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历20份教学03lyy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_第1页
1药历20份教学03lyy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_第2页
1药历20份教学03lyy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_第3页
1药历20份教学03lyy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_第4页
1药历20份教学03lyy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教学药历首页病区:新生儿科床号:43 床 药历:LYY2017041203 创建人:B男20 天住院号10027236入院时间:2017 年 4 月 12 日出院时间:2017 年 5 月 18 日籍贯:省佛山市民族:家庭:联系地址: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桂园蓝天花语身高(cm)49体重(kg)3.83体重指数(kg/m2)16.0血型O 型血压(mmHg)86/40体表面积(m2)0.23主 诉:反复肢体抖动、发热19天。现病史:患儿为第 1 胎第 1 产,胎龄 40+5 周,于 2017 年 3 月 23 日顺产娩出,出生体重 3.06kg,否认窒息抢救史,羊水清,母

2、亲孕期无,生后 Apgar 评分 10-10-10 分。生后第 2 天患儿开始出现双上肢抖动,双手握拳,伴哭闹不安,易激惹,有气促,伴反复低热。转入出生医院新生儿科,查血常规白细胞 3.2109/L,CRP147.5mg/L,予 “头孢哌酮”抗、扩容、输血浆、输白蛋白等处理,患儿气促缓解。生后第 3 天转外院治疗,查血常规白细胞 5.34109/L,CRP300mg/L,PCT154.69ug/L。脑脊液试验阳性,脑脊液蛋白 2.2g/L,葡萄糖 5.7mmol/L,头颅 MR 提示:蛛网膜下腔。予美罗培南抗治疗。2017 年 4 月 4 日出生医院血培养提示:无乳链球菌,根据药敏改用青霉素、

3、头孢曲松抗治疗。复查脑脊液恢复不理想,仍间有低热、肢体抖动。家属要求自动出院后转我院治疗。患儿起病以来,可,吃奶 100ml/次,大小便正常。查 体:T 37.2;P 139 次/分;R 48 次/分; BP86/40mmHg;SPO2 95%;体重 3.83Kg。反应可,营养正常,哭声响亮,易激惹。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张力稍正常,觅食、吸吮、握持、拥抱反射正常。:2017.03.25 外院:1、血常规提示白细胞 5.3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 81.4%, CRP300mg/L,PCT154.69ug/L;2、脑脊液常规试验阳性,白细胞(镜检)1040M/L,糖 5.7mmol/L,蛋白

4、2.2g/L;2017.04.04 外院:血培养回报:无乳链球菌;2017.05.02 外院:头颅 MR 示:左侧侧裂池、左侧颞叶皮层区、小脑幕缘异常信号灶,考虑蛛网膜下腔。既往病史:无既往用药史:注射用头孢哌酮钠钠 20mg/Kg, iv.drip, q12h(2017.03.24-2017.03.25)注射用美罗培南 40mg/Kg, iv.drip ,q8h(2017.03.25-2017.04.06)注射用青霉素 50wu/Kg/d,iv.drip ,q6h(2017.04.04-2017.04.12)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50mg/Kg,iv, iv.drip ,q12h(2017.04

5、.06-2017.04.12)史:父,27 岁,血型 B, 体健。母,27 岁, 血型 O, 体健。伴发疾病与用药情况:无过敏史:无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置史:无入院:1、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2、新生儿败血症 3、颅内出院:1、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2、新生儿败血症 3、颅内初始治疗方案(2017 年 4 月 12 日)初始治疗方案分析:患儿因“反复肢体抖动、发热 19 天”入院, 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要点如下:1、反复肢体抖动、发热。2、外院血常规提示白细胞 5.3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 81.4%, CRP300mg/L,PCT 154.69ug/L。脑脊液常规 试验阳性,白细胞(镜

6、检)药物名称剂量用法频次起止时间注射用青霉素钠0.9%氯化钠注射液14.5wu/kg10mliv.dripq6h2017.04.12-2017.04.13注射用头孢噻肟钠5%葡萄糖注射液117mg/kg10mliv.dripq8h2017.04.12-2017.04.131040M/L,糖 5.7mmol/L,蛋白 2.2g/L。3、外院血培养回报:无乳链球菌。患儿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明确,入院后给予抗治疗,符合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原则。患儿有发热、肢体抖动、易激惹,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PCT 等指标高,脑脊液白细白高,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患儿为足月正常体重儿,生后第 2 天医院内起

7、病,属于早发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根据 uptodate 早发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大肠、单核菌。患儿血培养提示:无乳链球菌,为早发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病原菌。根据 uptodate 90%以上的早发 GBS的病例,临床症状在出生后最初 24 小时内出现,与患儿症状出现时间相符。患儿入院后给予青霉素+头孢噻肟抗治疗。青霉素可以透过脑膜炎患者的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杀菌浓度,是无乳链球菌脑膜炎治疗的首选药注射用青霉素钠 58wu/kg/d ,给药剂量偏大。头孢噻肟对无乳链球菌亦有杀菌作用,根据 2016 年 CHINET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数据,无乳链球菌对头孢

8、噻肟耐药率为 0%。头孢噻肟在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考虑患儿外院已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19 天,应用美罗培南治疗 13 天,长期、广谱抗菌药物应用史,诱导耐药风险高,加用头孢噻肟抗治疗。给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 350mg/kg/d,给药剂量偏大。初始药物治疗监护计划1、 疗效监护观察患儿体温、反应及有无,每 3 天监测白细胞、CRP 等炎症指标。用药 48小时后复查脑脊液、血培养,评估药物疗效。2、不良反应监护观察患儿是否有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3.依从性评估患儿用药依从性佳。其它主要治疗药物:药物名称剂量用法频次起止时间注射用青霉素钠0.9%氯化钠注射液12.5wu/kg10m

9、liv.dripq6h2017.04.13-2017.05.18注射用头孢噻肟钠5%葡萄糖注射液66mg/kg10mliv.dripq8h2017.04.13-2017.04.27注射用头孢噻肟钠5%葡萄糖注射液100mg/kg10mliv.dripq8h2017.04.27-2017.05.18药 物 治 疗 日 志2017 年 4 月 12 日(入院第 1 天)患儿因“反复肢体抖动、发热 19 天”入院, 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要点如下:1、反复肢体抖动、发热。2、外院血常规提示白细胞 5.3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 81.4%, CRP300mg/L,PCT 154.69ug/

10、L。脑脊液常规 试验阳性,白细胞(镜检) 1040M/L,糖 5.7mmol/L,蛋白 2.2g/L。3、外院血培养回报:无乳链球菌。2017 年 4 月 13 日(入院第 2 天)主诉:患儿无发热、无、尖叫,无肢体抖动,吃奶可,无皮疹,无腹泻。体格检查:T 37.0,P132 次/分,R 44 次/分。反应可,稍激惹,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张力正常,觅食、吸吮、握持、拥抱反射正常。:2017.04.12 血常规:白细胞 13.9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67%,CRP 5.9mg/L;治疗经过:1、注射用青霉素钠剂量改为 50wu/kg/d,iv.drip,q6h;2、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剂量

11、改为 200mg/kg/d,iv.drip,q8h。分析与监护:血常规 CRP 较前明显下降,提示患儿病情好转。青霉素治疗 GBS,uptodate大于 7 日龄的婴儿:45-50 万 U/(kgd),分次静脉给药,每 6 小时 1 次。头孢噻肟治疗脑膜炎,新生儿剂量手册剂量 大于 7 日龄,体重2kg 的新生儿:150-200mg/ kg/d,分次给予,每 6-8 小时一次。调整后的剂量在范围内。2017 年 4 月 16 日(入院第 5 天)主诉:患儿无发热、无,无肢体抖动,吃奶可。无皮疹,无腹泻。体格检查:T 37.0,P140 次/分,R 42 次/分。反应可,四肢肌张力正常。:201

12、7.04.14 尿液分析正常;2017.04.15 血常规:白细胞 13.8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61%,CRP 1.3mg/L;2017.04.16 脑脊液:白细胞 10106/ L,微量蛋白 1.65g/L,葡萄糖 1.85mmol/L。治疗经过:继续予青霉素+头孢噻肟抗治疗。分析与监护:复查 CRP、脑脊液蛋白较前下降,治疗有效。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2017 年 4 月 19 日(入院第 8 天)主诉:患儿无发热、无、吃奶可。体格检查:T 37.0,P141 次/分,R 42 次/分,反应可,无激惹。:2017.04.18 血培养。2017.04.19 血常规:白细胞 9.6

13、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55%,PCT 0.12ng/ml。治疗经过:继续予青霉素+头孢噻肟抗治疗。分析与监护:患儿复查血常规指标不高,PCT 明显下降,血培养,治疗有效。无皮疹、胃肠道不适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继续监测患儿病情变化。2017 年 4 月 22 日(入院第 11 天)主诉:患儿无发热、无。体格检查:T 36.8,P140 次/分,R 40 次/分,反应可,四肢肌张力正常。: 2017.04.22 血常规:白细胞 7.6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45%,CRP 1.3mg/L。治疗经过:继续予青霉素+头孢噻肟抗治疗。分析与监护:患儿一般情况好,继观。2017 年 4

14、月 25 日(入院第 14 天)主诉:患儿无,无发热,无烦躁不安。体格检查:T 36.9,P140 次/分,R 42 次/分,无肢体抖动,吸吮、握持、拥抱反射正常。:2017.04.25 脑脊液:白细胞 170106/ L,微量蛋白 1.70g/L,葡萄糖 1.88mmol/L。治疗经过:1、注射用青霉素钠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50wu/kg/d,iv.drip,q6h;2、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200mg/kg/d,iv.drip,q6h。分析与监护:脑脊液白细胞较前增高,病情反复。患儿已 14 天未调整剂量,建议根据患儿体重调整剂量。头孢噻肟为时间依赖型抗生素,缩短给药间隔。201

15、7 年 4 月 27 日(入院第 16 天)主诉:患儿无发热,无,吃奶可。体格检查:T 36.9,P140 次/分,R 41 次/分,反应可。:2017.04.26 血常规:白细胞 8.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47%,CRP 0.12mg/L。治疗经过: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剂量调整剂量 300mg/kg/d,iv.drip,q8h。分析与监护:根据新生儿剂量手册头孢噻肟治疗脑膜炎婴幼儿剂量为:225-300mg/kg/d。患儿目前已大于 1 月龄,可加大剂量至 300mg/kg/d。2017 年 4 月 30 日(入院第 19 天)主诉:患儿无发热,无,吃奶可。体格检查:T 36.9,P1

16、41 次/分,R 42 次/分,四肢肌张力正常,吸吮、握持、拥抱反射正常。:2017.04.30 血常规:白细胞 6.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41%,CRP 6.0mg/L。治疗经过:继续予青霉素+头孢噻肟抗治疗。分析与监护:患儿一般情况好,血常规大致正常,病情稳定。继观。2017 年 5 月 2 日(入院第 21 天)主诉:患儿无,无发热,无烦躁不安。体格检查:T 37.1,P140 次/分,R 40 次/分,反应可,吸吮、握持、拥抱反射正常。:2017.05.02 脑脊液:白细胞 30106/ L,微量蛋白 1.67g/L,葡萄糖 1.91mmol/L。治疗经过:继续予青霉素+头孢

17、噻肟抗治疗。分析与监护: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下降,葡萄糖升高,患儿病情好转,继续关注患儿病情变化。2017 年 5 月 3 日(入院第 22 天)主诉:患儿无发热,无,吃奶可。体格检查:T 36.9,P140 次/分,R 42 次/分,四肢肌张力正常。:2017.05.03 血常规:白细胞 8.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40%,PCT 0.1ng/ml。治疗经过:继续予青霉素+头孢噻肟抗治疗。分析与监护:患儿病情稳定,继观。2017 年 5 月 6 日(入院第 25 天)主诉:患儿无发热,无。体格检查:T 36.8,P141 次/分,R 42 次/分,无激惹,四肢肌张力正常。:无治疗经过

18、:继续予青霉素+头孢噻肟抗治疗。分析与监护:患儿病情稳定,继观。2017 年 5 月 8 日(入院第 27 天)主诉:患儿无发热,无,无尖叫,吃奶可。体格检查:T 37.1,P140 次/分,R 41 次/分,无肢体抖动,四肢肌张力正常,吸吮、握持、拥抱反射正常。:2017.05.07 血常规:白细胞 9.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41%,CRP 5.2mg/L。治疗经过:根据体重调整注射用青霉素钠剂量。分析与监护:复查血常规指标大致正常,患儿已 13 天未调整青霉素剂量,药师建议根据患儿体重调整剂量,医师接纳。2017 年 5 月 10 日(入院第 29 天)主诉:患儿无发热,无,吃奶

19、可。体格检查:T 37.0,P140 次/分,R 42 次/分,四肢肌张力正常,吸吮、握持、拥抱反射正常。:2017.05.09 脑脊液:白细胞 50106/ L,微量蛋白 1.51g/L,葡萄糖 2.12mmol/L。 2017.05.10 血常规:白细胞 8.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51%,PCT 0.15ng/ml。治疗经过:继续予青霉素+头孢噻肟抗治疗。分析与监护:复查脑脊液白细胞数较前增高,病情反复,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发热、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2017 年 5 月 13 日(入院第 32 天)主诉:患儿无发热,无,无尖叫,吃奶可。体格检查:T 36.8,P140 次/分,R

20、40 次/分,四肢肌张力正常,吸吮、握持、拥抱反射正常。:2017.05.111、血常规:白细胞 11.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45%,CRP 2.6mg/L;2、真菌葡聚糖10pg/ml。治疗经过:继续予青霉素+头孢噻肟抗治疗。分析与监护:患儿抗生素使用时间长,需警惕合并真菌,查真菌葡聚糖无明显异常,动态监测。2017 年 5 月 16 日(入院第 35 天)主诉:患儿无发热,无,吃奶可。体格检查:T 37.1,P142 次/分,R 42 次/分,无肢体抖动,四肢肌张力正常,吸吮、握持、拥抱反射正常。:2017.05.15 脑脊液:白细胞 50106/ L,微量蛋白 1.26g/L,

21、葡萄糖 2.32mmol/L。治疗经过:根据体重调整青霉素和头孢噻肟剂量。分析与监护:复查脑脊液,白细胞数较前无变化,蛋白降低,葡萄糖升高,治疗有效。继续观察患儿病情变化2017 年 5 月 18 日(入院第 37 天,出院日)主诉:患儿无发热,无,无尖叫,无烦躁哭闹,吃奶可。体格检查:T 37.0,P142 次/分,R 41 次/分,颈软,四肢肌张力正常,吸吮、握持、拥抱反射正常。治疗经过:患儿一般情况好,但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未降至正常,家属要求出院,予办理自动出院。出院带药:利奈唑胺片 0.6g3片 用法:0.05g 3次/日 口服药 物 治 疗 总 结完整治疗过程的总结性分析意见患儿因“

22、反复肢体抖动、发热19天”入院。为“1、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2、新生儿败血症3、颅内”。患儿为足月正常体重儿,出生史无特殊。生后第2天医院内起病,属于早发型化脓性脑膜炎。外院血常规WBC低,CRP、PCT高,脑脊液细胞数高、蛋白高、葡萄糖低,血培养出无乳链球菌。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明确。外院广谱抗生素长期用药史,存在耐药风险,转入我院后给予注射用青霉素钠58wu/kg/d+注射用头孢噻肟钠350mg/kg/d 抗治疗。给药剂量偏大,入院第2天(4月13日)剂量调整为注射用青霉素钠50wu/kg/d+注射用头孢噻肟钠200mg/kg/d。入院第14天(4月25日)复查脑脊液细胞数下降后又升高,考虑

23、患儿脑膜炎症好转通透性降低,抗菌药物脑脊液浓度下降,导致病情反复。入院第16 天(4月27日)加大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剂量至300mg/kg/d。入院第37天(5月18日)患儿一般情况好,但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未降至正常,家属要求出院,予办理自动出院。临床药师在本次治疗中参与药物治疗工作的总结或体会此为 1 例典型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病例,通过该病例药历的书写,学习掌握了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药物剂量的调整。患儿血培养出无乳链球菌(GBS),根据 uptodate90%以上早发 GBS 的病例,临床体征在出生后最初 24 小时内出现。该患儿生后第 2 天发病,与 uptodate 描述一致。患儿血培养出 GBS,属于目标性治疗。针对 GBS 首选青霉素 G,青霉素 G 是体外试验中抗菌谱最窄及抗菌活性最好的药物。患儿入院时 20 天日龄,青霉素 G 治疗7 日龄新生儿脑膜炎的给药剂量为 45-50wu/kg/d,q6h。入院时给予注射用青霉素钠 58wu/kg/d,给药剂量偏大。给药剂量过大易诱发青霉素脑病等药物不良反应。该患儿应用青霉素+头孢噻肟二联抗 治疗。GBS 对头孢噻肟敏感,头孢噻肟在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可达到有效浓度,适应症包括小儿脑膜炎,是各类指南 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