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物理光现象练习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c38e8e5f55bdebf8cccfcd91924f31/16c38e8e5f55bdebf8cccfcd91924f311.gif)
![2020-2021学年物理光现象练习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c38e8e5f55bdebf8cccfcd91924f31/16c38e8e5f55bdebf8cccfcd91924f312.gif)
![2020-2021学年物理光现象练习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c38e8e5f55bdebf8cccfcd91924f31/16c38e8e5f55bdebf8cccfcd91924f313.gif)
![2020-2021学年物理光现象练习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c38e8e5f55bdebf8cccfcd91924f31/16c38e8e5f55bdebf8cccfcd91924f314.gif)
![2020-2021学年物理光现象练习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c38e8e5f55bdebf8cccfcd91924f31/16c38e8e5f55bdebf8cccfcd91924f3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试卷主标题姓名:_ 班级:_考号:_一、未分类(共29题)1、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于 2021 年 11 月 7 日晚进行首次出舱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翟志刚、王亚平相继出舱时都具有动能 B 宇航员所戴的透明面罩可以防止红外线对眼睛的灼伤 C 我们能从转播中看到宇航员,说明他们所穿的宇航服是光源 D 我们能听到王亚平说 “ 感觉良好 ” ,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地面上呈现人的影子 B 睡莲在水中形成 “ 倒影 ” C 笔好像在水面处 “ 折断 ” D 放大镜把字 “ 放大 ” 3、 小明用针孔
2、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的像是正立的 B 若小孔改为小三角形,半透明膜上的像也变为三角形 C 随着蜡烛的燃烧,半透明膜上的像也随之下移 D 若取下半透明膜,透过小孔将看不到完整的烛焰 4、 关于下列诗词中的物理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以 “ 帆 ” 为参照物 “ 山 ” 是运动的 B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蝉噪 ” 和 “ 鸟鸣 ” 是通过音色来分辨的 C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霜 ” 是凝华现象
3、D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影 ”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5、 如图所示,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纸筒开口端蒙一半透明纸做光屏,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纸筒前,此时在光屏上恰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S 1 ;在图示情景中,若在底部中心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嵌入一合适的凸透镜也恰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S 2 , S 2 与 S 1 相比() A 更亮更小 B 更暗更小 C 更亮等大 D 更亮更大 6、 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因为有了光,世界才生机勃勃;因为有了光,我们的生活才充满温暖 ,下列四幅图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小孔成像表明光一定沿直线传播 B 图中的漫画表明
4、,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C 图中小猫没有叉到鱼是因为鱼在水中的像比实际位置深一些 D 图是教室里的投影仪,若想使光屏上的像更大一些,应将凸透镜向上移动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能看到天空中正在飞行的飞机是光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B 太时光下彩色的泡泡是光的折射现象 C 牙科医生检查用放大镜 D 射击项目中涉及光学知识与日食月食的原理相同 8、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是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临工大桥的倒影 B 放大镜里的花朵 C “ 熊猫 ” 的影子 D 小花猫照镜子 9、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 ENF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下列说法正
5、确的是( ) A 为了便于观察,纸板 ENF 最好用光滑的白色纸板 B 把纸板 NOF 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法线两侧 C 若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不能在纸板上同时看到入射光 EO 和反射光 OF D 图中所示的入射角为 46 10、 身高 170cm 的小明站在穿衣镜前 3m 处,他以 1m/s 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穿衣镜中小明的像将 _ (选填 “ 变大 ” 、 “ 变小 ” 或 “ 不变 ” ),小明的像高 _ , 2s 后,小明与他的像相距 _m 。 11、 ( 1 )如图甲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据图分析:折射角大小是 _ ,空
6、气在界面的 _ 侧(选填 “ 上 ” 、 “ 下 ” 、 “ 左 ” 或 “ 右 ” )。 ( 2 )晴朗的一天,小明在室外把玩一块三棱镜,洁白的地砖上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如图乙所示,这种现象叫光的 _ ;小明产生了一个问题:不同色光对同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你若是小明将如何操作 _ ; ( 3 )如图丙所示,在一个空的透明饮料瓶(瓶身呈圆柱状)内封闭一支铅笔,将瓶子横着按入面盆里的水面下,人眼从水面上观察瓶中的铅笔,此时的成像原理与 _ 成像原理类似(选填 “ 防盗门上的猫眼 ” 、 “ 幻灯机 ” 、 “ 放大镜 ” 或 “ 照相机 ” )。 12、 行车过程中为避免
7、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如图所示的一种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就可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_ (选填 “ 反射 ” 或 “ 折射 ” )形成的;若抬头显示器水平放置在汽车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度数为 _ ;某驾驶员发现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过高,不便观察,这时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_ (选填 “ 远离 ” 或 “ 靠近 ” )挡风玻璃;司机在挡风玻璃上看到的数字 “6” ,在显示器屏幕上图形是 _ 。 13、 夏天的清晨,小明逛紫薇公园
8、,看到湖里荷花盛开,想到了孟浩然的诗句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香气说明分子 _ ;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 _ ;旭日东升,照耀着湖面分外美丽,小明又想到了杨万里的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红是因为荷花反射 _ 。 14、 2021 年 12 月 9 日,中国首位 “ 太空教师 ” 王亚平再次 “ 天宫开讲 ” , “ 课堂 ” 上王亚平把乒乓球放入一杯水中,演示在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下,浮力消失实验,如图所示乒乓球的直径为 40.00_ ,质量为 2.70g ,乒乓球进入太空后质量 _ 。水膜张力实验中,航天员王亚平之前和女儿一起制作的折叠纸花在太空中
9、 “ 绽开 ” ,我们看见这朵花呈现红色,是因为它 _ 了红色光。(填 “ 反射 ” 或 “ 吸收 ” ) 15、 如图, 是物体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 AB 。 16、 如图,请作出入射光线在玻璃砖 AB 面上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17、 平面镜前有一个点光源 S ,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经过 A 点,试完成光路。 18、 ( 1 )如图甲所示,在易拉罐内装进适量的水,能使罐侧立而不倒下。请在图乙中画出装了适量水的整个罐受到的重力 G 与支持力 F 的示意图, 为重心。 ( 2 )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 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 A ;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
10、射光线。 19、 如图甲所示,小明和小华在探究 “ 光的折射现象 ” 时,将一束入射角为 50 的光斜射入杯中的水里,更换杯中的介质时他们发现光的偏折程度不同。为了定量反映这种差异,小明将 “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比值 ” 定义为 “ 偏折比 ” ,并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影响 “ 偏折比 ” 大小的因素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 1 : “ 偏折比 ” 与液面的高度有关; 猜想 2 : “ 偏折比 ” 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 3 : “ 偏折比 ” 与入射光的颜色有关。 ( 1 )小华认为猜想 1 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_ 。根据小明的定义,图甲实验中,测得折射角为 40 ,则此时的 “ 偏折
11、比 ” 为 _ 。 ( 2 )为了验证猜想 2 ,小明只将图甲中的水换成油。如图乙所示,油的高度小于水的高度,杯底光斑的位置恰与图甲实验时光斑的位置重合,对比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油对光的 “ 偏折比 ”_ (选填 “ 大于 ” 、 “ 等于 ” 或 “ 小于 ” )水对光的 “ 偏折比 ” 。 ( 3 )为了探究猜想 3 ,小明用图甲装置先后射入绿色和紫色的激光,杯底光斑位置如图丙所示,则 _ 光的 “ 偏折比 ” 大。将其中的一束激光穿过如图丁所示的玻璃砖,若光在玻璃砖上表面折射时的 “ 偏折比 ” 为 0.8 ,则光在下表面折射时的 “ 偏折比 ” 为 _ 。 ( 4 )根据小明的操作和计
12、算结果,小华认为,应该将 “ 偏折比 ” 定义为 “ 光线在空气中与法线的夹角 和光线在介质中与法线的夹角 之比 ” 。如图丁所示,经过对多组不同玻璃砖的实验,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玻璃砖 A 玻璃砖 B 玻璃砖 C 光线在空气中与法线夹角 30.0 45.0 60.0 30.0 45.0 60.0 30.0 45.0 60.0 光线在玻璃中与法线夹角 22.0 32.0 40.5 17.0 24.4 30.4 20.0 28.9 36.3 1.36 1.41 1.48 1.76 1.84 1.97 1.50 1.58 1.65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得:光在空气与另一种透明介质中传播时,对于
13、不同的入射角, “ 偏折比 ”_ (选填 “ 相等 ” 或 “ 不相等 ” );对于相同的入射角, “ 偏折比 ” 越大,介质对光的折射程度越 _ (选填 “ 高 ” 或 “ 低 ” ),因此我们认为小华对 “ 偏折比 ” 定义的优点是 _ 。 20、 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作了一个 “ 小孔成像观察仪 ” 。 ( 1 )此 “ 观察仪 ” 成像原理是 _ 。为了增加观察效果,圆筒的 _ (选填 “ A ” 或 “ B ” )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做成的光屏; ( 2 )观察仪最好放在较 _ (选填 “ 亮 ” 或 “ 暗 ” )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将小孔对准远处的景物,能在光屏上看见一个
14、_ (选填 “ 正立 ” 或 “ 倒立 ” )的像; ( 3 )观察景物时,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的像将 _ (选填 “ 变大 ” 、 “ 变小 ” 或 “ 不变 ” ),像的亮度 _ (选填 “ 变亮 ” 、 “ 变暗 ” 或 “ 不变 ” )。 21、 如图是小明研究 “ 光现象 ” 的实验示意图。 ( 1 )实验前,在半透明空水槽中喷洒少许烟雾,再打开激光笔,根据 _ (选填 “ 镜面 ” 或 “ 漫 ” )反射的原理,可清晰观察到光路,然后在水槽内壁的光斑 A 点处做上标记。 ( 2 )向水槽中逐渐加入水并高于 A 点,小明从水面上方观察该标记时,看到它的像偏 _ (选填
15、“ 高 ” 或 “ 低 ” )。 ( 3 )保持入射光和水槽不动,当水面逐渐上升,水槽侧面的光斑向 _ (选填 “ 上 ” 或 “ 下 ” )移动。 ( 4 )保持激光笔的位置不变,将水槽的左侧底部缓慢抬起,相应的反射角将 _ (选填 “ 增大 ” 、 “ 不变 ” 或 “ 减小)。 22、 小明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装置: (一)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光屏 F 可绕直径 NOM 前后折转: ( 1 )实验时,先让光屏 E 、 F 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 E 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 F 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这说明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 _ ;小明将光屏 F
16、 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在光屏 F 上不能看到折射光,说明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_ (选填 “ 在 ” 或 “ 不在 ” )同一平面内; ( 2 )小明将光屏 F 恢复原状,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杯底的亮斑 B 向 _ (选填 “ 左 ” 、 “ 右 ” 或 “ 上 ” )移动; ( 3 )小明继续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沿着 BO 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 OA 射出,这说明 _ 。 (二)小明让一束光强不变的激光从某玻璃斜射向空气(如图乙、丙),不断调整入射角,通过实验得到如表格: 入射角 0 10 20 30 40 41.8 50 折射角 0 15.2 30.9 48.6 81 90
17、反射能量 5% 7% 26% 43% 84% 100% 100% ( 4 )光的折射现象一般都会伴随着反射现象的发生,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_ ;折射光线的能量 _ (选填 “ 增大 ” 、 “ 减小 ” 或 “ 不变 ” ); ( 5 )当入射角 41.8 时,折射光消失,反射光会变得更亮,即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图像丁中的图线 _ (选填 “a” 或 “b” )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 6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特点可知,如果光从空气射向玻璃, _ (选填 “ 能 ” 或 “ 不能 ” )发生全反射现象。 23、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1 2 3
18、 4 i 30 40 50 60 r 30 40 50 60 ( 1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反射角 _ (选填 “ 大于 ”“ 等于 ” 或 “ 小于 ” )入射角。 ( 2 )纸板 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如图乙,把纸板 NOF 向后折,光沿 EO 入射,在纸板 NOF 上 _ (选填 “ 能 ” 或 “ 不能 ” )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_ 。 ( 3 )在图甲中,当光沿 的方向射向 点时,光会沿着 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_ 的。 24、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 “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的实验。 ( 1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该选择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19、_ ; ( 2 )小明先在玻璃板前面 2cm 处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 A ,再拿 _ (选填 “ 点燃 ” 或 “ 未点燃 ” )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在 A 侧观察,直到蜡烛 B 跟蜡烛 A 的像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 _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_ (选填 “ 控制变量法 ” 或 “ 等效替代法 ” )。若移走蜡烛 B 并在该位置放一个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 A 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_ 像; ( 3 )小明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此过程中,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_ ; ( 4 )为了让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同学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
20、烛像的位置 _ (选填 “ 向右移动 ” 、 “ 向左移动 ” 或 “ 不变 ” ); ( 5 )做实验的时候,小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里看到对面竖直墙上挂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当时的实际时间是 _ 。 25、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放在玻璃板后面,如图甲所示。 ( 1 )实验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 _ ; ( 2 )小明应该尽量选用 _ (选填 “ 厚 ” 或 “ 薄 ” )玻璃板; ( 3 )实验中使用了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A 与
21、 B ,主要目的是 _ ; ( 4 )当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 A 的像的大小 _ (选填 “ 变大 ” 、 “ 变小 ” 或 “ 不变 ” ); ( 5 )改变蜡烛 A 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_ ; ( 6 )若将蜡烛 A 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蜡烛 A_ (选填 “ 能 ” 或 “ 不能 ” )在玻璃板中成像。 ( 7 )若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丙所示。请画出烛焰上的 S 点在玻璃板中的像 _ (保留作图痕迹)。 2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是集光学、机械、电子一体化的产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转换、存储和传输等部件,具有数字化存取模式,与电脑交互处理和实
22、时拍摄等功能。图甲是通过伸缩镜头来调节像距实现完美成像的某型号数码相机,光通过单镜头或者镜头组进入相机,再通过成像元件转化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过影像运算芯片储存在存储设备中。 快门是照相机用来控制感光部分有效曝光时间的构件,相机上所标快门数据 “100” ,表示快门打开的时间是 秒,秒数低时可轻松抓拍急速移动的目标。 图乙的光圈是相机内用来控制光通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光量的装置,它的大小决定着感光元件受光的多少,光圈大小的计算公式为: 。 ( 1 )数码相机镜头的主要元件是 _ (选填 “ 凸 ” 或 “ 凹 ” )透镜,若要抓拍运动员苏炳添百米冲刺时的瞬间照片,快门数据要调 _ (选填
23、“ 大 ” 或 “ 小 ” ); ( 2 )关于数码相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 ; A 制作相机镜头的玻璃是晶体 B 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远离景物,此时成像变小 C 在相机镜头前加一片红色的滤色镜,拍摄出来的绿叶呈黄色 D 拍摄近、远景时的 “ 调焦 ” 采用了模仿眼睛的功能,即调节镜头的焦距 ( 3 )小明参观南通博物苑时,用简单的单镜片数码相机拍摄远处张謇的塑像,不需要调节镜头就可直接拍摄,是因为镜头的焦距非常 _ (选填 “ 大 ” 或 “ 小 ” );如果有一只小虫子停留在镜头上,此时小虫子在感光元件上成像情况为 _ (选填 “ 倒立缩小实像 ” 、 “ 不成像 ” 或 “ 正立
24、放大虚像 ” ); ( 4 )某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为 50mm ,若此时镜头通光孔直径为 25mm ,那么光圈数据为 _ ;如果此时需要拍摄远处物体时,像距约为 _cm ; ( 5 )单位时间内,太阳光射入单位面积的光能是恒定的。小明在实验室模拟实验发现:通过选择不同的 “ 光圈 ” 和 “ 快门 ” ,可以控制进光面积和进光时间,两者组合起来可以控制进光能量一定,从而能拍出亮度稳定的照片。如表列出了某时光圈与快门的正确组合,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作出图像 _ ,当光圈数据为 “6” 时,对应的 “ 快门 ” 数据大约是 _ 。 光圈 20 15 12 10 6 5 4 3 2 快门 9 16
25、25 36 144 225 400 900 27、 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为了实现我国芯片的自主可控,无数科技工作者正在加倍努力。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和照相机的原理相似,照相机把拍摄的照片印在底片上,光刻机把电路图刻在硅片上。如图乙所示,光刻机在工作时,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模,经过凸透镜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电路图案就转移到了硅片表面的光刻胶上。 ( 1 )若图乙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f ,则镂空掩膜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应该满足 _ (选填 “ ” 、 “ ” 或 “ ” )
26、。镂空掩膜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 _ 的实像; ( 2 )凸透镜对紫外线的偏折能力比对红外线的偏折能力强。如图丙所示是红外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请画出紫外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进入液体中的折射光线 _ ; ( 3 )若某光刻胶的密度为 1.310 3 kg/m 3 ,则 0.065g 的光刻胶能够给一块面积为 500cm 2 的硅片表面均匀地涂一层厚度为多少 m 的光刻胶涂层 _ ? 28、 中国的高铁速度代表了目前世界的高铁速度。以武汉为中心的四小时高铁圈覆盖我国 24 个省市。下面是武汉到北京的 G558 次高铁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时
27、间 里程 /km 1 武汉站 始发站 1816 0 分 0 2 信阳东站 1859 1906 43 分 199 . . 7 石家庄站 2215 2222 3 小时 59 分 948 8 北京西站 2334 终点站 5 小时 18 分 1229 ( 1 )小明进入车厢内,坐在靠窗的位置,发现车厢内很安静,几乎听不到车外的声音,了解得知,车窗使用的是双层真空玻璃,此处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_ (选填 “ 防止噪声产生 ” 、 “ 阻断噪声传播 ” 或 “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 ); ( 2 )在列车高速行驶时,小明将硬币竖起放在窗边,硬币居然稳稳立住,如图所示,此时硬币相对于列车的车头是 _ (选填
28、“ 运动 ” 或 “ 静止 ” )的; ( 3 )夜晚,车内开着灯,小明右手拿着水杯,看向窗玻璃,发现窗玻璃里的 “ 自己 ”_ (选填 “ 左 ” 或 “ 右 ” )手拿着水杯; ( 4 ) G558 次列车由信阳东站驶往石家庄站的运行时间是 _min ; ( 5 )小明乘坐的 G558 次列车从石家庄站开车的时间比时刻表上的开车时间晚了 6min ,列车到达北京西站的时间仍然是 2334 ,求该列车此次从石家庄站到北京西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_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9、 如图所示,处于水中的点光源 S ,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完成下列问题: ( 1 )声和光在
29、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 _ 、 _km/s ; ( 2 )画出点光源 S 关于水面所成像的位置点; ( 3 )在图中作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_ 。(提示:( 2 )( 3 )小题在同一图上作答) =参考答案=一、未分类1、 A 【解析】 【详解】 A 翟志刚、王亚平相继出舱时都具有一定的速度、质量,所以都具有动能,故 A 正确; B 宇航员所戴的透明面罩可以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灼伤,故 B 错误; C 宇航服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 C 错误; D 我们能听到王亚平说 “ 感觉良好 ” ,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D 错误。 故选
30、 A 。 2、 B 【解析】 【详解】 A 地面上呈现人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B 睡莲在水中形成 “ 倒影 ” ,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 B 符合题意; C 笔好像在水面处 “ 折断 ” ,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属于光的折射,故 C 不符合题意; D 放大镜把字 “ 放大 ” ,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 3、 D 【解析】 【详解】 A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像是上下颠倒的,所以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 A 错误; B 烛焰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烛焰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31、即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倒立实像,故 B 错误; C 保持小孔、屏和烛焰的位置都不变,蜡烛燃烧变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烛焰在屏上成的像在原来像的位置上方,半透明膜上的像也随之上移,故 C 错误; D 若取下塑料薄膜,透过小孔,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烛焰上只有部分光线进入人眼,将看不到完整烛焰,故 D 正确。 故选 D 。 4、 D 【解析】 【详解】 A “ 孤帆一片日边来 ” ,以 “ 帆 ” 为参照物, “ 山 ” 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 蝉噪 ” 和 “ 鸟鸣 ” 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的,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32、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的后方形成一个暗区,这就是所谓的影子;对影成三人中的 “ 影 ” 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D 错误。 故选 D 。 5、 C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第一次通过小孔成的像属于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第二次换上凸透镜后,由于物距大于像距,烛焰经凸透镜也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凸透镜的直径更大,经凸透镜折射的光更多,所以像 S 2 比 S 1 更亮,同时,由于两次的物距和像距都不变,则像的大小是相等的,故 ABD 不符合题意;故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 6、 B 【解
33、析】 【详解】 A 小孔成像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 A 错误; B 小聪和小猫彼此能看到对方,说明在光反射时,光路可逆,故 B 正确; C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外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因为光的折射,看到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要浅一些,故 C 错误; D 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实像,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因此应将凸透镜往下移,故 D 错误。 故选 B 。 7、 C 【解析】 【详解】 A 站在不同的方向上,都能看到正在飞行的飞机,所以光在飞机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 A 不符合题意; B 太时光照射在泡泡上出现彩色条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
34、C 牙齿在口腔的内部,牙医无法直接看清楚牙齿,特别是牙齿背面的具体情况,为了观察牙齿背面的具体情况,用小平面镜进入口腔内,通过牙齿在平面镜中的像来观察牙齿,故 C 符合题意; D 日食月食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射击项目中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来瞄准目标,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 8、 B 【解析】 【详解】 A 临工大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 B 放大镜里的花朵,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 B 符合题意; C “ 熊猫 ” 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 小花猫照镜子,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 D 不符合题
35、意。 故选 B 。 9、 C 【解析】 【详解】 A 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较粗糙,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故 A 错误; B 把纸板 NOF 向后折,这时,在 NOF 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故 B 错误; C 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故 C 正确; D 已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46 ,所以入射
36、角为 90-46=44 故 D 错误。 故选 C 。 10、 不变 170cm 2 【解析】 【详解】 12 由于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大小是相同的,所以他以 1m/s 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像高还是 1.70m 。 3 因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当小明以 1m/s 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 2s 后物距为 3m-1m/s2s=1m 像距也为 1m , 2s 后小明与镜中的像相距 1m+1m=2m 11、 40 左 色散 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 防盗门上的猫眼 【解析】 【详解】 (1)12 根据右图可知 AON 90 20 70 BON 说明在 MM 的左侧发生
37、了光的反射现象,所以,水平方向的直线 NN 为法线,竖直方向的直线 MM 为界面,因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所以 BO 为入射光线, OA 为反射光线, OC 为折射光线,则 BON 为入射角, N OC 为折射角,且 N OC 90 50 40 此时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空气在界面的左侧 (2)34 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因为不同颜色的光经玻璃的折射本领不同,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偏折能力强的焦距较小; (3)5 将空的透明饮料瓶横着按入面盆里的水面下,此时瓶子和水相当于是一个凹透镜,
38、铅笔反射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防盗门上的猫眼就是凹透镜;幻灯机、放大镜或照相机利用的是凸透镜。 12、 反射 45 靠近 【解析】 【详解】 1 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原理可知,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成虚像。 2 车辆 HUD 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45 度。 3 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当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 4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司机在挡风玻
39、璃上看到的数字 6 与其在显示器屏幕上的数字是对称的,为 。 13、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引力 红光 【解析】 【详解】 1“ 荷风送香气 ” 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荷叶上的雨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3 因为不透明的彩色物体只能反射和物体相同颜色的色光,因此,形成 “ 别样红 ” 是因为荷花反射了红光。 14、 mm 不变 反射 【解析】 【详解】 1 乒乓球的直径为 4cm=40mm 2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位置无关,乒乓球进入太空后质量不变。 3 太阳光照在红色的花朵上,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
40、了,只有红光被反射,所以呈现红色。 15、 【解析】 【详解】 分别作出物体 端点 、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 、 B ,用实线连接 A 、 B ,即为物体 AB ,如图所示: 16、 【解析】 【详解】 光垂直界面 AC 射入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当光到达 AB 面上,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另一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7、 【解析】 【详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过镜面作出点 S 的对称点 S ,即为点光源 S 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 S A 与镜面交于 O 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 SO 就得到入
41、射光线, OA 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8、 ( 1 ) ;( 2 ) 【解析】 【详解】 ( 1 )由于易拉罐静止,所以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作用点在其重心(此时易拉罐的重心在其与地面的接触点的正上方),过易拉罐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 G 和 F 表示,注意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 2 )光从空气射到水面 O 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 A ,连接 OA 即为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19、 见解析 0.8 小于 绿 1.25 不相等 高 见解析 【解析】 【详解
42、】 ( 1 ) 1 由图可知,水面上升或下降时,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则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比值即偏折比也不变,由此说明偏折比与液体深度无关,故猜想 1 不正确。 2 图甲实验中,测得折射角为 40 ,已知入射角为 50 ,则偏折比 ( 2 ) 3 将图甲中的水换成油,当油的深度小于水的深度,杯底光斑位置恰与图甲实验时光斑位置重合,如图 1 由图 1 可知:水中的折射角大于油中的折射角,由于入射角相同,则在相同条件下,油对光的 “ 偏折比 ” 比水对光的 “ 偏折比 ” 小。 ( 3 ) 4 光线的入射角和入射点不变,绿、紫色激光的折光线,如图 2 由图 2 可知:绿色激光的折射角大于紫色激光的折
43、射角,由于入射角相同,则根据 “ 偏折比 ” 的定义可知:绿光的 “ 偏折比 ” 大。 5 将一束激光穿过如图丁所示的玻璃砖,若光在玻璃砖上表面折射时入射角为 r ,折射角为 i ,如图 3 此时 “ 偏折比 ” 为 0.8 ,即 当光在下表面折射时如图 3 中,则此时入射角为 r ,折射角为 i ,根据几何知识可知 r = i , i = r 所以,光在下表面折射时的 “ 偏折比 ” 为 ( 4 ) 678 分析玻璃砖 A (或玻璃砖 B 或玻璃砖 C )的数据可知,光在空气与另一种透明介质中传播时,对于不同的入射角, “ 偏折比 ” 不相等。分析表中数据,当光线在空气中与法线夹角都是 30
44、 时,光线分别在 A 、 B 、 C 三种玻璃中与法线的夹角越大, “ 偏折比 ” 越大,说明介质对光的折射程度越高。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相同条件下,光线无论从介质射向空气还是从空气射向介质,小华这种定义的比值是一定的。 20、 光的直线传播 A 暗 倒立 变大 变暗 【解析】 【详解】 ( 1 ) 1 由图知道,此 “ 观察仪 ” 成像原理是属于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 2 实验中,半透明薄纸相当于光屏,为了减小外面光线的影响,为了使成的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半透明的薄纸应该放在圆筒的 A 端。 ( 2 ) 3 烛焰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
45、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4 小孔成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所以是倒立的实像。 ( 3 ) 5 观察景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即像距变大,由下图知道,当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大。 6 由于通过光线的多少不变,像变大时,则像的亮度将变暗。 21、 漫 高 下 不变 【解析】 【详解】 ( 1 ) 1 烟是固体颗粒,光遇到空气中小的固体颗粒发生漫反射,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人能看到光的传播路线。 ( 2 ) 2 向水槽中逐渐加入水并高于 A 点, A 点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小明的眼睛时,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眼睛
46、逆着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虚像。 ( 3 ) 3 保持入射光和水槽不动,当水面逐渐上升,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不变,入射角不变,此时的折射点会向左移动,折射光线也会随之向左移动,所以水槽侧面的光斑向向下移动。 ( 4 ) 4 将水槽的右底部慢慢抬起,水面总保持相平,因为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角也不变,折射角也不变。 22、 两侧 在 左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增大 减小 a 不能 【解析】 【详解】 ( 1 ) 12 实验时,先让光屏 E 、 F 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 E 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 F 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这说明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当 F 板
47、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后,则呈现折射光线的 F 板和呈现入射光线的 E 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 F 板上不能看到折射光,但此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 2 ) 3 若杯中的水增多,如图所示: 可见,当水增多时,液面升高,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入射点向左移,则杯底亮斑也会向左移动。 ( 3 ) 4 小明继续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线沿着 BO 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线沿 OA 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4 ) 56 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反射光线能量增大,则折射光线的能量减小。 ( 5 ) 7 由表格数据可知: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
48、而增大,但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而图 b 中,当入射角等于 45 时,折射角也等于 45 , a 图象中的折射角始终大于入射角,因此图 a 反映了实验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 6 ) 8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要发生全反射,入射角要小于折射角,若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由于入射角大于折射角,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23、 等于 不能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社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可逆 【解析】 【详解】 (1)1 分析表格数据知,每次实验,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度数都是相等的。 (2)23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我们知道,反射光线应该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即在纸板 ONE 所在的平面上
49、。而此时两块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故在纸板 ONF 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3)4 在图甲中,当光沿 FO 的方向射向点 O 时,光会沿着 OE 的方向射出,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24、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未点燃 相等 等效替代法 虚 不变 不变 1021 【解析】 【详解】 ( 1 ) 1 用玻璃板不用平面镜是为了能看到镜后的物体,便于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 ( 2 ) 234 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拿未点燃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B 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像和物大小相等,用到等效替代法。 5 实像能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
50、所以若移走蜡烛 B 并在该位置放一个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 A 的像,说明所成的是虚像。 ( 3 ) 6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小明将蜡烛 A 远离玻璃板,此过程中,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 4 ) 7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小明同学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不变。 ( 5 ) 8 由于是从镜子中看,所以对称轴为竖直方向的直线, 5 的对称数字是 2 ,镜子中数字的顺序与实际数字顺序相反,故这时的时刻应是 10 : 21 。 25、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薄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不变 得到普遍性规律 能 【解析】 【详解】
51、( 1 ) 1 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既能看到蜡烛 A 的像,也能看到蜡烛 B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 ) 2 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更准确地确定像的位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尽量选用薄玻璃板。 ( 3 ) 3 两支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支蜡烛等长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 4 ) 4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当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 A 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 ( 5 ) 5 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实验中应该改变蜡烛 A 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 ( 6 ) 6 将蜡烛 A 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义乌市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电梯安全教育与设施维护的双重保障
- 兼职销售顾问聘用合同样本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亚洲觉醒”的先驱4“土耳其之父”凯末尔练习人民版选修4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 社区健康服务中移动医疗平台的角色与作用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六章平面向量初步6.1.1向量的概念应用案巩固提升新人教B版必修第二册
- 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核心
- 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与治理策略分享
- 6《 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小学科学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通用6篇)
- 脱硫塔内部(玻璃鳞片防腐涂层)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附: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措施与技术交底)
- 视频号运营方案
-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学习解读
- (研究生)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ppt教学课件(完整版)
- 中医学课件:第三章 藏象学说
- 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王家岭煤矿井筒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 有机化学共振论
- 家访手记(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