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入门》课件第五章世界体系的主要行为者_第1页
《国际关系学入门》课件第五章世界体系的主要行为者_第2页
《国际关系学入门》课件第五章世界体系的主要行为者_第3页
《国际关系学入门》课件第五章世界体系的主要行为者_第4页
《国际关系学入门》课件第五章世界体系的主要行为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世界体系的主要行为者主权国家国际关系行为体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主权国家主权国家与民族国家主权的产生及其意义国际关系行为体 国际关系行为体是指世界舞台上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独立行使国际权利,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实体。国际关系行为体应具备以下条件: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形式,拥有一定的实力;拥有自主权和决策权,具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和目标,不受其他行为体的操纵和控制;具有独立的对外行为能力,独立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关系行为体一类是主权国家,是构成国际体系的基本单位另一类是非国家行为体,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非政府国际组织(如国际红十字会、绿色和平组织等)和跨国公司国际

2、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主权国家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领土:不仅包括陆地上的领土,还包括领海和领空人口:现代国家的人民是指所有服从于一个主权权力的群体政府:国家在国际社会的正式代表,是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主权:现代民族国家的根本属性,是国家作为国际行为体的最重要特征。“对内最高,对外独立”国际关系中的主权国家最早的主权国家诞生于欧洲的近代民族国家: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主权原则彻底摆脱了神权的束缚,民族国家第一次通过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国际条约的确认,民族国家正式形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中心原则:一块领土上的统治者有权决定该领土内的宗教(世俗权力击败宗教权力)领土和领土之上的人民属于统治者,

3、而统治者不必听命于一个外部权威(主权产生)效忠对象的转变:每一块领土上不再有多种效忠和权威(神圣罗马皇帝:世俗权威和领导,和教皇:精神权威和领导) ,只有对国王和君主权威的效忠。 国际关系中的主权国家现代民族国家兴起的条件内因政治变革和竞争 封建无政府状态;权力高度分散与竞争;宗教改革使神权受到挑战。经济发展与利益冲突 西欧经济在1516世纪后迅速发展,社会阶层多元化,利益互相冲突。 各阶层都无法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都无法独占政治权力及经济权力。为了不同归于尽,只好采取妥协、协商的办法,求助于一个相对超然而又强大的公共权力。国际关系中的主权国家现代民族国家兴起的条件外因:战争压力和挑战 /

4、 应战机制(汤因比) 为了应对外部威胁和冲突,需要高效行政制度、税收制度和动员能力,国家官僚体系由此建立。独立的商业阶层的兴起,政治权力与资本的相互利用和结合,国家成为强有力的经济实体和战争工具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出现,消除内部冲突,将政府和社会连接成一个相互支持的整体。国际关系中的主权国家现代民族国家兴起的过程第一阶段:王权PK掉教权;第二阶段:消除农奴、佃农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使得全国人民都只有一个上级国王。 在革命之后,这种对国王的忠诚转化为对民族的忠诚、对祖国的忠诚,则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就出现了(即梅因所言“从身份到契约”)。第三阶段:各种政治机构(如议会)出现。第四阶段:统治者

5、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日益法治化。自由大宪章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美国宪法现代民族国家前现代国家领土有边界,明确而稳固边界模糊,经常变动人民属于一个民族;公民法律上权利平等的公民;效忠国家等级制,有贵族、平民、臣民、子民;效忠国王、教皇等多种权力政府领土内最高的权威,尤其是合法地垄断了暴力部分掌握国家的权力,同时存在其他权威(如教会)权力来源民族主权、国家主权、人民主权君权神授、授命于天主权国家与前现代国家比较主权国家、民族主义、爱国主义 民族主义主要是指在共同地域性、文化相似性和外部威胁基础上产生的,以本民族为中心的思想信条和以本民族为忠诚对象的情感,表现为旨在构建一个民族、追求民族独立、维护民

6、族统一、捍卫民族权力和扩张本民族利益的各种活动。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 现代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几乎同时出现,互为因果民族主义为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民族国家的诞生又促进了民族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主义随着西欧国家在全世界的扩张而得以在世界范围传播,从而使民族国家形态在全球范围得到普及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共同点1、概念都首先产生于欧洲2、二者都是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建立和维系民族国家的思想基础 不同点 民族主义是指个人对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与民族认同感、自豪感、优越感;其出发点为本民族利益;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对自已所归属的国家和国土的热爱及眷念,以及对自己所

7、属国家文化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的认同,以本国为效忠对象。 1919年5月4日,北平爆发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主义运动。国家主权产生的意义 主权是指一国具有的独立自主处理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可分为 对内主权(internal sovereignty) 对外主权(external sovereignty)主权来源的演变主权产生的积极作用人民摆脱了除本国政府之外的任何权力的侵犯,得到了更多的安全和秩序主权原则消泯了宗教对战争的影响,残酷的宗教战争退出国际关系的舞台主权原则为主权国家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在主权的保护下,国家数量减少的趋势得到缓解欧洲的国际关系逐步走出了霍布斯文化的

8、阴影,主权国家之间相互征服和奴役的现象大大减少主权的历史性国家主权是一个历史范畴主权国家缘起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自出现到现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主权的历史意义建立主权国家的宗旨是通过提供安全和秩序使民族(人民)免遭除国家以外的任何个人、组织和团体的迫害(社会契约论)。主权的不断消蚀主权相对于神权是绝对的、永恒的。但当神权从政治中消失后(政教分离),主权就成为相对的、可分的。主权国家加入联合国主权让渡全球化背景下,主权国家为了国家利益,可以将部分国家主权让渡给他国或国际组织,同时保持回收所让渡主权的权力。主权让渡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双向性和互动性;一是独立自主性。主权让渡不等于丧

9、失主权,相反,它是国家行使主权的方式和表现。小结国际关系行为体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主权国家主权国家与民族国家主权的产生及其意义阅读材料邢悦、詹奕嘉: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章“世界舞台上的主角国家”。阎学通、阎梁著:国际关系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四章“国家利益与民族主义”。俞正樑: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三章“国家利益、目标与实力”。【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章“民族、国家与政府”。【美】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王玉珍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三章“国际行为者:国家和世界舞台上的其他角色”。【美】约翰罗尔克编著:世界舞台上的国际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