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1第22课时 功 功率 机械效率第二十二课时 功 功率 机械效率2第2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1 功定义一个_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_,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_;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_力距离力距离3第22课时 考点聚焦4第22课时 考点聚焦功的计算表述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_公式W_单位_(符号:J);1 J1 Nm大小把两个鸡蛋举高1 m所做的功大约是1 J说明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能量转化的过程。计算做功多少时,要注意三个“同一”性:即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在方向上必须一致、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且同一段时间
2、乘积Fs焦耳5第22课时 考点聚焦功的原理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_说明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使用机械省力必须费距离,省距离必定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人用理想机械时所做的功(Fs)等于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不省功6第22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2 功率 定义_内所做的_物理意义表示做功_的物理量。所以功率大,说明做功_,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多;功率小,说明做功_,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少公式P单位时间功快慢快慢7第22课时 考点聚焦单位_(符号:_);换算关系:1 kW_W,1 W1 J/s备注功率的公式P是指平均功
3、率,即在t时间内的平均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当物体在力F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时,有:WFs,vs/t,可得:PW/t Fs/t _ 点拨 功率表示做功快慢,不表示做功多少;做功多少由功率和时间共同决定。瓦特W103Fv8考点3 机械效率三种功概念计算方法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而必须做的功W有用_额外功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W额外G动h(适用于滑轮组且不考虑摩擦)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_W总_第22课时 考点聚焦G物h(或fs)之和W有用W额外9认识“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_,用符号_表示公式_说明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有用功总_总功,故机械效率总_意义机械效
4、率是衡量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但机械效率的高低与使用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无关第22课时 考点聚焦比值W有用/W总小于小于110考点4 机械效率的测量第22课时 考点聚焦11操作沿斜面_拉动物体沿_方向_提升重物工具_、_所测量物重G、物体上升高度h、拉力F、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得出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_和_ _有关。斜面越陡、越光滑,机械效率越_a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越多,机械效率越_;b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中动滑轮个数越多,机械效率越_,但越省力竖直匀速匀速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倾斜程度粗糙程度高高低第22课时 考点聚焦12光滑增大减小减小增加第22课时 考点聚焦13第22课时 考点聚焦14
5、知识纵横简单机械的三种功和机械效率图221第22课时 考点聚焦15第22课时 考点聚焦16命题角度:(1)功的根本概念;(2)通过生活实例考查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3)功的简单计算;(4)利用功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功现象。归类示例第22课时归类例如 17例1 2012大理 如图222所示的情景中,人对物 体做功的是()A归类示例类型一 功图222第22课时归类例如 18 点评 :此题考查对做功概念的理解,题目典型,难度不大,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该类型的习题还会涉及功的简单计算和功的原理。 解析 判断人对物体是否做功:一看是否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看物体是否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B图中“力与距离垂直不
6、做功;C图中“有力无距离不做功,D图中“有距离无力不做功,应选A。第22课时归类例如 19类型二 功率 命题角度:(1)对功率概念的理解;(2)功率的物理意义;(3)熟悉生活中的一些机器的功率;(4)设计实验测量功率的大小。第22课时归类例如 20例2 2012无锡 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小明 和几位同学准备开展“比一比谁的功率大的活动,他们设计了三套方案: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的功率并进行比较;控制爬楼的时间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高度,算出爬楼做的功并进行比较;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的时间,算出体重和时间的比值并进行比较。其中可行的是(
7、)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都可以D第22课时归类例如 21 点评:这个题目的命题立意是将相关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进行整合,引导师生共同关注生活实际。第22课时归类例如 22类型三 机械效率及测量 命题角度:(1)通过具体事例考查有用功、额外功及总功的含义;(2)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重点事项及数据处理;(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重点事项及数据处理;(4)对于不同机械分析判断影响其机械效率的因素。第22课时归类例如 23图223例32012绵阳 在探究“斜面的倾斜程度对斜面机械效率的影响时,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猜测:A.斜面越倾斜,斜面机械效率越大;B.斜面
8、越倾斜,斜面机械效率越小;C.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无关。他们用如图223所示探究装置,在不同的倾斜程度下做了三次实验。请答复以下问题:第22课时归类例如 24 (1)每次实验时,斜面的光滑程度和沿斜面被拉的物体应该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是指改变_(选填“斜面的长度、“斜面的高度或“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实验时应把物体沿着斜面向上缓缓拉动。相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第22课时归类例如 25 (2)在以下六个物理量中:被拉物体的重量G;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斜面的长度L;斜面的高度H;物体在斜面上通过的距离s;物体上升的高度h。实验时必须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只填所测物理
9、量的符号);用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的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式是_。G、F、s、h第22课时归类例如 26 (3)如果猜测C是正确的,则在三次倾斜程度逐渐增大的实验中,由实验数据代入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式得到的值就应该_(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根本不变);如果在三次倾斜程度逐渐增大的实验中,由实验数据代入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式得到的值逐渐增大,说明实验前的猜测_是正确的。根本不变A第22课时归类例如 27 点评 机械效率的探究是中考命题的热点,涉及滑轮组、斜面、杠杆的机械效率的考查,命题较全面,综合考查分析归纳、计算的能力。第22课时归类例如 28命题角度:(1)重力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的计算
10、;(2)有用功、额外功及总功的计算;(3)机械效率的计算;(4)机械效率变化的分析;(5)与功、机械效率相结合的计算。类型四 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第22课时归类例如 29例4 2012东营 以前,我国北方经常用辘轳将水从井里提上来,如图224所示。辘轳的本质是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吊桶的质量是2 kg,容积是8103 m3;井中水面到地面的高度为5 m,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不计摩擦及绳和摇柄的质量,g取10 N/kg。图224第22课时归类例如 30(1)当人通过辘轳用20 s的时间,将装满水的吊桶从水面匀速提升到地面时,人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人所做有用功的功率是多大?
11、该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当人通过辘轳将装半桶水(体积为4103 m3)的吊桶匀速提升到地面时,该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提出改进吊桶的方法,以提高该机械的机械效率。(4)请列举使用该机械比人直接提升吊桶的好处。(答出两条即可)400 J20 W80%66.7%减小吊桶质量或增大吊桶容积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66.7%第22课时归类例如 31第22课时归类例如 32第22课时归类例如 33例5 2012成都 如图225所示为小刚设计的滑轮组装置。其中滑块A置于外表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动滑轮重G10 N, 重物B的重力GB可改变。下表是小刚在某次使用该装置时记录
12、的一些数据。若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跨过滑轮的绳或竖直或水平,A距水平面上的定滑轮、B距水平面均足够远。求:图225第22课时归类例如 34时间t02 s24 s46 sGB/N205027A的运动情况静止速度由0逐渐增大到2 m/s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A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s/m024第22课时归类例如 35(1)在46 s内,水平绳对A的拉力做的功。(2)在24 s内,重力GB做功的功率。(3)在02 s和24 s两段时间内, 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74 J25 W15 N18.5 N第22课时归类例如 36第22课时归类例如 37第22课时归类例如 38 点评:机械效率的计算
13、是中考的必考点,综合考查对功、机械效率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通常以斜面或滑轮组为载体进行命题第22课时归类例如 39第23课时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第二十三课时 动能 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40第23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1 动能和势能 1.能的定义 物体能够_,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点拨 (1)能量是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即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2)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对外做功412动能和势能项目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区别定义物体由于_而具有的能物体由于
14、_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由于_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影响因素大小与物体的_和物体的运动_有关大小与_和被举高的_有关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联系动能和势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运动被举高弹性质量速度质量高度第23课时 考点聚焦42考点2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第23课时 考点聚焦43实验过程让体积相同的钢球和木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的_相同,是为了探究动能与物体_的关系;让质量相同的两木球从不同高度滚下,是为了探究动能与物体_的关系;通过观察_来显示物体动能的大小实验结论甲、乙说明:动能与质量有关,_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_;乙、丙说明:动能与运动速度有关,_相同
15、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_速度速度质量被撞物体移动距离的长短运动速度越大越大质量第23课时 考点聚焦44考点3 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课题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设计实验 利用物体落向沙地,砸出沙坑大小比较; 利用物体将木桩打入地面深度比较第23课时 考点聚焦45实验过程控制物体质量相等,使物体从不同高度处下落,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高度的关系;控制物体所处高度相同,改变物体的质量,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得出结论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_和_有关,物体质量相等,高度越高,重力势能_;物体所处高度相同,质量越大,重力势能_质量高度越大越大第23
16、课时 考点聚焦46考点3 机械能及其转化概念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量单位焦耳(符号:J)机械能第23课时 考点聚焦47巧析机械能转化过程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动能重力势能:速度_,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动能:速度增大,高度_ 动能与弹性势能的转化: 动能弹性势能:速度减小,形变_ 弹性势能动能:速度_,形变减小 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 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_减小减小增大增大不变第23课时 考点聚焦48常见能量转化举例滚摆 上升:_能转化成_能;下降:_能转化为_能单摆左中间:_能转化为_能;中间右:_能转化为_能人造地球卫星 近地点远地点:_能转化为_
17、能; 远地点近地点:_能转化为_能近地点时_能最大,远地点时_能最大动重力势重力势动重力势动动重力势动重力势重力势动动重力势第23课时 考点聚焦49 点拨 题目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如果有“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则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第23课时 考点聚焦50第23课时 归类例如类型一 动能命题角度:(1)通过生活事例,考查对能、动能概念的理解;(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归类示例51 例1 2012滨州 小红猜测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m和运动速度v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231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和运动速度v的关
18、系。图231第23课时 归类例如52在甲、乙两组实验中: (1)甲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 (2)选用甲图探究的是动能与_的关系,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 (3)选用乙图探究的是动能与_的关系,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速度质量运动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速度物体的质量一定时,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第23课时 归类例如53 解析 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完成实验。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的长短来显示小球动能的大小。第23课时 归类例如 54行走的牛约60 J跑百
19、米的运动员约3103 J飞行的步枪子弹约5103 J例22012呼和浩特 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给出了一些物体的动能,如下表所示: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和所学的相关物理知识推断:第23课时 归类例如55速度C第23课时 归类例如56 点评: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中考中有关能量问题的一个命题热点,难度不大,得分率较高,往往会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结合到一起进行比照考查。 解析 分析表格数据,比照行走的牛和飞行的子弹的动能,可知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定量来分析动能与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可知,C式中动能与质量成正比,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与结论相符,应选C。第23课时 归类例如57命题角度:(1)通过
20、生活事例考查对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概念的理解;(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3)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物体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类型二势能第23课时 归类例如58 例2请分析以下两个有关能量的问题。(1)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外表涂黑,使皮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232所示。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的_,由此可知重力势能大小与_有关。B图232高度第23课时 归类例如59 (2)旋转图233中的吸管后,将可乐罐放在桌面上,罐就会运动起来,这是因为罐中的橡皮筋积蓄了_能。图233势(弹性势)第23课时 归类例如60 解析 (1)重力势能
21、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两个因素有关,据题意可知,强调的是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高度的关系;(2)旋转图中的吸管,使橡皮筋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了弹性势能,从而使可乐罐运动起来。 点评:此题考查了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及弹性势能的概念,难度不大,得分率较高;本类型的习题还会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第23课时 归类例如61类型三 机械能及其转化命题角度: (1)对机械能概念的理解; (2)通过实验,探究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3)列举生活实例,分析物体动能、势能之间 的相互转化。第23课时 归类例如62 例4 2012桂林 如图234所示,小华把悬挂的铁锁拉近并紧贴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保持不动
22、,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锁不断地来回摆动,是因为动能不断增加 B锁向下摆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铁锁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小 D锁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所以摆回来时会碰到鼻子B图234第23课时 归类例如63 解析 锁不断地来回摆动,是因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不断地发生转化,故A错误;锁向下摆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铁锁在摆动到最低点时,重力势能几乎全部转化为动能,动能到达最大,故C错误;在铁锁摆动的过程中不能忽略摩擦的影响,所以铁锁要克服摩擦做功,一局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将会减小,摆回来时不会碰到鼻子,故D错误。第23课时 归类例如64
23、例5 2012广州 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如图235所示的哪一图象能正确反映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 )与篮球离地高度(h)的关系 ()图235A第23课时 归类例如65 解析 分析题意知,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在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守恒,故机械能(E)与篮球离地高度(h)无关,其关系图是一条直线,选A。第23课时 归类例如66 点评:机械能转化的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找准物体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物体的位置升高则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相反,位置降低,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中有能量的损失,主要是克服摩擦转化成内能。第23课时 归类例如67第24课
24、时分子热运动 内能第二十四课时 分子热运动 内能68第24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1 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 物质是由大量_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_和_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因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规则运动叫分子的_。温度越_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无规则引力斥力热运动高69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的物质相互_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生活举例“花气袭人知骤暖”;“墙角放煤,日久变黑”;“酒香不怕巷子深”;“槐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分子间有_影响因素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扩散得越_接触无规则运动间隙快第24课时 考点聚
25、焦70 点拨扩散只能发生在不同物质之间;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第24课时 考点聚焦71考点2 内能及热量1内能及其改变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与分子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决定因素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材料、状态有关;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所以物体的内能永不为_动能势能无规则运动零第24课时 考点聚焦72改变方式热传递做功实质内能的_能量的_生活举例晒太阳、烧水做饭、哈气取暖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搓手取暖补充说明热传递条件:物体间存在_;热传递方向: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物体温度_为止 做功的两种情况:一是外界对物
26、体做功,物体内能_,其他形式能转化为_;二是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_,_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联系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转移转化温度差相同增加内能减少内能第24课时 考点聚焦73 点拨 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由于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如图241所示的实验中会观察到两个现象:一是橡皮塞被弹起,二是瓶口有大量“白气出现(液化现象)。图241第24课时 考点聚焦742.热量概念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_叫做热量,用符号_表示单位_(符号:_)与内能关系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放出热量,内能_说明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伴随着热传递的产生而出现、终止而消失;物体本身并没有热量,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或“含有
27、”热量,更不能说“比较”两物体热量的多少,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内能的多少Q焦耳J增加减少第24课时 考点聚焦751.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知识纵横项目内能机械能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动能与势能的总和研究对象微观世界的所有分子宏观世界的整个物体第24课时 考点聚焦76决定因素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而与物体的外在运动形式无关;物体的内能永不为零与整个物体的质量、运动速度、相对高度和弹性形变程度有关;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为零补充说明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但是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第24课时 考点聚焦772.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的区别项目现象及实质分
28、子运动分子运动是微观现象,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物体运动物体运动是宏观现象,飞扬的灰尘、液体和气体流动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的结果第24课时 考点聚焦783.温度、热量、内能的比较温度状态量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 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热量过程量 物体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 晶体熔化内能状态量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 晶体熔化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 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第24课时 考点聚焦79点拨 理解以下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1)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2)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3)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4)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第24课时 考点聚焦80第24
29、课时 归类例如类型一 分子热运动命题角度: (1)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及探究; (2)分子热运动现象及特点; (3)利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解释生活现象。归类示例81例12012自贡 劣质的板材、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向室内空气慢慢_。这种现象在夏天特别严重,因为_越高,_越剧烈。扩散温度分子无规则运动第24课时 归类例如82 解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第24课时 归类例如83例2 把干净的
30、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242所示,让玻璃板的下外表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A摩擦力 B分子引力C分子斥力 D大气压力图242B第24课时 归类例如84 点拨:分子动理论包括:(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此题只是从分子间的作用力这个视角来考查,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考查。 解析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析题意知,由于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使得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应选B。第24课时 归类例如85类型二 内
31、能及其改变命题角度:(1)内能的含义;(2)通过生活现象考查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3)列举生活实例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第24课时 归类例如86例3 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如图243甲所示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的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增加,温度升高,到达乙醚的着火点,使棉花燃烧。图乙是通过_的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的。图243做功内能热传递第24课时 归类例如87 点拨: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效果上是等效的。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这样的过程可能还会伴随着物态变化。 解析
32、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甲图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加筒内气体的内能,使空气温度升高,到达乙醚的着火点使棉花燃烧起来;乙图是利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属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第24课时 归类例如88类型三 温度 热量 内能命题角度: (1)正确理解温度、内能、热量的物理含义; (2)区分生活中有关温度、内能、热量的现象。第24课时 归类例如89例4 2012达州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第24课时 归
33、类例如90 点评:此题考查了温度、热量、内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区分时要明确三个方面:改变物体内能方式有两种,即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改变不一定要吸、放热;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不升温,内能增加;晶体的凝固过程放热不降温,内能减小。 解析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种类等因素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A、D错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即热传递和做功,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故B错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存在温度差,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无关,只要存在温度差,内能少但温度高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但温度低的物体,故C正确。
34、第24课时 归类例如91方法集锦 热传递过程伴随着内能的变化,吸热物体内能增加,放热物体内能减少;做功过程也会伴随着内能的变化,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白气的现象也表达了内能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内能会减少。过程、现象析内能第24课时 归类例如92第25课时比热容 热机第二十五课时 比热容 热机93第25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1 比热容的探究与计算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吸收相同热量,比较升温多少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吸热多少94探究方法实验过程中应当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升高相同温度或吸收相同热量(即加热相同时间),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得出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35、,升高相同的温度,_吸收的热量多,说明水的吸热能力_;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质量多少、升温多少有关实验改进实验中可利用加盖子或加酒精灯罩的方法来减少热量损失相同控制变量法水强第25课时 考点聚焦952.比热容物理意义比热容是描述物质吸热本领的物理量定义_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_所吸收(或放出)的_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字母_表示单位单位是_,符号是_单位单位1热量c焦每千克摄氏度1热量c焦每千克摄氏度J/(kg)第25课时 考点聚焦96水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是_,它的物理意义:_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_所吸收(或放出)的_为4.2103 J;水的比热容大的利用:一是取暖,二是
36、散热,三是调节气候吸、放热公式吸热公式:_;放热公式:_,若不考虑热损失,则Q吸Q放点拨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上下及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比热容与状态有关。4.2103 J/(kg)1 kg1热量Q吸cm(tt0)Q放cm(t0t)第25课时 考点聚焦97考点2 内能的利用热机1热机第25课时 考点聚焦98认识“内燃机”定义燃料在_内燃烧的热机叫内燃机分类_和_工作过程(四冲程)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_冲程、_冲程、_冲程、_冲程,此过程中曲轴和飞轮转动2周,活塞往复2次,对外做功1次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
37、轮的_来完成的,_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做功冲程中是将_转化为_;压缩冲程中是将_转化为_汽缸汽油机柴油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惯性做功内能机械能机械能内能第25课时 考点聚焦992.热值定义1 kg某种燃料_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 _(符号:J/kg)公式Qmq(q为热值)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3.0107 J/kg,表示:_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 J煤气的热值是3.9107 J/m3,表示:_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 J完全焦每千克1 kg1 m3第25课时 考点聚焦100 点拨 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
38、转化成内能的本领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第25课时 考点聚焦1013.热机的效率有用功能量燃烧热量损失润滑摩擦W有用/W总第25课时 考点聚焦102说明 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主要是由于燃料不能完全燃烧、废气带走一局部热量、克服摩擦做功、热传递损失能量等,没有将全部能量都利用起来。第25课时 考点聚焦103第25课时 归类例如类型一 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命题角度: (1)比热容的概念; (2)利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3)熟识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4)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5)比热容和图象问题。归类示例104例1 2012烟台 小明设计了如
39、图25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归类示例类型一 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图251第25课时 归类例如105(1)写出调整实验器材的方法步骤。(2)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实验探究过程中,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3)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t/min012345678910水的温度/3031323334353637383940食用油的温度/3032.53537.54042.54747.55052.555第25课时 归类例如106 (1)调整下面铁夹,使石棉网处于适当的高度;调整上面铁夹,使温度计处于适当的高度。 (2)水与食用油的质量和初始
40、温度相同。 (3)第6 min食用油的温度记录错误。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加热时间相同时,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比水高;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油强。 在这些数据中,哪一个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者记录的疏忽而产生了错误?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第25课时 归类例如107 点评: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中考中热学实验题的命题热点,题中可能会涉及温度计的使用、比热容概念的理解、热量的相关计算等,除此之外,还可能涉及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等。 解析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和秒表,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强弱,通过控制加热时间相同来保证吸收热量相等,
41、注意的是要控制探究的两种物质的质量和初温要相同。第25课时 归类例如108类型二 热值和热量计算命题角度:(1)热值的概念;(2)利用吸、放公式比较不同物质的热值;(3)利用吸、放公式进行计算。第25课时 归类例如109例2 2012淮安 为了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如图252所示,两只同种规格的烧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取质量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分别给烧杯加热,直到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燃烧,通过比较_,从而确定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关系。图252相等温度计的示数变化第25课时 归类例如110 解析 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其实质是为了比较相同质量的酒精
42、和碎纸片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放热多的热值大;而放热的多少可通过等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来表达,升温多的说明吸热多,故这种作为热源的物质的热值大。第25课时 归类例如111 例3 2012苏州 某家庭需要将50 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 kg煤气。煤气的热值q4.2107 J/kg,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则50 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为_J;完全燃烧0.8 kg煤气放出的热量为_J;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_。8.41063.3610725%第25课时 归类例如112 解析 分析题意知,利用煤气加热生活用水,水吸收的热
43、量根据Q吸cmt计算,是有用功;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Q放qm计算,是总功,二者的比值为煤气灶烧水的效率。第25课时 归类例如113类型三 热机与效率命题角度: (1)生活中的热机种类; (2)通过剖面图判断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3)通过内燃机飞轮转速,求解冲程次数及做功次数; (4)燃料的热值和热机效率的计算; (5)生活中应用热机过程中的节能与环保问题。第25课时 归类例如114例4关于热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热机的效率可到达100%B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关 闭的冲程是做功冲程和压缩冲程C柴油机上安装一个笨重的飞轮,是为了提高它的效率
44、D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B第25课时 归类例如115 点评:此题全面考查了对于热机的理解,涉及热机效率与热机的工作过程,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 解析 因为利用热机工作时,废气要带走一局部能量,克服摩擦做功要消耗能量,所以热机的效率永远小于1,故A错误;柴油机上安装的笨重飞轮,是为了利用飞轮的惯性来完成吸气、压缩和排气冲程,不是提高柴油机的效率,故C错误;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说明柴油机的能量利用率高,与燃料的热值无关,故D错误。第25课时 归类例如116方法集锦热效率的计算第25课时 归类例如117第26课时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能源与可持续开展第二十六课时 能量
45、的转化和守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18第26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考点1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19能量守恒定律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第26课时 考点聚焦1202.能源的分类分类标准类型定义实例来源一次能源从自然界_的能源 风能、太阳能、核能、化石能源等二次能源通过_的消耗得到的能源 电能、汽油、酒精直接获取一次能源第26课时 考点聚焦121可否再生可再生能源可从自然界_的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
46、、生物质能等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后短时间内_的能源,化石能源、核能等构成化石能源古代的动植物在长期的_中形成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由_提供的能量,动植物体内存储的化学能等不断得到得不到补充地质变迁生命物质第26课时 考点聚焦122考点3 能源的利用1核能核力裂变聚变第26课时 考点聚焦123原子弹与核反应堆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放出巨大的核能,发生猛烈爆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核反应堆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使核能慢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便于和平利用。能够缓慢、平稳地释放核能的装置,叫做核反应堆第26课时 考点聚焦1242.太阳能来源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聚变释
47、放的巨大能量优点巨大的“能源火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能源的宝库;环保、无污染缺点较分散,受环境影响较大,转换效率低第26课时 考点聚焦125第26课时 考点聚焦126考点4 能源革命与未来理想能源 1三次能源革命 第一次能源革命:_的出现,导致了以_作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 第二次能源革命:_的创造使人类的主要能源由柴薪向_转化。 第三次能源革命:20世纪40年代,物理学家创造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_,拉开了以_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序幕。钻木取火柴薪蒸汽机化石能源核反应堆核能第26课时 考点聚焦1272理想能源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 (1)必须足够_,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2)必须足够_,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3)相关的技术必须_,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4)必须足够_,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丰富廉价成熟平安、清洁第26课时 考点聚焦128第26课时 归类例如类型一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命题角度: (1)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区分。 (2)能量守恒定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毕业的自我鉴定(7篇)
- 水泥厂中控室操作员述职报告范文(3篇)
- 大学生2025年实习自我鉴定(15篇)
- 人教《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1 《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 特长生培养计划(4篇)
- 2025年酒店经理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7篇)
- 简单劳务关系合同(3篇)
- 2025军训生活心得体会范文(9篇)
- 大四教师实习自我鉴定(19篇)
- 共青团自我评价(5篇)
- 大车司机劳务协议书
- 中医把脉入门培训课件
- 学生军训教官合同协议
- 期刊编辑的学术期刊内容审核标准考核试卷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4年版)
- 财产保全申请登记表
- 家装施工验收手册(共13页)
- 《责任胜于能力》PPT课件.ppt
- 先后天八卦与风水罗盘131712904
- (完整版)氨法炼锌项目建议书
- 英文形式发票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