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诗、如画、如醉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摘 要:在桥之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文作者的美学视角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经典语句。桥之美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桥的结构美和形式美,而且通过审美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从而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形态各异 拓展阅读 提升能力 文字是富有生命力的,不同作者笔下的景物各不相同。比如桥之美一文,虽然描写了形态各异的桥,但无论从语言、景物,还是审美等角度来看,与同一单元的中国石拱桥等说明文具有明显差异。严格来讲,桥之美属于具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作者通过画家的特殊视角,从空间构图、情感抒发、语言感染力三个方面寻求一种突破,成功运用了
2、美学视角来展现“桥之美”。 一、文字如诗,品读其美 譬如中国石拱桥一类的事物性说明文,文字更注重科学性、逻辑性,文风往往质朴平实,说理性更强,属于规范的说明文。尽管这类文章给读者文理通顺的感觉,但在可读性方面稍显不足,特别是面对初中生这样的阅读群体,文字的精美是吸引其阅读的重要因素。在这一方面,桥之美由于出自画家之笔,受美学素养、职业习惯等的影响,作者更注重文字的优美和情感的抒发,因此文风如诗,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领略文中的佳句,甚至有效地开展拓展阅读,可起到培养阅读情趣的效果。 1.品读诗意 在桥之美这篇说明文中,作者用画家的独特构思,摆脱了传统说明文的桎梏。在文章开篇并没有
3、给“桥”下标准化的定义,也没有列举数字、建造特点等,而是从“桥”的整体美感入手,用画家的眼光审视不同环境中桥的不同形态和不同作用,借用经典诗句展现出桥的美。尽管从说明文的实践教学经验来看,应以桥的特征、构造和作用作为教学设计思路,但这篇文章从开篇便有别于传统的说明文,因此在设计整个教学活动时,可以以“美”的视角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经典语句。通过“小桥流水人家”等诗句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在大脑中折射出绘画般的优美意象,将“桥”置于自然的环境中,用美术画面来展现其结构之美,进而实现用旧知来诠释新知的效果,便于学生从阅读情趣切入整个教学活动。 2.拓展阅读 桥之美中不仅提到了天净沙秋思中
4、的诗句,还提到了经典国画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以及颐和园、乌镇、钱塘等诸多景区的桥,从文字层面展现了不同桥的结构美、形态美,但怎样引导学生领略到“桥之美”呢?仅靠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整合不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眼见为实”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可适当引入拓展阅读,根据文中涉猎的景色、文章,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书籍或画卷,以帮助学生从多维度了解文本、了解作者心目中的“桥”。如引导学生复习天净沙秋思,收集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相关文字资料,以开阔眼界。还可运用对比阅读的方式,如鼓励学生阅读中国石拱桥赵州桥等与“桥”相关的说明文,并进行阅读比较,以加深对本文的理解,提高阅读情
5、趣。 二、结构如画,鉴赏其美 对于说明文而言,文章的结构安排是极其重要的,这不仅考查作者谋篇布局的能力,还考查作者观察事物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比如桥之美一文中,作者从美术专业角度出发,大胆地将绘画中的“构图”运用到行文中,呈现了不同形态的桥,使读者通过不同的画面来体会桥的差异之美,这一点有别于传统说明文的说理性叙述,为文章增添了美感。 1.增强画面感 桥之美分别呈现了五幅精美的图画,即“小桥流水”图、乌镇石桥图、清明上河图、风雨廊桥图以及颐和园仿造桥图。在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这五幅图画,从视觉上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为学生营造一个形神兼备的阅读环境,以便于通过图画加深对文字的印象。如“小桥
6、流水”图中,通过房屋、流水和桥的画面,使学生直观体会到“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乌镇石桥图中,江南水乡“细柳拂桥”的景色,激发出学生心驰神往的感官体验;其他三幅图画也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引导学生在深层次剖析文本的基础上,培养美学鉴赏能力。 利用图画展示文本内容的教学方法从效果来看,便于提炼文章脉络。教师运用图片将整篇文章分为七个部分,五幅图画构成了文章的主体,加之开篇作者阐述了对桥的整体印象,结尾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以写“鹊桥”再点出“桥之美”,既点题,又做到首尾呼应,突出了文章的连贯性,展现了文章的条理性,也引导学生理清了阅读思路。 2.体会差异美 借助画面来
7、提炼文章框架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突破传统说明文的解读方法,尝试用画家的视角来剖析文本,还可以通过空间想象能力的激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来观察“桥”的形态、形式和作用,又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维度下“桥”的差异美。比如乌镇与颐和园中的桥有何不同之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与现实建筑中的桥有何不同之处,等等。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每观赏一幅图画,就写下其中所展示的“桥”的特点、作用,并进行比较,特别要注意虚境与实境中作者对桥的描写有哪些不同之处,以强化学生解读文本的深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三、意境如醉,享受其美 学生经历了诗的熏陶、画的渲染,沉醉于作
8、者勾勒的山水之间,不仅被其语言的表现力所吸引,更被其优美的意境所感染。这在传统说明文中是不多见的,这也正是桥之美一文吸引读者之处。这种独特性一方面得益于作者的美学底蕴,另一方面作者所创设出的意境虚实结合,向读者展示了不同意境中的“桥之美”,可以说此文不仅说明了“桥”这一实物建筑,更将文章的切入点定位在了“美”字上。因此,在教学中,抓住了“美”字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神韵。 1.激发想象 美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标准,而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外显,可以通过感官刺激生成,也可通过情绪调动生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恰恰将两者都运用到位,故而使得一篇说明文为读者呈现出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感官刺激来自于文章中介绍的几幅画面
9、,虚实相间,山水相济,从开篇便引导学生不断发挥想象力,想象诗意中的桥、现实中的桥还有联想中的“鹊桥”。作者运用这些意象来渲染文章气氛,使学生感受到有别于事物性说明文的洗练和理性,作者在文字中融入了绘画的感性,对调动学生的情绪有极大的帮助。情绪的积累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动力,进而催生了学生内心对美的想象。也就是通过文字、图画等外部手段,对学生的内心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认知过程来看,在教学中突出对阅读氛围的营造,既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实现知识的快速内化与外显。 2.探究其美 对于这样一篇闪耀美学价值的文章,不仅要引导学生体会、探究文章之美,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回味反思,才能将“桥之美”融入心中。
10、在阅读教学中,从梳理文本脉络,到观察多幅图画,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探究,加深对文本、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可谓通过“读”领会其意。比如在解读不同的桥时,还须引导学生观察其所在的自然环境,从整体感知上去体会“桥之美”,而不是孤立地去观察。再如通过反复阅读,引导学生挖掘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发闷”的拟人手法,“晓风残月”的衬托手法,流水与桥的虚实结合写法,等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非单纯地使学生领略文章中的文学底蕴、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领会描写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应从描写意境入手,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实现读写结合教学的延伸。 唯有出自具备相当美学功底的画家笔下,才能将说明文写得如诗、如画、如醉。在桥之美一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用矿物盐产品供应链分析
- 医用水床产品供应链分析
- 复印传真体机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电线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医用鼻咽拭子产品供应链分析
- 废物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医用超声成像设备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医用体育训练器械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上门验光服务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局域网服务器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异常处理报告
- 存在不足及整改措施
- 数字化教学教学课件
- 《招股说明书模板》课件
- 付款分析报告
- 煤矿标准化安全培训
- 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一等奖创新教案
- 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
- 工程造价管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 实验五脊髓反射的基本特征和反射弧的分析
- 材料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