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课件-(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 极地地区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极地特殊的自然环境等。2.会用地图、景观图、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并能根据两地的气温比较两地的自然环境的差异。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得地图上辨认方向。一、目标领航1. 北极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指北纬 (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 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 、 洲 和 洲的部分陆地和岛屿。2. 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指南纬 即 南极圈线 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 大陆,以及周围的 洋、太平洋、 洋。3. 北极地区终年冰封,降水比南极地区 ,但不及南极地区 。风比南极 。4. 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素有“ ”之称。此外还被称为地球上

2、的“白色沙漠”和“风库”。因此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可以总结为: 、 、 大风。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5. 是南极的象征, 是北极的代表。二、自主学习66.5北冰亚 、 欧北美 66.5南极大西印度多严寒小南极冰雪高原严寒 干燥冰山企鹅北极熊企鹅南极的主人三、合作探究1.大家了解这些动物吗?北极熊北极的象征北极狐海豹太空俯瞰极地地区观 察从图中你能发现两个地区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吗?冰雪覆盖的地区2.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北极地区亚洲欧洲北美洲北冰洋格陵兰岛白令海峡南极地区非洲南美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洋洲南极洲南极半岛德雷克海峡文森锋北极点指世界的最北端。南极点指世界的最南端。北极地区:

3、指北纬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南极地区:指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顺时针逆时针北极地区南极地区3.极地辨认方向经度判断北极;顺西逆东南极:顺东逆西北极点的四周都是南极点的四周是南方北方 酷寒 干旱风库4.极地气候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讨论时刻:南极比北极气温要低的多为什么?南极气温远低于北极的原因海陆性质不同:南极以大陆为主,且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热量少,放出热量多,而北极以海洋为主,海洋释放热量慢海拔高度不同:南极大陆平均海拔高,号称高原大陆,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受高度的影响

4、,气温低洋流、人类活动等等.思维拓展1.南极地区与澳大利亚一样,也是长期孤立,环境单一,为什么南极的古老动物却很少?2.科学家发现南极洲的地底下埋藏着丰富的煤,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四、课堂小结南极气候:南极景象:南极代表动物南极范围:南极的暖季: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天雪地北极代表动物:北极范围:北极的暖季:酷寒、干燥、烈风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企鹅66.5S90S每年的11月次年3月北极熊66.5N90N68月一、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纬线上用箭头标明地球自转方向。2.在180经线两侧写明东经和西经。3.图中的海洋_

5、,_ 。 A附近的半岛是_。五、练一练二.读北极地区图1.北极点附近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大洋: 大洲:A B C 。3.世界上最大的岛屿D 。 4.AC的分界线E 海峡。三判断方向1A点在B点的_点在C点的_点在点的_长城站在中山站的_BCD北方东方西南方西北方长城站中山站还有疑问吗?1.北极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指北纬 (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 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 、 和 洲的部分陆地和岛屿。2. 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指南纬 即 南极圈线 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 大陆,以及周围的 洋、 洋、 洋。3. 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素有“ ”之称。此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

6、库”。因此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可以总结为: 、 、 .南极也是 资源最多的大洲4. 是南极的象征, 是北极的代表。5.站在南极点,四周都是 方;站在北极点,四周都是 方。6.南极比北极气候更恶劣,是因为海陆性质的差异,南极以 为主,北极以 为主。海拔不同,南极海拔比北极 。7.当我们处于夏至时,北极会有 现象,南极会有 现象。若到北极去考察,应选 月,而到南极去考察的最佳时间应该是 月,因为这时是两极的暖季。过关时刻6. 在北极点,四周都是 方;在南极点,四周都是 方。7. 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底下埋着丰富的 ;储存着大量的固体 资源;栖息着无数的 ;有原始的 ,是宝贵的 资源。

7、8.1985年2月14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 站。1989年2月26日,在 (纬线)以内,南极大陆上建立 站。2009年2月2日在南极内陆建立了 。2004年7月28日在北极建立了 站。9.北极地区的北冰洋沿岸,居住着世界上最北的居民 人,他们属于 种人。10. 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为和平利用、保护两极,国际制定了南极条约和北极环境保护战略。为了保护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对南极的考察和利用只限于 利用。11.对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月,也就是北半球的 季。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是 季,气温较 ,并且是极 ,便于采光。12. 对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8、月,也就是北半球的 季自主学习二南北矿产资源淡水海洋生物自然环境科考长城南极圈中山昆仑站黄河因纽特黄南极和平2冬暖高昼7、8夏科学考察的宝地冰上作业收集陨石气象观测穿越南极探险阶段阿蒙森塑像长城站中山站1、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哪些科学考察站?2、为什么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昆仑站2009.2.2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考站长城站1985.2.14中山站1989.2.26北极地区黄河站南极资源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可丰富了!煤、铁和石油的储量为世界第一。在南极,冰雪资源也很丰富。那里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72%。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也非常丰富。例如,在南极可见到海豹、巨鲸、企鹅、磷虾等珍贵的动物.

9、南极冰山淡水资源宝库南极自然资源的“大仓库”矿产淡水资源海洋生物科学考察的宝地北极石油资源天然气煤炭矿产资源海洋哺乳动物人类最后的一个能源基地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地理位置范围南极洲大部分及周围海洋北冰洋大部分、沿岸陆地岛屿纬度66.5S以南的地区 66.5N以北的地区经度360360海陆三大洋环抱亚、欧、北美环抱自然环境气温“冰雪高原” 严寒、最冷终年冰封、寒冷,比南极温度高降水极少 ,“白色沙漠”普遍高于南极地区风速风大且多,“风库”风速远不及南极动物企鹅北极熊资源环境矿产、淡水、海洋生物主要是矿产科考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黄河站(2004.7.28)保护南极的动物资源新华社消息:日本捕鲸

10、船队浩浩荡荡地从南极归来,船队满载着440头被捕杀的鲸停靠在了日本的港口。日本政府每年都要组织捕鲸船队到南极捕鲸,而全然不顾国际社会禁止捕鲸的呼声!海藻、浮游植物生物链减少增多减少环境恶化南极冰面也在减少2006年12月,驻扎在南极的国际科考人员说,栖息在冰面上的阿德利企鹅在其栖息地南部逐渐增多,北部则逐渐减少,这一变化可以证实全球气候变暖。这是在南极拍摄的阿德利企鹅的资料照片。保护极地不容缓和平利用订条约南极条约保护极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为提高全球对北极海冰、南极冰盖变化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国际社会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世界气象组织设立了“国际极地年”。为配合国际极地年

11、的正式启动,世界气象组织将200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定为“极地气象:了解全球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极冰在减少,不仅仅影响到南北两极的动植物和土著居民,也影响着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星球,因此,保护极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课堂小结二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1)矿产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煤、铁储量居世界第一;(2)固体淡水资源(3)海洋生物资源(4)原始的自然环境“天然实验室”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考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有:黄河站。课堂小结三: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差异海陆状况南 极 北 极中间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中间是北冰洋,周围是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严寒、干旱、烈风终年冰封,但不如南极冷气候状况矿产、冰川、海洋生物、原始的自然环境主要为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状况企鹅北极熊动物极点周围方向北方南方居民无人定居因纽特人一、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纬线上用箭头标明地球自转方向。2.在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