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版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第6章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f11cb0b150184c23dbc815e4cd7464/a4f11cb0b150184c23dbc815e4cd74641.gif)
![2013届高考版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第6章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f11cb0b150184c23dbc815e4cd7464/a4f11cb0b150184c23dbc815e4cd74642.gif)
![2013届高考版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第6章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f11cb0b150184c23dbc815e4cd7464/a4f11cb0b150184c23dbc815e4cd74643.gif)
![2013届高考版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第6章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f11cb0b150184c23dbc815e4cd7464/a4f11cb0b150184c23dbc815e4cd74644.gif)
![2013届高考版化学一轮复习知能演练高分跨栏第6章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4f11cb0b150184c23dbc815e4cd7464/a4f11cb0b150184c23dbc815e4cd746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固体是目前饭桌上常用的火锅,关于固体燃烧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发生状态变化 B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没有化学键断裂 D不存在氧化还原反应:选 B。固体的燃烧首先发生状态变化,其次是一个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化学反应。2(2012大连高三模拟)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每生成 2 分子AB 吸收 b kJ 热量该反应热 H(ab)kJmol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 1 mol AA 和 1 mol BB 键,放出 a kJ 能量:选 B。观察题给图像可以得到,上述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
2、热反应,其中反应热 H(ab) kJmol1。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为吸热过程,化学键形成为放热过程。3(2012杭州质检)试判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1/2H2(g)1/2Cl2(g)=HCl(g) B1/2H2(g)1/2Cl2(g)=HCl(g)H91.5 kJmol1 H91.5 kJmol1H183 kJmol1 H183 kJmol1CH2(g)Cl2(g)=2HCl(g) D2HCl(g)=H2(g)Cl2(g):选 B。注意 H 的符号是“”还是“”;H2 和 Cl2 化合时肯定放热。4已知 H2(g)、C2H4(g)和 C2H5OH(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是2
3、85.8 kJmol1、1411.0 kJmol1和1366.8 kJmol1,则由 C2H4(g)和 H2O(l)反应生成 C2H5OH(l)的 H 为()A44.2 kJmol1 C330 kJmol1:AB44.2 kJmol1 D330 kJmol15煤作为,可以有下列两种途径(把煤看成由碳组成):途径:C(s)O2(g)=CO2(g)Ha kJ/mol途径:C(s)H2O(g)=CO(g)H2(g)Hb kJ/mol2CO(g)O2(g)=2CO2(g)2H2(g)O2(g)=2H2O(g)试回答下列问题:Hc kJ/mol Hd kJ/mol燃烧等质量的煤,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放出的
4、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 的数学关系式是(用 a、c、d 表示)。(3)由于水煤气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反应时,反应物需要(填“吸收”或“放出”)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4)简述煤通过途径作为的意义。:(1)物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仅与反应物的最初状态及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而与其中间的变化过程无关,所以燃烧等质量的煤,途径放出的热量等于途径放出的热量。(2)将途径的 3 个热化学方程式变形得:C(s)O2(g)=CO2(g)Hb(cd)/2,则与途径比较得:ab(cd)/2。(3)根据水煤气的反应知,该反应为
5、吸热反应,所以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1)等于 (2)ba(cd)/2 (3)小于 吸收(4)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而且燃烧效率高后,不仅在燃烧时可以大大减少 SO2 和烟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1(2011高考浙江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 6.0 kJmol1,冰中氢键键能为 20 kJmol1。假设每摩尔冰中有 2 mol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打破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 15%的氢键c2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电离度为CH3COONa 固体,则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向,K
6、a。若加入少量c1动, 减小,Ka 变小C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916kJmol1、3747 kJmol1 和3265 kJmol1,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 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H489.0 kJmol1 1H283.0 kJmol1H393.5 kJmol1CO(g)2O (g)=CO (g)22C(石墨)O2(g)=CO2(g)H1641.0 kJmol1定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氢键等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则 4Fe(s)3O2(g)=2Fe2O3(s):选 B。本题考查反应热、 6A 中依题
7、意可计算熔化热能破坏冰中氢键的比例为100%15%,故 A 选项正确;B 中220,醋酸电离度 减小,但电离常数 Ka 不变,醋酸溶液中加少量 CH3COONa 固体,电离平衡故 B 选项错误;C 中若苯分子中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则其标准燃烧热应为3916 kJmol13(39163747)kJmol13409 kJmol13265 kJmol1,从而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故 C 选项正确;D 选项由定律可求出所给反应的反应热 H(393.5kJmol1)6(283.0kJmol1)6(489.0 kJmol1)21641.0 kJmol1,故 D 选项正确。2(2011高考江苏卷
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 1 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2 表示 0.1000 molL1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0 molL1CH3COOH 溶液所得到的B图滴定曲线C图 3 表示KNO3 的溶解度曲线,图中 a 点所示的溶液是 80 时 KNO3 的不饱和溶液D图 4 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 t 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molL1CH3COOH 溶:选 C。A 项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应为放热反应;B 项 0.1000液的大于 1;D 项 t 时还未达平衡。1O2(g)=Na2O(s)H1414
9、 kJ/mol3(2011高考卷)25 、101 kPa 下:2Na(s)22Na(s)O2(g)=Na2O2(s)H2511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 Na 与足量 O2 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 Na2O 的速率逐渐加快D25 、101 kPa H317 kJ/mol下,Na2O2(s)2Na(s)=2Na2O(s) 2:选 D。A项,Na2O2 的电子式为Na O O Na ,两个氧原子形成一个阴离子,所以 Na2O2 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也为 12,与 Na2O 相同。B 项,生成 1 mol
10、Na2O、1 mol Na2O2 都转移 2mol 电子。C 项,在较高的温度下产物可能是 Na2O2 而非 Na2O。D 项,2Na2O2(s)2Na(s)=2Na2O(s)H317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测定 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 3 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终止温度在 101 kPa 时,1 mol H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 kJ 热量,H2 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在 101 kPa 时,1 mol C 与适量 O2 反应生成 1 mol CO 时,放出 110.5 kJ 热量,则 C
11、的燃烧热为 110.5 kJmol1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1,若将含 0.5 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 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 57.3 kJ:选 A。燃烧热是指 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且燃烧热一定是正值,B、C 错误;浓硫酸与NaOH 的溶液混合会发生中和反应,同时又因为浓硫酸的稀释一定放热,该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 57.3 kJ,D 错误。2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选 A。根据吸热反应的定义,判断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标准应是其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从图中可知
12、A 项中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其他三项均不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焓与反应产物的总焓一般是不同的 B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焓一定高于反应产物的总焓 C化学反应的焓变就是反应热D对于 H0 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焓大于产物的总焓,为放热反应:选 A。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设为H1)与反应产物的总焓(设为H2)之间的关系有如下可能:若 H1H2(即 HH2H10),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若 H1 H2(即 HH2H10),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产物的焓变一般不会为 0,即 H2H1。化学反应的焓变和反应热是两个不
13、同的概念,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即恒压、能量变化仅限在化学能与热能及可能发生的体积功之间进行,二者可视为相等,而实际中的多数反应一般都能满足这种条件,故往往用焓变表示反应热。4化学反应 C(石墨)=C(石)H0,由此可知()A石墨比石稳定B C D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石比石墨稳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选 A。根据 H0 可以推断 E(石墨)E(石),即石墨键能大于石的键能或者说石墨的能量比否可以转化成石墨。石的低,判断石墨比石稳定。本题中,没有足够证据表明石能5(2012山东青岛高三模拟)25 、101 kPa下,CO、HCOOH、CH4 和 CH3OH 的燃烧热依次是 67.6 kJ/mol、6
14、2.8 kJ/mol、890.3 kJ/mol 和 726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1O2(g)=CO2(g)ACO(g)2H67.6 kJ/mol1O2(g)=CO2(g)H2O(l)BHCOOH(l)2H62.8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D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选 C。物质的燃烧热是指 101 kPa 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25 、101 kPa 下,水的稳定状态不是气态,应为液态,所以 C 错
15、。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可以写成整数或分数。A、B 选项分别表示的是 1 mol CO 和 1 mol HCOOH 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D 选项表示的是 2 mol错误。CH3OH 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书写上都没有6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的 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s)O2(g)=CO2(g)H1)1O2(g)=CO(g)H2C(s)2S(s)O2(g)=SO2(g)H3 S(g)O2(g)=SO2(g)H4H2(g)1O2(g)=H2O(l)H52 2H2(g)O2(g)=2H2O(l)H6CaCO3(s)=CaO(s)CO2(g) CaO(s)H2O(l)=Ca(OH)2(s)A
16、 CH7 H8B D1:选 C。前面反应式减去后面反应式:CO(g)2O (g)=CO (g)H1H2,该22反应为放热反应,即 H1H20,所以 H1H2;等量的固态硫变为硫蒸气时吸热,故在与 O2 反应生成同样的 SO2 时,气态硫放出的热量多,即 H3H4;发生同样的燃烧反应,物质的量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故 H5H6;碳酸钙分解吸收热量,H70,CaO与 H2O 反应放出热量,H80,显然 H7H8。7在 298 K、100 kPa 时,已知:2H2O(g)=O2(g)2H2(g) Cl2(g)H2(g)=2HCl(g) 2Cl2(g)2H2O(g)=4HCl(g)O2(g)则 H3
17、与 H1 和 H2 间的关系正确的是(H1 H2 H3)AH3H12H2 CH3H12H2:选 A。首先给反应BH3H1H2 DH3H1H2,对应的 H 分别为H1、H2、H3。利用2定律可知 H3H12H2,A 项正确。便得反应,由8已知:HCN(aq)与 NaOH(aq)反应的 H12.1 kJmol1;HCl(aq)与 NaOH(aq)反应的 H55.6 kJmol 。则在水溶液中电离的 H 等于()A67.7 kJmol1 B43.5 kJmol1 C43.5 kJmol1D67.7 kJmol1:选 C。根据题意如下热化学方程式:HCN(aq)OH(aq)(aq)H2O(l)HkJm
18、ol1,H(aq)OH(aq)=H2O(l)H55.6 kJmol1,依据12.1定律得到HCN(aq)=H(aq)CN(aq)H(12.1 kJmol1)(55.6 kJmol1)43.5 kJmol1。9(2012周口高三调研)据科学杂志,外太空的某个星球的大气层中含有大量的CH2=CHOH,此物质常温下为液体,不稳定,易转化为 CH3CHO,化学方程式为CH3CHOHQ1 kJmol1。据此,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H2=CHOH)该星球表面温度很低低温下稳定性:CH2=CHOHCH3CHO C该星球表面温度很高D高温下稳定性:CH2=CHOHCH3CHO:选 A。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9、则反应物能量大于产物能量,产物更稳定,即CH2=CHOH 能量高,CH3CHO 能量低,更稳定。该反应同时为可逆反应,低温时,平衡正向移动, CH2=CHOHCH3CHO低温下会以形式存在,则星球大气层中大量存在CH2=CHOH,则说明该星球表面为高温。10寻找清洁能源一直是化学家努力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家研制一种可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催化剂,这使大量获得氢能源成为可能B利用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C煤的气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煤的高效、清洁利用 D石油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应该被尽量地利用:选D。石油为化石,属于不可再生能源。11(2011高考江苏卷改编
20、题)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2 kJmol1H247.4 kJmol1CH4(g)CO2(g)=2CO(g)2H2(g)H169.8 kJmol12H2S(g)=2H2(g)S2(g)(1)以甲烷为原料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 H2O(g)反应生成 CO2(g)和 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S 热分解制氢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使部分H2S 燃烧,其目的是;燃烧生成的SO2 与 H2S 进一步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均非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H
21、2O 的热分解也到H2,高温下水分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A、B 表示的物质依次是。(4)Mg2Cu 是一种储氢合金。350 时,Mg2Cu 与 H2 反应,生成 MgCu2 和仅含一种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其中氢的质量分数为 0.077)。Mg2Cu 与 H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将第个热化学方程式乘以 2 再减去第个热化学方程式即到正确。H2、O2,另(3)温度在 3000K 时,H2O 分解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部分结一部分仍以原子状态存在于混合气体中。5000 K 以上时,氢原子、氧原子不再结体系中只有两种原子。(4)根据元素守恒可确定该氢化物只能
22、是镁的氢化物,再根据氢的质量分数可确定其化学式。分子,H165.0 kJmol1:(1)CH4(g)2H2O(g)=CO2(g)4H2(g)(2)为H2S 热分解反应提供能量2H2SSO2=2H2O3S(或 4H2S2SO2=4H2O3S2)(3)H、O(或氢原子、氧原子)(4)2Mg2Cu3H2=MgCu23MgH212红磷 P(s)和 Cl2(g)发生反应生成 PCl3(g)和 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的 H 表示生成 1 mol 产物的数据)。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 和 Cl2 反应生成 PCl3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PCl5 分解成 PCl3 和
23、Cl2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 T1 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0.80PCl5,反应达平衡时molPCl50.60 mol,其分解率 1 等于;若反应温度由 T1 升高到 T2,平衡时 PCl5的分解率为 2,2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工业上PCl5 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 P 和 Cl2 反应生成中间产物 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 反应生成 PCl5。原因是;(4)P 和 Cl2 分两步反应生成 1molPCl5 的 H3,P 和 Cl2 一步反应生成 1molPCl5 的H4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Cl5 与足量水
24、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1)、(2)中 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不难写出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分解0.800.60率1100%25%;升温,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因PCl5 的分解要吸0.80热,故升温使其分解率增大,21。(3)降温,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4)根据定律: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多步完成,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5)PCl5 和水的反应为水解反应。31(1)2Cl2(g)P(s)=PCl3(g)H306 kJmol:H93 kJmol125%大于(2)PCl5(g)=PCl3(g)Cl2(g)(3)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降温有利于提高
25、产率,防止产物分解 (4)399 kJmol1等于(5)PCl54H2O=H3PO45HCl13.(1)SiH4 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性自燃,生成SiO2(s)和 H2O(l)。已知室温下 2 g SiH4 自燃放出的热量为 89.2 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 CH4,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又已知 H2O(l)=H2O(g)H44 kJ/mol,则 11.2 L(标准状况)CH4 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已知下列几种烷烃的燃烧热如下:今有 10 L(标准状况下)某种天然气,假设仅含甲烷和乙烷两种气体,燃烧时共放出热量 480 kJ。 (1)试写出乙烷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计算该天然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 (3)由上表可总结出的近似规律是。(4)根据(3)的近似规律可癸烷的燃烧热约为kJmol1。H890 kJmol144 kJmol12802:.根据题意得关系式:CH4(g)2H2O(g)kJ/mol,则 0.5 mol CH4 完全燃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学科视角下的小学生综合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总结
- DB6528T 210-2024板椒联合收获机作业技术规程
- DB6103T 82-2025夏大豆扩行缩株栽培技术规范
- 专业常年法律顾问聘任合同模板
- 个人投资入股合作合同协议
- 专利许可合同
- 买卖合同终止及赔偿协议
- 专兼职律师服务合同格式范本
- 个人咖啡店转让合同范本
- 产品设计与制造合同范本
- 消防器材与消防设施的维护与检查
- 2024年度碳陶刹车盘分析报告
- 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1月 浙江首考英语试卷
- 2025年1月广西2025届高三调研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质检工作计划书2025质检部工作计划范文
- 《复旦大学》课件
- 承包鱼塘维修施工合同范例
- 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正式版
- 2024版《糖尿病健康宣教》课件
- 2024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