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一审普通程序_第1页
第十二章一审普通程序_第2页
第十二章一审普通程序_第3页
第十二章一审普通程序_第4页
第十二章一审普通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 开庭前的准备与开庭审理一.受理后的案件分流第133条 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分别情形,予以处理:(一)当事人没有争议,符合督促程序规定条件的,可以转入督促程序;(二)开庭前可以调解的,采取调解方式及时解决纠纷;(三)根据案件情况,确定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四)需要开庭审理的,通过要求当事人交换证据等方式,明确争议焦点。二、庭前准备(一)送达诉讼文书和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接受原告起诉并决定立案受理后应分别向原告、被告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并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

2、送原告。(二)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及合议庭组成人员(三)追加当事人、处理管辖权异议与默示协议管辖的衔接:民诉法127条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民诉法解释第223条 当事人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管辖异议,又针对起诉状的内容进行答辩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管辖异议进行审查。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就案件实体内容进行答辩、陈述或者反诉的,可以认定为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应诉答辩。第35条 当事人在答辩期间届满后未应诉答辩,人民法院在一审开庭前,发现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裁定移

3、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四)庭前会议民诉法解释第225条 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庭前会议可以包括下列内容:(一)明确原告的诉讼请求和被告的答辩意见;(二)审查处理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的申请和提出的反诉,以及第三人提出的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三)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决定调查收集证据,委托鉴定,要求当事人提供证据,进行勘验,进行证据保全;(四)组织交换证据;(五)归纳争议焦点;(六)进行调解。二、开庭审理(一)开庭准备1、通知2、公告(二)开庭审理1、准备开庭2、法庭调查3、法庭辩论4、评议、宣判民事诉讼法第148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1

4、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审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不得另行结婚。三、法庭笔录民事诉讼法第147条的规定,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者在5日内阅读。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法庭笔录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拒绝签名盖章的,记明情况附卷。四、审限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

5、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民诉法意见第164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的审限,是指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第三节 撤诉与缺席判决一、撤诉民事诉讼中的撤诉,又称诉之撤回,指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根据法律的规定,对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诉讼予以撤销,从而终结已开始的诉讼程序的诉讼行为。 (一)申请撤诉 指原告在一审判决宣告前,将已经提出的撤消诉的行为。条件: 1、主体:必须依法享有撤

6、诉权原告、反诉原告、原告法定代理人、有独三不包括无独三 2、形式:口头或书面 3、目的:正当、合法 4、时间:必须在立案后至法院判决宣告前。原告撤诉未获批准,拒不到庭的,应当缺席判决。对法院批准撤诉的裁定,被告无权提出异议(二)法院视为撤诉(按撤诉处理) 按撤诉处理,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某些行为符合法定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终结对案件的审理,当事人获得与申请撤诉同样的法律后果的诉讼行为。 按撤诉处理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形:(1)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2)原告应当预交而未预交案件受理费,经法院通知仍不预交的,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3)无

7、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如属原告方,可以按撤诉处理。(4)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 (三)撤诉的法律效果 1、终结诉讼程序 2、诉讼费用由原告负担 3、视为未起诉 二、缺席判决缺席判决,是指人民法院仅在一方当事人参与陈述与辩论,并对另一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进行审查的基础上,对争议案件作出的判决。适用对象:1、原告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被告反诉的。2、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3、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的

8、法定代理人,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4、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5、人民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6、在借贷纠纷案件中,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可以公告送达并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然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以作出缺席判决。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三节 公益诉讼一、公益诉讼的概念与特征是指法律规定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国家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特征:1.原告适

9、格的条件特殊2.当事人的处分权受到限制3.法院职权干预与介入的范围广泛二、原告的资格1.原告的确定民诉法第55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环保法第58条 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环境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第2条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基金会等,可以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社会

10、组织。第3条 设区的市,自治州、盟、地区,不设区的地级市,直辖市的区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第4条 社会组织章程确定的宗旨和主要业务范围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且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的,可以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社会组织提起的诉讼所涉及的社会公共利益,应与其宗旨和业务范围具有关联性。第5条 社会组织在提起诉讼前五年内未因从事业务活动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受过行政、刑事处罚的,可以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无违法记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7条 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

11、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共同原告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诉讼案件后,依法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在开庭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准许参加诉讼的,列为共同原告。公益诉讼案件的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其他依法具有原告资格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就同一侵权行为另行提起公益诉讼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环境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第28条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裁判生效后,有权提起诉讼的其他机关和社会组织就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另行起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一)前案原告的起诉被裁定驳回的; (二)前案原

12、告申请撤诉被裁定准许的,但本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形除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裁判生效后,有证据证明存在前案审理时未发现的损害,有权提起诉讼的机关和社会组织另行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环境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第10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人身、财产受到损害为由申请参加诉讼的,告知其另行起诉。3.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的关系人民法院受理公益诉讼案件,不影响同一侵权行为的受害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提起诉讼。二、起诉的条件民诉法解释第284条(一)有明确的被告;(二)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三)有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初步证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三、管辖法院

13、1.地域管辖:公益诉讼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污染海洋环境提起的公益诉讼,由污染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采取预防污染措施地海事法院管辖。对同一侵权行为分别向两个以上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必要时由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2.级别管辖环境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第6条 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在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后,裁定将本院管辖的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交由基层人民法院审理。四.公益诉讼的和解、调

14、解与撤诉对公益诉讼案件,当事人可以和解,人民法院可以调解。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者调解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将和解或者调解协议进行公告。公告期间不得少于三十日。公告期满后,人民法院经审查,和解或者调解协议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出具调解书;和解或者调解协议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不予出具调解书,继续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依法作出裁判。公益诉讼案件的原告在法庭辩论终结后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第四节 第三人撤销之诉法律依据:民诉法第56条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

15、,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案例:案例二:闫某依据房屋买卖合同,诉请被告A、B两家公司为其办理房屋产权证件。该案获得法院判决支持。王某就此提起了撤销之诉, 声明闫某与A、B两家公司明知系争房屋已转让

16、给原告(王某)的事实仍提起虚假诉讼,有明显的恶意。具体事实根据:1.原告13年来一直居住在系争房屋,并已在房管局办理了备案登记,闫某声称自己在系争房屋居住15年的事实明显属于虚构;2.闫某与A公司相互串通,伪造房屋买卖合同;3.A公司法定代表人吴某与闫某相互串通,虚构收款事实,伪造收据;4.闫某提供的银行进账单与转账支票存根均无银行盖章,系伪造、虚构;5.A公司与闫某的购房合同与交房保证金合同书公章的字体明显不一致,前者系伪造;6.闫某提交的交房保证金合同书标的不是系争房屋而是X房;7.A公司给B公司的两份律师函注明的同样是X房而非系争房屋;8.闫某先提起确权之诉,再提起对原告的侵权之诉,明显

17、不合常理,也与其在系争房屋居住了15年的理由相互矛盾。一、起诉第三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起撤销之诉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出,并应当提供存在下列情形的证据材料:(一)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错误;(判决、裁定的主文,调解书中处理当事人民事权利义务的结果)(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是指没有被列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当事人,且无过错或者无明显过错的情形。包括:(一)不知

18、道诉讼而未参加的;(二)申请参加未获准许的;(三)知道诉讼,但因客观原因无法参加的;(四)因其他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二、审查与受理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和证据材料之日起五日内送交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对第三人提交的起诉状、证据材料以及对方当事人的书面意见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以询问双方当事人。经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三十日内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三十日内裁定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条件:1.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等非讼程序处理的案件;2.婚姻无效、撤销或者解除婚姻关系等判决、裁定、调解书中涉及身份关系的内容;3.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对代表人诉讼案件的生效裁判;4.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受害人对公益诉讼案件的生效裁判。二、当事人1.原告:有独三、无独三2.被告: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当事人列为被告三、审理和裁判1.审理方式:人民法院对第三人撤销之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