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无2014317-8 短波固定站测向系统操作规范_第1页
工信部无2014317-8 短波固定站测向系统操作规范_第2页
工信部无2014317-8 短波固定站测向系统操作规范_第3页
工信部无2014317-8 短波固定站测向系统操作规范_第4页
工信部无2014317-8 短波固定站测向系统操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短波固定站测向系统操作规范I 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固定监测站. 13.2交会定位. 13.3短波单站定位. 13.4示向度摆动. 14.测向系统配置和架构. 14.1短波测向设备. 14.2测向系统架构. 24.3技术指标. 25.测向系统功能. 35.1单频点测向功能. 35.2频段测向功能. 35.3频率表测向功能. 35.4实时交会定位功能. 35.5自动搜索定位功能. 36.操作流程. 36.1单站测向操作流程. 36.2多站联合交汇定位操作流程. 46.3单站定位操作流程. 66.4同频多信号判断准则. 66.5定位成功判断准则. 7

2、6.6参数规范. 77.特殊信号测向方法. 87.1同频多信号测向方法 . 87.2瞬发、突发信号测向方法 . 87.3雷达信号测向方法 . 9附录A. 10II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短波固定站测向系统的操作规范,适用于频率为 1.530MHz的固定站测向系统。本规范的内容包括测向系统配置和架构、测向系统功能、操作流程和特殊信号测向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ITU-R SM.854-3 2011建议书监测站的测向和位置测定3.术语和定义3.1固定监测站具有监听、测向、测量、分析、记录功能的不可移动的综合性站。3.2交会定位在无线电监测中,利用几个测向站的位置和实测示向度,在计算机上或在地图上对辐

3、射源位置进行交会量判的过程。3.3短波单站定位短波频段,在测向的同时测定来波仰角,以仰角、电离层高度计算距离,用示向度和距离粗判辐射源位置的过程。3.4示向度摆动测向时示向度的数值在有限度数的范围内交替断续增大或减小。4.测向系统配置和架构4.1短波测向设备以短波测向为目的,那些基于角度计、干涉仪、相关干涉仪或多普勒技术的系统可作为重点设备,而尽量不使用那些简单的可旋转或交叉环形测向设备,因为这些设备在电离层传播上不可靠。固定站测向系统的主要设备有:测向天线、测向接收机、信号处理器、控制与终端等。辅助设备:数据库系统、UPS设备等。1 4.2测向系统架构图1短波固定站测向系统架构4.3技术指标

4、a)工作频段:这一项指标规范了测向机规定的性能指标和正常工作的频率范围,是选择测向体制和测向设备时的基本要求。它主要取决于天线和信道。b)测向灵敏度:在规定的测向误差范围内,测向设备或系统能测定辐射源方向的最小信号的场强或功率。通常测向设备的灵敏度在V/m量级。c)测向准确度:测向设备在测向时的精准程度和误差大小,也就是测向时的精确程度。表1应用于方位角测向准确度的确定和分类,方位角的精确度应通过向方位角数值中增加表中适当的字符来显示。表1等于或小于30MHz频率方位角的分类观测特性方位角类别误差方位角摆动(度)信号强度方位角指示界定明确衰减干扰观测时长(度)AB25非常强或强较强可忽略轻微可

5、忽略轻微3充足短波动的方位角352 观测特性衰减方位角误差类别方位角摆动(度)信号强度方位角指示干扰观测时长(度)剧烈波动的方位角5CD10弱强强非常短不足10 10微弱界定不清非常强非常强10d)动态范围:动态范围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测向设备的灵敏度特性和测向精度。动态范围越大越好,通常要求IP260dBm,IP330dBm。e)反应时间:亦称为测向时效,包括采样时间和数据处理时间。反应时间与测向准确度有关,增加反应时间,可提高测向精度。5.测向系统功能5.1单频点测向功能对单个频率进行测向操作,以获得该信号的示向度、仰角等参数信息。5.2频段测向功能频段测向包括扫描测向和FFT宽带测向。扫

6、描测向指通过设置扫描频段、带宽和步长,使用单站设备对某个频段进行测向扫描,扫描结束后,可以得到频段内的信号列表和测向数据。FFT宽带测向是指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同时测量处理频段内多个信号,并实时获得频段内所有信号的测向数据的功能。5.3频率表测向功能在软件中预先置入有待监测的一系列频率,以便对其进行自动的、逐个的监测。需要重点关注某些信号的示向度信息时,可以使用这项测向功能。5.4实时交会定位功能利用多个联网监测站的设备进行实时交汇,以对某个信号的发射位置进行定位。交汇定位的信息会体现在电子地图上,并给出交汇点的经纬度。5.5自动搜索定位功能通过选择参与监测站,设置监测频段、电平门限、测量时

7、长、质量门限等参数,对目标频段展开自动搜索和定位,将定位成功的信号及其相关数据自动保存到数据库。6.操作流程6.1单站测向操作流程a)开机自检,自检测向系统硬件以及软件是否正常;测试已知台站,若示向度偏差较大,3 表明设备不正常,应迅速修复。b)c)d)e)选择单站测向的监测站。设定工作模式,单频点测向、宽带测向或者频率表测向。启动测量,系统开始工作。单频点测向模式下,根据本规范6.4规定的同频多信号判断准则,若为单个信号,设置参数,限定质量门限及角度范围,获取信号示向度信息;若为同频多信号,按照本规范7.1给出的方法测向。宽带测向模式下,设定电平、示向度、仰角、质量门限,自动生成满足条件的信

8、号表,选择“频表”或者“频点”测量,切换到频率表分时测向或者单频点测向模式工作;工作完成后可以“返回”到宽带测向模式下。频率表测向模式下,对频率表中的各个频点进行测向。可切换到单频点模式下工作,工作完成后,可以选择“频表”继续频率表分时测向。f)g)h)保存测向结果数据到数据库。停止测量。填写记录表并上报。图2单站测向流程图6.2多站联合交汇定位操作流程a)各站开机自检,检查各自的测向系统硬件以及软件是否正常,测试已知台站,若示向度偏差较大,表明设备不正常,应迅速修复。b)主控站根据各站的实时工作状态,选择连接正常的监测站参与联合交会定位,至少选择3个。4 c)d)e)设定公共的工作参数,中心

9、频率、测向带宽等。启动测量。查看各站的详细测向数据,包括声音和频谱,去掉未接收到信号以及示向度摆动大于5度的站,对每个参与站的角度范围、电平门限、质量门限进行限制。f)根据本文件6.5规定的定位成功判断准则,若定位成功,保存定位结果数据和电子地图到数据库,停止测量。g)若定位不成功,记录当前几个监测站的测向数据,保持监控状态,当其他监测站能接收到该信号且示向度稳定时,交会定位并得到交会位置;由于几个监测站不一定同时测到该信号,可以借助人工量判功能,输入各站示向度,得到测向定位结果并保存。h)i)若在给定时间内固定站仍不能定位成功,可采用移动监测车与固定监测站配合的模式。填写报告表并上报,报告表

10、见附录A表A.1。图3多站联合交汇定位流程图5 6.3单站定位操作流程a)开机自检,自检测向系统硬件以及软件是否正常;测试已知台站,若示向度偏差较大,表明设备不正常,应迅速修复。b)c)d)e)选择单站定位的监测站。启动测量,系统开始工作。设置参数,限定质量门限及角度范围。打开单站定位功能界面,输入电离层高度,进行单站定位计算,电子地图上显示定位结果。f)g)h)保存单站定位数据到数据库。停止测量。填写报告表并上报,报告表见附录A表A.2。图4单站定位流程图6.4同频多信号判断准则将中心频率设置为目标频率a)b)c)几种声音混叠在一起或交替出现;可看到多个信号的频谱;示向度在两个或多个方向上有

11、分布。符合以上一个或一个以上条件时,可判断为同频多信号。6 6.5定位成功判断准则a)b)c)至少有3个站参与交会定位;每两个交会站示向线之间的交叉角均大于15度;示向线相交于一个较小区域,即交会点在各监测站示向度3度扇区以内。同时满足以上条件,应判断为定位成功。6.6参数规范a)调幅信号表2单载波(CW)信号参数典型信号摩尔斯测向带宽解调方式解调带宽0.5kHz1kHzBFO1kHzCW1kHz表3 AM信号参数典型信号报话测向带宽解调方式解调带宽1kHz5kHz6kHz9kHzBFO01kHz3kHz3kHz6kHzAMAM广播0表4 USB信号参数典型信号测向带宽解调方式解调带宽BFO全

12、载波上边带报话、广 3kHz6kHzUSB1kHz9kHz0播抑制载波上边带报话、 3kHz6kHz广播USB1kHz9kHz0残余载波单边带报话 1kHz3kHzUSBUSB1kHz5kHz1kHz5kHz00单边带报话1kHz3kHz表5 LSB信号参数典型信号测向带宽解调方式解调带宽BFO0全载波上边带报话、广 3kHz6kHzLSB1kHz9kHz播抑制载波上边带报话、 3kHz6kHz广播LSB1kHz9kHz0残余载波单边带报话 1kHz3kHzLSBLSB1kHz5kHz1kHz5kHz00单边带报话1kHz3kHz7 b)调频信号表6 FSK信号参数典型信号移频报话测向带宽3k

13、Hz解调方式解调带宽1kHz5kHz1kHz5kHzBFO0FSKFSK幅度多路、双路移频3kHz0表7 FM信号参数典型信号测向带宽3kHz6kHz3kHz6kHz解调方式解调带宽1kHz9kHz1kHz5kHzBFO0调频话、广播频率多路信号FMFM0c)调相信号表8调相信号参数典型信号调相报话、广播多路QPSK测向带宽3kHz解调方式解调带宽1kHz9kHz4kHz9kHzBFO0PSKPSK3kHz6kHz0d)其它信号:针对其它信号可根据所处频段、带宽、发射间隔等实际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合理设置测向带宽、解调方式和解调带宽,实现最佳接收和测量。7.特殊信号测向方法7.1同频多信号测

14、向方法若测向设备具有区分同频多信号的能力,如空间谱测向体制的测向机,设备可直接得到同频的多个信号的示向度。若测向设备不具备区分同频多信号的能力,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测向(以两个信号为例进行说明):a)b)c)若两个信号中至少有一个是间发信号,利用两信号出现的时差快速测向;若两个信号带宽不同,选取频率不重叠部分测向;两个信号电平不一样,提高门限电平直到高于其中一个信号电平时,对电平较大者进行测向。7.2瞬发、突发信号测向方法a)b)将信号频率设置为中心频率;设置积分时间为 0,由于信号出现时间很短,积分时间长会将无信号时的示向度加入计算,给出有误差的示向度;c)设置门限电平高于底噪;8 d)e)f)增大示向度显示时间(驻留时间);选取较大的分辨率带宽RBW,以降低分辨率,提高扫描速度;信号出现时记录测向数据。7.3雷达信号测向方法发现雷达信号时,选择FFT宽带测向模式,将扫描频段设置为包含雷达信号频率的频段,设置门限电平高于底噪,示向度窗口中会出现一条随着信号向左或向右移动的等示向度线,该示向度即为雷达信号的示向度。9 附录A短波固定站测向定位结果报告表表A.1短波多站联合交会定位结果报告表与台站库数据是否相符东北监测站名称监测起始时间监测电平各站示向度频率监测日期带宽发射类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