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于传统文化概念的“核心价值观”解读导 语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这一论述,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丰厚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与创新,两者是密不可分、相互支撑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 几乎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直接或间
2、接地找到其思想源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主体的自我修养、社会和谐的伦理诉求和国家发展的终极目标上,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 3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积淀下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智慧最基本的元素和最珍贵的结晶,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本和精神之魂。5核心价值观中隐含传统文化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一,以传统文化的“克己”思想加强道德主体的自我修养。6核心价值观中隐含传统文化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以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实现社会和谐的伦理诉求。7核心价值观中隐含传统文化的
3、几个基本概念第三,以传统文化的“报国”思想实现国家的富强文明。8核心价值观中隐含传统文化的几个基本概念 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好、利用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进程。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营养: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综合体现,集中反映着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影响着一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也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精神旗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沉淀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是寄托灵魂、激发民族创
4、新的智慧源泉。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营养:“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态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和而不同”的包容思想等,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诉求。11 民本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资源。 从“民为贵,君为轻”的治国理念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政训,再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都是民本思想的高度概括。 今天,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是基于传统思想文化土壤对民本思想的提炼。虽然民本思想并不能等同于现代民主思想,但是二者都肯定人的价值,尊
5、重人的力量,可以说,民本思想就是民主思想在古代社会的朴素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营养: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营养:深厚的家国意识是中国人的一贯遵循。 中国古人经常习惯于把自身利益同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生命同天下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在奉献国家的事业中体验生命的快乐与价值。 当前,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 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可以具体化、生活化、大众化的
6、。人们的爱国情感的表达,在不同的岗位,或不同的角色上,有其生动的,个性化的表现。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营养: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倚重的社会道德规范之一。 对于个人来说,“人无信不立”,诚信乃立身之本。 对于社会来说,诚信首先是守信,在社会活动中重承诺,讲信用,守合约,以诚正己,作为立业之本;其次是正直,不欺人、不欺己、不欺心,在职业活动中不允许有欺骗行为,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欺行霸市; 第三是重义,不仅要信于约,更要信于义。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个人诚信、社会诚信、行业诚信、商业诚信等领域问题严重。弘扬传统文化中诚信为本的道德准则,培养人们的诚信意识,促
7、使诚信成为一种人们的主体伦理精神。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营养:敬业蕴含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为众多贤人志士所践行。 中国古代敬业尽责的人物层出不穷。例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王猛为相,临终不忘国事”,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倡导敬业,首先要做到忠于职守,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勤奋工作,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忠于职守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业务,掌握本领,增强技能,激发不断学习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为国家、为社会无私奉献,努力实现人生价值。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营养:和谐友
8、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元素。“礼之用,和为贵”,在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时,传统文化总的指导思想是“和”,强调以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来对待自然、社会和他人,以一种宽广的胸怀处理各种关系,主张“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价值,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和谐发展的成果。当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流、交锋更加频繁的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我们只有积极发掘中国
9、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源泉,才能整合、凝聚和提升社会共识,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不断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胜利。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激励斗志、陶冶情操、砥砺品行,着力营造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依靠人、发展人、帮助人、服务人的人文环境,大力构建和谐氛围。在国民文化教育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陶冶人民情操,滋养我们的心灵。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围绕反映中华民族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党史、国史,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 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 擷英与贯通 性相近 习相远三字经 人无常态 事无常势 投隙抵时 应事无方 列子 君子不器论语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天演论 这也是价值观人有求全之毁,不虞之誉。(孟子) 利出者实及,怨往者害来,发于此而应于外者惟情,是故贤者慎所出。(杨朱) 后其身而身先(老子) 这也是价值观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明 陈眉公) 子知持后,则可言持身矣。 枉直随身而不在影,伸屈任物而不在我。(列子 壶丘子林) 这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