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提升思维品质的高中文学作品阅读课的问题链设计探究上海市上海中学 王荷【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课外文学作品,可以发展语言能力、增强文化意识、拓展思维广度,激发阅读兴趣。本文以一堂文学阅读赏析课的课例探讨了教师如何设计具有科学性、关联性和逻辑性的问题链,带领学生运用归纳、分析、推断、评价等思维能力对语篇进行解构剖析,把握文章主线,体会词句运用所体现的情感倾向和深层涵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使高中英语课堂成为发展学生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的主阵地。【关键词】思维品质;问题链;问题类型;文学作品阅读;高中英语
2、一: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教师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和思维为一体的活动,获取、阐释和评判语篇意义,表达个人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其中,思维品质是学科素养的心智特征,指的是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具体来说,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维观点,创造性地表
3、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不可否认,上述思维品质的三个维度是逐层推进,纵深发展的。新课标还指出,为了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语篇,包括文学性语篇和非文学性语篇。其中,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学生习得语言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何亚男,应晓球,2010: 198)。因此教师在平时的阅读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为思而教的意识,不仅要帮助学生梳理语篇线索,解析文章主旨,而且要指导学生挖掘语篇深层次信息,综合运用评判性思维阐释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形成自己的批判性、创新性观点。然而在
4、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处于一种浅层次的学习状态,往往局限于简单理解故事情节或只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来引领学生走进经典文学,展开高品质阅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教学活动的设计,其本质上是问题的设计(葛炳芳, 2015:43),只有多层次、多角度、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链设置才有可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促进思维的纵深发展。根据梁美珍等(2013:6)的研究,阅读问题的设计类型基本可以分为展示型、参阅型和评估型三类。展示型问题一般适用于文本阅读的初始阶段,提问的内容涉及到语篇中的词句、细节理解或者篇章结构,学生
5、凭借速读、扫读等阅读策略和表层理解便能回答。参阅型问题是在学生理解并且获得语篇的事实信息后,为进一步理解和挖掘语篇信息而设计的问题,学生在作答时参阅文章内容,同时结合自身的认知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和总结后得出结论。评估型问题一般用于语篇处理的最后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于语篇内容进行评价、拓展和运用。这三类问题设计有梯度,层次明确,围绕语篇交互推进,使学生对语篇的依赖程度由强变弱,而认知层次从记忆理解到分析推断再到综合评价逐步提升,思维活动的层次也从低阶逐渐走向高阶。二:文学作品赏析课问题链设计例析笔者以自己所上的一堂区级文学类作品阅读赏析课为例,具体阐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
6、设计问题链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一)教学思路课文介绍:授课语篇出自剑桥高中英语教材Checkpoint English 第二册第二单元Diaries and Journals里的安妮日记选段。安妮日记(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是德籍犹太人Anne Frank生前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新世纪英语高三教材的第三单元课文A Young girls Impossible Idealism就是安妮日记的其他部分节选,文章主要侧重于主人公对于战争、人性和未来的思考。而本篇课文则详细记述了主人公及其家人在1943年7月25日当天躲避德国纳粹敌机轰炸的经历,以记叙和描写为主
7、。通过该语篇的深度学习,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也更加容易理解新世纪教材选段所反映出的安妮思想的深刻意义。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群体是高二特色班。该班级同学思维活跃,词汇量大,整体英语水平属于年级前列。平时老师会立足教材的单元主题补充相关的课外阅读和视听材料,尽量让学生接触多模态语篇,激发他们思维的活跃度。而且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刚学过新世纪高二教材中的一篇叙事类课文Why did I quit hunting,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具备了一定的鉴赏力和较高的学习兴趣, 可以尝试更具挑战性的其他题材和体裁的文学类作品。语篇解读:本文是一篇日记体,作者一开头就通过倒叙(flashback)的手法交
8、代了昨天一整天的混乱和家人紧张不安的情绪,为全文定下了基调。随后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地描述了两次大规模空袭的场面以及全家人在空袭前、空袭中和空袭后的具体反应。其中,两次空袭造成的混乱是全文的明线,是了解安妮悲惨经历的关键信息;而安妮内心世界的跌宕起伏则是另一条贯穿全文的暗线,主要是通过自己和家人的行为活动体现出来,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读懂文本的字面意思,更要体会其中的言外之意(read between and beyond the lines)。从语言上来看,文章多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大量地运用描述性词汇(descriptive words)和感官细节(sensory details)
9、,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品鉴赏析重点词句来感知空袭的激烈程度,理解作者的心情变化。为了有效解构语篇,教师需要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链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把握全文的事件和情感主线。具体来说,通过设计展示型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略读和扫读的阅读策略来概括全文的文眼,梳理空袭的时间轴,归纳出主人公活动的描述细节,从而在较短时间内还原整个事件的进程。在学生获得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参阅型和评估型问题引导学生对上述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断和评价,揣摩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变化,反思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能够对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和多重身份形成自己批判性、创新性的观点。教学目标:经过本节课的学习,笔者
10、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略读和扫读等基本阅读策略理解语篇中的主要事件信息,即两次空袭和人物的活动。学会归纳、分类、比较、分析语篇中的重点信息,揣摩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变化。能够根据安妮一整天的遭遇去推断安妮所处的社会现实,预测安妮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能够结合时代背景批判性、创新性地提出对于安妮的人物性格及其多重身份的个性化解读。(二)问题链设计1. 通过展示型问题助读语篇,推动逻辑思维发展。本篇日记选段篇幅较长,作为文学阅读拓展赏析课,不宜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语言点。为了有效地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预习学案这个环节,通过以下三个展示型问题供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大意,做好深度阅读的准备。问题1:
11、What do you know about Anne Frank and her life background?问题2:What happened yesterday and how did Anne feel about her yesterday?问题3:What happened during the two air raids? Draw a timeline to find out. 问题1旨在让学生能走入主题语境,提前熟悉主人公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为后续阅读做好铺垫。问题2是关于全文中心内容的提问,需要学生速读课文找到信息作答。该提问紧扣全文的文眼,即开头第一句话“Yeste
12、rday was a tumultuous day and we are all still wound up”,结合下文学生可以迅速定位核心信息,即昨天发生了两次空袭,导致这是一个喧嚣吵闹、令人不安的一天。一旦把握了关于事件和情绪的关键信息,后续的阅读重点也更加有章可循。问题3以时间轴的任务呈现,需要学生运用扫读的策略来定位文中空袭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对应的细节描述性词汇,从而使学生较为直观地梳理出故事的时间脉络。 通过上述三个展示型问题的预习学案,学生对课文的基本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也确保了我在授课时能有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在具体授课环节,我一开始就对预习学案的三个问题进行反馈。安妮
13、的生平背景先由学生自由发言,我再播放相关的视频材料,很快完成了课堂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关于问题2,我也带领学生一起品读了课文开头第一段的两个核心词,即tumultuous 和wound up, 提示学生要阅读下文去寻找作者发出如此感慨的原因。接下来我针对学案里的问题3,进一步设计了如下提问:问题4:How did Anne and her family react to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bombing?这个问题是对问题3的拓展延伸,仍属于展示型问题,要求学生关注到全文的重点信息,即两次混乱的轰炸场面和人物的反应,为接下来分析主人公的思想变化这条暗线提供
14、脚手架。此处我让学生将两次轰炸事件按照时间先后分别进行讨论,并以表格的形式进行信息的提取分类。如下图所示,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看似散乱的内容分类整理,使之条理化,从而较为准确地提取和整合文中的关键信息,为下一阶段的思考预设足够的铺垫。表格1Details of the first bombing sceneThe familys reactionsThe siren went off.They paid no attention.I had a terrible headache.The guns were booming loudly.The house shook.The bombs ke
15、pt falling.I clutched my “escape bag”.The drone faded.The house hummed with activity again.表格2Details of the second bombing sceneThe familys reactionsSwarms of planes“Oh gosh, twice in one day; thats twice too many.”The bombs rained down.The planes dived and climbed.I kept thinking, “Here it comes.
16、This is it.”通过参阅型问题深入语篇,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通过第一阶段的提问,学生已经能够将两次轰炸的描绘性和感官性词语进行归纳整理,也能够找出安妮和家人相关反应的关键词句。但仅靠提炼出这些浅表层信息还无法让学生运用分析、推断等能力去把握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这就需要教师设置深层次的参阅型问题,辅助学生解读安妮的内心活动。比如针对表格1中关于第一次的轰炸场面和人物活动的描述,我展开了如下的提问和追问模式:问题1:What conclusion can you draw from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first bombing scene?问题2:Why did
17、 the family pay no attention to the siren at the beginning?问题3:What implied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from Annes headache?问题4:Why did Anne clutch her escape bag during the bombing? 问题5:What does the sentence “The house hummed with activity again” tell you?问题1旨在启发学生通过细品细节词如boom, shake和keep falling等来充分感
18、受空袭给人们感官上带来的强烈冲击,由此可以反映出空袭的猛烈程度,为理解人物一系列行为活动背后的原因做好铺垫。问题2和问题5是针对安妮家人的行为反应来探讨其成因。我在提问之前,先启发学生假想自己处在安妮一家的境地,面对轰炸会有怎样的反应?学生纷纷表示自己会惊慌失措,这时再让学生去读文中的关键词组“pay no attention” 和 “hum with activity”,学生们就会讲出这些表明了空袭对安妮一家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自然而然也能联想到当时犹太人悲惨的生活现状。在第一次轰炸中学生还应该重点关注安妮本人的反应。文中有两处描写,一次写安妮头痛得厉害。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忽略这个细节,但
19、通过问题3的设置,学生开始思考安妮的头痛也许是焦虑的应激反应,为下文一系列不安情绪的升级埋下了伏笔。第二处描写是安妮抓紧了她的逃生包。我通过问题4向某学生提问:Why did Anne clutch her escape bag? 该生根据原文回答道:Because she wanted to have something to hold on to rather than run away. 然后我紧接着追问:Why didnt she want to run away?该生又从下文中找到答案:Being seen on the street would be as dangerous as
20、 being caught in an air raid.针对他的回答我又反问:Then why did she have an escape bag in the first place? 该同学无法应答。我于是让全班同学集体思考,第二个同学主动回答道,因为逃生包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要使用到的, 说明他们对未来仍心存希望。我肯定了该同学的想法,指出逃生包是安妮悲惨生活的写照,这种逃无可逃的日子正是安妮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最后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clutch这个动词所反映出安妮内心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我还请同学即兴表演了这一场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安妮当时的挣扎和无助。在后续关于第二次轰炸的分析
21、中,我的提问仍然聚焦于上述两个层面,具体如下:问题6:Compared with the first bombing,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second bombing?问题7:Why did Anne keep thinking “Oh gosh, twice in one daythats twice too many” and “Here it comes. This is it”?问题6意图让学生通过分析“rain down”和“dive and climb”等描述性词汇的涵义,与第一次轰炸中用到的词组“keep falling”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第
22、二次空袭的程度更加猛烈。学生也就能够理解问题7中安妮为什么叨念“Twice in one day. Thats twice too many”这样一句看似矛盾的话,这恰好说明一天两次轰炸超出了她的心理承受力,折射出她内心的极度恐慌。此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安妮的情绪变化,我安排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切实体会安妮如何随着轰炸的升级而导致绝望和恐慌的情绪愈演愈烈,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作者在日记开头交代的那句“Yesterday was a tumultuous day and we are all still wound up”的深刻涵义,并能够总结出安妮所处时代的残酷性。总而言之,通过上述问题链
23、的设置,教师不断地以提问反问追问等方式与学生展开思维互动,通过问题链形成系统的活动链,引导学生的思维向语篇深层涵义不断推进。通过评估型问题走出语篇,提升学生批判性创新型思维。当学生品读完整篇安妮日记,笔者认为应该适时让学生内化所学内容,走出语篇,尝试形成自己整体的创新性的评价判断。于是我抛出了第一个开放式的评估型问题: If you were Anne, would you still have the courage to live in such a cruel world? 这个问题是建立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做出预判。学生们见仁见智,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有的学生根据犹太人
24、的宗教信仰认为安妮将会抗争到底,还有的同学根据日记选段的内容判断安妮将不堪重负,丧失生存意志。还有同学抓住逃生包这个细节指出安妮一家一直有求生的意志等。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就要挑战学生积极思考,能够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来审视问题,反思人与社会的关系。接着我以新世纪教材中安妮日记的选段A Young girls Impossible Idealism作为结尾让学生赏析安妮本人的选择,该部分是安妮个人情感和观点的集中抒发,既有她对现实世界的猛烈抨击(The world going crazy, I hear the ever-approaching thunder, which wi
25、ll eventually destroy us),又充满了她对人性本善的信念(I have the belief that people are good at heart)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I must hold fast to my ideals, for perhaps the time will come when I shall be able to carry them out)。据此我让学生结合两段日记节选分组进行讨论最后一个问题:What kind of person was Anne Frank? 很多同学会根据第二篇节选总结说安妮是个乐观坚强、善良勇敢的斗士。我既
26、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又进一步追问学生:通过主课文的学习我们还可以怎样解读安妮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学生们开始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安妮的身份,如她是一个悲惨的战争受害者,一个时代的牺牲品,一个渴望自由和安定的平凡女孩等,这些多角度解读体现了学生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的成果,也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安妮的理想主义的可贵价值和她在当代人们心中的代表意义。由这两个讨论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出评估型的问题虽然数量上相对较少,但对于学生学会运用语篇内容进行综合评价、拓展提高和深度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利器。 基于问题链设计的反思首先,问题的设计应该以激活、推动和提升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品质为目标。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不仅要帮助学生梳理文学作品中的语篇线索,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和重要内容,而且要指导学生挖掘语篇深层次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形成个人的批判性、创新性的观点,最终实现思维水平从理解、应用到分析、评价乃至创造的阶梯式发展。其次,问题的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
- 2024高中生物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考法精练含解析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4讲氮及其化合物精练含解析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二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综合测验含解析人民版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重在理解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4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新人教版
- DB42-T 168-2024 湖北省府河流域氯化物排放标准
-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
- (3篇)2024年幼儿园班级总结
- 项目管理人员职责
- 自动化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重庆市主城四区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住院病人身体约束护理
- 胡夹桃综合征
- GB/T 44415-2024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的机动车制动性能路试检验要求和方法
-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阅读与训练主题+工匠精神(含答案)
- 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标准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三、第四单元)
- HG-T+21527-2014回转拱盖快开人孔
- 胃肠减压的护理措施要点课件
- DL5190.5-2019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