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三违检查记录表_第1页
最全三违检查记录表_第2页
最全三违检查记录表_第3页
最全三违检查记录表_第4页
最全三违检查记录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违检查表 1三违检查记录表检查人:编号: BZH-JL-7-15检查日期: 年 月 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备注1. 允许操作者未经安全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或教育培训不合格就安排其上岗作业;2. 不完全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但又不采取安全措施,盲目安排生产作业;3. 设备及生产线未经安全性验收而擅自下令生产使用;4. 对下级或操作者反应报告的安全隐患不研究、不治理、不采取安全措施而组织生产;违5. 不按规定给操作者配发劳动保护用品而强令或默许操作者上岗作业;章指 6. 未进行安全技术论证及未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而组织生产作业;7. 安全生产责任制缺失和明显失效情况下盲目组织生产;挥8. 超员、

2、超量、超时、超负荷组织生产;9. 当管理者了解掌握到操作者的身体状况、思想情绪及心理状态不能保证安全操作时,没有采取 有效措施调整或暂停其作业安排(尤其是危险作业等特种作业);10. 其他因管理控制措施不到位,存有安全隐患及事故风险时指挥组织生产的 1.操作前不检查设备、工具和工作场地就进行作业;违 2.设备有故障或安全防护装置缺乏、凑合使用;3.检修带电设备时在配电开关处不断电和不挂警示牌;章 设操 备作 4.发现隐患不排除不报告,冒险操作;5.超限(如:载荷、速度、压力、温度、期限等)使用设备;三违检查表 2电 器压 力 容 器6.违反起重十不吊;7.随意拆除或破坏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

3、、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显示仪表;8.新员工、变换工种的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就上岗操作设备或工具;9.使用旋转设备带手套操作(上下料时除外);10. 跨越运转设备,设备运转时传送物件或触及运转部位(含润滑、维修)。11. 留有长发而不戴工作帽或不穿戴防护用品进入生产区域内作业的;12. 在高处作业或在有高处作业和机械化运输设备下面工作而不戴安全帽的; 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 的;13.检修高压线路或电路时不停电、不验电、不挂接地线;14.带负荷运行时断开车间(回路)配电刀闸或总开关;15.电器作业不穿绝缘鞋的;16.开动情况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17.设备电器接地不牢固或无保护接地的

4、;18.对插座电源线交叉、杂乱使用,使用标识不明或损坏的电源插座的;19.开动情况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20.调整、检查、清理设备或装卸模具测量工作等不停机断电的;21.任意调节移动式空压机上的限压阀或限压阀未按期检验、无铅封的;22.用带油污的擦布擦拭氧气瓶或用带油污的手去直接操作氧气瓶的;23.压力容器超装超压、超温和超期运行的;24.压力容器无使用许可证,操作人员没上岗证,安全附件不全或安全附件不按期进行检查、校验三违检查表 3消 防 安 全车 辆危 险的;25.在使用和搬运气瓶过程中抛、滚、敲打、撞击、火烤或不按规定存放的;26.高压气瓶在使用中未固定或使用安全附件不全的气瓶

5、;27.气瓶压力表、减压阀破损、超压使用的;28.消火栓 1.5 米之内存放杂物、产品影响消防栓正常使用的;29.私自动用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用于非灭火用途的;30.易燃易爆品没有按消火规定运输、储存、使用及防护设施不符和规定的;31. 占用消防通道影响消防安全疏散的;32.值班人员不按规定进行消防巡查或擅自脱岗的;33.焊接没有进行专业培训、无证上岗操作的;34.焊接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之间的距离小于 5 米,两瓶与明火点距离小于 10 米的;35.酒后驾车的;36.驾驶转向器、制动器、后试镜、刮水器、灯光信号装置、方向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37.超限(超载、超速、超员、超规格等)驾车和不

6、按规定配备灭火器、防火帽38.把机动车擅自交给他人驾驶;39.采用叉车运输的危险品和载人的;40.无驾驶证驾车的;41.违反易燃易爆作业场所定员定量规定的;42.在易燃易爆工(库)房内不按规定存放物品和使用黑色金属工具的;三违检查表 443.不执行危险品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操作的其它违章行为的;44.装载液态和气态易燃、易爆物品的罐车不挂接导链的;45.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培训、考核上岗的;46.非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要害、动力站(房)区域内逗留;47.非特种作业者从事特种作业;48. 特种作业非持证者独立进行操作; 49.未按规定办理危险作业审批手续而擅自从事危险作业的;1. 饮酒后组织指挥现场生产或进行生产作业;2. 在禁止烟火区域携带火种或吸烟3. 作业期间在生产现场滋事、打闹、窜岗、干私活等与生产作业无关的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4. 作业期间擅自脱离岗位及失职失察行为;5. 在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