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2年高中阶段统一招生考试模拟试卷3_第1页
成都市2012年高中阶段统一招生考试模拟试卷3_第2页
成都市2012年高中阶段统一招生考试模拟试卷3_第3页
成都市2012年高中阶段统一招生考试模拟试卷3_第4页
成都市2012年高中阶段统一招生考试模拟试卷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市2012年高中阶段统一招生考试模拟试题三语 文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2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其他类型的题。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8分)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bng)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tio)逗。 B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tu)!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xi)便往往触他之怒。 C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

2、们媚(mi)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lng)驾于人民之上.D玛丽亚伫立( ch)良久,隐隐听到修道院传来的钟声,她陷入了遐思。忽然,她猛省( xng)过来,用手一拍自己的额头,急忙拔腿就跑,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他们受事业的强烈的吸引,既没有闲睱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B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实在标致极了。 C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D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

3、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B他们对这位文坛泰斗的形象五体投地,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C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D长安城的鲁西西跳舞很好,许多同学都很嫉妒她,老是在她跳的舞蹈中吹毛求疵。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

4、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处所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嗜:爱好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期:约定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俦:辈、同类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或置酒而招之 B亲旧知其如此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其真不知马也C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D既醉而退 吴广以为然 溪深而鱼肥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柳先生“好读书”

5、而“不求甚解”,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体现。B“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性嗜酒”,是他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期在必醉”, 体现了他的率真放达。C“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 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D“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一般放在传文之末。“赞”是赞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与前文“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悠闲自适、安贫乐道、守节不移的精

6、神实质。第II卷(共80分)三、(10分)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分) 译文: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分) 译文: 8.用课文原句填空。 (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2)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答: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9-12题。(12分)教育是民生之基4月上旬,国家发改委通

7、报显示,教育收费居去年全国价格举报之首。而在过去6年中,关于教育收费的举报有5年是居于首位的。群众反映的教育乱收费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不执行“三限”政策违规收取择校费、赞助费;“一费制”外自立项目乱收费;以改制为名举办“校中校”、“校中班”乱收费。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可见教育于民于国之重要,是民生之基。教育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更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教育政策措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千家万户。对于教育,我们既应着眼于国计,也应着眼于民生,多从民众的角度去考量。“人不可以无学”。今天,鲜有人相信“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能够改变人们的命运,成就其未来的

8、,正是教育。因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无论家庭是贫还是富,自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始,莫不把相当的精力与钱财投在孩子的教育上。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那一个个贫困学子的身影,激起的总是人们最朴素的情怀:求学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受教育的权利,是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它为懵懂孩童慢慢开启着一个新奇的世界,又导引着他们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最终才成长为有益于社会、把握自己未来的人。从孩子到成人这个时期,则是接受教育的黄金阶段。也正因为如此,国家才不遗余力地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就业是民生之本,决定着每一个家庭的

9、生计。而拥有社会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则是实现就业的前提。目前群众关心的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每年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说到底,是教育结构与发展模式存在偏差。只有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题,实现每一个家庭的就业权益。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无论是教育的机会公平,还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对每一个家庭、个人来说,往往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择校费”、“赞助费”等乱收费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教育存在不公平。如果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搞“锦上添花”,强校愈强,弱校愈弱,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不均等,必然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禁止教育乱收费就

10、会“按下葫芦起了瓢”。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今天,比这个“人才”概念包容更广的人力资源,已成为第一资源,比这个“教化”涵义更丰的教育,已是民心所系,民生之基。我们应该为此做出努力也应该有所作为。9.(3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0.(2分)文中第段中加点词“锦上添花”是什么意思?11.(3分)文中第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12.(4分)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有力论证了“教育于民于国之重要,是民生之基”?作文(60分)俄国诗人普希金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在我们已经度过的十五六个岁月里,

11、有欢笑,有泪水,那些逝去的岁月啊,回忆起来,似乎还是温温热热的糖水味道,那么温暖而甜蜜。请以“流淌在逝去岁月里的温馨”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4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4分)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1诗歌前两句叙事,“ ”字交代了时间,“ ”词语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焦灼不安、心神难宁。(2分)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 二、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 晋侯赏从亡者,介

12、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选自左传【注释】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介之推:晋文公臣

13、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子是对人的美称。怼(dui):怨恨。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沁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田:祭田。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晋侯赏从亡者 亡:逃亡B禄亦弗及 弗:没有C能如是乎 是:这样D以志吾过 志:志向4.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6分)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译文: 盍亦求之?以死谁怼?译文: 5.读了本文,你觉得介之推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三、阅读(22分)(一)名著阅读 (4分)6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繁星春水的内容,是诗人平时随

14、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这两本诗集含蓄隽永、富于哲理,在她的影响下,促使“五四”以来的新诗,进入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B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一千多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李逵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C名人传主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自古以来,传记几乎都是记载名人

15、的丰功伟绩,而名人传却使我们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一样有他们的痛苦、挣扎和矛盾。 D培根随笔集共五十八篇,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你看他一个个: 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八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帓;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

16、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 该文段选自 (书名),写出与“那猴”相关的一个情节: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18分)零 分小旦从戴眼镜的汪老师手里接过试卷。鲜红的零分像一面垂头丧气的旗帜猎猎作响。小旦很害怕,不敢看老师的眼睛。好在老师也没有看他,挥挥手说,回去给家长签个字。小旦心里难受极了。汪老师平时最喜欢他,上次看到他的指甲里藏了不少泥垢,亲自用指甲钳替他整理干净了。上学期,小旦的语文考了全校第一,汪老师当即就从自己的书橱里拿出同学们都垂涎三尺的草房子奖给了小旦,上面还有

17、作者曹文轩的亲笔签名,神气得不得了。小旦看出来,易动感情的汪老师真生气了。从全校第一到零分,就是从老柳树上摔下来也不会这么惨。小旦叹了口气,含着泪回家去。路上的油菜花都开了,金灿灿的,黄色的花粉沾到小旦的身上,好香啊。小旦的家在一片油菜地的后面,门口有一棵高大的柳树,上面住了一窝灰鸟。正在家门口等小旦的老黑一看到小主人,摇着尾巴迎上来。小旦没心情理它,手里的试卷攥得更紧了。爷爷坐在院子的槐树下,一树的槐花白得像雪,香气四溢。爷爷的手里抓着那把乌黑梢子的二胡,眼睛微闭,吱吱地拉着,喑哑的琴声,在静静的院子里显得很特别,小旦找不出词形容。但他知道爷爷拉的是什么曲子,自从爷爷动手术以后,老是拉这首病

18、中吟,有时候会把老泪拉出来,小旦也跟在后面流泪。过去的爷爷多么壮实,像谷场上的公牛,可一场病,爷爷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说话都抖个不停,小旦再不敢惹他生气了。小旦啊,回来了,锅里有好东西,你去看看。知道今天你们发榜,犒劳你的。小旦揭开锅,几个长相喜人的嫩玉米卧在清水里。小旦拿起一个,咬咬,真甜。小旦拣了一个大的给爷爷,站到旁边,等爷爷问他。爷爷心情很好,竟然没有问他成绩,很难得地拉了一曲良宵,琴声俏皮得像枝头的小鸟。小旦转身到屋里写作业。作业写完,天已经黑了。挂在天上的凉月很亮,院子里洒下一片银光。爷爷忽然喊小旦出去,让他坐到自己身边。小旦,你要什么奖赏?这次考试又是第一吧。小旦不敢说话,把试卷递

19、给爷爷。爷爷看完脸色就变了,鼻子里呼哧呼哧出粗气。小旦害怕了。爷爷你咋了?爷爷不答话,老泪下来了。人一老,眼泪就多。爷爷走回自己的屋子,一声巨大的叹息,差点把小旦的心砸碎。小旦咬咬牙,跟爷爷进了屋。老师说让爸爸签字,你打电话让他们回来吧。小旦说。爷爷不理他,没有开灯,脸朝墙躺到床上,月光从窗外照进,把爷爷的睡影沉重地映在墙上。爷爷你让爸妈回来吧,上次王小锐考了个不及格,她爸妈就从沈阳回来监督她了。我好不容易考了零分你为什么不让他们从黑龙江回来?爷爷,我求你了,打电话给爸爸吧,我想他们了小旦的泪再也忍不住了。他抱住了老泪纵横的爷爷。8、结合语境说说你对文中加点词语垂涎三尺含义的理解。9、下面语句

20、写得生动形象,请略作赏析。过去的爷爷多么壮实,像谷场上的公牛,可一场病,爷爷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说话都抖个不停。10、请根据小说的内容对小旦的家庭情况作简要描述。11、仔细阅读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写出你的探究发现。四、语言应用(12分)12在很多人眼里,读高中、考大学才是学生唯一的出路,但据统计,每年成都市初中毕业生除了六成升入高中外,还有四成学生选择中专、职业高中、技校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下面是某市职业技术类学校招生及就业情况统计表: (12分)2008年2009年20010年录取新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总人数500150025001应届毕业生就业率807684488735应届优秀毕业生就业率9995

21、9997100从上表可以看出:(1)近三年,该市职业技术类学校录取新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呈现出 态势。近三年,该市职业技术类学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呈现 趋势。(2分)(2)我们可以从以上数据中得到这样的启示: (2分) (3)如果你升入了理想的高中,而你的好朋友因为成绩平平而升学无望,只能选择职业技术类学校就读,你会怎样安慰他呢? (4分)答: (4)关于就读职业技术类学校,在家长中也有两种意见,而且分歧挺大的。反对的一方认为,职业技术类学校的孩子除了成绩不好外,品行也很糟糕,学校管理也没有普通高中那么严格,就是好孩子去了也会变坏,所以坚决反对孩子就读。赞成的一方认为,任何一类学校都

22、有好学生和坏学生,孩子的品行好坏主要与家庭教育有关,与就读什么样的学校关系不大,而且职业技术类学校还具有就业优势,所以坚决支持就读。假如你是赞成的一方,请你针对反对一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4分) 2参考答案一、二:123456DBBCAD第卷 (其它类型题 共80分)三、略(10分)四、(10分)9. 教育是民生之基。(或教育于民于国之重要,是民生之基。)10.指在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倾向好的学校、强的学校,而对差一些、弱一些的学校不管不顾,这样就使“强校愈强,弱校愈弱”。(意对即可)11.道理论证(1分)。作者引古人的一句话充分论证了教育对于国家,对于民生的重要性,因而教育要公平的观点(2分)。12教育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更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1分)。教育能够改变人们的命运,成就其未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