2H4+4H2O(CO2):(H2)=1:3(C2H4): (H2O)=1:4CO2H2C2H4H2O达到平衡是物质的量分数关系图像分析推理化学平衡根据(2) K(7210C)=1.3,(3)该反应放热,所以K(4670C)K(4890C)1.3 同一温度下,等体反应则Kp=K 。Kp(4670C)Kp(4890C)1.31、氢气、一氧化碳分列两侧,此消彼长。2、根据30-90分纵坐标的变化量,bc一对;ad一对。3、根据平衡常数大于1.3,可知,无论如何投料,都有H2分压大于CO分压。所以,ab表示H2的分压。dc表示CO分压

30、。4、根据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温度越低平衡常数越大,即平衡H2分压越大,CO分压越小,所以,b表示的是低温下H2,c表示低温时CO,a表示高温时H2,d表示高温时CO b cda 图像分析推理(2019全国I卷28题)1、不管是化学平衡还是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都在侧重考查图像推理分析,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与推测、探究与创新能力。2、不同的题目分析推测的依据不同,要学会从题干、信息、图像中甚至是前一问中找依据。备考启示四:141,3-丁二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分两步:第一步H+进攻1,3-丁二烯生成碳正离子( );第二步Br -进攻碳正离子完成1,2-加成或1,4-加成。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

31、如下图所示。已知在0和40时,1,2-加成产物与1,4-加成产物的比例分别为70:30和15:8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以能量变化图为载体,考查物质稳定性、影响转化率、速率的因素-微观探析!A. 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产物稳定B. 与0相比,40时1,3-丁二烯的转化率增大C. 从0升至40,1,2-加成正反应速率增大,1,4-加成正反应速率减小D. 从0升至40,1,2-加成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小于其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题型五:化学反应原理-平行反应双变量竞争+40.9乙p1、p2、p3T1时以反应为主,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压强改变对平衡没有影响A平衡产率平衡转化率双变量竞争-

32、平行反应 tm升高温度,k增大使v逐渐提高,但降低使v逐渐下降。当ttm,k增大对v的提高大于引起的降低;当ttm,k增大对v的提高小于引起的降低。升高温度,k增大使v逐渐提高温度升高,降低使v逐渐下降双变量竞争-速率方程鲁科版新教材选必1 P69链接新教材解法一:三行式(通法)平行反应平衡常数计算(2020年山东新高考)题型五:化学反应原理-平衡常数计算解法二:原子守恒法(更简单)平行反应平衡常数计算K值计算(2020年山东新高考)(2020年全国高考I卷-28)(2020年全国高考II卷-28)(2020年全国高考III卷-28)考查角度完全一样(2020年全国高考I卷-28)链接高考真题

33、K值计算链接高考真题K值计算(2020年全国高考卷-28)(2020年全国高考III卷-28)链接高考真题K值计算计算建模 平衡常数计算链接高考真题K值计算若按时间考虑,即N2O5完全分解时计算13.4链接高考真题K值计算(2018年全国高考I卷-28)化学反应原理是以真实工业生产为背景的综合性试题特点: 1.三多三新:图表多,描述多,计算多,情境新,反应新,设问新。2.反应多为单一反应的多个历程,几个平行反应或者连续反应的体系。策略:1.重视解题能力培养,善于总结解题方法,适当拓展知识范围,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2.关注图像推理分析,双变量竞争、 必考点盖斯定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K值计

34、算。备考启示五: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WXYZB. 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WC. 简单离子的半径:WXYZD. 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W从原子结构角度进行元素推断,启示:必修和选修融合。 O F Na Cl 题型六: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律共4道题,3道选择和1道大题,共18分。4.下列关于C、Si及其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 )A. 键能 C-CSi-Si、 C-HSi-H ,因此C2H6稳定性大于Si2H6B.

35、 立方型SiC是与金刚石成键、结构均相似的共价晶体,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C. SiH4中Si的化合价为+4,CH4中C的化合价为-4,因此SiH4还原性小于CH4D. Si原子间难形成双键而C原子间可以,是因为Si的原子半径大于C,难形成 p-p键考查键能、晶体类型、气态氢化物还原性、p-p键,从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体现结构决定性质!题型六:物质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7.B3N3H6(无机苯)的结构与苯类似,也有大键。下列关于B3N3H6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其熔点主要取决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B. 形成大键的电子全部由N提供C. 分子中B和N的杂化方式相同D.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考查

36、晶体类型、大键、杂化、原子共面-体现结构决定性质!题型六:物质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17、(3)含有多个配位原子的配体与同一中心离子(或原子)通过螯合配位成环而形成的配合物为螯合物。一种Cd2+配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1 mol该配合物中通过螯合作用形成的配位键有_mol,该螯合物中N的杂化方式有_种。6题型六: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分子、晶体(4)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的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作原子的分数坐标。四方晶系CdSnAs2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晶胞中部分原子的分数坐标如下表所示。题型六: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分子、晶体4(2020山东新高考模

37、拟17题)原子分数坐标1、 物质结构大题强调以真实情境作为测试的载体,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进而考查考生在实际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试题情境的创设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体现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发展的成果。试题的设问主要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是多少”三个方面。3、常考点较多,那就需要老师梳理微专题,讲某块知识的时候,一次就讲透。备考启示六:6.从中草药中提取的 calebin A(结构简式如下)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 calebin A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 其酸性水解的产物均可与N

38、a2CO3溶液反应C. 苯环上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6种D. 1mol该分子最多与8molH2发生加成反应本题考查官能团性质、同分异构体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启示:必修与选修融合。9molH2题型七:有机化学-有机物性质有机题3道,2道选择和1道大题,共18分。跟结构模块并重。12.-氰基丙烯酸异丁酯可用作医用胶,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其分子式为 C8H11NO2B. 分子中的碳原子有3种杂化方式C. 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为6个D. 其任一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中至少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分子式、杂化、共面、核磁共振。启示:选三和选五融

39、合,命题灵活度大大增加。题型七:有机化学-有机物性质第7题无机苯也考查了杂化、共面。这必将成为2021年命题趋势。19.化合物F是合成吲哚-2-酮类药物的一种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题型七:有机化学-有机综合大题以合成吲哚-2-酮类药物的一种中间体和题给信息为载体考查方程式、平衡移动、同分异构体、反应类型、官能团名称、结构简式、合成路线。 有机综合题系统性强,富有逻辑性,考查考生整合信息的能力,证据推理的能力。强化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键线式),有序思维和迁移方法,合成路线要严格按照信息步骤 。备考启示七:选择题新题型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

40、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启示:1、这5道题中两个或者三个双选,选一个或者两个选项的概率是一样的。这5道不定项跟前边的10道单选题一样,难度逐渐上升;2、模棱两可拿不准的答案不要选;3、学生拿满分的王道就是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一轮开始就要进入这种题型的训练模式。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要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就要灭亡。马克思在劳动实践中了解自然、改造自然、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进步发展。(1)形形色色的新物质、新材料的发现和推广使用(不依赖)(2)用通式通法分析处理数据,认真计算作答(不逃避)(3)实验详细设计、规范操作、

41、探究改进(不跳过)(4)丰富的素材开展社会实践(不忽视) “劳”在高考题中的体现 1、2020高考立足真实情境,在应用层面考查必备知识,注重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 2、2021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将在试卷结构、题型上与山东高考卷保持一致、内容比例、试题难度等方面也要参考山东卷。 3、必备知识的考查永远是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是高考考查的第一要素。我们要以学科思想方法为轴线,以化学必备知识为载体、以提高核心素养为目标扎实推进一轮复习。备考启示:第二部分:守正创新铸辉煌第二部分:守正创新铸辉煌二、学案习题、传承创新一、明确思路、周密计划三、课堂为本,素养落地四、扎实教研,集体攻坚五、多措并举,智慧管

42、理(1) 经验交流会(传承与创新)2021年的高三备考从校内“两会” 开始2021年的高三备考从校内“两会” 开始(2)化学组一轮策略研讨会第一部分:高考命题规律及趋势第二部分:抓实抓细日常教学,实现有效突破第三部分:详细部署2021高考化学备考详细计划轮次计划目标原则进度计划、组务计划、教研计划、周计划、教师计划、学生计划一轮计划、二轮计划、三轮计划、自主复习一、明确思路、周密计划“全面”知识全面,全体学生一轮复习原则: 全面、基础、系统、扎实“基础”把握中下难度,不偏离教材、课标的范围“系统”相关知识整合 ,构建知识的网络“扎实”知识点复习要落实到位,能真正理解迁移。一、明确思路、周密计划

43、 夯基:确保知识无遗漏,理解准确,应用准确 构网:建立完整知识体系,单元小网络 会法:正确运用学科思想和方法 提能:提升能力素养,提高化学学科素养 一轮复习目标- 夯基、构网、会法、提能一、明确思路、周密计划研读教材夯基提能查漏补缺构建网络 年前一轮复习二轮复习课标考点专题训练完善网络提升能力 年后-4月中旬三轮复习全真模拟套题演练真枪实弹全面提升 4月下旬-5月底2021高考整体复习时间安排7天两段自主复习提升5月30-6月5日一、明确思路、周密计划 1、元素化合物: 碱金属、镁锂铝铍锌、铁铜、钛锰钒镍、卤族、氧族、氮族、碳族 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必修2第一章元素周期表律化学键+选3 3、

44、基本概念包含物质的量、(必修1第1、2章)、物质分类、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电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选4原电池、电解池)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必2化学能与热能、选四第一章) 4、基本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必2、选4)、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选修4第三章) 5、有机化学 6、化学实验(一轮)(开始二轮): 一、明确思路、周密计划(1)实验仪器、基本操作及实验安全(2)分离提纯、检验鉴别(3)常见气体的制备(4)教材重点实验总结重要定量实验和重要物质的制备(5)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与评价(6)综合实验题解题策略。 通过专题复习实现实验能力和素养的提升。6、化学实验六个模块:一、

45、明确思路、周密计划1.坩埚:用途:能耐高温,直接加热,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使用坩埚时还必须使用的仪器有:坩埚钳,泥三角,三脚架,酒精灯。坩埚的种类:瓷坩埚(常用)、氧化铝坩埚、石英坩埚、铁坩埚。2蒸发皿:(瓷质)用途:直接加热,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注意事项:液体的量不超过其容量的23,加热过程中应边加热边搅拌(考查仪器的选择:使用玻璃棒)一般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靠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表面皿关注细节,系统复习实验的常见仪器、基本操作漏斗的使用:滴液漏斗恒压滴液漏斗三颈烧瓶关注仪器名称和使用仪器的组装关注细节,系统复习实验的常见仪器、基本操作学案组编:素养

46、落地,知识齐全,考向全面,讲练结合。学案-每日检测-作业-周测-调研考试题 一条龙服务,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夯基提能。习题组编:紧扣进度,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主客观分配适宜,训练审题与规范。每日检测组编:课堂知识,及时复习强化。二、学案习题、传承创新(1)为什么改?二、学案作业、传承创新(2)依据什么改?关注教材,立足课本,选取并集;关注考向,立足课标和评价体系,精准定位;关注素养,立足双基,拓展视野;关注优解,立足通法,熟练模型;关注阅卷,立足规范,对标找差;关注考题,立足考法,深度解读;关注真题,立足拆改,对点训练;二、学案作业、传承创新(3)改编的原则融入学科思想、观念,全方位无死角

47、夯实双基;融入教师对学情的把握、考情、考法的研究;融入对学生、对学科知识、根植爱国情怀单双不定,利于全面思维、深度思维基础整合,利于构建体系、开拓思维挖掘教材,利于查漏扫盲、全面备考探究本真,利于严密思维、有序思维突出主干,利于突出重点、强化观念丰富情境,利于证据推理、学以致用题型分类,利于检测学情、深度教学量足序顺,利于教学分层、树立信心重视表述,利于严密思维、规范语言迁移拓展,利于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注重实验,利于完善思路、攻克难点二、学案作业、传承创新二、学案作业、传承创新新学案展示(以元素化合物为例):2020版新课标和素养落地考点与考点对应的考向突破链接新教材本节重点教材实验(4)改成

48、什么样了?新学案展示(以元素化合物为例):2020版新课标和素养落地考点与考点对应的考向突破链接新教材本节重点教材实验二、学案作业、传承创新新学案展示(以元素化合物为例):2020版新课标和素养落地考点与考点对应的考向突破链接新教材本节重点教材实验二、学案作业、传承创新新学案展示(以元素化合物为例):2020版新课标和素养落地考点与考点对应的考向突破链接新教材本节重点教材实验二、学案作业、传承创新学案方法总结二、学案作业、传承创新每日检测二、学案作业、传承创新作业二、学案作业、传承创新先预习,再听课;先回顾,再做题;重积累,常复习。资料来源:历年高考真题网络试题资源上届高三组编习题新教材原题或

49、改编题最新资料二、学案作业、传承创新组编流程:广撒网搜集资料选编组成初稿修改初稿、组长审核实普分开、成稿打印海选资料,挑选考点对应的经典试题;精做所选试题,斟酌筛选、搭配题型梯度、改编修正成卷;再次校正定稿、组长审核签字、实普系列分开、放入指定位置;科学规范排版、正式打印印刷。二、学案作业、传承创新用力精挑细选; 用智剪辑整合用心改编问法; 用情排序排版资料组编安排:二、学案作业、传承创新二、学案作业、传承创新避免习题资料重复使用;避免习题牵着正课跑;有利于提高训练针对性;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学资源连续性;有利于减轻教学负担;有利于进一步把握方向;有利于提高命题能力。自编资料八大优势:

50、(1)知识梳理课:夯实基础,构系建网a.明确课标要求,研讨确定可检测评估的学习目标b.洞悉学习思路,建立化学学科思维c.梯度问题设计引发思考,突破重点难点d.回归教材,弄清楚知识来龙去脉e.适当综合,链接相关高考题,师生均明确考点内容f.构系建网,思维导图,知识融合。三、课堂为本,素养落地知识梳理课三、课堂为本,素养落地知识梳理课Be22OH=Be(OH)2Zn22OH=Zn(OH)2BeO222H=Be(OH)2三、课堂为本,素养落地知识梳理课三、课堂为本,素养落地知识梳理课A铝、铍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e(OH)2与Al(OH)3性质相似,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

51、OH溶液,A正确;某些共价化合物水溶液的导电性也较强,B错误;Na2BeO2溶液蒸干灼烧后得到Na2BeO2,C错误;常温下BeCl2溶液的pH7,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是BeO,D错误。放三、课堂为本,素养落地知识梳理课Al(OH)4(或AlO2)Zn2OH2H2O=Zn(OH)42H2(或Zn2OH=ZnO22)H2)Al33NH3H2O=Al(OH)33NH4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产生的Zn(OH)2可溶于过量氨水中,生成Zn(NH3)42,氨水的用量不易控制放考向一考向二以陌生元素铍锌为考查载体,要以对角线规则、相似的化学性质两性为依据,放手大胆去做。三、课堂为本,素养落地知识梳理课收

52、这道题以学生熟悉的氯、硫元素性质为情境素材,却不是记住方程式和结论就能做题,实验结果在意料之外。做这类题,我们一定要收在尊重实验事实这一原则下。(2)习题讲评课:方法成体系,提升能力a.优秀试卷展示,榜样引领规范b.易错考点辨析,变换角度强化c.习题分类讲评,多元形式开展课堂d.做题规范指导,培养良好答题习惯e.跟进变式训练,举一反三提升f.指导整理题型,明确积累策略三、课堂为本,素养落地正负阳阳负负阳阳阴阴阴正阴电化学原理和新型陌生电池对接:正负阳阳负负阳阳阴阴阴阴总分析步骤:1.分析装置,定池子;2.分析池子,定电极 ;3.分析环境,定反应。电解池两极放电一般规律:阳极上:含氧酸根离子 O

53、H- Cl-S2- 活泼金属电极阴极上:K+Ca2+ Zn2+Fe2+Sn2+Pb2+H+Cu2+ 电解池放电顺序本质研究 (改编题)下图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AsO43-2I2H+ AsO33-I2H2O”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C1、C2均为碳棒。甲组向图A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40% NaOH溶液。甲乙两组操作,电流计(G)指针偏转方向相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该反应是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溶液酸碱性,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探究到底:原电左管形成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向右管加入较浓的FeSO4溶液增大Fe2+浓度,使Fe2+的还原性强

54、于I-该反应是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浓度,可以改变氧化还原能力。高三一轮【2014 四川】11(4)MnO2可作超级电容材料。用惰性电极电解MnSO4溶液可制得MnO2,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Mn2+2H2O-2e=MnO2+4H启示: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不仅要利用基础知识还要结合工业生产实际。 所以,实际工业生产中,阴、阳极的反应可能与理论上的放电规律略有不同VUCA时代有情境教学有设计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 教学要让学生置于真实情境,要让学生有真实感、现场感,这样的教学才能直抵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唤起学生潜在的主动学

55、习愿望,提升课堂改革效率。Volatility 易变性Uncertainty 不确定性Complexity 复杂性Ambiguity 模糊性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女主角能用绿矾成功制备出硫酸吗?女主角通过中药材获取绿矾的途径可取吗?如何帮助女主角更科学高效地制备H2SO4?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如何帮助女主角更科学高效地制备H2SO4?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A、游离态:存在于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B、化合态硫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硫化物:硫酸盐:C、石油、煤、天然气中含硫元素利用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呢?浓硫酸真的能腐蚀墙

56、壁帮助女主逃离吗?假设一:墙壁是由大理石堆砌而成假设二:墙壁是铜墙铁壁假设三:墙壁是木材搭建而成假设四:墙壁是由沙土堆积而成01020304常规教研大组教研班级教研考后教研四、扎实教研,集体攻坚-研透、研细、研广、研实 大组教研每周一次的大组教研习近平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 教师站的高、把握的透、认识的深,就可以大大提高基础知识教学的效果,并为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

57、础。强化三种意识研究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做到四个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测试统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组教研 2、新高考团队一直坚持每周一次研课主任碰头会,总览全局;一次全组大教研,一起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教材等,内容丰富、提升化学组全体教师学科素养。(1)研究高考评价体系(2)研新旧课标增删变化之处(3)研新教材(4)研2020年高考题,开展专题性重点高考考点大讲堂。(5)研大学资料与高中接轨之处(6)研原自主招生习题,预测强基计划题大组教研大组教研(3)研究对比有机化学基础新旧教材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发现该主题的主要变化如下:1.外显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基本角度和思路 本主

58、题第一个核心概念就明确提出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基本角度,即“原子间的连接顺序、成键方式和空间排布”,帮助学生建立观念性认识。接着从“官能团”和“化学键”两个方面对认识结构的基本思路进行具体描述:从官能团的视角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认识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特征性质的关系,认识同一分子中官能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认识在一定条件下官能团可以相互转化;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极性与有机反应的关系,知道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键的极性发生改变,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官能团及有机化合物之间是如何相互转化的。新课标在化学键和极性的视角方面有所增强,这一 视角更具有分析功能,使得对有机化

59、合物性质的解释和预测更能体现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这也与“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加强电负性、极性是相呼应的。2.明确学生需要认识的官能团的种类 新课标对学生所应认识的官能团种类做了明确的限定,包括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羟基,氨基、碳卤键、醛基、酮羰基、羧基、酯基和酰胺基。其中有些是当前的教学中比较关注的官能图,如碳碳双键;有些是为了体现化学与生命科学的联系,进一 步明确出来的,如氨基、酰胺基。同时,课程标准对分同异构体现象的内涵也做了明确规定,即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包括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其中对映异构不做重点要求) 3.弱化对命名规则的要求 系统命名法是标准力来学习和掌握, (实验)

60、要求的一个内容。但由于学生需要花费不少精力而这只是一个技能上的训练,对于认识有机物的性质并没有实质贡献;同时,有机化合物的种类丰富、结构复杂,学生即使练习了命名规则,所能够有效命名的物质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新课标不再要求学生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仅“知道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就可以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负担。4.弱化化学分析方法,适当加强仪器分析方法 由于新型仪器技术已经成为当前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工具。新课标弱化化学分析手段,适当加强仪器分析手段:删去“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将“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修订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