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物新教材的评析_第1页
对高中生物新教材的评析_第2页
对高中生物新教材的评析_第3页
对高中生物新教材的评析_第4页
对高中生物新教材的评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高中生物新教材的评析夏献平高中生物新教材,使我们感到耳目一新!从装帧方面看,简直就像一本精美的彩色画报。从内容方面看,它突出了科学性,加强了直观性,增强了趣味性,注重了灵活性,显示了实用性。它较好地体现了编写者的创新意识,展示了近年来教育改革方面的最新成果,充满着时代气息。随着对它的进一步修订和推广使用,对开创我国普通高中生物教育的新局面、提高中学生物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中学生的科学素质都将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再优秀的教材都是有限的人力在有限的时间内编成的,难免也会出现一些不足。下面就从正反两方面对此作一评析,以期推动中学生物教师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1 新教材的主要特色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保

2、留原有基本框架体系(依然是围绕生命的基本特征展开)的前提下,对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更新。显示出以下主要特点: 1.1 突出了科学性。 1.1.1 注重了语言和知识结构的科学性。 对部分知识的描述更准确。例如,修正了旧教材部分易造成误解的叙述。旧教材P.33认为“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按这一叙述,易使学生将原核生物(细菌等)的细胞分裂方式误解成“无丝分裂”;但事实上,其分裂方式不属于上述三种之列,而称为二分体分裂方式;故新教材将其改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第1册P.35),即加了“真核”二字。又如,在基因的有关遗传规律中使用

3、了“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及“连锁和交换定律”等专用名词,使这几个概念更准确和符合实际。由于“规律”一词的使用范围较宽泛,人们在总结它的过程中不一定都能形成“定律”。所以,“定律”不同于一般的“规律”,而更强调结论性和经典性。不难想象,在今后教学中因此联想起“牛顿三大定律”的重要地位而提高对其的认识将会变得很自然!再如,旧教材所列的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并以“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做注释。使学生对“病毒是否具有这一特征”等问题感到迷惑。新教材将其改为“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以突出生命的物质性而显得具体明确。 发展或替换了部分概念。例如,认为“

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注:旧教材认为酶是蛋白质)。又如,抛弃了“生态平衡”这一概念,而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代之;同时提出了“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通过学习这些概念和有关实例使我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更全面准确。例如,旧教材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是从自动调节能力的强弱考虑的),在新教材看来这是片面的,应该说前者的抵抗力稳定性比后者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却比后者弱。显然,这里吸取了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也是十分有益的。 注意了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例如,在讲能量流动时,增加了“能量流

5、动”的概念。弥补了旧教材那样讲了一大堆能量流动过程等方面内容却不说“什么是能量流动”的知识缺陷。 注意了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其将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融入到教材的方方面面。一是,在讲述概念时,基本上是从事例入手,从形象到抽象,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二是,注重了教学的直观性,增加了大量的彩色图表,充分发挥了图表的优势。例如,在讲“有丝分裂”有关知识时,同时使用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显微摄影图”和“模式图”,以形成针对性对照,前者使他们感到真实,后者使他们悟出本质。再如,除在讲述知识的过程中安排有问题讨论外,在“实验”和“探究性课题”等部分也布置了不少“讨论题”。通过有效地开展讨论,有益于培养

6、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其思维能力之目的。三是,注意了知识的层次性。例如,在讲述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时,采用了分段叙述的方法(将氨基酸的共性和差异性分开),使知识层次更明显,同时利于防止前后相互干扰而便于学生学习。 强调了语言的规范形象化。除“量”和“单位”等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外,对一些字词的使用也符合语言规范。例如,将“无籽果实”、“无籽西瓜”中的“籽”改成了“子”,这符合了已被语文界认可的约定俗成之语言规范;对染色体的数量叫“X条”,不叫“X个”,而形象准确。此外,教材留出了较多的空白(约占1/3),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轻松感”,而且也为他们及时做好学习笔记进行了有益的提示和准备了

7、必要的空间。同时,使点缀在其间的“旁栏思考题”等内容框的位置显得更突出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1.1.2 注重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了科学方法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例如,增加了实验的种类和数量。共有24个。在各种实验活动(“实验”,“实习”,“探究”)中,提出了不同的实验方法,除验证外,增加了对比,设计,探索等。又如,介绍了确定种群的密度(标志动物重捕法)等科学方法。再如,注意了对收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能力的培养。在绪论后的“研究性课题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中,对调查方法等进行了具体指导,并要求学生分工合作等。这不仅使他们学习了调查的方法,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的精神

8、。这正是现代人所需要的基本科学素质之一。 强调了感受和理解知识发生过程的重要性。例如,注重了科学史的教育。介绍了光合作用、生长素和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等,同时介绍了有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使学生在回首过去和展望未来的过程中悟出科学真谛,并从中得到启迪而产生创新精神。又如,在证据支持结论方面更严谨。教材注重了运用数字和实例来说话,以增强说服力而便于理解。对于“间期比分裂期长”这一论述,除了用图来显示外,还列表比较了4种动物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同时指出“一般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10%”。等等。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习惯。这点,贯穿了教材的始终。例如,在绪论

9、里用较大篇幅专门介绍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又如,用设置“旁栏思考题”等方式来创设认知冲突的情景和形成思考的氛围。这种新颖的设问方式的出现,不仅体现出所提问题本身的思考价值;而且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由于它被安排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并成为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在预习、听课和课后复习等更广阔的时空内进行思考是有益的。进一步体现了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关注;也是对“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有力冲击。通过从不同角度的设问,有助于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独特性、求异性等)。再如,在增加图表数量的同时特别注意了质量的提高。如,在光合作用图解中,巧妙地运用了背景色的烘托:随着从光反应到暗反应

10、过程的推进,其背景色亦由淡变深。这富有动感的变化的背景色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同时,大量彩图的插入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而增强思维的联动性,而且也会使他们产生美感,进而在感受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以达到“心理健康和智力开发”之目的。 1.2 体现了实用性和时代性 主要表现在:紧密联系了日常生活与科技、生产和社会发展实际。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领悟到当代科技的进步与他们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而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意义,也使他们抚摸到时代前进的脉搏,以产生热爱和献身科学事业的情怀。同时,这也更好地显示出生物学的学科特色和特殊地位。使他们认识到,生物科学是其它科学所无可

11、比拟的,更是不可替代的。例如,在物质代谢部分增加了“三大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方面知识(且其篇幅占该部分的比例接近40%)。又如,介绍了X衍射技术,电镜技术、细胞工程、克隆技术、试管婴儿、生态农业、太空育种技术等现代科技知识。再如,将旧教材第7章“生物与环境”中的部分内容抽出来并加以充实而新增一章生态环境的保护,重点介绍了当代在环境方面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相关热点问题。随着介绍生物技术等有关内容的增加,也使STS教育思想在教材得到了实际体现。运用了有关现代教育理论和教研成果。例如,积极创造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的情境,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实例略)。将一些经过实践特别是一些重大考试检验过的适于

12、考查学生能力和素质优秀试题充实到复习题中;抛弃了一些仅靠死记硬背式的陈题。 1.3 增强了趣味性和灵活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前提。教材从多角度入手,把培养兴趣和保护好奇心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力求避免出现大多数学生随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增多,而好奇心反而被“扼杀”的反常现象。例如,在“基因的分离定律”部分安排了“ABO血型与亲子鉴定”内容供学生“课外读”,显然这是令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又如,教材所增加的大量彩色图表,改变了以往的“冷漠”、“呆板”的面孔,而具有亲近感和美感,使他们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总体要求上。例如,安排了选学内容

13、(即教材中标明的“选学”、“选做”内容和小字排版内容)。如,在遗传部分安排有“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等等。使教师能更好地根据具体教学实际进行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在掌握必学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少数优秀学生学好选学内容。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学会学习等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素材;灵活性还表现在教学的方法的灵活上。由于教材积极倡导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教师只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讨论”等教学过程有序的进行。 上述有关特色相互渗透交融,使教材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素质。 2 对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应该看到,虽然新教材在大的篇章结构和知识更

14、新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并使教学过程趋向于优化;但对个别知识点的阐述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值得商议的问题。有些是从旧教材中继承下来的,有些则是新出现的。下面举例做一浅析。 2.1 语言叙述方面 例1第1册P.24:“自由扩散这种方式是被选择吸收的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 讨论与建议 既然是“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则包括“入”和“出”两方面,而不仅仅是指“吸收”(入)一方面;联系到自由扩散是属于被动运输过程而不具有选择性这一特点,应将引文改为“自由扩散这种方式是指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 例3第1册P.28:“核糖体是细胞

15、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讨论与建议其中的“为”字属蛇足,宜删除。 例4第1册P.33:“染色质是细胞间期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态,染色体是分裂期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态”。 讨论与建议 因为染色体(或染色质)不仅含有DNA(属遗传物质),也有蛋白质和RNA,加上DNA并非只存在于染色体上,故不能将遗传物质与染色体(或染色质)等同起来。联系上下文宜将原句中的“遗传物质”这4字删去(可在该句子后加上“它们是由相同的DNA和蛋白质等组成的同一物质”)。 例5第1册P.33:“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讨论与建议应改为“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引文这句话没错,只是加上“主要”二字

16、更能体现知识间的联系性。因为,线粒体、叶绿体(内含遗传物质),亦能储存遗传物质并能进行半自主性复制。 例6第1册P.34:“多细胞生物可以由一个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最终发育成一个新的多细胞个体” 讨论与建议由于多细胞生物中有不少种类不能进行卵式生殖(例如,多细胞真菌是进行孢子生殖)。故应在引文的“多细胞生物”前加上“大多数”三个字。 例7第1册P.112:“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讨论与建议有性生殖不等于卵式生殖,卵式生殖只是配子生殖中的一类。在配子生殖中的同配生殖和异配生殖中,其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细胞则不叫“受精卵”。此外,有性生殖中除配子生殖外还

17、有单性生殖和接合生殖等。所以建议在引文的“生物”前加上“高等”二字,也与同册教材P.41页的有关说法相类似:“多细胞生物体,一般是由一个受精卵”。 例10 第1册P.105在讲“克隆哺乳动物”时,对维尔莫特培育的多利羊(小母羊)与提供乳腺细胞核的那只羊(B羊)的遗传关系是这样描述的:“这只小母羊的遗传性状与B羊的完全相同,简直就是B羊的复制品” 讨论与建议 显然这言过其实,与有关理论有冲突。因为决定多利羊性状的遗传物质,并非都来自B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的,也有来自A羊卵细胞的细胞质的。是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将“完全相同”改为“几乎相同”,否则会给学生造成误导。 例11 第1

18、册P.106:“当雄性动物性成熟后,睾丸里的一部分精原细胞就开始进行减数分裂,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就形成了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 讨论与建议 不难看出,这段叙述对减数分裂的起始时刻的定位不妥切。应改为“当雄性动物性成熟后,睾丸里的一部分精原细胞变成初级精母细胞时,就开始进行减数分裂,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就形成了精子细胞,后经变形等,成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才与实际相符。 例13 第1册P.32:“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大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讨论与建议 既为交换,有出也有入,细胞质的蛋白质也可进入

19、核内。再说大分子可以通过,小分子更能通过。建议将原文改为“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包括大分子物质)交换的孔道”,这既简洁又完整。 例15 第1册P.38:“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不相同的特点是:第一,动物细胞有中心体” 讨论与建议 建议在引文中的“植物细胞”前加上“高等”二字。以避免造成误解。因为低等植物细胞亦有中心体。(注:P.39选择题的第4题也有类似观点) 例16 第1册P.39:“因为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做无丝分裂” 讨论与建议 是没有出现现纺锤丝和染色体,还是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显然是前者。建议将其改为“因为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所以叫做无丝分裂”,这样更严密和简洁。 例18 第1册P.52:“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ATP提供的,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