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茭白的高产方法_第1页
北方茭白的高产方法_第2页
北方茭白的高产方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页北方茭白的高产方法 天津市北辰区,近年来,总结出一套北方茭白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深受当地和兄弟地区欢迎,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一、茭白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依据本地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状况,适合选择一季茭,近几年引进的主要是安徽巢湖和苏州一季茭。一季茭产量稳定品质好,一般667 平方米产可达1500公斤左右,茭白个大,一般达200克左右,大的可达400 克以上,茭肉白析、细嫩、纤维少和甜脆。在9月上旬开头上市,受到京津和外埠各市消费者的欢迎,销势和价格很好。 2、整地 一般选择浅水凹地或稻田栽植,水位不宜超过25厘米,最好为黏壤土。

2、可放于水的地块,宜干耕晒垡,施入粪肥后灌水,浅水耕耙。不能放干水的低洼水田,可带水翻耕。 茭白生长期长,植株茂密,需肥多。每生产1000公斤茭白需氮14.4公斤,五氧化二磷4.9公斤,氧化钾22.8公斤。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协作氮磷钾化肥,增施磷钾肥,能提早成熟,可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3、选种与育苗 本镇完全用分蘖繁殖。因其种性简单变异,必需年年严格选择优良母种留种。优良母株的标准是:生长整齐,植株较矮,分蘖密集从生;叶片宽,先端不明显下垂,各包茎叶高度差异不大,最终一片心叶显著缩短,茭白眼集中色白;茭肉肥嫩,长粗比值为4-6;薹管短,膨大时假茎一面露白,孕茭以下茎节无过分伸长现象;整个株

3、丛中无灰茭和雄茭;另外,茭白包茎叶的平均宽度和由心叶向外数其次片叶的宽度,与茭肉重量呈正相关,这种相关可作为选种的参考。 种株选好后,作出标志,次年春,苗高30多厘米时,将茭墩带泥挖出,先用快刀劈成几块,再顺势将其分成小丛,每丛5?7株。分劈时应尽量少伤花茎。分墩后将叶剪短到60厘米左右,削减水分蒸发。 4、定植 定植时气温以15?20为宜,我镇每年在5月上旬开头定植,至5月底基本结束。一熟支孕茭前要有100-120天生长期;定植后20 -30天争取开头分蘖,当年能产生10个有效分蘖。 栽植密度一般行矩60-100厘米,株距25?30厘米,最好用宽窄行,两行一组。茭苗应随挖随栽,引种时,长途运

4、输中要保持湿度,栽苗前割去叶尖。 5、灌水 要依据生长时期和季节严格把握水层深度。萌发期到分蘖前保持25厘米、以提高土温,分蘖后期,一般从7月下旬开头保持10-12厘米,掌握无效分蘖;孕茭开头后保持20厘米,使茭白浸于水中,促其软化;越冬期保持潮湿。 6、追肥和中耕 定植后10天左右开头施第1次肥。施肥后将行间泥土挖松,培于植株旁,返青期追施1次肥,每667平方米施10公斤尿素,孕茭前追1次肥,每667平方米施15公斤尿素。 7、割墩疏苗 立秋后将植株基部的黄叶割除,以利于通风透光。次年立春前后,用快刀齐泥割低茭墩,除去母茭上部较差的分蘖芽。也可用火烧,把地上部分老叶烧光、达到割墩灭病效果。4

5、月底至5月初,当分蘖高30厘米左右时,每隔10厘米左右留一苗,将多余的苗拔除。疏墩后10-15天向株丛上压一块泥,使分蘖向四周散开生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8、采收 茭白成熟不整齐,每隔一天采收一次。成熟的标准是:孕茭部显著膨大,叶鞘一侧裂开,微露茭肉;心叶相聚,两片叶向茎合垅,茭白眼收缩似峰腰状。采收时用刀从茭白下10厘米左右处割下,从茭白眼处切去叶片,留30厘米左右的叶稍,装入蒲包。带叶的茭白俗称水壳,较易保持雪白,糯嫩的品质,耐长途运输和贮藏。 二、病虫害防治 1、锈病进入7月份之后,天气湿热,简单发生锈病、叶片散生和条生黄褐色似铁锈隆起的小斑点,裂开后散发出黄色粉沫,即孢子。严峻时全叶枯

6、黄。防治方法是:掌握氮肥,摘除基部黄叶,增加通风透光程度;用波美0.2 ?1.3度的石硫合剂或50%的胶体硫200倍液,或80%的代森锌600-800 倍液,或250倍敌锈钠喷洒,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2、胡麻斑病由水稻胡麻斑病的病源侵染引起,主要危害叶片,叶鞘上也可发生。叶片染病后初为褐色小点,扩大后为褐色椭圆形病斑,大小如芝麻粒,故称胡麻斑病;有时病斑似纺锤形或不规章形,个别的为条形。病斑边缘明显,深褐色,四周还可消失黄色晕,中间淡灰褐色,有时有孢纹。严峻时叶片干枯,叶鞘上病班状与叶片上的相像,但较大。多雨潮湿时,病部产生黑色霉层的分生孢子。 该病以菌丝体和孢子在老株及病残体上

7、越冬,翌年气温回升后,产生分生孢子,进而通过气流和雨水溅射进行再侵染,生长温度范围为5-35,最适为28,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8,在有水滴或水膜时发病快,病菌在干燥条件下也能存活数年,在高温多湿天气中,特殊是连茬种植,土壤又缺钾和锌肥,植株生长不良时,简单流行。 防治方法 留意轮作,对发病地块倒茬改种其它作物,冬季进行烧荒,烧毁地上部病残组织;适当多搁田排水,增施钾肥、锌肥和磷肥;发病初期,用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异稻瘟净乳油800-1000倍液,或 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3-5次。 3、茭白纹枯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病斑初为圆形至椭圆形,扩

8、大后为不定形,似云纹状,斑中部干后呈草黄色,湿度大时呈黑绿色,边缘深褐色,分届明显。病部有蛛丝状菌丝缠绕,或由菌丝纠结成菌核。主要由病残体或杂草上的菌核借水流传播,高温高湿,长期深灌,偏施氮肥时简单发病。 防治方法 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基肥,增施磷钾肥。灌水应把握前浅、中晒、后潮湿的原则;急时摘除下部黄叶、病叶,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发病初期喷施异稻温净或用5%的可湿性井岗霉素粉剂100-150克,对水75-100公斤喷洒于地上部。井岗霉素为内吸性抗菌素,有治疗作用,对人、盲、鱼等毒性低,有水刑和粉剂两种,可兼治立枯菌核等病。也可用5%的氨水剂400 倍液,或5%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700?8

9、00倍液喷洒,10?15天 1次,共2-3次;茭白瘟病由稻瘟病的病菌引起,危害叶片,病斑有急性、慢性和褐点三种类型。急性病斑大小不一,小的似针尖、大的似绿豆,较大病斑两端较尖,暗绿色,潮湿时叶背病斑上产生灰绿色霉。漫性病斑是在干燥条件下由急性病斑转变而成梭形,边缘红褐色,中部灰白色,潮湿时病部产生少量灰绿色霉。褐点斑是天气高温干旱时消失的病斑,老叶上由为多见,使叶片变黄枯干。 该病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老株和遗弃在田间的病叶上越冬,次年春暖后产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危害植株,过密、长势弱又邻近稻田时发病较重; 大螟和二化螟又叫紫螟、稻蛀茎叶蛾,成虫灰黄色,前翅方形,从翅基外缘有一条深灰色纵纹。卵块初为乳白色。后转淡黄至褐色。幼虫较粗大,背皮紫红色、蛹棕色、头胸部常附有白粉,二化螟成虫黄褐色,前边长方形、淡灰褐色、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背面有5条暗褐色纵线,蛹棕黄色,原端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