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绿洲六期测量施工组织方案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22792346 第一章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222792346 h 1 HYPERLINK l _Toc222792347 第二章 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222792347 h 1 HYPERLINK l _Toc222792348 第三章 施工准备 PAGEREF _Toc222792348 h 2 HYPERLINK l _Toc222792353 3.1主要仪器准备 PAGEREF _Toc222792353 h 23.2 对所有进场的测量器具计量检定周期的审定
2、23.3 与甲方办理交接桩手续.23.4 检核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23.5 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 HYPERLINK l _Toc222792354 第四章 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PAGEREF _Toc222792354 h 2 HYPERLINK l _Toc222792355 第五章 定位测量 PAGEREF _Toc222792355 h 2 HYPERLINK l _Toc222792356 5.1 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PAGEREF _Toc222792356 h 2 HYPERLINK l _Toc222792357 5.2 场区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 PAGE
3、REF _Toc222792357 h 3 HYPERLINK l _Toc222792358 5.3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PAGEREF _Toc222792358 h 3 HYPERLINK l _Toc222792359 5.4 平面定位轴线控制网的测设测定 PAGEREF _Toc222792359 h 4 HYPERLINK l _Toc222792360 5.5控制桩点位的埋设5 HYPERLINK l _Toc222792361 5.6高程控制网的测设5 HYPERLINK l _Toc222792362 5.7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55.8 HYPERLINK l _To
4、c222792363 注意事项65.9 HYPERLINK l _Toc222792364 方格网和主轴线的精度要求6 HYPERLINK l _Toc222792365 第六章 施工过程测量 PAGEREF _Toc222792365 h 6 HYPERLINK l _Toc222792366 6.1 土方开挖测量 PAGEREF _Toc222792366 h 6 HYPERLINK l _Toc222792368 6.2 垫层施工测量 PAGEREF _Toc222792368 h 6 HYPERLINK l _Toc222792369 6.3 垫层上测量放线7 HYPERLINK l
5、_Toc222792370 6.4 防水保护层上测量7 HYPERLINK l _Toc222792371 6.5基础施工测量7 HYPERLINK l _Toc222792372 6.6 楼层平面轴线及高程测量9 HYPERLINK l _Toc222792373 6.7 墙体标高控制 PAGEREF _Toc222792373 h 11 HYPERLINK l _Toc222792374 6.8 顶板模板、混凝土标高控制 PAGEREF _Toc222792374 h 11 HYPERLINK l _Toc222792375 6.9 楼层外窗及搂角的控制 PAGEREF _Toc22279
6、2375 h 12 HYPERLINK l _Toc222792376 6.10 二次结构施工测量 PAGEREF _Toc222792376 h 12 HYPERLINK l _Toc222792377 6.11 地面面层施工测量 PAGEREF _Toc222792377 h 12 HYPERLINK l _Toc222792378 6.12屋面施工测量 PAGEREF _Toc222792378 h 13 HYPERLINK l _Toc222792379 6.13 外墙施工测量 PAGEREF _Toc222792379 h 13 HYPERLINK l _Toc222792380 第
7、七章 施工要点及验收方法 PAGEREF _Toc222792380 h 13 HYPERLINK l _Toc222792381 7.1交叉作业 PAGEREF _Toc222792381 h 13 HYPERLINK l _Toc222792382 7.2步步校验 PAGEREF _Toc222792382 h 14 HYPERLINK l _Toc222792383 7.3验线处理等级 PAGEREF _Toc222792383 h 14 HYPERLINK l _Toc222792384 第八章 测量人员的基本准则 PAGEREF _Toc222792384 h 14 HYPERLIN
8、K l _Toc222792386 第九章 仪器的检验和使用 PAGEREF _Toc222792386 h 14 HYPERLINK l _Toc222792387 第十章 测量资料 PAGEREF _Toc222792387 h 14 HYPERLINK l _Toc222792388 第十一章 实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PAGEREF _Toc222792388 h 15 HYPERLINK l _Toc222792389 第十二章 沉降观测 PAGEREF _Toc222792389 h 16 HYPERLINK l _Toc222792390 第十三章 边坡观测 PAGEREF _Toc2
9、22792390 h 16第一章 编制依据序号资料名称编号及备注1南昌恒大绿洲六期主体及配套工程施工图纸及甲方文件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工程建设监理规范GB50319-20004普测测量成果报告书南昌众恒勘察测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5南昌恒大绿洲六期主体及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现场自然条件等第二章 工程概况 项目概况工程名称南昌恒大绿洲六期主体及配套工程工程地址南昌市南昌县迎宾南大道270号建设单位江西省翠林山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监理单位江西方正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质量目标确保“南昌市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工程奖”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力争“江西省安全文明施工工地奖”
10、 设计概况高层设计概况表 序 号项 目内 容1总建筑面积184174.362总高度97.75m3层数地上32层、地下1层4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5地上面积158189.386地下面积25984.98别墅设计概况 A户型B户型栋数31栋数44总建筑面积22318.79(其中地下室9277.06)总建筑面积15417.6总高度9.25m总高度8.7m层数地下1层,地上两层层数地上两侧结构形式框架结构结构形式框架结构第三章 施工准备3.1主要仪器准备序号仪器名称数 量型 号1全站仪1KTS-422L2经纬仪1DT-02C3水准仪1DZS3-14垂准仪1DZJ-300A3.2 对所有进场的测量器具计量检定
11、周期的审定。3.3 与甲方办理交接桩手续。3.4 检核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3.5 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第四章 施工测量基本要求4.1 明确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的目的。4.2 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作到测量作业步步有校核。4.3 根据测设场区控制网测设本楼控制网。4.4 定位、放线工作在自检互检合格后上报有关部门验线。4.5 保护好桩位,使用钢尺应加三差改正。4.6 注意测量工作的保密、安全,有问题及时上报。第五章 定位测量5.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5.1.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5.1.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
12、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基础底板平面图、结构首层平面图找到本工程的关键部位、变化部位,依据这些部位进行控制网的测设。5.1.3 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5.1.4 施工测量控制点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点位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志。5.2 场区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5.2.1仪器采用全站仪、棱镜,测量仪器必须在施工前经过检定合格,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5.2.2首先测量员应对甲方提供的建筑红线点(或有效测量依据点位)进行复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依据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布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首级控制。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GBJ50026-
13、2007)要求进行,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以下的规定。轴线控制网的指标等级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二 级51/200005.2.3本工程建筑物轴线的竖向传递使用DZJ-300红外线铅垂仪,在每流水段布设不少于3或4个投测点,使各区段自成体系,各自组织流水施工。5.3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5.3.1在完成本工程的定位测量工作后,测量员便根据其给定的所有楼座的大角点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本着便于施工、控制全面、又能长期保留的原则建立了场区的平面控制网。5.3.2点位的布置应设在建筑物的周围,方格点的标桩不要落在开挖的基础、管线或太靠近建筑物,以保证长期保存。5.3.3 经复测合格后及时填写测量定
14、位记录及验线通知单报甲方及相关部门验线,合格后引测至基槽开挖线以外及周围建筑物上,并做好标志,形成建筑物平面控制网。5.3.4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应依据总平面图及结构流水段划分示意图等,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建立于首级平面控制网之上,依据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GBJ50026-2007)的要求,本工程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二级为准。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等级适用范围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二级框架、高层、连续程度一般的建筑131/150005.3.5定位使用全站仪、棱镜、50米钢卷尺,在测设过程中采用不同测量路线进行施测,以达到同步校核的
15、目的。5.4 平面定位轴线控制网的测设测定5.4.1主体结构至标准层或出0.00的各楼层校对合适无误后继续施工,控制线设在现有的楼层标高、轴线控制线校正无误作为传递依据,布设一个区控制轴线不少于3个点、标高一个区不少于2个点.为了便于施工测量,需要测定轴线控制网,拟定东西设1条控制轴线,南北方向设3-6条控制轴线。5.4.2在主控网线及其延长线上确定各栋外墙轴线的位置控制网轴,为了不至于在墙钢筋绑扎后挡住轴线的投测,故根据上述各控制轴线分别定出距各外墙内边线600mm的偏轴线,偏轴名称分别在原有名称的基础上加 “ ”。校测各轴线交点是否为90,并拉尺检测各交点间距离,测角用等偏定平法架仪器,以
16、盘左盘右两点分中法做点。量距要经过尺厂、温度、倾斜修正后,并用标准拉力(50N)量出实测距离。根据以上方法,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网。精度要求:测角中误差10,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高层控制网:1#-7#楼为数字轴2、18、20、36轴60cm偏轴线,字母轴B、K轴60cm偏轴线。(详附图一)别墅控制网:35#-51#楼为数字轴1、6轴60cm偏轴线,字母轴B、F轴60cm偏轴线(详附图二)21#-32#楼为数字轴1、5轴60cm偏轴线,字母轴B、D轴60cm偏轴线(详附图三)8#-20#、33#、34#楼为数字轴1、4轴60cm偏轴线,字母轴B、D轴60cm偏轴线(详附图四)68#-71#
17、、75#-77#楼为数字轴2、1/4、8、11轴60cm偏轴线,字母轴1B、1E、2B、2E轴60cm偏轴线(详附图五)52#-64#楼为数字轴2、4、7、1/10轴60cm偏轴线,字母轴1C、1H、2C、2H轴60cm偏轴线(详附图六)65#-67#、78#-82#楼为数字轴1/01、1/12、4、9轴60cm偏轴线,字母轴1B、1F、2B、2F轴60cm偏轴线(详附图七)5.5控制桩点位的埋设5.5.1本建筑由于场地起伏坡度大,地面用小木桩,再用小钢钉在上面砸入作为各轴线的标识,或直接用全站仪放样定出楼角坐标(及轴线1m线)作为施工依据。5.5.2控制桩进行妥善保护:控制桩周围的土挖开50
18、50cm、深40cm小坑,并用素混凝土灌实,混凝土表面与桩顶基本相平或略高与桩顶。 5.5.3注意事项:各轴线的定位测量应从各主轴点测设,而不应从方格网点或施工控制点(基准点)引测,以免建筑物产生不同的位移或偏移,影响施工质量;轴线网的测设精度可根据建筑物定位精度的不同灵活掌握,以便与提高工作效率。5.6高程控制网的测设本工程由于所给定的G02(20.803m)、A1(22.275m)、A2(20.121m)、A3(19.204m)就在场区内,为了测量工作的精确性,采用两水准点闭合测量法并严密平差,把高程引测到各楼附近的围墙或固定建筑物上,并用红油漆给予明显的标识。用校核无误后的控制点定出本工
19、程的0.000或相应高程依据,用红色油漆作“”标记,作为本工程的高程依据。为提高精度,必须使用前后视等长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进行现场高程点的复测工作。5.7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 5.7.1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仪器型号水准标尺观测次数附和或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环线次数平地三等36DS1DS3因瓦双面往、返往、返往、返往、返12 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5.7.2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等级视线长度(m)视线高度(m)前后视较差(m)
20、前后视累积差(m)基辅分划读数较差(mm)基辅分划测高差之差(mm)三等750.3252030 5.7.3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W = 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 W闭合差(mm): L相应线路长度(km): 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内业计算最后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精确至0.1mm,三等精确至1mm。5.8注意事项各轴线的定位应从各主轴点测设,而不应从方格网点或施工控制点(基准点)引测,以免建筑物产生不同的位移和偏转,影响施工质量,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5.9方格网和主轴线的精度要求主轴线或方
21、格网边长精度直线角误差主轴线交角误差主轴线1:1000015”10”方格网1:800015”第六章 施工过程测量6.1 土方开挖测量施工之前由测量人员按施工方案用白灰将基槽的上口线标出来,并按放坡要求把槽底口线标出来,将标高点引测在基坑西、东侧的边坡上(用木桩或钢筋做控制点),土方开挖时以此标高为依据,引测到基坑内,由测量人员测设距槽底50cm的标高点,每隔20m钉水平标高控制桩控制开挖标高。电梯坑、集水井基坑在开挖时现场控制,在挖出一定的工作面后将控制线投测到基底上,测放出集水坑的位置,以配合机械和人工进行土方开挖。6.2 垫层施工测量基槽验收完毕后,对基坑四周边坡上的标高桩进行校核,合格后
22、在基槽内用混凝土做灰饼,间距2米,作为垫层施工标高控制依据。用经纬仪将外墙的轴线投测到基槽,定出各外墙的轴线桩,依据图纸放出采光井、集水坑上下口线、后浇带位置及垫层的外边线。6.3垫层上测量放线在垫层上测量放线前,首先对轴线控制网进行校测,然后架经纬仪(DT-02C)于坑边轴线桩上依次用正倒镜方法向下投测轴线点,投测允许误差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GBJ50026-2007),投测后,架经纬仪于垫层上,盘左,盘右转角校核角度,钢尺往返测量(用标准拉力5Kg),弹出防水保护墙的墙身线,底板外边线,标高控制。6.4 防水保护层上测量6.4.1测量放线方法同上,但须放出柱边、墙边控制线、楼梯间控制线
23、、后浇带及门窗洞口边线,重点部位用红“”作上标志。 6.4.2 标高控制:在永久性保护墙(砖胎模)上弹出标高控制线,用于控制钢筋绑扎。在底板中部固定好的暗柱钢筋上抄测标高线,并作好标志,作为底板混凝土顶面标高的控制点,浇筑混凝土时可拉小白线控制顶面标高。6.5基础施工测量6.5.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6.5.1.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6.5.1.2采用1台DT-02C测角精度5级经纬仪,根据场区控制网进行校测。6.5.2轴线投测方法6.5.2.1 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
24、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根据测绘院提供的桩位设立8个轴线控制桩,将轴线打在基坑的砖胎模上的砖墙上,画上十字线,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地下室施工桩位位移,从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6.5.2.2 根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将DT-02C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点),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3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精度,边长1/10000,测角小于10。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然后在该平面上测
25、出轴线及细部线。控制线投点间距不应大于6m,细部线应弹出梁、墙、柱、门、洞口边线及50cm控制线。弹墨线时要对准点位,小线要拉紧,弹线点位距离不得大于3m。要求墨线清晰。6.5.2.3施工测量各部位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施工测量各部位技术要求项 目允许误差(mm)外廓主轴线长度(L)L30m530mL60 m1060mL90m1590mL120m20120mL150m25L150m30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6.5.3基础施工中的标高控制、测量6.5.3.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施工期间每两个月对高程、坐标控制点进行一次复测,雨季前后复测一次,以及在结构施工至0.00
26、0时进行一次整体校核。6.5.3.2标高测量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施工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间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并用红色油漆画三角作标志,同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6.5.3.3利用附合测法校测靠建筑物最近的两个标高控制点,分别向每栋楼基坑引测至少三个控制点,随着挖土深度的不断进行,以现场内该栋号引测的高程点作为基准点,用5m塔尺逐段向下传递,作为机械挖土深度的控制依据。为保证0.000以下高程点的准确性,在机械挖土到距设计槽底300mm深处时,采用直接悬挂50m的大钢尺
27、引测一道距坑底1.000m左右的标准标高点,作为基坑高程施工依据,采用悬吊钢尺法时必须使钢尺尺身铅直并施加一定拉力,使所传高程准确无误。为防止超挖,扰动地基,测量人员跟班作业,钢筋棍上做5m*5m控制网。拉线控制清土标高。6.5.3.4地下室墙、柱上抄测+1m建筑水平控制线,误差在2mm以内,弹墨线标明,弹线点位间距不得大于3m,且在弹线时的墨线一定要拉平、拉紧。6.5.3.5结构混凝土浇筑前,在立筋上抄测标高,间距大于6m时加设附加筋,要求误差2mm以内。用以控制结构标高及设备预留预埋。设备预留预埋前应校核至少三根立筋上的标记,当误差大于3mm时,应找测量人员进行复测并提供准确的标高。6.6
28、 楼层平面轴线及高程测量6.6.1楼层平面轴线测量对于建筑物0.000以上的轴线施测采用内控法,仪器用激光铅垂仪。在建筑物首层内底板上测设轴线内控点。6.6.1.1首层放线验收合格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引测等级不得低于建筑物控制的等级。经自检、互检,报监理工程师验线合格后,依据轴线控制网图和施工分区图做控制桩点,作为竖向控制基点。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钢筋与首层楼面板钢筋焊接,作为轴线竖向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以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20cm20cm),上口比下口稍大。平时洞口用500500mm竹胶板盖严保护,板中穿6
29、钢筋垂下200mm做倒钩,防止模板被取走发生安全事故,框架结构无地下室首层以上用掉线锥方法向上传递轴线。6.6.1.2轴线竖向投测前,应对首层轴线控制网(钢板基准点)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高度(m)允许误差(mm)每 层3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120m20120mH150m25H150m306.6.1.3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DT-02C型红外线铅垂仪,先在底层基准点处架设红外线铅直仪,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红外线电源,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然后在施工层楼板开口处用有机玻璃接收靶接
30、收。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铅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4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并与外墙、柱竖向轴线校核,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50m)。在施工层用经纬仪连线,用墨线标明。然后放出细部线,细部线应弹出梁、墙、柱、门、洞口边线及50cm模板控制线。6.6.1.4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6.6.2高程传递6.6.2.1待首层剪力墙拆模后,将场区高程控制
31、点引测至首层剪力墙上(+1m),不得少于三个,且精度不得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以此作为首层以上各层的高程控制点。6.6.2.2在首层及首层以上的剪力墙浇筑好后,在墙体上抄测出建筑1m线(做为二次结构的依据),首层以上的标高传递,从首层墙体上已有标高点(1m控制线,红铅油标记)向上用钢尺沿柱或墙身量距。以上各层均在此处用红铅油标记,并注明其相对高程。6.6.2.3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需保证钢尺铅直),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6.6.2.4建筑物标高应至少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竖向传递
32、的允许误差如下表: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高 度 (m)允许误差(mm)每 层3H30m530mH60m1060mH90m1590mH120m20120mH150m25H150m306.6.2.5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以及内控点传递上来的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值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量范围的中心位置,等视距测量。6.7 墙体标高控制在浇筑墙体混凝土前,用水平仪将标高引测到墙体稳固的钢筋上,在标高点上挂小白线,浇筑墙体混凝土时,用木棍或钢筋棍作好标尺,在浇筑混凝土时,随时控制每层混凝土浇筑高度。6.8 顶板模板、混凝土标高控制6.8.10
33、.000以上结构施工,在支设顶板模板之前,将+1M结构水平控制线弹到模板内钢管架上,模板支设完后对顶板模板顶标高进行复测,必须满足标高要求。顶板混凝土浇筑之前在墙体钢筋上画出高于顶板0.50m的结构水平控制线,并用红油漆标识,涂油漆时不得污染钢筋和接茬处的混凝土表面,在浇筑混凝土时中间挂上小白线用木棍或钢筋棍作好标尺,随着混凝土的浇筑测量标高,开间较大的房屋,在中间用马凳每3m设置标高桩,作为控制标高依据。6.8.2模板工程测量控制6.8.2.1墙体模板:在混凝土面上弹模板边线(即墙外皮线)和墙外皮50cm线。支模时,以模板边线就位,以墙、柱外皮偏50cm线调整。检查验收时,以墙、柱外皮偏50
34、cm线验收。6.8.2.2支梁板模板时,利用楼(地)面上的控制轴线,把所需轴线打在梁的两端墙上,由此引出梁侧模线。施工时,可在梁主筋上打临时轴线红油漆点,作为初步定位用,但验收时,须由测工配合,进行轴线检测。顶板模板的标高通过弹在墙体上的下层顶板结构50cm线弹出顶板下口线,根据此线固定顶板模板的边龙骨。6.8.3钢筋工程测量控制6.8.3.1在楼板混凝土面上弹设的墙体边线同时也作为墙体钢筋的定位线。6.8.4混凝土工程测量控制6.9.4.1混凝土板面标高控制:利用墙、柱的50cm线,打混凝土时,用插钎和拉线的方法控制表面高度和楼板厚度。6.8.4.2柱、墙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直接在墙、柱主筋
35、上打标高控制点,拉线控制混凝土浇筑标高。墙、柱钢筋需在模板上口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防止竖筋被拉移位降低高度。6.9 楼层外窗及楼角的控制采用内控法和外控法同时控制楼的大角。内控依据天顶法施测(详见6.7.1.3)将轴线控制点引测到作业面,并进行复核,合格后将各外墙、内墙的墙身线、50cm控制线弹出,以此为依据支设墙体模板。外控在外墙模板拆除之后,在地面架设经纬议向上引测,每层轴线必须以首层轴线为依据,从一层开始投测垂直线,一直到作业面。并在外窗户上弹出窗口竖向边线,随时控制窗口及楼大角的竖向铅直准确。6.10 二次结构施工测量6.10.1根据结构施工时的轴线控制线放出二次结构的墙边线,门窗洞口
36、线,并弹出墙边的控制线作为装饰时抹灰的控制线,裙房外墙上下层间应作校核后再进行墙体砌筑。6.10.2按施工图绘制皮数杆,作为控制墙体砌筑标高的依据,皮数杆上应有+0.500m线位置,以及窗台、过梁、圈梁的竖向位置。6.10.3设置皮数杆的位置应选在施工段两端,最大间距不超过15m,施工时皮数杆应固定在构造柱钢筋或框架柱边,皮数杆上的+0.500m线应与结构钢筋混凝土墙、柱身上抄测的水平线对齐。6.10.4校测结构施工时+0.500m线,在各房间柱、墙上抄测出交圈的+0.500m线,作为地面面层、设备、门窗安装的标高依据,同一房间内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2mm,同一楼层内允许误差小于3mm。6.1
37、1 地面面层施工测量6.11.1校核四周墙面与柱身上测设出+0.500m线,作为地面面层与设备安装,门窗安装吊顶等施工的标高控制线。在不便于用水准仪的地方可用连通水准管找平。6.11.2基层打点冲筋后,用相应精度检查控制基层标高,检测点间距,大厅宜小于5m,房间内小于2m。6.11.3在饰面板地面施工测量,应在基层上弹分格线,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排好尺寸,根据确定后的块数和缝宽在基层上弹纵横控制线。每隔一至四块弹一分格线,并严格控制方正。6.11.4吊顶施工时校核吊顶高度以保证楼层净高。6.12屋面施工测量6.12.1首先检查各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测定实际偏差。6.12.2屋面四周测
38、设水平控制线及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线。6.12.3卷材防水屋面测设十字直角控制线。6.12.4屋面饰面施工按地面面层施工测量方法施测。6.13外墙施工测量6.13.1线位复检:以原坐标控制网为依据,根据原坐标控制网复验各主控轴线的各层结构楼线,位置其精度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6.13.2竖线投测:根据复验后的正确轴线,使用经纬仪分别进行投测,先投测网络主轴线,再以网络线分别测出网络之间的各条轴线,从首层到屋顶全部使用经纬仪,尽量减少或不使用钢尺排位,以减少垂直线的误差值。6.13.3标高复测:6.13.3.1以标高控制网点为依据,分别检验各楼层的标高50cm线(或1m)是否正确或符合设计和规范要
39、求。6.13.3.2实测:在检验的基础上分别将各楼层的50cm(或1m)水平线弹到外立面与轴线的垂直形成网络,其精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外窗及外墙分隔缝的分格线,将分别以网络线量取,先主后次,安装前要严格复验。6.13.3.3注意事项:外立面放线直接影响到一幢楼的外型美观,所以不管是垂直线还是水平线都相当重要,施测前必须对器具作严格的检验和鉴定,特别是对仪器的鉴定相当重要;对放线人员要作技术交底,无论作点还是弹线都必须认真、仔细,每弹完一道线要用仪器复验一次,确定无误后方可有效,以提高精度保证质量,创造最佳条件为目的。在施测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上墙作点和弹线的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每到一定的位置要
40、有人看护,以保护施测人员安全。第七章 施工要点及验收方法7.1交叉作业本工程工期紧迫,各分项工程衔接紧密,测量工作须与其它工种作业交叉进行。安排好各部位的测量计划(根据每月、每周施工计划定)。结构施工时,从施工队抽调五名技术工人,配合测量班放线。7.2步步校验每步测量工作均须及时校验,每次测量工作均需进行闭合校测。7.3验线处理等级建筑红线与房屋的定位线,由甲方申请市规划局测绘院验线。基础验线(首层0.000m线)由项目技术主管报请甲方监理公司验线。控制网的线,每一层高的竖向投测点与标高测点的控制及每一个流水段的测量放线,由项目工程技术主管质检与测量负责人一同验线确认后,填好预检单,资料存档。
41、第八章 测量人员的基本准则8.1明确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的工作目的;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再以控制为依据进行个部位的建筑物放的定位放线。8.2测量要科学、简洁、精度合理,仪器选择要适当,使用要精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8.3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8.4严格要求执行自检、互检后由有关主管验线部门的工作制度,此外还要执行安全、保密等有关规定,用好、管好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实测时要当场作好原始记录,测后要及时保护好桩位。8.5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尽量利用间隙放线,力争多为施工创造条件。8.6虚心学习,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努力开创新的工作局面,把测量放线工作做好。第九章 仪器的检验和使用9.1仪器的检验:目前,项目计划只配备一套全站仪、一套铅垂仪、一套经纬仪、一套水准仪,关于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煤炭行业环保责任承诺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个人房贷展期及利率调整及还款方式变更合同下载3篇
- 二零二五版储煤场租赁及煤炭价格风险管理合同3篇
- 2025年中国双孔推板式稀土冶炼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出差补贴及报销流程合同3篇
- 2025至2031年中国研磨咖啡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帐篷地面钉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动漫雕像和收藏品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单(双)轨吊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授权买卖担保合同模板4篇
- 2024人教版高中英语语境记单词【语境记单词】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2册
- 能源管理总结报告
- 挖掘机售后保养及维修服务协议(2024版)
- 充电桩巡查记录表
- 阻燃材料的阻燃机理建模
- CJT 511-2017 铸铁检查井盖
- 配电工作组配电网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2024高考物理全国乙卷押题含解析
- 介入科围手术期护理
- 青光眼术后护理课件
- 设立工程公司组建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