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122013年高考新课标化学考纲考点梳理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团:几个原子形成的集团。理解:核裂变中、衰变中原子核发生了改变,所以不是化学变化。原子团包括电中性的基(如羟基、甲基等)、根(碳酸根、铵根等)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混合物: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物质。纯净物:只有一种成分的物质。单质: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金属: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
2、(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非金属:通常条件下为 HYPERLINK /view/10082.htm t _blank 气体或没有 HYPERLINK /view/6314.htm t _blank 金属特性的脆性 HYPERLINK /view/115120.htm t _blank 固体或 HYPERLINK /view/115153.htm t _blank 液体,如 HYPERLINK /view/13922.htm t _blank 元素周期表右上部15种 HYPERLINK /view/19993.htm t _blank 元素和 HYPERLI
3、NK /view/34554.htm t _blank 氢元素, HYPERLINK /view/855647.htm t _blank 零族元素的 HYPERLINK /view/63071.htm t _blank 单质。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酸:电离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碱:电离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盐:由金属阳离子(包括铵根)和酸根阴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为酸性氧化物(酸酐:如碳酸酐CO2)、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复杂氧化物(Na2O2 KO2 KO3等)。联系:八圈图的理解。如生成盐的反应有:酸碱
4、中和,酸性氧化物与碱,碱性氧化物与酸,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金属与酸,非金属与碱等。注意:NaHSO4在水中也能电离出H+,但是NaHSO4不是酸,属于酸式盐。Mg(OH)Cl属于碱式盐。 OF2为氟化物,而不是氧化物。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浊液、胶体和溶液的区别。常见的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胶体。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小于1nm。浊液:浊液中的粒子大于100nm。胶体:介于1100nm的分散系属于胶体。溶液和胶体的鉴别通常用丁达尔效应。胶体的精制提纯通常用渗析。溶解度:当温度一定时,固体溶质在某溶剂
5、中形成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一定值(溶解度)。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通常给出的溶解度指一定温度下的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见选修4p61:表3-4。饱和溶液:溶质在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的状态。(二)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掌握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以及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1-36号元素、7个主族的元素按周期按族,你记住了吗?记忆一些俗名:纯碱、石炭酸、小苏打、芒硝、胆矾、绿矾、酚醛树脂、涤纶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H:在气态氢化物、有机物里H一般为+1价,在NaH CaH2 NH4H等固体氢化物中
6、为-1价O:在氧化物等化合物中一般为-2价,但在Na2O2、KO2、KO3中可标平均价态分别为-1 -1/2 -1/3S:Cu2S CuS Na2S2O3 Na2S2O7Cl:NaCl Cl2 HclO NaClO2 NaClO3 HClO4C: 有机物中则计算平均价态如CH3OH H2C2O4 CH2OFe:一般显+2 +3价,Na2FeO4 Fe3Fe(CN)62 Cr :K2Cr2O7 K2CrO4 Cr(OH)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电子式仅表示最外层电子如:N N3- Fe Fe3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以及
7、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反应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易错在不写外界压强、温度(如果不是常温常压)、物质状态写齐、反应热单位及符号写对、热量数值与物质的量对应电极反应式:首先是离子方程式,注意负极和阳极是失电子,正极和阴极是得电子化学计量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相关计算。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612C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之得到的比值(初中的定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按照元素的各种核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相对分子质量: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
8、子的集合体,符号位n。单位是mol。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位M,单位为g/mol(或gmol-1)。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符号为Vm,单位为L/mol或m3/mol。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为CB,单位为mol/L。阿伏伽德罗常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为N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能根据物质的量与质量、摩尔质量、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物质的量浓度、溶质质量分数、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计算。掌握四个基本计算公式:n=理解质量守恒的含义,能运用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9、。(略)(三)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及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同位”指核素的质子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有相同的位置。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质子 原子核原子 中子 11H无中子,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核外电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
10、子数(N)了解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的原子及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记熟1-36号元素的名称、符号、分区。注意:满足洪特规则特例的是24Cr(3d54s1 ) 29Cu(3d104s1 ) ;ds区只有两种元素:Cu Zn既在同一周期又在同一族的元素是第VIII族元素:Fe CO Ni 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24Cr(3d54s1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区)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实质: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注意: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是:
11、元素的性质随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递变。结构:七主、七副、一VIII、一0,记清楚从左到右的元素族序数: IA IIA IIIB IVB VB VIB VIIB VIII IB IIB IIIA IVA VA VIA VIIA O分区:从左到右依次为S区、d区、ds区、P区 注意:主族元素全部在S区和P区,过渡元素全部在d区、ds区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 A 和 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会画金属和非金属的梯形分界线。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
12、渐增多,1个到8个(或2个);原子半径减小;最高价1到7(O、F无正价);最低负价-4到-1。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了解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周期性变化规律:每个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第一个元素(H和碱金属),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最后一个元素(稀有气体)。总体
13、增大,但IIA族和VA族反常。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电负性: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变大;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变小。理解应用:第2周期:Li B Be C O N F Ne 第3周期:Na Al Mg Si S P Cl Ar逐级电离能用以判断化合价,找到突然变大点。电负性: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金属和非金属通常以1.8为界划分,大于1.8常为非金属,小于1.8常为金属,“类金属”在1.8左右。离子键、共价键的判断可用两种元素电负性差值1.7来判断,当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化学反应形成的电子对不会被共用,形成的将是离子键。而共价键是电负性相差不大的
14、原子间形成。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是静电作用,有吸引、有排斥)。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可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离子晶体的结构取决于几何因素(正负离子的半径比)、电荷因素、键性因素。一般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最能反映离子晶体稳定性的数据是晶格能,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mol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离子晶体的熔点、沸点高低用晶格能解释。晶格能越大,稳定性越高,熔沸点越高。晶格能与离子半径、离子电荷有关。如MgO的熔沸点高于NaCl,是因为MgO的离子电荷更高,离子半径更小,晶格能更
15、大。了解共价键的形成及其主要类型(键和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共价键:本质是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云相互重叠。键和键依据共价键形成实质来划分。键(头碰头、轴对称)包括s-s 键、s-p 键、 p-p键键(肩并肩、镜像对称)只有p-p 键。共价单键都是键,共价双键有一个键,一个键,共价三键有一个键,2个键。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硬度大小,用共价键键能大小解释。原子半径越小,则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注意稍微复杂分子中的杂化类型判断如:饱和碳、
16、羰基、碳碳三键、碳碳双键、碳氮三键、S8、P4 、COOH 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金属键: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较强的作用力。“电子气理论”认为,金属键为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金属延展性的解释: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各原子层发生相对滑动,但不会改变原来的排列方式,弥漫在金属原子间的电子气可以起到轴承中滚珠与润滑剂的作用,所以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金属导电性的解释:电子气在电场中定向移动。用电子气中的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与金属原子频繁碰撞解释金属的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现象。
17、了解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共价键有两种: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这是依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来划分。极性键: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极性键中的两个键合原子,一个呈正电性(+),一个呈负电性(-)。非极性键: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的共价键,即相同的两个原子间成键。分子的极性: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的极性是分子中化学键极性的向量和。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使分子的某一个部分呈正电性(+),另一部分呈负电性(-)。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规律: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臭氧O3除外);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根据分子中极性的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18、当各个极性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0时,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一般判断方法:ABn型分子,A的化合价数等于价电子数,则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不是;根据空间结构是否高度对称来判断,直线形(CO2)、平面正三角形(BF3)、正四面体形(CH4)为非极性分子;有的还可根据相似相溶规律来判断。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原子晶体:所有原子以共价键相互结合,整块晶体是一个三维的共价键网状结构,是一个“巨分子”,又称共价晶体。金刚石:每个碳原子以四个共价单键对称地与相邻的4个碳原子结合,C-C-C夹角为109028,即金刚石中的碳采取SP3杂化轨道形成共价键。C-
19、C键长很短,键能很大,硬度最大,熔点很高。注意:石墨的熔点高于金刚石。高硬度、高熔点是原子晶体的特性。二氧化硅:每个硅原子以四个共价单键与四个氧原子结合,形成正四面体,每个氧原子与两个硅原子结合,形成空间网状的立体结构。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区别。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对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化学键是原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范德华力:很弱,比化学键小12个数量级。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常见物质。氢键不是化学
20、键,其大小介于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之间。也与分子稳定性无关。氢键:它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氢键的存在,使物质熔沸点较高、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用化学式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一些,因为水蒸气中存在缔合分子(H2O)n。如对羟基苯甲醛。分子内的氢键使熔沸点降低。如邻羟基苯甲醛。含有氢键的常见物质:含有N-H、O-H、F-H的物质如NH3 、N2H4 、H2O 、H2O2 、HF、 NH4F 、CH3CH2OH 、 CH3COOH 、氨水、甘氨酸、邻羟基苯甲酸(醛)、对羟基苯甲酸(醛)等氢键的表示:A-HB了解分子晶
21、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与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略)(四)化学反应与能量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其本质,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本质: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概念:升 失 氧化 还原剂 得氧化产物,显还原性 降 得 还原 氧化剂 得还原产物,显氧化性配平:标价、列变化(双线桥或单线桥)、升降得失平、电荷平、原子等计算:依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列出关系式,代入计算常见的还原剂:除了无机物,还有乙醛、乙醇、苯酚等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反应:电解质(酸、碱、盐)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发生条件:使离子浓度减小,如生辰沉淀
22、、气体、弱酸弱碱、水等。本质:不仅表示某个具体的反应,还表示某一类反应。认识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化学,人类利用能源经过了三个阶段。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形成新化学键时,又要释放能量。之间的差值就产生了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焓变等概念。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吸热反应:反应通
23、过加热、光照等吸收能量(能量来自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放热反应: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大。反应后放出能量(释放给环境)使反应体系能量降低。反应热: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焓(H):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焓变: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H)。敞口恒压容器中进行的反应,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与反应热关系的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
24、理。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应用。原电池的原理: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区域(两个半电池)进行,再以适当方式(如盐桥)连接起来。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获得电子;在原电池内部,两极浸在电解质溶液中,并通过正负离子的定向移动而形成内电路。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再通过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构成环路。电解池的原理: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借助于电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通电时,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入电解池的阴极,经过阴阳离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的内电路,再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并沿导线流向电源的正极
25、。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普通锌锰电池 一次电池(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总式 锌银电池:总式 锂电池 二 次 电 池 铅蓄电池:总式 (充电电池、蓄电池)镍镉电池、氢镍电池、锌银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等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酸性):总式 燃料还有:烃、肼、甲醇、氨、煤气灯液体或气体;氧化剂:纯氧、空气中的氧气电解池的应用: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氯气、氢气;电镀(镀层金属做阳极,镀件做阴极);电解精炼如铜(粗铜做阳极,精铜做阴极);电冶金制K Ca Na Mg (用MgCl2)Al(用Al2O3)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
26、蚀的原因。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原因: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危害:金属被腐蚀后,在外形、色泽、机械性能发生变化,从而使机器设备、仪器仪表的精度的灵敏度降低,直至报废。使桥梁、建筑物的金属构架强度降低造成坍塌,地下金属管道发生泄漏,轮船船体损坏等。措施:原理:让被保护的金属成为正极或阴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制成防腐合金,喷油漆、涂油脂、电镀、喷镀、表面钝化等。(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定量表示方法。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7、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的快慢。当体系为气态或溶液时,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浓度影响:不同浓度草酸溶液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 温度影响: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放在热水和冷水中化学方程式 催化剂的影响: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化学方程式 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可逆反应:同一条件、同时进行。可逆性:很多反应都有可逆性,即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在同时进行,只是可逆的程度有所不同并且差异很大而已。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略化学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
28、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相关计算:以浓度单位、数值列出三段式,找到平衡浓度代入。注意:固体、沉淀、纯液体H2O等不进入表达式。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浓度影响:重铬酸钾溶液中加酸、加碱,反应式 氯化铁溶液中加硫氰化钾溶液后,再加饱和氯化铁溶液、较浓氯化铁溶液、再加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影响:NO2浸泡在冰水和热水中的颜色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略)(六)电解质溶液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
29、强电解质:在水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盐。弱电解质:在水中不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盐、水。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强全部电离;弱部分电离、可逆。导电性: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和离子电荷数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无必然联系。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存在电离平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一般K1K2K3,通常只考虑第一步电离。电离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相似,能够直接反映酸、碱电离程度的大小。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水:极弱的电解质,发生微弱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水的电离平衡常数公式: 了解溶液pH的定义。认识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
30、(H+)和C(OH-)、PH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pH:酸碱性:常温下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原理: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溶于水时,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阴离子可分别与水电离产生的OH- 或H+生成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使得c(H+)c(OH-),因而这两类盐溶液呈现酸性或碱性。本质:促进了水的电离。影响的主要因素: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应用:(1)生活中通过改变溶液中相关物质的浓度或溶液温度来调节盐的水解程度。如用热纯碱溶液清洗油污;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如FeCl3水溶液,为了抑制水解可加入少量的盐酸,以防止溶液浑浊。(2)用作净水剂,如铝盐、铁
31、盐:有些盐(碱金属与部分碱土金属除外)在水解时,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当生成的氢氧化物呈胶体状态且无毒时,可用作净水剂。 (3) 如果溶液浓度较低,也可以利用水解反应来获得纳米材料(氢氧化物可变为氧化物)。(4)如果水解程度较大,还可以用于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如用TiCl4制备TiO2:制备时加入大量的水,同时加热,促进水解趋于完全。所得经焙烧得TiO2。类似的方法也可用来制备SnO、SnO2、Sn2O3等。其他请关注教材p59-60的711题。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以及沉淀转化的本质。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一)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
32、的分子式。示例: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元素分析:李比希的燃烧法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质谱法:质谱图中最右边的分子离子峰,即最大的数值为Mr分子结构测定:红外光谱:测定分子中的化学键、官能团核磁共振氢谱:推知有几种不同类型的H原子及数目:有几组峰及峰面积之比X-射线衍射实验:获得键长、键角、分子的三维结构。区分晶体和非晶体。色谱法:选修5第一章第四节,分离提纯有机物的方法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了解同系物的概念和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判断和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碳原子成键特征:每个碳能与H或其他原子或碳碳间能形成四个共价键;两个碳原子间
33、能形成单键、双键、三键;多个碳原子可形成碳链(可带有支链)、碳环,碳链和碳环可相互结合;同分异构现象。同系物: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官能团的种类、个数必须相同。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结构不同,因而产生性质上的差异的现象。同分异构体: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烯烃的顺反异构(每个双键碳原子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了解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并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有机化合物。类别官能团的名称及化学式典型代表物名称及结构简式烷烃甲烷烯烃乙烯炔烃乙炔芳香烃苯卤代烃溴乙
34、烷醇乙醇酚苯酚醚乙醚醛乙醛酮丙酮羧酸乙酸酯乙酸乙酯关于命名:认识烃基:甲基-CH3、乙基-CH2CH3、亚甲基-CH2-、丙基有2种(正丙基、异丙基)、丁基有4种。作为支链时,甲基只能从2位开始,乙基只能从3位开始。注意苯的同系物的命名: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某些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略)(二)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理解烃(烷、烯、炔、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有机物官能团与性质断键方法:必须明白每个官能团中哪些键可以断裂,发生哪些反应,条件是什么。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天然气:主要为甲烷 石油液化气: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汽油:C5C11的烃类了解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等)。了解烃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和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氟氯代烷可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形成臭氧空洞。其余自行收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磁选机行业运营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皮质激素类行业发展现状规划分析报告
- 河北农业大学《UI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播音主持基础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物理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淮南师范学院《健康行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大学《市政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地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传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衡阳科技职业学院《酒店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敦刻尔克大撤退课件
- 农药残留监测
- 新生儿败血症(共22张课件)
- 颂钵疗愈师培训
- 2025蛇年春节习俗大赏体验感受家的温馨课件
- 投资居间协议合同模板
-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及护理课件
- 抽水蓄能电站课件
- GB/T 25052-2024连续热浸镀层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河北科大项目实施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