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智能化设计论文_第1页
小区智能化设计论文_第2页
小区智能化设计论文_第3页
小区智能化设计论文_第4页
小区智能化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毕业论文设计* 住宅楼目标小区智能化设计This water port residential building intelligent design target学 院系:专 业:学 生 姓 名:学 号:指 导 教 师:评 阅 教 师:完 成 日 期:. 目 录TOC o 1-3 h z uHYPERLINK l _Toc480811219引言 PAGEREF _Toc480811219 h 1HYPERLINK l _Toc4808112201 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PAGEREF _Toc480811220 h 2HYPERLINK l _Toc4808112211.1工程概况 PAG

2、EREF _Toc480811221 h 2HYPERLINK l _Toc4808112221.2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480811222 h 2HYPERLINK l _Toc4808112231.3 编制原则 PAGEREF _Toc480811223 h 3HYPERLINK l _Toc4808112242 综合布线系统 PAGEREF _Toc480811224 h 4HYPERLINK l _Toc4808112252.1 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480811225 h 4HYPERLINK l _Toc4808112262.2 需求分析 PAGEREF

3、_Toc480811226 h 5HYPERLINK l _Toc4808112272.2.1 建筑功能构造分析 PAGEREF _Toc480811227 h 5HYPERLINK l _Toc4808112282.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480811228 h 5HYPERLINK l _Toc4808112292.3 方案设计 PAGEREF _Toc480811229 h 6HYPERLINK l _Toc4808112302.3.1 设计原则 PAGEREF _Toc480811230 h 6HYPERLINK l _Toc4808112312.3.2 系统

4、架构 PAGEREF _Toc480811231 h 7HYPERLINK l _Toc4808112322.3.3 水平子系统 PAGEREF _Toc480811232 h 7HYPERLINK l _Toc4808112332.3.4 工作区子系统 PAGEREF _Toc480811233 h 8HYPERLINK l _Toc4808112342.3.5 垂直子系统 PAGEREF _Toc480811234 h 9HYPERLINK l _Toc4808112352.3.6 管理间及设备间子系统 PAGEREF _Toc480811235 h 10HYPERLINK l _Toc4

5、808112362.3.7 布线管理及标记 PAGEREF _Toc480811236 h 11HYPERLINK l _Toc4808112372.3.8 接地 PAGEREF _Toc480811237 h 12HYPERLINK l _Toc4808112382.4 设备性能参数 PAGEREF _Toc480811238 h 12HYPERLINK l _Toc4808112392.4.1 单口/双口非屏蔽八位模块式信息插座 PAGEREF _Toc480811239 h 12HYPERLINK l _Toc4808112402.4.2 数据模块 PAGEREF _Toc4808112

6、40 h 12HYPERLINK l _Toc4808112412.4.3 数据跳线 PAGEREF _Toc480811241 h 13HYPERLINK l _Toc4808112422.4.4 4对绞电缆 PAGEREF _Toc480811242 h 13HYPERLINK l _Toc4808112432.4.5 24口模块式配线架 PAGEREF _Toc480811243 h 13HYPERLINK l _Toc4808112442.4.6 110型25对配线架 PAGEREF _Toc480811244 h 14HYPERLINK l _Toc4808112452.4.7 8芯

7、多模光缆 PAGEREF _Toc480811245 h 14HYPERLINK l _Toc4808112462.4.8 25对大对数电缆 PAGEREF _Toc480811246 h 14HYPERLINK l _Toc4808112473 停车场管理系统 PAGEREF _Toc480811247 h 15HYPERLINK l _Toc4808112483.1 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480811248 h 15HYPERLINK l _Toc4808112493.2 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480811249 h 15HYPERLINK l _Toc480811

8、2503.3 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480811250 h 15HYPERLINK l _Toc4808112513.3.1 系统组成 PAGEREF _Toc480811251 h 16HYPERLINK l _Toc4808112523.3.2 系统流程 PAGEREF _Toc480811252 h 16HYPERLINK l _Toc4808112533.3.3 系统功能 PAGEREF _Toc480811253 h 18HYPERLINK l _Toc4808112543.4 设备性能参数 PAGEREF _Toc480811254 h 19HYPERLINK l _T

9、oc4808112553.4.1 数字道闸 PAGEREF _Toc480811255 h 19HYPERLINK l _Toc4808112563.4.2 出/入口控制机 PAGEREF _Toc480811256 h 20HYPERLINK l _Toc4808112573.4.3 远距离读卡器 PAGEREF _Toc480811257 h 21HYPERLINK l _Toc4808112583.4.4 车辆检测器 PAGEREF _Toc480811258 h 22HYPERLINK l _Toc4808112593.4.5 图像比照摄像机 PAGEREF _Toc480811259

10、 h 22HYPERLINK l _Toc4808112604 门禁管理系统 PAGEREF _Toc480811260 h 23HYPERLINK l _Toc4808112614.1 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480811261 h 23HYPERLINK l _Toc4808112624.2 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480811262 h 23HYPERLINK l _Toc4808112634.3 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480811263 h 24HYPERLINK l _Toc4808112644.3.1 系统组成 PAGEREF _Toc4808112

11、64 h 24HYPERLINK l _Toc4808112654.3.2 功能特点 PAGEREF _Toc480811265 h 24HYPERLINK l _Toc4808112664.3.3 工作流程图 PAGEREF _Toc480811266 h 26HYPERLINK l _Toc4808112674.4 设备性能参数 PAGEREF _Toc480811267 h 26HYPERLINK l _Toc4808112684.4.1 单门门禁控制器 PAGEREF _Toc480811268 h 26HYPERLINK l _Toc4808112694.4.2 读卡器 PAGERE

12、F _Toc480811269 h 28HYPERLINK l _Toc4808112704.4.3 双门磁力锁 PAGEREF _Toc480811270 h 29HYPERLINK l _Toc4808112714.4.4 发卡器 PAGEREF _Toc480811271 h 29HYPERLINK l _Toc4808112725 视频监控系统 PAGEREF _Toc480811272 h 30HYPERLINK l _Toc4808112735.1 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480811273 h 30HYPERLINK l _Toc4808112745.2 需求分析 PA

13、GEREF _Toc480811274 h 31HYPERLINK l _Toc4808112755.2.1 建筑功能构造分析 PAGEREF _Toc480811275 h 31HYPERLINK l _Toc4808112765.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480811276 h 32HYPERLINK l _Toc4808112775.3 系统整体设计 PAGEREF _Toc480811277 h 33HYPERLINK l _Toc4808112785.4 系统前端设计 PAGEREF _Toc480811278 h 34HYPERLINK l _Toc4808

14、112795.4.1 网络摄像机的部署 PAGEREF _Toc480811279 h 34HYPERLINK l _Toc4808112805.4.2 供电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480811280 h 34HYPERLINK l _Toc4808112815.5 数字视频存储设计 PAGEREF _Toc480811281 h 34HYPERLINK l _Toc4808112825.6 网络传输设计 PAGEREF _Toc480811282 h 34HYPERLINK l _Toc4808112835.7 设备性能参数 PAGEREF _Toc480811283 h 35HY

15、PERLINK l _Toc4808112845.7.1 网络半球摄像机 PAGEREF _Toc480811284 h 35HYPERLINK l _Toc4808112855.7.2 46寸液晶显示屏 PAGEREF _Toc480811285 h 37HYPERLINK l _Toc4808112866 计算机网络系统 PAGEREF _Toc480811286 h 39HYPERLINK l _Toc4808112876.1 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480811287 h 39HYPERLINK l _Toc4808112886.2 需求分析PAGEREF _Toc48081

16、1288 h 39HYPERLINK l _Toc4808112896.3 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480811289 h 40HYPERLINK l _Toc4808112906.3.1 设计原则 PAGEREF _Toc480811290 h 40HYPERLINK l _Toc4808112916.3.2 总体网络逻辑架构 PAGEREF _Toc480811291 h 40HYPERLINK l _Toc4808112926.3.3 网络总体物理架构 PAGEREF _Toc480811292 h 41HYPERLINK l _Toc4808112936.4 虚拟网络解决方案

17、 PAGEREF _Toc480811293 h 41HYPERLINK l _Toc4808112946.4.1 虚拟园区概述 PAGEREF _Toc480811294 h 41HYPERLINK l _Toc4808112956.4.2 横向虚拟化 PAGEREF _Toc480811295 h 42HYPERLINK l _Toc4808112966.4.3 网络设备扩容 PAGEREF _Toc480811296 h 43HYPERLINK l _Toc4808112976.4.4 链路带宽扩容 PAGEREF _Toc480811297 h 43HYPERLINK l _Toc48

18、08112986.5 设备性能参数 PAGEREF _Toc480811298 h 44HYPERLINK l _Toc4808112996.5.1 核心交换机S7703 PAGEREF _Toc480811299 h 44HYPERLINK l _Toc4808113006.5.2 接入交换机S5700-28P-LI-AC PAGEREF _Toc480811300 h 49HYPERLINK l _Toc4808113016.5.3 路由器AR3260 PAGEREF _Toc480811301 h 55HYPERLINK l _Toc4808113027 消防自动报警系统 PAGEREF

19、 _Toc480811302 h 59HYPERLINK l _Toc4808113037.1 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480811303 h 59HYPERLINK l _Toc4808113047.2 需求分析 PAGEREF _Toc480811304 h 60HYPERLINK l _Toc4808113057.3 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480811305 h 61HYPERLINK l _Toc4808113067.4 设备性能参数 PAGEREF _Toc480811306 h 63HYPERLINK l _Toc4808113077.4.1 点型光电感烟探测

20、器 PAGEREF _Toc480811307 h 63HYPERLINK l _Toc4808113087.4.2 手动报警按钮 PAGEREF _Toc480811308 h 63HYPERLINK l _Toc4808113097.4.3 火灾应急播送系统 PAGEREF _Toc480811309 h 64HYPERLINK l _Toc4808113107.4.4 消防系统 PAGEREF _Toc480811310 h 64HYPERLINK l _Toc4808113118 照明系统 PAGEREF _Toc480811311 h 65HYPERLINK l _Toc480811

21、3128.1 概述 PAGEREF _Toc480811312 h 65HYPERLINK l _Toc4808113138.2 设计原则 PAGEREF _Toc480811313 h 65HYPERLINK l _Toc4808113148.3 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480811314 h 66HYPERLINK l _Toc4808113158.4 主要设备参数 PAGEREF _Toc480811315 h 68HYPERLINK l _Toc4808113168.4.1 600*600格栅灯 PAGEREF _Toc480811316 h 68HYPERLINK l _T

22、oc4808113178.4.2 荧光灯 PAGEREF _Toc480811317 h 68HYPERLINK l _Toc4808113188.4.3 吸顶灯 PAGEREF _Toc480811318 h 68HYPERLINK l _Toc480811319结论 PAGEREF _Toc480811319 h 69HYPERLINK l _Toc480811320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480811320 h 70HYPERLINK l _Toc480811321致 PAGEREF _Toc480811321 h 70*理工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 PAGE 2. 引 言弱

23、电系统目前深入到楼宇设备设施的各个方面,它既可以是独立的控制系统又可以参与其他设备的管控,成为自动化控制的核心。弱电系统的容非常广泛,繁杂,给弱电系统的使用及维护带来一定的难度。要维护好弱电设备设施除了要了解各弱电系统的原理知识以外还要具备一些操作技巧,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今弱电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设置不当:开发、设计单位对安防系统的认识缺乏,对平安防系统的设计、配置不当,致使各子系统不能整合,造成投资浪费。由于弱电系统众多,产品厂家众多,各家产品互不兼容,导致用户选择产品的局限性,在设计时往往将很多技术问题遗留给集成商或施工单位,造成了系统设计不合理、系统集成

24、性差、设备配置性能差、综合布线不规等现象。有些工程在设置弱电系统时,一味追求功能叠加,造价升高,可并不一定实用,技术也不一定成熟。同时,复杂的系统导致操作复杂,要求用户掌握的技术也多,让消费者使用起来感到十分不便。另外,由于行业管理和审批体制不协调,使有些系统单独设置(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造成安防产品整体功能不完善,达不到智能化的效果。2缺乏统一:高端产品大多是进口产品,国具有竞争力的厂家较少,这些产品的生产标准、系统构成、接口方式等不尽一样,使各系统不能相互协调动作,无法实现集中联网,难以到达理想的智能化效果。目前,系统缺少统一的设计规、施工规和工程验收标准。现行的有些相关规也不能适应智

25、能化系统的技术要求,造成了很多工程工程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质量不合格、工程验收不达标的严重后果。 3运行稳定性差:目前,很多已安装的弱电产品运行稳定性无法保证。针对以上问题,此次* 住宅楼目标小区的设计从系统的设计及产品的选择上都将尽量防止上述问题的出现。1 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工程概况* 住宅楼目标小区,占地635.4平方米,共十一层,其中十一层有上下两个跃层。建筑高33米,层高3米。本次* 住宅楼目标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工程主要涉及如下弱电子系统:1.楼宇可视对讲系统2.室防盗报警系统3.建筑系统4.有线电视系统5.综合布线系统各子系统的建立遵循标准化、实用性、可扩展性、经济性、平安性、模块化

26、等原则;在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前提下,超前设计,保证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回报。根据* 住宅楼目标小区平面图纸,结合实际需求对各智能化子系统进展设计,具体方案如下:1.2 编制依据毕业设计任务书;* 住宅楼目标小区图纸;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规与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GB/T50311 200住宅智能化电气设计手册综合布线工程使用设计施工手册宋健锋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国林住宅智能化电气设计施工图集99S601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国林主编建筑设备设计施工图集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B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系列图集智能建筑工程下建材工业实用建筑弱电工程

27、设计资料集梁华编.建材工业.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9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规GB50045-9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GB5016692其他最新建筑规。标准和规的冲突处理:标准、规之间发生冲突:采用要求最为严格的标准、规。标准、规与技术规格书要求之间发生冲突:采用其中最为严格的要求。1.3 编制原则标准化原则标准化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弱电系统与综合效劳楼运维部门的科学、高效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弱电系统的运行是一个信息生产和管理的过程,因此建立与信息化管理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是整个信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将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标准化

28、的管理相结合,同样可以协助其创造和实现最高的生产效能和效劳水平。标准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指标标准化,包括技术行业规化、系统建立实施标准化、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标准化等;二是弱电系统运行流程标准化。实用性和可行性原则弱电系统必须满足针对性、合理性、适用性和可行性的要求,不能片面的只考虑技术可行性,还要考虑工程建立实施进度与复杂程度,不能与建立工程脱节。先进性原则* 住宅楼目标小区在弱电系统的规划设计时有较强的前瞻性,摒弃落后、不合理的系统设计和应用模式,在严格分析研究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系统。由于本工程建立将跨越较长时期,为了使建立过程中乃至今后系统使用时不断保证先进性和可用性,

29、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应该充分吸收适合的新技术来满足建筑智能化系统将来开展的需求;系统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适应新的需求变化,为将来的开展预留空间。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可与未来扩展设备具有互联性和互操作性。集成性原则系统设计充分考虑集成性,确保总体架构的先进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可到达有效集成和方便扩展。平安性和可靠性原则始终把系统的平安性和可靠性放在第一位。世纪星介绍在系统管理程序中,执行严格的网络操作授权等级措施,防止非法访问和恶意破坏。模块化原则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模块化技术进展信号采集、处理和传输。综合当今世界先进技术,使各子系统构造标

30、准化,实现系统的互操作性。经济性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弱电系统的建立注重经济性的原则。在深化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投资,通过简洁、合理、功能明确的系统设计,以到达较高的系统性价比。系统设计要符合实际应用的需要,具备合理性、适用性和针对性。继承性和可扩展性原则技术的开展均有延续性和连贯性的特点,因此,在* 住宅楼目标小区的技术应用中,采用符合主流技术、同时适应未来技术开展的系统。系统软、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构造,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网,扩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使整个弱电系统到达构造完整,系统集成、扩大和维护方便的目的。人性化原则弱电系统的重要作用是效劳。系统所提供的效

31、劳既可以表达在创造舒适、平安、便利的环境方面,也可以表达在友好的操作界面、简单的操作方法和及时的报警/事件提示和处理等方面。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表达在系统的设计规划、设备的选择以及系统业务流程的设计上。2 综合布线系统2.1 系统概述综合布线作为* 住宅楼目标小区的根底设施,负责为* 住宅楼目标小区的各弱电子系统部和相互之间的连接提供先进可靠的信息通道,在整个大楼弱电建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方案从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思路、产品选型及构造特点,采用了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进展系统的优化设计,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的构造,以

32、适应系统的灵活组网、扩大升级的需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科学管理。* 住宅楼目标小区的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为语音点、数据点等提供物理通路。楼各住户对综合布线信息点的需求根本一致,并且对数据传输的速率要求较高。故需要建立一套投资合理、高效、先进的开放型布线系统,可满足数据、图像、多媒体信息大容量、高速传输的潜在要求。2.2 需求分析根据目前网络现状及未来开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 住宅楼目标小区的实际情况,本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万兆10Gbps以太网主干+1000兆1Gbps以太网到桌面的网络应用现状的需求,建成一个高标准的布线系统,采用开放的、模块化的系统体系,使建成后的综合布线系统具备性能

33、稳定、使用灵活、管理简便、扩大方便等特点,并保证其技术性能先进。根据本工程情况设计的综合布线系统由五个子系统组成: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及设备间子系统。由于小区工程的特殊性,本次设计* 住宅楼目标小区水平布线可以理解为由电井运营商设备至户弱电箱的光纤链路及户弱电箱至房间数据、语音点位的链路;工作区可以理解为房间的数据及语音点位;垂直子系统为电信间至楼层电井运营商设备的垂直主干光纤,管理间子系统为电井设置的运营商接入设备;设备子系统为电信间各运营商的网络设备。本次垂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及设备子系统均不在此次设计围。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工作区设语音信息点、数据信息点,

34、其中所有的数据点位、语音点位全部采用超五类模块,此种布线方式可满足后期通过跳线的跳接实现语音转网络、网络转语音的方便应用。2.3 方案设计本布线系统采用安普综合布线产品,完全遵从国际标准TIA/EIA568B、ISO/IEC11801(2nd),并符合国标:GB/T 50311的设计要求。铜缆局部选用一舟超五类非屏蔽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其通道性能是相关国际标准要求的超五类通道性能的400,住户弱电箱至电井采用2芯室皮线光纤,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接入不同的运营商网络设备。本次布线系统满足如下的技术要求:1、符合最新,最成熟的国际标准如TIA/EIA 568B,ISO/IEC118012002年正式

35、公布的布线标准,及新型万兆光缆标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并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综合性、易扩容性。2、由于综合布线系统的长期使用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开展的矛盾,在本次综合布线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用户现在及未来的应用前景。采用模块化系统,立足支持千兆速率的数据传输,面向未来可能的万兆以太网。同时保证向下兼容,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令牌环网、ATM、FDDI、ISDN等网络及应用。2.3.1 设计原则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总体遵循以下原则: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充分考虑实际功能上的需求;遵循先进布线理念,超过业界标准;性能、构造在满足要求的根底上充分考虑系统冗余和升级空间;以构

36、造合理,高效低本钱的最优性能价格比为原则;充分保证用户使用和管理的灵活性。2.3.2 系统架构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配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五局部组成。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本工程实际网络应用要求:水平布线局部超五类双绞线,线缆防火等级满足IEC60332-3,IEC60754和IEC61034的低烟无卤阻燃等级。语音及数据垂直主干光缆局部由各运营商自行选择万兆室光纤进展敷设。整个布线系统选用星型构造,自户弱电箱至楼层电井运营商接入设备,最后通过主干线缆统一连接至弱电中心机房,便于集中式管理。本方案根据TIA/EIA568-B 水平线独立应用的原则,前端点位

37、布线全部采用超五类双绞线,数据点位可随时转换接插、微机或数据终端,并可随着用户的进一步应用需求,通过相应适配器或转换设备,满足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应用需求。2.3.3 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是由从工作区到楼层配线间的铜缆、光缆组成。每个数据终端包含语音及数据分别采用一条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从楼层弱电间配线机柜引出,布线系统中任何改变系统的操作如增减用户、用户地址改变等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增减用户只需做必要的跳线即可,系统应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为系统线路故障检修提供方便。水平子系统链路长度为90米以。接线标准采用TIA/EIA 568B标准。对于办公区隔断的信息点,布置与办公桌的相应位置,墙面上的

38、点位,其插座为距地30CM摆放,最终通过水平垂直段线槽管、走廊主线槽等汇至本楼层配线间或集合点。根本的水平布线走线方式有暗敷和明设两种。参看下面的水平布线示意图:水平布线设计一般地,水平电缆自插座走墙预埋管,至吊顶出房间汇至水平线槽,最后至楼层配线间。综合信息插座引出1根JDG20镀锌钢管穿12根六类双绞线。走廊的吊顶上安装有金属线槽,进入房间时,从线槽引出金属管,以埋入方式沿墙壁而下到各个信息点。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4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底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30cm。如下列图所示:信息口单元采用单/双孔插座安装面板,安装相应的信息模块。商户局部为从弱电间分别引出

39、1根2芯光纤至各商户吊顶预留,弱电箱及后端设备的安装有网络运营商进展设置2.3.4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点的信息插座、跳线与机器连通的网卡、还有一些可能遇到的平衡设备,如视频适配器,RJ45-TO-RS232等组成。本次设计的工作区子系统包含数据信息点及语音信息点70个,无线信息点224个。商户局部只预留水平局部的光纤2芯光纤,设备由网络运行商进展安装。面板应采用国标86型构造,外观大方并具有双层构造以暗藏螺丝安装孔,并带有防尘盖。模块与水平线缆端接确保长期平安可靠。关于跳线:跳线有两种,一种为成品跳线,此种跳线为采用特殊工艺一次加工完成,跳线的每一芯由假设干根细如毛发的铜丝组成,质

40、地极其柔软,不会折损,长期使用不会影响数据的可靠传输,建议采用此种跳线。另一种为使用专门的工具自制的跳线,采用此种跳线本钱略低,但为保证系统的绝对可靠,不推荐使用此种跳线,尤其针对较大型的网络系统。2.3.5 垂直子系统垂直主干线系统由连接楼层配线间与核心机房之间的主干光缆及大对数电缆构成,核心机房以放射式向各楼层配线间星型配出线缆,根据EIA/TIA 568-B标准的干线非独立于应用的原则,并结合本工程现阶段的应用及未来的开展考虑,干线配置如下:1语音信号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可设计语音主干按每个语音信息点配置1对线缆,并预留1520%的原则,很好地保证语音信号之间的抗干扰能力,充分保证通话质

41、量,同时为未来的数据宽带通信应用打下了良好的根底。2楼数据主干采用2根8芯多模光纤,支持1000BASE-S* 及10GBASE-S*的传输,是主干系统的最正确选择。楼数据主干可利用竖井中的竖向金属线槽,所有主干线缆,均布放在金属线槽,并且在线槽,每隔两米焊一根粗钢筋,以安装和固定垂直子系统的电缆。待所有主干线缆布放完毕后,再使用金属盖板将线槽封闭,以防止意外破坏,增加平安性。每层竖井线槽与地面交接处,使用防火材料密封。竖井中的线槽应和各层管理间之间有金属线槽连通。2.3.6 管理间及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及设备间子系统,它把水平子系统和垂直干线子系统连在一起或把垂直主干和设备子系统连在一起。通过它

42、可以改变布线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管理网络通信线路。根据实际布线需要和水平布线90米的标准要求设计,原则上按照各楼层设置1个楼层配线间,由于本商场面积较大,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及规规定要求每层设计2个的楼层配线间。铜缆光纤配线架器件安装在机柜中,各个网络之间进展有效的物理隔离。根据本大楼每层数据点的分布及数量,本次每层设4个管理间1层2个,5层2个,管理间配备24U标准网络机柜。管理间机柜配线架采用24口普通配线架管理水平数据语音布线,普通110型配线架管理语音大对数电缆。数据语音主配线架设在地下一层弱电中心机房。通过主配线架实现信息终端与外网连通。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电缆、

43、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如PAB*、主控制台、网络设备等的各种不同设备连接起来。它既是布线系统星形构造的汇接点,又是和外界通信的出入口。机房采用标准19英寸机柜安装的配线架及相应的网络设备。数据主配线间的总配线架采用光纤配线架,语音采用110配线架。管理和设备间子系统主要由这几局部组成:1、自各楼层配线间至核心机房的主干光纤端接在配线架上;2、水平工作区至楼层配线间的六类网线端接到相应的24口配线架和110配线架上。楼层配线间中垂直局部与设备连接后和水平局部通过各自的跳线连接。大楼的外线引入及专用的线路,也最终卡接在语音主配线间或光纤配线机柜。各楼层配线间线缆从主干线槽经过网

44、络地板进入相应机柜,在完成分组、上架、理线、绑扎后进展最后的线缆卡接,具体情况应根据现场施工要求灵活处理,但总体须保证线缆的平安和理线的整齐美观。为了保持配线间的布局美观,引进的配线间垂直主干线槽应紧贴墙面,切忌矗立于房屋中间。要求施工时,处理好线槽入口处的切角,既不能成直角,也不可探出墙面。管理间与设备间物理环境要求室照明不低于150L*。温度保持在1827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3050之间。通风良好,清洁。建议设置UPS不连续电源系统以保证网络设备运行及维护的供电。每个电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0W。2.3.7 布线管理及标记1信息点标号原则各信息点标号与相对应的配线架卡接位置标号一样;标

45、签颜色按照相应规;在弱电机房配线间需要区分各楼层配线间的主干,需要在标识处填写详细的楼层配线间的名称,便于管理。2标签安装按照要求,所有使用的标签皆为专用机器打印,标签都打印在永久性的标签上,并用永久性的防水薄膜覆盖。在穿线安装施工的过程中所有的线缆都单独标签,终端的配线架对应的给出标签,都使用标签给出标识,所有的插座端口也给出平安的固定的标签来标识,而且所有的插座面板符合看标签就可以区分信息模块是数据、语音,还是光纤应用。所有的配线和跳线都给予标识并单独,使得最终用户的管理更为方便快捷。2.3.8 接地配线间接地要求如下:提供适宜的接地端,机架/机柜应用直径BV6mm的铜线连接至接地端。 单

46、独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欧姆,联合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欧姆。2.4 设备性能参数2.4.1 单口/双口非屏蔽八位模块式信息插座面板规格为8686毫米;选用单/双平口面板;经济型单片设计、高密度/薄型面板、极适于铜缆和光纤、面板后所需距离极少;38度角的适配插板能最正确保护在工作区的线缆有最正确的弯曲半径,与标准86面板相兼容;简单的揿入你所选择的QuickPort连接器就可以满足多媒体的传输要求;通过CCC认证。2.4.2 数据模块模块提供13种颜色选择,分别是:乳白色、白色、灰色、黑色、橙色、蓝色、深红色、黄色、绿色、紫色、杏仁色、棕色和暗红色,是综合布线行业提供最多色彩选择的牌子,使用不同颜

47、色以区分网、外网、涉密网的数据点和语音点等,极方便了用户对综合布线系统进展色标管理。所有模块的壳体都为符合UL 94V-0的阻燃塑料。连接模块的弹簧为最高质量的磷青铜,在镀100微米镍之后再镀一层50微米的金,到达最小的接触电阻和最长的使用寿命,耐磨损、抗氧化、高韧性,模块的弹簧具有更强的自我恢复功能。模块具有180度打线安装方式,符合EMC标准的电磁兼容性要求,经过UL认证。是世界上少有的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元器件级的产品,并带专利的自然应力复原技术很大的提高了模块的使用寿命。2.4.3 数据跳线1、产品特点跳线置线对管理器,通过减少插头线对的绞距,优化性能和一致性。插头提供最少5000次拔插

48、次数保证。在每根跳线上提供识别性能等级、长度和质量控制的标签。颜色:白, 蓝, 红, 黄, 绿, 黑/长度:1, 1.5, 2, 3, 4 和 5 米。2、产品性能跳线由高性能的非屏蔽或非屏蔽双绞线构成,具有最长的弯曲寿命。它们为您的全部配线要求提供迅速而方便的互连,并满足TIA/EIA规定的所有关与6类插界限的要求。能以多种标准颜色供货。100%经过工厂的布线顺序和连续性试验。2.4.4 4对绞电缆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性能满足ISO/IEC 11801:2002,TIA/EIA 568C 的六类标准要求。六类UTP四对铜缆具有中国信息产业部认证;符合六类标准TIA/EIA CAT6性能要求测试报

49、告。特性阻抗:10015。防火外皮电缆,符合IEC332-1及NFC 20-454规定。电缆直径:5.7mm。单导线采用AWG24/0.51mm线号。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外皮满足LSZH阻燃。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的中心采用中心十字骨架减少重压和纽绞带来的破坏,且中心十字骨架可以轻松剪切而无须特殊工具。六类信道链路支持最少4次连接,并保证其连接链路符合TIA/EIA CAT6标准对系统性能的要求。六类信道链路支持最长为100米,同时要求能支持15米短链路,并保证其连接链路符合TIA/EIA CAT6标准对系统性能的要求。2.4.5 24口模块式配线架1、产品特点24端口配线架带有立维腾独有的电缆安置盘,

50、用于固定和支撑背部的水平线缆。材料:板和块为16规格钢,涂黑、在连接器边、丝网印刷有白色标记。印刷电路板和塑料元件为UL94VO规格阻燃材料。2、产品性能彩色编码;高密度;易于移动、添加和变更;混合介质。2.4.6 110型25对配线架1RU25对110型语音配线架套件包含连接模块;41DBR-1FT配线架为Leviton超五类的应用而设计;更深的根底;建式弯曲半径控制;包含满配的可连接的5e类插入连接模块 (5对/个);可兼容现有的所有110 系统;1RU只需1个机架空间。2.4.7 8芯多模光缆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短距离达几百米的传输速率;线路损耗低、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应用围广

51、;线径细、质量小;抗化学腐蚀能力强。2.4.8 25对大对数电缆应用于语音与数据传输;外皮:LSZH低烟无卤;线规:24线规;工作温度:-20-75。3 停车场管理系统3.1 系统概述停车场管理系统是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电脑管理,可实现脱机运行、自动储存进出记录、自动核费、扣费、自动维护、语音报价、特显车牌及车牌确认,车位检查、图形摄影等功能要求,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停车场管理中费用流失、乱收费、车被盗、泊车率低、管理本钱高、效劳效率低等各种弊端,具有科学合理、平安可靠、便捷公正之优点,被誉为现代交通、物业、安防管理中最时尚的理想设施。考虑到中原网球中心综合效劳楼的

52、重要性,必须选用先进、可靠的停车场管理系统产品,在本次设计方案中,我们选用了汉军的停车场管理系统产品,为* 住宅楼目标小区提供高效、快速、方便的停车保障。3.2 需求分析* 住宅楼目标小区地下停车场共有2个出入口,需要在出入口各设置一套一进一出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在出入口处设置管理值班室,对进出车辆进展问询、发卡、收费管理。1系统可将用户分为两种,一种为固定用户,一种为临时用户;2指定固定用户车辆如企业部员工车辆出入停车场应实现远距离刷卡不停车;3所有车辆凭卡进入,读卡时间、地点及车辆等各项资料均自动在计算机上显示并记录;4所有车辆刷卡后经保安人员收费或确认后出场;5系统具有图像比照功能;6可任

53、意设置通行时间及报警时间,如遇特殊情况还可定时设定编程;7该系统具有分级管理功能,且人员操作该系统均有记录。3.3 系统设计停车场系统可进展联网控制,由管理中心统一管理,系统采用标准近距离+远距离读写系统,结合图像比照功能,对部及外部车辆进展科学合理的管理。根据使用权限的不同,可将所发行的IC感应式卡片划分为管理卡、保安卡、贵宾卡、月租卡、储值卡、临时卡等。车辆进出时,遵循一车一卡、一进一出原则,预设收费标准,结合图像比照技术,有效地保证智能停车场系统方便、快捷、平安地运行。3.3.1 系统组成1入口控制局部:数字道闸、车辆检测器、入口控制机、远距离读卡器、摄像机、剩余车位显示屏;2出口控制局

54、部:数字道闸、车辆检测器、出口控制机、远距离读卡器、摄像机;3管理工作站:电脑、停车场管理软件等;4图像比照系统:视频捕捉卡等;5管理中心:效劳器、电脑、交换机、一卡通发行器等。3.3.2 系统流程1、车辆进场流程1固定车辆进场流程车主开车进场时,当车辆进入读卡区域读卡,系统验证此卡合法后,提示欢送入场的信息,同时图像比照系统启动,摄像时机自动抓拍车辆图片,并存入数据库,入口挡车器翻开。车过后,闸杆自动落下,车辆进入车场泊车。2临时车辆进场流程临时车辆进场时,车主开车至入口控制机前停车,按钮出卡,出卡同时系统抓拍该车图像,入口挡车器自动翻开,车主带卡入场,车过后闸杆自动落下。2、车辆出场流程1

55、固定车辆出场流程出场时,当车辆进入读卡区域读卡,系统提示本卡验证成功可出场,同时图像比照系统启动,摄像时机自动抓拍车辆出场图片,并调出该车入场图片人工比照后一起保存,出口挡车器翻开。车过后,闸杆自动落下,车辆通行离开停车场。2临时车辆出场流程出场时车主开车到出口,将IC卡片交给停车场管理员,在临时卡计费器上读卡,系统根据停车时间和收费标准自动计算停车费用,确认收费金额后,操作员收费收卡,系统将收费记录存入数据库,可通过收费报表查询;收费员读卡同时图像比照系统抓拍出场车辆图像,并调出该车入场时图像信息,收费员确认车辆信息和收费无误后,开闸放行,车过后,闸杆自动落下。3管理中心连接各出入口的车管系

56、统,拥有最高管理权,是整个停车场车管系统的管理中枢。主要负责发行、挂失卡片,登记人事资料,存储和备份每个出入口系统上传的数据。可查询每天的收费状况时,可时实监控车管系统的运行状况,也可每天总结查询。查询时,十分方便,输入查询条件,如哪个进场车类型,哪个时间段,就可调出收费金额或是免费金额,同时可以调出进出场的图像,如有非法开闸的情况,也会形成一条数据链,包括图像,时间及当班班次。以便财务人员查对,输出报表。3.3.3 系统功能停车场系统为管理机/效劳器体系构造。系统具有图像比照功能,在每个出入口处配置1台彩色摄像机,采取车辆出入拍照比照。摄像机抓拍车辆的车型及车牌信息,并拍摄车辆的外形预防车损

57、后出现扯皮现象。在管理软件界面上可控制挡车器的开、关、停,控制自动出卡出卡;实时检测挡车器的工作状态;实时检测自动出卡机的工作状态,实时车辆检测器的工作状态及感应线圈上是否有车辆存在并以生动形像的方式显示。通过简单的鼠标点击,可以轻松的进展系统设置,如有/无图像比照系统、数据保存时间、选择授权发卡的设备、收费方式、是/否满位提示等。系统在电脑出现故障或网络不通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脱机状态下车辆进出场的记录可保存1万条;当电脑或网络修复后,存在控制机中的脱机记录会自动上传到电脑中保存,有效的保障系统24小时不连续运行。多个出入口的停车场,可以设置*一车辆进出全部的出/入口,也可以限制该车

58、辆能进出其中*一个口。出入口控制机的机号和相关功能设置可通过管理软件直接设置,同时也可简单的将其出入口设备互换工作模式,将系统设置成上/下班顶峰管理模式和大、小车场嵌套管理模式。整套停车场管理系统全部采取通讯隔离防雷和电源隔离防雷技术。车辆管理卡按使用分为:管理员卡、贵宾卡、员工卡、临时卡、系统调试卡等。管理中心配置效劳器,可存储360天的业主进出和监控图像数据,并可以根据设定自动或手动删除过期数据; 系统按工业级标准设计制造,模块化设计,提供能全天候、高效、平安、稳定可靠运行系统保证247全年不连续运行;有故障隔离功能,在工作过程中,当一个或数个终端发生故障时,将不阻碍其它终端的正常工作。即

59、使在通讯发生故障时出、入口设备均可独立工作,但所有数据信息、图像识别信息不丧失,且能进展本地存储。一旦故障恢复正常,中心效劳器将能恢复设备离线期间的数据,并恢复所有离线期间的历史记录。但是,出口收费工作站在离线工作期间将失去图像识别和比照功能,通讯恢复后可自动上传进出场数据。系统接口齐全,可与消防报警系统连接,实现当收到消防报警信号时,系统会自动开启进出口挡车器,及时疏散车辆。系统具备软件采用友好的中文界面,操作简单、品质优良且功能完善;软件有详尽历史操作记录和联机帮助功能,并具有记录数据完整,支持各类统计分析、报表生成和打印功能。3.4 设备性能参数3.4.1 数字道闸1、产品概述采用数字化

60、电路的自学习功能,采集闸杆运行数据并进展计算来判断闸杆是否碰到障碍物,假设检测碰到障碍物,闸杆则会立即自动升起。强、弱电智能控制系统,除具有一般电气控制功能外,既可使用三联按钮、遥控装置进展手动控制,也可通过车辆检测器进展自动控制,而且系统对外配置标准485电气接口,可通过电脑对其进展远程控制管理。手摇自动升杆功能:在意外断电情况下可用旋转手柄,使关到位的闸杆升起。热保护功能:闸机可自动检测工作温度,当过热时,启动过热保护装置进展过热保护,保证电机不会过热运行而损坏。无线遥控:采用433MHz的滚动码三键遥控器,配码方便,加密性能更好。2、技术参数外形尺寸:360*360*1080mm工作电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