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入职指南》第六章--幼儿园特色课程课件_第1页
《幼儿园教师入职指南》第六章--幼儿园特色课程课件_第2页
《幼儿园教师入职指南》第六章--幼儿园特色课程课件_第3页
《幼儿园教师入职指南》第六章--幼儿园特色课程课件_第4页
《幼儿园教师入职指南》第六章--幼儿园特色课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幼儿园特色课程简介教学课时:4课时学习目标:讲解基本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多元智能课程、蒙特梭利、瑞吉欧和感觉统合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并通过对本门幼儿学习技术的了解和运用。学习重点:对各种特色教学法特点、方法的学习和把握。学习难点:对不同课程的正确分析,可以正确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第一节奥尔夫音乐课程陈白云卡尔.奥尔夫(Carl orff): 1895年7月10日生于德国巴伐利亚慕尼黑,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教育家。军人世家,祖父从少将转为研究测量学、数学、天文学,外祖父是少将兼历史学家,父亲既是军官又是音乐迷,母亲是钢琴家。他从小热爱音乐,4岁时发现了一个提线木偶,从此激发了他对戏剧

2、的热爱。他早在1924年就热切追求一种当代的艺术,以激起对音乐、语言、舞蹈和戏剧结合的新观念。1953年,奥尔夫音乐教学训练中心在萨尔兹堡莫扎特音乐学院成立。此教法是一种激发孩童借由想象力和幻想力进入音乐仙境的教学法。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娱自乐的音乐家 音乐可以带给我很多东西,每个人对艺术活动的评价接受反思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老师应该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Orff之基本理念在于“感觉” 优于“理解”。人的认知规律是从感性(感觉、感知、感情、感悟)到理性。孩子学习历程应该着重在听觉、肢体、触觉刺激,而非要求孩子去理解一些课的乐理或抽象符号。“音乐必须与律动、舞蹈、语言结合才能产生意

3、义”窥探出哲理,更强调采用自己本国家的舞蹈、语言、乐器、民谣等本土化教材。一、奥尔夫的基本理念:教育工作者对于孩子学习音乐应该持有的观念: 1、 所有的孩子都具有音乐的潜能 2、 孩子们在音乐的学习环境中,拥有属于他们自己兴趣和独特的能力 3、 透过音乐概念的获得,帮助孩子发展批判思考的能力 4、 孩子早期的音乐经验来自于各种不同的音乐背景 5、 孩子应该多去经验一些好的乐声、活动和材料 6、 孩子们不应该被要求去做一些为了达到表演目的,而防碍了其它音乐能力发展的活动 7、 孩子的工作即是游戏 8、 孩子们应该在愉快心情和良好社会环境下从事学习 9、为了达到因材施教的备适合孩子不同能力需要的学

4、习环境 从钢琴凳上解放出来的音乐; 音乐并不是我的目的,音乐是我散发心灵力量的一种手段; 原本的音乐。(接近土壤、接近自然、接近机体,每个人都能学会并体验。) 奥尔夫的思想是建立在人类学的基础上,并以儿童的自然特点和生理特点为出发点。自我游戏、说话和发出乐音都是未成年人对自己定位和对世界定位的原始表现,同时也帮助他们获得了社会交际的最初经验。 你知道吗?二、奥尔夫教学特色: 强调以儿童思想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教学原则。 Orff理念中,最受人尊崇的精神在于人性的重要,音乐教育并非天才教育。人人都有权享受音乐的真、善、美。生活领域的一切事物,都可拿来作为素材。教师应鼓励儿童运用知觉和感情,把周围

5、事物变成宝贵经验和体会。1.音乐教育不再是个别的,而是让每一个幼儿都有了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2.让幼儿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3.幼儿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4.把幼儿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服从、领导与被领导。 5.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三、奥尔夫音乐课程教学方法1.要从人的音乐本性出发。(每个人都有音乐的本能,每个人天生都是喜欢音乐的)2.以节奏为基础。3.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戏

6、剧结合进行综合教学。四、奥尔夫音乐课程内容“为孩子们的音乐”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内容。这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九个方面。1.说白。内容取自本民族、地区的儿歌、童谣等。在实际教学中常把所学歌词以说白形式教给学生,并配以音韵、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等。2.唱歌。对于初学音乐的孩子,奥尔夫教学法并不要求他们必须学会读谱。他选择的歌曲多为五声调式,并采用听唱法教学。低年级孩子尤为适用。3.声势。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捶、搓等发出不同力度的声响所具有的姿势。4.打击乐器。这里所指打击乐器包括两种。即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沙球、三角铁、双响筒、手鼓、西斯特等和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5.舞蹈。

7、包括律动、表演等。同时,又都不能等同于有关艺术门类的专业概念,而具有“元素性”的含义。6.音乐与美术。奥尔夫教学法经常把一首乐曲用美术图形表示。根据乐曲的旋律、力度、速度、重复等设计几种不同的符号把乐曲的结构明确地显示出来,形成一个极易看懂的图形谱。7.游戏。奥尔夫教学法要求每一节课都是游戏。当然这种游戏不是单纯地玩,而是通过游戏学习音乐知识。8.戏剧。奥尔夫教学法把本民族的民谣、童话、民间故事等编成音乐舞蹈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歌舞剧。9.欣赏。奥尔夫教学法欣赏音乐的原则是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活动直接去感受音乐。 1)画动物的声音线 2)看图说儿歌 3)通过动作来欣赏 4)通过图画来欣赏 5)通

8、过图谱来欣赏 6)通过戏剧来欣赏 五、奥尔夫各年龄阶段的目标(一)小班儿歌、歌唱游戏、简单说白、童谣固定拍的感受力的培养、快慢的认识、复拍子的感受力的培养。小手鼓、小钹响棒、单音片乐器。1.练习清楚、正确节奏的演唱。2.歌唱的正确发音。3.辨认鼓、三响鼓、小钹的音色。4.强/弱。5.教师弹一首曲子,幼儿学会辨认。有关动物,童话故事或民谣的短曲。五、奥尔夫各年龄阶段的目标(二)中班儿歌、歌唱游戏、说白童谣。1.配合歌曲的拍打节奏或做好玩的律动。2.2/4、4/4感受力的培养。3.快/慢的加强。 4.教师拍打已知歌曲让幼儿去辨认曲名。5.认识休止符、四分音符。小手鼓、小钹响棒、三响铁双音旋律性片乐

9、器齐奏。1.高/低。 2.辨认高低并能以手势表示。 3.教师弹唱已知歌曲的第一句,幼儿辨认曲名。4.唱准旋律。5.以“啦啦啦”代替歌词,唱一首已知歌曲。有几节歌词的快乐性歌曲(小提琴、横笛、木琴的短曲)五、奥尔夫各年龄阶段的目标 (三)大班儿歌、歌唱游戏、说白童谣、特殊场合短曲、节庆短曲。1.辨认各种不同的快慢节奏。2.默唱曲子并拍节奏。 3.拍打2/1节拍,二小节的节拍。4.更认知性的玩游戏。 手鼓、小钹三响铁、响棒木鱼、响板简单旋律性片乐器、古典乐器及乐器演奏的儿童合奏曲或卡农、歌曲。教案一、奥尔夫大班教学活动:小雨滴溜滑梯活动目标:感应圆滑与断奏,能用乐器表现圆滑与断奏; 认知节奏 ,根

10、据节奏进行模仿拍奏。活动准备:故事挂图沙锤铃鼓布球游戏节奏卡配套CD (以上材料均由美育奥尔夫专业机构提供)活动教程:一、故事导入:(师出示故事挂图,边讲故事,边展示挂图。) 一场盛大的嘉年华会将在梦幻溪举行,雨滴婆婆带着水滴精灵们朝着梦幻溪出发了二、欣赏音乐,感应圆滑与断奏1. 提问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小雨滴到哪去溜滑梯了呢?请幼儿将小手变成小雨滴在身体各部位律动,(弹跳做流水状)分乐句欣赏,让幼儿说出:小雨滴在 树叶石头荷叶花朵上溜滑梯,同时分别出示树叶石头荷叶花朵图片。2 .布球律动 (2次)分发布球给幼儿, 再次欣赏音乐,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布球在身体各处弹跳,或摆动手臂,做流水状,感应圆

11、滑与断奏。3 . 用乐器感应圆滑与断奏A 师:出示乐器沙锤,与铃鼓,让幼儿讨论如何表现小雨滴B 幼儿初步尝试乐器演奏,师当指挥 师:提醒幼儿注意指挥的手势(老师握拳收的手势就是停止,不让乐器宝宝发出声音,乐器宝宝要和老师指挥配合一致)C 幼儿乐器演奏 集体演奏 分组演奏 三、 节奏分析 1. 唱歌谣,分析全曲节奏 幼儿唱歌谣,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全曲节奏。 2. 复习 让孩子自己发现已经认识的节奏朋友,并拍奏出来。 3 .介绍 发现不一样的新节奏朋友 ,尝试拍奏。 老师示范拍奏,幼儿模仿拍奏。 4.出示游戏节奏卡,模仿拍奏 四 、小结本次活动,肯定幼儿的表现。教案二、奥尔夫大班教学活动:火车快飞活

12、动目标:1.熟悉乐曲旋律,感应速度变化。2.听辨乐句中的顽固伴奏,依曲式配器伴奏,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 配套CD、图片、木鱼、铜碰钟、铃鼓、沙蛋等乐器若干。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感知音乐律动的渐快和顽固伴奏。 1. 被老树怪抓住的小风筝,在回忆刚才飞在高高的天空中,还在地面上旅行的火车打招呼呢!2.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火车是怎么样打招呼的呢?播放CD,幼儿听后回答:是“呜-轰隆轰隆轰隆轰隆”这样打招呼的。二、听辨乐段,并用肢体动作表现。1. 听辨乐段,体会渐快的行进2 .用动作表现 “慢-快-越来越快”三、乐器演奏:1.出示各乐器,教师示范演奏。2.带领幼儿分开练习。3.幼儿合作演奏

13、。四、活动结束。希望你能感受音乐快乐! 得到音乐快乐! 拥有音乐快乐!谢谢大家!第一节 完THANK YOU第二节多元智能课程陈白云霍华德.加德纳: 多元智能课程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一反传统上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的说法,而强调每个人都具有潜力,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七种或八种维度的智力。 多元智力理论旗帜鲜明地对现有教育评价制度进行了批判,认为过于狭窄的传统评价方法导致了众多学业失败的幼儿,主张以更为宽泛的眼光和智力维度来看待幼儿,根据幼儿不同的智力维度组合做到因材施教,符合当下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追求。一、多元

14、智能课程概述: 他36岁,但其智力仅相当于三四岁儿童的智力水平。舟舟的世界思考:怎么评价个体的智力?弱智?天才?or 1、 多元智能理论是指: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八种或以上不同智能,包括有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见详解) 2、然后每一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强势和弱势的智能。 3、多元智能理论可以让我们正确全面的认识一个人二、多元智能课程特点: 是指有效的运用口头语言或及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 他们适合

15、的职业是:政治活动家、主持人、律师、演说家、编辑、作家、记者、教师等。1、语言智能(Linguisticintelligence) 是指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陈述和主张,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 他们适合的职业是:科学家、会计师、统计学家、工程师、电脑软体研发人员等。2、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3、空间智能(Spatialintelligence) 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周一切事物,并且能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

16、、形状、形式、空间关系很敏感。 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师、画家、飞行员等。 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 他们适合的职业是:运动员、演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宝石匠、机械师等。4、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 是指人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能力。这项智能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强,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赋,具有较高的表演、创作及思考音乐的能力。 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歌唱家、作曲家

17、、指挥家、音乐评论家、调琴师等。5、音乐智能(Musicalintelligence) 是指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项智能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情感,体会他人的感觉感受,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他们适合的职业是:政治家、外交家、领导者、心理咨询师、公关人员、推销等。6、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 是指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项智能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的内在爱好、情绪、意向、脾气和自尊,喜欢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等。7、自我认知智

18、能(Intrapersonalintelligence) 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辨论和分类的能力。这项智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了解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 他们适合的职业是: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考古学家、环境设计师等。8、自然认知智能(Naturalistintelligence) 在这里以“光谱课程方案”为例,说明多元智能课程的基本内容。光谱课程方案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多种智力及关键能力,它的主要内容主要根据每种智能的关键能力进行设计。一般每个教室有七到八个学习中心,包括语言、数学、自然科学、视觉艺术、社会理解、音乐和运动,幼儿在每一个活动

19、中心练习其相应的关键技能或者说智力。具体实施方法如下:三、多元智能课程内容: 语言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发展听、说、读、写的技能,分为讲故事、报道、诗歌、读写四个方面。其关键能力如下:1.创作故事/叙述故事2.叙述性语言风格/报告 3.诗歌的语言风格措词技巧(一)语言活动 这部分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发展数理、逻辑知识、动手动脑进行思考,可以分为数字推理、空间推理和解决逻辑问题三个方面。其关键能力如下:1.数概念2.空间概念3.问题解决4.理解因果和功能的关系5.建立假设并加以验证(二)数学活动 这部分活动旨在帮助幼儿形成对周遭生活环境的认知与喜好表现,对自然的景物,包括了对生物的分辨

20、观察能力,如动物、植物的演化;对自然景物敏锐的注意力,如云、矿物、石头的形成;以及对各种模型的辨认力。其关键能力如下:1.观察技巧 2.区别相似点与不同点 3.对自然知识、科学现象表现出兴趣(三)自然科学活动 这部分活动旨在帮助幼儿获得准确的视觉空间感,并把所感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也包括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具体地在脑中呈现出来,以及在一个空间的矩阵中很快找出方向的能力。其关键能力有:1.视觉、空间能力2.领会觉察3.创作4.艺术技巧5.探索 (四)视觉艺术活动 这部分活动主要为了促进幼儿的社会学习,发掘他们的社会性潜能而设计的。

21、活动主要包括对自己的理解;对他人的理解;对文化背景中有价值的社会角色的认同三个方面。其关键能力如下:1.了解自己 2.了解别人 3.不同社会角色的特征 (领导者、促进者、照顾者)(五)社会理解活动 这部分内容是指帮助幼儿获得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的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等。其关键能力如下: 1.精巧的动作知觉 2.肢体控制 3.节奏感 4.表达能力 5.创造肢体动作的能力(六)运动活动 这部分内容旨在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演奏能力和作曲能力,涵盖了音乐演奏、生动表演和倾听等方

22、面的内容。其关键能力如下:1.音乐感受力 2.创作音乐3.音乐作曲(七)音乐活动 多元智能主题式实操经典课堂人际智能 我如何帮助学生从事与同伴分享、合作学习,分团体或小组学习,集体精神的意义。肢体动作智能 在大自然中工作探索生活中的事物与学习有关的植物及大自然事件。将自然的事物带入教学中。自然探索智能 使用肢体表达或回答问题,课堂剧场化,动作概念化,操作学习,实验学习。发挥体觉学习管道。语文智能 我怎样用口头或文字语言来教学,讲故事、脑力激荡、日记等形式。主题音乐智能 我们可引进音乐教学,把学习重点放在有节奏或旋律的架构内学习。心情音乐。空间智能 可视觉化最有效,可用彩色记号,图画比喻,图解符

23、号,思维快写,空间冥想等形式。逻辑数学智能 计算与定量,分类与分等级,对话法,启发式教学,科学思考等形式。内省智能 个人学习空间,一分钟内省时间,自由选择时间,制定可行性目标。第二节 完THANK YOU第三节蒙特梭利课程陈白云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课程得名于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她毕生致力于幼儿教育事业,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通过大量实验研究提出崭新的幼儿教育方法。 我国早在1913年就引入蒙特梭利课程,经过近100年的研究,至今蒙特梭利课程已经进入本土化阶段。一、蒙特梭利课程概述: 1.以儿童为中心2.“不教的教育”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5.完全人格的培养

24、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7.混龄教育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9.摒除单一奖惩制度 10.爆发式的教学成果二、蒙特梭利课程的特点: (一)日常生活教育1.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培养幼儿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自信心。3.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4.培养幼儿大小肌肉的灵活性。三、蒙特梭利课程主要内容: 6.培养幼儿交往、合作意识。7.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8.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9.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具体包括:基本动作练习、照顾自己、照顾自己周围的环境、文明礼貌训练等。三、蒙特梭利课程主要内容: 68(二

25、)感官教育1.训练幼儿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2.训练幼儿辨别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3.训练幼儿观察、分类能力,培养注意力。4.建立几何图形意识,自由拼组。 5.培养幼儿审美能力。6.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具体包括: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立体感觉等感官训练。三、蒙特梭利课程主要内容: 7071727374757677(三)数学教育通过操作活动,将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理解。三、蒙特梭利课程主要内容: 79808182(四)语言教育1.培养幼儿认读能力。2.培养幼儿书写能力。 3.培养幼儿听、说能力。4.培养幼儿欣赏文学能力。5.培养幼儿早期阅读。

26、 6.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体包括: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早期阅读、文学作品欣赏。三、蒙特梭利课程主要内容: 84(五)科学文化教育 1.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2.培养幼儿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3.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4.引导幼儿接触周围世界,增强环保意识,获得科学经验。5.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三、蒙特梭利课程主要内容: 86蒙特梭利:教具工作材料1.创设有准备的环境2.使用蒙特梭利教具3.明确教师“指导者”的角色四、蒙特梭利课程的实施: 活动对象:小班 认识长短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对应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2.在操作中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找出最长

27、和最短3.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判断力,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活动准备:“长棒”、骨头、彩色纸、固体胶等若干;长短不同的物品若干。具体步骤见教材。 五、蒙特梭利数学教育教案: 第三节 完THANK YOU第四节瑞吉欧课程陈白云使用教材:瑞吉欧课程教学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讲解基本瑞吉欧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并通过对本门幼儿学习技术的了解和运用。学习重点:对瑞吉欧课程特色、方法、目标的学习和把握。学习难点:对瑞吉欧课程的正确分析,可以正确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教学 瑞吉欧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座城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洛利斯马拉古齐和当地的幼教工作者一起兴办并发展了该地的学前教育。数十年的艰苦创业,使意大利在

28、举世闻名的蒙特梭利之后,又形成了一套“独特与革新的哲学和课程假设,学校组织方法以及环境设计的原则”。人们称这个综合体为“瑞吉欧、艾米里亚教育取向”。 以马拉古兹为代表的瑞吉欧人尝试运用和借鉴了许多领域的理论与思想,其中最核心、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和杜威、瑞士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皮亚杰、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等的理论和思想一、瑞吉欧课程概述: 1.教育是通向社会公平和改革的道路;父母、教师与市民共同合作教学;教师之间在教学上合作互助;着眼于儿童整体人格的教育和发展,实施“全人教育”。(布鲁纳)2.以学生兴趣为基础设计课程方案,民主学校的理念。(杜威)3.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积极建构其知识体系,

29、从而获得智力的发展。(皮亚杰)4.思维与语言不可分离;学习产生于最近发展区;社会关系即学习的内容。(维果茨基)1.儿童是社会的一分子,是自己文化的创造者,是独立的个体。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通过积极的知识建构实现学习和发展。二、瑞吉欧教育的儿童观: 3.儿童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离不开儿童与其他儿童和成人的交往。4.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是螺旋式递增的过程。5.儿童天生都是“艺术家”。1.典型的瑞吉欧学校包括人口、长廊、教室、工作室、教室中的小画室、图书馆、档案室、起居室、室外花园、贮藏室。三、瑞吉欧教育环境设置与运用: 2.强调环境的开放性以及材料的相对自由使用,环

30、境和材料作为一种促进儿童交流和对话的方式而存在。三、瑞吉欧教育环境设置与运用: 3.强调环境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要素,是儿童与儿童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儿童与物之间互动的关键性因素,是瑞吉欧教育中的“第三位”教师。三、瑞吉欧教育环境设置与运用: 4.环境也是“记录”儿童成长的最佳方式之一,对教师的工作与成长、儿童的自我认识以及家长对儿童、对学校教育的了解这三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三、瑞吉欧教育环境设置与运用: 1.课程没有科目分类;同时课程也是连续的。2.课程产生于活动过程中的开放的生成课程。3.方案教学是主要的课程和教学模式,多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以尽可能地完善相互依存和联合的知识建构

31、过程。4.在课程与教学中为儿童提供与丰富、复杂的环境和问题接触的机会,以此促进儿童与社会的相互依存,而不是相互隔离。5.在教学中强调儿童的多种学习方式,如主动探索、相互讨论、自我展示以及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6.档案袋是课程实施与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利于教育计划的决策和制订,有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帮助教师重新认识儿童,有利于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反馈,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四、瑞吉欧教育课程与教学: 1.教师是儿童的伙伴。2.教师是学校环境的设计者和布置者。3.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4.教师是学习者与研究者。5.教师是档案袋的记录者和保存者。6.教师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五、瑞吉

32、欧教育教师角色: 第四节 完THANK YOU第五节感觉统合课程陈白云 情景再现:小华已经三岁了,每次爸爸妈妈带小华出门总是提心吊胆,因为每次坐车,小华很快就会因不舒服、晕车而哭闹不已,而且次数愈来愈多,致使小华不喜欢坐车;每回带小华到儿童乐园玩,小华总是不同于一般的小孩,一点兴致也没有地缩在一旁,勉强抱他去坐旋转木马或飞行船时,小华就惊恐地大哭大叫,让爸爸妈妈觉得十分尴尬。 经医师检查评估后发现,小华是前庭刺激过度敏感的小朋友。前庭刺激过于敏感,会容易感受到较大的地心引力变化,造成头晕、晕车,因而不愿从事爬高、跳跃、旋转等刺激活动。爱尔丝: 感觉统合最早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在1969

33、年提出的一个研究观点,用以矫治儿童学习障碍的行为,并了解其原因,事前提出预防和改善的方法。 感觉统合: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出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一、感觉统合的概念: 文库114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将自己身体和与周遭环境的讯息,透过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送达脑部,大脑将这些感觉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二、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1. 前庭功能失调 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有些孩子

34、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2. 视觉统合失调 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抄错题等。3. 听觉统合失调 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4. 触觉统合失调 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生殖器等。 例1 强强就读小班后,由于活泼好动,难免有些小碰撞或擦伤,当妈妈在帮强强洗澡时,发现他手臂及腿上这些碰撞伤痕时,问强强究竟是怎么回事,强强竟是说不知道,而且还表示不痛。除此之外,外出郊游或在

35、路上行走时,妈妈有时看到强强明明跌倒趴在地上,甚至皮破血流,强强却也从来不喊痛。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妈妈不禁怀疑,强强是否真的那么勇敢,还是有其他的问题? 其实强强是个属于痛觉迟钝型的小孩,孩子大多在婴儿时期较易生病或者父母亲过于保护孩子,以致于很少给孩子以用触觉探索环境的机会,因此影响到宝宝的触觉识别能力,触觉也就变得较为迟钝,进而对自己的身体形象认识不足,以用触觉辨识环境的能力也较差,所以常常在跌倒或碰撞后破皮流血而仍不自知,也不觉得痛,甚至连天气变冷或变热是也不能敏感地察觉。 在面对强强这类型的孩子时,我们建议爸妈们,可以通过下列活动来提高触觉的敏感度:可用软毛刷或治疗用的触觉刷来刷孩子的

36、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孩子多触摸各色玩具,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增进触觉识别能力;可在儿童游乐场中玩球池游戏(海洋球),给予孩子触觉刺激;在家中亦可以进行毛巾或软垫游戏,将孩子包起来,让孩子在毛巾中滚动或扭动,有助于增加身体各部位触觉刺激的强度。 5.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 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6.本体感失调 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7.动作协凋不良: 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

37、拍球等。8.精细动作不良: 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针对于不用的感觉统合失调症状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配合相关的游戏器具。 可以根据教材大致了解相关的流程和内容,后面会涉及到具体的教案游戏内容,请根据需要选择学习。 三、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感觉统合器材与用途 1全功能系列: 滑板爬、趴地推球、吊床、转椅、滑梯2前 庭 系 列: 吊床、转椅、趴地推球、滑板爬、滚筒、滚垫、翻跟斗、 爬带、滑 梯 3触觉系列: 袋鼠跳、羊角球、触觉球、挤压、大笼球、擦浴、风筒、 滚垫、涂料、 滚筒、趴地推球、捏泥4本体系列: 跳绳、跳床、乐乐球、拍球、躲避球、翻跟斗、青蛙跳、跳数字5五感

38、系列: 追视、转眼、听音、嗅物、品味、触肤、吊床、转椅6平衡协调系列:独脚椅、平衡台、平衡木、乐乐球、大笼球、爬袋、躲避球、 跳绳、画像7精细动作系列:捏泥、夹珠、穿珠、选豆、画像、手工 (剪纸、摺纸、摺胶管花、绣花、编织、打绳结) 8游乐场系列: (推荐项目)滑梯、球池。攀爬、浮桥、秋千、 翘翘板、滑冰、跳舞机、旋转游戏(风车、 飞机、木马、过山车、碰碰车等)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1、螃蟹先生 适用对象:前庭觉不佳、空间判断错误、经常撞壁、看书跳字跳行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和中枢脊髓神经协调,促进大小肌肉灵活。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和中枢脊髓神经协调,促进大小肌肉灵活。 指导重点:儿童

39、举起双手和耳朵平高,双脚略弯曲,往左和往右连续横行,如螃蟹走路状。或者双手轻轻放下,侧着头,踏脚向前、向左、向右走。也可双手平举向前,或伸开摆放在两侧,踏脚向前、向左、向右走。 延伸活动:儿童双手高举小皮球,或双手各夹一个小皮球,向前、向左、向右踏脚走步。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2、模仿动物 适用对象:过动不安、经常撞墙、跌倒、身体协调不良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神经及中枢脊髓神经,使前庭平衡能力顺利发展。 指导重点:让儿童俯卧在铺上大棉被的软垫上,抬头看着大人,并由大人引导进行手指及手部动作。或者让儿童蹲趴着,学狗以四肢爬行,并抬头“汪汪”学狗叫,双脚还可学狗踢动。大人也可用手脚支撑,弓起身

40、体呈大象状,儿童则装成小象,在大人身旁爬行,或穿越大人身下。另外,也可以让儿童趴在有轮子的木箱上,以手脚划动之。 延伸活动:儿童也可学兔子蹬跑,学蛇扭曲爬行,或学猫弓起身体。 前庭功能失调训练:3、投篮球 适用对象:身体协调不良、视觉空间判断错误,常撞墙或碰人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 指导重点:可以在墙上挂一个用纸箱或篮子做成的篮球架。让儿童抓起较大的球,走过去将球放入篮子内。不够高时,以板凳垫高。可让儿童拿较小的球,以投球方式丢入篮子内。 延伸活动:也可在地上放个箱子,让儿童以俯卧姿势,将球丢到箱子内,连续丢20-30次。前庭功能失调训练:4、弹跳 适用对象:肢

41、体不灵活、平衡能力不佳、双侧协调差、身体僵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 指导重点:可以在墙上挂一个用纸箱或篮子做成的篮球架。让儿童抓起较大的球,走过去将球放入篮子内。不够高时,以板凳垫高。可让儿童拿较小的球,以投球方式丢入篮子内。 延伸活动:也可在地上放个箱子,让儿童以俯卧姿势,将球丢到箱子内,连续丢20-30次。前庭功能失调训练:5、装鬼先生 适用对象:身体协调不良,过分依赖视觉、胆小、情绪化的儿童 。 指导目标:强化身体协调、前庭平衡、运动企划能力 指导重点:准备一条大被单,将整个头遮住套在大人身上,大人在被单里面手舞足蹈,装鬼跳舞。接着换儿童表演,也可让兄弟

42、姐妹轮流表演,其他人在一旁观看、鼓掌,并指导表演者做出更大的动作。 延伸活动:也可同时玩捉迷藏游戏,但要先将可能撞伤的物品移开。 。强化平衡感训练:1、摇啊摆 适用对象:手脚不灵活、经常跌倒的儿童。 。 指导目标:强化中枢神经及大脑运动神经功能,丰富亲子互动 指导重点:让儿童平躺,大人抓住其两腿,上下屈伸、开合、左右摇晃;让儿童平躺,大人抓住其双手,上下屈伸、闭合,左右摇动;让儿童平躺,大人抓住其右脚,向左摇过左脚位置,接着换左脚、右手及左手,这种过中线的活动,对儿童身体协调帮助很大;大人用双手扶抱儿童,让他屈着身体左右摇晃,并将他抱紧一些。动作不宜太快,缓慢、正确、渐进式的进行,以免让儿童感

43、到不适。 延伸活动:可协助儿童左右翻身,或向前翻跟斗 。 。强化平衡感训练:2、椅子游戏 适用对象:肢体不灵活、胆小、情绪化、容易跌倒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身体协调、固有平衡及运动协调能力。 指导重点:将靠背椅子两排相对,左右各约37张,让儿童从中间走过;将靠背椅子同方向排成一排,一边成峭壁,一边成悬崖,让儿童从椅面上走;将靠背椅子不规则相对排列,让儿童顺着椅面走过来;将有靠背的椅子背对背并排,让儿童跨越通过椅背形成的障碍;将多个靠背椅子同方向排成一列,让儿童跨越通过椅背形成的障碍。 延伸活动:也可改用板凳或小桌子。并且注意其稳定性,避免儿童跌倒,出现意外。 强化平衡感训练:3、拍打气球 适

44、用对象:肢体不灵活、容易跌倒、平衡感不佳、容易情绪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中枢神经系统及运动协调。 指导重点:以绳子垂吊数个气球,高度约离儿童伸手可及20公分处。让儿童由地上跃起,用手来拍打气球,由于儿童必须仰头,手眼协调下才能完成这项游戏,因此有助于头部活动及前庭觉的成熟。 延伸活动:和儿童一起拍漂浮在空中的气球,仰首跳跃时需配合儿童的身高。也可让儿童手拿拍子,边跳边拍气球,以强化手眼协调能力。 强化平衡感训练:4、捧大球 适用对象:身体不灵活、容易跌倒及情绪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和中枢神经体系,加强手眼协调及固有平衡能力。 指导重点:找一个较轻的大气球、海滩球或大纸球皆

45、可,由父母及儿童共同将它推上半空中,并鼓励儿童跳跃将它打向半空中。或是让数个儿童一起玩这项游戏,大人从旁协助, 不要让大气球掉下来即可。 延伸活动:大人也可以将肥皂泡沫吹向半空中,让儿童跳起打肥皂泡。 强化平衡感训练:5、棉被汽油桶 适用对象:平衡感不佳、大肌肉弯曲、姿势不良、容易跌倒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大肌肉、前庭中枢及脊髓中枢神经健全发展。 指导重点:将棉被捆成一团为圆筒形,让儿童如同骑马般骑在上面,左右摇晃或上下振动。由于用棉被垫着不必太担心安全问题,所以尽量让儿童以屁股用力跃动。 延伸活动:也可用大枕头或坐垫代替,游戏时尽量让儿童大声发泄,让身心得到舒展。 强化平衡感训练:6、丢过

46、去 适用对象:平衡感不佳、走路容易跌倒、不敢走吊桥及平衡台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儿童对地心引力的快速适应能力。 指导重点:准备一个大床铺,铺上软垫或较厚的棉被。父母一人抓住儿童的头,一人抓脚,摇晃数下后,轻轻将他丢向床铺,引导他放松,在床上抖动身体。 延伸活动:让儿童躺在棉被上,大人手执两边摇晃,并将他丢向床铺。强化平衡感训练:7、坐球游戏 适用对象:大肌肉发育不良、肢体不灵活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大肌肉、前庭中枢及脊髓中枢神经健全发展。 指导重点:儿童可以轻轻坐在坐球上,上半身保持垂直放松的姿势,闭上眼睛,慢慢调整呼吸,直到完全放松,每次约1030分钟不等。也可在坐球上,轻轻晃动手脚进行

47、律动舞蹈。 延伸活动:以球代替椅子,让儿童在坐球上看电视、吃饭、做功课,可使脊髓神经的发展更为健全。 强化平衡感训练:8、平衡与协调 适用对象:大肌肉发育不良,肢体不灵活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前庭觉及中枢脊髓神经体系健全发展,促进身体协调 。 指导重点:(1)仰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 (2)俯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 (3)俯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 (4)仰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 强化触觉训练:1、毛巾或软垫游戏 适用对象:刺激儿童的触觉及中枢神经系统。 指导目标:强化大肌肉、前庭中枢及脊髓中枢神经健全发展。 指导重点:用大毛巾将儿童包起来,让他在毛巾中滚动或扭动,也有助于全身各处触觉刺激的强

48、化。由于在毛巾中儿童比较容易主动掌握,因此即使极端触觉敏感的儿童,也因为压力不大而较少抗拒,并能产生兴趣。 延伸活动:用软垫将儿童的身体夹成三明治的模样,并轻压儿童身体的各部位,也可以促进触觉刺激的自我调适 强化触觉训练:2、吹风机或软刷子的游戏 适用对象:触觉敏感或迟钝、情绪化,轻微自闭的儿童 。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接受度及触觉辨识分化能力 。 指导重点:调整各种温度集中吹儿童敏感的部位,比单纯吹自然风或电扇有效。这种感觉相当特殊,儿童会觉得很好玩,长期使用可以培养儿童抑制轻微刺激信息的能力,使情绪趋于稳定。 延伸活动:用软毛刷子集中刷儿童敏感的部位,也具有相同的功能,其余如用梳子梳头发,加

49、强对头皮的刺激,或用刷子刷大腿及脚底,对触觉刺激的强化也有很大的帮助。 强化触觉训练:3、小豆子游戏 适用对象:触觉敏感或迟钝、情绪化,自闭症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神经及中枢神经系统。 指导重点:在小盒内放豆子、小石子,让儿童将手伸入其中,透过手心、手指、手背的触摸,也可强化手的感应力,对触觉敏感的消除很有帮助。 延伸活动:也可把小盒子换成水池,将小豆子,小石子放入水池里。 强化触觉训练:4、干布擦拭 适用对象:焦躁、情绪化、胆小、爱哭、发音不良、偏食、动作慢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学习,小肌肉成长。 指导重点:以干布擦拭儿童手臂、手背、手掌、大小腿、脚底、颈部。或轻轻按摩儿童嘴唇及附近肌

50、肉、面颊及颈部。还可以边按摩边唱儿歌,让整个过程更愉快。 延伸活动:儿童逐渐不怕接触时,可做头部按摩,抓搔腋下和肚子 强化触觉训练:5、滚筒游戏 适用对象:触觉防御强、情绪化、挑食、偏食、喜欢吸吮手指的儿童 指导目标:突破触觉防御过强障碍,强化关节信息 。 指导重点:用薄毛毯包裹儿童,并在地上轻轻转动。也可轻轻压儿童的身体,以强化儿童关节讯息。 延伸活动:也可改用被单或旧报纸,让儿童站着或躺着均可,轻轻按摩他的身体,还可放点音乐或儿歌,为儿童助兴 强化触觉训练:6、化妆舞会 适用对象:焦躁、紧张、爱哭、粘人、情绪化的儿童 指导目标:解除触觉敏感,让儿童能更自然的发泄 指导重点:帮幼儿梳头发,梳

51、成各种特殊发型。或者将无毒性的化妆品或颜料,直接涂在儿童的脸上或身上,化装成各种各样有趣的人物。化好妆的儿童可以相互拥抱,让彼此的身体接触,并配合音乐或歌曲增加趣味性。 延伸活动:也可运用毛巾扮成蒙面侠,或将被单披在身上扮成蝙蝠侠,也可制作各种面具佩戴。 强化触觉训练:7、小皮球绕世界 适用对象:触觉敏感、紧张、焦躁、情绪化、爱哭、爱咬人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肌肤对外界的适应力 。 指导重点:将小皮球从儿童的胸前滚到腹部、大腿、回到头部,或是从背部滚到屁股。或让儿童站、坐、躺着,滚动时要时而用力,时而放松,给儿童不同的感觉。或改用气球抚触,同时配合音乐,制造快乐气氛。 延伸活动:让儿童坐在球面

52、上弹动,用屁股感觉球的弹性和抗力 强化触觉训练:8、脚底按摩 适用对象:触觉防御过强或迟钝、情绪不安、轻微自闭的儿童 指导目标:以各种不同的质料刺激敏感的脚底,强化触觉辨识能力和感觉功能分化的能力。 指导重点:可以用沙子、碎石子、树叶、毛毯、塑料垫子等铺在地上,让儿童光着脚从上面走过。示范给儿童看,切勿强迫他,以免令他更为害怕和情绪化。也可将多种质料放在一起,让儿童感受各种不同的触觉刺激。 延伸活动:让儿童站在草地、沙地、柏油路、水中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强化触觉训练:9、理发店游戏 适用对象:触觉防御过当、情绪化、紧张、孤僻、偏食的儿童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接受度,降低脑波,协助放松 。 指导

53、重点:准备白布巾披在儿童胸前,让他坐正,模仿理发店的顾客。将温热的湿毛巾盖在儿童脸上20秒左右,注意他的反应,若强烈讨厌就不要勉强,接着用梳子或毛刷轻梳儿童的头发,如果大人有经验,也可以真的帮助儿童剪头发。或是假装帮儿童刮胡子,让他感受特殊的感觉。完毕之后,模仿理发师用软毛刷刷儿童的头部及脸部。 延伸活动:也可以进一步帮儿童洗头、洗脸、做脸部按摩及肩部按摩 强化触觉训练:10、打水仗游戏 适用对象:触觉敏感或不足、轻微自闭的儿童 指导目标:透过水力和水温,强化儿童的肌肤神经,促进触觉信息调适。 指导重点:儿童大多喜欢玩水,即使刚开始会紧张的儿童,也会很快的融入打水仗,如果水中放有玩具,更能引发

54、兴趣。在儿童习惯后,可用莲蓬头或水管来喷他身体的各个部位,也可让他浸泡在浴池中。 延伸活动:可以让儿童边戏水、边刷身体,有助于触觉苏醒 强化触觉训练:12、涂料游戏 适用对象:焦躁、紧张、爱哭、粘人、情绪化的儿童 。 指导目标:涂料的颜色和形状会造成心理感觉的不同。这种游戏不但有助于消除触觉敏感,对本体感成熟和情绪安定也能发挥调节的功能。 指导重点:先将大画布或塑胶布铺在地上,各色涂料放在布旁,儿童可以用跪坐、趴卧或者躺的方式,把这些涂料抹在手或身体上,再自由涂画在画布上。也可以将画布挂在墙上,让儿童将涂料抹在身体或手上,再涂画到画布上。触觉敏感儿开始会有些紧张,可以鼓励他们从手指开始,逐渐用

55、手腕、手臂、脚掌再到屁股和身体,让他慢慢习惯涂料在身上的感觉。自闭儿常对某些颜色特别排斥或喜好,不用紧张,让他们自动自发地去进行调节,指导者只要在旁边留意,不必给予任何的干预。 延伸活动:这种游戏不但可以协助触觉学习的调整,对手脚的协调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除了自由涂画外,也可以设定固定的图案或形式,让他们去尝试,有助于促进运动企划能力的成熟 12、涂料游戏 强化触觉训练:13、触感游戏 适用对象:焦躁、紧张、爱哭、粘人、情绪化的儿童 。 指导目标:盆子中放进塑胶球、木层或纸片,让儿童用手在其中翻动、抓、握、扔。可强化手指末梢的触觉刺激,强化触觉的辨识力,对身体形象的成熟也有很大帮助。 指导重点

56、:要避免盆子内的物品造成儿童手指的疼痛,以免产生排斥。可以让儿童双手深入其中搅动,或用脚踏,屁股坐进去均可,指导者详细观察他身体各部分的反应情形。混合越多的东西,在游戏时会产生很多的声音,也会促进儿童游玩的兴趣。 延伸活动:也可以用面粉、纸层、豆类等不同质感的东西,强化他的触觉神经,以及对不同触觉的适应能力。 12、涂料游戏 强化触觉训练:14、抓痒游戏 适用对象:触觉敏感或不足,身体协调不佳 。 指导目标:让儿童躺在软垫上,指导者在他的腋下、胸口搔痒,依儿童的反应来控制用力的大小及刺激的强度。 指导重点:可以了解触觉敏感对儿童心理影响的程度,有的还没有接触到,就已经有强烈的感觉了。了解儿童敏

57、感的情形和部位,如果连一些常需要接触他人的部位,也有强烈敏感度的话,则需要加强改善。可以和儿童边笑边快乐地进行游戏,缓和他的情绪,以调整触觉对他身体的真正影响。 延伸活动:抓痒时,同时也可以告诉儿童身体各部位的名字,增加他对词汇的兴趣。 。 强化触觉训练:15、糊壁纸 适用对象:触觉敏感或迟钝,身体协调能力差的儿童 。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学习和身体协调 指导重点:让儿童靠墙壁站立,以身体当作滚筒贴着墙壁滚动,好象在糊壁纸。先向一个方向滚动,然后再向反方向滚动。 延伸活动:教师可以在儿童滚动的同时用颗粒大龙球挤压他。 强化触觉训练:16、抱球翻滚 适用对象:触觉敏感或迟钝,大小肌肉运动不佳的儿童

58、。 指导目标:强化触觉学习,大小肌肉的发育 指导重点:儿童躺在垫子上,双手抱着排球大小的球,高举过头。要儿童由垫子一头滚到另一头,球不可以松掉。 。 延伸活动:教师可以在儿童滚动的同时用颗粒大龙球挤压他。 强化触觉训练:17、麻布刷身游戏 适用对象:触觉敏感或不足的儿童。 指导目标:直接刷皮肤,可以活化触觉接受器。手部、眉部、背部的刷动,对本体感的强化有直接的帮助。 指导重点:用干麻布,以中度力气刷儿童的手臂、足部、胸肌肉、背部;反应敏感的儿童不要太用力,以帮助他慢慢适应,反应迟钝的儿童则可以用力些,以活化他的接收神经;可以边做边讲故事或唱歌,让儿童不至于太紧张,并维持轻松快乐的气氛。 延伸活

59、动:可以用其它东西,例如扇子、羽毛、电动按摩器等工具进行。 强化触觉训练:18、冰袋游戏 适用对象:触觉敏感或不足,身体协调不佳,自闭症 。 指导目标:强化儿童对温度的触觉反应,这种游戏刺激颇强,可促使儿童的脑干触觉系统苏醒,提升儿童的肌肤对不同感觉的适应性。 指导重点:儿童有时由于冰袋刺激太强,不愿别人用冰袋碰他,喜欢自己触摸时,不妨让他自己先试试看。可以换成热水或冷水,试试他的反应。 延伸活动:可以用小石头或细石袋,或各种软硬东西做接触游戏,让儿童练习在承受触摸时的正常适应能力。 强化触觉训练:19、梳头游戏 适用对象:触觉过度敏感、自闭症儿童 指导目标:对触觉防御过当的儿童,此游戏具有调

60、节功能,可以协助抑制触觉上过多的信息。另一方面,这种动作可以增进亲子互动,对人际关系的强化也有帮助。 指导重点: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头皮,并且顺势梳头,可以指导儿童顺应身体的动作,对常规的养成有所帮助。可以在示范一次后,让儿童自己来,对手的精细动作和身体形象的发展都有帮助。可以观察出儿童特别敏感的部位。 延伸活动:可以尝试用木梳子、羽毛、毛巾等代替梳子,或进行洗头、刷手掌及脚底的游戏,以强化儿童的触觉学习。 强化触觉训练:20、吹风机游戏 适用对象:触觉敏感或不足,自闭症,身体协调不良 指导目标:吹风机可以控制热风或冷风,给儿童完全不同的刺激,不但有觉醒前庭核处理触觉讯息作用,对身体形象和本体感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