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对外经济核算_第1页
国民经济对外经济核算_第2页
国民经济对外经济核算_第3页
国民经济对外经济核算_第4页
国民经济对外经济核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本章重点提示1、对外经济核算的根本问题2、国际收支平衡表3、国外帐户核算4、应用分析本章难点提示1、国际收支平衡表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第一节 对外交易及其核算一、国外与对外交易一国外1、国内= 一国常住单位。2、国外=一国非常住单位。二对外交易 1、国内交易:常住单位之间的经济交易。 2、对外交易: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间的经济交易。 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的含义及演变一定义:在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所引起的收支。二概念演变1、贸易往来 贸易收支2、资本往来资金借贷 资本往来收支3、馈赠转移往来 转移收支

2、无外汇收支二、国际收支核算的根本问题一国际收支核算的范围1、定义:从经济角度,用货币单位对一国的对外交易活动所做的总量核算。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二国际收支核算的原那么1、记录时间原那么:权责发生制。1进出口货物:海关结关放行时间;2劳务:发生时间;3债权债务变动:商业信贷发生时间;4储藏资产变动:银行结算时间。2、计价原那么:现期市场价格。3、计帐单位与换算原那么:以编制国货币为基准记帐单位。1国外帐户:本国货币编制;2国际收支平衡表:美元编制。4、记帐原那么:复式记帐。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三、国际收支核算的内容及核算方法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一经常往来工程1、对外贸易:对外货

3、物交易活动。2、非贸易往来1货运:货物运输、货运保险等;2港口供给与效劳:海空港港口使用、设备维修、燃料及其它物品供给、救助打捞、拖航等;3旅游收支:商品与效劳交易客运、住宿、邮电、交通;4投资收支:利润、利息、股息等财产收入与支付;5其他非贸易往来:邮电、政府交往、劳务承包等收支。3、无偿转让1与国际组织往来:参加国际组织应交纳的会费、捐款等支出以及从国际组织无偿得到的收入;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2无偿援助和捐赠:本国与国外机构国际组织除外之间发生的资金、物品、劳务和技术等转让;3侨汇:汇入、寄入或带给家属、亲友的赡家款和建筑款;4居民其他收支:退休金、抚恤金、工伤赔偿金、交通事故赔偿金

4、等。二资本往来工程1、直接投资:独资、合资、合作经营和合作开发。2、证券投资:股票、股份等有价证券投资。3、国际组织贷款: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不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取得和归还贷款本金情况。4、外国政府贷款:从外国政府实际借入和归还的贷款本金。5、银行借款:中国银行等涉外银行从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借入和归还的资金。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6、地方、部门借款:除中国银行等涉外银行以外的其它部门和地区向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借入和归还的资金。7、延期付款:对外贸易中进口商暂不付给卖方款项而形成的负债和归还情况。8、延期收款:向境外进口商提供赊销的债权和收回的贷款。9、加工装配、补偿贸易中应付客商作价设备款。

5、10、租赁:我国向国际租赁商租用设备所交纳的租金。11、对外贷款:我国对外提供的贷款和收回贷款本金。三误差与遗漏平衡项四储藏资产增减额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五编制原理1、采用借贷记帐法。1每一工程均区分为借贷两方。 借方支出性经济行为;贷方收入性经济行为2每笔交易,按相同金额记入借方和贷方相对应的工程中。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2、平衡关系 1对所有工程:借方=贷方;SNA2对每一工程:贷方借方=差额。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编表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额计算及分析一差额计算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1、贸易差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1“ 0:贸易收支顺差;2“ 0:贸易

6、收支逆差。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2、经常工程差额=经常工程贷方 经常工程借方;3、资本工程差额=资本工程贷方 资本工程借方;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4、根本收支差额=经常工程差额+长期资本往来工程差额;5、国际收支总差额=经常差额+资本差额+误差与遗漏差额。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二平衡状况分析1、经常工程收支差额分析 反映对外货服交易的净额,其收支占总额的70%左右。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第三节 国外帐户核算一、国外帐户的特点1、立足于国外编制。 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二、具体帐户一货物与效劳对外帐户SNA1、记录一国对外货物与效劳的往来。2、差额0 国外顺差; 差额0 国外

7、顺差盈余;差额负债和净值变化净值增加。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六对外重估价帐户1、记录国外对国内金融资产负债重估价结果。2、对照P205。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七对外资产负债帐户1、记录国外期初末拥有的金融资产、承担的负债存量及其变动量。P189SNA第七章 对外经济核算2、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变动量计算1“经济交易导致的变动量对外金融帐户P224;2“价格导致的变动量对外重估价帐户P226;3“非经济交易导致的变动量对外资产数量其他变化帐户P225。期末金融资产=2600+293=2893;期末负债=2800+301=3101;净值= 200+8= 208。SNA0 .1 关于绪论绪论是课

8、程的纲。学好绪论,可以说学好了课程的一半。参观一个城市,先站在最高处俯瞰,然后走街串巷;了解一座建筑,先看模型,后走进每一个房间。各起一半作用。绪论课的目的: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课程完整的内容体系和将要讲授的内容;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课程的学习方法;介绍课程中不讲的但是必须了解的课程内容。不必全懂,只需似懂非懂。0.2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 计量经济学 学分:3 2. 课程说明 教学目的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实证的方法,尤其是数量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论。通过该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根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建立实用的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 先修课

9、程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理统计。 教材及参考书?计量经济学第2版?,李子奈、潘文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计量经济学习题集?,潘文卿、李子奈、高吉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Basic Econometrics?(fourth edition),Damodar N. Gujarrati,2003?Introductory Econometrics?(2E),Jeffrey M. Woodldridge,2003英文改编版?计量经济学导论?,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高等计量经济学?,李子奈、叶阿忠,清华

10、大学出版社,2000年?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应用?,李子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 课堂资料下载 内容:补充资料、课件、数据集、教学根本要求、教学大纲、复习要点等。 教学讨论 6课程内容提纲及学时安排 总课时:54学时第一章 绪论 3学时第二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3学时第三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6学时第四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放宽根本假定的模型 9学时第五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专门问题 3学时第六章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 6学时第七章 经典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 9学时第八章 扩展的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6学时第九章

11、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 6学时 期末复习 3学时 课程成绩 课堂表现:20分 期末考核:80分 关于学习方法的说明 理论与应用并重。既要重视理论方法,也要重视应用模型和应用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以教材中的经典理论方法为主,也要理解适当引入的、教材中没有的非经典理论方法; 对于理论方法,重点是思路而不是数学过程; 对于应用模型,重点不是每种模型本身,而是它们演变与开展的方法论; 必须十分重视综合练习; 必须掌握一种应用软件,注意课堂的软件应用演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多练。1.1 计量经济学一、计量经济学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三、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四、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五、计量经济学

12、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 一、计量经济学 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学科 1926年挪威经济学家R.Frish提出Econometrics 1930年成立世界计量经济学会 1933年创刊?Econometrics?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大开展和60年代的扩张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经典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开展 定义 “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和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绝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局部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说明,统计学、经

13、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在经济学科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 克莱因R.Klein:“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局部。 萨缪尔森P.Samuelson :“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 模型:是对现实的描述和模拟。如语义模型、物理模型、几何模型、数学模型等。 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现实,揭示现实活动中的数量关系。 经济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方法描述经济活动。

14、计量经济学模型:解释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经济理论分析行为分析数理分析 数量分析:揭示经济活动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三、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广义计量经济学和狭义计量经济学 初、中、高级计量经济学 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经典计量经济学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 微观计量经济学和宏观计量经济学 广义计量经济学和狭义计量经济学广义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经济理论、数学以及统计学定量研究经济现象的经济计量方法的统称,包括回归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狭义计量经济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计量经济学,以揭示经济现象中

15、的因果关系为目的,在数学上主要应用回归分析方法。本课程中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就是狭义计量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数学模型。 初、中、高级计量经济学初级以计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学根底知识和经典的线性单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中级以用矩阵描述的经典的线性单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以及传统的应用模型为主要内容;高级以非经典的、现代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方法与应用为主要内容。本定位于中级水平上,适当引入高级的内容。 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计量经济学是以介绍、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理论与方法的数学证明与推导,与数理统计联系极为密切。除了介绍计量

16、经济模型的数学理论根底、普遍应用的计量经济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与检验方法外,还研究特殊模型的估计方法与检验方法,应用了广泛的数学知识。应用计量经济学那么以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为主要内容,强调应用模型的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根底,侧重于建立与应用模型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处理。本课程是二者的结合。 经典计量经济学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经典计量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etrics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以前开展并广泛应用的计量经济学。 R.Frish创立 T.Haavelmo建立了它的概率论根底 成为其理论与应用的集大成者经典计量经济学在理论方法方面特征是: 模型类型随机模型; 模型导向理论导向;

17、 模型结构线性或者可以化为线性,因果分析,解释变量具有同等地位,模型具有明确的形式和参数; 数据类型以时间序列数据或者截面数据为样本,被解释变量为服从正态分布的连续随机变量; 估计方法仅利用样本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方法或者最大似然方法估计模型。经典计量经济学在应用方面的特征是: 应用模型方法论根底实证分析、经验分析、归纳; 应用模型的功能结构分析、政策评价、经济预测、理论检验与开展; 应用模型的领域传统的应用领域,例如生产、需求、消费、投资、货币需求,以及宏观经济等。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展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模型,也称为现代计量经济学。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主要包括:微

18、观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和动态计量经济学等。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模型类型非经典的计量经济学问题、模型导向非经典的计量经济学问题、模型结构非经典的计量经济学问题、数据类型非经典的计量经济学问题和估计方法非经典的计量经济学问题。本课程以经典计量经济学为主,适当引入一些简单的、应用较多的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理由: 一方面,从理论方法角度,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是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根底; 另一方面,从应用的角度,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仍然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微观计量经济学和宏观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 于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报中正式提出;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内容集中于“对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行为进行经验分析;“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原材料是微观数据,微观数据表现为截面数据和平行penal数据;赫克曼J.Heckman和麦克法登D.McFaddan 对微观计量经济学作出原创性奉献。微观计量经济学教科书和课程有:“Microeconometr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