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分析和介绍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概念: 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经配水管送至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设备,并满足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一、建筑内给水系统的分类 1.生活给水系统 供给人们饮用、盥洗、沐浴、烹饪用水。 1)生活饮用水系统 2)杂用水系统 目前国内通常将饮用水与杂用水系统合二为一,统称生活给水 系统。 特点:(1)用水量不均匀 (2)水质应达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标准 控制指标主要有如下四种: 1、感官性指标 2、化学指标 3、毒理性指标 4、细菌学指标附加内容新标准特点: 新标准具有
2、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饮用水消毒剂指标由1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放射性指标仍为2项。二是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三是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新标准水质项目和指标值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参考了欧盟、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饮用水标准。 1985年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里,饮用水浑浊度的指
3、标是“3-5”,新标准则将之提高到“1-3”,也就是说,抛开一大堆老百姓看不懂的理化指标不说,最直观能感受到的,是水色将更为清亮。 2. 生产给水系统供给生产原料和产品洗涤、设备冷却及产品制造过程用水。 特点:用水量均匀;水质要求差异大。3. 消防给水系统供给各类消防设备 特点:用水量大;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压力要求高。 分类:1)消火栓给水系统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1.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1)独立的给水系统 2)共用给水系统例: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生产消防给水系统 生活生产给水系统 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给水系统的设置 相关因素:各类用水对水质、水量、水压、水温的
4、要求;室外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筑使用功能对给水系统的要求。 1.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给水系统选择 二、建筑内给水系统组成1.引入管:引入管也称入户管,是一个与室外供水管网连接的总进水管。室外给水管网水表立管引入管1.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计量设备包括: 水表 流量计 压力计2.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水表节点是指引入管上装设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闸门、泄水装置的总称。水表:螺翼式水表大口径,阻力小,计量范围大。 旋翼式水表小口径,阻力大,计量范围小。 干式水表构造简单,计量精确,对水质要求高湿式水表精度低,计数机件不受水中杂质影响 闸门:关闭管网,以便修理和拆换水表。 泄水阀:检修时放空管网,
5、检测水表精度、测进户点压力。 旁通管:设有消火栓的建筑物、因断水可能影响生产的建筑、不允许断水的建筑物如只有一条引入管时,应绕水表装旁通管,以提高安全供水的可靠性。 水表的安装要求:安装在便于检修和读数,不受曝晒、不结冻、不受污染及机械损伤的地方。 为使水流平稳,计量准确,水表前后应有符合产品要求的直线管段。 螺翼式水表前应有810倍公称直径的直线段 旋翼式水表前后应有300mm直线段。 建筑给水管网包括:干管、立管和支管和分支管。立管干管3.管道-干管、立管、支管。 1.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管道种类及其英文缩写(1)、镀锌钢管使用趋势:逐渐被淘汰缺点:锈蚀:长期使用镀锌层逐渐磨损脱落,管
6、壁锈蚀,出现黄水,污染水质及卫生洁具结垢:使管道断面缩小阻力增大滋生细菌(2)、实用新型的室内管种类及英文缩写1)、金属管材:铜:Copper,不锈钢:Stainless Steel2)、热塑性管材:低塑性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聚乙烯:PE,中密度聚乙烯:MD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III型聚丙烯和改性聚丙烯:PP-R3)、混合式:内搪层的镀锌钢管、交联聚乙烯夹铝混合式压力管:PEX-Al-PEX,高密度聚乙烯夹铝混合式压力管:HDPE-Al-HDPE5、管材的选择: 相关因素 :管内水质、压力、敷设场所及敷设方式。1)埋地管材,应具有耐腐蚀性和承
7、受地面荷载的能力2)室内给水管道应采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的管材3)室外明敷管道一般不宜采用铝塑复合管、给水塑料管4)当环境温度大于60或因热源辐射使管壁温度高于60的环境中,不得采用PVC-U管。MPa ,水温不超过管材的规定。6)给水泵房内管道宜采用法兰连接的衬塑钢管或涂塑钢管及配件 6.附件:配水附件各式龙头 调节附件截止阀、闸板阀、蝶阀、止回阀 截止阀:水流单向流动;管径不大于75mm;需要调节流量、水压;需要经常启闭的管段上。 闸板阀、蝶阀:水流需双向流动;管径大于50mm。空间小的部位宜采用蝶阀。 止回阀:阻止管道中水的反向流动。 旋启式止回阀设置在水平、垂直管道,阀前水压小时采用
8、,启闭迅速易引起水锤 ,不宜在压力大的管道上采用。 升降式止回阀靠上下游压差值使阀盘启动,水流阻力大,宜用于小管经的水平管道上。 可调式减压阀比例减压阀消声止回阀液压水位控制阀泄压阀6、 给水附件截止阀闸板阀止回阀蝶阀止回阀7、增压、贮水设备增压和贮水设备的作用: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足,或为了保证建筑物内部供水的稳定性、安全性,应根据要求设置水泵、气压给水设备、水箱等增压、贮水设备。查看增压、贮水设备图片1.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离心清水管道泵SMC组合水箱气压给水设备8、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包括各类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的配水龙头和生产、消防等用水设备等。单把立式菜盆龙头面盆单把龙头1.
9、1 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 1. 2 给水方式的类型给水方式:指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供水方案。给水方式的基本类型直接给水方式设水泵给水方式气压给水方式分质给水方式设水箱给水方式(A)设水箱给水方式(B)分区给水方式设水泵和水箱给水方式水表泄水管水平干管立管直接给水方式设水箱给水方式(A)水箱泄水管水表设水箱给水方式(B)水平干管水箱泄水管设水泵和水箱给水方式水池水箱水泵设水泵给水方式(A)水池水泵设水泵给水方式(B)水泵课前复习:1.建筑内部给水系统应满足的条件2.建筑内给水系统的分类3.建筑内给水系统组成:引入管、水表节点、管道系统、附件、增压贮水设备、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4.管材及其选用5.给水
10、方式:各种方式适用及其特点气压给水方式气压水罐分区给水方式水箱泄水管水表水池室外给水管水压线室外给水管网室外排水管网饮用水给水系统杂用水给水系统水处理设备分质给水方式给水方式选择的原则1、尽量利用外部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2、除高层建筑和消防要求较高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外,一般情况消防给水系统宜与生活或生产给水系统共用一个系统。3、生活给水系统中,卫生器具处静水压力不得大于。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静水压力不宜大于(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水压大于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一般旅馆、招待所、宾馆、住宅、医院等晚间有人住宿和停留的建筑在范围;办公楼、教学楼、商业楼等晚间无人
11、住宿和停留的建筑,在范围。4、生产给水系统的最大静水压力,应根据工艺要求、用水设备、管道材料、管道配件、附件、仪表等工作压力确定5、消火栓给水系统最低处消火栓,最大静水压力不应大于,且超过时应采取减压措施。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最低喷头处的最大静水压力不应大于,其竖向分区按最低喷头处最大静水压力不大于进行控制,若超过,应采取减压措施。1). 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 1.3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一、 给水管道的布置 管道尽可能和墙、梁、柱平行,力求管路最短。干管应该布置在用水量大的配水点附近。对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管网不同管段设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具体
12、方式见下图:室外给水管网室外给水管网水表水表立管立管引入管引入管1、基本要求: 一、 给水管道的布置2). 满足美观和维修的要求 对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给水管道可以暗设。柔性管道宜暗设为了便于检修,管道井每层设检修门,暗设在吊顶和管槽内的管道,在阀门处应留有检修门。3). 满足生产和使用安全 给水管的布置不能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4). 保证水质不被污染或不影响使用 生活给水引入管与生活排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净距不能少于一米,要采取防冻、防露措施。5). 保护管道不受损害 给水管道应避免布置在重物下面,不能穿越生产设备的基础。保护措施有:软性接头法、丝扣弯头法、活动支架法。 一
13、、 给水管道的布置 一、 给水管道的布置2、布置形式各种给水系统按照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可以布置成下行上给、上行下给、中分式和环状式。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中分式环状式上行下给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管敷设在顶层顶棚下或吊顶之内,设有高位水箱的居住公共建筑、机械设备或地下管线较多的工业厂房多采用。优缺点:与下行上给式布置相比,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头稍高,安装在吊顶内的配水干管可能漏水或结露损坏吊顶和墙面。 一、 给水管道的布置2、布置形式下行上给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管敷设在低层(明装、暗装或沟敷)或地下室顶棚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在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时多采用这种方式。优缺点:简
14、单,明装便于安装维修,与上行下给式布置相比为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头较低,埋地管道检修不便。 一、 给水管道的布置2、布置形式中分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干管敷设在中间技术层或中间吊顶内,向上下两个方向供水。屋顶用作茶座、舞厅或设有中间技术层的高层建筑多采用。优缺点: 管道安装在技术层内便于安装维修,有利于管道排气不影响屋顶多功能使用。需要设置技术层或增加某中间层的层高。 一、 给水管道的布置2、布置形式环状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干管或立管互相连接成环,组成水平干管环状或立管环状。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工艺要求不间断供水的工业建筑常采用这种方式。优缺点:任何管道发生事故时,可用阀门关闭事故管段
15、而不中断供水,水流畅通,水损小,水质不易因滞留而变质,但管网造价高。 一、 给水管道的布置2、布置形式1敷设形式 1)明装特点:造价低,便于安装维修;不美观,凝结水, 积灰,妨碍环境卫生。 适用:对卫生、美观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2)暗装 直埋式嵌墙敷设、埋地或在地坪 面层内敷设。 非直埋式管道井、管窿、吊顶内, 地坪架空层内敷设。特点:卫生条件好,美观,造价高,施工维护不便。适用:建筑标准较高的建筑。 二、 给水管道的敷设2敷设要求 1)引入管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时预留洞、预埋套管(防水套管),留洞尺寸(见下页图)。 室外部分:冰冻线以下0.2m,覆土0.7m以上。 室内覆土:金属管0.3m; 塑
16、料管DN50mm,0.5m; DN50mm,0.7m 2)给水横管穿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楼板应预留洞。 3)管道在空中敷设时,必须采取固定措施。 4)室内给水管道与其它管道一同架设时,当应考虑安全、施工、维护等要求。在管道平行或交叉设置时,对管道的相互位置、距离、 固定等应按管道综合有关要求统一处理。 5)管道与墙、梁、柱的间距应满足施工、维护、检修的要求。 6)暗装管道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结构层内。 二、 给水管道的敷设引入管敷设方法 三、管道防护1、防腐一般做法:管道除锈后在管壁外侧涂防腐材料2、防冻、防露3、防高温:塑料管有要求。4、防漏5、防振1.4 水质防护 防止管道、设备腐蚀污染 管
17、道、水箱、气压水罐等输水、贮水设备器 材不少含有金属。在输水过程中很容易氧化腐蚀, 造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防护措施如下:第1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 第1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1.4 水质防护 防止水体滞留变质如果管网末端的水停留时间过长;水箱、水池容积过大或有死水区;消防和生活、生产给水管道共用;在这些情况下都会引起由于水停留时间过长而导致水质恶化的情况发生。对此采取的措施如下: 第1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1.4 水质防护 防直接混接污染生活饮用水管路与非饮用水或设备直接连接,造成对饮用水水质的污染称为直接混接污染。规范不允许混接,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必须混接时,应采取断流或其他防止水质污染的措施。防止直接混接造成污染的措施如下: 第1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1.4 水质防护 防间接混接污染输送饮用水的给水管配水口,因安装不妥或使用不当低于受水容器最高溢出水位,而潜藏着水质被污染的可能的现象称为间接混接污染。防止间接混接污染的措施如下: 第1章 建筑内部给水工程1.4 水质防护 防止二次污染二次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水箱无盖或有盖无锁时人为造成的污染。解决方法:水箱应加密封盖,加锁,溢流处加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材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考核试卷
- 电气机械工程中的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考核试卷
- 纺织业企业创新发展考核试卷
- 母爱让我感动初二语文作文
- 纺织品企业品牌形象设计考核试卷
- 纸张与纸板的功能性测试与评价考核试卷
- 矿产勘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考核试卷
- 篷布制造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技术考核试卷
- 水产罐头市场营销策略考核试卷
- 畜禽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考核试卷
- 微阵列技术在肿瘤标志物研究-洞察分析
- 2024至2030年中国气力输送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初中数学52个经典母题
- 幼儿园课件之大班科学《有趣的广告》
-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现场评定工作报告(第三方机构模板)
- 《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 课件 第十章 智能施工与智慧工地
- 建筑工程三级安全教育内容(同名15503)
- 免疫学检验技术-荧光免疫技术
- 2023年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答案解析
- 大型养猪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媒体发布与宣传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