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课件: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_第1页
病理学课件: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_第2页
病理学课件: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_第3页
病理学课件: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_第4页
病理学课件: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Diseases of Respiratory System呼吸系统组成及特点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通气 和换气的器官。特点:(1)与外界相通 (2)血流量多(接受全部心输出血量,全身 各脏器疾病进入血流中的致病因子肺) (3)自身防御功能,能净化自身(粘液-纤毛 排送系统;粘液中含溶菌酶、干扰素等;肺 巨噬细胞;肺泡毛细血管膜)气管支气管叶支气管(左2右3)段支气管(左右各10)小支气管细支气管(1mm)终末细支气管(0.5mm)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气管和支气管系统:肺组织学 肺实质: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端 的大量肺泡。 肺间质:结缔组织及

2、血管、淋巴管、神经 等。 肺导气部: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无气 体交换功能。 肺呼吸部:呼吸细支气管肺泡,行使气体 交换功能 肺组织学 肺导气部随分支管径变小,管壁渐薄,管壁结构也渐变化: (1)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单层纤 毛柱状;杯状细胞逐渐减少消失 (2)腺体及软骨渐减少消失(细支气管 和终末细支气管) (3)平滑肌渐增多完整的环行肌层(细 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肺组织学 肺小叶(肺的结构单位): 每个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 分支和分支末端的肺泡组成肺小叶。 肺腺泡(基本功能单位): 呼吸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所属的肺组织。 肺泡: 支气管树的终末部分, 肺的主要结构。 肺泡隔: 相邻肺泡之间

3、的薄层结缔组织(肺间质) 弹性纤维较丰富。 肺泡间孔: 相邻肺泡之间的小孔,是沟通或均衡邻近肺泡内气体的含量的孔道肺模式图肺静脉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终末细支气管肺泡囊小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肺泡与肺泡隔II型肺泡细胞I型肺泡细胞毛细血管肺泡隔巨噬细胞肺泡孔肺 炎Pneumonia分 类按病变分布:大叶性、小叶性和节段性按病变部位:肺泡性、间质性按病变性质: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 出血性、干酪性及肉芽肿性按病因:感染性因子 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理化性因子 羊水吸入,放射性变态反应因子 风湿性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概 念肺炎双球菌感染累及肺叶或肺段纤维素性炎

4、Lobar Pneumonia临 床 特 点青壮年起病急寒战高热、咳嗽、胸痛 咳痰,痰呈铁锈色Lobar Pneumonia病因和发病机理肺炎球菌,3型毒力最强受寒、醉酒、感冒、麻醉和疲劳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细菌感染一处肺泡的细菌和炎症可沿肺泡间孔(Cohn孔)或呼吸性细支气管迅速蔓延至整个肺大叶病 理 变 化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Lobar Pneumonia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Lobar Pneumonia(1)充血水肿期(1-2天) 肉眼:肺叶肿胀,重量 暗红,切面可挤出带泡沫的血性浆液 镜下:肺泡壁充血、水肿、肺泡腔内大量浆液性渗出物 临床:全身中毒症状重;咳嗽、淡

5、红泡沫痰; X线显示片状模糊阴影;可检出肺炎球菌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Lobar Pneumonia(2)红色肝样变期(3-4天) 肉眼:病变肺叶肿胀,重量,色暗红,质实如肝 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大量纤维素及大量红细胞 临床:铁锈色痰,胸痛,呼吸困难及紫绀,肺实变体征,大片致密阴影,可检出多量肺炎球菌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Lobar Pneumonia(3)灰色肝样变期(5-6天) 肉眼:质实如肝,灰白色,切面干燥, 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呈贫血状态;肺泡腔内大量纤维素及大量中性粒细胞 临床:缺氧症状减轻,痰液变为粘液脓痰,肺炎球菌不易检出(吞噬及患者对病原菌产生抗体)病变及临

6、床病理联系Lobar Pneumonia(4)溶解消散期(7-) 肉眼:质地变软,切面可涌出脓样混浊液体。 镜下:中性粒细胞变性崩解, 纤维素被溶解,肺泡内重新含气。 临床:体温下降,肺实变体征消失,X线显示病变区阴影密度渐减低,透亮度渐增加。合 并 症肺肉质变 pulmonary carnification肺脓肿 pulmonary abscess纤维素性胸膜炎 fibrinoid pleuritis败血症 septicemia感染性休克 infective shockLobar Pneumonia大叶性肺炎肉质变:肺泡腔内炎性渗出物已被结缔组织取代Lobar Pneumonia小 叶 性

7、肺 炎Lobular PneumoniaBronchopneumonia概 念化脓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引起的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以小叶为单位,累及双肺各叶。Lobular Pneumonia Bronchopneumonia临 床 特 点年龄:小儿,老人及体弱多病者部位:双肺,下叶和背侧,小片或融合常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麻疹后肺炎、吸入性肺炎等)Lobular Pneumonia Bronchopneumonia病理变化肉眼: 散在实变病灶,下叶后部明显,病灶大小不 一,直径约1cm,灰黄色,病灶可融合。镜下: 1).细支气管破坏,化脓性改变; 2).各肺泡内渗出成分不同或混合,

8、有浆 液、中性粒细胞等 3). 病灶周肺组织代偿性肺气肿或肺萎陷。*融合性支气管肺炎(confluent bronchopneumonia)Lobular Pneumonia BronchopneumoniaLobular Pneumonia Bronchopneumonia小叶性肺炎:有的以浆液性渗出为主小叶性肺炎:细支气管壁破坏,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Lobular Pneumonia Bronchopneumonia小叶性肺炎:病灶相互融合,形成大片的坏死和化脓临床病理联系(1)发热、咳嗽、咳痰 (2)呼吸困难及紫绀 (3) x线照片可见双肺散在灶状阴影(4)实变体征不明显 (5) 听诊可闻

9、及湿性罗音(病变区细支气管及肺泡腔内含有渗出物)(1)呼吸功能不全 (2)心力衰竭:肺部炎性淤血、缺氧肺小动脉痉挛 严重缺氧和毒血症心肌变性心肌收缩力(3)肺脓肿、脓胸、脓毒败血症并发症病 毒 性 肺 炎Viral Pneumonia病原: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 毒等病变:间质性渗出性炎临床:儿童多见, 散发或流行; 咳嗽,气喘,呼吸困难; 治疗难度大Viral Pneumonia病 理 变 化肺泡间隔增宽,间质充血水肿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肺泡一般不累及,重者有肺泡的浆液纤维素性炎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可增生、肥大,并形成多核巨细胞病毒包涵体Viral Pne

10、umonia病 毒 包 涵 体上皮细胞或多核巨细胞内红染球形小体,周有透明晕胞核内包涵体(巨细胞病毒和腺病毒)和胞浆内包涵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病毒性肺炎间质淋巴细胞浸润,没有肺泡腔渗出物 细胞核内病毒包涵体多核巨细胞胞浆内病毒包涵体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组以肺实质与小气道病变为主,导致慢性不可逆性气道阻塞、呼气阻力增加、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的统称。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 Chronic Bronchitis临 床 特 点40岁男性,常见病反复性、持续性咳嗽、咳痰伴喘息每年发作3个月,连续2年Chronic Bronchitis病因和发病机制感染(

11、病毒、细菌)吸烟大气污染过敏因素抵抗力下降、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内因)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病 理 改 变支气管上皮的坏死脱落、鳞化粘液腺增生、浆液腺黏液化管壁充血,淋巴、浆细胞浸润管壁平滑肌断裂、萎缩Chronic BronchitisChronic Bronchitis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伴炎细胞浸润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伴炎细胞浸润临 床 表 现白色粘液泡沫状痰、粘液脓性痰喘息,双肺哮鸣音、干湿性啰音少痰或无痰(萎缩性支气管炎)阻塞性通气障碍,肺气肿、肺心病Chronic Bronchitis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指末梢肺组织(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

12、肺泡囊和肺泡)因含气量过多伴有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膨大、功能降低的一种疾病状态,是支气管和肺部疾病最常见的合并症病因与发病机理慢支最常见吸烟、大气污染、感染因素机制 1.阻塞性通气障碍 2.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璧弹性降低 3.1抗胰蛋白酶水平降低类 型肺泡性(alveolar emphysema,也称阻塞性):病变在肺腺泡内。 腺泡中央型(呼吸细支气管扩张) 腺泡周围型(肺泡管和肺泡囊扩张) 全腺泡型(大于1cm的为囊泡性肺气肿)间质性(interstitial emphysema):由于肺内压骤增空气进入肺间质,在肺膜下、肺小叶间隔内形成串珠状小气泡纵隔、颈部和上胸部皮下

13、形成气泡。其他类型肺气肿: 瘢痕旁(paracicatricial emphysema) 肺大泡(bullae lung):大于2cm 代偿性(compensatory emphysema) 老年性(senile emphysema) 病理变化大体:肺膨大,边缘钝圆,灰白,柔软弹性差(指压后压痕不易消退)镜下:肺泡扩张,间隔断裂囊腔,毛细血管床减少,小动脉内膜增厚肺心病,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慢性炎。临床病理联系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发绀和呼酸等阻塞性通气障碍和低氧症状(逐渐加重)桶状胸:肋骨上抬,肋间隙加宽,前后径加大,呈桶状肺容积增大,肺野透明度增加最终并发肺心病第六节 硅肺Silicosis

14、病 因游离二氧化硅(SiO2),5m矽肺的发生及发展与矽尘中游离的二氧化硅含量,生产环境中矽尘的浓度、分散度有关工龄防护Silicosis发 病巨噬细胞吞噬矽尘颗粒溶酶体膜通透性增高或破裂巨噬细胞坏死、崩解其它巨噬细胞吞噬释放的矽尘,如此反复。Silicosis病 理 变 化硅结节形成 细胞性 纤维性 玻璃样弥漫性间质纤维化Silicosis分 期 (硅结节数量、大小、范围和肺纤维化程度) I: 淋巴系统为主,肺组织少II: 数量增多、体积增大,伴较明显的肺纤维化,范围70% III期细菌、病毒感染肺气肿肺心病Silicosis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概 念慢

15、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廓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致右心室璧肥厚、心腔扩大的心脏病。常见疾病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矽肺等。Cor pulmonale发 病关键环节是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痉挛:缺氧肺血管构型改变:细动脉肌性化限制性通气障碍:胸廓畸形肺血管床面积减少:肺气肿Cor pulmonale病 理 变 化肌型小动脉中膜肥厚无肌型细动脉肌化,弹力和胶原纤维 增生,血栓形成 肺内毛细血管减少Cor pulmonale肺部病变原有疾病的病变肺小动脉的病变病 理 变 化心脏增大,心尖钝圆重量增加右室壁肥厚,0.5cm右心腔扩张,乳头肌增粗Cor p

16、ulmonale心脏病变肺心病:右心壁室增厚,右心腔扩张Cor pulmonale临床病理联系右心衰症状:下肢浮肿,肝大,腹水呼吸衰竭:呼吸困难、气急、发绀肺性脑病:头痛、烦躁、抽搐、昏迷等Cor pulmonale鼻 咽 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病因发病发病率高与EBV关系非常密切Nasopharyngeal carcinoma临床情况分布:广东、广西、福建、香港、四川性别:男:女=2-3:1年龄:多为40-50岁表现:鼻塞、鼻衄、听力减退等 耳下肿块Nasopharyngeal carcinoma好发于鼻咽顶部、外侧壁、咽隐窝大体:黏膜粗糙、隆起结节状、菜花状、溃

17、疡状、黏膜下型(黏膜正常,癌组织在黏膜下生长)组织学:起源于鼻咽黏膜柱状上皮的储备细胞病理变化病理变化组织学鳞状细胞癌: 分化性鳞状细胞癌 角化型与非角化型 未分化性鳞状细胞癌 泡状核细胞癌与其他未分化癌腺 癌:高、中、低分化Nasopharyngeal carcinoma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淋巴结鼻咽癌转移,EBV原位杂交,肿瘤细胞 阳性扩 散 与 转 移淋巴道转移:咽后,颈上深等淋巴结转移直接蔓延:向上-颅内,II和VI对脑神经 向下会厌、喉软骨 向前-鼻腔,眼眶 向外侧-咽鼓管 向后-颈椎Nasopharyngeal carcinoma肺

18、 癌Lung cancer 病 因吸烟:现世界公认肺癌致病的最危险因素之一空气污染:3、4苯并芘等职业因素:长期接触铀等放射性物质或吸入含镍、砷等化学致癌剂大 体 类 型中央型(最常见)周围型弥漫型Lung cancer中央型肺癌肺癌:外围型Lung cancer肺癌:弥漫型Lung cancer早期肺癌: 中央型直径小于2cm,局限在管壁,无淋巴结转移 的肺癌 周边型在肺组织内呈结节状,直径小于2cm,无 局部淋巴结转移 隐性肺癌:痰细胞学阳性,临床和X线阴性,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癌(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类鳞状细胞癌腺 癌腺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肉瘤样癌Lung canc

19、er(一)鳞状细胞癌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类型多发生于段以上大支气管,多为中央型肺癌可分为: 高分化鳞癌:角化珠、细胞间桥常见 中分化鳞癌:有细胞角化,角化珠和细胞间 桥少见 低分化鳞癌:细胞异型性大,无细胞角化、 角化珠及细胞间桥肺癌:鳞状细胞癌,可见核分裂像Lung cancer病理核分裂像 正常核分裂像Lung cancer鳞癌:癌细胞排列成复层,并可见角化珠鳞癌:形成大量角化珠Lung cancer(二)腺 癌肺癌中发生率仅次于鳞癌多发生于较小支气管上皮,多为周围型肺癌主要包括: 细支气管肺泡癌 腺泡型肺腺癌 乳头状肺腺癌 实体粘液细胞型肺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腺 癌(三)腺 鳞 癌较少见多发

20、生于支气管上皮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主要成分包括:腺癌和鳞癌,且两种成分在数量上相当恶性度最高,生长迅速,转移早,年龄较轻,男多于女,对放疗及化疗敏感多为中央型,常发生于大支气管,向肺实质浸润生长细胞小,胞浆少,似裸核,典型者似燕麦,称燕麦细胞癌,癌细胞密集成巢,似鱼群样排列,属神经内分泌肿瘤(四)小细胞癌(SCLC)肺小细胞癌:短梭形或淋巴细胞样的瘤细胞,胞浆少,形似裸核,核染色质细颗粒状Lung cancer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转移早而广泛半数发生于大支气管,肿块常较大镜下:癌组织呈实性团块、片状或弥漫分布。细胞大,胞浆丰富,通常均质淡染,也可呈颗粒状或胞质透明。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

21、型,染色深,核分裂像多见(五)大细胞癌(LCLC )直接蔓延:中央型纵隔、心包和肺组织;周围型胸膜转移:淋巴道肺门、纵隔、锁骨上等; 血道脑、肾上腺、骨、肝等扩散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可有:咳嗽、痰中带血丝、肺气肿及肺不张、胸痛、血性胸水、上腔静脉综合症(面部浮肿、颈胸部静脉曲张)、Horner综合症(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和皮肤无汗)、上肢疼痛和肌肉萎缩类癌综合症(支气管痉挛、阵发性心动过速、水样腹泻、皮肤潮红),肺性骨关节病、肌无力综合征和类Cushing综合征(副肿瘤综合征)临床病理联系呼吸系统病例分析病例一 患者杨某,男,20岁,学生。酗酒后遭雨淋,于当天晚上突然起病,寒颤、高热、呼吸困

22、难、胸痛,继而咳嗽,咳铁锈色痰,其家属急送当地医院就诊。听诊,左肺下叶有大量湿性啰音;触诊语颤增强;血常规:WBC:17X109/L;X线检查,左肺下叶有大片致密阴影。入院经抗生素治疗,病情好转,各种症状逐渐消失;X线检查,左肺下叶的大片致密阴影缩小2/3面积。病人于入院后第7天自感无症状出院。冬季征兵体检,X线检查左肺下叶有约3cmX2cm大小不规则阴影,周围边界不清,怀疑为“支气管肺癌”。在当地医院即做左肺下叶切除术。病理检查,肺部肿块肉眼为红褐色肉样,镜下为肉芽组织。病史摘要思考1、患者发生了什么疾病?2、患者为何出现高热、寒颤、白细胞计数增多?3、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咳铁锈色痰?4、左肺下

23、叶为什么会出现大片致密阴影?5、怀疑左肺下叶的“支气管肺癌”在病理检查后确诊为什么病变?是如何形成的? 病例一参考答案: 1、大叶性肺炎。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肺泡内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细菌繁殖快,不破坏肺泡壁结构,患者多为青壮年。2、细菌感染繁殖并释放毒素引起。3、肺泡腔内渗出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含铁血黄素混入痰中,使痰液呈铁锈色。4、肺泡腔内渗出大量纤维素、大量红细胞或大量嗜中性粒细胞等,使病变肺叶实变。5、是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肺肉质变。肺泡腔内渗出的嗜中性粒细胞过少,渗出纤维蛋白过多,肉芽组织长入病变肺组织,发生机化,病变肺组织呈褐色肉样。病例一病史摘要患者女性,73岁

24、,因反复咳嗽、咳痰18年,伴心悸、气短5年,双下肢浮肿2年,腹胀2月,加重5天入院。患者18年前因多次感冒、发热、咳嗽,后经常出现咳嗽、咳白色粘痰,有时呈黄色脓性,尤以冬季较重,并逐渐加重。近5年来,自觉心慌、气短,胸闷,活动后加重。2年前开始出现双下肢浮肿,经休息可缓解。近2个月感觉腹胀。5天前因受凉发热、病情加重,不能平卧,急诊入院。病例二体格检查:体温37.8C,脉搏98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20/85mmHg。患者神志尚清,端坐呼吸,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吸气时锁骨上窝明显凹陷。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散在干、湿性罗音,心音遥远,心率98次/分,心律齐,心浊音界缩小。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肝脏下缘在右肋缘下7.2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