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句名篇默写专项练习姓名:_ 班级:_考号:_1.填空 (1)散文大家梁衡在乱世中的美神写道“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文中的“美神”是_(人物)。 (2)为者常成,_。(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3)寻梦?撑一支长篙,_;满载一船星辉,_。(再别康桥) 2.经典诗文默写。 (1)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_,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峰峦如聚,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_,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论语) (7)沙鸥翔集,_。(范仲淹岳阳楼记) (8)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9)那河畔的金柳,_。(徐志摩再别康桥) (10)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_。(鲁迅故乡) 3.名句默写 (1)谈笑有鸿儒,_。(刘禹锡陋室铭) (2)_ ,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3)问渠哪得清如许,_(朱熹观书有感) (4)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5)有朋自远方来,_。(论语) (6)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7)_,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8)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_。(徐志摩再别康桥) (9)“荷”因其风姿
3、绰约、品格高洁,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请写出有关“荷”的两句古诗文:“ _,_ 。” 4.请用课文原句填空 (1)子曰:_,不亦君子乎? (论语) (2)满载一船星辉,_。 (徐自摩再别康桥) (3)_,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4)云横秦岭何家在?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_。 (我爱这土地) (6)江山如此多娇,_。 (毛泽东沁园春雪) (7)朔气传金柝,_。 (木兰诗) (8)_,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9)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美景,且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_,_。 (10)偶有微风,_,这更使照晒于初夏
4、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海燕) 5.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 (六则) (2)今当远离,_,不知所言。 (诸葛亮出师表) (3)此中有真意,_。 (陶渊明饮酒) (4)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5)春蚕到死丝方尽,_。 (李商隐无题) (6)_,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 (7)_,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如梦令) (8)我挥一挥衣袖,_。 (徐志摩再别康桥) (9)古代的通信极不方便,寄出一封信往往要很长时间对方才能收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_?_”就表达了这样的苦恼和无奈。 (10)当人生陷入因境时
5、,请不要轻言放弃,机会其实就在不远处,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就曾说:“_,_。” 6.根据要求默写。 (1)默写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全诗。 (2)草树知春不久归,_。(韩愈晚春) (3)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和恶劣环境的诗句是_, _。 (5)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 (6)我轻轻的招手,_。(徐志摩再别康桥) 7.(2017届中考广西贺州卷)按要求填空。 (1)波光里的艳影,_。(徐志摩再别康桥) (2)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 (3)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 (5)李白
6、行路难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鼓舞人心的名句是:_,_。 (6)陶渊明饮酒中,“_,_” 两句,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 (7)古诗词中有不少表达“送别” 之情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 8.默写 (1)山舞银蛇,_,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 (2)曲径通幽处,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居高声自远,_。 (虞世南蝉) (4)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5)可怜身上衣正单,_。 (白居易卖炭翁) (6)马作的卢飞快,_。 (辛弃疾破阵子) (7)寻梦?撑一支长篙,_;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徐志摩再别康桥) (8)子之听夫志,
7、_。 (列子) 9.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 (1)大漠孤烟直, _ 。(王维使至塞上) (2)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3)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4)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 (5)春潮带雨晚来急,_。(韦应物滁州西涧) (6)昨夜雨疏风骤,_。(李清照如梦令) (7)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8)但我不能放歌,_。(徐志摩再别康桥) (9)郁孤台下清江水,_。(辛弃疾菩萨蛮) 10.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2)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马作的卢飞快,_。(_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8、)满载一船星辉,_。(徐志摩再别康桥) (5)_,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6)可怜身上衣正单,_。(白居易_) (7)江山如此多娇,_。(毛泽东沁园春 雪) (8)_,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11.默写。 (1)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报效国家,为国御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 (4)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_,_。 (5)满载一船星辉,_。(徐志摩再别康桥) (6)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_!(汪国真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12.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9、。 (1)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_。 (2)钱塘湖春行:_,谁家新燕啄春泥。 (3)浣溪沙:似曾相识燕归来。_。 (4)渔家傲:我报路长嗟日暮,_。 (5)马说:马之千里者,_。 (6)再别康桥: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7)湖心亭看雪:_,_,独往湖心亭看雪。 (8)醉翁亭记中被后人用来形容“另有企图”的句子是:_,_。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被子又冰又破来表现作者艰难生活的句子是_, _。 13.用课文原句填空。 (1)有朋自远方来,_?(论语) (2)烈士暮年,_。(曹操龟虽寿) (3)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
10、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6)满载一船星辉,_。(徐志摩再别康桥) (7)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_,_。 (8)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作战目的和自己理想的句子是_,_。 14.用课文原句填空。 (1)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_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在康河的柔波里, _!(徐志摩再别康桥) (4)了却君王天下事, _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_ , _”的诗句来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 (6)习近平在心无百姓莫为“官”一
11、文中引用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_,_”来强调党员干部要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15.经典诗文默写 (1)右手秉遗穗,_。(白居易 观刈麦 (2)兴,百姓苦;_(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 (3)复行数十步,_(陶渊明 桃花源记) (4)_,洪波涌起。 (曹操 观沧海) (5)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6)_,卒获有所闻。(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7)我思念那东海,_! 郭沫若雷电颂 (8)山尖全白了,_。(老舍 济南的冬天) (9)_,现在却常是忧郁。(普希金假如牛活欺骗了你) (10)_,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 16.用课文原句填空。 (1)山光悦鸟性,_。(
12、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斯是陋室,_。(刘禹锡陋室铭) (3)我挥一挥衣袖,_。(徐志摩再别康桥) (4)_,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5)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6)陆游在诉衷情中“_,_”两句再现了词人往日跃马扬鞭、驰骋疆场的勃勃英姿。 (7)赵师秀在约客中“_,_”两句用梅雨、蛙声烘托出单调、寂寞的氛围。 17.默写 (1)老骥伏枥,_。(曹操龟虽寿) (2)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夜阑卧听风吹雨,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_,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5)一鼓作气,_,_。(曹刿论战) (6)人们常常
13、引用李商隐无题中“_ ,_”的诗句来赞颂那些献身事业的人。 (7)悄悄地我走了,_;_,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18.按课文原句填空。 (1)_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2)_ ,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3)受任于败军之际,_。(诸葛亮出师表) (4)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_。(徐志摩再 别康桥)(5)范仲淹渔家傲中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_ ,_。”(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 ,_ ”两句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惜别之情。 19.原文默写 (1)_,更造崩山之音。(列子一则) (2)待到山花
14、烂漫时,_。(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须晴日,_,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4)满载一船星辉,_。(徐志摩再别康桥) (5)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6)卖炭得钱何所营,_。(白居易卖炭翁) (7)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的句子是:_,_。 (8)辛弃疾的破阵子一词中直抒胸臆,表现作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 20.用课文原句填空。 (1)晴空一鹤排云上,_ 。(秋词) (2)_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晴川历历汉阳树,_ 。(崔颢黄鹤楼) (4)_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徐志摩再别康桥) (5)诗词中化用
15、名言、运用典故,可以使诗词的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杜甫的诗句“_,_ 。”(望岳)化用口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要攀登人生高峰的实验;范仲淹的词句“_,_ 。 ”(渔家傲)借“勒石燕然”的典故传达出边塞将是渴望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 21.经典诗文默写 (1)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其五) (2)醉里挑灯看剑,_。(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虽有至道,弗学,_。(虽有佳肴) (4)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5)_,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_,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7)孤山寺北
16、贾亭西,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满载一船星辉,_。(徐志摩再别康桥) (9)_,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0)_,欣欣然张开了眼。(朱自清春) 22.经典诗文默写 (1)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 (2)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3)问君归期未有期,_。(李商隐夜雨寄北) (4)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_。(礼记虽有嘉肴) (6)陛下亦宜自谋,_,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7)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为政) (8)山舞银蛇,原驰蜡象,_。(毛泽东沁园春雪) (9)_,轻轻摇着归
17、泊的小桨!(何其芳秋天) (10)寻梦?撑一支长蒿,_(徐志摩再别康桥) 23.按原文默写。 (1)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破禅院)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_。(礼记一则) (3)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 (4)寻梦?撑一支长蒿,_;满载一船星辉,_。(徐志摩再别康桥) (5)_,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6)虞世南的蝉中_,_两句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7)白居易卖炭翁中“_ ,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24.诗词默写填空。 (1)_,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
18、2)居高声自远,_。(蝉) (3)_,鸣噪自纷纷。(孤雁) (4)_,苦竹丛深日向西。(鹧鸪) (5)_,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6)晴川历历汉阳树,_。(黄鹤楼) (7)晨兴理荒秽,_。(归园田居(其一) (8)_,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沁园春雪) (9)_,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 (10)东市买骏马,_,_,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11)_,岁晏有余粮。(观刈麦) (12)了却君王天下事,_。(破阵子辛弃疾) (13)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_,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 (14)在鹧鸪中,“_,_”两句,让人仿佛置身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声声哀鸣。 (15)在使至塞上
19、中,“_,_”一联,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为千古名句。 25.名句默写。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我爱这土地) (2)_,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3)大堰河,_。(大堰河我的保姆) (4)假如没有你,太阳,_(给太阳) (5)_,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我爱这土地) (6)当雄鸡最后一次鸣叫的时候我就到来/_。(黎明的通知) (7)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_。(北方) (8)_,就没有生命。(鱼化石) (9)仅只是一个平面,_。(镜子) (10)世界要是没有光/也就没有_的春天/也就没有_的夏天/也就没有_的秋天/也就没有_的冬天。(光的赞歌) 2
20、6.名篇名句默写。 (1)涉江采芙蓉中抒发诗人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_,_。 (2)诗经氓中“_,_”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3)沁园春长沙点名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的诗句是:_,_,_。 (4)大行不顾细谨,_。鸿门宴 (5)_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 (6)_,去日苦多。短歌行 2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 (2)氓中,从“_,_”来看,男女主人公小时候是邻居,关系很融洽。 (3)离骚一诗中“_,_”表现了诗人以博大的胸怀
21、,寄托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4)赤壁赋一文中,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句子是:“_,_”。 2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弹精竭虑思考,却“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李煜虞美人词中“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2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两句,作者回忆了自己和同学们积极关注国家大事,并写文章抨击黑暗
22、、宣扬真理的往事。 (2)屈原在离骚中,以“_,_”两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决不与祸国殃民的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来批评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的句子是:“_,_”。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 (1)李清照(2)行者常至(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漫溯 ”“斑斓”的书写。 故答案为:(1) 李清照 (2) 行者常至 (3)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点评】此题考查识
23、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2.【答案】 (1)风正一帆悬(2)山重水复疑无路(3)布衾多年冷似铁(4)波涛如怒(5)断肠人在天涯(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7)锦鳞游泳(8)我想那缥缈的空中(9)是夕阳中的新娘(10)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
24、,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衾”“锦鳞”“缥缈”的书写。 故答案为:(1) 风正一帆悬 (2) 山重水复疑无路 (3)布衾多年冷似铁 (4) 波涛如怒 (5) 断肠人在天涯 (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7) 锦鳞游泳 (8)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9) 是夕阳中的新娘 (10) 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3.【答案】 (1)往来无白丁(2)惶恐滩头说惶恐(3)为有
25、源头活水来(4)江山代有才人出(5)不亦说乎(6)芳草萋萋鹦鹉洲(7)临风一唳思何事(8)沉淀着彩虹似的梦(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惶”“萋”“鹦鹉”“洲”“唳”“淀”的书写。 故答案为:(1) 往来无白丁 (2) 惶恐滩头说惶恐 (3) 为有源头活水来 (4) 江山代有才人出 (5) 不亦说乎 (6) 芳草萋萋鹦鹉洲 (7) 临风一唳思何事 (8)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9)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26、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4.【答案】 (1)人不知而不愠(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3)鸢飞戾天者(4)雪拥蓝关马不前(5)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6)引无数英雄竞折腰(7)寒光照铁衣(8)苟全性命于乱世(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10)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
27、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愠”“斑斓”“鸢”“戾”“撼”的书写。 故答案为:(1) 人不知而不愠 (2)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3) 鸢飞戾天者 (4) 雪拥蓝关马不前 (5)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6)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7) 寒光照铁衣 (8) 苟全性命于乱世 (9)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10) 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
28、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5.【答案】 (1)思而不学则殆(2)临表涕零(3)欲辨已忘言(4)山随平野尽(5)蜡炬成灰泪始干(6)朝晖夕阴(7)昨夜雨疏风骤(8)不带走一片云彩(9)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殆”“辨”“蜡炬”“晖”“骤”的书写。 故答案为:(1) 思而不学则殆 (2) 临表涕零 (3) 欲辨已忘言 (4) 山随平野尽 (5)
29、 蜡炬成灰泪始干 (6) 朝晖夕阴 (7) 昨夜雨疏风骤 (8) 不带走一片云彩 (9)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0)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点评】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6.【答案】 (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0、。(2)百般红紫斗芳菲(3)深林人不知(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5)凭君传语报平安(6)作别西天的云彩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朔 ”“柝”的书写。 故答案为:(1)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 百般红紫斗芳菲 (3) 深林人不知 (4)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5) 凭君传语报平安 (6) 作别西天的云彩【点评】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
31、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7.【答案】 (1)在我的心头荡漾(2)燕然未勒归无计(3)不畏浮云遮望眼(4)蜡炬成灰泪始干(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7)示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
32、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荡漾”“勒”“蜡炬”“沧”“篱”的书写。 故答案为:(1) 在我的心头荡漾 (2) 燕然未勒归无计 (3) 不畏浮云遮望眼 (4) 蜡炬成灰泪始干 (5)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6)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7)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8.【答案】 (1)原驰蜡象
33、(2)禅房花木深(3)非是藉秋风(4)大漠孤烟直(5)心忧炭贱愿天寒(6)弓如霹雳弦惊(7)向青草更青处漫溯(8)想象犹吾心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蜡 ”“藉”“霹雳”“溯”的书写。 故答案为:(1) 原驰蜡象 (2) 禅房花木深 (3) 非是藉秋风 (4) 大漠孤烟直 (5) 心忧炭贱愿天寒 (6) 弓如霹雳弦惊 (7)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8) 想象犹吾心也【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
34、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9.【答案】 (1)长河落日圆(2)一曲新词酒一杯(3)但愿人长久(4)隔江犹唱后庭花(5)野渡无人舟自横(6)浓睡不消残酒(7)有约不来过夜半(8)悄悄是别离的笙箫(9)中间多少行人泪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渡 ”“笙箫”的书写。 故答案为:(1) 长河落日圆 (2) 一
35、曲新词酒一杯 (3) 但愿人长久 (4) 隔江犹唱后庭花 (5) 野渡无人舟自横 (6) 浓睡不消残酒 (7) 有约不来过夜半 (8)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9) 中间多少行人泪【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10.【答案】 (1)芳草萋萋鹦鹉洲(2)大漠孤烟直(3)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4)在星辉斑斓里放歌(5)待到山花烂漫时(6)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7)引无数英雄竞折腰(8)惟有绿荷红菡萏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
36、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萋 ”“鹦鹉洲”“霹雳”“斑斓”的书写。 故答案为:(1) 芳草萋萋鹦鹉洲 (2) 大漠孤烟直 (3) 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 (4)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5) 待到山花烂漫时 (6) 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7)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8) 惟有绿荷红菡萏【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
37、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11.【答案】 (1)八百里分麾下炙(2)黑云压城城欲摧(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5)在星辉斑斓里放歌(6)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麾 ”“炙”“苟”“斑斓”的书写。 故答案为:(1) 八百里分麾下炙 (2) 黑云压城城欲摧 (3) 会挽雕
38、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4)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5)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6) 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12.【答案】 (1)独怆然而涕下(2)几处早莺争暖树(3)小园香径独徘徊(4)学诗谩有惊人句(5)一食或尽粟一石(6)揉碎在浮藻间(7)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9)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
39、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怆”“涕”“谩”“粟”“拏”“衾”的书写。 故答案为:(1) 独怆然而涕下 (2) 几处早莺争暖树 (3) 小园香径独徘徊 (4) 学诗谩有惊人句 (5) 一食或尽粟一石 (6) 揉碎在浮藻间 (7) 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8)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9)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
40、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13.【答案】 (1)不亦乐乎(2)壮心不已(3)谁家新燕啄春泥(4)人生自古谁无死(5)江山代有才人出(6)在星辉斑斓里放歌(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8)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啄”“斑斓”“嬴”的书写。 故答案为:(1) 不亦乐乎 (2) 壮心不已 (3) 谁家新燕啄春泥 (4) 人生自古谁无死 (5) 江山代有才人出 (6)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7) 受任于败
41、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8)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14.【答案】 (1)天涯若比邻(2)江山代有才人出(3)我甘做一条水草(4)赢得生前身后名(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赢”“丝”“蜡炬”的书写。 故答案为:(1) 天涯若
42、比邻 (2) 江山代有才人出 (3) 我甘做一条水草 (4) 赢得生前身后名 (5)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6)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15.【答案】 (1)左臂悬敝筐(2)亡,百姓苦(3)豁然开朗(4)秋风萧瑟(5)枯藤老树昏鸦(6)故余虽愚(7)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8)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9)心儿永远向往
43、着未来(10)夏虫也为我沉默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臂”“敝筐”“萧瑟”“藤”“澜”“镶”的书写。 故答案为:(1) 左臂悬敝筐 (2) 亡,百姓苦 (3) 豁然开朗 (4) 秋风萧瑟 (5) 枯藤老树昏鸦 (6) 故余虽愚 (7) 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 (8)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9)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10) 夏虫也为我沉默【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
44、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16.【答案】 (1)潭影空人心(2)惟吾德馨(3)不带走一片云彩(4)风烟俱净(5)落红不是无情物(6)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潭”“惟”“馨”“觅”“戍”的书写。 故答案为:(1) 潭影空人心 (2) 惟吾德馨 (3) 不带走一片云彩 (4) 风烟俱净
45、 (5) 落红不是无情物 (6)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7)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17.【答案】 (1)志在千里(2)乱花渐欲迷人眼(3)铁马冰河入梦来(4)明月别枝惊鹊(5)再而衰;三而竭(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7)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解析
46、】【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鹊 ”“竭”“挥”的书写。 故答案为:(1) 志在千里 (2) 乱花渐欲迷人眼 (3) 铁马冰河入梦来 (4) 明月别枝惊鹊 (5) 再而衰 三而竭 (6)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7) 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18.【
47、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2)垂緌饮清露(3)奉命于危难之间(4)在星辉斑斓里放歌(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罔”“緌”“斑斓”“勒”的书写。 故答案为:(1) 学而不思则罔 (2) 垂緌饮清露 (3) 奉命于危难之间 (4)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5)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6)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点评】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
48、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19.【答案】 (1)初为霖雨之操(2)她在丛中笑(3)看红装素裹(4)在星辉斑斓里放歌(5)晴川历历汉阳树(6)身上衣裳口中食(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49、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霖”“裹”“斑斓”的书写。 故答案为:(1) 初为霖雨之操 (2) 她在丛中笑 (3) 看红装素裹 (4)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5) 晴川历历汉阳树 (6) 身上衣裳口中食 (7)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8)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点评】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
50、,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20.【答案】 (1)山岛竦峙(2)会挽雕弓如满月(3)芳草萋萋鹦鹉洲(4)满载一船星辉(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竦峙”“萋”“鹦鹉”“洲”“浊”“勒”的书写。 故答案为:(1) 山岛竦峙 (2) 会挽雕弓如满月 (3) 芳草萋萋鹦鹉洲 (4) 满载一船星辉 (5)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浊酒一杯
51、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21.【答案】 (1)欲辨已忘言(2)梦回吹角连营(3)不知其善也(4)万里赴戎机(5)四面边声连角起(6)小信未孚(7)水面初平云脚低(8)在星辉斑斓里放歌(9)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0)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
52、、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辨”“善”“戎”“孚”“斑斓”的书写。 故答案为:(1) 欲辨已忘言 (2) 梦回吹角连营 (3) 不知其善也 (4) 万里赴戎机 (5) 四面边声连角起 (6) 小信未孚 (7) 水面初平云脚低 (8)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9)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0)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22.【答案】 (1)化作春泥更护花(2)结庐在人境(3)巴山夜雨涨秋池(4)九万里风鹏正
53、举(5)然后能自强也(6)以咨诹善道(7)思而不学则殆(8)欲与天公试比高(9)芦篷上满载着白霜(10)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鹏”“咨诹”“殆”“篷”“溯”的书写。 故答案为:(1) 化作春泥更护花 (2) 结庐在人境 (3) 巴山夜雨涨秋池 (4) 九万里风鹏正举 (5) 然后能自强也 (6) 以咨诹善道 (7) 思而不学则殆 (8) 欲与天公试比高 (9)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10)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54、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23.【答案】 (1)万籁此俱寂(2)然后能自强也(3)长河落日圆(4)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5)已是悬崖百丈冰(6)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7)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
55、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籁”“漫溯”“斑斓”“藉”“贱”的书写。 故答案为:(1) 万籁此俱寂 (2) 然后能自强也 (3) 长河落日圆 (4)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5) 已是悬崖百丈冰 (6)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7)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24.【答案】 (1)吴楚东南坼(2)非是藉秋风(3)野
56、鸭无意绪(4)相呼相应湘江阔(5)征蓬出汉塞(6)芳草萋萋鹦鹉洲(7)带月荷锄归(8)一代天骄(9)已是悬崖百丈冰(10)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11)吏禄三百石(12)赢得生前身后名(13)我挥一挥衣袖(14)雨昏青草湖别过;花落黄陵庙里啼(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藉”“鹦鹉洲”“鞍鞯”“辔”“赢”的书写。 故答案为:(1) 吴楚东南坼 (2) 非是藉秋风 (3) 野鸭无意绪 (4) 相呼相应湘江阔 (5) 征蓬
57、出汉塞 (6) 芳草萋萋鹦鹉洲 (7) 带月荷锄归 (8) 一代天骄 (9) 已是悬崖百丈冰 (10)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11) 吏禄三百石 (12) 赢得生前身后名 (13) 我挥一挥衣袖 (14) 雨昏青草湖别过 花落黄陵庙里啼 (15)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点评】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25.【答案】 (1)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雪落在中国的上地上(3)是我的保姆(4)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5)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6)请他们用虔诚的眼睛凝视天边(7)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8)离开了运动(9)却又是深不可测(10)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纤维板行业的国内外标准对比研究考核试卷
- 畜牧良种繁殖保险制度与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 时间的初一语文作文
- 玉米加工与粮食产后减损技术考核试卷
- 空中交通管制员视觉识别能力考核试卷
- 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策略考核试卷
- 站内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与人性化设计实践成果考核试卷
- 纺织品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创新考核试卷
- 小学100以内退位减法练习题(500条)
-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可视化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动汽车两档AMT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计算设计9800字(论文)】
- 肩关节镜麻醉管理
- 期中检测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
- 短期留学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2024完美版
- 2025-2030中国神经外科手术导航软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X中学2024年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方案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
- 09BJ13-4 钢制防火门窗、防火卷帘
-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