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改革20151222(武汉)_第1页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改革20151222(武汉)_第2页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改革20151222(武汉)_第3页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改革20151222(武汉)_第4页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改革20151222(武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和项目(xingm)管理改革2015年12月共九十四页主 要 内 容一、解读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gunl)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二、改革总体进展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工作推进情况三、解读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11号2共九十四页主 要 内 容一、解读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kj)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3共九十四页42014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jhu)(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正式(zhngs

2、h)启动共九十四页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近百个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了大量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重大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现代化建设事业。但随着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开始(kish)突显,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资源配置“碎片化”。近百个计划(专项、基金等),近40个部门管理,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不够;未能聚焦(jjio)国家战略目标需求。项目众多、目标发散;重复、分散、封闭、低效。多头申报项目,重复资助;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须进一步适应创新规律。我国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现状共九十四页2014年启动(qdng)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加强

3、项目和资金统筹协调 实行科研项目分类管理再造科研(k yn)项目管理流程 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加强科研资金监管 建立改革长效机制6国务院关于改革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 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共九十四页中央对科技(kj)计划管理改革提出要求落实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年工作要点中的重点任务,中央领导同志对此项改革高度重点,要求尽快就意见中重点任务“优化整合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提出改革方案或意见,年内提请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为贯彻中央领导指示精神,请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

4、科技部和财政部牵头,抓紧落实此项改革任务,重要(zhngyo)情况及时报告中央改革办。7共九十四页中央(zhngyng)对制定改革方案做出明确指示1、顶层要搭建统一(tngy)的管理平台82、计划、专项、基金等要进行整合,防止碎片化3、建立综合评委会,统一承担各方面科研课题申请4、科技部内部管理科研的体制要改革,以适应新要求共九十四页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保持(boch)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全面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率,科研资金要进一步整合,不能分割和碎片化,该集中的就要合理集中起来李克强总理指出,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调整支出结构,完善科研经费分配、监督、考核机制,突出助

5、优扶强,流向能创新、善攻坚的优秀团队和符合经济社会重大需求的项目,使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张高丽副总理专门听取科技部、财政部汇报,提出要求;刘延东副总理多次召集科技部、财政部专题研究中央领导对科技(kj)计划管理改革高度重视共九十四页党中央、国务院审议(shny)发布改革方案9月22日9月29日科技部、财政部根据中央要求,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方案;征求50多个(du )部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后,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审议通过10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109月24日1

6、2月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改革方案 国发(2014)64号共九十四页面对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chny)变革挑战,近年来各主要国家都对科技管理体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方案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chny)变革发展趋势11美国政府汇集各部门科技财政预算,部署多个跨部门研究计划(全球变化、网络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计划)欧盟整合成员国科技资源,启动“地平线2020”计划德国提出新一轮的跨部门创新战略共九十四页全球变化研究计划(USGCRP)1990年,根据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法案(1990)设立,开展对气候变化重大基础问题研究13个参与部门2012年经费25.01亿美元,

7、其中NASA 14.22亿美元,商务部 3.37亿美元,NSF 3.3亿美元,DOE 2.12亿美元,USDA 1.15亿美元网络(wnglu)与信息技术研发计划(NITRD)1991年,依据高性能计算法案(1991年)设立高性能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研究计划,1996年更名为网络与信息技术研发计划(NITRD)14个参与部门2012年经费38.09亿美元,其中DOD和NSF投入均超过10亿美元国家纳米技术计划(NNI)2001年设立,国会2003年通过21世纪纳米技术研发法案授权27个机构参加,16个有研发预算,主要NIH、NSF、DOE、DOD、NIST等启动以来累计投入经费超过180亿美元。2

8、013年经费15.5亿美元12美国跨部门实施(shsh)科技计划计划共九十四页欧盟实施统一(tngy)的研发创新共同政策 “地平线2020”对不同资助计划进行整合,包括“地平线2020”整合了以前各自独立的欧盟研发(yn f)框架计划(FP)、欧盟竞争与创新计划(CIP)、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EIP),统筹管理,避免条块分割与重复资助。 加大资助力度,比第七框架计划增加近50%,欧盟研发创新投入占欧盟总财政预算的8.6%。 简化项目申请和管理流程,对不同的计划项目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行“一站式”服务。 探索新的资助机制,资助从基础研究到创新产品市场化的整个创新链所有环节,并根据不同研发

9、活动采取不同资助形式。共九十四页德国联邦教研部、经济部共同牵头(qin tu)实施工业4.0序号计划名称计划管理部门项目过程管理单位研究主题项目数项目经费财政经费1BMBF“未来制造研究”计划BMBF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司生产服务和工作处(512)卡尔斯鲁厄项目管理机构(PTKA-PFT)智能网络制造177809万欧元4297万欧元跨国制造研究4522万欧元187万欧元国际标准和行动建议196.1万欧元96.1万欧元2BMBF“IKT 2020”计划BMBF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司IT系统处(514)德国宇航中心软件系统和知识技术项目管理机构(DLR PT-SW)信息通信技术81.36亿欧元7955

10、万欧元3BMBF尖端集群竞赛BMBF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司生产服务和工作处(512)卡尔斯鲁厄项目管理机构(PTKA-PFT)智能工程系统471亿欧元4000万欧元4BMWi“工业4.0自动化”BMWi技术创新政策司德国宇航中心 (PT-DLR) 经济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机构生产自动化154000万欧元4000万欧元合计923.60亿欧元2.05亿欧元共九十四页15科技计划管理(gunl)改革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构建(u jin)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的管理制度,形成职责规范、科学高效、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机制。更加聚焦国家目

11、标、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更加高效配置科技资源、更加强化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充分发挥科技计划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支撑作用。统筹科技资源,加强部门功能性分工,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共九十四页161.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2.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4.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5.坚持公开透明和社会监督3.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政府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布局、评估、监管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重大任务推动科技创新。科技计划要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

12、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环节工作,更加主动有效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政府重点支持公共科技活动和营造创新环境,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强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全过程信息公开和痕迹管理,接受社会监督。基本(jbn)原则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基本(jbn)原则共九十四页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主要(zhyo)任务17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重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布局建立专业机构管理具体项目的新机制解决统筹协调不够,缺乏顶层设计问题解决资源配置“碎片化”问题围绕重点任务一体化配置资源解决科研项目聚焦不够问题解决政府职能转变和专业化、科学化管理问题共九十四页18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13、、咨评委、统一的评估监管和动态调整机制、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将近百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整合成五类: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科技重大专项要进一步聚焦;重点研发计划要根据重大需求和优先领域,凝练出一批重点专项,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整合各科技创新基地落实政府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的要求,将一批科研管理类事业单位改造成专业机构,承担项目管理工作,并逐步实现社会化、市场化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重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布局建立专业机构管理具体项目的新机制围绕重点任务一体化配置资源四项改革(gig)任务都极富挑战性共九十四页1

14、9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四方面改革任务相辅相成,是有机整体。每项改革任务都十分艰巨复杂。某一项改革任务不能有效推进,都将对改革全局产生重大影响。 改革任务必须(bx)系统推进,全面实施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是不同层面的管理改革,不能相互替代(tdi)。国务院11号文件仍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共九十四页20建立(jinl)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要全部纳入(nr)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管理,按照新的管理方式和组织机制实施。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联席会议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和科技报告系统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评估监管和动态调

15、整机制共九十四页211.建立联席会议(linx huy)制度联席会议主要(zhyo)任务由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牵头,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信部以及各行业主管部门等参加组织构成负责审议:1.科技发展战略规划;2.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布局与设置;3.重点任务和指南;4.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的组成;5.专业机构遴选等事项。工作程序1.统筹协调:通过联席会议沟通各方面工作;2.共同决策:各部门按照既定议事规则和程序共同决策;3.重大事项:经科改小组审议后报国务院审定;特别重大事项报党中央。共九十四页22对科技发展(fzhn)战略规划、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布局、重点专项设置和任务分解等提

16、出咨询意见,为联席会议提供决策参考;对制定统一的项目评审规则、建设国家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规范专业机构的项目评审等,提出意见和建议;接受联席会议委托,对特别重大科技项目开展评审。委员(wiyun)组成由科技、产业和经济界高层次专家组成。委员遴选由联席会议审议确认,实行定期轮换制度。主要任务组织方式2.建立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共九十四页233.委托专业(zhuny)机构具体管理项目主要(zhyo)任务受理项目申请(逐步实现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网上统一受理);组织项目评审、立项、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等;对项目实现目标负责。遴选方式当前:对各部门现有符合条件的科研管理类事业单位进行改造,建立理

17、事会、监事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开放式管理;今后:逐步吸收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参与竞争。确定程序专业机构由联席会议遴选,择优确定;专业机构按照联席会议确定的任务,接受委托开展工作。共九十四页24244.建立评估监管(jingun)和动态调整机制主要(zhyo)任务对科技计划实施绩效、战略咨询委和专业机构履职尽责等情况进行评估评价和监督检查;根据绩效评估和监督检查结果提出动态调整意见,经联席会议审议后按程序报批;对科技计划执行情况和资金管理使用进行审计监督,实行“黑名单”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并依法查处,向社会公开。组织实施主体 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九十四页2525主

18、要(zhyo)任务对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需求征集、指南发布、项目申报、立项和预算安排、监督检查、验收结题等全过程进行信息管理,并主动向社会公开(gngki)非涉密信息;对国家科技资源进行持续累积、完整保存、成果公示和开放共享;未按规定纳入系统的,不得申请中央财政资助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功能特点信息系统是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正常运转的基础和支撑,部门、地方现有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数据信息将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接入系统,建成全国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5.建立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和科技报告系统共九十四页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框架(kun ji)设计初步形成在建立部际联席

19、会议制度方面,国务院已批复同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建立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方面,经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推荐,刘延东副总理批准,组建了以徐匡迪院士为主任,14名战略专家组成的特邀咨评委,代行第一届咨评委职责。审议通过了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工作规则;在专业机构建设方面,提出了6个试点专项专业机构的初步考虑,将同步开展对相应专业机构的改建工作;将与重大专项专业机构管理试点同步推进;在建立统一评估监管机制(jzh)和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已形成科技监督评估体系建设方案(初稿);初步完成信息系统门户和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库原型系统构建。共九十四页2727优化科技计划(

20、jhu)(专项、基金等)布局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布 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共九十四页2828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定位(dngwi)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注重交叉学科,支持(zhch)人才和团队建设,增强源头创新能力。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管理,加大资助力度,向国家重点研究领域输送创新知识和人才团队;加强基金与其他类科技计划的有效对接。共九十四页292.国家科技(kj)重大专项定位(dngwi)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产业化目标,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在设定时限内进行集成式协同攻关。组织实施进一步改进和强化组织推进

21、机制,控制专项数量,集中力量办大事,注重与其他类科技计划的分工与衔接。共九十四页3.国家重点研发(yn f)计划定位(dngwi)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共性关键技术和国际科技合作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根据重大任务需求,由若干目标明确、边界清晰重点专项组成,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组织实施30共九十四页自由探索类的基础(jch)研究未纳入政府间合作协议、不涉及(shj)重大技术引进的民间国际科技合作一般

22、的社会公益研究各行业内一般技术和产品开发长期性 战略性 基础性 前瞻性31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共九十四页324.技术创新引导(yndo)专项(基金)定位(dngwi)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引导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进入技术创新领域,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资本化、产业化。组织实施整合现有基金,根据任务目标形成若干专项(基金),分别采取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补偿、专项补助等不同支持方式。共九十四页335.基地(jd)和人才专项定位(dngwi)支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能力提升,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支持创新人才和优秀团队的科研工作,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条件保障能力。组

23、织实施对现有基地和人才专项进行优化整合,研究确定资金配置渠道。共九十四页34用三年时间完成改革任务。实行公开竞争方式的近百项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包括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的35项,全部整合到新的五类科技计划中,数量将大幅减少。不包括用于国防和国家安全的专项,以及哲学(zhxu)社会科学和对中央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实行稳定支持的专项。实施(shsh)改革的进度要求共九十四页35实施改革(gig)的进度要求2014年工作(gngzu)启动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设;初步建成中央财政科研项目数据库;基本建成科技报告系统;对部分具备条件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进行优化整合;在国家重点研发

24、计划中先行组织5-10个重点专项进行试点,并在2015年财政预算中体现。共九十四页362015-2016年工作(gngzu)基本完成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优化整合工作;基本建成公开统一的国家(guji)科技管理平台;建成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开放;实现科技计划安排和预算配置的统筹协调。实施改革的进度要求2017年经过三年的改革过渡期后,全面按照优化整合后的五类科技计划运行,不再保留原有科技计划的经费渠道;建立起完备的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制度;政府部门、项目承担单位和专业机构依规开展科研活动和管理业务。共九十四页主 要 内 容二、改革总体(zngt)进展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工作推进情况37

25、共九十四页成为凝聚部门(bmn)共识、支撑重大决策的重要平台 联席会议已召开了四次全体会议和三次专题会议:第一次会议重在建章立制,明确了议事规则、咨评委组建方案;第二次会议以重点研发计划为改革突破口,审议通过了项目形成机制、6个试点专项实施方案、2016年任务布局等;第三次会议就专业机构遴选原则和标准形成共识,启动了专业机构的改建工作;第四次会议审议了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重点专项及专业机构改建建议。 9月17-18日召开了三次专题会议,对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重点专项进行了逐项审议。 激励(jl)相容协同创新目标明确加强衔接协同创新联席会议特邀咨评委专业机构 监督评估信息系统科技管理平台建设

26、取得重要进展38共九十四页5月14日 第一次联席会议(linx huy)6月16日 第二次联席会议(linx huy)7月29日 第三次联席会议凝聚部门共识、支撑重大决策的重要平台共九十四页战略咨询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根据刘延东副总理的指示和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达成的共识,先行成立了特邀咨评委,再以此为基础组建第一届咨评委。目前, 特邀咨评委已召开二次全体会议(6月15日、9月22日)和两次专题会议(7月21-22日、9月1-2日)。特邀咨评委提出(t ch)的咨询评议意见和建议得到各部门的高度认可,战略咨询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激励(jl)相容协同创新目标明确加强衔接协同创新联席会议特邀咨评委专

27、业机构 监督评估信息系统科技管理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40共九十四页6月15日 第一次特邀(t yo)咨评委全体会议7月21-22日 第一次特邀(t yo)咨评委专题会议战略咨询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共九十四页专业机构遴选与改建工作全面启动 7月29日,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专业机构遴选原则及标准(试行),专业机构遴选与改建工作全面启动。 共有15个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推荐24家单位申报专业机构,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三部门综合考虑科研管理类特点、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事业单位(sh y dn wi)、由所属部门推荐等因素组织了初审和专家咨询论证,建议7家单位率先启动专业机构改建工作,建议方案已通

28、过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激励(jl)相容协同创新目标明确加强衔接协同创新联席会议特邀咨评委专业机构 监督评估信息系统科技管理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42共九十四页监督评估工作的制度框架已初步形成 将监督评估工作融入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全过程,探索建立“制度+合同+技术”的三位一体监督评估模式,加强科研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科研氛围(fnwi)。监督评估工作方案已经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 监督和评估既有协调,又各有分工和侧重。将在具体操作实施中,分别制定细化的监督和评估制度体系,统筹推动实施。激励(jl)相容协同创新目标明确加强衔接协同创新联席会议特邀咨评委专业机构监督评估信息系统科技

29、管理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43共九十四页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完成了重点研发计划多个管理模块的开发,初步实现了重大专项项目资源的集成。加快推进专家库建设,专家库入库专家规模已达到6.2万余人。起草形成了专家库管理办法和项目评审专家选取使用(shyng)细则,强化专家参与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与此同时,与基金委和中科院等部门正在积极加强对接。激励(jl)相容协同创新目标明确加强衔接协同创新联席会议特邀咨评委专业机构监督评估信息系统科技管理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44共九十四页与自然基金会沟通,将自然科学基金纳入国家科技(kj)管理平台。重大项目发布指南前双方充分沟通、避免重复资助。新五类科技

30、计划的优化布局稳步(wnb)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宽带移动通信、转基因、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等4个重大专项作为改革试点,初步形成民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改革方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门介绍)45共九十四页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创业引导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技术创新环境建设引导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项目主要内容1.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3.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4.国家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筹)1.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2.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项目资助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后补助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

31、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等。采用中央、地方以及社会资本共同投入的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项目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及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等科技成果大规模集成推广应用和转化、产业化新五类科技(kj)计划的优化布局稳步推进技术创新引导(yndo)专项(基金)共九十四页基地(jd)和人才专项已研究形成国家科研基地专项优化整合方案、科技人才专项优化整合的工作方案(建议稿)。对国家科研基地进行梳理归类,按照创新链条将国家科研基地分为三大类七个系列稳步(wnb)推进。新五类科

32、技计划的优化布局稳步推进47共九十四页重点研发计划突出特点(对比(dub)其他四类科技计划)整合力度最大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国合专项、公益性行业(hngy)专项、产业技术研发资金等 24 个科技计划和专项。管理方式变革最大1. 从各部门自行管理,改为整合后通过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决策;2. 从按照研发阶段分计划部署,改为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3. 从政府部门直接管理项目,改为具体项目管理交由专业机构;涉及部门最多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农业部、卫计委、环保部、水利部、国土部、质检总局、地震局、林业局、气象局、海洋局、中医药局、测绘地信局、粮食局等多个部门。改革推

33、进要求最快重点研发计划是改革任务落实的排头兵,“一个平台、三根支柱、一套系统”要率先在重点研发计划中探索建立;2016年新立项项目预算要全部通过统一的政府科技管理平台落实,要确保不出现改革“空档”期。社会关注度和影响最大48共九十四页 先行组织6个重点专项进行试点,按照新管理机制组织实施,试程序、试规则、试机制,为重点研发计划全面布局奠定基础。国家重点研发(yn f)计划加强规划布局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会同各部门组织需求征集和凝练,全面部署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任务。重点研发计划(jhu)2015年工作安排49共九十四页 64号文明确提出先行(xinxng)组织5-10个重点专项进行试点开展

34、试点专项征集工作,12个部门推荐提出了26个重点(zhngdin)专项试点建议经过多轮协商、凝聚共识,相关部门就6个试点专项达成了一致特邀咨评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和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6个试点专项试点专项的推进情况特邀咨评委召开第一次专题会议,对6个试点专项实施方案进行咨询50共九十四页试点专项的推进(tujn)情况51共九十四页燃料电池(rn lio din ch)动力系统混合(hnh)动力系统纯电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附件燃料电池发动机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燃料电池整车技术样车研制(轿车和客车)增程器专用发动机总成机电耦合装置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整车技术与样车研

35、制纯电动力能量管理系统电机变速箱总成电池系统综合管理轮毂轮边电机驱动纯电动汽车整车技术样车开发(轿车、客车)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单体电池、电池模块、电池系统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包括电机设计、逆变器、DC/DC、充电装置电子控制与智能技术电空调、电制动、电转向、智能安全辅助、智能驾驶系统集成技术共性核心技术集成开发与示范基础设施与标准平台集成示范与评估平台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基础科学问题汽车动力系统学电化学动力系统学高温电力电子学混合动力发动机系统学基础部件材料学动力电池材料新体系燃料电池材料新体系结构轻量化材料网联车辆信息学汽车电子学车辆智能化交通网联化以“新能源汽车”试点专项为例(四个层次)共九十

36、四页特邀咨评委对试点专项进展表示充分肯定6个试点专项对于(duy)解决相关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提升该领域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试点专项实施方案经多轮沟通协商和不断修改完善,已具备了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和部门共识专项总体目标明确,任务设置基本合理,体现了全链条创新设计的要求特邀(t yo)咨评委对试点专项的总体意见7月21-22日,12位特邀咨评委委员和42位领域专家,分五组对6个试点专项进行逐项深入咨询评议,每个专项半天时间。53共九十四页要聚焦目标、突出重点要从跟跑、并跑、领跑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发展(fzhn)现状进行分析判断,进一步聚焦和凝练重点突破方向,有所为,有所不

37、为。1任务目标(mbio)要体现整体性上下游部署和横向布局的任务不能简单“拼盘”,应当相互关联、有机衔接。2特邀咨评委审议试点专项时重点关注几个方面要创新组织实施方式要体现部门间、部门和地方、上下游任务、产学研用的协同。在实施中要继续做好技术分析与预测,对重大颠覆性技术做到心中有数,适时对专项进行中期评估和动态调整。3要科学配置科研经费经费配置要有合理比例,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对有产业化目标的专项,中央财政资金要发挥杠杆和导向作用。454共九十四页2016年是部署“十三五”科技发展工作的第一年,要落实改革任务、全面启动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还处于改革过渡期,有大量的在研项目待拨款,可用于

38、新启动专项的经费有限任务布局的基本(jbn)考虑选择体现国家战略需求、具备技术基础、部门共识度较高、任务紧迫、财力可能的任务优先启动不追求面面俱到,其余任务在2017年及以后年度全面部署2016年任务部署的基本(jbn)考虑55共九十四页2016年任务(rn wu)部署的工作进展需求征集(2-3月):围绕重大科技问题,科技部牵头面向社会广泛征集需求,共收到82家单位推荐的2698项研发任务建议。任务布局(4-6月):各部门共同提出任务布局(八个方面62个任务方向),并通过特邀(t yo)咨评委咨询和联席会议全体会议审议。方案编制(7-8月):建立部际联合工作机制,各部门共同组织专家编制重点专项

39、实施方案,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咨询评议(9月1-2日):特邀咨评委召开专题会议对59个重点专项方案进行深入咨询评议,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并分领域提出排序建议。专题研究(9月17-18日):联席会议成员及相关部门召开了专题会议,结合特邀咨评委咨询评议意见,分别研究讨论了相关领域的重点专项。综合平衡与总体评议(9月22日):特邀咨评委结合部门意见建议进行跨领域的综合平衡与总体评议,将59个专项分类四类。审议(9月29日):联席会议召开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重点专项2016年启动实施的总体考虑。56共九十四页2016年任务(rn wu)部署的八个方面现代农业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资源环境和生态保

40、护人口健康新型城镇化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国际科技(kj)合作共九十四页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重点专项启动建议第一类,29项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高性能计算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网络空间安全智能农机装备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地球观测与导航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精准医学研究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纳米科技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水资源高效开

41、发利用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深地资源勘查开采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 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二类,7项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增材制造和激光制造全球变化应对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云计算和大数据先进轨道交通第三类,17项海洋(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与中医治未病发育与生殖变革性技术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基础合成生物学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 土壤污染防治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智能机器人光电子器件与

42、集成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先进核能与核安全技术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第四类,6项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移动健康与数字化医疗技术研发废物资源化网络协同制造科技服务重点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共九十四页需求征集面向社会统一征集既包括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主动部署提出需求,也包括部门、行业、地方围绕自身发展提出的重大科技需求任务布局充分考虑前瞻性和可持续性,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做好与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及“十三五”科技规划研究成果的衔接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提交部际联席会议全体会议审议实施方案按照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的任务布局

43、,相关部门共同组织编制实施方案编制要科学、合理、公开,并同步提出专业机构建议逐项提交咨评委专题会议进行深入咨询论证专项设立联席会议专题会议审议实施方案,确定重点专项和专业机构,并与专业机构签订任务委托协议重要事项按程序上报发布指南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及专业机构,共同组织专家编制年度指南年度指南要统一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发布项目管理专业机构按照公开择优,定向择优等方式遴选承担单位专业机构具体组织申报受理、项目评审,立项批复,中期检查,结算验收等具体管理工作通过统一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监督检查、绩效评估和动态调整重点专项形成机制(jzh)与管理流程59共九十四页国家重点研发计划(jhu)的组

44、织管理加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需求征集:面向部门、地方、行业协会、工业界、企业界广泛征集任务凝练:加强自上而下的顶层 设计,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特邀咨询评委的咨询评议作用专题会议:特邀咨评委+大同行+小同行分领域进行深入咨询评议全体会议:总体综合平衡和评议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公开、公平、公正坚持专家回避原则,营造风清气正、公开公平的科研环境边探索、边总结,抓紧形成过渡期重点研发计划和经费管理办法国家重点研发(yn f)计划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各部门共同梳理需求、凝练任务、推荐专家、编制方案任务布局、专项设立等统一通过联席会议统筹决策60共九十四页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zzh)实施的最新进

45、展6个试点专项:已经发布2016年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网上申报受理时间为2015年12月1日-2016年1月4日。2016年启动重点专项:2016年重点专项启动实施建议已于11月2日通过(tnggu)科改领导小组第12次全体会议审议,按照64号文件要求,目前正在按程序报国务院。首批专项将尽快启动实施。关于改革过渡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在会签财政部,即将正式印发。共九十四页主 要 内 容三、解读关于改进(gijn)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11号62共九十四页63(一)当前科技(kj)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科技资源分散封闭重复,共享机制不健全项目形成

46、不够公开透明,信息封闭,监督不力经费管理政策不完善、责任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够、惩戒不力经费使用中出现违规违纪问题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政策环境不够健全共九十四页64近年来,科技界普遍反映在项目指南形成(xngchng)、立项决策和项目过程管理中,存在管理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立项不够公开透明立项程序复杂周期长验收走过场存在打包和“拉郎配”现象 项目形成不够公开透明,信息封闭,监督(jind)不力共九十四页65经费管理政策还存在与科研活动特点不相适应的地方如结余经费全额上缴、预算编制要求过细过严等,增加了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压力对违规问题的惩戒力度不够发现问题时,缺乏有效(

47、yuxio)的惩罚手段,大多“整改了之”,经费监管的警示作用仍发挥的不够。责任机制不健全项目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和评审专家之间权责不明晰,形成责任真空,各个管理环节的履职尽责意识不强,缺乏问责机制。经费管理政策(zhngc)不完善、责任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够、惩戒不力共九十四页66有以下(yxi)五个现象:法人(frn)责任不到位一些单位领导履行监管责任的动力或认识不足。收入分配改革不到位收入分配制度脱离实际,单位“挤占”科研经费。存在多寡不均目前管理机制下科技资源向少数大牌专家集中。监管效果不彰经费多渠道配置多头管理,传统监管方式显不足。个别人道德失范在利益驱使下明知故犯、中饱私

48、囊、恶意违规。存在的问题大体为三类:因不了解制度规定而发生的违规行为;单位管理不严所产生的公款消费行为;极少数课题存在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经费使用中出现违规违纪问题共九十四页67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事业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体制和政策上的障碍;现行的收入分配水平与科研人员的实际贡献不相匹配;人才流动、知识产权保护(boh)与运用等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等。激发创新创造活力(hul)的政策环境不够健全共九十四页68 总的来说,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宏观体制不协调、管理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监管工作不得力等原因,也有承担单位自身(zshn)管理不规范、监督工作不到位以及社会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唯有通过改革

49、,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科技管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确保科技体制改革顺利向前推进。共九十四页69 (二) 11号文件改革的主要(zhyo)内容1.改革思路(sl)2.改革的主要内容共九十四页701.改革(gig)思路激励导向尊重科研活动规律,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简政放权政府主要职能是完善政策,营造环境,减少项目微观管理,提高资金使用自主权,把更多的管理权赋予法人单位,形成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发挥各类主体参与项目和资金管理的积极性。问题导向对当前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反映突出的问题和长效机制等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监管与服务并重转变监管思路,充分发挥各级管理部门和法人单位管理作用,强化项

50、目和资金管理全过程指导服务。同时通过科研诚信建设和信用管理、信息公开等手段,建立制度化的“奖优罚劣”激励导向,对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中出现的严重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统筹协调在计划(专项)的设立、立项查重、预算安排重大事项等方面统筹协调、协同推进共九十四页712.改革(gig)的主要内容项目资金配置的统筹协调(第一部分已介绍) 1实行科研项目分类管理(第一部分已介绍)2改进科研项目管理流程3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4加强科研资金监管5项目和资金管理长效机制6完善创新创造活力的政策7共九十四页72(3)改进科研(k yn)项目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立项不够公开(gngki)透明立项程序复杂周期长存在打

51、包和“拉郎配”现象验收走过场改革项目指南形成机制规范项目立项程序和要求完善过程管理加强项目验收对策共九十四页73(3)改进科研(k yn)项目管理流程对策1:改革(gig)项目指南形成机制分项目类别编制指南,扩大指南征求意见范围,充分反映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市场导向类项目要征求产业界意见,反映产业需求。每年固定项目指南发布时间,扩大知晓范围。自指南发布日到项目受理截止日期,原则上不少于50天,保证科研人员申报时间。共九十四页74(3)改进科研(k yn)项目管理流程对策2:规范项目立项程序(chngx)和要求规范立项要求,明示审批流程,提高透明度;完善项目遴选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简化立项流程

52、,压缩评审时间。从受理到反馈立项结果,原则上不超过120个工作日;加强申报材料审查和项目查重、合作单位条件和科研能力;全面实行网络和视频评审,减少会议答辩评审,实现立项的“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反馈评审结果和意见,帮助科研人员改进工作。共九十四页75(3)改进(gijn)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对策3:完善(wnshn)过程管理针对不同项目开展巡视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对重大项目加强过程管理和服务,协调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对一般项目,减少项目执行中的检查评价,为科研人员营造宽松的环境。共九十四页76(3)改进(gijn)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对策(duc)4:加强项目验收项目完成后,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总结和编制

53、决算,按时提请验收。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验收。根据项目特点,采取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估、用户测试等方式,严把验收质量关,杜绝走过场。共九十四页77(4)改进(gijn)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要解决的主要(zhyo)问题: 结余资金管理一刀切 间接费用和绩效支出政策落实不到位 预算管理过细过严共九十四页78(4)改进科研项目资金(zjn)管理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和评估评审及时拨付项目资金进一步规范直接费用管理改进间接费用(管理费)管理改革结余经费管理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123456改进(gijn)措施:共九十四页79(4)改进科研项目资金(zjn)管理改进(gijn)1: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和评估评

54、审简化预算编制要求,改进编制方法,提供指导服务。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对设备购置、合作单位资质、外拨经费等重点说明。明确提出预算不预先设定控制数,统筹考虑各渠道经费,按需编制。严格评估评审要求,严禁简单按比例核减。及时反馈评估评审结果。预先设定控制数简单按比例核减共九十四页80(4)改进科研项目资金(zjn)管理改进2:及时(jsh)拨付项目资金建立项目资金预拨机制。在部门预算批复前,年初预拨一季度项目资金,满足年初科研工作需要。建立节点拨款制。对于目标明确的重大项目,设立节点拨款。节点任务完成后才能拨付后续资金,以加强项目管理,减少资金沉淀,提高使用效益。3月5月6月1月在研课题预拨

55、25%4月完成细化课题的资金拨付2月新立课题预拨25%共九十四页81(4)改进(gijn)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进(gijn)3:进一步规范直接费用管理进一步科学界定直接费用的支出范围,保持国家各类计划(专项、基金等)支出科目和相关标准的统一性,便于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理解和管理。进一步下放预算调整权限。在财教2011434号文件已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其他支出等5个科目下放调整权限基础上,允许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交流费三项支出之间调剂使用,但不得突破三项支出预算总额。其他科目仍按财教2011434号文件要求执行。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交流费会

56、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交流费共九十四页82(4)改进科研项目资金(zjn)管理改进4:改进间接费用(fi yong)(管理费)管理财教2011434号文件提出建立课题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实行间接费用管理的项目,间接费用直接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其额度核定与单位的信用等级挂钩。承担单位对绩效支出要制定管理和发放办法,切实落实到位,发挥激励作用。在核定的间接费用(管理费)外,不得再以任何名义重复提取、列支应由间接费用(管理费)支出的相关费用。间接费用额度单位的信用等级共九十四页83(4)改进科研项目资金(zjn)管理改进5:改革结余经费(jngfi)管理结余经费是否留用,与承担单位管理水平和信用评价挂钩。完成任务且通过验收,单位信用较好的,留归单位在一定期限内使用,统筹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未完成任务、资金管理存在严重问题的,仍需上缴。完成任务通过验收留归单位未完成任务上缴单位的信用等级单位的信用等级共九十四页8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